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文地理

  • 灵魂像风

    作者:马丽华

    《灵魂像风》这本书是一部纪实性的以散文笔触串缀而成的游记,写的是西藏中部的乡村生活,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内容丰富的人类学考察记,带领我们一同去探寻雪域的神秘与俗凡。
  • 寻城记·广州

    作者:田飞,李果

    《寻城记•广州》讲述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实的人文地图从秦军的戍边筑城到南汉的大兴宫苑,从盛唐时的繁盛藩坊再到清王朝的热闹黄埔,走进广州的街巷,历史的记忆会不断涌现。越秀书院群承继的岭南文脉,深井老祠堂尚存的古风遗韵,沙面旧租界的异域风情,圣心大教堂的恢弘气派,先烈路上的民国风云,高弟街中的百姓故事……都展现了羊城厚重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民间文化。
  •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作者:王彬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便是运用以上思想,对北京的城市、道路、区域、四合院进行谛视与思索的结果。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将全书分为四卷,每一卷确立一个中心内容。第一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筑城理论、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城市标志、微观地理中的古都脉络;第二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城区的道路和胡同的起源、空间、形态、细部以及胡同的存在意义;第三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历史上的里坊、区域,不同区域中的不同特征;第四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人文精神,等等。
  • 红色列车

    作者:彭怡平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著名交通大动脉之一,在前苏联时期又被西方人称为“红色列车”。本书作者彭怡平由东至西,纵横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途经伯力、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莫斯科再到圣彼得堡,经历了长达45天的旅行。全书通过文字与影像,让从未去过俄罗斯的读者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的真实风貌有所了解。
  • 烟雨秦淮

    作者:叶兆言

    没有一个城市能像南京那样清晰地展现中国历史的轮廓和框架。南京是一本最好的历史教科书,阅读这个城市,就是在回忆中国的历史。南京的每一处古迹,均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凭吊任何一个遗址,都意味着与沉重的历史对话。以风景论,南京有山有水,足以和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媲美,然而这座城市的长处,还在于它的历史,在于它独特的人文。本书的内容,就是与这个城市有关。
  • 藏北游历

    作者:马丽华

    《藏北游历》是作者多次游历西藏的总汇,记录了作者亲眼所见的无人区、亲身领略过的漠风,以及亲眼目睹的长江源头等令人难忘的经历。
  • 水墨徽州

    作者:王杰

    徽州的文化、徽州的建筑、徽州的三雕、徽州的牌坊、徽州的宗祠。徽州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孕育了三个文化巨人:理学大师朱熹、朴学大师戴震、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徽州是徽墨、歙砚的故乡;是京剧前身——徽剧的诞生地;是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的发祥地;是明清出版业的重镇。徽州被称作“东南邹鲁”。徽派建筑艺术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居民建筑艺术的宝库。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多样的旅游大国,自然不乏诸多游走于名山大川、品玩古风遗韵的侠客,更会有脍灸人口的“风”言“风”语流传于世,并形成了旅游图书市场的一支独秀。 大雅“游吟系列”丛书就是这样一套有意思的选题策划。它兼阅读、实用、欣赏、收藏诸多功能于一体,体现了旅游图书在风格上、选题方向上趋向多样性和纵深性的发展趋势。在路上写、路上拍、路上画,成为这套图书的一个特色,故谓之“游吟”。个人的体验和发现便得文字有很独到的视角和知识点,往往是一点切入,生动有趣,不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求读者了解旅程的全部,没有阅读的压力,追轻松,求愉快。精彩的图片和别致而另类的装帧版式设计给图书以鲜活的生命,欣赏功能和收藏价值就在于此。但作为旅游图书,不仅要解决好看的问题,实用性也不能丢,有关旅行中的行、吃、住、当地特产、实用资讯等要素当然也必不可少。 丛书中每本书的书名都很值得玩味,江南文化厚重,人文自然景观俱佳,宜纸,故名《纸上江南》;“桂林”用“水印”而非“水映”,印映近音近义、也意境有别,桂林如水印版画,入画的风景自然美,故名《水印桂林》;山东称“齐鲁”,齐鲁之地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山海胜迹颇多,故名《山海齐鲁》;徽州是黑、白、灰的调子、用中国的水墨画表现最适当不过,故名《水墨徽州》;四川谓巴蜀,给人直觉包括视觉、味觉都是麻辣,故名《麻辣巴蜀》;峡江山水人家,不仅代表了流传千年的巴蜀文化,其细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乃至一个笑魇,都透出千种神韵、万般风情,秀色可餐,故名《神秀三峡》;新疆独特的地理形成了那里独特气候形态,“朝穿皮祆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生动地描述出新疆对比强烈的气象,故名《冰火新疆》;靠近亚热带的福建,四季常青,郁郁葱葱,像一块晶莹的翡翠,故名《翡翠闽地》;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行走,不仅感受空间的苍茫,更能体验时间上的苍茫,如果你边走边听喜多朗的《丝绸之路》,那真正形神全然领悟于心,故名《苍茫丝路》…… 拿起游吟系列丛书上路吧,无论书和风景,二者都同样精彩,不会让你失望。
  • 茫茫转经路

    作者:温普林

    传说中明净、圣洁的西藏,除了神秘,还有什么?除了宗教,还有什么?除了旅行者的留恋,还有什么?除了冒险家的惊叹,还有什么? 本书使我们这些愚笨的人把他和那些到处传介西藏、解说西藏、还有贩卖西藏的人很容易地分辨开来了,那些大喊;西藏,我梦想的家园的人,却在藏族人津津有味吃生肉时极力掩盖他的厌恶和鄙视,那些流着泪和藏族同胞拥抱后赶紧在泉水中不停洗手的人,还有那么多挂着廉价照相机让乞丐在街头摆造型的大师们,面对如此宁静、宽容的眼神时,已汗颜津津了。 这套书的可贵在于没有硬扛一个解读西藏文化的使命,只是以一个自由人的心灵去面对一个充满真情人间。每次翻阅风马旗,都像自己正坐在一位外表“嬉皮”内心坦诚而有勇气的敢说真话的朋友面前,注视着他那无不忧郁和伤感的双眼,倾听他满怀悲情和善良的侃侃而谈。
  • 种子的信仰

    作者:(美)梭罗

    承续《瓦尔登湖》之淡泊恬青,追寻植物种子传播之奇异旅程。《种子的信仰》是梭罗毕生研究自然和自然律于人类意义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他的遗作,这本书将成为自然和自然史热爱者的必读书,也是对梭罗生平和作品感兴趣者的案头珍藏。该书一如既往着他特有的文风:明澈和优雅,正如在我国拥有广大读者的《瓦尔登湖》文体。梭罗接受了当时还不被广泛认同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写就了这本现在看来依然新奇的19世纪中期的著作。梭罗为了求证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通过实地考查和日常仔细观察,揭示了油松、五针松、柳树、樱桃等树木的种子如何通过风力、水、冰雪和动物传播开来,甚至远涉重洋,异地生根成长。种子易于传播的巧妙构造、利用多种外力最大范围的传播,表现出的坚韧和生命力,让作者赞叹不已。我相信种子里有强烈的信仰。相信你也同样是一颗种子,我已在期待你奇迹的发生。——亨利·D·梭罗《瓦尔登湖》中的哲学家变身为全神贯注的科学观察者……这是普通读者的真正乐事;跟随他漫步在他热爱的森林,发现土地如谷仓和学校,又一次有机会听到他精确而美好的叙述。——《出版家周刊》《种子的信仰》……是梭罗天才的杰作。每一页都闪耀夺目的洞见和智慧,以及他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天分。——《华盛顿邮报 书评》 “……诗意而写实地写下对土地无限丰富性的赞美,他将土地比作谷仓和学校,不但是有永恒的真意,也比以往更受人们欢迎。”——《时代周刊》《种子的信仰》的问世,要感谢热爱梭罗的编辑,他的诚实、精确、谦虚和少见的学术性眼光。Brand Dean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梭罗,更重要的,这是弥留之际的梭罗梦想能够完成的作品。——《波士顿环球》“……梭罗是如此出色的遣词造句和使用比喻的专家,即使在这样一部科学的作品中,他都不倦地显示文字的魅力,令人得到莫大的阅读乐趣。”——《今日美国》
  • 阅读与感知

    作者:唐晓峰

    阅读、感知都是思想活动。思想活动有个特点,一套思想与不同的具体对象碰撞,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具体成果,表面凌乱,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而思想其实就是考对象的万变来充分展现的。换言之,学术思想就是要用基本概念应对大千世界,这在地理学科尤为突出。 作者的研究与其他从事历史地理研究者的不同在于,他是最能把历史与当代联系在一起的学者。在本书的文章中,不论讨论的对象是古代现代、中国外国、城市乡村,也不论关照的是讲堂还是市井、书本还是现实,作者都能用通俗流畅的文笔把许多有关的新鲜观念、理论及知识,与中国当前的发展现实结合起来,文章读起来几乎篇篇都有精义,对读者不仅能更新知识也很有启发性。
  • 人文地理随笔

    作者:唐晓峰

    《人文地理随笔》以简明流畅、情趣盎然的笔法,陈述议论地理学中有关空间观察、景观解读、环境感知等一系列现代人文地理的观念,从中品评各类人文行为和历史现象。地理,在窗户外面,而地理学却在人的脑子里,而人脑又是分时代、分阶层、分你我的,所以地理学也不是纯净学问,会随人的时代追求、价值趋向变化内涵。研究人文地理,需要先把人看透。我得承认,自己对地理学的了解是受了洋人的启发。西方人文地理学,想得很多,管得很宽,“人味儿 十足,明确划在人文社会科学一边,这是我一开始喜欢地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

    作者:志原者讲述/国别:中国大陆

    《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主要内容简介:一群快乐的人:健康、开朗、崇尚行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来自不同都市;选择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相逢……,徒手建造中国第一座民间保护站;深情守望青藏高原旷野上的野生动物;韧性抗争藏羚羊生存的权利:甚至牺牲年轻的生命……荒原岁月是骨头上的烙印,新鲜而疼痛;可可西里是内心深处的情结,生命因之而动听。
  • 莱茵浪花

    作者:刘芳本/叶本度

    本书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知名教授刘芳本、叶本度合著的全面介绍德国概况的中文读物。 作者曾著类似读物——《德国情》一书,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步入新世纪后,世界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社会上不断涌现新热点、新问题,《德国情》中的信息已不能满足读者需要。鉴于此,作者对《德国情》进行全面修改,大量补充,增加了中德跨文化交际等重要篇章,冠以书名《莱茵浪花——德国社会面面观》,以全新的面貌向读者献上一部“德国小百科”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新颖,共分15章,涵盖了德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节日、民俗、环保乃至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展现了德国境内50余座大、中、小城镇的迷人风貌,更收纳了不少作者在德国亲自采集和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包罗万象,生动有趣,笔触优美,向读者提供了一幅多姿多彩,魅力独具的德意志画卷。 犹值一提的是,本书还包含了总共约60幅的精美照片、图片和明信片,照片均由作者亲自拍摄,直观地向读者呈现了现代德国的优美风景、宏伟建筑和人文风情,引人入胜,值得一睹为快。
  • 彝人首领

    作者:顾彼得

    《彝人首领》所描述的历史背景距今不到一个世纪,历史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凉山还非常封闭,是一个令外界望而生畏的区域,那时候谁要深入到凉山腹地,必须要找到势力强大的保护人方可成行。显然顾彼得当时决定进入这片神秘的土地是需要勇气的。他能顺利游历这片古老的土地,并以游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这段经历,更是难能可贵。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雄奇的康巴地区和神秘的大凉山,为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历史记载。
  • 诗文地理

    作者:万东来主编

    江山胜迹,一沾诗文历史的芳泽,便显得越发丰满起来,各地景观,也因为故人的气息平添了种种风流气质。 时间的意义尤为重要。我们看到一棵参天大树的时候,会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会欣赏枝繁叶茂的美丽,但是,如果我们从很久以前起就一直看着,看着一粒孱弱的种子如何在千里之外被一只小鸟偶然地衔走,又如何飘洋过海落到了这里的山坳,看着它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发出了嫩芽、破土而出,如何在阳光与空气中逐渐长大,又如何在漫长的岁月里挺过了泥石流与山火的灾难(每一场灾难都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疤痕),又如何在近旁的植物一株株死去的时候艰难地活了下来,直到长成今天这副奇迹般的模样,我们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奇迹之所以成为奇迹、美之所以成为美,才不会认为那树干上的疤痕是美中不足的瑕疵。这个时候,我们也许会说:这棵树,它不仅仅是美的,而且是伟大的。 只有经历了它的生命,才会明白它的伟大。
  • 苦修者的圣地

    作者:温普林

    《苦修者的圣地》使我们这些愚笨的人把他和那些到处传介西藏、解说西藏、还有贩卖西藏的人很容易地分辨开来了,那些大喊;西藏,我梦想的家园的人,却在藏族人津津有味吃生肉时极力掩盖他的厌恶和鄙视,那些流着泪和藏族同胞拥抱后赶紧在泉水中不停洗手的人,还有那么多挂着廉价照相机让乞丐在街头摆造型的大师们,面对如此宁静、宽容的眼神时,已汗颜津津了。
  • 我的堪卓玛

    作者:温普林

    本书通过作者对近二十年藏地生涯的回顾与反思,通过对藏民族各方面人物、事件的描述,作者以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表达了他对藏文化及藏民族的挚爱与眷恋,那片神秘纯朴的雪域高原,正是作者及众多热爱西藏人们心中的“堪卓玛”。 作者温普林在藏十年的经历与感悟,通过几个月机智幽默的讲述与数载积累的精美摄影作品形成了“风・马・旗”书系4册佳构。
  • 巴伽活佛

    作者:温普林

    他是一位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白教)的活佛;他的封号为格希,是噶玛朵杰丹的转世活佛;他是康巴草原阿须地区的教主――他就是巴伽活佛。本书以生动诙谐的语言叙述了温普林兄弟二人在传说中格萨尔大王的故乡――阿须草原十多年的时间中与当地藏民族和活佛的交往及共同生活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 唐诗地图

    作者:姚颖 彭程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在24岁时就开始了他的且歌且行的漫游之旅。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为代表的唐代诗人,以生花的妙笔描绘了中国的壮丽山河,其中的一些名篇更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作。 跟着唐诗去旅行,亲历山水,让唐诗牵引我们梦回唐朝――唐诗因旅行而更加绚烂,旅游因唐诗而更加神圣。只有亲身经历了唐诗山水的大美和大赏,才能体味唐诗何以经久不衰的真谛。 每一个读过唐诗和正在阅读唐诗的人,都会有上路的冲动。现在就跟着我们出发吧:这是一本写在路上的书,每一篇每一章都是作者怀抱唐诗实地考查的结晶。 我梦过、我来过、我见过、我实现过――让我们从唐诗开始。
  • 藏地牛皮书

    作者:一直

    这是一本作者用脚写出来的书,它形成在作者的旅行的路上,但它又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介绍书,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始终体现了人文关怀,比如书脊上那两个很显眼的小孔,就是为防止书页脱落时而备用的装订孔,书里尽可能周详地介绍每一条旅行线路,有的线路地图是作者精心手绘的,作者甚至没有放过一碗面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