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理论

  • 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

    作者:弗兰姆普敦

    《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作者在书中跟踪了在20世纪世界建筑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些建筑思想轨迹,言简意赅地描述了20世纪世界建筑发展演变的总体轮廓,并逐一说明这些特定的主题或文化借喻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自己的。因此,可以说《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是一部20世纪世界建筑演变的简明史。《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内容丰富,富有深度,学术价值高,脉络清晰,系统性强,论述严谨而中肯,分析和评论深刻而客观,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为我国建筑师及建筑系师生提供了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极好的教学参考书和必读经典书目。
  •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作者:Nesbitt, Kate 编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alTheory" collects in a single volume the most significant essays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of the last thirty years. A dynamic period of reexamination of the discipline, the postmodern eraproduced widely divergent and radical viewpoints on issues of making, meaning, history, and the city. Among the paradigms presented arearchitectural postmodernism, phenomenology, semiotics, poststructuralism, deconstruction, and feminism. By gathering these influential articles from a vast array of books and journals into a comprehensive anthology, Kate Nesbitt has created a resource of great value. Indispensable to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theory,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also serves practition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s Nesbitt provides an overview, a thematic structure, and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each essay. The list of authors in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reads like a "Who's Who"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thought: Tadao Ando, Giulio Carlo Argan, Alan Colquhoun, Jacques Derrida, Peter Eisenman, Marco Frascari, Kenneth Frampton, Diane Ghirardo, Vittorio Gregotti, Karsten Harries, Rem Koolhaas,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Aldo Rossi, Colin Rowe, Thomas Schumacher, Ignasi de Sol-Morales Rubi, Bernard Tschumi, Robert Venturi and Denise Scott Brown, and Anthony Vidler. A bibliography and notes on all the contributors are also included.
  •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

    作者:彼得·柯林斯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第2版)》是一本专论200多年来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发展的书。作者从浪漫主义、复古主义、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等方面论述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变化和形成过程,并详述了各种文学艺术思潮对它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第2版)》内容丰富、创见较多,是一本研究现代建筑的重要参考书。
  • 人类学的四个讲座

    作者:[美]安德鲁·斯特拉森,[美]帕梅拉·斯

    本书是两位著名的 人类学家安德鲁·斯特拉森和帕梅拉·斯图瓦德应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之邀,在北京大学做的四次主题演讲,内容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田野考察为基础。同时援引美国、西班牙、爱尔兰、中国台湾的诸多案例,广泛涉及巫术妖法、体液观等人类学传统课题,创造性地将之与当代国际问题如恐怖主义、全球化等课题相衔接,进行对比研究。每个演讲之后,附有北京大学、清华太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十余所中外高校的人类学学者与两位教授的交流问答,堪称近期中国人类学研究与世界人类学界最重要的一次对话。
  • 经济学及其敌人

    作者:[ 澳] 威廉· 奥利弗· 科尔曼

    阅读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罗伯特·卢卡斯,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威廉·奥利弗·科尔曼的这本书是一部学术精品,它展示了作者对经济学历史令人惊叹的阅读范围和深度。 ——戴维·M.列维,乔治·梅森大学教授 每一个对“知性历史”感兴趣的人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本书,并与以赛亚·柏林的作品并列。 ——P.P.麦克吉尼斯,《四分仪》杂志(Quadrant)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为什么在诗作中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冷嘲热讽?反经济学理论家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有何贡献?反犹太言行和反经济学理论的关系究竟如何?20世纪的环保主义者认为理论间接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观点能否成立?…… 几乎自诞生之日起,经济学就笼罩在某些被统称为“反经济学理论”的思想的阴影之下;高速、贬低和不遗余力的攻击是后者对经济学的根本态度,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瓦尔拉斯、凯恩斯、希克斯和大部分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他们主张的理论均未幸免 。 在这部“反经济学”的历史中,作者仔细梳理了自18世纪起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二百余年来的“反经济学理论”,回顾了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出于不同目的对“主流经济学传统”(the Great Tradition,主要指自由主义经济学)进行指责和批判的反经济学理论;并对这些与主流经济学理论水火不容的反经济学理论做了详细的评论和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之处。
  • 国富论(上下册)

    作者:亚当·斯密

    《国富论》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书,是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深邃见解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取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馆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身处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 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同济建筑讲坛

    作者:卢永毅

    这本文集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西方建筑理论课程,其中收入了西方一些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在这个课堂的精彩演讲,也汇集了国内外多位学者为这门课程带来的丰富内容。旨在开展对后现代时期一些重要建筑理论与建筑问题的深入学习与讨论。文集强调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和多元思想,关注建筑理论的基本途径和思维方式,以此引发对中国建筑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学术思想的活跃交流。
  • 考古学思想史

    作者:[加] 布鲁斯•特里格 著 陈淳译

    本书首次对中世纪以来的考古学思想(包括中国考古学)进行世界性审视,将考古学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与知识背景之中,重点考察了考古学思想明显连续而又互动的趋势,试图确定这些趋势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至少在西方——个人和考古学家的共同利益如何与中产阶级起伏的命运相关。虽然主观性的影响一直很大,但是作者认为,不断积累的考古资料会对阐释施予越来越大的制约。反过来,对这些资料的利用也会增强考古研究的客观性,并提高这些资料在了解整个人类历史以及人类一般条件上的价值。作为专业人士的重要参考书和欧美考古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作者富有想象力的思考,必将促进中国考古学界充分和全面解了世界上各种理论方法的沿革和优劣,创造出具备自身特色的思想方法体系。
  • 中国建筑60年

    作者:朱剑飞

    《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收集了国内外(中、美、澳、德等国)二十二位学者关于上述问题的最新研究。本书聚焦l949年以来的现代中国建筑的设计思想和相关社会、历史问题。它把建筑历史和社会理论结合起来,采用兼顾历史和理论议题的八个栏目,涵盖“国家象征”、“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知识制度”、“作者问题”和“全球互动”等研究专题。它由群体学者参加,是覆盖面宽广,专题化,重视分析,注重建筑的形式、思想和社会理论问题的一本独特的研究文集。
  • 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

    作者:[意] 曼弗雷多·塔夫里

    本书是建筑理论的经典文献,代表了作者曼弗雷多·塔夫里的建筑理论研究生涯的开端,也是塔夫里对陈腐的欧洲建筑理论界发动的第一次冲击。本书中两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操作性批评和客体的危机,从关注建筑的批评,转向意识形态批评。塔夫里是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建筑史学家和理论家,他将视野从意大利拓展到欧洲和美国建筑的最新发展,使他的批判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以20世纪60年代当时最新的哲学观与艺术观,尤其是结构主义观点,奠定了当代建筑批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他的《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这本论著充满欧洲尤其是意大利自文艺复兴以来积淀的深厚历史信息,涉及了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深入剖析了现代运动的本源,引入了建筑的阶级批判,从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阐述了建筑学的历史。塔夫里在本书中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建筑的历史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建筑的结构主义分析;从事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操作性批评。而且,不仅从建筑史的发展研究问题,也将整个艺术史作为研究对象。书中涉及了哲学、美学、历史、心理学、结构语言学、语义学、现象学、符号学、信息理论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并应用了这些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
  • 艺术

    作者:[美]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从史前人的石窟壁画到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的艺术创新,房龙以他睿智而从容的文笔,娓娓讲述人类艺术的全貌及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壮丽和充满艰辛的历程,人类在艺术上的每一项创造,每一点成就,都是其自身冲破种种藩篱向美好精神家园的一次巡礼和迈进;而更辉煌的未来正等着我们,这便是房龙在这本书里要告诉读者的故事。 全书涵盖了人类数千年来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以及文学、舞蹈、服饰、工艺美术等等艺术领域的主要成果。作者采用近似第一人称讲述的方法,幽默的口吻,并穿插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逸闻轶事,使得文字活泼生动。
  • 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作者:(英)阿兰·巴纳德

    人类学是一门非常关尖自身历史的学,作者写了一本清晰而睿智的教科书,其纵览人类学学科重大争论的历史场景,追寻理论和思想流派的谱系,对评价这些理论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这本书包括了人类学的先驱者、各种各样的进化论、传播论和文化区域理论、功能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行动中心理论、过程论和马克思主义观点、相对论的多种面目、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以及最近的阐释论和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作者阿兰·巴纳德现任南非开普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任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研究学院教授。他曾著有《亲属关系研究的探索实践》、《南非的猎人与牧民》等,并与乔纳森·斯潘塞合编《社会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
  • 考古学

    作者:张光直

    《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源自作者1966年在耶鲁大学以“史前聚落的分析与比较”为题的人类学讲座,英文本出版于1967年。书中系统地阐释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集中体现了作者在“新考古学”潮流的背景下,对考古学理论的再思考。他主张把聚落作为考古学主要的解析单元,认为考古学的首要目的是用有效的手段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人的世界的本质;他对族群、聚落、文化等概念的颇富常识又充满逻辑的阐释,极大地拓宽了同侪和后学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或许就是奠定作者一生辉煌成就的基石。
  • 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是在首版《中国经济专题》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版结合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新变化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增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储备货币与全球治理”的附录。书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解读中国经济》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海报:
  • 考古学

    作者:[英]科林·伦福儒,[英]保罗·巴恩

    本书是最近十多年来风靡全球、影响最大的一部教科书。自1991年问世以来,1996年、2000年先后发行第二、三版,每一版都把全球考古最新的重大发现和研究融入其中,是目前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最有权威、最为全面的一本书。 世界性、兼容性与前沿性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全书异彩纷呈,不同的读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全书600余页(包括600余幅图版),涵盖了考古学的历史、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100多个专题专栏文字,涉及从水下考古到炭14测年、从农业起源到文明衰退等诸多领域,并简要总结了30个有影响的发掘实例;通过墨西哥、澳大利亚、东南亚和英国四个重要考古项目实施案例研究,展示了考古学理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书后还附有考古学专业名词解释及大量的参考文献和深入阅读资料指南,方便了有兴趣的读者按图索骥。本书的稍显不足之处,在于其未能完全摆脱西方的眼光,这是任何作者都具有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因此怪罪作者。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吉林大学的杨建华和彭善国、北京大学吴小红、复旦大学陈淳、社科院考古所陈星灿与赵志军、自由攥稿人张玉洁、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沈辰、美国夏威夷毕晓普博物馆焦天龙、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李永迪、山东大学方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乔晓勤等参与了翻译,最后由陈星灿进行统校。 ——摘自《译者序》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即将在中国这块既有异常丰富而又多样的考古记录,也有纯粹考古学研究的优良传统的土地商出版,令我们非常高兴。 中国对世界考古学已经做出的和将要继续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对现代考古学家说来,许多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都有一般性的特点,它不局限于世界某个地区,却有非常广大的适用性。比如,“农业怎样发生”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城市的出现由哪些因素引起”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文字的早期起源如何”是第三个这样的问题。对所有这些问题来说,中国的考古学都会有很多贡献。因为在所有这些案例中,看起来似乎最根本的发明都在中国内部发生,与可能同时在世界其他地区比如西亚发生的事件没有关系。对试图理解农业起源的人说来,粟作农业在黄河流域的开始和稻作农业在华南的开始,同大麦、小麦在西亚的驯化、玉米在中美洲的栽培和其他作物在非洲的耕种一样有意义。正是从一系列这样的个案研究中,我们才有望对农业起源的一般过程有所了解。 同样地,研究复杂社会的兴起也不能遗漏商代考古及其前代考古的记录。对中国文明早期起源的理解,必将和目前正在西亚和中美洲进行的类似工作一样,为了解这些过程做出贡献。许多迹象表明,安阳的甲骨文有更古老的前身。当然,符号——也有的学者称其为原始文字——已经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比如半坡出现。我们也许更想多知道一些文字在中国发生的社会背景,无疑更多的证据也将应运而生。 我们确信,未来十年考古学的信息交流将剧增。本书中文版的面世即是对这种信息交流中流向中国的部分证明。当然,西方也迫切希望得到与某些这类关键问题相关的证据。 我们毫不怀疑西方人需要从中国同行那里学习他们处理一系列考古学问题的方法。我们意识到,许多年来把考古学展示给大众在中国一直是一件要紧的事情。当我们中的一个(伦福儒)20年前有机会参观中国的某些考古遗址时,对把像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村这样重要的遗址成功地展示给公众,把守卫西安附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原地辉煌再现,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我们在本书第三编所讨论的那样,公众考古学的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外国旅游业,更重要的是为了当地人民的利益。我们也更关心考古遗址的盗掘和因没有任何发现的背景记录(更不要说出版物)而被买卖的地点不明的文物所引起的考古记录的丧失等世界性问题。考古遗址的盗掘和出土地点不明的文物的非法交易,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具有丰富考古遗址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在本书以后的版本中,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吸收最近中国考古工作的信息,因为我们认识到有许多东西我们必须从中国考古学的经验中去学习。同样,我们也希望本书在中国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那里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进步。 ——《中文版自序》
  • 历史人类学导论

    作者:雅各布·坦纳

    写这本书的想法,是我在2001—2002学年的时候,因参与柏林科学讲座而逗留柏林期间产生的。在哈伦湖畔举行的那期讲座,气氛很是促人思考,而且富有跨学科挑战的特色。那种挑战性不仅给人带来了许多启发,而且还在理智上给人留下了某种没有核心的感觉。与会专家运用的是各种五花八门的专业语言,表现出科学之不统一当时每天都能体验到这种不统一。面对这种无法一目了然的局面,你该怎么办呢?难道你该重新退回自己学科的象牙塔里,以便在跨学科的混乱一团之中标明自己的明确立场?抑或你该冒着这样一种危险,就是可能给别人留下自己仿佛是个无忧无虑的科学百科业余爱好者似的,对一切都感兴趣?我曾试图避免做出这种非此则彼的选择,不过却明确地侧重了扩大我的视野。假如没有我在那年获得的种种启发和鼓励,我是根本写不成这本书的(从一个史学家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涉足了许多不同的新领域)。因此,我想首先感谢那次柏林科学讲座。 2002年秋,我到了我在跨学科迷宫里从事科学活动的第二站,即设在柏林的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是汉斯约尔格•莱茵贝格尔和米夏埃尔•哈格纳两位先生邀请我去的。所以我要感谢他们。我在那里工作期间,跟彼得•舍特勒尔先生进行的多次讨论,对我构想本书也十分重要。关于史学和大脑研究之间关联的初步思考,则是2003年春,我在柏林的马克•布洛赫中心的一次报告中提出的。在2003—2004学年的冬季学期,我享受了一次教授休假,并在巴黎的人文科学院逗留了一段时间。事实证明,那对我写作此书是一次极好的推动和促进。莫里斯•埃玛尔的邀请,把我从本国行政式的大学教学科研活动中解脱出来,再次为我提供了不受干扰地专事写作的机会。在那段时间,我跟好几位法国的史学家进行了交谈,特别是萨比娜•洛里加女士和该科学院研究员彼得•贝克尔先生,从而在这个课题上为我打开了新的眼界。 在澄清各种问题方面,埃贝哈德•奥尔特兰德)、多丽丝•考夫曼和瓦伦丁•格勒布纳,都曾是我的在行的谈话伙伴。另外,我从《历史人类学》杂志的编者同人那里,得到了许多启发。给我启发的还有达维德•古格里)、米夏埃尔•哈格纳、米夏埃尔•汉佩和菲利普•萨拉赞,他们都是跟我一起在知识史研究中心(Competence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工作的同事。这个中心是苏黎世大学和瑞士联邦技术大学共同组建的一个机构,作为两校的合作项目。我们的这些讨论表明,历史人类学这种东西是一个有着多副面孔的题目,在这个题目里,许多现实性的争议层见叠出;而这些讨论,也展现了不少理论上的分歧。凡是我跟他们讨论过我这本书的那些人,都给我出过许多点子,只是我在书中并未专门标出是谁贡献的想法罢了;不过全书的论证线索,以及书中未予论述或仍未论述明白的问题,则全由笔者个人负责。在本书定稿的最后阶段,我很信赖出版社专心致志的编审部;此外还有阿里亚娜•温克勒女士,她在审阅我的书稿时不仅表现了形式上的一丝不苟,而且还证明她在内容方面也是在行的。 我在撰写此书期间,尤其是我在柏林的克罗伊茨贝格专事写作的那段时日里,真是如同不畏艰险地在崎岖不明的哲学思维小路上攀援摸索一样。多亏西蒙娜•马伦霍尔茨总是给我提供许多充满思想火花的点拨,才多次把我带回到坚实的思维道路上来。要不然的话,这部论及一个无边无际的课题的手稿怕是永远也完成不了。特向她专门致谢。 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Ⅰ 鸣谢/1 第一章 绪论:人类学的混沌状态/1 第一节虚拟世界里的食人者/1 第二节定义与分类/4 第三节问题与命题/10 第四节目的与结构/15 第二章 从启蒙运动时期的惊诧到1900年前后的危机意识/27 第一节历史学与人学/27 题外话:“机器先生”——拉美特利/30 第二节人类学与种族分类/33 题外话:福柯对人类学“睡眠”的批判/37 第三节世纪末的史学危机 /39 第四节体质人类学与哲学人类学/41 第三章 20世纪的历史学与人类学/53 第一节来自法国的革新:年鉴派史学家/54 第二节欧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径/61 第三节历史人类学在德国的发展趋势与论争 /63 第四节单页插图?档案馆里的田野考察与田野 考察时的寻踪觅迹/68 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的问题与视角/83 第一节“具体的人”是虚构吗?/83 第二节微观史学与行为理论/86 第三节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以及“等级游戏”/93 第四节日常、习惯、重复结构:稳定与演变/99 第五节肉体体验与身体技术/102 第五章 从自然科学研究看人/119 第一节关于“尚未确定的动物”的若干论断/119 第二节社会生物学的归纳与进化论的普遍化/123 第三节大脑里的文化:神经学认识 /127 第四节有限理性与日常启发学/131 第五节跨学科对话的问题与机遇/134 第六章 历史与对称人类学/147 第一节 循环性与相互作用/148 第二节 劳动与媒介:制造工具的动物之作为符号动物/150 题外话:文字之作为传播媒介和人类实践/154 第三节 信息论、控制论人类学、技术/156 第四节 理解的可能与局限/159 结 语 “理性的人”/169 参考文献/175 译者附语/227
  • 历史社会学手册

    作者:(英)德兰迪,(英)伊辛 主编

    本书以专题述评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历史社会学的主要发展历程、经典人物、重要问题、路径和方法,重在揭示近20年来该领域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内容丰富、新颖,尤其适合作为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 考古学研究入门

    作者:陈淳

    作者从考古学的概况、研究史、经典著作、基本史料、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这一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适合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
  • 管理百年

    作者:斯图尔特·克雷纳

    《管理百年》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在管理的黄金时代的理论和实践中畅游的机会。书中回顾了众多历史人物,这些工作足以让任何一位小说家心生羡慕。从亨利·福特到爱德华兹·戴明,克雷纳所涉及的创新者们与他们提出来的观念一样有趣。这是一本将真实生活写进历史的书籍,其中充满了对每一位学习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人来说都具有价值的远见。 有趣、创新和进步的100年,当人类文明的曙光初现,管理就已经与我们相伴。但只是在过去的100年里,管理才被作为一项职业得到认识、分析、监控和传授,才有了一定的形式。
  • 档案中的虚构

    作者: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Natalie

    16世纪的法国实行皇家赦免制,戴罪之人可以通过陈情求赦而免死脱罪,赦罪书是由此产生的一种特殊文献。赦罪书的制度运作,讲述者、书写者、审阅者的种种表现,求赦故事的叙事结构和技巧,以及其中女性的声音,这些都是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精心分析的对象,16世纪法国社会一幕幕鲜活的画面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字字珠玑,给16世纪的司法史、社会史、文学史投射了一道迷人的光芒。这是一份样本,让我们可以观察这位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造力的历史学家是如何从事历史研究和写作的。——亨利·海勒,《社会史》 戴维斯一直致力于发掘来自16世纪的声音,重建我们与他们的直接联系。这部新作反映了她最深入、最精巧的探索……这部重要的作品第一次探讨了16世纪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叙述(也就意味着建构)他们自身的生活现实。——乔纳森·德瓦尔特,《社会史杂志》 戴维斯的文笔一如既往地优雅漂亮,呈现了16世纪生活的丰富信息。——理查德·崔斯勒,《文艺复兴季刊》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任何一位法国史研究者都无法等闲视之。戴维斯通过赦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观察16世纪法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条新路径。——理查德·戈登,《16世纪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