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鲁迅

  • 鲁迅与周作人

    作者:孙郁

    《鲁迅与周作人》讲述了鲁迅与周作人,是现代中国文化史上两个独特的存在。二人对启蒙的沉思,对国故的凝视,对异域文化的选择,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探究,对己身与社会、与历史乃至人生永恒之谜的断想,都是迷人的遗产。周氏兄弟,是一对相互衬托的存在,理解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必须对看。历史无奈,他们的同路是必然,分开也是必然,正如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鲁迅一生燃烧自己,在黑暗中发光,周作人却常守在十字街头的塔上,远远眺望。相似的是,他们都纠缠在生存最困惑的一隅,对抗虚妄,挑战绝境,让思想折射智性之光。寻找真实与爱意乃人生之梦,在历史中思考生命,大概是实现思想攀缘最好的方式。要么鲁迅,要么周作人,只要我们思考,便无法遘离两颗灵魂的余影……
  • 鲁迅生平疑案

    作者:王锡荣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鲁迅与毛泽东见过面吗?兄弟参商为哪般――鲁迅与周作人究竟为什么决裂?“罗曼?罗兰致鲁迅的信”哪里去了?创造社、太阳社为什么突然猛批鲁迅又突然停止?“一二八”战争中鲁迅在干什么?鲁迅与内山书店究竟是什么关系等等?   本书共分十七章,分别考证了鲁迅生平史实研究中十七个引发争议的问题,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
  • 走读鲁迅

    作者:陈光中

    《走读鲁迅》内容简介:一代文学巨匠的十一个生命印记,……在那些老屋旧舍之中,隐藏着多少让人欷献感叹的故事啊!只有走进去、读过去,才能品味鲁迅那五味杂陈的内心世界。
  • 鲁迅与周作人

    作者:孙郁

  • 鲁迅回忆录(上中下)

    作者: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

  • 关于鲁迅

    作者:周作人

  • 真假鲁迅辨

    作者:倪墨炎

    《真假鲁迅辨》共五辑。第一辑编入十五篇文章,其中十三篇与2005年版《鲁迅全集》(以下简称“新版全集”)的编注有关;《真假鲁迅辨》第二辑,是关于鲁迅故居陈列和鲁迅文物研究、整理、出版方面的文字;《真假鲁迅辨》第三辑是关于回忆录的,这里编录了为这些回忆录所写的“编辑说明”,读者或可了解这些回忆录的概貌;《真假鲁迅辨》第四辑收入的,是十数篇史料考订的文章,似乎是“纯学术”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朋友间的争议,今天读来还是有点意思的;《真假鲁迅辨》第五辑是关于一《真假鲁迅辨》的评论文字,这《真假鲁迅辨》的草率、凌乱和硬伤性错误之多,自鲁迅辞世以来,在鲁迅研究和史料性著作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是令人惊讶的。
  • 鲁迅的最后十年

    作者:林贤治

    鲁迅死于20世纪而活在21世纪。他常感叹中国人的健忘。对于“集体记忆”,不是国家有意识地使之遗忘,就是社会的无意识的遗忘,因此,他觉得十分有必要与强大的遗忘倾向作斗争。在中国知识界中,鲁迅是一个孤独者,因此在一生以专制政府为目标的、没有任何援手的、充满各种风险和干扰的斗争中,需要他特别的勇敢和坚毅,本书便记录了鲁迅最后十年的各种经历和文学创作。
  • 痛别鲁迅

    作者:孔海珠

    本书由当年亲临鲁迅葬仪的人们拍摄,反映葬仪的全过程。200张照片将集中与读者见面,其中部分照片系首次面世。 孔海珠介绍说,其父孔另境在鲁迅葬仪中曾担任治丧办事处的“干事”,参加葬仪的几位摄影师在丧事完毕后将拍摄的一些相关照片送给了他,孔另境于是将这些照片粘贴合成专题相册,永志纪念。“我小时候在家里常常翻看这本相册,”孔海珠说,“我就是从这本相册里认识鲁迅先生的。”“文革”初期,相册被作为“四旧”从孔家抄走,后移交上海鲁迅纪念馆保存。近日,由于编著《痛别鲁迅》一书的需要,孔海珠从鲁迅纪念馆将相册中的所有66张照片翻拍下来,加上散落在自己家中的20余张相关照片,一同收入书中。而当她将这些照片送给周海婴看时,周海婴称许多照片他也未曾见过。孔海珠说:“大致算来,书中总共收录了约200张鲁迅葬仪的相关照片,其中近100张是首次向世人公开。” 对于收录在《痛别鲁迅》一书中的这些葬仪照片,有关鲁迅研究专家认为,它们的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其中究竟有多少系首次公开,仍待考证。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也表示,由于目前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该馆中所藏图片已不仅仅刊于报纸杂志或相关书籍等纸质媒体上,有很多是通过影视片公开发表的,他介绍说,东方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拍摄的专题文献片、上海鲁迅纪念馆拍摄的名为“民魂永在”的纪录片等影视片中,都曾使用过鲁迅葬仪的有关照片。 孔另境(1904――1972年),字若君,浙江桐乡乌镇人。作家、出版家、文史学家。早年投身革命,参加过北伐,与�迅、茅盾等人均有很深的渊源。在两人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主编刊物,创作及编著出版作品20部。建国后曾任山东齐鲁大学教授、春明出版社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等职。
  • 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

    作者:徐麟

    徐麟,男,1949年11月出生,199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晋升教授。2001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调入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现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主讲课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鲁迅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专著有《鲁迅中期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版)等。
  • 鲁迅年谱

    作者: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

  • 鲁迅散文集

    作者:鲁迅

    本书收辑了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野草》等一生全部散文59篇,另附鲁迅先生一生的全部诗作。文中附以导读和注释,文前附有鲁迅生活照片和手迹。适合大、中学生,鲁迅作品爱好者及研究者阅读和收藏。
  • 鲁迅自编文集(共十九册)

    作者:鲁迅

    《鲁迅自编文集》一套,由香港炎黄国际出版社与天津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1999年2月一印,印6000册。 该套文集是鲁迅文集影印本,所选篇目依据鲁迅在自编文集时选定的著述,收齐了他1933年至1936年编定的文集共19种。 据知,该文集曾推出特制毛边本,其中部分编号发行,编号本001号,为鲁迅先生公子周海婴先生收藏。
  • 《中国小说史略》汇编释评

    作者:鲁迅,周锡山

    中国小说史略汇编释评》在每一章节之后,有详尽注释,解读。本书注释详尽、明晰,注释文字平易,为《中国小说史略》唯一的单行注释本。 本书的附录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有关文章、有关中国小说史的文章和重要资料,全部收齐,也即本书成为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著作。本书的解读,分析和评论原著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原著的优长、成就,也指出其不足和错误之处,并提出纠正的资料和观点。本书的解读既充分吸收学术界的已有成果,又有释评者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引用钱钟书的研究成果,批评鲁迅对《儒林外史》作了过高的评价。根据释评者自己的研究,指出鲁迅对《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巨著的基本评价有严重失误,并予以切实的纠正。
  • 故事新编

    作者:鲁迅

    本社专事外文图书的编辑出版,几十年来用英文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上自先秦,下迄现当代,力求全面而准确地反蚋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灿烂成就。这些英译图书均取自相关领域著名的、权威的作品,英译则出自国内外译界名家。每本图书的编选、翻译过程均极其审慎严肃,精雕细琢,中文作品及相应的英译版本均堪称经典。   我们意识到,这些英译精品,不单有对外译介的意义,而且对国内英文学习者、爱好者及英译工作者,也是极有价值的读本。为此,我们对这些英译精品做了认真的遴选,编排成汉英对照的形式,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 鲁迅评传

    作者:曹聚仁

    本书是我国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学术力作。首次附录了曹著《鲁迅年谱》、《鲁迅生平和著述年表》,凡二十万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并向人们诠释了三个不同的鲁迅,还对当下流行的“假如鲁迅活到现在”的话题,作了精辟的评述。曹著《鲁迅评传》,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鲁研界最具分量的学术著作之一。   《鲁迅评传》(新版)系我国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学术力作。写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在国内外数十种关于鲁迅的传记、评论中,曹著的《评传》是最具个性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里,作者说,他写鲁迅既不仰望,也不俯视,他把鲁迅视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作者通过对鲁迅心路历程、文艺观、思想政治观的述评,剖析他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鲁迅。   新版《鲁迅评传》,首次附录了曹著《鲁迅年谱》、《鲁迅生平和著述年表》,凡二十万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在新版《鲁迅评传》中,曹向人们诠释了三个不同的鲁迅,并对当下流行的“假如鲁迅活到现在”的话题,作了精辟的评述。曹著《鲁迅评传》,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鲁研界最具分量的学术著作之一。
  • 鲁迅经典全集3:杂文集

    作者:鲁迅著,中国作家榜编

    这是百年来中国辛辣风趣、深刻有力的杂文名篇,鲁迅将这些不朽篇章带入文学殿堂。本书从鲁迅16本杂文著作184万字700多篇杂文中精选101篇流传深远的经典篇目。翻开本书,在畅快淋漓的阅读享受中,读懂千百年来从未改变的人性,提升洞察力!
  • 彷徨

    作者:鲁迅

    《彷徨》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1925年间所写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大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彷徨》表现了鲁迅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能体现出小说的整体风格和特点。
  • 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

    作者:高远东等编著

  • 鲁迅·绍兴

    作者:鲁迅

    胜景留人驻,更让人情思幽发的是数千年历史沉淀下的文化。四千年前大禹治水,行止于此;两千多年前,越王建都,与吴相争,河山曾成修罗场;南宋偏安,一度为临时都城。千年积攒,留下会稽山麓巍峨的大禹陵,龙山脚下苍劲的越王台,勾践冶金铸剑的苦耶溪,秦王东巡望海的秦望山,城南的秋瑾故宅和畅堂,城中的周恩来祖居百岁堂…… 胜景托妙笔,山水自文章。绍兴迷人的,岂止是无情的山水?王羲之的别业戒珠寺,为卖扇老妪题扇的题扇桥,兰亭修禊的流觞曲水,陆游悲吟《钗头凤》的沈园池台,徐渭的青藤书屋,鲁迅的百草园,想着前贤的风流韵事,就让人觉得,虽只是平常院落,却因人而分外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