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电影研究

  • 刀光侠影蒙太奇

    作者:陈墨

  • 好莱坞

    作者:[法]雷吉斯·迪布瓦

    本书在对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同一个电影”——美国电影。作者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电影如何呈现美国的意识形态。本书选取了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虽然意识形态问题与电影的品位无关,却关乎政治,作者选择将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目的并不是要将某些流行影片妖魔化,而是旨在呈现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 作者认为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共识之上,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尽管如此,好莱坞电影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仍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及其意识形态在国外如何被当地的观众所接受的问题。
  • 日本电影大师

    作者:奥蒂·波克

    日本影史名家辈出,杰作无数,如何去芜存菁,最快时间掌握日本电影的发展变化,了解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导演及其名作,《日本电影大师》是一本非常合适的书。作者抽取日本电影三个黄金时代的代表性导演共十位,通过分析他们的电影历程、作品特色,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可以宏观了解日本电影的发展历史;作者同时精选每位导演最杰出的一部作品详细解读,从而对日本电影进行微观透视。更重要的是,这些导演的电影生涯演进过程(通过对其电影生涯的追述和作者对在世导演及电影业者的访谈),展现了顶级艺术家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享誉全世界的艺术成就,值得中国电影人和电影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 纪录电影手册

    作者:林旭东

    中国当下著名的纪录片研究专家林旭东先生十年以来对纪录片创作进行研究的集大 成之作。全书分两大部分:纪录片的创作与纪录片的实践,包括纪录电影的起源与历 史、导演与作品、方法与技巧。介绍了摄影师如何辛勤劳作,通过真实的在现实世界,用电影眼睛,去探索、去激发国民的强烈感情,本书重点介绍了对纪录片如何进行导演、如何进行前期制作,如何进行现场操作及后期制作。
  •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

    作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策劃

    王家衛是九十年代以來,在香港備受爭議、在海外力受追捧的香港導演。 2004年出版的《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由多位香港資深影評人編寫,是由香港觀點出發的王家衛專論集,是認識王家衛作品,認識香港電影文化的必讀本。事隔十年,慢工出細貨的王家衛完成了兩部長片:《藍莓之夜》(My Blueberry Nights,2007)和《一代宗師》(2013),但此期間修復並重新剪輯了《東邪西毒終極版》(2009),還拍了多部短片和廣告片。《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在原書的基礎上,對結構和內容重做整理,討論這十年來的新作。 本書從不同角度分析王家衛電影的重要性及藝術性。第一部份「橫移綜論」暢談貫穿王家衛作品裡的題旨、風格特色及其成功的背景;第二部份「大寫特寫」從首作《旺角卡門》到最新的《一代宗師》,細論每套電影。第三部份「面對面」,王家衛現身說法,杜可風、張叔平、譚家明、劉鎮偉、徐皓峰細談合作之道,梁朝偉、潘廸華、張曼玉、章子怡憶述傳奇的背後種種。
  •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作者:郑树森 编

    本书是一部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华语电影的论文集。汇集了大陆、港台及海外华裔知名学者以及著名美国理论家詹明信和毕克伟的精彩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发掘电影影像背后蕴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同时,对当代华语电影与中国传统对曲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对若干有影响的电影作品,如《霸王别姬》、《孩子王》、《秋菊打官局》等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
  •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册)

    作者:章柏青、贾磊磊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百年中国电影,疾风暴雨,世态风情,光影变幻。凝聚中国电影人的智慧与创造,见证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现实与历史,奋斗与崛起,苦难与辉煌。   中国电影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传统到市场经济的生产格局,从行业垄断的封闭型环境到开放竞争的国际化境遇,从单一的影片盈利模式到多元化的市场空间,中国电影正在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大道。
  • 电影与当代批评理论

    作者:Robert Lapslet,Micha

    受到一九六八年政治劇變的影響,電影開始捨棄過往專注探討形式美學的本體研究,而與當代文藝批評思潮聚合,注入了政治的意識形態色彩,也開始對正文以外的社會機構加以探索。 這些當代理論包括:符號學、心理分析、意識形態分析、政治學、敘事理論等;而本書尚包括作者論、前衛藝術與寫實主義,其廣泛從「生產」與「接收」兩個面向,探討電影機構與當時政治社會的關聯,以及在社會形構下電影機制的運作。許多重要的理論學家如希斯、拉康、阿圖塞、巴特、伍倫等人的理論架構,廣泛地被應用在電影中,將電影實踐納入社會實踐的範籌中,從中建立意識形態,並進而建構電影在社會中的意義。
  •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

    作者:(澳)马宁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中国通俗剧电影的缘起与转变1897-1937)》(作者马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大语境中运用各种有关现代性和主体性的理论以及西方学术界有关通俗剧是一种体现民主政治的跨文化形式和具有另类公共领域功能的社会想象模式的新观点来分析和阐释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戏剧和电影在清末民初的缘起和发展以及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国家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通俗剧电影研究 一 跨文化通俗剧研究的空间转向 二 早期电影史研究中的范式转变 三 都市通俗文化与多重现代性 四 社会空间分析与现代民主政治 五 微观权力政治与弱势通俗剧理论 第二章 本土弱势通俗剧的缘起和发展 一 惯习,场域,音乐与弱势文化生产 二 神秘道德感知的弱势表达 三 影戏、游戏与通俗剧电影 四 早期电影中的国族想象 五 乐音艺术,风气说与民主政治 第三章 多重现代性的性别表征:从粉面女郎、盛装美眷到新女性 一 弱势文化生产的多重性别表征 二 鸳鸯蝴蝶派文学和电影中的性别政治 三 阴阳通变思想与新旧民主革命 四 白话现代主义的跨界女性形象 五 左翼电影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第四章 五四新文学中的弱势话语实践 一 视觉现代性与阅读政治 二 异质空间与域外思想 三 皱褶作用与主体化过程 四 中间物意识与连接式表达 五 弱势话语实践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第五章 新旧市民电影与都市反空间建构 一 异质空间中的市民社会与教育电影 二 体制空间内外的左翼电影 三 新市民电影中的微观权力政治 四 左翼艺术剧社与弱势电影实践 五 弱势声音配置与左翼民主政治 第六章 金本位,银本位与左翼电影的流通性 一 全球文化经济中的金本位与银本位 二 族裔人口与思想和意识形态景观 三 文化翻译与秩序重建 四 认知范式转变与新社会契约 五 社会危机表征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第七章 感知反应场与情感结构 一 通俗剧与传统美学感知体系 二 情感结构的历史纬度 三 视听情境解读与情感表达 四 从诗意代言到互动对话 五 集体救赎与共同文化建构 第八章 反思现代性与开放诗学 一 反思媒介与反思现代性 二 社会危机与开放诗学 三 动态结构与辩证意象 四 移动表演与主体间性 五 批判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第九章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 一 白话,俗话与国语电影 二 异质性叙事与想象共同体建构 三 从银幕艳史到左翼集锦 四 隐性集锦片与意义生产网络 五 新星丛与新想象 主要参考书目
  • 中国武侠电影史

    作者:陈墨

    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中国武侠电影史 本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之一。本书粗略描述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线索,主要涉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武侠电影创作。本丛书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
  • 日本电影大师们2

    作者:佐藤忠男

    《日本电影大师们(2)》是根据佐藤忠男多年在各种报刊和杂志等发表过的,关于日本电影评论和对采访资料所做的梳理。《日本电影大师们(2)》主要涉及成濑巳喜男、山中贞雄、山本嘉次郎、丰田四郎、木村庄十二、吉村公三郎、久松静儿、龟井文夫、山本萨夫、岛耕二、今井正、黑泽明、木下惠介、川岛雄三等几位日本电影大师。
  • 借来的时间

    作者:王海威

    上海的灵魂,香港的桥,新浪潮导演为香港那段殖民历史----那段"借来的时间"找到了宿命,它来自上海,流连上海,既有晓风残月的缠绵,也有残酷夸张的命运. 漫游在两个城市,一个游客必须像一个感伤的考古者,呼吸着海风,摸索着摩登的味道,一切无关风月,而欲望的新都早就向全世界敞开了怀抱. 所謂“摩登”,眾所周知,就是英文的“現代”(M0dem)。 不知當年是誰巧手翻譯,又批發轉販,數十年間“聲影吠和”。在中國談摩登,離不開上海——當中國大部分的國土還包圍在溫暖而黑暗的鄉村中時,上海已經“有物皆‘摩’,無事不‘登’’’了︰摩登大衣、摩登商店、摩登按摩術、摩登建築、摩登教育,而最能體現“摩登”奧妙與魅力的,無疑還是上海的“摩登一族”。 “摩登一族”不僅包括當年的中產階層,不稱公司白領,而稱銀行小開,收入差強人意,消費豐儉由己,“多數打麻將,少數玩女人”。小開的女友或姊妹們,或迎著“社交公開”、“婚姻自主”的新潮,鶯鶯燕燕出入于書場茶肆、舞廳影院;或坐進偏廂房和亭子間,跟著留聲機學唱咿咿呀呀的“四季調”,在雜志的封面上瀏覽滬上風情的變幻。“摩登”成了上海的代名詞,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如此貼切地演繹這個詞所代表的全部意義,乃至在半個世紀之後,“摩登上海”所煥發的回光,竟然再次讓所有中國人成群結隊,照本宣科,全盤信托,不追究所以然。 上海像半個世紀前一樣摩登。這一次,“摩登”也有了新的內容,不完全是海派的機智、狡黠和市民氣息,更多的中國人帶著各種各樣的心態審視或迎合著上海摩登的“重現”︰文字的勾勒、影像來捕捉。王安憶的《長恨歌》、陳丹燕的《上海的紅顏遺事》,是它的小照;而《像霧像雨又像風》、《花樣年華》,在《子夜》這樣的長篇巨著之外,展開了資本家、投機者和產業工人的情愛畫廊…… 但普通生活和平凡情愛似乎並不是上海的全部,這個城市謎一樣的身世和處境被一位中國內地的年輕導演安排在一個有些詭異的故事里——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蘇州河》。跟著婁燁的鏡頭,漫游在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城市的繁華、往事、傳說和所有的垃圾”的河,懷舊和工業勾兌的影像時而模糊溫情,時而凶狠凌厲。它明目張膽地講述著一個荒謬的故事︰來自潔淨深海的美人魚落戶在上海的蘇州河,而她的前身隱隱約約似乎就是上海華洋雜交氣質的女孩,她穿著時髦,時而躲進亭子問,時而出入上海的酒吧,時而穿著海派的學生裝、扎起朝天辮,時而卻在幽暗的酒吧巨型魚缸里扮演她自己。而這個故事也在上海灰蒙蒙的天氣里忽明忽暗地展開。殺手、酒吧表演、走私的帶野牛草的伏特加,說不清這里是過去的冒險家樂園還是上海更新後的欲望地圖。 這個城市在人們眼里成了暖昧、不確定的代名詞。上海,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永遠的別處。 當然,中國人的生活中還有另外一個別處——一次幼年的旅行,讓我對這個別處有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次乘船,在幽暗悶熱的船艙里,我和父親夾雜在一些乘客中間觀看《小花》,但是人們似乎並沒有完全為影片所吸引,相反,觀影的過程顯得焦灼和沉悶。我和父親,還有這些三等艙甚至四等艙的乘客花錢買票的目的並不光是看電影,而是因為在這深夜的航行會經過香港——香港在對岸。果然,就在電影最精彩的當口——小花跪在山路上抬傷員的橋段也吸引不了那一雙雙朝著窗口眺望的眼楮,不知道是誰忽然發出了類似歡呼的聲音︰“香港到了!”頓時,狹小的窗口擁滿了人。我在人群中朝外望去,對岸的香港燈火輝煌,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高樓和建築威猛地矗立在岸邊不遠的地方。那時候的我並不明白人們為何如此興奮,直到我長大後才明白,原來這兩個別處,是中國的“都會”。 但就大約五十年前,香港卻不能引起中國人如此之大的興趣。一篇吳祖光在1995年所寫的《從上海到香港》的文章,不僅勾勒了他從上海遠赴香港兩年的工作經歷,也透露了1946年香港在內地人心目中絕大反差的形象。吳祖光這樣描述奔赴香港前的心情︰ 四十年代以前,論中國現代化的大城市首先要數上海。譬如香港、天津……都有“小上海”之稱號,而當時的香港居民把從內地來港的人一律稱之為“上海人”,可見上海的名聲和威力。而去香港的人並不是今天一樣那麼被人羨慕。 除了生活安定、治安有序、物價便宜,吳祖光對香港沒有更多的溢美之詞,然而另外兩位“共和國作家”航鷹和晉秋卻對香港表示了更大的激情,在《衣食住行在香港》這篇二人合寫的見聞錄中,香港生活中的消費細節被一再地玩味。初到香港,他們顯示的訝異與我幼年時的同船人並無二致︰ 在這座不算很大的城市理,到處都是廣告的海洋。從地面到樓頂,各式各樣的廣告招牌、霓虹燈呈立體交叉狀態,直到深夜仍然是燈火輝煌。作為東方“不夜城”,果然名不虛傳,加連威道、彌敦道、灣仔、旺角等等商業區夜晚燈火的亮度不亞于白天。 馬上,香港式的熱情服務便讓考察一行“受寵若驚”,乃至在去飯店用餐的時候竟產生了劉姥姥進大觀園式的忐忑與好奇︰ 朋友和我們一起五個人在君悅大酒店喝過幾次咖啡,接我們的寶馬車剛馳到酒店門口,侍應生就已經走到車前,拉開車門,待我們下了車,接過車鑰匙把車開走,這叫代客存車。你只管往里走,不必擔心丟了車,這些工作都是專職的,侍者要是把客人的車搞個張冠李戴,非讓老板炒了魷魚不可。下車後但見外面花壇、草坪、噴泉,好生氣派。酒店建築為中世紀歐洲風格,石刻浮雕莊重典雅。拾級而上,早有兩個洋打扮的小伙子拉開兩扇一寸來厚、三米多高的玻璃大門。兩個小伙子身體成反弓形拉著。我們一反常態,下意識地挺直了腰。俯身上台階這是在家里的習慣,在這里就要掉價了,總不能讓人家把大陸客當成大觀園里的劉姥姥不是。就讓人家小伙子拉著這麼沉重的大門,于心不忍,加快步伐又怕“丟份兒”,這個勁兒還真不好拿。 繁華的刺痛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意識,在興奮之余,自尊也讓他門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金錢社會,上帝的級別由腰的粗細而定。”盡管如比,他們還是被港人極大豐富的物質生活震驚了,超市中的商品陳列、城市的基礎設施、醫療制度,連樓宇的安保都讓他們嘖嘖稱奇,在對餐廳巨細無遺的描寫中也處處透露出對比和羨慕︰ 進得門來,但見內部裝飾極為豪華,高高低低九曲十八轉,總算在一處面海的落地窗前就了座。平均起來,一個桌子佔地不下四五十平方米。黃皮膚的、白皮膚的、黑皮膚的,應有盡有。隔不遠就有一位侍者恭立,眼楮像攝像機一樣來回掃射。一般說來,煙碟里的煙頭超過三個就要給你換上一個干淨的。飲茶或咖啡時間長了,難免內急,到衛生間方便方便,里面也有專人恭候。衛生間里絕無異味,同樣是縴塵不染,洗手時按下一個鈕SOAP是洗浴液,再按一個鈕是淨水,洗畢,侍者送上衛生紙巾,擦一擦再用烘干機烘干雙手,這一切都結束當然不能忘了付小費,港幣十元即可,不過在大陸這差不多又是一頓的飯費,在這里小小方便一下就方便進去了。待到東道主結賬時,這幾小壺咖啡、茶水、一小盤甜點,每次都要花去近千元港幣,真叫人倒吸一口涼氣。① 事隔五十年,上海的傳奇被香港取代,城市帶來的歡快體驗讓一代作家同時產生了艷羨和矜持。到2007年,我們忘記了這種復雜的心態,生活的環境和那時的香港越來越像,那是因為中國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可與多年前一樣,都會卻仍然只有上海和香港,甚至連北京,也因為故都的矜持和廣大,缺少都會的激雜。上海和香港有相似的表象,極端物質化的生活滋養出的一種關于物質本身的文明,狹窄但卻四通八達的街道,開車勇猛的出租車司機,港口,各種膚色的人種,購物的人流,發達的制度和對制度崇敬並且踐行的公民,當然,還有一種我們從未看到卻時有耳聞的邊緣邏輯︰黑社會——一切使我明白,讓那艘夜航船上的旅客歡呼的是都會,是過度的城市化,是一種真正的城市生活經驗。 有趣的是,那一年是中英簽署聯合聲明確認香港回歸的1984.年,那次旅行之後,我開始上小學。而1997年,我上大學的第一年,香港回到了中國的懷抱。九七之後的香港,漸漸成為中國內地旅游的熱點,“自由行”挽救了海洋公園,人民幣的兌換窗口點綴在香港大大小小的街道,它依然繁華,甚至依然華麗,過去的禁區就像今天的博物館,陳列著殖民時代的遺跡。香港從“別處”走下了神壇,游過了上海,香港就成了經驗的鏡像,不去似乎也不行。 2003年,中國內地與香港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c10ser Economic PaIrlnership ArraIlgemerLt),這似乎成了兩個城市關系嶄新的開端,兩個城市依然在花開兩朵,雙龍吐艷,她們曾經相似,並且依然相似。 漫游在兩個城市,一個游客必須像一個感傷的考古者,呼吸著海風,摸索著摩登的味道,一切無關風月,而欲望的新都早就向全世界常開了懷抱。 序 摩登的滋味 上海涅磐 雙城故事 新浪潮導演群與上海 香港新浪潮 “五台山”風雲 佳藝事件 新浪潮導演與上海 五個《上海之夜》 魔都上海 演義和杜撰︰上海小子 浪奔浪流《上海灘》 黑幫世界︰上海夢 “勞工”之愛情 黑幫生活 魔都魔女 上海經 上海的“過客” 陽台上的利維坦 武術︰業緣大于政治 回到中國歷史 室內上海 夢醒時分或旁觀的上海傳人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重要影片介紹 附錄三︰重要導演簡介
  • 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

    作者:张真 编

    本书旨在深入分析,在20、21世纪之交孕育出中国城市一代电影的历史与社会语境,探讨其美学创新,及其与主流国产电影工业和国际电影市场之间矛盾而复杂的关系。研究聚焦于城市一代导演群体面对社会巨变的感性认知,记录现实的冲动,对于性和性别问题的表现等。作者强调,在新城市电影中,另外一批人成为银幕上的主角,他们是普通人和城市边缘群体,包括无所事事的漫游者、小贼、性工作者、邮递员、出租车司机、民工等。事实上,这些“流动的城市形象”通常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全书视野开阔,观点深刻,为意味丰富的、正在变化行进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和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份多侧面的研究报告。
  • 斜塔瞭望

    作者:戴錦華

    第四代電影藝術家是失去了神話庇護的一代。他們登場於新時期大幕將啟的時代,他們的藝術是掙脫時代紛繁而痛楚的現實/政治,朝向電影藝術的純正、朝向藝術永�的夢幻母題的一次「突圍」。他們貢獻於影壇的是一种藝術氛圍,憂傷而又欣悅。那是在掉頭不顧而去之前,對「文革」時代、逝去的社會災難與心靈廢墟的最後一瞥深情而悠長的注視。這使他們所選取的姿態,在某种意義上,成了背對著歷史、現實與大眾的姿態,使他們的藝術成了一種斜塔式的藝術,使他們對社會與自我的關注歷史地成了「在傾斜的塔上的瞭望」。八○年代的中國電影藝術與八○年代的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相關之處,不在於一種經濟/生產、再生產的事實,而在於一個共同的的記憶夢魘與心理參數: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事實與歷史表述。在第五代的藝術中,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呈現為一個巨大的「在場的缺席」。第五代的藝術是子一代的藝術,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規定他們痛苦地掙扎在無法撼動的父子秩序與無「父」的文化事實之間。於是,八○年代,中國第五代的藝術便成了一種超越歷史/文化裂谷、而終於陷落的斷橋式的藝術,使他們創造一種全新的語言與歷史表述的努力成了子一代的精神流浪的傳記。 在九○年代幕啟時分的短暫沉寂之後,脫穎而出的是一道且陌生且稔熟、危機四伏且生機勃勃的文化風景線。間或是為八○年代精英主義所遮蔽的邊緣文化顯影;更重要的是,八○年代末為劉小楓君預言為「遊戲的一代」人,以並非遊戲的姿態與方式全線登場。然而,這些呈現於文化鏡城之間,出演於雙重或多重舞台之上的劇目,不斷為縱橫交錯的目光所撕裂,又不斷地為某種權力話語所整合,成為不斷被文化命名的樂觀之帆所借重、所掠過,卻拒絕承載的文化現實。所謂影壇「第六代」便是這九○年代的一處霧中風景。
  •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

    作者:李道新

    从电影评论的喧嚣到电影理论的争鸣,再到电影史学的建构,中国电影学术正在凸显其不可或缺的史学品质,但也正在面临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 其实,在100年的历史时段里,电影作为学术并非不言自明。相反,在主流学术界以及大多数电影研究者的心目中,“电影”很难与“学术”联系在一起。毕竟,在他们看来,电影是如此大众的艺术,电影圈又总是经久不息的是非之地。这样,主要建立在普泛化的文艺理论和感悟式的观片心得的基础之上的电影评论,一度成为中国电影学术界唯一存在的表达方式。 中国电影学术有愧于100年来中国电影的灿烂和辉煌;对于中国电影学者而言,重写中国电影史,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和献礼的雅好,而且是历史的呼唤和表达的冲动,还是卸的责任和必须的承担。
  • 好莱坞的政治学

    作者:王北固

    本书系作者对大众熟知的好莱坞电影的解读,带我们揭开好莱坞的面纱,认识面具下的好莱坞的本色。从“左”“右”两个角度来分别阐述。本书兼顾电影语言评析,而主要在探索美国国家意志与民族伦理投射在好莱坞的部分——好莱坞电影最大最深沉的特色,即在其完全不涉艰深难懂的电影语言哲学或思想,纯以大众娱乐方式应世;却仍能在十分自然不扭曲、不刻意宣传的情况下,彻底表现大美国主义或美国意志。不论它是否霸权、是否文化侵略或传播洗脑,都值得我们这些曾被它“催眠”过的非西方民族引以为鉴,而砥砺创新我们自己的电影。
  • 中国电影十导演

    作者:陈墨

    中国电影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百年里,几乎是中国最为动荡的年代里,中国的电影依然在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人文的进步。   当我们惊异于自己被好莱坞大片包围的时候,中国的电影也在走向世界。从《红高粱》开始,再到《英雄》、《2046》等等中国导演拍摄的电影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的时候,我们再次证实了一句真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本书是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研究文章的结集,研究对象有张艺谋、王家卫、吴子牛、黄建新、侯孝贤、黄健中、翟俊杰、吴天明、郑君里和费穆等。   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第二、三、四、五代,及香港、台湾有代表性的优秀电影导演。通过对十位导演创作的阅读,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电影、政治电影和商业电影的某些重要特征,若作整体观,从中亦可看到中国电影百年历程的某种轮廓或缩影。   书中文章各有特色,总体上说,是在对十位导演的电影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导演的创作历程、艺术风格、思想特征及其人文心理做出整体性研究,评价和总结。论述深入浅出,文风活泼清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适合于电脑专业研究人员参考,也适合电影爱好者阅读。
  • 溜走的激情:80年代香港電影

    作者:家明主编

    全書分為五個部份,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總論、歷史、電影類型、人物和地標等。內容包括湯禎兆談青春電影、蒲鋒寫武俠片、林超榮說喜劇演變、石琪論槍手片、中港合拍片概述,詳論八十年代台灣金馬奬與港片的淵源、細數戲院十年史、電影場景及電影音樂。解讀導演方育平、許鞍華、嚴浩、成龍,從香港電影看港人「小男人」演變為「港男」之文化,回顧一代女神icon夏文汐。 除以上豐富內容,書中更加入香港青年藝術家周俊輝的八十年代電影繪畫,「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片目」及「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大事記」,透過電影與社會大事的回顧,提供二十一世紀對經典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