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与记忆

  • 北平风物

    作者:陈鸿年

    本书是一部回忆老北京风物的专题之作。作者久居燕京之广博见闻与别具风格之妙笔,堪称字字珠玑,妙语天成,深情动人。本书可供今人了解民国时期老北京的生活细节,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业态、民俗、方言、饮食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 编辑推荐: 民国北京城的长篇风俗画卷 《故都风物》简体字本大陆首次出版 了解老北京的一部指南手册 著名学者赵珩先生作序推荐 去趟民国,触摸北平的灵魂 精彩书评: 本书共分五章,分别记录了老北京的风情、业态、市肆、庙会、货声、习俗、游乐、饮食等诸多方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因多为社会中下层,故而内容平实,没有丝毫的考据、雕琢之感。 陈鸿年先生此书的最大特色当属其文字的生动,对事物、人情的描述可称入木三分,如历其境。如果没有长期在北京生活的经历是绝对不可企及的……关于市井生活的描述,应该说是本书的又一特色,陈先生以最平实的白描笔法,写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生活场景;也以动态的摹写叙述了一天从早到晚,雨雪晴阴的四时风光。 ——赵珩
  • 革命样板戏

    作者:师永刚,刘琼雄,肖伊绯

    还原1967年被命名为“样板戏”的八个剧种。把每一出戏具体的背景和详情进行配图讲解,全文又穿插了戏外一些虚构的场景,用一种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手法讲解这种风靡一时的艺术形式。图片还原的严格模式足以使不熟悉那个年代的人感到震惊,也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某个标版,因为这样的“样板”对于80后甚至更年轻的新锐群体来说是陌生的、不可思议的体验。这些曾在回忆中成为某种盛典的戏剧,汇集了最多的批评与喜爱。批评样板戏与喜欢样板戏的人正在成为一个有趣的群体。批评者一直警惕样板戏的政治属性,喜欢者则把样板戏当成某种经典。而这些争议似乎只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或者某些特指的世界。 关于样板戏的记忆正在成为中国人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今天,那熟悉的旋律仍间或回响在我们的耳边:或在官方的庆典舞台上,或在民间无意的哼唱中。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生活仍然与“样板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意义错综复杂,让人一时难以索解。我们无法证明那些批评者,就是某些知识分子对待“样板戏”的真实态度,但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与官方和一般民众相比)似乎更倾向于否定。在某些知识分子看来,“样板戏”往往就代表产生它的那个年代,对“样板戏”的否定也就意味着对那个年代的否定。本书还原它,把每一出戏具体的背景和详情进行讲解,为现代人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提供某个角度。 本书充斥着一种怀旧的情绪,配合大量的史料性的图片,勾起现代人对于那个充斥着“革命”一词的60年代的回忆和重拾。
  • 梵天庐丛录(全三册)

    作者:柴小梵

    “凡朝野掌故,秘闻轶事,以及诗文评骘,名物考据,莫不兼收博取,巨细靡遗。”
  • 高陶事件始末

    作者:陶恒生

    《百科史学•史学名著丛书:高陶事件始末》内容简介:1940年,日本欲以诱降手段结束侵略战事,与汪精卫签署“汪日密约”。高宗武和陶希圣曾追随汪精卫鼓吹|“和平”运动,并参与筹组汪伪政权及与日本的“和平”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高、陶二人逐渐认识到汪精卫所谓的“和平”运动是彻底的投降与卖国。1940年1月3日,高、陶二人在杜月笙及其门人的精心安排下,逃离上海抵达香港,在《大公报》揭露汪日密约及其附件。他们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幡然醒悟,以自己的行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政策,给汪精卫卖国逆流以沉重的打击。这就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震惊中外的“高陶事件”。
  • 1492:世界的开端

    作者:[英]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1492:世界的开端》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编著。 世界将于1492年终结,先知、预言家和占星师们如是说。他们是对的。他们的世界确实终结——而我们的世界开始了。 在这部历史作品中。作者将现代世界的特质追溯到1492年。1492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全球权力与财富的分配结构,世界主要宗教与文明的分布,以及各个经济体互相问的联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全球化的日益凸显。1492年所发生的事件改变了这个星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个人主义,同居于一个的观念,即作为人类的—份子的观念在1492年得以成型并开始显现。 为了探知现代性的起源,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编著《1492:世界的开端》将与历史上的旅行家一道,沿着这些开始将世界连接起来的线索,带你进行一次环绕当时的世界之旅。旅行起始于格拉纳达即欧洲最后一个崩溃的伊斯兰王国;然后去往廷巴克图,一个繁荣的、新的穆斯林帝国。与葡萄牙探险家们一道,访问南半球上的第—个基督教国王。我们也将和那些被西班牙驱逐的犹太人一起,跨越地中海来到北非、意大利和伊斯坦布尔。我们将见证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的兴盛,目睹罗马在亚历山大·波吉尔统治下的堕落;看到伊凡大帝统治下、充满发展活力的俄罗斯及其冰封之地,也将会听到印度洋岸边神秘诗人的吟唱。我们将与哥伦布—道踏上大西洋的航行。在加纳利群岛上的一个古老火山口的纵深处,见证欧洲第一个海外帝国的诞生。我们将会看到,阿兹特克人和印加入正在美洲塑造一—个新世界。 历史似乎是一个路径难觅的迷宫,但是,一个好的向导可以为我们找到出口,回溯到某个特定时期,即如今这个世界中最为显著的某些特质开始出现的那个时期。
  • 泰坦尼克上的“中国佬”

    作者:程巍

    泰坦尼克号上有没有中国人呢?如果有中国人,他们都是谁,在这次海难中的表现如何?如果没有中国人,为什么当时的国内外媒体都报道有中国人,并且在卡梅隆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也出现有中国人? 中国社科院著名学者程巍研究员,大量查阅各种历史文献,从文化学的角度,深入解析西方社会虚构泰坦尼克号上中国人“卑劣逃生经历”,丑化中国人的种种原因。本书图文并茂,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的虚构,进行了聚焦式的解读,既生动有趣,又言之有理有据。
  • 寻城记•杭州

    作者:田飞,李果

    该书带领读者重温发现一座城市的内涵,提出问题,居住于此,你是否真的了解这座城?匆匆游客,要看怎样的风景呢?作者带你一一解答,在城市中考古,在行走中惊喜,重新认识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作者从几个角度入手,将杭州的历史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一本书就是一座闪光的路标。它是时间上的路标,从东汉华信筑塘,隋炀帝开凿运河,到吴越钱镠和宋王朝对杭城的营建;它也是空间上的路标,从南朝四百八十寺,九厢八十坊,到石库门里弄和湖畔公馆别墅群;通过这座路标,我们走进了杭城的街巷,寻访这些失落的记忆碎片,同时惊喜地发现:在失去时间感的现代的都市下,还深藏着浓厚的历史。
  • 丁戊奇荒

    作者:郝平

    发生于光绪初年华北地区特大旱灾,波及地区广,持续时间久,影响极为深远,是中国历史上特大灾荒之一。对中国历史上这次重大灾害进行细致的研究,梳理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不仅有助于了解当时不同层面的救济行为和举措,而且有助于揭示灾荒救治的传统与近代变迁的历史脉络。同时,对当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本书研究既重视第一手的史料收集和数据分析,又强调宏观的社会史视野,展示了地方官员、乡村民众、士绅文人、富户商人、西方传教士等社会角色在灾荒中的各种表现。
  •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作者:(日) 实藤惠秀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修订译本)》,本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书信、日记、著译书刊、口述史料以及档案文牍等为据,详述这一留学运动的缘起和演变、留日学生就读的学校和课程及组织、活动,并专章讨论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语言、翻译、出版等各方面的贡献和影响。此次以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版的中译本为底本修订,纠正了谬误,并增加了有关作者学术成就的述评文字,以飨读者。
  • 历史与记忆

    作者:(法) 勒高夫

    记忆在社会界、文化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历史编纂的基本形式产生过巨大影响。不过记忆转化为历史的过程却颇为不易。本书收入《过去/现在》、《古代/现代》、《记忆》、《历史》四篇专题论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反思历史学,深入探讨人类经过的“客观的”历史——或日人类创造的或日奴役人类的“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史学与记忆进行思考与解释,体现出为了探究真相所需要的深邃的和反思的精神,证明了历史是一门科学。它具备一切科学的特征和一切专业的特征。这对我们关注史学前沿最新动向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中国史学充分借鉴西方最新学术路径。
  • 明末农民战争史

    作者:顾诚

    《明末农民战争史》是顾诚先生的第一部专著。顾诚从1977年开始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事,1982年冬写成《明末农民战争史》,1984年出版发行,广受学界和读书界推崇,初版已脱销多年。《明末农民战争史》从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叙至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失败。基于对史料涸泽而渔式的爬梳(仅方志就参阅了近千部),作者屡有不刊之论推出,尤其对几成定论的所谓“流寇主义”、“起义军封建化”,以及“李自成败退北京的真正原因”等重大历史问题,均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另对李岩其人的证伪,对“荥阳大会”的解构等,均不独谨严,亦颇具趣味。初版之后,顾诚本人曾对《明末农民战争史》错漏之处做过一番校订,对书末所附《大顺政权地方官员表》等做了大规模增补。《明末农民战争史》再版之际,将上述内容完整呈现;并以代序的形式,收录作者的一篇逸文《我的治学经历》。经家人同意,还精选了数幅照片置于卷首,以资纪念。
  • 相声溯源

    作者: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

    本书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与三位艺术理论家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 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相声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它以轻松“说笑”的形式传达出发人深省的严肃内涵。这是一本探讨相声艺术之源的货真价实的严谨的学术著作,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对相声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渊源与区别进行了细致而严谨的考证。同时书中不时穿插的相声段子以及大量相关的珍贵图片,使阅读变得充实而有趣。 全书共分四章,以说、学、逗、唱为纲,对相声艺术的这四种因素追根溯源。同时附录相声名家穷不怕和张三禄的研究资料以及侯宝林艺术生活漫忆,颇具可读性。 本书是迄今为止探讨相声源流的最全面也是最权威的著作,对于相声艺术史的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对普通读者而言,也不失为一本怡情养目、增广见闻的好书。
  • 西南联大行思录

    作者:张曼菱

    本书是作者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本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 老广州·屐声帆影

    作者:黄爱东西

    █编辑推荐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 ★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 ◆以珍贵历史老照片,重现清末民初真实的老广州记忆。 ◆在图文中逛遍广州,领略风味岭南文化。 █媒体评论 黄爱东西的作品,在散文界里是一朵不可缺的花。 ——广州市作协名誉主席章以武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是粤文化流行的时期,广东的各方面都向内地辐射,在这个过程中黄爱东西散文使得本土文学并没有缺位,在一个崇尚厚重文学的年代,她的散文还原了生活本相。 ——熊育群 █内容简介 如果非要广州人说旧,他们就会说起唐装马褂和香云纱,西关的大屋和顺德妈姐,在艇上卖的艇仔粥,在巷子里踢踏作响的木屐。咖啡馆对他们来说一直是新事物,爵士乐也一直是,广州人生活中旧俗里没有的通通都是新事物。 他们的旧,是他们天天喝的例汤和茶。当一个广州人舍咖啡而要喝凉茶的时候,你根本毋须要知道他是否怀旧,他本身就是旧。
  • 寻城记·南京

    作者:田飞,李果

    南京,历10朝49帝2总统450年,王气之城,享盛世之荣耀,历乱世之悲情。《寻城记:南京》循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探遍现今或风光、或失落的胜迹与残景。帝王的眷顾既招福,也致祸,今夕宫殿的基座,明朝战火的温床,此时彼时,争夺的嘴脸,总是狰狞。从东晋到大明,数朝曾不可一世的宫城遗址展示了南京城历史上的风起云涌,也写满了各代“国祚不永”的无奈。明盛时的南京一度是一座几乎牢不可破的城池,宏大繁华。其开国群英的墓冢今已大多隐匿于山林中,鲜为人知。南京也曾为佛教圣地,与杭州皆有“四百八十寺”之说,可惜其佛迹大多已在各朝战乱间毁于兵燹。江南一地,不仅城市富庶昌盛,文化也呈百花齐放之势。千百年来文气墨香不断,一脉相承。魏晋风度,萧梁石刻,南唐词韵,清代有言,“天下英才,半数出自江南”。王公权贵,富豪商贾,文人才子,皆汇金陵,留下豪门雅苑、传奇轶事无数。时至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来去骤然,却也轰轰烈烈。洋务派设厂办学,试图力挽狂澜,但封建制度已无药可医,消亡在即。步入民国,孙中山先生以南京作为首都,一时间,古城跻身世界舞台。可南京城依然难逃多事之秋,安享太平的愿望,再成奢求。恶敌入侵,古老的南京惨遭屠戮,生灵涂炭,悲扫全城。民族危亡时,万众一心,破釜沉舟。如今,终从福祸轮回中奋出的南京,看透宠辱,不疾不徐,不乱不惊。
  • 往事重思量

    作者:谢泳

    《往事重思量(杂书过眼录三集)》是谢泳老师出版的第三本“杂书过眼录”,前面两本分别是《杂书过眼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出版)、《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出版),这本《往事重思量——杂书过眼录三集》继承了前面两本书的特点,即都是作者这几年翻阅各种图书或者油印资料留下的读书随笔性文字,整本书以作者阅读的书本为主,主要是对书本或者内部材料中的一些文献资料进行摘录,也有一点要言不烦的评议,全书涉及图书、内部资料等40多种,这些图书有正规出版的,也有《内部资料》这样的内部材料,是一本真正的杂书过眼录。
  • 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02: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

    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

    “一战”前世界众生的荣辱与挣扎,普利策奖两度获奖历史作家塔奇曼自己最钟爱的作品。 --------------------------- 【内容简介】 塔奇曼在这部作品中将视线集中于“一战”爆发前25年的西方社会,以艺术家般的手法再现了彼时的思潮与理想,遽变与纷争:“八月炮火”轰响之前,英国的贵族世界开始倾塌,权力转向新的阶层,热血的无政府主义者畅想着一个和谐世界,帝国主义情绪爬上新大陆,美国海军悄然崛起,德雷福斯事件掀起一场法国人内部的激烈对峙,施特劳斯的音乐与尼采的思想影响着德国……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旧世界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两度获奖历史作家塔奇曼笔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美世界,不同于其他分析“一战”成因的著作,塔奇曼在这本书中仅力求将战前世界面貌栩栩如生地重现在其笔下,究竟世界大战的原因如何,读者们可以在文字中细细品味和琢磨。 ◎两度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推崇的历史学家巴巴拉·W·塔奇曼最钟爱的作品; ◎像艺术家一样遴选出关键的材料,以剔透、慧黠、诙谐的文字,将战前世界面貌栩栩如生地重现在其笔下; ◎塔奇曼作品系列包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第一声礼炮:另一种视角下的美国革命》《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愚政进行曲:从木马屠城到越南战争》。 --------------------------- 【名人&媒体推荐】 塔奇曼女士以大师之笔为我们挥毫画下一幅场景:它熠熠生辉又光彩夺目,穷奢极侈又离谱至极。 ——《先驱报》 这是极其罕见的对无懈可击的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读《骄傲之塔》,你不可能不感觉愉悦和钦佩。 ——《纽约时报》 巴巴拉•W•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费正清
  • 储安平集

    作者:储安平 著,张竟无 编

    《民国三大报人文集:储安平集》内容简介:储安平所处的时代是为他所特别痛恨的,但在那个时代里,他还能够独立办一份《观察》并以自由的心灵对国事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一点已是现在的知识分子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了。作为时评,一般来讲,当历史发生变化,人们对具体事件不再抱有兴趣的时候,这些时评的价值也就只剩下历史价值了,只有对历史发生兴趣的人才会重新翻检。但储安平的《观察》时计好像是为今天而写的,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时评,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相信。储安平的《观察》政论是很有感染力的,文字也好,1949年后再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时评,不是后来者没有见识,而是没有这样的条件。
  • 重读"文革"

    作者:许子东

    《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大部分文章2000年曾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原题《叙述“文革”》,出版社改题为《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据说当时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教授听到此书是重新解读“文革”便有些质疑,后来经过其他编委解释才知并非(至少不会全是)“新左派”重新评论“文革”。在《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里,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借用一种现代文学理论(普洛普的结构主义方法)来解读具体复杂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现象;二是尝试从文学角度讨论“文化大革命”如何成为一种被阅读乃至再读的“文本”。拙作出版后有不少批评,缺陷疏漏当然不少。本想借这次出版《讲稿》的机会,将研究范围扩大五、六十部或七十部“‘文革’小说”(主要包括近十年的作品),但因为生病,这个重写计划也暂时没有完成。期待日后还有再版续写的机会。 但这一卷《重读“文革”》,还是对《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做了很大程度的修订增删。一方面是文字修订,另一方面是增加了第六章到第九章的内容……最近十年常越界电视,有网友观众批评我常常在讨论现实问题时提到“文革”,“为什么老是念念不忘呢?”这是他们的疑问。说实话,也是我自己的疑问。我想,于私,是个人记忆。至今仍会在梦中见到父亲在电子管收音机前听九评、北京女红卫兵抄家时亲切的目光:“别害怕,你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街上群众欢呼剪人裤腿、下乡火车启动时的哭声混合东方红乐曲声、下放干部告诉惊讶的村民“尼克松要来了,毛主席决定,这一次不杀他”……怎么办呢?生死在这个时代,偏偏这些印象刻得最深。我很羡慕那些脑子也能和躯体及生活方式一起与时俱进的人们,可我就是不行。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 走出白色恐怖

    作者:孙康宜

    这本书是孙康宜一家走出苦难、超越困厄的回忆。作者的父亲是天津人,母亲是台湾高雄人,国共内战期间,一家辗转到台湾,不想却是厄运的开始。五六十年代,被称为台湾“白色恐怖”的高峰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案件多达三万多件,被长期监禁、被处死者,保守估计也有七八千人,知识分子、军人、工人、农民均有被打击的对象,著名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因思想问题而被捕,研究中国诗词的叶嘉莹教授也因家人受牵连入狱……1950年初,孙康宜的父亲因她舅舅参加了反抗当局暴政的活动,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判刑十年,家产尽遭查抄。母亲带领全家躲到农村,坚强生活,供儿女求学读书,狱中的父亲也通过信仰找到精神寄托。之后全家迁至美国,展开另一段生活。书名之所以用《走出白色恐怖》,是因为“写在这里的章节大多与白色恐怖有关,但这本书并非控诉文学,也不是伤痕文学,相反地,这是一本‘感恩’的书——对那些给我们雪中送炭的朋友和亲人,我的感激是一言难尽的”。作者想纪念的却是一个个在集权下生活的平凡而善良的人,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我原来以为从前幼时所遭遇的患难是我生命中的缺陷,但现在发现,那才是我的心灵资产。”文中还带出张光直一家、沈从文夫妇、杨宪益夫妇等浮光掠影,都很令人回味。而关于作者的大舅舅陈本江和“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部分,更是对台湾政治迫害年代有志人士的深切纪念。 这次三联的增订版还请学者王德威写了序言“从吞恨到感恩”。王教授不仅对台湾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历史做了简单介绍,而且用很动情的文字称许了孙康宜笔下的人物以及作者本人的写作态度。“往事不能如烟:不能忘记的不只有苦难和冤屈,还有仁爱与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