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理论

  • 现世的乌托邦

    作者:朱渊

    “十次小组”是20世纪中叶在CIAM之后出现的具有革命气质与实践追求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年轻团体。本书不仅是关于“十次小组”的专题研究著作,还是一部由此延展的相关城市与建筑关联的探索性专著。全书始于“十次小组”与CIAM的决裂与继承,将“现世的乌托邦”的核心论题逐步引入“十次小组”特性的“中介”之解。其中,“整体关联”“社会对应物”“CIAM格网的分析工具”“大量性”“As Found”美学等,表述了研究的核心内容。最后,基于批判性重建,本书以“新毯式建筑”理念的提出,对未来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由朱渊所著,《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适于城市设计及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 理解漫画

    作者:[美] 麦克劳德

    这是一本向大众普及漫画艺术的入门教学用书,书中作者通过形象化的角色带领我们一步步地认识漫画中的各种元素。《理解漫画》内容系统详尽,介绍了漫画中图形符号的应用、画格的概念、时间的表述方式、线条的合理表现、文字和图画的结合要点,以及漫画中色彩的运用等内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 现代建筑

    作者: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本书是对世界现代建筑的一次全面审视,是国际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成名作,1980年问世以来即获极高赞誉,被称为现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多次再版。2004年,三联书店曾出版该书第三版中译本,深受读者欢迎,亦多次重印。在此第四版中,作者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增补一章,从地形、形态、可持续性、物质性、人居及公共形式等六个方面分析世界建筑在近三十年来的变化。 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丰富而精致的图片,令本书的阅读更加直观;客观而精到的论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建筑与音乐、绘画、哲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可感知。
  • 艺术的真谛

    作者:(英)赫伯特・里德

    艺术就是美吗?美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艺术的价值是什么?作者凭借多年丰厚的艺术实践,从视觉艺术的欣赏角度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艺术的特质。本书是一部系统的艺术概论专著,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丰富的知识性,被英国《明星》艺术杂志称为“绝无仅有的最简明扼要的有助于艺术欣赏的艺术概论”。
  •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作者:孙施文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对现代城市规划及其理论进行概说的基础上,本书的第二、第五部分,结合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详细介绍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对当今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本书的第三、第四部分,针对城市规划的对象和城市规划本身对城市发展、土地使用、城市形态以及城市规划的作用、规划类型、规划政策和规划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基本覆盖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内容。
  •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作者:刘绪源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这些通常的划分类别的界限,富于创意地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深入阐释了这三类“元主题”的美学特征,开辟了一种言说儿童文学的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既有完整的理论框架,又有对作家和作品的深切的体验与阐发,现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界公认的重要论著,是儿童文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更是许多年轻学者一读再读的好书。
  • The Eyes of the Skin

    作者:Juhani Pallasmaa

    Since the book's first publication, interest in the role of the body and the senses has been emerging in both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This new, revised and extended edition of this seminal work will not only inspire architects and students to design more holistic architecture, but will enrich the general reader's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 The Eyes of the Skin has become a classic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consists of two extended essays. The first survey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ocular-centric paradigm in western culture since the Greeks, and its impact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nature of architecture. The second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 other senses in authentic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 and points the way towards a multi-sensory architecture which facilitates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ntegration.
  • 经济解释

    作者:张五常

    《经济解释》一书,收集了张教授1968年至1998年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25篇文章,基本上囊括了教授的学术思想。1982年,张教授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本集子,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张教授坚信,经济学必须是解释现象的科学,只有能够解释现象的经济理论才具有生命力。自(19)50、60年代兴起的经济解释的浪潮中,张教授无疑是最优秀的弄潮儿之一。 在《经济解释》这部书稿中,张五常融入了一项新颖、重要、被广泛解释、而所有现行教科书均迟迟没有载入的内容,那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这些内容当然是《经济解释》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读者将有关的章节与科斯和阿尔钦的结论比照,就不难看出“青”是否胜于“蓝”了。 《经济解释》理论体系的另一特点是,它逻辑划一、前后连贯、一气呵成,并无“微观”与“宏观”之分。大部分风行一时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已经被事实推翻。由于《经济解释》只阐述至今依然坚如磐石的经济原理,而不充当经济思想史的展览馆,所以它比现行的“萨缪尔森体系”的经济学教科书更加可靠。 书中,张五常利用了卡尔纳普和波普尔等人的科学哲学成果,用以处理经济学的概念和构筑经济学的体系。他恪守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原则,拒斥学术上的投机取巧,与浮夸卖弄的学者形成鲜明对照。 张五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洁净的学术范本,读者可以从中领悟,一个接受了扎实科学训练的人,是如何冷却自己的情感,将“好不好”(价值判断)、“怎么办”(政策建议)和“为什么”(科学解释)三者划得泾渭分明的。 张五常列举了大量实例,尤其是立足亚洲的实例。充满数学符号的经济学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以真实例子取胜的经济学著作,则依然寥廖无几——无疑,《国富论》是一本,《经济解释》也将是一本。
  • 艺术创造论

    作者:余秋雨

    本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完成于1987年,同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后又在台湾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过两次。此次,由作者自己删削修改一遍,作为“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的第一本付印。
  • 艺术中的精神

    作者:康定斯基

    《艺术中的精神》是康定斯基第一本系统阐发他的抽象艺术主张的理论著作。在这本书里,他采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沿用通神学者的说法,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具备这种才能,是因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式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
  •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作者:[美] 沃伦·贝格尔

    设计已经远远超出百万美元的室内设计或很酷的新字体,如今它关乎到乐观、行为方式以及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本书里,记者沃伦•贝格尔与布鲁斯•茂以及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合作,给出了十条开创性设计原则来解决我们面对商业、社会及个人的挑战。 通过数百个案例和访谈,贝格尔展现了设计的历史与未来,他带着读者进入到国际设计明星的工作室,如迪安•卡门、伊夫•比哈尔、布莱恩•柯林斯、保•谢尔、施德明和布鲁斯•茂。带着我们近距离看看设计师以何种方式处理问题,使用到哪些独特的工具和技巧,以致于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 场所精神

    作者:[挪] 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仍主张艺术作品的概念系生活情境的“具现”(concretization)。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其生活情境是富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总之,早期著作的目的在于以具体的建筑观点来认识建筑,目前我仍以为这种目的是最重要的事。今天许多混乱的产生是由于一些人在谈论建筑时东拉西扯所造成的。因此我将反映出建筑的信念:我并不同意风土的或纪念性的建筑是一种奢侈品,或是某种“感动大众”的东西(如拉普普(A.Rapoport)所言)。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藉以满足人生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 战争论

    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克劳塞维茨总结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的丰富经验,研究了130多个典型战例,写下了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战争论》论述了战争的方方面面。无论战争有多么不同,其目的都是一样的,认识了战争的目的,就认清了战争的本质,因此,克劳塞维茨给战争作了这样的界定:“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暴力。“暴力用技术和科学的成果装备自己来对付暴力。暴力所受到的国际法惯例的限制是微不足道的,这些限制与暴力同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削弱暴力的力量。暴力,即物质暴力(因为除了国家和法的概念以外就没有精神暴力了);它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作为目的。为了确有把握地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因此从概念上讲,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的真正目标。”克劳塞维茨没有从道义上论述战争,他抛弃了道德的温情主义和道德上的虚伪,从本体论的高度对战争作出界定,从而赤裸裸地揭露了战争及其本质。
  • 落差

    作者:[法] 于贝尔·达弥施

    本书是法国艺术史家于贝尔•达弥施有关摄影与电影研究成果的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摄影的本质,同时提出一个一直萦绕着他的问题:摄影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由于摄影的本质,不可能存在一种摄影史——哪怕在纪念他所崇敬的瓦尔特•本雅明撰写的《摄影小史》时,他也多次重申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分述三种不同的摄影实践,包括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视像、法国当代作家兼摄影家德尼•洛什的创作,以及加拿大多才多艺的全能艺术家迈克尔•斯诺的作品;第三部分专门讨论“建筑摄影”这一特殊类型;第四部分探讨运动的图像,也就是电影中的影像,最终提出一个“节奏-影像”的概念,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与“运动-影像”相映成趣。
  • 教学设计原理

    作者:R. M. 加涅(Rober

    《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本版修订中的一个突出之处是反映了数字时代的信息技术( 主要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另一个特色是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若干模型,并重点介绍了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模型,从更全面的珀度刻画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此外,由于近年兴起的建构主义思潮对教学尤其是教学设计有重要影响,因而本版还就和建构主义者的哲学与实践相联系的问题做了分析。最后,在学生行为表现的测量和教学系统的评价部分,本版也适当反映了这些领域的新发展,如真实性测量以及教学系统评价的若干具体类型和方法。由于本次修订有两位新作者加入,因而本版增加了来自军事与培训领域的教学设计的新例子,使得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技术超出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情境而有更广的适用性。 强力推荐: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 现代建筑

    作者:(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本书是对20世纪的建筑及其起源的一次全面审视,1980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赞誉,从而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1985年本书再版时,作者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增添了新的内容。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充,补充了最新的内容,并对当前特别重要的领域和论点进行了考察。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也经过重新审订和扩充。 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丰富而精致的图片,令本书的阅读更加直观;客观而精到的论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建筑与音乐、绘画、哲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可感知。
  • 比例

    作者:理查德·帕多万

    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Detail/6655.html
  • 建筑理论史

    作者: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是一部对欧洲与北美最为重要的建筑理论观念所作的具有先驱性的评论式综览。它详细介绍了自维特鲁威以来的世界建筑历史和理论,揭示了许多个世纪以来的建筑理论所展现的主题的丰富与多样性。 克鲁夫特教授在书中对于每一位重要的建筑理论家的阐释,都是奠基在他对于原始文本的亲自阅读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文本中包括了维特鲁威的,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者们那些论著、实用手册和范例模式性书籍,一些乌托邦哲学的或更为宽泛的美学、考古学或文学著作,和较为晚近时期的建筑师自己的一些表述,也关联其中。外文文献的引证,都是用的英语译文,并在尾注中附上了所引段落的原始文本。 图例是建筑理论著述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包括了200多幅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图版实例。书中还附有充实可信的尾注,以及极其丰富的参考文献目录。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于1985年以德文版的形式问世,随即又出版了英文版。《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因其宏大视野的主题以及在这一专题领域中所具有的国际性影响已成为世界性经典著作而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对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具有极好的参考借鉴价值,是一本极好的研究世界建筑历史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适用于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
  • 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作者:〔美〕查尔斯﹒詹克斯 卡

    后现代主义建筑 1955 詹姆斯·斯特林 《从加尔什别墅到雅乌尔别墅:1927年至1953年作为国家建筑师的柯布西耶》 1956 詹姆斯·斯特林 《朗香教堂:勒·柯布西耶的教堂和理性主义危机》 1960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1961 N·约翰·哈布瑞肯 《支撑结构:代替密集型建筑》 1961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1962 奥尔多·范·艾克《“十次小组”启蒙书》 1965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不是树》 1965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建筑意向》 1966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 1966 罗伯特·文丘里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1969 查尔斯·詹克斯 《符号学与建筑》 1970 贾恩卡洛·德卡洛 《建筑学的公众性》 1972 查尔斯·詹克斯和内森·西尔弗《局部独立主义》 1972 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斯蒂芬·艾泽努尔 《向拉斯韦加斯学习》 1975 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 1975 罗伯·克里尔《城市空间》 1975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 1975 约瑟夫·里克沃特《装饰不是罪过》 1976 阿尔多·罗西《模拟建筑》 1977 黑川纪章 《建筑中的新陈代谢》 1977 肯特·G·布鲁默和查尔斯·W·穆尔《人体,记忆与建筑》 1978 莱昂·克里尔 《理性建筑:城市的重建》 1978 安东尼·维德勒《第三类型学》 1979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 1980 多洛雷斯·海登 《没有性别歧视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对房屋,城市设计和人类分工的思考》 1980 查尔斯·詹克斯《迈向激进的折中主义》 1980 保罗·波托盖西 《禁欲主义的终曲》 1980 西特《关于西特哲学的注解》 1982 迈克尔·格雷夫斯《象征性建筑风格的一个实例》 1982 奥斯瓦尔多·马赛厄斯·翁格尔斯《建筑主题》 1983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关于批判地域主义:保守建筑的六要点》 1983 卢西恩·克罗尔《建筑的复杂性》 1984 孟菲斯《孟菲斯理论》 1987 黑川纪章 《共生哲学》 1989 史蒂文·霍尔《固定》 1991 弗兰克·O·盖里《自宅》 1991 长谷川逸子 《建筑——另一种自然事物》 1991 埃里奇·欧文·莫斯《你能告诉我什么样的真理》 1993 弗兰克·O·盖里《巴黎,美国文化中心:一次采访》 1993 杰弗里·基普尼 《致新建筑:交迭学说》 1993 格雷格·林恩《建筑的曲线:交迭的、弯曲的和柔韧的》 1996 矶崎新《岛国美学》 1996 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的13点主张》 后现代主义生态建筑 1969 伊恩·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 1979 西姆·范·德莱恩和斯特林·邦奈尔《整体设计》 1984 安妮·维斯顿·斯普林《花岗石的花园》 1984 南希·杰克·托德和约翰·托德 《生物建筑、海洋方舟和城市农业:生态学作为设计的基础》 1986 哈桑·法赛《天然能源与地方建筑》 1987 杨经文 《热带的城市地方主义》 1990 克里斯托弗·戴《灵魂的场所》 1990 詹姆斯·瓦恩斯 《建筑的宣言》 1991 象设计集团 《设计的原则》 1991 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 《绿色建筑》 1992 威廉·麦当诺 《汉诺威原则》 1993 彼得·高霍 《下一个美国都市》 1994 杨经文 《生物气候摩天大楼》 1996 希姆·凡·德·瑞和斯图尔特·考沃《生态设计》 传统建筑 1969 哈桑·法赛 《穷人的建筑》 1976 罗伯特·马奎尔 《传统的价值》 1977 大卫·沃特金 《道德与建筑》 1978 布鲁塞尔宣言《欧洲城市的重建》 1980 莫里司·库洛特 《用石头重建城市》 1983 季米特里·波尔菲里奥斯《古典主义不是一种风格》 1984 莱昂·克里尔 《建筑物和建筑学》 1984 罗伯特·AM·斯特恩《关于风格、古典主义和教学法》 1984 威尔士王子殿下《皇家建筑师学会祝辞》 1986 亚历山大·楚尼斯和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的古典主义:悲剧性的功能》 1987 威尔士王子殿下 《大厦讲演》 1989 杜埃尼+普莱特-紫伯克《传统社区发展法令》 1989 昆兰·特里 《建筑和神学》 1989 威尔士王子殿下 《英国印象》 1992 城市村庄团 《城市村庄》 1994 艾仑·格林伯格《为什么古典建筑是时髦的》 1994 罗杰·斯克卢顿《虚无主义时代的建筑原则》 晚期现代主义建筑 1954 菲利普·约翰逊 《现代建筑的七个支柱》 1955 艾利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和西奥·克罗斯比《新野兽主义建筑》 1956 保罗·鲁道夫 《建筑形式的六个决定因素》 1960 雷纳·班纳姆 《第一次机器时代的理论和设计》 1962 锡德里克·普赖斯 《活动和变化》 1962 艾利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十次小组”启蒙书》 1964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 《形式的合成逻辑》 1964 阿基格拉姆 《一般结构》 1964 约翰·海杜克 《声明》 1964 槟文彦 《巨厦》 1966 超级工作室 《微观事件/微观环境的描述》 1968 彼得·库克 《一个英国城镇的变形》 1969 雷纳·班纳姆 《环境优良的建筑》 1969 路易斯·I·康 《宁静和光线》 1969 锡德里克·普赖斯 《无规划》 1972 彼得·艾森曼 《薄纸板建筑》 1973 曼弗雷多·塔夫里 《建筑和乌托邦》 1975 菲利普·约翰逊 《促使我赞同的东西》 1975 皮亚诺+罗杰斯 《声明》 1976 莱昂内尔·马奇 《设计的逻辑和价值的问题》 1985 理查斯·罗杰斯 《对建筑的观察》 1990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满足秩序的要求,构造案例》 1991 安藤忠雄 《建筑视野之外》 1994 彼得·赖斯 《工程师的任务》 1994 伊恩·里奇 《结合性好的建筑》 新现代主义建筑 1976 彼得·艾森曼 《后功能主义建筑》 1977 伯纳德·屈米 《建筑的乐趣》 1978 库珀·希墨尔布劳 《宏伟废墟的将来》 1978 雷姆·库哈斯 《疯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再生宣言》 1979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终结空间》 1980 库珀·希墨尔布劳 《建筑必须绚烂夺目》 1981 伯纳德·屈米 《曼哈顿手稿》 1982 扎哈·哈迪德 《随机对任意》 1983 扎哈·哈迪德 《89°》 1983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无创造性的标志》 1984 彼得·艾森曼 《古典时代的终结:尽头的结束,开始的结束》 1986 约翰·海杜克 《一个建筑师的思考》 1988 库珀·希墨尔布劳《我们的躯体在城市中消散》 1988 杰弗里·基普尼斯 《无理性形式》 1988 马克·威格利 《解构主义建筑》 1991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倒置X》 1992 彼得·艾森曼 《视野的展开:电子传媒时代的建筑》 1993 威尔·艾尔索普 《朝向实用乐趣的一种建筑》 1993 汤姆·梅恩 《相连的孤独》 1993 利伯斯·伍兹 《宣言》 1994 雷姆·库哈斯 《都市化怎么啦?》 1994 雷姆·库哈斯 《大:或是过大而带来的问题》
  • 拼贴城市

    作者:柯林·罗

    在以城市为背景对象有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拼贴城市》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在建筑学与城市研究向后现代转向的过程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地位。《拼贴城市》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学界内的高度关注,许多著名学府将其选为必读教材。本书所涉足的范围很广,从经典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到现代学术、现代文学、城市建筑史等等,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人文领域场景,以此来谈论现代建筑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