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国际关系

  • 大外交

    作者:(美) 基辛格

    《大外交:(译著)》内容简介:美国人只要一想到外交政策,必定会认为欧洲的问题都是出在均势体系上。而自从欧洲首度必须顾及美国的外交政策时,欧洲领袖便对美国以垒球改革为己任的想法不以为然。双方的态度仿佛都是认为,对方的外交行为模式全是任性的抉择,如果更加明智或不是那么好战.本应当会选择另外一种更能令人接受的模式。
  • 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

    作者:《读书》杂志

    《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迂的见证者。 “全球化”在今天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但是,对于正在加快进入世界一体化过程的中国来说,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全球化的世界将向我们展示出什么样的前景?本书中关于如何看待今日和未来世界的精彩讨论,表达了作者们重新构建和影响世界图景的努力。 本书研究了今日和未来世界的“全球化”问题,表达了作者们重新构建和影响世界图景的努力,具体收录了:《起火的世界》、《数量优势下的恐惧》、《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被规制的市场》、《破除自由贸易的迷思》、《阿隆与“意识形态的终结”》等文章。
  • 天下

    作者:韩毓海

    韩教授以雄健的笔力和活泼的写法,揭示了包纳“内陆”、?边疆”、“四夷番邦”的“天下中国观”,以及这一“天下中国观”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中西部协调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揭示了8世纪以来,“天下中国观”在建立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全球性政治、经济秩序方面,在处理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关系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宝贵经验;进而,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周、秦、清等朝代多由“边疆包围内陆”取得成功的历史线索,提出了重视和治理边疆问题在中国历代兴亡中的关键作用,并居安思危,提出了边疆危则国危,“忘战者亡国,忘耻者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的看法。 全书提出了很多对于当代中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 为什么宋代的经济繁荣却导致了“全民奢靡,举国腐败”? 王安石为什么感慨宋代最大的失败在教育? 自古东北的振兴,为何关乎天下兴亡? “延安道路”为何像“关陇府兵制度”一样,为大国崛起奠定基础? 以康乾盛世所代表的中国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说李鸿章等“捐西守东”、“重南轻北”的战略,造成了清朝的崩溃。 为什么说日本是因为不被西方重视,才取得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 Dealing with China

    作者:Henry M. Paulson,Mic

    Hank Paulson has dealt with China unlike any other foreigner. As head of Goldman Sachs, Paulson had a pivotal role in opening up China to private enterprise. Then, as Treasury secretary, he created the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 with what is now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He negotiated with China on needed economic reforms, while safeguarding the teetering U.S. financial system. Over his career, Paulson has worked with scores of top Chinese leaders, including Xi Jinping, China's most powerful man in decades. In DEALING WITH CHINA, Paulson draws on his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modern China's political and business elite, including its three most recent heads of state, to answer several key questions: How did China become an economic superpower so quickly? How does business really get done there? What are the best ways for Western business and political leaders to work with, compete with, and benefit from China? How can the U.S. negotiate with and influence China given its authoritarian rule, its massiv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its huge population's unrelenting demand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security? Written in the same anecdote-rich, page-turning style as Paulson's bestselling memoir, On the Brink, DEALING WITH CHINA is certain to become the classic and definitive examination of how to engage China's leaders as they build their economic superpower.
  • 领袖们

    作者:理查德·尼克松

    《大外交书系:领袖们(全译修订版)》中我们认识了中国传奇式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到台湾后的蒋介石;认识了美国的对手——赫鲁暁夫和勃列日涅夫;还认识了新日本的共同缔造者——美国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和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吉田茂;我们了解了注重公开形象的戴高乐又是一位极为重视家庭生活的人;我们探知到德国前辈总理阿登纳务实却又有些理想主义的哲学;而我们读到丘吉尔轶事时,又感到兴味盎然;尼克松还向我们介绍了南欧、非洲、亚洲、澳大利亚以及中东等国家卓越而富有个性的领导人。此外,他对领袖应有的素质及人民对领袖的要求,以及他们为什么能成功,他们又为什么会失败,做了透彻的解析。
  • 在中西之间

    作者:陈乐民

    本书带有思想自述的性质。作者将自己半个多世纪来家庭教育、求学、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以及主要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娓娓道来,并不时融入当时和现今的思考,犹如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发人深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位学者的精神风貌及所处时代的特点。
  • 从莱文沃思到拉萨

    作者:[美] 斯卡拉皮诺(Scalapino.

    《从莱文沃思到拉萨:经历大变革年代》为美国亚洲问题研究专家罗伯特·斯卡拉皮诺(R0bert A.Scalapino)的回忆录,记录了他作为教授、学者、策士的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斯卡拉皮诺在书中回顾了他数十年来从事亚洲研究的历程,记述了他当年对于相关政治社会问题的见解以及现在的评论。 全书简练生动,可读性强,可作为人物传记来阅读欣赏,对于国际问题研究者也很有参考价值。
  • 伟人与大国

    作者:赫尔穆特·施密特

    《伟人与大国》是施密特从政期间,特别是就任德国总理八年中,与苏联、美国、中国三大国领导人会晤的回忆录。上个世纪后半期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东西方关系发生深刻而微妙的变化,经历了缓和、僵持、对抗等几个阶段。作为当时西方世界最强有力的人物之一,施密特在这一系列变化中运筹帷幄、纵横捭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伟人与大国》精辟解析了大国伟人们鲜为人知的言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一部难得的国际风云录。
  • 俾斯麦

    作者:A.J.P泰勒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俾斯麦自己的回忆录多有不实之处。而在有关俾斯麦的诸多文献当中,《经略译丛•俾斯麦:凡人与政治家》之所以卓尔不群,就在于作者A.J.P泰勒在宏大的历史视野、详实的历史资料外,还具有独特的历史观。历史往往出自意外,每个人只能通过犯错误来形成历史,铁血宰相俾斯麦之统一德国,也不例外。还没有哪部严肃的历史著作,以如此反讽的方式来透视历史的真实、呈现伟人的动机和方法;或许也没有哪部严肃的政治著作,以如此生动的方式说明了什么才是“国家理由”。《俾斯麦:凡人与政治家》是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观恒丛书之经略译丛之一。
  • 白宫岁月(全四册)

    作者:亨利·基辛格

  •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作者:李光耀 口述;[美]格雷厄姆•艾利森(G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隆重推荐 《论中国》作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本书写作推荐序 浓缩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四十年的国家治理经验以及对全球各国的观点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几乎每句话都堪称名言。 李光耀一讲话,各国总统、总理、外交官和企业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他是新加坡的“国父” ,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在50余年的世界舞台生涯中砥砺了智慧。他几乎是独当一面地领导了新加坡的转型,让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西方式的成功。 李光耀对东西方的地缘政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都非常欢迎他访问白宫;从撒切尔到布莱尔,历任英国首相都肯定他的智慧;从新闻集团创始人默多克到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蒂勒森,商业领袖们都对他的成就点头赞许。 对于中国的未来,李光耀认为“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
  • 基辛格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当基辛格在1973年被任命为美国国务卿的时候,盖洛普调查显示,他已经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人物。但他也被许多美国大众——从开放的学者到保守人士——所斥责。 基辛格风格诡秘,像个变色龙,这些特质使得外界要抓住他在某个问题上的真实色彩变得非常困难,要想得出客观的评价就更复杂了。那些在不同时候和基辛格一同卷入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人们——八侵柬埔寨、在海防港布雷、圣诞节轰炸河内、1973年恢复对以色列武器供应等等,往往对基辛格如何看待事物有着相互冲突的认知。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讲述基辛格外交政策的著作都持有观点鲜明的或褒或贬的,立场,这也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一本完整的基辛格传记的原因。 本书挖掘了这个复杂人物的性格和他所探索的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全书内容基于对基辛格本人大量的采访和其他150多个信息来源,包括美国前总统和基辛格的生意伙伴。这是第一部关于基辛格的传记全本。它引用了基辛格本人许多私人文书和机密文件,讲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美国人的传奇经历。 这本书以亲切生动的叙事风格,令人惊奇的内容揭密,将读者带入了这个色彩斑斓、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的一生——他曾经在纳粹德国被迫害的童年,他主导一个超级大国的外交大略、他和总统尼克松痛苦的关系,以及其晚年作为经济顾问在全球各地奔走的经历。
  • 从莫斯科到古拉格

    作者:(英)蕾切尔•波隆斯基

    本书以莫洛托夫的居所和其藏书室中的藏书为起点,以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地点为线索,追索俄罗斯历史中光辉与黑暗时刻。作者不仅关注这个国家被战争、饥荒、大屠杀和集权统治笼罩的过去,也同时挖掘伟大作家、诗人的宝贵遗产——他们高尚的人道主义、被扭曲的视野、民族主义的幻梦、史诗般的对战争和恐怖的回应,以及他们对精神价值和自然科学的笃信。
  •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

    作者:(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本书论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现代世界体系的起源与发展的历程。现代世界体系发端于欧洲的部分地区,后来不断发展,逐渐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作者认为,21世界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让位于后继的体系(一个或多个)。我们不能预测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但能通过我们目前政治的和道德的活动来影响其结果。本书享誉西方学术界,是西方大学生必读的参考书。它不是一般的世界近现代史著作,而是一部整体地阐述近5个半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综合性宏观论著。
  • 沈志华冷战五书(套装共5册)

    作者:沈志华

    《大国对抗:冷战的起源》: 本书主要论述了冷战的思想根源,冷战在欧洲和在亚洲的起源情况,导致了美苏等大国之间的对抗,并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决策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冷战形成的最初起因,对冷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中苏结盟:冷战的转型》: 本书介绍了冷战格局在亚洲的转型,即中苏结盟及其带来的远东格局的变化,重点为中苏高层之间在建立同盟问题上的博弈,同时对于中苏结盟之前苏联对我国新疆的政策,中苏结盟的经济背景及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以及受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的对台作战问题和朝鲜战争问题都有所涉及。本书还附有大量有关苏联对华经济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过程和条约文本的解密档案。 《朝鲜战争:冷战在亚洲》: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关于冷战在亚洲的论文汇集。文章描述了冷战在亚洲的具体表现形式,冷战在亚洲的发展、演变和深化,以及对世界局势和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指出大国之间利益争夺和矛盾冲突是造成冷战的深层原因。 《脆弱的联盟:冷战中的盟友》: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关于冷战中的盟友研究的论文汇集。文章以建立同盟的国家间的关系发展和演变为线索,深入分析冷战在亚洲的发展。随着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延续,冷战成果在亚洲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苏分裂:冷战的再转型》: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关于冷战再转型的论文汇集。文章以国家间同盟的破裂为线索说明冷战在亚洲的进一步转型。围绕着国家间利益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使国家间同盟破裂,冷战在全球出现复杂化的倾向。
  • 世界秩序

    作者:[美]亨利·基辛格

    21世纪全球政治和经济版图发生着怎样的深刻变化? 后危机时代,在国际事务上呈现出哪些新的挑战? 中美大国关系迎来怎样新的格局和趋势? 中国又该如何抓住战略机遇,适应新常态,谋求持久稳定发展? 基辛格继《论中国》后,92岁高龄的最新力作让你一本书读懂当今世界格局21世纪国际事呈现出了新的挑战。以往历史上的多数时候,世界上各个不同区域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在全球事务上,每个区域各行其道,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在本书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 午夜将至

    作者:迈克尔·多布斯

  • 外交十记

    作者:钱其琛

    钱其琛同志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深孚众望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他自上世纪中叶即投身中国外交事业,今年3月,他退休后,以半年时间把亲历的十件外交大事珍集成册,将所见所闻所感和盘推出――“中苏关系正常化”、“柬埔寨问题巴黎会议”、“东京的‘葬礼外交’”、“飞往巴格达”、“黑云压城城不摧”、“通往汉城”、“从苏联到俄罗斯”、“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非洲情结”、“港澳回归”,事件的背景、独家披露的内幕、鲜为人知的细节、平实白描的笔调,使读者在领略外交家风采的同时,尽可把握上述历史时期的中国外交进程。书中还附有百幅照片,其中不少照片是初次发表,大为该书增色。 《外交十记》所揭示的十件外交大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页。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称赞该书“为我们清晰地勾画出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外交画卷”。
  • 全球冷战

    作者:[挪威] 文安立

    《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内容简介:发生于21世纪的冷战如何为当前世界的种种冲突——包括反恐战争——奠定了基础?如何塑造了当前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美国、前苏联的第三世界政策如何激起了后者的牴触、最终将苏联拖垮并对美国造成了持续至今的压力?在研究干涉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反抗干涉的革命运动的演进过程当中,《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在衔接历史和当下这个方面比任何其他冷战相关著作都做得更好。 《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作者驾驭多边档案史料的功底。作者不但使用了公开出版的史料集、回忆录、博士论文,而且触及了大量为世人所不了解的多边档案,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史料梳理技艺。作者为我们详细地描述了美苏两国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全景史画,并着重展现了二者彼此相异的意识形态诉求和策略手段。而且,他将笔触一直延伸至21世纪初的当代世界,将冷战干涉史的影响与当代国际热点问题紧密、妥当地联结,显现出其炽热的现实关怀热情。
  • 美国、俄国和冷战

    作者:[美] 沃尔特·拉费伯尔

    本书初版于1967年,历经多次修订而畅销不衰,是冷战史的经典之作。1980年商务印书馆引进翻译此书第三版,定名《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深受好评。 正如书名《美国、俄国和冷战》所揭示的,这是一本从美苏视角来解析冷战的著作。它聚焦于冷战的两个主角,上溯19世纪末两国的纠葛,下及2006年双方的动向,由此论述了冷战的缘起、演变、结束以及对今日美俄关系的影响。 本书强调两国国内政治对于冷战进程的重大影响。两国的意识形态、经济状况、领导人性格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们的对外政策。美国在这一点上尤甚。作者认为,美国在冷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主导性,故对其予以更为严厉的批判。 ◆本书亮点◆—————————————————————— 史学大家的冷战史经典 本书作者沃尔特•拉费伯尔是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对外关系史学者之一,美国历史学中激进的威斯康星学派主要代表代表人物之一。本书的第一版面世于1967年冷战正酣之际,40年间历经10次修订再版而畅行不衰,成为在历史学界内外备受推崇、广为阅读的权威性、经典性的冷战史叙事文本。本书第十版吸收补充了近年来冷战史研究中的新材料和新成果,并增写了新的内容,从而呈现出历久弥新的风貌气象。 宏阔的历史视野 本书以美国和俄国之间的冲突为中心,详尽而又从容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冲突的宏大历史画卷,揭示和解说了冷战多方面的动力、内容和影响。它将美苏双方的冷战对抗上溯至两国在19世纪的历史纠葛,在主体部分中讲述和阐释了冷战中的历次重大事件和总体演变趋势,最后又把富含洞察力的史家眼光投向“后冷战”时代直至2006年的国际关系冲突,从而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以及历史和当代世界之间的深刻关联。 高超的叙事技巧 作者的如椽大笔之下,头绪纷繁、变动复杂的冷战史成为一幕幕贯穿着清晰的线索的鲜活灵动的历史活剧。本书不仅清晰详细地讲述美苏两国高层在冷战中的危机和“热战”、斗争和“缓和”中的决策活动,而且深刻揭示了双方对外政策与其各自国内政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美国方面,影响冷战决策的意识形态、民意波动、经济走势、领导人性格、官僚机构的冲突、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博弈等多种因素也得以不同程度的揭示。 批判的锋芒 作为激进派史学家,拉费伯尔批判的锋芒在更大程度上指向了美国,他在本书中致力于揭示美国对外政策中的自私的动机、固执的意识形态偏见、对别国的错误认知和估算,以及所产生的对自身和别国所产生的灾难性的后果。书中不仅对政策精英的虚妄谬误厉声直斥,也不避对美国民众的短视盲从予以讽言讥评。这部书,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他的祖国发出的“以负责和诚实的方式来使用美国的权力”的恳切而有力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