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明

  • 文明的解析

    作者:查尔斯·默里

    《文明的解析》按文化起源和地理分布,历数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成就卓绝的天才人物,通过严谨的历史计量学分析的方式,编制了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科学各领域的名人录(全世界共4002人),经过量化分析,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创造力的分布如此不均衡:多见于西方而非东方,多见于男性而非女性?为什么多见于犹太人——-而且又以哲学、科学而非艺术见长?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到创造力的衰退? 最后,作者详细分析了产生卓越人物、卓越成就的各种必要因素。
  • 西方文明简史

    作者: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

    本书包括:《西方文明简史(第4版)(上册)》和《西方文明简史(第4版)(下册)》,体系完整,叙述清晰,常春藤名校广泛使用的西方文明史教材、笔触细腻,深入浅出,以最生动的语言展示西方文明全景画面、内容丰富,使用方便,附有丰富的史料图片和便捷的研究工具。 要理解当今的西方社会,最深刻的途径莫过于追溯他们的宗教和思想传统、政治体系、经济和社会结构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让读者通过了解西方文明的过去而理解当下,正是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写作《西方文明简史》的主旨。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展现一幅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历史画卷,斯皮瓦格尔兼顾了内容的简明均衡、叙述的生动易读和线索的明晰连贯。本书在美国高等院校广受欢迎,从常春藤大学到两年制专业技术学校,大量学生都以此作为他们的西方文明史教科书。 本书的内容设计别具特色。在历史叙事之外,作者提供了包括书信、诗歌、日记、官方文件、菜单和话剧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第一手史料,以及近300张地图和图片,让历史更加栩栩如生,也使读者身临其境。每章在导言里所提供的富有戏剧性的小故事,以及最后的小结,以有趣而深刻的方式提示了重点。此外,年表、关键词术语表、重点问题、加有注解的书目,则是激发读者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工具。 中译本依据的是本书的第四版(2008),涵盖的时段上起最早的人类和文明,下讫9·11之后冲突、危机以及全球化并存的当代世界。 本书英文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25927/
  • 西方的没落

    作者:(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年)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青年时代除了研究历史和艺术之外,他还对数学和博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奇特的风格。1904年,斯宾格勒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因健康原因未能被征召入伍。在这期间,他隐居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在烛光下完成了《西方的没落》一书。此书的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许多大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邀请他执掌教席,可都被他拒绝。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近乎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自适。1936年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他的妹妹们将其埋葬,但未举行任何的吊唁形式。斯宾格勒一生写下大量著作,其中重要的有:《普鲁士人民和社会主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治义务》、《德国的重建》、《人和技术》等。《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此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引起了读者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它激烈的言辞、精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一般公众或有关学者争论的热点。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学”。《西方的没落》一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应付将来。斯宾格勒说,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西方历史尚未完结的各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结果”。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也被很多人称为一部未来之书,而斯宾格勒也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西方的没落》具有很大有魅力,这一方面来源于它思想的独特和深刻,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其行文的丰富多彩。斯宾格勒文笔栩栩如生,他善于取譬设喻,善于描绘历史人物的性格,并以此衬托出某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其叙事、议论,都收放自如,缓急适度,而节奏适宜,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读《西方的没落》,即使不同意斯宾格勒的思想,也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文体。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世界:一部历史

    作者:(美)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本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鸿篇巨制(原著近1100页,约150万字),这是一次高瞻远瞩的放眼看世界,这是一部无所不包的关于我们的星球、世界和这个世界里的人及自然的杰作。正如书名《世界:一部历史》所显示的,这不是一部史书,它关注的主体是世界(是自冰川时代以来人类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整个世界),历史只是其“看”世界的方法和视角。因为站在了这样的高度,所以“世界”的故事里有以文明的形成、影响和变革统领的人类内部的“分”与“合”;也有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自然环境和星球的相互关联。不同于其他书籍,本书的每一章都是一段时期内的世界图景,读者可以对任何一个区域或洲内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比较和联系,就好像一个外星人观察到的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本书关注人类存在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艺术、思想、苦难、快乐与想象这些层面。当然,本书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和作为历史见证的史料和图片提供给读者。本书作者不仅是一名学者,也是多家出版集团的图书主编者,更是一位有着丰富著作经验的作者,他有著作25部,被翻译成22种语言。本书的内容决定了其读者对象的广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专业的教研人员和学生,以及所有把存身的世界作为关注对象的人。
  • 西方文明史

    作者:[美] 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

    《西方文明史(第2版)(套装全2册)》是关于人类如何在变化着的环境中组织他们的生活,并维持他们的需求的连续不断的记述。我们在简短的叙述中,探讨了关于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的问题,并且采用了大量彩色图片,以便尽可能使读者对我们文明的真实图景有一个鲜明的印象。但与此同时,我们力图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论。因为,一方面,这种空论没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想能用具体的叙述吸引并保持读者的兴趣。我们衷心希望以这部著作证明:即使不用鄙俗的方式,也可以写出令人思想激动,甚至是赏心悦目的“基础历史”。
  • 文明的进程

    作者:[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

    《文明的进程》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之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作者推翻了这种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社会经济,而且考察人的情绪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变迁;不仅重视重大事件,也从小处着手,探讨人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以小见大。 作者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使这部著作成为20世纪不可多得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读本。 本书由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郑重推荐。
  • 文明史纲

    作者:[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当代世界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布国代尔独力撰写的一部通史,也是其最后一部被译成中文的重要著作。初版于1962年,初衷是为法国16到18岁的中学生提供一部用全新的史学方法(即年鉴学派方法)编写的教材,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二十五章。第一部分“方明史”着重叙述了有关文明与文化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欧洲以外的文明”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介绍了“伊斯兰与穆斯林世界”“非洲”“远东”的文明;第三部分“欧洲文明”同样分为三个小部分;欧洲、美洲以及另一个欧洲(叙述乐欧和俄国的历史)。它在大量汲取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布氏自己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及总体史学观念写成,“给了人们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史”。全书各个部分自成一体,而又有着有机的联系;融古今于一体,既考察过去,又论及不远的将来。各章虽比较简约,但其内涵比许多长篇巨作还要丰富,论述深刻,予人以启迪。
  • 新全球史

    作者: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现任《世界史》杂志主编的本特利教授有25年的全球史研究和教学经验,本书是他为大学生写的全球史教科书。本特利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史观,突出了人类历史中的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一纵一横,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社会传统尽收眼底,同时,不同社会传统的相互交流、文化的融合也得到了清晰的阐释。作者把世界历史的整体框架解析为七个大的时段,在每个时段,都兼顾了文明传承与相互交流,致力于刻画多种文化交流背景下所有社会的共同经历。《新全球史》自从2000年在美国问世以来,有超过一千所学校采用为世界通史教科书,受教育的学生有100多万,成为当今最畅销的世界历史读物之一。中译本依据的是修订第三版(2005)。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美] 塞缪尔·亨廷顿

    本书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再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长,曾多次访华。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百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会有重大参考价值。
  •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作者:许倬云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一本剖析西方文明的大师之作 ★《大国霸业的兴废》之后,“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 ★主宰人类生活三百年的主流文明是如何兴起的? ★全球化之下的人类又将走向何方? 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 世界文明史(全24册)

    作者:威尔.杜兰(美)

    世界文明史,ISBN:9787506011570,作者:(美)威尔·杜兰(Will Durant)著;幼狮文化公司译
  • 文明

    作者:[英] 尼尔·弗格森

    "1500年,北京生活着近70万人,伦敦人口仅有5万; 400年后,伦敦以超过600万的人口成为全球特大城市; 1990年,美国人均富裕程度是中国人的70倍。 短短500年中,西方如何在发展中获得巨大优势?今天的西方危机频频,它的主导地位已经结束了吗?未来的世界新秩序又将是怎样? 英国最重要的金融历史学家之一尼尔•弗格森在新书中深入探讨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明朝时的中国在15世纪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其海军曾远征至非洲海岸。在此之后,中国开始走上全面下滑之路,而西方文明蒸蒸日上。这种逆转的原因是什么?今天的西方文明正在失去活力,而其他文明正在蓬勃崛起。东方是怎样学到了西方的秘密武器?作者在本书中深刻分析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认为世界权力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本世纪剩下的时间将会向我们展示这种转变如何完成。在这个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点,阅读本书,必能帮你了解东西方权力转移的微妙过程,同时从大历史的视角,理解中国复兴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 全球通史

    作者:(美)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

    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它论述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它关注的是所有民族而不仅仅是西方诸民族或非西方诸民族。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 发现者

    作者:(美)丹尼尔.J.布尔斯

    全书分四篇:“时间”、“陆地与海洋篇”,“自然篇”和“社会篇”,作者以独特的生动笔触,把人类自古迄今所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及其发现者和发明家再现在我们面前,别开生面地展示了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史。
  • 文明论概略

    作者:(日)福泽谕吉

    《文明论概略》是一部对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它站在日本如何摆脱亡国灭种命运、如何走上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比较和讨沦。作者认为文明一词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在这些因素中他特别强调道德智慧的重要性,认为一国文明程度的高低,可以用人民的德智水准来衡量。据此他才巴世界各国分为野蛮、半开化和文明三种,并且深入比较了日本文明、中国文明和西洋文明。他断定西洋文明为当时的最高文明,日本落后于西方,所以极力主张日本挣脱儒佛教主导的东亚文明的束缚,努力学习西洋文明,以便迎头赶上并最终超越西洋文明。
  • 全球通史(上)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本书为上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风格前后一贯,令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 人类的故事

    作者:(美)房龙

    本书是房龙的成名作。本书从人类的起源到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精辟凝炼的论述,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不放过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无论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还是通读过浩繁巨著的专家,都可以在这本经典的通俗人类史中,获得启发和阅读的快感。中英对照的体例安排,还可使读者在阅读流畅优美的中文译文外,体认和享受房龙笔下隽永深刻的英文的魅力。为生动地再现历史,唤起读者对空间的感觉,书中采用了丰富的漫画,其中详尽而清晰的漫画年表使读者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一目了然。 ————————————————- 注,本书还有一个相同译者的中英双语本版本,亦是采用的同一书号,同一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定价39.80,499页,特此说明。——豆瓣团队
  • 印度:受伤的文明

    作者:(英)奈保尔

    这一次的探访,奈保尔对印度和印度文化投入了更为复杂的理性和情感。尖俏的讽刺让位于沉郁乃至悲怆的分析与描述。千年古国的难题一一揭示,现实中的国度却未找到再生的原点。奈保尔的困境是印度的困境,也是我们的困境。本书颇为激越,但也证明像奈保尔这样的小说家,可更快速也更有效地指出问题所在,比之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小组和各式专家有过之而不无及。
  • 幽黯国度

    作者:(英)V.S.奈保尔

    1962年,奈保尔首次踏访印度-他父祖辈的家园。从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乡,这个有着暖味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与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疏离、鄙夷与失落。春了一贯的冷嘲热讽与孤傲尖酸中,后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乱象是那么的令人无奈与绝望。这一年的印度之旅其实也是他企图探询自己的历史与身份认同的内心之旅,而他的收获却是看到:印度属于黑夜-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长的旅程。本书被奈保尔写得像画家做的画,可以说,不论他以何种文学形式书写,他都是个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