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理论

  • 女权主义文论

    作者:张岩冰

    女权主义文论是一种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而发展起来的文学理论,是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文论。本书对女权主义文论在西方的发生发展情况,英美、法两大学派理论中有关性政治、女性文学传统、女性写作、女性文学语言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梳理,探讨了女权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等文论的关系。在评述西方女权主义文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并指出女权主义文论面临的问题。 目录 导盲:对女权主义文论的“描述” 一、政治原则:社会历史与文学批评 二、分类原则:妇女写和写妇女 三、主体与对象:妇女为中心的文论 第一章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及其先驱 第一节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 第二节弗吉尼亚·伍尔夫 第三节西蒙·波娃 第二章主题研究 第一节女权批评:性政治的清算 一、抗拒的阅读与性政治 二妇女形象批评 三、对批评的批评 第二节女性传统: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 一、女性文学的“发现” 二、寻找女性“传统”的初期尝试 三、肖瓦尔特和女性“亚文化”论 四、吉尔伯特和格巴与“疯女人” 五普拉特与妇女小说“原型” 六对女性传统本身的质疑 第三节女性写作:妇女的创造力及双性同体 一、妇女写作的困境 二、妇女的创造力与“空白之页’ 三、妇女的创造力与各种文体 四、女权主义写作的界定 五、关于双性同体 第四节女性语言:法国人的探索 一、德里达和拉康的相关理论 二、埃莱娜·西苏与“女性写作 三、露丝伊瑞格瑞和“女人腔’ 四、朱莉亚·克莉丝蒂娃与“符号学’ 五、政治实践性的缺失 第三章方法论研究 第一节理论的反思 第二节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与精神分析 第四节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与解构主义 第四章他者妇女:黑人和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文学 批评 第一节黑人女权主义批评 一、对象与目的的确定 二、批评方法问题 三、审视“黑人妇女’ 第二节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批评 一女同性恋文学与女同性恋 二对异性恋的批判 三、传统的寻找与批评原则的确立 四、开放的态度与三重的压迫 第三节《紫色》:一个黑人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的 文本 一、双重的压迫使黑人妇女变成奴隶的奴隶 二、黑人文化与女性传统的寻找 三、娜拉的出走 第五章影响研究:女权主义文论在中国 第一节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 第二节概述:新奇的发现 一、译介概况 二、女权主义批评的展开 第三节“浮出历史地表” 一“历史的盲点”与“悠远美丽的传说’ 二、“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三、“言说”与“拯救” 四、当代的“书写” 五、性别与“叙事’ 六、我们自己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 结语:困惑与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戏仿

    作者:玛格丽特·A.罗斯

    在这本《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关于戏仿的权威著作中,作者玛格丽特·A.罗斯(MargaretA Rose)回顾并分析了古代至当代的戏仿理论和应用,进而采用新方法对戏仿的现代、晚期现代和后现代理论进行了分析与归类。该作者的早期著作《戏仿/元小说》颇具影响,提出戏仿作为双重赋码策略绝不止于嘲弄。她的近期著作《后一现代与后-工业:一项批评分析》则就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概念和其他概念进行了批评性分析。在本《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中她对1979年作品序言中提出的有关古代和现代戏仿的定义和用法进行了扩展和修正,增加了新的重要部分,即现代和后现代戏仿和拼贴的理论及用法,并讨论了20世纪各种理论家和作家的作品。 玛格丽特·A.罗斯编著的《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共分四章分别是:第一章阐述戏仿在古代的含义,以及从古代故作严肃的小品剧和阿里斯托芬戏剧开始戏仿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第二章讨论有时容易与戏仿混淆的一些古代和现代术语,从戏谑与滑稽模仿,到拼贴及其相关形式,再到讽刺、反讽和元小说。第三章讨论了多种有影响力的现代和晚期现代理论及戏仿的应用,从俄国形式主义者和M. M.巴赫金的理论开始,过渡到接受理论者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对以上理论作出的扩展,再至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对此问题提出的各种评论。第四章引言部分有关戏仿晚期现代和后现代的应用和概念,它以对近年来集中讨论的两类后现代差异的评论开始,对20世纪初到世纪末有关后现代的各种定义进行了概述。本书最后对以往的戏仿应用和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戏仿的未来提出了一些结论性的评论,书末是参考书目和索引。
  •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上下)-大学生必读

    作者:陆梅林辑注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五辑为文学艺术论,论述了科学的世界观,艺术发展论,美、美感和艺术,创作和批评,文学艺术和无产阶级;下编七辑为文学艺术史,论述了原始时代文化艺术、古代文学艺术、中世纪文学和诗歌等。
  • 形式主义文论

    作者:方珊

    内容提要 本书对70年代以来风 靡世界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 应批评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 者不仅对接受美学与读者反 应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理 论及其核心观念进行了细致 精审的梳理 对其学派内的 各研究方向作了分类整理 而且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哲学基础、理论先驱与近期 发展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阐 释 同时 作者以相当篇幅 论述了接受反应文论在当代 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成就与 问题 并努力探索建设我国 当代文学解释-接受批评话 语与批评流派的现实途径
  • 文化研究导论

    作者:伊莱恩·鲍德温

    《文化研究导论》强调了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由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涵盖了文化研究最主要的内容。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化理论,阐述了文化概念的不同含义,语言、符号、广告、艺术、电视等文化载体的交流与表达功能,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文化中存在的权力与平等问题。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研究领域,对文化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发展、现代生活方式对文化的影响、政治与文化的联系、人体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不同阶层、种族与年龄的亚文化现象、视觉文化与视觉表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文学与权力

    作者:朱国华

    本书认为,权力是文学合法性的根本条件:权力一方面是文学形态动力,另一方面又是它走向终结或失去合法性的结果,因为伴随着它在表征领域里位置的急剧下降,文学被挤压到权力的边缘。 为了强化本书的论旨,作者还加附了三个具有个案性质的研究。第一篇文章是从符号权力的角度研究了中唐古文运动,文章从分析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入手,重新讨论了中唐运动兴衰的原因。第二篇文学结合本书所分析的文学观念的历时性断裂,对于中国大众文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系变学考察。第三篇文章围绕经济权力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从电影艺术这个特定角度进行了结构性分析。文章认为,作为动态影像的艺术,电影能够给受众带来比文学强烈得多的直观快感。
  • 走向后现代主义

    作者:荷)佛克马(Fokkema,D.),(荷

  • 否定的美学

    作者:杨小滨

    本书是“三联书店.海外学术系列”的一种。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最具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它的思潮由于在政治、社会、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中的否定和反叛的力量,极大地震动了西方思想文化界,甚至引发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的激进运动。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提供了探讨诸如现代美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大众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新的视野。
  •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作者:Fredric Jameson

    In this ground-breaking and influential study Fredric Jameson explores the complex place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within culture. At the time Jameson was actually writing the book, in the mid to late seventies, there was a major reaction against deconstruction and poststructuralism.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literary theorists, Jameson found himself in the unenviable position of wanting to defend his intellectual past yet keep an eye on the future. With this book he carried it off beautifully. A landmark publicati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takes its place as one of the most meaningful wor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 诗论

    作者:朱光潜

    本书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家朱光潜的代表作。朱光潜偏爱诗艺,同时对西方文艺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1931年他在欧洲留学时便开始本书的写作,1943年始正式出版,历时十余年,在当时有很大影响,是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建构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作者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诗的道路及现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作了深入的探索,发人深省。
  •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作者:Walter Benjamin (Aut

    Benjamin's famous "Work of Art" essay sets out his boldest thoughts - on media and on culture in general - in their most realized form, while retaining an edge that gets under the skin of everyone who reads it. In this essay the visual arts of the machine age morph into literature and theory and then back again to images, gestures, and thought.This essay, however,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a vast collection of writings that the editors have assembled to demonstrate what was revolutionary about Benjamin's explorations on media. Long before Marshall McLuhan, Benjamin saw that the way a bullet rips into its victim is exactly the way a movie or pop song lodges in the soul.This book contains the second, and most daring, of the four versions of the "Work of Art" essay - the one that addresses the utopian developments of the modern media. The collection tracks Benjamin's observations on the media as they are revealed in essays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of art; on film, radio, and photography; and o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s of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The volume contains some of Benjamin's best-known work alongside fascinating, little-known essays - some appear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English. In the context of his passionate engagement with questions of aesthetics, the scope of Benjamin's media theory can be fully appreciated.
  • 后结构主义文论

    作者:方生

  • 九谒先哲书

    作者:夏中义 著

    清华园,这片水木清华的土地,当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圣地,曾几何时,它却荒了,野草掩埋着灵地。故当本书依次函谒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胡适、吴晗、闻一多、冯友兰、王瑶等有涉清华背景的三代巨子,这无异于“盗墓暨招魂”,即在发掘百年先哲葬于其间的睿智、傲骨、苦泪、悔悟的同时,又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学界喋血呼唤“魂兮归来”,魂即“学统”。
  • 批评意识

    作者:(比)乔治.布莱

    这是一部关于日内瓦学派的“全景及宣言”式的著作。 本书分三部分,《上编》顺次研究了16位批评家各自追寻批评之源始对象“我思”(即“意识”)的方式;《下编》则从理论上阐明批评意识的各种概念,提出作者自己的方法论。上下编相辅相成,实际上总结了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和原则。另外,本书在1993年中文版的基础上,收录了布莱的另外两篇文章,作为原书的补充。
  • 批评的循环

    作者:[美]D·C·霍埃

    该书是阐述解释学理论的极有价值的著作.现代阐释学是在现象学的基础上,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建立起来的,它以持久的发展和深远的影响力取得了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的中心地位.霍埃的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德国解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理论思想.他在广泛涉及各种解释学理论及其历史发展的同时,对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包括美学思想作了深入介绍和全面论证.他着重讨论了本文,尤其是文学本文的释义理解问题.对于释义的客观性、条件、语言性概念、效果历史、解释学意识及视界融合的概念,书中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要想理解伽达默尔与西方现代批评的关系,这部著作是读者不可或缺的。
  • 开端:意图与方法

    作者:[美] 爱德华·W.萨义德

    本书是萨义德早期(1975年)颇有理论含量且相对晦涩的重要代表作,体现了早期萨义德即开始坚持批评的人文性、现实性和社会政治关怀,“开始”不同于“源始”的哲学意义就在于此,它既是一种现代思想,也是一种方法。
  • 后殖民理论

    作者:赵稀方

    《后殖民理论》内容简介:西方的反殖民思想,与殖民历史一样久远。早期西方反殖思想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道主义的道德批判,另一种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批判。前者可以被称为欧洲殖民主义批评之父的拉斯·加萨斯(Las Casas)主教写于l542年的《简论印第安人的毁灭》(A Short Account of the Degtruction of America)一文为代表,后者可以亚当·斯密写于1776年的《国富论》为代表。应该说,l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既继承又超越了上述人道主义道德批判和自由主义经济批判两种欧洲思想传统。在经济上,马克思、恩格斯一反亚当·斯密等人认为殖民主义不能使宗主国受益的说法,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殖民主义的产物。
  • 结构语义学

    作者:A.J.格雷马斯

  • 论意义(上下)

    作者:(法)A.J.格雷马斯

    《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下)》分四部分,包括了关于语言的思考、语义结构、结构与历史、叙述语法的成分、叙事的行动元机构、结构语言学与诗学等。《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下)》由A.J.格雷马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