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苏格拉底

  • 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作者:柏拉图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依《泰阿泰德》与《智术之师》两篇合册的拙译旧例,合册之译者序末句有云:“平生素抱尽译柏氏全书之志,假我十年,容以时日,庶几有以成斯举。”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我已七十三岁了,此志不渝,犹盼假我十年至十五年,黾勉从事;斯愿能遂与否,则非我个人精神上的意志所能决定。 春夏之交,商务印书馆二位编辑先生南来,枉过寒斋,面谈出版事宜,曾允立即动手整理旧稿。不料二位刚刚北返,、我的旧疾前列腺增生和肠胃功能衰退加剧,新病腰椎增生、左下肢动脉僵化又起,腰痛腿酸,坐、起艰难,步履不便。
  • 理想国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理想国,ISBN:9787301167205,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著,张造勋 译
  • 苏格拉底问题

    作者:刘小枫,陈少明

    苏格拉底问题,ISBN:9787508038094,作者:刘小枫、陈少明
  • 裴多

    作者:柏拉图

    《裴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大字版)》作者柏拉图的这篇绝妙好辞,译前已读过多遍,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译者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译者感到女儿和锺书并没有走远。
  • 苏格拉底这样思考

    作者:王麒

    苏格拉底长得奇丑无比:脸面扁平,像被平底锅砸过一样;嘴唇肥厚;鼻子扁大而向上翘,集狮子鼻与朝天鼻之大成;两眼相距甚远,有“眉间尺”的风范;眼球凸出,眼放凶光;大肚子,里面不是油水而是宽容的肚量和饱学的知识。上天造就他这副尊容或许是想让人们看清楚哲学家真正的魅力所在。 上天是公平的,既然赋于他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才华,就得从他长相里索取回扣。 苏格拉底的丑和他的哲学一样享有盛名,但他在女人心目中很有魅力,是爱情方面的专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常使苏格拉底困窘不堪。当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风趣地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与相处的人了。” 如果你自卑于你的容貌,请向苏格拉底靠近,抛弃那种只有猥琐者才有的自卑感,因为它除了毁掉你的自信外,别无益处。
  •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

    作者:[美] 列奥·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对色诺芬的关注,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色诺芬不过是他理解古典思想的一个重要通道。施特劳斯想通过色诺芬来理解苏格拉底,因为“政治哲学的伟大传统源于苏格拉底”。于是,色诺芬这本讲述家长里短的书,就成了一部政治哲学的重要著作。齐家有如治国,同时也是治国的基础。施特劳斯细腻解读背后总是潜藏着宏大的关怀——他相信,“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一读再读色诺芬,对我们的时代有所发现”。
  • 苏格拉底的申辩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柏拉图注疏集: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是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 理想国(套装全2册)(一力文库)(The republic)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本书是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西方哲学家几乎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哲学大全”。 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 ——英国文学评论家怀特海 吴师曾译柏拉图之《理想国》。余于1989年因讲述西方文化史,曾细读之,深感译意精到,还胜今日之白语译本,诚通儒也。 ——英语教育家、语言学家许国璋 目录 第一章 财产 公道 节制 及以上三者之敌对 问答中之人物 第二章 个人 国家 教育 第三章 教育中之艺术 第四章 财产 贫困 善德 第五章 婚姻 哲学 第六章 政治 哲理 第七章 教育之实在与影响 第八章 四种政治 第九章 正当之政治与不正当之政治二者之乐趣 第十章 生活之酬报
  • 苏格拉底之道

    作者:罗纳德·格罗斯

    苏格拉底被称为哲学之父。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作为你的导师,如果能用他的思想方法来指导你的事业、你的教育以及你的生活,你将会获得多大的成就?本书从七个方面介绍了掌握苏格拉底思想方法的关键:了解你自己,学会正确提问,自己思考,敢于反常规,与朋友切磋,讲真话,提升灵魂。掌握了这些关键点,也就是掌握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方法,就可以在同学、同事和朋友间开展苏格拉底式的谈话,就可以改进你的生活、工作和教育,就能在你身上找到苏格拉底的精神。
  • 斐多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是苏格拉底(Socrates)服刑那天,在雅典(Athens)监狱里和一伙朋友的谈话;谈的是生与死的同题,主要谈灵魂。全部对话都是参加谈话的斐多向伊奇(Echecrates)讲述的。讲述的地点的弗里乌斯(Phlius),因为伊奇是那个地方的人。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指引他正直的途径。我们可以说,在西方文化史上,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囿于个人,而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快乐不会枯竭的泉源,因此能战胜死亡。
  • 柏拉图对话集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译者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 色诺芬的《会饮》

    作者:(希腊)色诺芬

    “色诺芬注疏集”乃汉译色诺芬著作全编。本书是此系列的第一本。柏拉图的《会饮》很著名,苏格拉底的另一著名学生色诺芬也写过《会饮》,记述的同样是有苏格拉底在场的一次“会饮”。色诺芬的史家笔法的苏格拉底撰述与柏拉图的诗人笔法的苏格拉底撰述一样,都是“诗化作品”,堪称古典诗学的经典,只不过各有不同的写作意图。
  • 斐多

    作者:柏拉图

    《斐多(中英对照)》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 柏拉图的《会饮》

    作者:柏拉图

    把柏拉图著作当成戏剧来读,不仅不是时下人们所欣赏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背叛”,而恰恰是一种对柏拉图本身的回归。从柏拉图对话的戏剧特征出发去理解柏拉图,既是文本自身构成的要求,也更是进入柏拉图丰富而多元话语系统的前提。既然生活本身不可以一言以蔽之,那么,柏拉图用戏剧而不是用论文来表达自身,也就正是为了更全面、更活生生地呈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大部分人仅仅满足表层生动的故事,让细心而智慧的读者既领悟其中的“微言”也不忽视其“大义“。
  • 会饮篇

    作者:柏拉图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 會飲篇

    作者:柏拉圖 Plato

    學者們普遍認為《會飲篇》是柏拉圖最偉大的兩篇對話之一,要麼比《國家篇》更偉大,要麼稍次於《國家篇》。在所有對話中,這篇對話講述的故事最為生動,描述的蘇格拉底形象最為細緻入微和吸引人。對話中也最為崇高地表達了柏拉圖的內心信念,不可見的事物是永久的,最重要的。本篇對話讀起來並不困難。它不是一個要讀者追隨的論證,而是一系列私人聚會中的發言。這些發言有相同的主題,但相互之間並不連在一起。它們共同的主題就是愛,從低到高各種等級的愛。當然,蘇格拉底的發言是一個高潮,緊隨宴飲的主人、詩人阿伽松的發言。他的話使人聯想起四百年後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13章中對愛的無與倫比的讚美。
  • 苏格拉底

    作者:霍普·梅

    本书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让我们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成因,然后则讨论了苏格拉底在其受审时的申辩以及“苏格拉底方法”即“诘问式”,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
  • 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

    作者:柏拉图

    《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347年),西方思想传统奠基人之一,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齐名。柏拉图来自一个长期在雅典政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但由于厌恶政治圈内的暴力和腐败,他拒绝沿循这一家族传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 (他的朋友兼老师)被判死刑,更让他感到失望和恶心。受苏格拉底对道德标准的性质的种种讨论的启发,柏拉图想到要用哲学,而不是政治,来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这最后成为了他的一个基本而持久的信念,即除非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否则,社会的弊病永不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