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圣经

  • 圣经解读

    作者:梁工

    作为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百科全书,圣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库,它对世界文化发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开采圣经资源不开对它的诠释和解读。这部丛书就是一套集知识性、学术性和较高文化品位于一身的圣经解读著作。以它为伴,您探索圣经的世界时就不会迷路了。   圣经处于一个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之中。它在漫年代和宽广地域的复杂时空背景下逐渐形成,成书后与后代文化又发生了盘根错节的内在关联。这一事实要求读者在进入圣经的文本之前,必须留心观察它所依存的特定语境。   本书为“圣经文化解读书系”的第一卷,大致包括圣经形成的地理环境、对经编著者、古代犹太教和初期基督教的成长历程、圣经编著者、古代犹太教和初期基督教的成长历程、圣经卷籍获得正典地位的经过、圣经的构成及其语言和观念特征、圣经在西方和中国的传播、圣经阐释学的简史和主要方法、圣经考古学的兴起和重要成就,以及圣经对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等等。
  • 摩西五經

    作者:摩西

    希 伯 來 語 《 聖 經 》 的 頭 五 記 : 《 創 世 記 》 、 《 出 埃 及 記 》 、 《 利 未 記 》 、 《 民 數 記 》 、 《 申 命 記 》 , 猶 太 傳 統 奉 為 上 帝 之 法 ; 「 上 帝 口 傳 , 摩 西 手 錄 」 , 因 而 名 為 《 摩 西 五 經 》 。 譯 經 歷 來 是 件 大 事 , 因 為 譯 家 多 抱 有 遠 大 的 理 想 : 為 傳 教 , 為 拯 救 靈 魂 , 為 宗 教 改 革 等 等 。 本 中 譯 者 馮 象 博 士 《 摩 西 五 經 》 新 譯 本 , 則 著 眼 於 純 學 術 和 文 學 性 。 他 有 感 以 往 的 中 譯 本 舛 誤 較 多 , 給 讀 者 帶 來 不 少 困 惑 ; 舊 譯 本 更 失 卻 了 原 來 的 文 學 性 , 不 入 文 學 之 流 。 故 希 望 能 藉 著 新 譯 來 改 變 這 不 理 想 的 狀 況 , 把 《 聖 經 》 重 新 理 解 迻 譯 , 為 普 遍 讀 者 和 學 界 提 供 一 本 忠 實 暢 達 而 又 便 於 學 習 研 究 的 譯 本 。 譯 者 在 前 賢 譯 經 留 下 的 寶 貴 遺 產 的 基 礎 上 , 開 墾 屬 於 聖 書 的 文 學 處 女 地 , 為 我 們 鍛 造 了 既 富 感 性 聯 想 , 又 適 於 抽 象 概 括 的 文 學 語 言 。 那 份 新 的 韻 律 與 力 度 , 靈 活 的 句 法 和 口 語 化 表 達 , 正 正 準 確 生 動 地 再 現 《 聖 經 》 的 風 格 ──「 樸 素 、 聖 潔 、 雄 健 而 熱 烈 」 。
  • 圣经里的故事

    作者:[荷兰] G•英沃森夫人(Mrs.G.I

    (1)这是一本用虔诚的心书写的圣经故事,作者准确理解和传达圣经所揭示的灵性世界。 (2)本书有利于读者整体把握圣经的脉络。 (3)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作者有节制的加入了一些评论和教导性的内容,但它们又不至于影响故事情节的讲述,在情节与评论当中做到了难得的平衡。 (4)本书足够详细。由于编幅所限,有不少圣经故事对故事情节的讲述过于简洁。 (5)本书语言清新有力,译笔精良。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把圣经的情节更完整地呈现出来;又加了一百多幅引进版权的精美全彩插图,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 (6)作者致力于解决圣经中的各种难题。普通读者阅读圣经,难免觉得有些地方在理性上存在难题,甚至看起来存在矛盾。而本书作者对于其中的不少地方都进行了非常合理的解释,为我们理解圣经扫清了障碍。比如耶稣基督复活后,几卷福音书中的记载似乎是有冲突的,而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为之提供了一个合理性的解释。 本书非常适合以下读者: 一、适于不熟悉圣经故事的读者,作为了解圣经文化的入门读物。 二、本书适于让青少年独立阅读,成为他们了解圣经故事的入门。 三、本书更适于由父母对儿女讲述,让一家人在沟通和互动中共同学习敬虔的知识,培养美好的信仰。 四、因此本书也适于对圣经已经有相当了解和熟悉的人,把握圣经总体概貌,发掘故事背景的深刻属灵意义,加深对于圣经的了解。
  • 圣经文学导论

    作者:利兰·莱肯

    《圣经文学导论》从纯文学批评的角度,对圣经阅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从文学角度看,圣经是一部质朴的、感染力极强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一切文学手法、特征、体裁,都在这部“天下第一书”、“书中之书”中尽收眼底。它以深情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类历史的真实画卷:人生到底是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是荒唐还是神圣?愿读者自己从中找到正确答案。
  • 圣经与西方文学

    作者:金丽

    这是本圣经介绍读本,是一本西方文学解读本。在对圣经的介绍时,不涉及具有教派色彩的教义思想和神学观念,也不关系圣经批评所纠缠的各种事实考证、科学分析,而是重在把握圣经千百年来基本不变的面目,特别是其中关于人何以为人、人何以在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意蕴。在解读西方文学时,没有把力气用在去揭示西方文学的精彩故事情节或艺术表现形式,或它们包含的深刻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内容,而是试图从圣经精神对西方文学作一番透视,从圣经的意义话语去体味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宗教品格和人文意义。
  • 圣经

    作者:

    中文部分:中文 和合本(中国教会使用最多的版本) 英文部分: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ESV 英文标准版) 英语标准译本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ESV)是2001 年由英国圣经公会和福音出版社出版的。ESV 是建立在过去 500 年英语圣经翻译的最优秀的主流的基础上。主流的源头是1526 年的威廉.丁道尔的新约,1611 年的KJV,1885 年的RV,1901 年的 ASV,1952 年和1971 年的RSV。在这主流里,文本的信实度、精确度与简练、华丽的结合,表达出了他真正的价值。 ESV的每一个词和短语都细心地与原始的希伯来文、亚兰文及希腊文相核对,以保证充分的精确度和明晰度,并防止错译和漏译原始文本的任何语义。英语的词和短语的本身,与丁道尔及KJV 译本的相比较,已经有了发展,而RSV 最为现代化。ESV 以1971 年的RSV 为工作的起点。 ESV的翻译原则基本上是直译,它尽可能寻求得到原始文本的精确词义和每一圣经作者的个人风格。这样,它着重于 “词与词”的对应,同时考虑到现代英语和原文语言之间在文法、句法和成语方面的差异。寻求原始文本的透明度,让读者尽可能地看到原始文本的结构和意义。 ESV的翻译风格按传统翻译原则保留了神学术语,如恩典、信心、公义、成圣、救赎、重生、和好、赎罪等;因为他们在教义方面有极大的重要性,也因为相应的希腊文已成为新约时代的关键词和术语。 ESV充分表现圣经作者的风格变化,如创世记优秀的散文,历史书流畅的叙述,诗歌书丰富的隐喻和戏剧性的想像,先知书警钟性的告诫,路加福音的通顺和优雅,约翰福音的极度简要,保罗书信严谨合理的逻辑性。 ESV的文本旧约的基础是建基于希伯来文圣经的马所拉文本上,其版本是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1983 年2 版;新约是建基于1993 年由联合圣经公会出版的希腊文新约(修订第4版)及由Nestle & Aland编辑的第27版希腊文新约。在特殊情况下,ESV 也参考死海古卷、七十子译本、撒玛利亚五经、叙利亚Peshitta 译本和拉丁文武加大译本及其他文本。 ESV出版小组有100 多人,14 位翻译监督委员会成员,得益于50 位圣经专家学者复阅译文和50 多位顾问委员会成员的评论。
  • 圣经叙事的艺术

    作者:[美] 罗伯特·阿尔特

    《圣经叙事的艺术》旨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圣经的叙事艺术。在前两章里,作者从两个方面来着手解释,一是这种引导的必要性,二是其概念原理。《圣经叙事的艺术》的既定目标乃在阐明圣经叙事的一些独特的艺术原则。书中列举了许多实例,不论长短,都配有评析,并始终是为了举例说明基本原则,而不是为了全面地或就个别段落进行评论。这里所讲的圣经仅指希伯来圣经。
  • 圣经的叙事艺术

    作者:西蒙·巴埃弗拉特

    古希腊的神话和基督教的圣经教义,是整个西方文化长河的源流,当追索感性愉悦的希腊精神与崇尚理智谨严的基督价值交汇、碰撞后,一首和谐的灵魂之歌便由此生成,并一直在今天的西方文艺创作中幽幽作响。 在混沌的宇宙里,人们企盼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追寻更加澄明和本真的世界,《圣经》导引你向天穹仰望,也审视自己的内心,来考量生命的价值,所以它当然是哲学;一部书,也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从上帝创世、摩西出埃及、约书亚建国,一直到南北朝分裂、巴比伦之囚,因此它当然也是历史。 哲学使人深刻、历史使人深沉,诚然如此,可是除却这深刻和深沉,你没有领受到其中的美吗?在诵读诗篇、箴言,吟唱雅歌的时刻,你没有为内里的精神力量所震撼而心生感喟吗?这般情怀,单是哲学和历史所力不能及的,而这,只能靠使人深情的文学感召,才能让我们在潜游《圣经》的精神之旅中还能体认到艺术、领略到美。 作为文学艺术品的《圣经》(主要指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由叙事构成,但在传统的研究中,对于《圣经》叙事的文学考查却仅仅处在边缘位置,以色列圣经学者巴埃弗拉特,以一部《圣经的叙事艺术》,让我们从叙事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幕幕曾经想当然的传说场景,获得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堪称“圣经文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创举”。 在这样一个“主义”、“流派”盛行的年月,巴埃弗拉特使用的不过是传统的细读法,他紧扣文本,从叙事人、人物塑造、情节、时空安排、语体等角度,做了颇有说服力的阐说,阅读此书,你似乎不是在上一堂人文课,而是在聆听一个个故事,回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讲述”。于是乎,透过巴埃弗拉特磨出的这副眼镜,我们看到了大卫冷峻刚勇下的脆弱和伤感,押沙龙骄横佞巧下的率直性情,而每一个新鲜推论的背后,都有多方面的佐证。我很欣赏作者的这一点,立意的时候天马行空、无所羁束,落笔的时候则深思慎取、言必有据,颇有胡适先生“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遗风。 昆德拉曾经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世间万事均已在上帝的掌控之中,《圣经》里的恩怨因果实质上就是他在编故事、讲故事,人类的探索、奋争也就确实可笑。可是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在创造自己心中的故事,而万能的上帝也不过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而已,所以凭着巴埃弗拉特赠与的这把利器,上帝的笑,应该不是出于轻蔑,而是发自赞许。
  • 圣经的故事

    作者:房龙

    《圣经的故事》是美国著名通俗作家房龙的名著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传读不衰。房龙对人生和事物有着积极、深刻的理解。《圣经的故事》就是既忠实于原典,又有自己朴素的声音。 该书虽是以《圣经》为蓝本讲述故事,却并不拘泥于原著,而是将所谓的神迹、民族传说、历史故事与近代历史、考古发现相观照,以客观、冷静的视野探本溯源,时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摒弃无知、偏执、倡导宽容、善良的健全理性。
  • 《圣经》文学阐释教程

    作者:刘意青

    本教程探寻《圣经》对西方数千年文化、政治、文学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以及希伯来认知传统和希腊哲学的对立和互动关系,揭示当代西方学者在圣经文学研究领域的卓越建树,并选择《圣经》中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具体文本解读,涉及《圣经》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成书过程、形式特征和英译简史等.融新颖理论论述与基础知识介绍为一体,更适合大学生、研究生等读者全面了解圣经文学。
  • 连岳说:神了

    作者:连岳

    本书是作家连岳有关《圣经》的专栏随笔。连岳借《圣经》为支点,以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的“自然宗教情结”(像爱因斯坦说的,是一种对星空及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激)作为梳理工具,切入人文、社会、心灵等议题。 本书是作家连岳有关《圣经》的专栏随笔。 连岳借《圣经》为支点,以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的“自然宗教情结”(像爱因斯坦说的,是一种对星空及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激)作为梳理工具,切入人文、社会、心灵等议题。
  • 《圣经》的文学阐释

    作者:刘意青

    本书评价了20世纪中期至今西方兴起的将《圣经》作为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主要代表,如俄尔巴赫、艾尔特、斯腾伯格、弗莱、巴尔等学者的理论和阐释实践,填补了中国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的空白。该书涉及了《圣经》对西方数千年文化、政治、文学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以及希伯来认知传统和希腊哲学的对立和互动关系。书中选择了《旧约》和《新约》脍炙人口的故事并演示了如何用现当代的叙事学、女权主义理论和社会历史观念来解读《圣经》文本。
  • 摩西的生平

    作者:[古罗马] 尼撒的格列高利

    本书根据圣经《创世记》和《民数记》中的记载,重述了摩西的生平,并从这些故事中阐发深刻的属灵意义,揭示美德的生活是以神的无限善性为基础的一个永恒进程的主题。作者综合了早期希腊传统与犹太传统,认为圣经的终极目的不是历史教导,而是帮助人的灵魂飞升向上帝。他把灵性的上升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以耶和华对摩西的显现为象征:首先是在光中的显现,其次是在云中的显现,再次是在黑暗中的显现。第一个阶段让人认识到上帝是唯一自存的实在,第二个阶段认人体会到上帝是无形、无法完全领会的,而第三个阶段则让人意识到,对上帝的追寻是无穷尽的。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寓意解经,阅读此书可以使我们对亚历山大学派的寓意解经传统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 圣经的历史

    作者:[美] 斯蒂芬·米勒,罗伯特·休伯

    本书彩色内页: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5503000/ 《圣经》共六十六卷,由四十多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写成,创作时间跨越一千多年,全书信息首尾相贯,浑然一体。这样一本书是怎样形成的?它如何被翻译成了两千多种的文字?它如何在逼迫者的火焰与怀疑者的批判中存留下来?它在历史长河中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本书讲述的就是关于这本奇书的奇妙故事。 本书精裝铜版纸全彩印刷。全书分为五部分:旧约的成书、新约的成书、圣经与迅速发展的教会、宗教改革时期的圣经、圣经与现代社会。书前附“历史时间表”,书后附“参考文献”及“英汉译名对照表”。西雅图大学陈佐人教授作序导读。
  • 神了

    作者:连岳

    这本书是作家连岳有关圣经的专栏随笔。连岳借《圣经》为支点,以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的“自然宗教情结”(像爱因斯坦说的,是一种对星空及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激)作为梳理工具,切入人文、社会、心灵等议题。
  •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

    作者:冯象

    本书接续((创世记:传说与译注》,也分上下编。上编研究《圣经》与文学翻译,包括西方解经学传统、中文旧译的舛误类型或"病理机制",并以下编《出埃及记》为例详细说明。《圣经》之外,还讨论一组古希腊、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文学经典,如荷马史诗、柏拉图《理想国》、西塞罗《论老年》、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但丁《神曲》和乔叟《鸟儿议会》。这些伟大作品昭示的古典伦理同自由人格的理想,跟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突出病症-一大学教育和学术的深度腐败、行业道德的全面崩溃-一冶成鲜明对比。作者认为,由此入手提问分析,或可为改革与反思拓开一条新路。 全书插图五十四幅,卷末列有简明的"圣经年表"和"参考书目",都是专为配合读者鉴赏思考书中论及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和经文哲理等问题而精心选编的。
  • 摩西五经

    作者:冯象 (译注)

    希伯来语《圣经》首五记:《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犹太传统奉为上帝之法;「上帝口传,摩西手录」,因而名为《摩西五经》。 译经历来是件大事,因为译家多抱有远大的理想:为传教,为拯救灵魂,为宗教改革等等。冯象博士《摩西五经》新译本,则着眼于纯学术和文学性。他有感以往的中译本舛误较多,给读者带来不少困惑;旧译本更失却了原来的文学性,不入文学之流。故希望能藉着新译来改变这不理想的状况,把《圣经》重新理解迻译,为普遍读者和学界提供一本忠实畅达而又便于学习研究的译本。译者在前贤译经留下的宝贵遗产基础上,开垦属于圣书的文学处女地,为我们锻造了既富感性联想,又适于抽象概括的文学语言。那份新的韵律与力度,灵活的句法和口语化表达,正正准确生动地再现《圣经》的风格──「朴素、圣洁、雄健而热烈」。 冯象译《摩西五经》,初版是二零零五年春节,七年后出修订版。译文的变动,将近五千处。大多是进一步节俭文字、锤炼风格,但也有勘误、取别解或新说的。夹注,增添两项内容:一是简要补充古代近东宗教、历史文化跟经文串解的知识;二是列出中文旧译一些有代表性的舛误——主要是和合本,因其流传较广,常被引用——方便读者对照查阅。另有少数拗口的人名地名,做了减字换字或谐音意译。如《民数记》二十二章,善解城先知、比珥之子巴兰(Balaam,源自希腊语七十士本),据原文发音改作比兰(bil`am,谐音混乱,bela`);再如《创世纪》三十八章,犹大三个儿子取名厄尔、俄男、安儿(参较和合本:珥、俄南、示拉),是谐音意译,反讽暗示三人或因作恶而丧生,或未能尽到小叔娶寡嫂“替哥哥结子实”的义务,致使家庭不得安宁。
  • 圣经文学十二讲

    作者:朱维之

    指点圣经文学的精微玄奥,揭示先知作品的异象神性,阐述人文精神的深层意识,钩沉博爱文化的极致华章,探索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根源。 《圣经》出于卓越的先知之手,他们把古老的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感悟与现实而浪漫的创作紧密地贯穿在一起,形成神与人合一的精神纽带。 在这条精神纽带的风景线上,每一个字眼,便是一个顿悟;每一个纽带,便是一个感叹;每一个异象,便是一个令人讶然的灯火阑珊处。 如果人生当真只有一次顿悟的话,那么《圣经》的文学、 文学的《圣经》,就是值得我们去驻足,去顿悟的殿堂。 《圣经文学二十讲》是对推崇上帝、推崇耶稣的这部犹太教与基督教文学经典的神往追寻、求证。虽然,求证在希伯来人看来是多余的,在信基督的人看来也是多余的,但对许许多多的尚未涉足这一领地的读者来说,则是不可或缺的指归。 因此,我们在讲解《圣经》时,每每极尽信、达、雅、的旨趣,以期使读者能流连忘返于这人类精神及灵魂的源泉。
  • 创世记

    作者:冯象

    《圣经》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被言说,被考证,被阐释,被编码、解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话语空间。 作为东方人,要想真正融入全球化的浪潮,真正理解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新教伦理,《圣经》可能都是一块敲门砖。而要真正理解它,在本书的作者冯象看来,故事新编可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方法。本书是作者在译注《圣经旧约/摩西五经》时,利用所谓的“下脚料”写就的。上编20篇,讲了《创世记》中的20个故事。比如:上帝创造天地、亚当和夏娃、该隐杀弟、挪亚方舟、亚伯拉罕、犹大等等的故事。 把故事讲得精彩,把旧故事讲出新东西来,在我看来,是一种很大的文学才能。这之前,在我所读过的新编故事中,值得推崇的只有鲁迅。本书的作者冯象为哈佛客座教授,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兼有深厚的写作功夫,把另一传统中的故事拿来新编,其对另一种文化的深刻理解与领会,再加驾轻就熟的文字,堪称当代中文写作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