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画册

  • 美国人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 was first published on May 15, 1958 by Robert Delpire in Paris. It featured 83 of Frank’s photographs taken in America in 1955 and 1956, accompanied by writings in French about American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selected by Alain Bosquet. Delpire’s Les Américains formed part of the Encyclopédie essentielle series, which presented foreign countries to a French audience. Each of Frank’s photographs in this edition is placed on a right-hand page, with the texts on the left-hand pages. The first English edition of The Americans was published in 1959 by Grove Press in New York. It presented the same photographs as the Delpire edition, however a text by Jack Kerouac replaced the French writings. The book begins with Kerouac’s introduction, followed by Frank’s photographs in the same sequence as the Delpire edition. On the left-hand pages are short captions from Frank, which describe the location. Since 1959 The Americans has been reprinted by different publishers, in multiple languages and formats. Frank has had varying influence on these editions; some were printed without his input, approval or knowledge. In July 2007 the Steidl edition of The Americans was printed. Frank was involved in every step of its design and production. The 83 photographs were scanned in tritone at Steidl’s digital darkroom from vintage prints in Frank’s collection, which revealed that many images in past editions were actually crops of the originals. For the Steidl book Frank studied and revised these crops and in many cases included the full photographs; in only a few cases the Delpire and Grove Press compositions remain. The Steidl edition also reproduces two photographs printed from negatives different to those used for all previous editions. These photographs depict the same two subjects as in other editions (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Building–New York City and Assembly Line–Detroit), but from a slightly different perspective. Kerouac’s text and Frank’s captions remain unaltered from the Grove Press edition, the typography however was redesigned. As well as revising the book’s design, Frank also chose the paper, endpaper and book linen. He opted for a thread-stitched book, and conceived a new dust jacket made from the same paper as in the book (Xantur 170 g from Scheufelen, Germany), sealing it with a simple varnish. Frank personally oversaw printing on July 18, 2007, inspecting and approving each sheet at Steidl’s press in Göttingen. In January 2009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will celeb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Americans" with an exhibition that will examine bo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ok and the photographs themselves. All 83 photographs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s"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order established in the book, providing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book's roots in Frank's early work and the impact on his later art. "Looking In: 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 will be touring the following US museums: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January 18–April 26, 2009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May 17–August 23, 2009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September 20–December 27, 2009 "Looking In: 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 Edited by Sarah Greenough ISBN 978-3-86521-748-6 Co-published by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nd Steidl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xhibition
  • Liu Zheng

    作者:Liu Zheng,Christophe

    In 1994, Chinese artist Liu Zheng conceived of an ambitious photographic project called The Chinese, which occupied him for seven years and carried him throughout China. Inspired by the examples of August Sander and Diane Arbus, he has captured a people and country in a unique time of great flux, providing a startling vision of the deep-rooted historical forces and cultural attitudes that continue to shape China and its people. Liu seeks out moments in which archetypal Chinese characters are encountered in extreme and unexpected situations. His photographs are divided among a number of topics which betray a dark vision, albeit one that is laced with mordant humor. His main subjects to date have included street eccentrics, homeless children, transvestite performers, provincial drug traffickers, coal miners, Buddhist monks, prison inmates, Taoist priests, waxwork figures in historical museums, and the dead and dying. This is the first monograph of his work to appear outside of China and will accompany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New Photography and Video from China, a major exhibi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 八大山人画集

    作者:ISBN7-80526-556-9/J.

    《八大山人画集》内容简介:八大山人 (1624~1705),即朱耷,号雪个、个山、人屋、驴屋、八大山人等,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弃姓改名,一度为僧,又当道士,法名传綮,江西南昌人。清初杰出画家,擅山水花卉禽鸟,具有清、奇、狂、冷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极大。书法师承“二王”和颜真卿、苏轼,具有朴茂沉雄的格调兼秀丽灵动的情韵,加之受到王宠的影响,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极富个性。其书法以简表意,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布局奇险、冷傲、简古,拒人千里却让人心生敬意。
  • 野上隼夫军舰画作选

    作者:(日)野上隼夫 绘

    野上隼夫是和柚木武士齐名的军舰绘画大家,影响之大尤胜前者。他生于1931年,40岁以前在日立造船厂船舶设计部门工作,后来开始在杂志和书籍上发表舰船画,其作品曾被入选日本光风会美术展(日本国内较有名的美术展)。这本画集收录了其63幅作品,其中客轮30幅,战舰29幅,帆船4幅,主要表现二战时期世界各国的著名舰船画家对舰船形体的把握非常准确,在绘画风格上采用艳丽的色彩,画作生动细腻,明艳照人。他的作品在中国军迷中的“热度”很高,一直受到追捧。
  • 影像传奇 69巅峰新闻摄影作品诞生记

    作者:夏雨,夏勋南

    《影像传奇:69颠峰艺术摄影作品诞生记》收录的69幅不可不知的艺术摄影名作,它们犹如一座座高峰,构成了人像摄影的壮丽篇章。你或许看过它们,然而其创作理念、拍摄经过及相关的轶闻趣事,却往往不为人们所知。 黛安娜·阿巴斯说得好:“一幅摄影作品是关于—个秘密的另一个秘密”。《影像传奇:69颠峰艺术摄影作品诞生记》将向你讲述那“另一个秘密”,以及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
  • 100名画:《新约》

    作者:雷吉斯·德布雷

    《100名画:新约》内容简介:即便您经常出入图书馆、艺术博物馆,有机会欣赏形形色色的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您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艺术家们希望通过画面表现的内容和主题。博士观星、撒罗米之舞、迦拿的婚宴、捕鱼奇迹……看到这些标题,您是否能够说出画面背后隐藏的故事?即使在基督教艺术植根的西方,对历史及宗教文化了解不多的青年人也需要为自己补上这一课。这正是作者的努力所在:截取《新约》中的一百个重要片段,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以讲述,并配以西方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绘画珍品。 艺术是进入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门,而基督教正是从《新约》开始开启了艺术表现的宝库,甚至发展为至今最具征服力的西方图像文明。这其中的秘密究竟何在?相信看过了这本赏心悦目的“知识读物”,您会得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 18-19世纪羊城风物

    作者:刘明倩,刘志伟 主编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以下简称“维院”),座落在伦敦西南的南肯盛顿区,占地79,373平方米。她的成立,与1851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有密切关系。当时大不列颠国国强民富,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伯特亲王酷爱艺术,他在伦敦海德公园以大幅玻璃和铁枝盖了一幢临时展览厅,邀请全球各国将他们优良的产品送展。博览会在5月开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或社会地位,不约而同地在展柜间流连忘返。到10月博览会闭幕时,参观人数已超过600万。入场费的收益,扣除一切开支后还有可观的盈余。大会主办人决定用那笔钱建一所博物馆。经过6年的筹划和建设,“南肯盛顿博物院”于1857年落成启用,1862-1897年间又扩建了数次,1899年改名为“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到今天已有146年历史。其藏品之丰富,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 1860年,维院购入第一批中国外销画。“外销画”是1949年后美术史家开始使用的名词。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间,虽然中国画工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卖给洋人的,但买家则没有将中国画分为“外销”或“内销”的习惯。欧洲人买中国画,是因为他们对这遥远的国家充满好奇。在摄影术未发明以前,图画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事物的最佳媒介。事实上,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他们贸易的地方购买一些富有当地色彩的图画,不以中国为限,维院珍藏中就有不少印度水彩画和日本版画。中国外销画的历史不超过200年,到今天能自成一格,成为美术史家和历史家研究的对象,得归功于广州的一群优秀画工。他们技术精湛、头脑灵活,善于迎合顾客口味。中国外销画不独题材广泛,而且价格便宜,因而得以大量输往欧美各地。当年广州画工为“榲两餐”而绘制的图画,其中部分进了博物馆,成为今日研究晚清风貌的重要资料,这应是画工们万万料想不到的。
  • 中国人本

    作者:王璜生

    2003——2004年度于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本》展览,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型的纪实摄影展览,共展出250名摄影师的600余幅代表作,展览的主题是“人性化中国,个性化中国”。以“中国人本”为标题和展览定位,来自于三层意义的思考:一,借助摄影特有的真实性,记录、浓缩,还原中国人本真的生活情态,以广泛而真切的细节表现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内涵,展现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作为和价值;二,以丰富,自由,多元的个人化视点,表现对中国人的个体存在的复合观察,提供社会影像学意义上的丰富的“中国人标本”;三,,着重强调,倡导和传达中国当代人文界,尤其是当代纪实摄影界的人本主义取向和人文关怀精神。
  • 交会的空间

    作者:鲁仲连

    文化的源起与传承,肇始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倾听与观察;酝醉于人类彼此间的合群与关照;形成于人类生活的体验与创新;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前瞻未来。赞美、崇拜、高谈、阔论,文化梦想的不断演绎流传!在揄扬的文明祭坛前燃起圣火;循着人类心智活动的踪迹;于潜藏的集体意识中为您捕捉旖旎华灿的艺术风华和交相辉映,悲怆浪漫的历史岁月!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城市也好,博物馆实际上就是这个国家、这个地区、这个城市的眼睛,它可以点亮人们的心灵之灯。去巴黎,您会不去卢浮宫?游伦敦,您多半会走进大英博物馆。在拜占庭精神的沐浴中,在艺术中呼吸,感受理性的光芒、自由的张力(《艺术平台系列》)……这一切,都会让您的想象在图片与文字之间无边蔓延,这是我们的努力所在:与您一起来一次艺术之旅!而且,在那一天,当您准备妥当、整装待发时,她还可以充当您行程的完全指南。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作者:秦风

    在西方美术史和新闻史中,版画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至于欧洲人以中国为主题绘制的铜版画,也有相当的数量。《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前面一部分的彩色铜版画是18世纪意大利画家根据西方旅行家的资料所绘制的,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刻版印行。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原乡,古典主义画派的发源地,这批铜版画鲜艳夺目,无论人物的造型和色彩都有着古典主义的气息,十分赏心悦目。如果说早年欧洲艺术家是带着崇敬与好奇的目光来描绘中国,那么19世纪中叶以后,中西方交流的性质则完全改变了。当中国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以后,欧洲人看见的是一个仍活在中世纪处处落于世界之后的中国,这种关系注定了这些铜版画都不免带着欧洲人对中国居高临下的眼光。尽管如此,它们仍然代表了重要的历史记录,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视觉体验的演变过程。《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将秦风馆藏的北京城西洋版画精华集结成册,作为读者典藏之用,这些版画不仅反映了西方人所描绘的北京宏伟的宫殿、华丽的庭园、宁静的胡同以及喧嚣的市集,实际上也更让中国人感受到自己既丰富又坎坷的近代史。
  • 千里江城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

    作者:中山大学历史系,广州博物馆

    本书是广州博物馆与中山大学历史系在2001年9月至12月合办的一次与本书同名的展览的图录。本书收录的绘画,以英国友人伊凡·威廉斯捐赠给广州市的六十幅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为主体。此外,为丰富展览内容,威廉斯先生另借出了二十一幅自己的珍藏,英国马丁·格雷戈里画廊也借出四幅珍藏;同时,在接受了威廉斯先生捐赠之后,广州博物馆在澳门收购了二十幅外销通草纸水彩画,也一并编入了本书。 本书收录的绘画本无标题,为编排方便,我们根据画的内容粗略拟了一个标题,并大致地根据绘画内容编排;除新呱画册外,大部分的作者均不详,创作年代也只能根据这些绘画盛行的年代,大致推定为19世纪。 威廉斯先生根据他访查的结果,拟出了一份欧美各地藏中国外销通草纸水彩画部分机构的名录,我们将其附于书末,供读者参考。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作者:[法]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套装共5册)》包括:《马克•吕布:东方印象(中国)》《马克•吕布:东方印象(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马克•吕布:东方印象(日本)》《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印度、尼泊尔)》《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土耳其)》5册。此次是马克•吕布的摄影作品第一次被正式引进在中国大陆出版,限印5000套。书中大部分图片均是在国内首次公开亮相,是影像匮乏的五十年代东方世界珍贵的记忆。作为极受推崇的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曾两次获得新闻摄影最高荣誉之一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大奖,他的作品多以真实、朴质又平实的画面展现了东方的各个层面,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上一个世纪的时代缩影。为了更好的还原黑白胶片影像,此次印制特选德国象牙双胶纸配以6色印刷工艺,其精密丰富的影调和层次,雅致细腻的纸张质感,将带给读者最为舒适的阅读体验。同时由法国Éditions Xavier Barral出版社全程监制印刷,由于成本高昂,全球合印操作程序复杂,再版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套装共5册)》堪称是一部极具收藏价值的图片圣经。马克•吕布的摄影作品作为纪实摄影的一个标杆,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推荐到中国,他对于中国纪实摄影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而今,《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套装共5册)》首次被正式引进在中国大陆出版,以系列的形式记录了自1955年至1958年间马克行走于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中国以及日本等国的旅行见闻。《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套装共5册)》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东方视觉笔记,在这次漫长而意义非凡的旅行中,他将镜头对准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步履,以真实、朴质又平实的画面展现了东方世界的各个层面,不加修饰地定格了东方之美。 海报:
  • 世界花园:人间的伊甸园

    作者:(法)范居尔埃

    天地初始,上帝传造了一个园子,名为伊甸园。几千年来,一个个帝国从兴盛到衰亡,然而园艺的艺术却一直保存下来,带给人们以欢愉、美好、幽静。本书将将就园艺这一艺术形式进行追踪,读来赏心悦目,不仅能增长知识,增加对美的理解,还能从园艺的发展联及到人类文化的发展,找到人类文明的一点遗迹。
  • 伟大的欧洲小博物馆

    作者:詹姆斯·斯图尔顿

    《伟大的欧洲小博物馆》为最佳地展现这些卓越的珍品配备了超过350张彩图以飨读者。从巴黎的马莫坦博物馆到克拉科夫的塞尔脱瑞斯基王子博物馆,从哥本哈根的胡姆勒拜克路易斯安娜现代艺术博物馆到伦敦的达尔维奇美术馆,那些原本不那么为人所知的镇馆之宝,经过作者对其辗转过程的娓娓道来而变得昭然于世。这些灿若繁星的纯艺术和装饰艺术收藏,来自于王室、贵族、统治阶层、中产阶级,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学术机构、艺术家故居、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二十世纪成立的基金会。
  • Atlas of Egyptian Art

    作者:E. Prisse D'Avennes

    本书是古埃及艺术的早期探索者Prisse d'Avennes(1807 - 1879)的经典著作,在1868到1878年间发行于巴黎,被认为是关于古埃及艺术的最美丽的现代著作之一。内容是作者绘制的大量彩图。包含了许多已遗失艺术品的唯一记录。是古埃及艺术和建筑的绝佳参考。 This enchanted tour of Egyptian art by one of its early explorers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modern works on ancient Egyptian art. Prisse d'Avennes's monumental work, first published in Paris over a ten-year period between 1868 and 1878, includes the only surviving record of many lost artifacts. This classic work is now available for the first time in paperback.
  • 一个外国人眼中五十年前的中国

    作者:[丹麦]赫尔鲁夫·比茨特鲁普

  • 伪满洲国的“照片内参”

    作者:张志强编

    这些照片已经封存了五十余年。所反映的内容均为伪满洲国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人事变动,以及国际上发生的重要事件等。这170余张照片,对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伪满洲国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 红军

    作者:师永刚,刘琼雄

    在这本关于《红军》的新概念书的前言里作者这样写到,“年轻人是用好奇与神秘的思维来想象那段故事的。他们臆想中的长征,显然是用自己喜欢的自我折磨以及正在流行的小资方式——徒步行走来比对、定义。民间自发的对于那支军队的兴趣与爱好,正在成为一个潮流。在许多的网页上,以及更多的幼小的孩子们的留言以及思考中,长征正在被形式化。红军也成为某种先锋名词的代表。红军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官方与民间,在时尚与传统、在亲历者与想象者们中间,成为了一个有趣的纪念版式。他们各自写着对一支遥远军队的定义,甚至互相印证。从七十岁到十岁的人群,对于它有这样一个年龄的纵深与横切面。这种现象就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传统与现代共存,丰富杂乱,单纯而且充满朝气与活力。这其实是一个神秘的命题。如此不同的人群为什么会如此地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他们如何找到集体共存的密码或者找到方法?”这就是本书要解读的全部内容。
  • 帝国掠影

    作者:刘潞

    18世纪末,为打开对华贸易大门,英王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之名,派出以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庞大访华团。为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使团出发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却不幸空手而归。清代外交史上这一重大事件,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题目,学者们从中英政治经济及礼仪文化诸方面给予了大量研究,使人们对这一事件有了深入的认识。笔者曾在英国国家图书馆查阅到当年随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来华时所绘大部分图画(以下简称亚图),发现马戛尔尼访华的相关著述,除了政治史经济史上的意义,还可以有社会学视角方面的解读。特别是亚历山大随团访问时画的一批水彩画,因其内容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它们不但成为18世纪西方了解中国的最早的形象资料,还成为此后西方人关于东方景象的一个重要创作源。如1843年伦敦出版了以亚历山大绘画为原型的铜版画集《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习俗》(China,The Scenery,Architecture, and Social Habits of That Ancient Empire)。这足以体现亚历山大图画在西方人心目中的价值。而亚历山大在中国所绘的一些中国行业图,更是成为19世纪后在西方多次出现的“中国行业画”之滥觞。本书仅以这批图画为主要依据,通过对亚图产生的背景及内容的考查,对18世纪末英国人眼里的中国社会,作社会学视角的粗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