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史

  •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作者:[美]梅维恒

  •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

    作者: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15-1927)》由钱理群主编,是以比较独特的方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作。该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年在不同媒体上刊登的文学艺术类广告为核心线索,通过编年的形式将各种广告呈现出来,并以这些广告为切入点,分析广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及文学信息,从而构成一部以广告为核心的文学史叙述。该书按照历史时段,共分为四册,分别由袁进、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主编,联合学界诸多优秀学者共同完成。
  • 中国现代文学图志

    作者:杨义,中井政喜,张中良

    《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从初版到这次全面修订已十余年。问世之初,迅即引起读书界关注,文学家萧乾先生称之为“旷世奇书”,北大教授严家炎则认为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学史写作范式。如今,《图志》的影响已超越现代文学研究学科,融入到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风气一开,追随者众,图文互映,照亮读者心灵,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斑斓和学术的清爽。正如萧乾先生所言,翻开《图志》,犹如在图书馆中遍阅“满积尘埃但是琳琅满目的名著”,其间的丰厚与轻灵,聪慧与俏皮,尽可呼吸品味,俯仰自得。在你披卷微笑时,可有一句“读书真人生之乐事也”,从心头涌出?
  • 当代英国小说史

    作者:瞿世镜,任一鸣

    《当代英国小说史》主要内容:当代英国小说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和叙述技巧,曲折地反映了最近60年来英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然而,由于国际版权法的制约和翻译出版的滞后,国内读者很少有机会接触当代英国小说。因此,出版一本概括论述当代英国小说的著作,显得很有必要。国内学者的当代英国小说研究,多半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面论述80年代以后英国小说的专著尚属空白。而《当代英国小说史》的两位作者瞿世镜和任一鸣都是从事此项研究多年的专家,瞿先生曾多次亲赴英伦,与当地众多的著名作家当面探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当代英国小说史》侧重于80年代至21世纪英国小说家及其作品,兼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80年代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及其作品,以便前后呼应。因此,《当代英国小说史》可以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审美阅读提供一幅“导游图”,为翻译出版界提供重要的出版信息,为小说家提供创作思路和艺术技巧,为研究小说的学者们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照系。
  • 英国戏剧史

    作者:何其莘

    《英国戏剧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英国戏剧进行了研讨,从而考察和学习了英国文学,书中记述了每一个戏剧发展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以及他们各自为推动英国戏剧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英国戏剧史》共19章,分别为莎士比亚、琼森、鲍蒙特和弗莱彻、马斯顿和其他喜剧作家、韦伯斯特和后期悲剧、一个戏剧黄金时代的结束、德莱顿、王朝复辟时期的风俗喜剧等等,书后附录有主要剧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序 第1章 英国戏剧的起源和中世纪的英国戏剧 第2章 十六世纪前期的英国戏剧 第3章 马洛、基德和其他先驱者 第4章 莎士比亚 第5章 琼森 第6章 鲍蒙特和弗莱彻 第7章 马斯顿和其他喜剧作家 第8章 韦伯斯特和后期悲剧 第9章 一个戏剧黄金时代的结束 第10章 德莱顿 第11章 王朝复辟时期的风俗喜剧 第12章 十八世纪的英国戏剧 第13章 十九世纪的英国戏剧 第14章 王尔德 第15章 萧伯纳和他的社会问题剧 第16章 两次大战间的英国戏剧 第17章 二次大战后的“新潮流” 第18章 品特和他的同代人 第19章 “第二次浪潮” 附录一:主要剧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三:译名索引
  • 德国文学史(第2卷)

    作者:范大灿

    大约从18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也就是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阶段。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德国启蒙运动就偏离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唯感主义也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财富。从那以后,德国启蒙运动既受理性主义的支配,也受经验主义和唯感主义的影响,整个运动充满了矛盾。正如笔者在本书第一章第一节指出的那样,“德国启蒙运动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至少包括:是逻辑的认识还是切身的体验,是理智还是直觉,是共同利益还是个人满足,是理还是情,是道德律令还是自然冲动,所有这些矛盾贯穿整个启蒙运动,而且它们还是推动18世纪启蒙运动不断向前发民的动力。整个德国启蒙运动就是在上述这些矛盾的两极之间摆动,而总的趋势是力图解决上述矛盾。由于为解决上述矛盾找到的答案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流派。有的倾向于这一面,有的倾向于另一方,更有的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平衡,但侧重点又不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德国启蒙运动就成为一场流派纷呈的文学运动。在德文学史上,很难找到一个时代概念,像它那样,包括那么多各种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的流派。不过,在德国文学史上,但依然可以毫无顾忌地把它看作是几乎涵盖整个一个世纪文学的总称”。
  •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

    作者:朱栋霖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编者认为,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这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着的“人”的观念,而构成着,丰富着,发展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两种或多种“人的”观念、“人”的声音的对话、交流、对抗、激荡、交融。
  • 北欧文学大花园

    作者:石琴娥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由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在不大的篇幅内,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大要和最值得读者欣赏的景点,以简约的叙说和精彩的选文与图片呈现出来,力求鲜明生动,可读可信。   “世界文学大花园”一次推出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语、意大利、西班牙、拉丁美洲、北欧、东欧、日本、印度、阿拉伯13册。   《北欧文学大花园》突显出北欧五国——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和冰岛文学在其自然、历史、文化土壤上孕育形成的风姿和特色。五国情况各不相同,作者写出了它们的相互联系和独有品格。书分9章。收入选文48篇,图片194幅。
  • 中国文学史新著

    作者:章培恒,骆玉明

  • 维多利亚人

    作者:戴维斯

    General Editor's Preface List of Figures A Note on References Introduction 1. Rural to Urban 1830-1850 Ⅰ. A NewWorld Ⅱ. The Challenge to Thinking 2. Nature Ⅰ. Darwin and the Impact of Science Ⅱ. Cosmologies and Anthropomorphisms: Darwin,Spencer, and Ruskin Ⅲ. Beyond Nature and After Religion: The Future in J. S. Mill and T. H. Huxley 3. Religion Ⅰ. 1830-1850: Evangelicalism, the Broad Church,and Tractarianism Ⅱ. The Mid-Victorian Change 4. Mind Ⅰ.'The New Psychology': Psychology as a Branchof Science Ⅱ.'Psychology is pre-eminently a philosophical science' Ⅲ. Psychology, the Unconscious, and Literature 5. Condition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Ⅰ. The Literary Profession, the Book Trade and Culture Ⅱ. The Rise of Prose Ⅲ. New Voices 6. The Drama 7. Debatable Lands: Variety of Form and Genre in the Early Victorian Novel Ⅰ. Post-Aristocratic: Bulwer-Lytton, Disraeli,and Kingsley Ⅱ. Post-Aristocratic: Thackeray versus Dickens 8. Alternative Fictions Ⅰ. The Sensation Novel Ⅱ. Fairy Tales and Fantasies 9. High Realism Ⅰ. Two Novels of the 183os and their Legacy Ⅱ. Trollope and George Eliot 10. Lives and Thoughts Ⅰ. Life-Writing Ⅱ. Writings about Life 11. Poetry Ⅰ. The Form in Difficulties Ⅱ. Long Poems and Sequence Poems Ⅲ. From May to September: Poetry and Belief Conclusion Author Bibliograpbie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ading 本书迥异于一般文学史写作遵循年代顺序的模式,以对整个社会和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的若干重大主题为线索,分析、归纳和总结了1830-1880年这一历史时期英国文学的特点及成因,此外,书的卷末附有数十位维多利亚作家小传,并介绍了其作品的可靠版本及相关的评论专著。本书史料丰富,见解独到,不仅是颇具特色的文学史,亦可作为通论维多利亚社会历史文化的专著,实为不可多得的上佳之作。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维多利亚人》,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为新世纪策划的十三卷英国文学史系列中的第8卷,也是最早出版的分卷之一。作者大学英文教授菲利普·戴维斯。本书打破了在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中常见的思维定式,以社会和文化背景为主线,分析、归纳和总结了1830-1880年这一历史时期英国文学的特点及成因。
  • 低地国家文学史

    作者:R.P.迈耶

    低地国家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而《低地国家文学史》则是荷、比兰国用荷兰文来写作的文学之历史。本书在西方的低地国家文学史著作中享有盛誉,被公认为是压卷之作。在我国,低地国家文学者花数年之辛劳,译出《代地国家文学史》,并作了大量的背景注释,终于填补了我国这一项空白。
  • 俄罗斯文学简史

    作者:郑体武

    俄罗斯文学简史,ISBN:9787810958776,作者:郑体武
  •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作者:陈晓明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描绘了自1942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主导潮流的形成的变革历程,力图阐释现代性激进化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文学形成的互动关系;在政治与审美的紧张关系中去呈现中国当代文学艰苦卓绝的自我创造;揭示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文学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思潮发生的深刻变化;呈现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新流向与多元化的错综格局。《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视野开阔,以论带史而富有整体气势,语言清峻而犀利,展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学史风格。
  • 中國文學史(上下)

    作者:龔鵬程

    中國文學史這類書,可說是汗牛充棟,但若真要找一部文采可觀、論點明晰、見解深刻的,那就只有這一部了。 本書詳細說明了文學這門藝術在歷史上如何出現、如何完善、如何發展,歷代人的文學史觀念和譜系如何建構,及其內部形成了哪些典範,又各存在了哪些問題與爭論等等。文學的觀念史、創作史、批評史,兼攝於其中。 作者不僅對過往文學史論述做「批駁彈正」,展現作者卓越的文學史觀,並提出諸多非常新穎的論點,使這本文學史如此與眾不同,堪稱劃時代之作。
  • 阿拉伯文学史

    作者:(黎巴嫩)汉纳·法胡里

    再版前言 译者前言 阿拉伯文学 第一章 阿拉伯语言 第一节 阿拉伯语言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第二节 阿拉伯语言的主人阿拉伯人 第三节 阿拉伯语言的本源及其发展 第二章 阿拉伯文学 蒙昧时期 第一章 蒙昧时期和蒙昧时期的文学 第二章 蒙昧时期的诗歌 第三章 蒙昧时期诗歌的产生和形成 第一节 抒情诗人穆海希勒 第二节 流浪诗人尚法拉 第四章 蒙昧时期复兴的繁荣 悬诗作者 第一节 乌姆鲁勒·盖斯 第二节 塔拉法·本·阿卜德 第三节 阿比德·本·艾布赖斯 哈里斯·本·希利宰 阿慕尔·本·库勒苏姆 第四节 纳比埃·朱布亚尼 …… 拉希德时期和伍麦叶王朝时期 阿拔斯时期的东方 阿拔斯时期的西方 土耳其时期 复兴时期 现当代文学
  • 英国文学史

    作者:王佐良

  • 古典文学思想源流

    作者:刘大杰

    本书集结了刘大杰的《魏晋思想论》、《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以及15篇论古典文学的论文。其中《魏晋思想论》是刘大杰先生文学研究的转折点,也是他早期比较重要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更是当今研究魏晋文学思想不可或缺的参考著作。《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是作者研究《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的一个结集。15篇古典文学论文几乎包罗了作者在20世纪50至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的古典文学论文,从中可以大体可以看出解放后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发展的轨迹。作者所叙论之问题,其所可否之态度,都有意识或下意识地表现出其处身当代的立场和观点。
  • 古罗马文学史

    作者:王焕生

    《古罗马文学史》主要内容:这部文学史作为古罗马文学通史性著作,叙述按照上述分期分“编”进行。每“编”开始时有一段简短的引言,扼要地介绍该阶段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概貌,以方便结合社会历史状况,理解该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具体情况。在有些时候,由于文学作品的失佚而造成史料的严重缺乏,对某个时期某种体裁的叙述只能是作一般的概述性介绍。
  • 中国诗歌史论

    作者:龚鹏程

    本书详解自唐至清诗人作诗事,视野广阔,能从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知识及世象人态等处出发,且对人对事均抱有理解的同情,其观点、视角与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 阿拉伯文学大花园

    作者:薛庆国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由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在不大的篇幅内,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大要和最值得读者欣赏的景点,以简约的叙说和精彩的选文与图片呈现出来,力求鲜明生动,可读可信。   “世界文学大花园”一次推出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语、意大利、西班牙、拉丁美洲、北欧、东欧、日本、印度、阿拉伯13册。   《阿拉伯文学大花园》从阿拉伯古代文学的贾希利叶时期一直写到阿拉伯的现代文学,不仅将阿拉伯文学的各个发展时期作了科学的划分和归纳,而且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精心择选的作品为读者描绘了阿拉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遗产。除《一千零一夜》之外很多为中国读者所不熟悉的古代阿拉伯文学珍品和现代阿拉伯文学的杰出代表纪伯伦、塔哈、马哈福兹、阿杜尼斯、赛义德的高质量作品,书中都有多方面的介绍,从而起到通过文学走进阿拉伯世界的桥梁作用。本书共9章,收入选文93篇,图片25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