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非虚构

  • N号房追踪记

    作者:[韩]追踪团火花

    窥视威胁女性,以伤害女性获利,

    这些罪恶并不遥远,甚至就在你我身边。

    我们可以沉默,但也可以绝不罢休。

    ★震惊全球的网络性犯罪,韩国N号房事件直击实录。

    ★26万人的罪恶围观。在韩国,每200个人里,就有1个观看者。

    ★引发韩国全民共愤,总统文在寅下令彻查。

    ★身为女性,只是为了有尊严地活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韩国知名书店教保文库“开启2021年之书”

    同名特稿荣获第52届“韩国记者奖大奖”

    作者追踪团火花荣膺2020年“韩国女性家族部长官表彰”

    N号房事件不仅推动韩国相关法律的改变,而且令数码性犯罪问题在世界得到关注。

    “凡是来到Telegram的人没有是为了看正常东西的吧?”

    “可以在这里公布前女友的KakaoTalk账号吗?”

    “各位,那个女的(受害者)死了。”

    “她是谁?反正不是我的错,嘻嘻。”

    2020年3月,韩国N号房事件震惊世界,数码性犯罪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在N号房里,女性,包括未成年人,被威胁拍摄下非法性视频。画面不堪入目,手段极其残忍。加害者毫无悔意,随意传播,甚至以此获利。

    在数码性犯罪的噩梦中,谁来保护儿童,创造安全的世界?谁又能预料女性与性犯罪的距离到底有多近?在一个女性不安全的社会,其他人又将走向何方?

    N号房的加害者当中,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只不过他们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向打破他们这份坚信的“追踪团火花”致以深深的谢意。

    ——[韩]权金玄英(女性学者)

    平凡的两人做出了伟大的事业。怀着共同目的努力的人很多,这两个人尤其令人感动的原因是,她们凭借“不多的经验和技术”做出了别人无法下决心去做的艰险的事情。而且,真正艰险的一点是,当时的世界还没有认识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她们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她们明知道这一点,还是下决心去做了。

    ——[韩]李京美(电影导演)

    这不是她们的问题,而是我和我们的问题。我再次认识到,通过我们的力量是可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通过这本书倾听“我们”的声音并与之产生共鸣,这也是一种凝聚吧。

    ——[韩]柳浩正(正义党国会议员)

  • 法律、立法与自由

    作者:[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本书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丛书”的一种,此为第二版。

    本书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历经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最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这部重要著作大体上依据“法律、立法与自由 ”这个总标题所关涉的庞大主题而相应地被分成三卷:第一卷为“规则与秩序”,第二卷是“社会正义的幻象”,第三卷则是“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哈耶克在这部著作中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他经由法律理论的阐发和建构,最终完成了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

  •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作者:[美] 蕾切尔·西蒙斯

    ★第一本探讨女性霸凌问题的专著,走进“战火纷飞”的女生世界。

    ★倾听遭遇隐性霸凌女孩的真实心声,勾心斗角并非女孩的天性,畸形的社交文化才是问题所在。

    ★一本数字时代的女孩反霸凌实用手册:谣言攻击、网络暴力、隐私泄露……数字化的新型霸凌同样不容小觑。

    ★汇总十余年来作者的实践经验,为学校、家长、老师提供反霸凌的全面策略。

    ◎内容简介

    为什么昨天还很亲密的朋友,今天就突然不理自己了?为什么有人会躲在背后说坏话,抱团排挤人,甚至霸凌别人?比起男生间的“用拳头解决问题”,女生间的攻击似乎更为隐秘和复杂。然而从家长到老师,大多数人都将其视为女孩的天性,而非亟待解决的严肃问题。

    在本书中,蕾切尔采访了曾是霸凌对象和霸凌者的女孩们,直面给无数女性带来困扰乃至创伤的畸形社交文化。相比男孩,女孩往往承载了更多社会要求:受人喜欢比表达真实想法更重要,成为“完美女孩”比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更重要。对冲突和愤怒的回避令女孩们惯于采取“另类攻击”的方式处理争端,也令她们频频陷入人际战争的泥淖之中。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希望能够重构社会对于女性霸凌问题的认知,并为家长和学校提供实际的解决策略。让每一个女孩都能学会尊重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本书作者和受访者共同的期待。

    ◎名人推荐

    心理学家玛丽·皮弗在1994年畅销书《拯救奥费利娅》(Reviving Ophelia)中了分析神经性厌食和自杀受害者,时隔多年,本书再次点燃人们对年轻女性的关注。 ——《华盛顿邮报》

    终于,西蒙斯让我们看到,人们正逐渐意识到女孩的隐性攻击行为有自己的名字:霸凌。在西蒙斯等人的启发下,一场扭转局势的社会大讨论展开了。有人说,这场关于女孩和霸凌行为的讨论是史无前例的……这种瞬间点燃的大讨论,让人回忆起二十年前女性刚开始公开讨论家庭暴力的时候。 ——《洛杉矶时报》

    一部大家都期待已久的好书,它将唤醒我们所有关心女孩成长的人。一些女孩每天都在友情问题中苦苦挣扎,西蒙斯让我们听到了她们的声音。她揭露了一个成人看不见的隐性攻击世界。 ——苏珊·韦尔曼,“奥费利娅计划”主席

    女孩和妈妈们的必读书目。 ——《波士顿环球报》

    大胆之作,粉碎谬论。 ——《西雅图周刊》

    撕开成年女性社会笑脸相迎的表面,暴露女孩的黑暗秘密:恶意心理战每天都在我们的初高中校园里游荡。 ——《旧金山纪事报》

    将女孩的刻薄文化描绘得惟妙惟肖。 ——《旧金山湾卫报》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为女孩、父母、教师乃至学校管理层都提供了实用的建议。说这本书姗姗来迟,相信每位女性都会表示赞同。 ——《得梅因商报》

    本书鼓励女孩在愤怒或嫉妒时主动沟通,而非诉诸谣言。 ——《芝加哥论坛报》

    打破沉默,大胆探讨女孩之间微妙的小摩擦和攻击。 ——《波特兰俄勒冈人报》

    发人深省……对任何一位渴望获得友谊的青少年或父母来说都具有疏导作用。 ——《底特律自由新闻报》

    复杂的攻击行为贯穿女孩们的日常生活和友谊,本书为理解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描述语言。 ——全美高中体育教练协会

    这本书对任何一位努力帮助少女渡过难关的成年人来说都很宝贵。 ——《书单》

    为成年人预防女孩隐性攻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建议。 ——《图书馆日志》

  • 布拉格:欧洲的十字路口

    作者:[英] 德里克·塞耶

    身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的德里克•塞耶,在本书中既细数布拉格风云变幻的昨日,也详述布拉格精彩纷呈的今天。被誉为“欧洲最美首都”的布拉格,拥有伏尔塔瓦河畔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其壮观的建筑群亦多彩多姿,从罗马式圆形大厅到哥特式塔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到巴洛克式大教堂,从新艺术风格的咖啡馆到立体主义风格的公寓楼……可谓包罗万象。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布拉格是各方思潮、各国文化交汇碰撞之地,距今已有千年。塞耶通过回顾欧洲史的错综过往,呈现给读者一幅布拉格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寻幽入微,言有尽而意无穷。

  • 甜蜜的,致命的

    作者:[英] 约翰·尤德金

    【编辑推荐】

    ☛ 谁是约翰·尤德金? 最早发现并提出“吃糖有害”的科学家,“反糖派”的先驱人物,本书正是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揭穿的世纪谎言:相对于脂肪而言,糖才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

    约翰·尤德金曾是英国著名营养学家,他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伊丽莎白女王学院,长期致力于研究糖摄入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糖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也是在制糖业围剿与同行打压下郁郁而终的科学殉道者。

    在尤德金站出来之前,科学/资本界一直联手误导人们:脂肪才是导致发胖、威胁健康的罪魁祸首,而这一误导,导致了长达数十年的健康灾难。

    ☛ 揭露被消费主义操纵的饮食真相,掀开当代生活“减糖战争”的帷幕:逃出甜蜜陷阱,我们应该怎么做?

    肥胖、龋齿、皮肤问题、心血管疾病……糖,这世上最甜蜜的凶器,对你的身体做了什么?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辨识与对抗那些令我们上瘾的、看似美好的危险事物:

    学会怎么吃,从学会不受口味与欲望的控制开始。

    ☛ 一座医学、营养学史的纪念碑,一部与制糖业斗争的血泪史:

    不仅揭穿了营养学界的大谎言,更还原了科学真相如何被政治/资本扭曲的过程——选择的自由,取决于获取信息的自由。

    很长一段时间里,制糖业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坚决否认糖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刻意淡化、歪曲大量吃糖对身体有害的科学事实,甚至对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进行威胁、抵制。

    尤德金博士在书中详细记录了自己与世界糖业研究组织、英国营养基金会等机构斗智斗勇的经历,还给糖消费者一个更加透明的消费环境。

    ☛ 影响数代营养学家、生理学家的开创性著作,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倾力推荐

    关于这一主题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每日电讯报》

    每一位科学家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身形瘦小的约翰·尤德金博士,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巨人。——罗伯特·勒斯蒂格(美国著名营养学家)

    ☛ 真正的预言永不过时,营养学的伟大路标:中文版首次引进出版

    本书英文初版于1972年上市,后经作者修订多次再版,被打压、绝版三十余年后重被封为“减糖圣经”,由著名出版社企鹅兰登推出新版,中文版首度翻译出版。

    ☛ 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食品领域从业者与科普工作者联袂精译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食品、生命科学领域从业者睿莹与热爱运动的科普工作者水白羊合作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简介】

    “真正自由的选择,

    只有在人们能自由获取信息的前提下才存在。”

    1972年,《甜蜜的,致命的》首次出版,尽管一开始并未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尤德金的观点已成为营养学界的共识。作者在书中论证了糖是如何在毁坏我们的身体,怎样才能减少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以及制糖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如何运用各种手段淡化、歪曲大量吃糖对身体有害的科学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媒体推荐】

    每一位科学家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身形瘦小的约翰·尤德金博士,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巨人。

    ——罗伯特·勒斯蒂格(美国著名营养学家)

    我们今天来看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前人在当时的科学证据下, 面对纷繁复杂的行业纠纷,是如何坚持推动对科学真相的探索的。

    ——云无心

    关于这一主题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每日电讯报》 尤德金远远领先于他的时代,他认为营养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不仅仅是研究食物的成分,强调享受新鲜食物的重要性,以及认识那些让我们选择某些食物而避开其他食物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独立报》

    作为一个被孤立的声音,1995年去世的尤德金或许在四十年前与制糖业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但大食品公司将发现,想要让尤德金日益壮大的门徒噤声越来越难了,这些门徒的唯一动机就是揭露对公众健康有益的事情。

    ——《卫报》

  • 考古中国

    作者:许宏 / 魏兴涛 / 唐际根 / 雷雨 / 刘瑞 / 王宁远 / 孙周勇 / 赵海涛 / 蒋文孝 / 全洪 / 齐东方 / 李岩 / 杨军 / 郑建明 / 于春雷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踏浪

    作者:[美]A.J.敦戈

    ★2019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受欢迎图书

    ★202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亚历克斯奖

    ★2020年加拿大魁北克图书馆奖漫画奖

    ★入围流行文化教室2020年EGL奖最佳成人平面文学奖

    ★每一页都是一次治愈。在大海中,我们总能被完全接纳。

    ★非虚构图像文学长篇杰作

    ★每在全球卖出1本,就有10美分捐入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

    作者在书中怀念已故恋人克里斯汀,记录她与癌症的艰难斗争、陪她度过的最后时光,以及寄托她全部生之向往、却又被迫放弃的冲浪爱 好。

    由 这一爱好出发,作者穿插追溯了冲浪运动的历史。从19世纪夏威夷群岛原住民的日常活动,海岛被殖民后岛民的抗争与坚持,到杜克·卡哈纳莫库、汤姆·布莱克等先驱人物的生命慰藉,作者深入挖掘冲浪于人类的意义、于自由的意义,也通过冲浪展现了人们对生活永不磨灭的眷恋和热爱。

    个人故事与历史故事双线并行,松石绿与海贝桃两种主色交替出现,既区隔不同内容,也传递着不同的情绪。画面唯美,情感深沉,叙述克制。

  • 皮娜·鲍什

    作者:(英)罗伊德· 克莱门卡

    ◎内容简介

    皮娜·鲍什(Pina Bausch,1940—2009),德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编导家,“舞蹈剧场”的创立者。对20—21世纪的舞蹈、舞台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全面研究鲍什舞蹈生涯和舞蹈艺术的著作,作者通过第一手的笔记和访谈资料,对鲍什的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创作方法、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作者是专业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和实践者,多年研究皮娜·鲍什,编著有《皮娜·鲍什研究及评论集》,对皮娜·鲍什的艺术有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

    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结合具体的舞蹈剧场案例《交际场》,对鲍什舞蹈剧场的创作方法和实践进行了解剖式分析,发人深省;亮点之二在于参照皮娜·鲍什的编舞和教学方法,编写了一整套供舞蹈家实际操练使用的指南,对于从事舞蹈和戏剧的读者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编辑推荐

    皮娜·鲍什有一句名言:“我在乎的不是他们如何动,而是他们为何而动。”鲍什的舞蹈将人物与场所深度结合,从中缔造出全新的传达艺术理念的方式,晦暗与光明、绝望与希望交织出现,可谓在舞蹈剧场中重置了人的存在本身。而观众在观看演员舞蹈的过程中,他们的观感、反响和理解,也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每一次,你都是初学者。”声名已如日中天的皮娜·鲍什在采访时这么说。也许这正是她成功的秘诀:从不自我重复,永远在挑战习惯。每一部作品诞生,她都带给世界新的东西,新的冲击;而即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间也在自我裂变。因此,她的影响如此广泛,长远,她值得认真阅读。

    如果你只是阅读她留下的影像,你既无法感受到她的舞蹈剧场的现场性,也很难把握她的思想。是的,当代多少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认为她的舞蹈是哲学,是思想。只有书本可以抵达舞蹈静止之处的思想。而关于皮娜·鲍什,你目前找不到多少中文读物,更找不到哪本书像这本一样,让你觉得皮娜·鲍什近在咫尺。她仿佛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打开这本书。

    ◎业界推荐

    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学者来说,本书不可或缺。

    ——《剧场》(Theaterforschung)

    皮娜·鲍什的作品无疑构成20世纪创造力的高水位线。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她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在任何可想象的媒介中的源泉。

    ——作家,巴尼·诺里斯(Barney Norris)

    她挖掘日常生活的欢乐与恐惧、挫折与困惑,寻找隐藏在这些情感里的真相。

    ——罗伊德·克莱门卡(Royd Climenhaga)

    她是当代的经典。

    ——德国舞评人彼得·施达姆

    皮娜·鲍什质疑公认的、既定的社会和性别结构,用她的舞蹈语汇竭力为女性辩护,使她们免受具有侵略性、破坏性的父权制的影响。她的舞作没有故事,而是直接的、个人的和普遍的人性体验。

    ——曹利群,著名乐评人

    “舞之,跃之,否则我们终将迷失”,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句话揣在口袋里。这句宛如生命的箴言,始终定格在开机屏幕上。生死在旋舞中,别叫心在身里死去。皮娜让我变了一个人。

    ——庄加逊,作家、译者

  • 梦瘾

    作者:[美]山姆·昆诺斯

    医生开的处方,怎么会跟海洛因和死人扯上关系呢?

    接受了最好的戒毒治疗怎么还戒不掉呢?

    止痛药依赖怎么会让海洛因趁机进入主流社会?

    橄榄球运动怎么成了通往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大门?

    这一次,瘾君子几乎都是白人!

    死于药物过量的人多过死于车祸的人!

    服用止痛药在现代社会是家常便饭。对于非致瘾性止痛药的研究,美国药物依赖问题委员会1928年一成立便视为己任。然而,有医生认为“患者很少成瘾”,此言1980年代初经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令医药界兴奋不已。

    1996年,普渡制药推出新型止痛药奥施康定。公司开展大规模营销,不仅大做广告,还招募大量销售人员对医生采取盯人战术,送礼、支付度假费用,还出资赞助医学研讨会。而1999年疼痛被医疗认证机构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以及官方报告称疼痛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更是推波助澜。于是,处方开具无度,造成患者的药物依赖。

    奥施康定效果神奇且有不同剂型,价格却过高,一些成瘾者便利用医保以及各州的法律差异获取药物,以贩养服,或者干脆改用毒品。

    同期,怀着发财梦的墨西哥年轻人带着廉价且后劲大的黑焦油海洛因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们以加州等地的拉美人社区为基地,以白人富人为目标,建立起隐蔽而强大的零售网,使得买毒品可以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就这样,毒品经由止痛药开辟的途径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这一次,瘾君子几乎都是白人。2000年、2006年,美国缉毒署两次开展行动打击黑焦油海洛因,但死于药物过量的人数仍然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车祸的死亡人数。

    本书作者山姆•昆诺斯曾是《洛杉矶时报》墨西哥缉毒战报道组的记者,他从“蓝领之城”朴茨茅斯追踪到墨西哥小镇,采访了年轻毒贩、制药业人士、缉毒署特工、痛失子女的父母以及沉迷药物的中产阶级年轻人,以令人心碎的故事揭示了止痛药及毒品对于当代美国社会及其核心价值观的腐蚀。

  • 张医生与王医生

    作者:伊险峰 / 杨樱

    两个原生家庭,跨越三十年的奋斗,调动的能量,堪比战争。

    李海鹏作序,陈嘉映 梁文道 罗新 严飞 班宇诚挚推荐

    ————

    ☆《好奇心日报》《小鸟文学》创始人,知名媒体人伊险峰、杨樱首度出书

    ☆ 以两位工人子弟的阶层跃升,照见中国社会三十年沧桑巨变

    ☆ 一个昨日世界,但你并不陌生:两个家庭、一座城、一个时代的命运轮廓

    ☆ 近距离观察普通个体在大时代中的浮沉与变迁,探寻当代人精神困境的社会根源

    ——“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为什么精神却荒芜了?”

    ☆ 一部令人震撼的大剧,充斥着既悲壮又无力、既切肤又旁观的历史感。——历史学家 罗新

    ☆ “城市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而其中大部分是人”,而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废弃物”。

    ——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是什么决定了普通人的命运?

    张医生和王医生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家庭。在国企改制、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摆脱了掉队的命运,实现了阶层跃升。可是,虽然看起来功成名就,但他们的人生,仍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两位作者采访数十人,在旧报纸、老照片、建筑废墟与口述回忆中打捞过往生活图景,描摹了张医生与王医生半生的个人成长与阶层跃升之路,并审视二人知识、尊严与自我的建构过程。与此同时,本书还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为经纬,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东北。

    阅读张医生与王医生的故事,我们将会厘清,世纪之交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如何塑造了一代人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而透过个体在历史中的沉浮,我们也将窥见一座城、一个时代的命运轮廓。

    ————

    一部社会学视野里的故事,于是,两个人、一座城、一个时代难以分割地连在一起。在汉语写作中应该是首创。

    ——哲学家 陈嘉映

    我们究竟能在两位“成功”的东北医生身上看见什么呢?相较于影视和文字当中常见的下岗工人,他们好像完全没法代表我们想象中的东北。但令人意外,这本视野宏阔、细节饱满的著作,却不止让我们看清了东北,更看到了工业文化的内核;甚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个体生命在时代结构当中的局限与抉择。所以不嫌夸张地说,这不单是张医生与王医生的故事,更是几代中国人的故事。

    ——作家 梁文道

    一部令人震撼的大剧,充斥着既悲壮又无力、既切肤又旁观的历史感。围绕两个医生的个体人生,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沈阳。

    ——历史学家 罗新

    近年来,“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概念很火,和东北失落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这片土地上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关注。不论是东北式的喜剧幽默,还是旧工业社会里留下的人文沉淀,好像变成了一座“富矿”,供人们挖掘和书写。本书围绕着过去四十年中沈阳的重大历史事件、工人阶级文化等,呈现了一部丰富的民间社会史。作者不仅有着深厚的讲故事能力,而且难能可贵的是,站在了社会学的角度去近距离观察普通家庭和个体在大时代中的浮沉与变迁。

    ——社会学家 严飞

    两位作者令人想起工厂车间里的调度员,制定计划,并线输出,反复确认着书写的节拍,如大雨过后倒灌的水渠,从深处返流,漫经地面,为历史与现实空间重新造影。那些不规则的图景,旁逸斜出的暗渍,列车碾过的印痕,抑或我们凝视、打捞与捕捉的动作,共同构成了一批半成品、一代人与一座城市的命运轮廓。

    ——作家 班宇

    在书中,罗伯特·E.帕克的一条理论显得尤为刺目:城市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而其中大部分是人。两位医生的原生家庭跨越三十年的奋斗在事实上始终紧紧围绕这句话,在这场奋斗中调动的能量、毅力、耐心、机谋是如此之多,堪比战争所需,然而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废弃物”而已。

    ——作家、媒体人李海鹏

  • 运气的诱饵

    作者:[美] 娜塔莎·道·舒尔

    凭借近二十年的深入田野工作和人类学家的辛辣眼光,作者一层层地呈现了博彩行业、赌博者个体和现代社会基本理念的全景:

    ·赌博业为不断盈利并掌控消费者,精益求精地研究方方面面细节:机器算法、道路形制、室内灯光、屏幕角度、取款手段、会员追踪技术乃至急救措施……

    ·背负着生活压力、身心病痛、情感变故的赌博者,为何又如何一步步深陷赌博机营造的迷幻境地不可自拔,哪怕他们就是赌场雇员甚至赌博机设计师;

    ·一个个原子化现代个体在“全权为自己负责”的无尽重压下,面对购物、运动、聊天、刷剧、烟酒、药物、加班等万事万物时,都可能无力抵抗诱惑,而戒赌的方法和陷入赌瘾的途径,乃是同一条路……

  • 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作者:(奥) 弗朗茨·卡夫卡 口述 / (捷克) 古斯塔夫·雅 诺施 记述

    ◆格非万字导读

    ◆ “卡夫卡就是⽂学本⾝,正如莫扎特就是⾳乐本⾝。”

    ◆和小职员出身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聊聊天,逃离眼前的办公桌,进入属于你的阅读世界。

    ◆1920 年至1923 年,卡夫卡在他的生命最后四年里,向十七岁的青年古斯塔夫·雅诺施传授关于文学的一切。最生动的一线记录,还原一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形象。

    ◆卡夫卡在本书中既谈论文学、写作、艺术的日常思考,也谈论工作、人的自由、家庭、城市生活等普世话题,金句频出,十分精彩。

    ◆1951 年初版后 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蜚声国际文坛 与《歌德谈话录》并称为德语双璧。

    本书是弗朗茨·卡夫卡的谈话录。

    1920年,文学青年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从此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办公室里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的边走边聊,围绕文学、艺术、阅读、写作、自由、爱情、孤独等话题,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他用书建起屏障,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雅诺施记录了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句子,让我们有幸听见这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声音。

  • 蒙田随笔全集

    作者:[法国]米歇尔·德·蒙田

    【编辑推荐】

    ★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

    你阅读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生活。”——福楼拜

    穿越四百多年的人生智慧与生活哲学,细碎日常娓娓道来,如同与贴心知己好友闲谈

    ★ 一代大师,开随笔写作先河

    开创随笔体裁,深刻影响培根、莎士比亚写作

    备受伏尔泰、福楼拜、拜伦、爱默生、伍尔夫、T.S.艾略特、纪德等作家喜爱

    ★ 翻译家许渊冲推荐译本

    资深法语翻译家强强联合,译文准确流畅,注释丰富详尽

    首版出版于1996年12月,多年间反复修订打磨,绝版多年重新问世

    ★ 资料丰富,极具学术和阅读价值

    特别收录珍贵历史图片,季羡林、周国平解读长文,蒙田研究专家皮埃尔·米歇尔详细导读,译者潘丽珍编译蒙田生平年表等丰富资料

    ★ 作家季羡林、周国平长文导读

    作家季羡林讲述历史渊源,解读蒙田历史地位和文学影响

    新版特约周国平作序,多方面剖析蒙田思想,突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 设计大师刘晓翔工作室出品

    设计师全文排版,倾心设计;封面提取折射时代印记的元素,烫印图案

    精美函套增加收藏价值;随书附赠手绘蒙田城堡藏书票,质感特别

    【内容简介】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蒙田随笔全集》共一百零七章,凡百万字左右,各章长短不一,结构疏朗自然。蒙田以特殊敏锐的感知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四百余年来,历史证明了蒙田与培根、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作品是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随笔式作品之先河。

    【名家推荐】

    我觉得自己仿佛在上辈子写下了这部作品。

    ——爱默生

    世人对生活的兴致,因为这样一个人的写作而大大提高了。

    ——尼采

    我几乎要把蒙田的杰作当成自己的作品了,他简直就是另一个我。

    ——纪德

    面对他的作品,我感觉不是与书相伴,而是一个为我出主意、安慰我的伙伴,一位知己陪伴着我。

    ——茨威格

    不曾有莎士比亚之前,蒙田是欧洲文艺复兴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就认知与影响力而言,堪比二十世纪的弗洛伊德。

    ——哈罗德·布鲁姆

    蒙田出生的时间距今已经五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许多事物都改变了……然而,阅读蒙田的作品却能让人经历一连串的熟悉的震撼,二十一世纪的读者将惊觉蒙田与他们几乎不存在任何隔阂。

    ——萨拉·贝克韦尔

    译林出版社的《蒙田随笔全集》是蒙田随笔在中国的第一个全译本,这个译本让中国读者认识了蒙田,认识了这部开创随笔作品先河的经典巨著。这个译本的译者水平很高,学养扎实,享有盛名,译笔严谨而优美,值得信赖。

    ——许渊冲

    对于蒙田这样一个性格温和、中庸、内敛、谦让的人来说,在文化学术上主张这种不事张扬、不作炫耀、虚心低调的态势,确乃真实性格使然,并非矫饰作态,甚至可以说它是就是蒙田特定处世哲学、处世态度的一部分,也正由于蒙田本人博闻多才、学识精深,这种平和谦逊的学术思想风格,显然更增添了他精神人格上的风采。

    ——柳鸣九

    翻译法国文学经典,有两座难以越过的高峰,一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二是蒙田的《随笔》。蒙田的《随笔》博大精深,可谓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文笔精美。

    ——许钧

  • 仙那度

    作者:[英] 威廉·达尔林普尔

    “仙那度”(Xanadu)是西方文化中对元上都的称呼。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在一个夏天梦到马可·波罗描述的忽必烈的宫殿,于梦醒后写下抒情诗《忽必烈汗》,使“仙那度”成了一个象征华美与富饶的西方著名文学意象。1980年代,还是大学生的英国知名历史作家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出于从小就有的对仙那度和冒险的憧憬,利用暑假时间,踏上了追寻马可·波罗足迹的仙那度“朝圣之旅”,而这本书就是关于这次巡礼的游记。

    这趟文化之旅从作者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求取马可·波罗所谓的“长明灯圣油”开始,到他最终把灯油倒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忽必烈夏宫遗址的土里结束,横跨了夏秋两季。一路上他不断探访《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的地点或风物,经历了一次次文化冲击与冲突,克服了一道道阻碍他达成目标的难关,因此书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与凭吊,又有对沿途现实的反思与调侃。

  • 日本核殇七十年

    作者:[日] 川村凑

    ★一部反思从广岛核弹爆炸到福岛核泄漏的核灾难启示录

    ★回顾日本“核”文化和社会事件,揭示日本“核观念”嬗变的真相与内幕

    ★从所谓核爆受害国变成核泄漏危害国,再现“3·11”破局前日本的“核”精神史

    ★内容简介

    《日本核殇七十年》是日本文化学者川村凑探讨日本经历原子弹爆炸到福岛核电站泄漏近70年间日本关于“核”的文化史。以日本战后到当代的“核”文化和由此产生的“核”精神史为中心,从有放射能的怪兽哥斯拉电影、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黑泽明的电影《活人的记录》、大友克洋的科幻动画《阿基拉》、文学作品《死之灰诗集》等与核有关的电影、动画和核爆文学入手,穿插现实生活中的反核运动事件、核能集团的黑暗手段以及各种核电站事故等内容,回顾和总结了在日本从核弹爆炸到核能利用历史过程中文化人、普通民众和政府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通过对这些在文化作品、社会思潮以及现实事件的认识变迁和行为变化,折射出日本人对于“核”既恐惧又崇拜的矛盾心理。

    ★知名推荐

    本书作者把原子弹和核能视为统一的存在,从电影、动画、文学等多元角度回顾了日本战后的“核”文化史。而贯穿这一文化史的则是长期以来日本人恐惧核武器的心理和错误的核能政策。 ——日本文化研究学者 田中优子

    日本战后未能在核爆和核能问题上进行全面反思,而作者通过追溯“核”在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中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核问题的有用资料和思考。

    ——日本文艺评论家 纸屋高雪

    该书的观点很明确,即我们对“核”的态度:一方面是对不可知事物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于使用该事物的憧憬。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并不清楚其本质,却还是会崇拜它。但事实是不摆脱这种暧昧性,与“核”共存便难以实现。 ——日本书评人 泷本往人

  • 隐谷路

    作者:[美]罗伯特·科尔克

    一个家族希腊悲剧级的苦难

    如何让家庭成员走上不同的人生旅途

    被摧毁,被改变,被修复……

    又如何为医学研究提供绝佳的机遇

    为所有病患家庭点亮希望的微光

    ·

    一段激荡人心的医学探索

    一个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

    ——奥普拉•温弗瑞

    ·

    【内容简介】

    在外人看来,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尔文一家是一个完美的中产家庭:丈夫多恩热情洋溢,是一名自信满满的空军学院军官,妻子咪咪则是来自得克萨斯州一个上层家庭的大家闺秀,他们还有12个可爱的孩子。

    但在这种表明的光鲜下,一股这对夫妇无法理解的力量正在涌动。短短十年间,12个孩子中的6个先后罹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另6个孩子则在恐惧中等待,等待自己成为下一个,等待更多痛苦和伤害的降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癫狂、屈辱和暴力从未饶恕过这个家庭,笼罩在这个家庭之上的也远不止自残和谋杀。基于对所有健在当事人的采访和大量医学档案资料,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和悲悯的笔触讲述了精神分裂症吞噬这个家庭的全过程。

    在承受无尽苦难的同时,这个特殊的家庭也为探寻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带来了一丝希望。以加尔文一家的故事为脉络,科尔克在书中梳理并穿插了过去一个世纪医学界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观点和争论、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演变、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人的偏见和歧视。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与决裂,到整整一代治疗师将病因归咎于“精神分裂症妈妈”,从理论家们抛弃疾病的概念执着于对其进行颠覆,到医学研究者抽丝剥茧寻找这种疾病的生物学原因,本书都一一做了介绍。《隐谷路》最终把注意力聚焦在几名医学研究者上,讲述了他们以这个特殊的家庭为样本,在过去数十年间为解开精神分裂症之谜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曲折和突破。

    ·

    【编辑推荐】

    ★ 横扫几乎所有欧美著名媒体2020年度好书书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时代》《泰晤士报》……

    ★ 力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回忆录《应许之地》,位居《纽约时报》2020年度十佳图书非虚构类榜首

    ★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20年度最爱图书

    ★ 美国亚马逊2020年度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立25年来迄今唯一入选的非虚构类叙事作品(不含回忆录)

    ★ 2021年度美国笔会非虚构文学奖决选作品,2021年度安德鲁·卡内基优秀图书奖入围作品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作序推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科普作家、《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仇子龙倾力推荐

    ·

    【媒体、学者推荐】

    一部叙事新闻的杰作,也是对同理心的研究。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的笔触讲述了加尔文一家的故事,同时也梳理了医学界在诊治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科学进展。——《纽约时报》

    必将成为非虚构叙事写作的经典之作。——《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一项杰出的病例研究,一部调查报道的力作。——西尔维娅·娜萨,《美丽心灵:纳什传》作者,普利策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获得者

    从当代科学的眼光来看,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易感素质与个体成长过程中各种不良经历磨合的结果。然而,要找到帮助患者解脱“心魔”的路径并消除疾病带给患者的各种折磨,从正常人的角度艰难地去感悟和理解患者那种“疯狂”的感受,有时比努力寻找致病基因更有意义。《隐谷路》对一个高发精神分裂症家庭经历的细致描述也许就是这样的一剂良药,我相信它在这方面能达到的效果会远远超出了解这种疾病本身。——李凌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我在儿童医院的工作中接触过与《隐谷路》中故事类似的家庭,但这本书揭示的苦难比我既往了解到的还要深重许多倍。人类的幸福有上限,但苦难深渊的下限深不可测,永远有更惨烈的痛苦让人目不忍视。但直视这样的痛苦是征服它们的必要前提,感谢那些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去直面和征服这些苦难的科学家和医生。那些不幸罹患如此隐疾的人不应该是被社会隔绝、被人类抛弃的怪物,而是亟待拯救的正在忍受大不幸的人。——李清晨,外科医生、科普作家,《心外传奇》作者

    精神分裂症是人类现代医学史上第一种被发现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脑疾病。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也是人类社会对遗传与基因爱恨交加的世纪。从一开始对基因的无比崇拜,到纳粹灭亡后所有人都对导致疾病的遗传因素讳莫如深,现代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隐谷路》提供了一份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绝佳资料,一个被疾病困扰的大家族。在逐渐揭开精神分裂症神秘面纱的同时,医生也发现了各种药物,可以逐渐减轻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痛苦。人类也许暂时还无法治愈精神分裂症,但无数医生和科学家的孜孜探索终将使人类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占有还是存在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

    《占有还是存在》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的最后一部著作。他对自己多年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崇拜的人类生存方式的非人道化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

    弗洛姆区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即占有和存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础是以利润为取向的社会,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则会创造性地运用人的力量。他对消费社会的反人道、对人的无意识的操纵,以及为稳定社会经济制度而进行的蓄意消费刺激,都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提出了变革性的纲领见解。

    弗洛姆语录

    无节制的欲望满足无益于人类的福祉,它不会带来幸福,甚至也不会带来最大化的享乐。

    人们拒绝承认的是,并非自私自利的人类本性使得工业社会产生;恰恰相反,自私自利与贪婪是工业社会大环境的产物。

    现在的语言风格表明当今社会已高度异化。几十年前,病人不会说“我有一个难题”,而会说“我很困扰”;不会说“我有失眠症”,而会说“我睡不着”;不会说“我有幸福的婚姻”,而会说“我结婚了,很幸福”。

    在占有型模式中,人们的幸福就在于高人一等、在于拥有权力,并且归根结底在于征服、掠夺和杀戮的能力。而在存在型生存模式中,幸福在于爱、分享和给予。

    只要我们仍然活在占有型生存方式中,我们必然怕死,任何理性的解释都不会消除这种恐惧。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重建与生命的纽带,回应他人的爱并点燃自己内心的爱,那么哪怕他在弥留之际,恐惧感也会大大减少。

  • 凉山纪

    作者:何万敏

    这是一部徐徐展开的凉山人文地理笔记,也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身为凉山人的作者多年间不断深入彝族聚居区,用图像与文字记录了凉山的季候、山河、植被、风俗,从西昌到金沙江,从毕摩文化到彝人之歌,作者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用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为我们还原和呈现了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完整风貌,弥补了公众对凉山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认知的空白,更让我们透过这偏远的地域和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加深对广袤中国大地的了解。

    ★ 终于有了一本凉山人书写凉山的绝佳读本,揭开了大凉山的神秘面纱

    四川的地理地貌几乎算得上是一个微缩型的中国地貌,川西是高原藏区,川东则是湿热南方。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凉山总给人一种遥远和蛮荒的感觉,这里是国内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因其偏远的地域和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遍布街巷的彝族古文字,何万敏笔下的《凉山纪》便为我们呈现了关于凉山的一切。

    ★ 不止是凉山的地理风貌,更是关于凉山人的故事

    作者以地理作为时空坐标,以具体的人和事来勾画世居族群的历史面貌,他的足迹与历史之道合辙、合股而绞缠,由此托举起扎实、丰满、感人、绵延的叙事。在本书中,他用“历史微观写作”的方式把这方土地跟生活在那里的一个个具体的人联系了起来,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也从一个个寻访者口中的讲述,了解在大山里的他们,作为个体普通却不平凡的生命“踪迹”。

    ★ 透过凉山这个切面,看到从绝对贫困到全民脱贫的中国故事

    只有走进基层的田间地头、大山深处,才能加深对广袤中国大地的了解,作者在书中真实记叙了大凉山这些年来悄然发生的变化:甘洛县挖曲村第一书记杨海军等人探访“鬼山”,探讨开发旅游的可能性;美姑县板诺洛村党支部书记阿侯娘娘带领村民脱贫摘帽的轶事;冕宁县锦屏镇农民王仕明盖新房算的流水账;以及为了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历史性地解决,奋战在凉山各处的基层干部与村民们的日常……

    ★ 讲述了包括吉克隽逸、莫西子诗在内的彝族音乐人的故事

    当年参加《中国好声音》的吉克隽逸,以一个纯朴彝族姑娘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谁也没想到,这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彝族姑娘,竟能在日后成长为极具国际范的女歌手……在流行歌曲同质化倾向明显的潮流中,彝族音乐人的创作辨识度极高,他们音乐的灵性和天赋,流动着只有山歌才有的纯朴的优美。作者在书中讲述包括“山鹰组合”“彝人制造”、吉克隽逸、莫西子诗的音乐故事,今天,许许多多的彝族音乐人都正以他们的音乐创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凉山、认识彝族文化。

  • 驶于当下

    作者:徐前进

    ◆编辑推荐

    ☆一次大胆而又敏锐的写作实践,打破非虚构写作的定式,让不能言语的汽车成为主角,真正做到了 “把自己作为方法”

    ☆我们都是日常生活的专家之“出行”篇,感受当下鲜活的汽车驾驶历程:菜鸟怎样克服新手恐惧成为老司机?手动挡的乐趣在哪里?外资车一定好于国产车吗?如何应 对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糅合理论与现实,以深刻洞见指引诗意文字,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描绘一幅不同以往的思想图景:包括汽车在内的物质机器如何影响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哲学学者汪民安、徐英瑾,社会学学者田丰、严飞,历史学学者高毅一致推荐:很有想法!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汽车取代牛马,成为公共道路的主角,它是现代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工具,塑造了现代人类的空间感、时间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社会景观。然而,汽车自身的状态却很少进入现代文本,也几无可能进入未来历史,因为它无法言语,没有感情。

    本书试图完成一次大胆的写作实践。这是一个需要依靠感觉、想象力与修辞的领域,目的是将不能言语的物质纳入文本,成为可供留存的历史记录。

    作者以自己的汽车为对象,下沉到日常生活中,描绘了汽车的真实状态以及人与车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车主,作者和4s店销售员、驾校师傅、出租车司机、修车工、交警、车险理赔人员等一同感受着汽车的存在。作为一名专业的学者,作者则在自己的车中构建了一个微小的思想空间,反思现代技术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相关好评

    “通过一个历史学者对购置和使用一辆汽车的个体感受,思考工业化引起的人的境况的变化,初看视域可能有点偏狭,但由于作者的人文社科知识修养深厚,他的先锋尝试仍不乏有益的启示,有望引起一股潮流,在日常生活史领域开出一片新天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高毅

    “联结方向盘、引擎火花塞与时代精神的轮上奇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用得上的哲学》作者 徐英瑾

    ◆作者简介

    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著有《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译有《启蒙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序言》,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读书》等 刊物发表数篇文章,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以实践性的写作开拓文字制度的边界,发掘历史学家与未来的关系。

  • 煌煌商周

    作者:高虫二

    理清商周变革的脉络,探寻华夏文明的早期转型

    ☆编辑推荐

    ▶一部通俗诙谐的商周历史小说,引领读者穿越晦暗的商周历史,了解华夏文明的早期转型,探寻孔子毕生追求的“理想国”。

    ▶从“中华文明起源”的主题切入,梳理商周之间的变革历程,从商的血腥祭祀、尚鬼尊神到周的制礼作乐、分封四方、德治保民……且看华夏文明如何开启崭新的基调。

    ▶有侧重地撷取商周之际百年间的重要人物、事件,以大量的历史情节流畅清晰地描绘历史脉络。

    ▶采用翔实可信的考古材料、传世文献,吸收前贤学者研究,不颠覆、不戏说,言之有物,尽力还原商周间历史的本来面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自周族公亶父迁居岐山起,至周公旦病逝之间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周人历史,以及平行时间线下武乙至帝辛几代商王之间的晚商故事。作者以通俗诙谐的语言,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晦暗经过,向我们讲述了小邦周是如何率领本邦及诸多小方国,推翻了热衷神祀、人牲的商朝,之后革新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周的种种制度理念成为孔子毕生思想追求的人文渊薮,商周间的历史变革则塑造了华夏文明的基本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