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先秦史

  • 兩周官制論稿

    作者:汪中文

    職官者,建國之體制,牧民之綱紀。《周禮》之述官制雖稱備,但總是作者一己之政治理想,未必盡符於當世之實情。地下出土的實物、材料的搜羅靡遺,在在地都使兩周官制更趨於完備,更能比較出其間差異。
  • 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

    作者:王震中

    《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主要内容简介: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本卷梳理整合历史文献与甲骨文、考古学材料,考订商族的发祥,起源和先商时期的迁徙问题,探析先商文化以及灭夏之前商族社会形态的演变。
  • 徐中舒论先秦史

    作者:徐中舒

    《徐中舒论先秦史》主要内容:日前听到《大家论学》第一辑的编造整理已经完竣,很快即将付印问世,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在这套丛书的策划过程中,四川师范大学段渝教授多次垂询我的意见,我也得以从他的讲述在获知这套书的设想,认识到这确实是很有学术意义的好书,值得向广大读者作一推荐。 《大学论学》是在所谓“国学热”日见升温的当口诞生的。这几年,由于参加《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的工作,必须更多查阅学术界的资料,才发现“国学热”在不长的期间,竟已发展到出人意料的局面。仔细想来,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国学就是中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随着中国国势走向振兴,人们自然会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要求知识、继承和阐扬其中的精华,并将之推向世界。
  • 山东古国与姓氏

    作者:逄振镐

    本书从夏商时期的山东古国与姓氏、西周春秋时期的山东古国与姓氏、战国时期的山东古国与姓氏三个部分讲述了山东古国与姓氏的渊源,资料翔实,涉及面广,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山东古国的考证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上古史卷

    作者:伊沛霞 姚平 主编

    本书包括西方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上古史研究方面的论文12篇,有吉德炜《祖先的创造:晚商宗教及其遗产》、夏含夷《<竹书纪年>与周武王克商的年代》、蒲立本《姬、姜:异性族群在周人政治整体组织中的角色》、鲁惟一《中国统一的观念:从早期帝国中观察》等等,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社会面貌、经济生活、宗教习俗、政治传统等方面展开全面剖析。
  • 秦史求知录

    作者:祝中熹

    本书为作者对秦史历年来研究的综合总结,分为4编,第一编《族源 人物》,收关于秦人的文章12篇,论及秦文公、秦献公、秦穆公、秦仲等秦氏代表人物6位,考察了秦族群起源和图腾崇拜。第二编为《制度 社会》,考察了秦代的婚俗、田制、官制、货币与祭祀等习俗,收文12篇。第三编为《都邑 地域》,就秦人都邑地域进行了考辨,收文6篇。第四编为《墓葬 文物》,收文11篇,作者从自身长期从事历史考古的研究所得,考察了秦襄公墓、秦西陵墓、秦先公西垂陵墓、大堡子山墓等墓葬,以及秦鼎、铜虎、青铜器铭文。书中对早期秦史部分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图腾、地望、墓陵墓主等,都有一一涉及。
  • 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

    作者:李锐

    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ISBN:9787303137022,作者:李锐 著
  • 两周礼器制度研究

    作者:吴十洲

    礼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因相关文献古奥费解,难以研究著称。本书综合古文献、古文字与田野考古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先秦时代(主要是西周和东周)礼器制度产生、形成与演变的过程,并对这一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思想文化背景做了全面的分析与论证,科学地揭示出两周礼器制度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规律。作者认为礼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通神与权力象征物,指出了礼器制度与政治、宗教、宗法三大因素的密切关系,论述深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先秦军礼研究

    作者:任慧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礼则兼有祭祀与战争两种要素。本书作为对先秦军礼的专题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战争前、战争中和战争后的各种军礼,尽可能地复原仪式的细节,弄清其渊源流变。第二部分重点讨论军旗及与军礼有关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着重探寻军礼的起源及衰亡,是在第一部分考证基础上对军礼进行的整体性思考。本书的学术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各种军礼仪节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军礼的探讨窥见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信仰与历史变迁。
  • 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二辑)

    作者:宋镇豪 主编

    《甲骨文与殷商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中心”组稿、编辑的古文字及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的系列大型学术论文集。《甲骨文与殷商史》1983自1991年出版过三册,此后中断17年,至2008年重新编辑、出版新一辑。 《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二辑)》继承此前的编辑宗旨,致力于发表近来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在甲骨学、殷商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在论文的选择上,力求反映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与热点问题,如清华简研究、小屯村中南新出甲骨材料、安阳民间新见甲骨材料、花东甲骨研究、甲骨缀合的优秀成果等。较全面地反映了国际范围内甲骨学、殷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和热点。 本论文集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殷商史专题研究,二是古文字考释训读,三是甲骨文材料发表与整理。
  • 徐中舒先秦史讲义

    作者:徐中舒

    《徐中舒先秦史讲义》在徐中舒先生手写讲义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录音补充,由徐先生的孙子——四川大学学报编审、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师徐亮工整理而成。是作者多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内容包括自原始社会至秦朝的历史。从中可见徐中舒先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学科交叉研究先秦史的独到视角和治学门径及基于扎实的古文字功底而对先秦史料的得心应手的驾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治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态度。 《徐中舒先秦史讲义》既可给读者以丰富的先秦史知识,又为当今的青年学子和教师树立了高尚的为人、为师的榜样。
  • 商周制度考信

    作者:王贵民

  • 东周与秦代文明

    作者:李学勤

  • 黄国史

    作者:牛长立

    书稿通过传世文献的爬梳论证,结合东夷考古资料,探寻黄国族源的深层次信息;通过穷尽式的搜集殷墟甲骨文中的“黄”字甲骨,探寻殷商时期的黄国史迹;通过西周、春秋时期黄国金文资料,寻觅黄国先秦时期的历史人物、礼仪制度、邦交、文字学等;通过黄国墓葬资料,揭示出春秋时期黄国的墓葬布局、形制、结构、葬仪等,并通过随葬的青铜礼器、武器、工具、陶器、玉石器、骨牙器、漆器、纺织品、竹木器等,研究春秋时期黄国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人体特征及工艺水平等;最后,《黄国史》借鉴考古学分支的文化遗产研究理论,以及中华姓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寻后黄国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以及黄姓跟亲文化在今天中国民族姓氏研究中的作为。
  • 知识的考古

    作者:朱渊清

    《知识的考古:朱渊清自选集》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这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进行描述,但不是描述书籍(与其作者的关系),也不是描述理论(与其结构和一致性),而是研究通过时间表现为医学、政治经济学、生物学的日常而神秘的总体。在这观念历史努力通过辨读文本揭示思想的秘密运动的地方,作者要表现的是“言及之物”的层次;它出现的条件,并合的形式及环节,变化的规律“言及之物”的领域,就是所谓的“档案”。考古学旨在对之进行分析。
  • 孔子、孔圣和朱熹

    作者:周予同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本书是周予同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主要收录了周予同先生对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人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和著述所作的评述。
  • 两周射礼研究

    作者:袁俊杰

    本书对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射礼及相关问题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对文献、甲骨文、金文、考古、民族志中有关商周射礼的资料作了全面的搜集、甄别与梳理;对两周之前的射礼作了延伸性探索,;对两周射礼作了断代研究,基本究明了西周、春秋、战国射礼的种类、举行地点与场所、性质特点与异同、发展演变过程和各种射礼的流变;对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射礼发展演变的历史原因与社会背景、两周射礼所反映的社会等级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两周射礼的历史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过去研究较薄弱的方面;对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长期存有分歧意见的问题和关键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 楚帛书研究(十一种)

    作者:李零

    本书结集了学者李零多年来研究楚帛书的十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包括其学术代表作《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修订版和该文补正,以及其赴美亲验楚帛书写的《楚帛书目验记》、《楚帛书与式图》、《楚帛书的再认识》和相关论文《中国古代的墓主画像》,其中《楚帛书与式图》、《楚帛书的再认识》同时附有论文的英文稿。这些论文各具特色和代表性,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信息和照片资料,本书对国内简帛学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收录的论文,其主要发表年代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对李零在楚帛书研究方面的一次学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