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罗兰·巴特

  • 明室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作者应《电影手册》杂志之邀写成的,在摄影评论界声誉卓著。巴尔特在书中选了十几幅过去的和当代的、著名的和无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为评说的对象。在书中,巴尔特不讨论摄影师与照片之间的关系,而以观看照片的人与照片之间的互动为考察的中心,构筑了自己关于摄影的理论框架。他把照片的意义分成两个部分:意趣(Studium)和刺点(Punctum)。前者是摄影师通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间;而后者则是照片中刺激和感动人的局部与细节,也即让人为之着迷和疯狂的地方。 巴尔特对摄影的思考经历了从符号学结构主义到现象学的转变。作者在《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已经不局限于摄影这个讨论对象,而是突破到更大的文化领域,尤其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上,发人深省。同时,《明室》与其说是一篇讨论摄影的论文,不如说是巴尔特自己的情感大写意,在该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明室》别具一格的地方。
  • 哀悼日記

    作者:羅蘭.巴特 Barthes, Rolan

    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1977年10月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慯--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 文之悦

    作者:[法] 罗兰·巴特

    全书分为46个片断,按字母顺序排列,书中谈论欲望,审视身体,旨在以表面的有序演示潜在的无序,拟现语言的本质。
  • 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

    作者:[法]罗兰.巴特

    这是一部无法用传统体裁定性的奇书。作者在此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这是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恍如一万花筒:作者撷取出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结构出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段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相形之下,以往的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发思”八股显得迂腐、浅陋……而这正是解构主义要证实的。
  • 戀人絮語

    作者:羅蘭.巴特

    這是一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巴特在本書中嘗試了一種「發散性」行文,揉和思辨與直接演示為一體。這是一種「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恍如萬花筒。作者擷取出的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鏡的折射下,建構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作者以對應的文體形式,揭示了戀人絮語只不過是諸般感受、幾段思緒,剪不斷,理還亂。相形之下,以往相關情愛、戀語的條分縷析、洋洋灑灑的「反思」八股,就不免顯得迂腐、淺陋……而這正是解構主義要證實的。
  • 恋人絮语

    作者:(法)罗兰-巴特

    本书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断思绪,剪不断,理还乱。内容包括我沉醉了,我屈从了;相思;真可爱;执著等。
  • 符号学原理

    作者:[法] 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既然意义正在于分节,符号学便不能接受遥遥无期的暧昧”;既然社会不断归化并掩饰着符号的内涵,符号家就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客观破译符号所指的工作。作者梳理了源于索绪尔的符号学基本概念,确定了符号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方向,并在传播符号学的同时,向我们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中
  • 符号学原理

    作者: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一书的作者为法国首屈一指的文学和文化符号学家,本书为作者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代表作,20世纪60年代发表以来,风行世界各国,已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一。本书涉及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化理论等广阔人文领域,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基本方法论,提供了一份简明教材,适合于关心美学、文艺理论、文化理论的广大读者研读。全书内容深入浅出,既是一部符号学导论,也可作为有关文艺理论和符号学的长期参考读物。
  • 明室

    作者:(法)罗兰.巴特

    《明室:摄影纵横谈》分为上下两篇,有照片的特性、难于归类的摄影、以感动为出发点、摄影师、幻象和看照片的人、被拍照的人、看照片的人:趣味混乱、摄影如奇遇、不受拘束的现象学、二元性、“STUDIUM”和“PUNCTUM”、“STUDIUM”、传递信息、绘画、出其不意地拆除照等。
  • 罗兰·巴特

    作者:[美] 乔纳森·卡勒

    ★《牛津通识读本》丛书新品,带你走入罗兰•巴特语言和风格的美妙国度 ★ 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继《文学理论入门》之后又一力作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谁是罗兰•巴特》作者汪民安作序推荐 罗兰•巴特(1915—1980)终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人们是如何使他们的世界变得可知的。他的多重身份尤为引人瞩目:他是一位勾勒出“文学科学”之轮廓的结构主义者,一位符号学理论的大力推广者。他代表的不只是科学,还有愉悦,他认为文学使得读者独具创造性。他称作者已经死了,号召我们不要研究作者,而要研究文本。他出版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著作,展示了个人非凡的想象力。 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对巴特多样的理论贡献进行了梳理,描述了其探索的多个领域,促使我们改变了对于一系列文化现象的看法:从文学、时尚、摔跤和广告到对于个人、历史和自然的观念。
  • 罗兰·巴特自述

    作者:[法] 罗兰·巴特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罗兰·马特自述》、《作家索莱尔斯》和《偶遇琐事》,原为独立的三本书。 《自述》是作者为“永久的作家”丛书写的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文本,它以片断的书写方式和按片断题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形式,为读者组织了一部时间错位、事件凌乱、内在逻辑无序的“奇书”,作者力图以片断来解释言语活动,通过语言的随意性排列来探寻语言符号的深层寓意。《自述》中包含了作者对其个人生活、审美理想、哲学观点等各个方面的论述。
  • 结构与符号

    作者:路易-让.卡尔韦(法)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尽管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 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 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探求着解释‘人’ 这个千古难译之谜的道路…… 他们追求看来并非‘有用’却极崇高的东西。为着这‘无 用’又‘无功利’的信仰,他们苦苦探索,历尽心灵的种种磨 难,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 富。
  • 罗兰·巴尔特自述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文集:罗兰·巴尔特自述》讲述作者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约6000页和3卷本讲演录近千页。这是罗兰·巴尔特为色伊(Seuil)出版社“永恒的作家”丛书写的有关他自己的一部著述,是一部非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著作。虽然作者一开始就让我们把这本书当作“出自一位小说人物之口”,但我们还是通过这些文字大体了解了他的身世、生活经历、个人志趣、写作生涯和学术主张。 该书是作者第四个写作阶段即“道德观念”阶段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片断的书写方式和按片断题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形式,为读者组织了一部时间错位、事件凌乱、内在逻辑无序的奇书,力图以此来解释言语活动,通过语言的随意性排列来探寻语言符号的深层寓意。书中还有作者自幼及长的大量珍贵图片和一些手绘图。
  • 罗兰·巴特

    作者:埃里克·马尔蒂

    为什么谈论罗兰·巴特?或许《罗兰·巴特--写作的职业》要试图回答的正是这个疑问。在巴特辞世25年之后,同时也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为“思想”赋予新的含义的那一代人离世之后,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是无理取闹。除了本身的必要性以外,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散发着一种魅力。 埃里克·马尔蒂的《罗兰·巴特--写作的职业》通过三种解读方式来展现巴特:第一部分《回忆一段友谊》,用自传体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巴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与福柯、德勒兹等学者之间的友谊;第二部分《作品》,按照年代顺序与独特性综观巴特的所有著作;第三部分《关于恋人絮语》,借助阐发“影像”概念与“清心寡欲”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意义来破解巴特这部最著名作品中的隐蔽的策略。 见证、总览、研究,这三个部分构成一种真正的循序渐进过程:首先记述青年学生与大师的相识,然后展开对大师作品的全面介绍,最后对其中一部作品进行细致研究。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证明“写作的职业”就是作家巴特的生命的表达。
  • 罗兰巴特自述

    作者: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自述》是作者为“永恒的作家”丛书写的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文本,它以片断的书写方式和按片断题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形式,为读者组织了一部时间错位、事件凌乱、内在逻辑无序的“奇书”,作者力图以片断来解释言语活动,通过语言的随意性排列来探寻语言符号的深层寓意。《罗兰·巴特自述》中包含了作者对其个人生活、审美理想、哲学观点等各个方面的论述。
  • 罗兰·巴尔特最后的日子

    作者:(法)埃尔韦·阿尔加拉龙多

    该书围绕着罗兰•巴尔特去世之前几年中的生活与精神状况展开,采访了他的众多朋友和学生,用文学式的笔法勾勒出巴尔特在讲课、写作、家庭和社交方面的种种情态,写出了他晚年因丧母而极度“哀痛”、因“同性恋”问题而备受困扰的暗色生活。 作者意在把读者带入这位思想大师的内心深处,探寻他的人生和作品,在学术明星的形象之外,展示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面貌。
  • 罗兰•巴尔特传

    作者:[法]菲利普•罗歇

    2015年将逢巴尔特百年诞辰。 此书是巴尔特去世后第一部全面梳理其思想源流的传记。作为文学批评家和传主的生前友人,作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说明巴尔特对文学事业的毕生追求,究诘其思考的出发点及其观点的嬗变情形;在巴尔特与西方古典文学和当代思潮的关系方面,尤其是其所谓的“理论性”和一些核心概念(“神话”、“零度”、“文本”、“符号学”等)的来龙去脉方面,作者探幽索隐,下力尤勤。至于巴尔特对待自己的思想变化和“形象”时采取的一些“狡黠”的做法,作者亦不乏揭示和评点。 这部传记不以叙事性的巴尔特生平为重点,也没有采用学院派的学术话语,而是以立意独特的散文体和细密而幽默的分析见重于巴尔特研究界,成为一本绕不开的别致的著作。
  • 中国行日记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有温度的历史,有态度的观察,纪录片镜头一样的素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外国学者眼里的七十年代中国。 1974年春天,正处“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中国大地,迎来了一个包括学者罗兰•巴尔特、克里斯蒂娃和作家索莱尔斯在内的五人代表团。他们在20多天中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安 等城市,参观了各地的重点景物、历史古迹以及学校、医院、人民公社、工厂。 在这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中,罗兰•巴尔特写了三本日记,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中国所见到的人和事,并加入了较为个人化的评价。
  • 符号帝国

    作者:罗兰巴特

  • 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

    作者:[法]罗兰·巴特

    本书收录巴特的两种著作,前者约14万字,后者2万余字。1952年巴特进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词汇学和社会学研究,在其后的七年间在《新文艺》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揭露大众文化迷思的文章,后来集结成《神话修辞术》(Mythologies, 1957)。从此,巴特被公认是关于我们怎样通过语言、服饰、手势相互交流的最有独创性的评论家之一。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研究符号学和结构主义,他对传统学院文学理论观点以及大众文学形态作了论述,其独特的观点被称为新批评,引起其他思想家的不满,认为他漠视和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学根源。巴特则发表《批评与真实》(Critique et verite, 1966)与其对抗,控诉那种陈旧的、布尔乔亚式的不重视语言细节、刻意忽视其他理论概念(如马克思主义)挑战的批评方式;他热情地呼吁读者要摆脱既成观念,按照现代思想看待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总是先由一种语言与其自身的冲突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