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传播学

  • 信息社会理论

    作者:弗兰克·韦伯斯特

    《信息社会理论(第3版)》坚持从梳理资本的历史脉络中洞察信息社会的本质,借助勾勒贝尔、吉登斯、哈贝马斯、卡斯特等重要信息社会理论家的论述优劣,敏锐揭示了信息社会成为当下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展示出商业文明覆盖全球的所向披靡之势,而政治压力与商业、技术迷思经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整合,严重消弱了公共服务与民主基础。
  • 网众传播

    作者:何威

    本书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以弥补“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等概念在分析数字媒体环境中种种新兴传播现象时的不足。 “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 网众传播是一种现实层面的新范式,体现在信息流动、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社会网络化和权力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本书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典型网众传播案例的分析,力图展现信息传播新范式的冰山一角。 同时,网众传播也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新范式。本书围绕网众传播展开了广泛探讨,包括网众传播的语境、行为主体、媒介,以及发生在其中的信息流动、群体行为和权力博弈。由此考察媒介(数字媒体)、人(网络化用户)与社会(中国社会)三者间充满张力的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冲突与机 遇并存的世界。 ------------------------ 封底推荐语: 本书是近年在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这一热门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新锐力作。在“网络社会”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何威博士高屋建瓴,富于创建地阐明了“网众传播”这一重要概念,并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系统地分析了由“大众传播”和“网众传播”共同构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播系统与传播格局,从而为当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书不但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论述严谨、资料丰富、行文流畅,并且在主体与结构、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把握上游刃有余,体现了难得的辩证取向。本书在传播研究概念化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 ——赵月枝(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 本书是一部有创见、高水平的新媒体著作,有关分析与论述不仅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思想,而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贡献了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作者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我有幸见证其成长历程,又在第一时间读到这部心血之作,不禁为之感到快慰而欣然!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网众”是何威提出的一个新的集群概念。“网众”概念得自传播学研究,是从被动的“受众”,到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再到积极的“网络化用户”,经逐步修正而得出的。“网众”是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身兼网络信息接受者与网络内容生产者等多重身份,是创造网络新世界的积极群体。“网众传播”研究是对网络社会新的传播群体和传播方式的概括和提炼。《网众传播》一书立意深远,视野宏阔,对网众群体及其传播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传播生态和结构化特征做了全面的扫描与深入的分析,案例丰富,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书基于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趋势的深刻了解,对这一趋势下催生的网众群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征、演进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众为主体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规律的新视角,而且为探索人类数字文明形态与现实文明形态之间的能量交换的特点及规律提供了新思考。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旧媒体的融合影响着权力和信息如何跨越社会、地理与技术而分发。何威提出“网众”概念,强调人与人的联结,为观察数字化网络时代公共文化如何变化展现了 一个有趣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Web 2.0与社会性媒体的传播内涵的探讨,重新激发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有关网络的民主化内核的讨论。何威有关网众博弈多元模式的分析,给这一讨论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和更加精妙的叙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软利器

    作者:保罗·莱文森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内容简介:何谓“软利器”?一种轻盈、透明、无质无形、难以把握的力量,由信息和物理载体构成,这就是媒介。了解媒介的属性和演化规律的人,常占尽优势:反之则身处险境。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如果你看过保罗•莱文森的这本《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或许就会深信不疑。在书中,莱文森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航海家,带领你穿越媒介时空——你将邂逅古埃及的法老、古希腊的圣贤以及欧洲中世纪、近代和当代的谷登堡、哥伦布、达尔文、康德、黑格尔、爱因斯坦: 你将重温宗教改革、发现的时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电子革命和阿西莫夫革命: 你将考察口语、象形文字、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光化学媒介、电子媒介、文字处理、超文本和互联网的演化、人工智能的未来…… 作为媒介“软决定论”的信仰者和媒介“人性化趋势”的提出者,莱文森的预测正逐渐变成现实:新新媒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如果你想掌握媒介这把“利器”,无往而不胜,不妨从《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开始。
  • 传播与社会

    作者:赵月枝

    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 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本书昭示,一旦突破了寻求“内部”规律的“去政治化”窠臼,传播研究将释放出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问题的巨大潜力。在这个意义上,这部著作既剖析了媒介景观背后的权力结构.也挑战了当下传播研究的典型知识症侯。
  • 普通人与媒介

    作者:[澳]格雷姆·特纳

    《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旨在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民众化转向”这一思想,我们既可用它来建构名人,更重要的是,还可用它来理解媒体与文化之间出现的一个新的关系领域。媒体,特别是电视,已经开发出建构身份的新能力,这些能力正在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只是生产“老大哥”。实际上,我想论证,由于媒体越来越直接参与建构文化认同并以此为其主要活动领域之一,媒介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正如我在别处所言(Turner,2006),一旦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中间人,或者也可能是一个广播员,它当下的功能就更接近于一种身份的译者甚至作者。 格雷姆·特纳以一种不偏不倚而又异常理性的方式,评估了民众化转向在文化研究中的长处和弱点。 ——吉姆·麦圭根(Jim NIcGuigan),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文化分析教授 特纳的著作,严格考察了电视研究中或许最重要的争论:媒介与出现在媒介上并消费媒介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特纳选取大量国际事例,对诸如新媒体、社区广播和真人电视等进行了各种思想探索,以说明所有不同形式的媒介都可置于普通人的标题下加以理解。这部著作构思巧妙,文笔动人,凭借特纳在这一领域里的广泛研究,展示出对普通人与媒介的思考,如何为全球化、媒介工业、参与、表征、文化政治与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洞见。 ——布霄特·米尔斯(Brett Mills),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影视研究讲师 格雷姆·特纳为当下新媒体景观的启蒙潜力之争,提供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斡旋调停。尽管 “权力属于人民”可能成为博客、Web2.0互动及真人电视时代的集会口号,但是特纳却谨慎地反对将“民众化”与民主制混为一谈。他精巧地分析了媒介工业如何通过促销个人主义和“普通”而获利,迫使我们重温权力、身份与社区等根本性问题。本书应成为徜徉于媒介文化研究变动之域的学生和学者们的必读之物。 ——塞拉·蒂尼奇(Serra Tinic),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理论与文化副教授 格雷姆·特纳是媒介文化研究领域最有意思、最有思想的写作者之一。本书思想敏锐,见解重要。从认识到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有如此多的普通人见诸媒介开始,特纳进一步探求,对普通人、媒介及媒介与文化分析来说,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这是一部精彩之作,值得所有认真研习当代媒介与文化的人所阅读。 ——约翰·斯道霄(John Storey),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微博

    作者:喻国明,欧亚,张佰明

    这本专著对微博产生以来的历史沿革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的详细梳理,考察了微博发展的关键事件编制了微博发展的大事年表,并使用嵌套性理论对微博的发展逻辑和价值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是目前关于微博的学术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学说。本文的作者是一个研究团队,他们深入考察了以美国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的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以及Twitter企业营销案例、Twitter竞争对手分析等,并且花大功夫进行了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应用的调查和研究,他们基于对中国本土的微博用户深度访谈以及微博用户满意度调查的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应用的行动路线图式的战略与策略。对于微博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依据,得到了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积极认可和深入应用。并且对于制定中国微博发展的制度框架也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的意义。本项研究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复合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发、焦点人群访谈法以及在传播学的实证研究中最为前沿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研究方法的配合使用模式 上也具有相当的前沿性和示范性。
  • 传播学教程

    作者: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第2版)》旨在建构传播学核心理论,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其他学科读者的广泛好评。这次再版,作者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结合近十多年的发展做了进一步充实和修改。此次修改加重了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论述,对网络时代传播格局的变化做了进一步分析,充实了个人信息处理的过程与模式的论述,增加了信息日寸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介绍了日趋成熟的“框架”理论及“第三人效果”理论等。作者期冀,《传播学教程(第2版)》的再版,能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学科广大学子提供新的帮助。
  • 新媒体事件研究

    作者:邱林川,陈韬文

    《新媒体事件研究》的研究包括了传播内容、话语权、媒体系统内部互动等一些反映出社会变迁新趋势的各种问题。作者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了解传播过程与社会变迁的深层次特征,揭示新现象背后的新趋势、新议题。
  • 全球公民社会?

    作者:基恩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全球公民社会?》共五章,分别是:鲜为人知的话语、催化剂、世界民主、人间天堂、超越国界的伦理。从不同的角度对“全球公民社会”这一主流的政治理念进行了详细架构和解读。另外,译者水平较高,对译稿语言风格和学术问题把握到位,在尊重原书内容的前提下,尽量以平实而又不失学术性的语言风格,对原著作者的政治思想成果进行系统化、条理性的阐述,堪称当代政治思想学科的前沿性代表作,具备出版价值。
  • 传播学的100术语

    作者:莫里斯·列维

    《传播学的100术语》阐述了传播学首先是一种人类行为技巧;一般而言,只有人才能传播。传播的对象是他者:交流、对话、交换、说服、诱惑、引发。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满意的呢?赢得商标和客户、使消费者皈依、必要时采用迂回策略、在理性上附加一点心理分析:借助这些必要的能力,传播行业占据了精神,涉及神经,并激发很强的情感。 《传播学的100术语》主要内容包括:爱、皈依、焦虑、天线、愿望、注意力、态度、勇敢、利益、碰撞、公民、行为、竞争、默契、意识、对话、信念等。
  • 新闻的力量

    作者:迈克尔·舒德森

    《新闻的力量》内容简介:有人说新闻仅是反映世界的信息,也有人说新闻是兜售党派性观点的宣传。但迈克尔•舒德森在这本优美的文集里告诉我们。新闻确实是这两种形式,又不仅仅全是。它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具有自己的文学和社会惯例,在很多方面作用力强大,远比许多批评者怀疑的要更微妙和复杂。《新闻的力量》洞察了这种文化,提出了新闻媒体是作为现代社会关键机制出现的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
  • 媒体现代

    作者:马杰伟,张潇潇

    《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的目标读者是华语传播学社群,采取对话的笔调而舍拘谨的理论书写,目的在于营造探索与对话的气氛。顾名思义,《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强调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主要线索在于分析传统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宏观变化,把传播议题安置其中并作理论推敲。核心概念是“现代性”的特征与轨迹。全书共九章,重点分析十本重要理论著作及十多位社会理论家,最后一章综合各家之言,并推出“媒体现代”的理论构想,力图对前人作出修正与开拓,为传播学与社会学筑起对话的桥梁。
  •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作者:张海鹰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语言深入浅出,可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用户的辅助、参考读物。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网络传播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为多门学科的研究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网络传播从技术到应用已不仅仅是互联网,还包括移动通信、传统传播网络(如广播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互联网本身,也从Web1.0向Web2.0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应用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甚至也是对所谓“第四媒体”的挑战。《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吸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传播学研究者有关网络传播的研究成果,追踪新技术的发展,重新审视网络传播,将研究的视角从互联网扩展到移动媒体以及Web2.0应用等领域。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配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及电子书,教师可填写书后的反馈表索取。
  • 论出版自由

    作者:詹姆斯•密尔

    《论出版自由》为明天文库,传播学系列之一。《论出版自由》作者詹姆斯?密尔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一位著名的功利主义哲学家,他于1811年发表该文,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在对出版自由的讨论中,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推进了西方表达自由思想体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序上推动了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形成,并对西方20世纪关于自由的讨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他将出版自由置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两个范畴加以考察,推动了英国近代表达自由思想体系的发展。
  • 新媒体传播

    作者:田智辉

    《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主要内容:以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态——用户制作内容为主轴,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态的变化动因、变化形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传统媒体的应变策略等理论和现实问题。阐述博客、播客、DV、SNS等新的媒介手段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的新的功能和作用,剖析国内外主要媒体如BBC、CNN、中国都市报纸等应用新媒体手段的大量案例,揭示和展望21世纪媒体发展的趋势和不断演化的特征。
  • Communication in China

    作者:Yuezhi Zhao

    This authoritative study explores China's rapidly evolving polity, economy,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prism of its communication system. Yuezhi Zhao offers a multifaceted,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in China and its central role in the struggle for control during the country's rise to global power. The industry in all its forms-ranging from the news media to entertainment outlets to the Internet-has been a critical battleground among different social forces in this period of wrenching change. The author explores alteration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in light of the rapid evolution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to reveal the profoundly contradictory, conflicted, and uncertain nature of China's ongoing transformation.
  • 古騰堡星系

    作者:麥克魯漢

    搜尋引擎讓你在0.01秒內搜遍全球,你的世界觀將會產生什麼變化呢?從印刷書到網路閱讀,我們對世界的感知所發生的改變,也在西方世界的口語時期過度至印刷書時期發生過。 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古騰堡星系》最早提出電子時代「全球村」的概念,這本書也是麥克魯漢經典巨著《認識媒體》的前奏。《認識媒體》談論的是電子時代的人類,而《古騰堡星系》則分析圍繞在印刷術出現時的人類哲學問題,兩本書完整串連起了人類傳統線性的以及當代非線性的思維模式。在《古騰堡星系》中,麥克魯漢以其博學的藝術和歷史知識,分析了西方文明從口語、手抄書到印刷術出現時期,人類如何從聽覺文化過度至視覺文化,以及印刷術最後如何促成人類意識的同質性、民族主義,以及個人主義的誕生。 《古騰堡星系》以他特有的「馬賽克風格」寫作,是麥克魯漢最難閱讀的經典。全書由多則看似獨立又環環相扣的短文組成,篇篇都閃爍著麥克魯漢先知般的智慧花火和洞見,即使在原版書出版後近半個世紀的今天來看,這本經典依然散發著預言的魅力。 《古騰堡星系》探討的重要文化議題包括: ● 象形文字與表音文字的不同維思 ● 電子時代塑造「全球村」的想像 ● 觀看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能力 ● 文化的變遷理論是建立在優勢感官的改變 ● 羅馬時期西方人就發現了同一性和可重複性的技術 ● 印刷術最先發明了可大量重複的「商品」 ● 印刷術創造了「作者」和「大眾」 ● 印刷造就了封閉的大眾媒體,製造民族主義和中央集權 ● 書本便於帶著走,催促個人主義誕生
  • 媒介效果研究概论

    作者:格兰·斯帕克斯

    《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媒介效果研究概论(第2版)》是一本关于媒介效果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通过流畅的叙述,展现了在媒介效果研究领域激动人心的成果以及这些研究发现所依赖的理论依据。 《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媒介效果研究概论(第2版)》适用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理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同时也是媒体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可资参考和借鉴的理想读物。
  • 重组话语频道

    作者:罗伯特·艾伦

    《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2版)吸收了当代文学批评精辟思想,包括符号学、叙述理论、接受理论、文学类型理论、意识形态分析研究、心理分析理论、女性批评理论和英国文化批评等诸多批评理论思想,对商业电视进行了最为广泛系统的分析评述。
  •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作者:[美] 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

    十年前,热心新闻工作委员会把美国一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人召集在一起,提出了一个问题:“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详尽的文献搜索、抽样调查、访谈和公共论坛研讨,他们确定了定义新闻工作及其社会角色的核心要素。研究结果就呈现在这本书里,这本书是讨论媒体的最重要的图书之一,本书曾获哈佛古尔德斯密斯图书奖、新闻专业委员会奖、宾州州立大学巴特•理查德奖。 新版增补了在线媒体的兴起、过去五年间的丑闻以及更多新材料,新版的《新闻的基本原则》还加入了全新的第十条原则,强调了互联网时代公民的角色。 本书的两位作者比尔•科瓦齐(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分别创建了“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Committee of Concerned Journalists,CCJ)和“卓越新闻项目”,对全美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并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归纳出新闻界公认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十个职业标准(最后一个标准是2007年修订版新加入的)。 1、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对真相负责。 2、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忠于公民。 3、 新闻工作的本质是用核实加以约束。 4、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独立于被报道对象 5、 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 6、 新闻必须成为公众批评和妥协的论坛。 7、 新闻必须努力使重要的信息有趣并且和公众息息相关。 8、 新闻必须做到全面均衡。 9、 新闻从业人员有义务根据个人良心行事。 10、 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相关评论: “科瓦齐和罗森斯蒂尔关于每条原则的议论均是言简意赅的散文精品,堪称名言警句的洞见俯仰皆是。……这本书应该成为新闻专业工作者、学生和他们所服务的公民的核心读物。——Carl Sessions Stepp,《美国新闻学评论》 “这本书会让记者若有所思,想到自己的职业和职业良心,好看、中肯而深刻。”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秘书) “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领悟新闻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有助于我们知晓新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当我们能够充满自信地汲取来自世界各方的智慧之际,我们就一定会拥有更强大的贡献于祖国和人民的专业力量。”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