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作者:罗钢,等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是当今北美和欧洲方兴未艾的文化学术思潮,它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种种后果而发展为一套理论话语。这套话语具有明确的政治取向性,同时又调和并利用了60年代以来的各种理论模型。本书精选了后殖民理论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论文:包括赛义德著名的东方主义讨论,芭芭、斯皮瓦克等人后结构主义理论,法侬的文化抵抗及后殖民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
  • 游荡者的权力

    作者:包亚明

    《游荡者的权力》是一本都市游荡者的思想笔记。麦当劳、电视、地铁、渡轮、电影院、酒吧、工人阶级、现代性、科学技术、全球化、消费主义、文化研究、都市空间、文学影像等在此蜂拥而聚,游荡者在零乱的问题与文本中四处游荡。他的身体随着空间与意义的“文本”的厚薄而起落,他同时也书写着这个文本。游荡着寄生于空间、文字与影像之中,他的游荡和写作,与空间和文本既相关又无关,他只关心“表面”,但却能从“表面”中感受到他从不在意的力量和深意。
  • 文化转向的由来

    作者:萧俊明

    本书以文化转向作为切入点,以文化概念、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为考察对象,探察了西方学界实现其文化转向所经历的文化认知过程,亦即文化转向在其中得以发生的文化语境。作者沿循西方学术发展的总体脉络,追溯了西方人文学者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文化问题上所提出的不断深化的见识,同时以作为概念的文化、作为理论话语的文化以及作为研究话语的文化为进路,对不同思想流派在文化问题上提出的不同乃至对立的见解进行了梳理和评释。
  • 偶像亚文化与青少年榜样教育

    作者:何小忠

    《偶像亚文化与青少年榜样教育》在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和个案分析,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问题置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视野中,进行综合性解读,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榜样的种种建议,这些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建议很有时代性,也极具参考价值。
  • 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

    作者:本·海默尔

    本书以独特的历史的和批判的视角提供了一篇关于日常生活理论的导论。作者探究了日常生活诸概念从格奥尔格·席美尔的文化社会学,通过1930年代的民意调查项目到米歇尔·德塞尔托等人的当代理论的发展历程。
  • Cultural Studies

    作者:Simon During

    Cultural Studie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is a wide-ranging and stimulating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ultural Studies from Leavisism, through the era of 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to the global nature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and its theoretical history and then presents a series of short essays on key areas of Cultural Studies, designed to provoke discussion and raise questions. Each thematic section examines and explains a key topic within Cultural Studies. Sections include: * the discipline * time * space *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 identity * sexuality and gender * value
  • 觀光客的凝視

    作者:John Urry

    對現代人來說,趁著假期結伴出遊,或到國外旅遊,是不可或缺的經驗。拿著數位相機,頻頻捕捉風景名勝,或到著名景點消費,買一點紀念品,似乎才證明了自己曾經到此一遊。然而,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異地風光中,我們「看到」了什麼,而真正「被看」到的又是什麼,「看」與「被看」之間又產生什麼關係? 英國社會學教授John Urry在《觀光客的凝視》中,帶領我們省視觀光這種社會行為的歷史發展及重大轉變。 何謂「觀光客的凝視」?簡單來說,就是觀光客帶著慾望消費觀光景點的符碼。觀光客的凝視是社會建構而成,自成完整的體系。John Urry指出視覺經驗是觀光旅遊的重要面向,更強調「凝視主體」和「凝視對象」之間社會權力關係的操作與展演。觀光經驗的建構來自符號的消費與收集,觀光客的凝視是符號化的凝視,是浪漫的,是集體的,更是多元而流動的。 這本探討現代觀光文化的重要著作,勾勒出觀光旅遊在過去幾世紀以來的演變流程,從大眾觀光旅遊(mass tourism)在歐洲和北美洲開始流行,到逐漸蔓延至世界大部份地區的整個歷史進程。除了社會學的思考之外,對文學想像與美感經驗分析,更為台灣的跨領域研究提供了另類視角。
  • 批判的传播理论

    作者:苏·卡利·詹森

    《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着重关注在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中,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媒体中的形成及合法化的机制,分析了国际社会的传播资源和话语权,以专题形式探究了国际新闻、橄榄球运动、人工智能、科学、信息、新世界秩序等领域中彰显的社会性别不平等。 《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代表了当今国际传播学界的顶尖水准。作为受过极好德国古典哲学训练的思想者,作为一名女性主义研究者,詹森的睿智和洞见,她的质疑和批判,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立场,都使《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洋溢着浓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也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治学和做人的范本。
  • 热风学术(第5辑)

    作者:主编:王晓明 蔡翔,执行主编:雷启立

    《热风学术》取法鲁迅“热风”的立场和态度,以“学术”方式关注当代中国,它聚焦于:当代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今的支配性文化及其生产机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历史所提供的资源和条件,正是这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再生产的关键环节。
  • 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

    作者:李政亮

    臺籍陸師李政亮從流行文化、兩岸三地國族想像與日常生活角度, 寫出最重要、最犀利、最好看的中國觀察。 中國特殊性讓現代中國呈現極為複雜而矛盾的樣貌:品牌消費的時髦商業廣告與僵硬的政治宣傳話語,同時出現在電視牆廣告中;投資移民美國與偷渡韓國打工,則成為貧富差距的再現……種種匪夷所思的景象不斷出現。 這十多年來,北京已成為作者李政亮的生活重心,從塞車、排隊看病、房價飆漲到大學制度的運作等,作者因生活在其間而得以深度分析中國繁華社會背後的真相。在這本新書裡,作者將從流行文化核心、兩岸三地國族想像和日常生活現場等三個面向,由外而內層層帶讀者深入現代中國現場,揭示中國崛起榮景背後潛藏的問題。 媒體的市場化與網路的普及,已讓中國流行文化出現極為複雜的樣貌,而官方對流行文化的控管,以及人民對此控管的批判嘲諷,也形成你來我往的拉鋸態勢。作者從馮小剛的電影軌跡、白領族文化的改變、網路世界所創造的奇蹟以及韓寒旋風,一一分析在娛樂與道德之間搖擺的中國流行文化。 此外,中國與臺灣、香港與日本之間的微妙關係,也影響著中國官方政策與人民生活。作者不僅從兩岸影視作品分析其中的國族想像,也逐一探討中國與香港、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西方,自清末迄今的關係變化,從宏觀的歷史面向解說現今中國的內在性格。 最後,作者帶我們深入中國生活現場,展示小市民在都市生活的縮影。在過度市場化所造成的權錢時代中,從醫院手術的紅包到幼稚園、小學的贊助費,潛規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者除了一一分析中國面臨的大學教育、買房和看病這三座大山之外,還挖掘出更多潛藏的大山。 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集於一身、流行文化竄起乃至公民社會呼聲崛起。這本書將有助於認識真正的現代都會中國,是作者繼《走進都會中國》後,進入中國現場再一課。 本書特色 1.每一章皆整理出相關重要事件年表,讓讀者對於現代中國有縱深式的瞭解。 2.全書條列出65個中國關鍵詞,讓讀者看懂現代中國的精髓。 3.為《走進都會中國──一個臺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的進階閱讀,兩者相輔相成。
  • 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

    作者:朱耀偉教授,梁偉詩博士

    香港粵語流行曲教父黃霑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以1997為粵語流行曲衰落的分水嶺:「粵語流行曲沒落的趨勢,限於環境,已難望再有奇蹟出現。」「後九七」香港流行樂壇市場萎縮,唱片工業造星能力減弱;以詞論詞,詞作種類比起九十年代其實更多樣化,在詞人的努力耕耘下,整體質素亦有提升。過去十多年的香港流行詞壇,無可否認是兩個偉文的年代。雖然壟斷詞壇多年,林夕和黃偉文詞作其實仍屢有創新意念。而在唱片工業求變的情況下,亦有不少「後九七」的新晉詞人如林若寧周博賢的冒起,為香港流行歌詞帶來嶄新的創作元素。 本書是《香港流行歌詞研究: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續篇,並沿用「上集」所訂定的研究框架,進一步追蹤在過去十多年間「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變化軌跡。當中擬設了1997為講述香港流行歌詞嬗變的分水嶺──回顧了「資深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以前的詞人)在歌詞創作上的後續發展、風格變化。同時亦整理出「後九七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或以後的詞人)的崛起和風格走向,務求為1997年至今的香港流行詞壇,全面透析其地形風貌、氣候格局。 ******************* 2011年香港書展 亮光文化 1A--B19 *******************
  • 普通人与媒介

    作者:[澳]格雷姆·特纳

    《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旨在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民众化转向”这一思想,我们既可用它来建构名人,更重要的是,还可用它来理解媒体与文化之间出现的一个新的关系领域。媒体,特别是电视,已经开发出建构身份的新能力,这些能力正在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只是生产“老大哥”。实际上,我想论证,由于媒体越来越直接参与建构文化认同并以此为其主要活动领域之一,媒介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正如我在别处所言(Turner,2006),一旦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中间人,或者也可能是一个广播员,它当下的功能就更接近于一种身份的译者甚至作者。 格雷姆·特纳以一种不偏不倚而又异常理性的方式,评估了民众化转向在文化研究中的长处和弱点。 ——吉姆·麦圭根(Jim NIcGuigan),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文化分析教授 特纳的著作,严格考察了电视研究中或许最重要的争论:媒介与出现在媒介上并消费媒介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特纳选取大量国际事例,对诸如新媒体、社区广播和真人电视等进行了各种思想探索,以说明所有不同形式的媒介都可置于普通人的标题下加以理解。这部著作构思巧妙,文笔动人,凭借特纳在这一领域里的广泛研究,展示出对普通人与媒介的思考,如何为全球化、媒介工业、参与、表征、文化政治与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洞见。 ——布霄特·米尔斯(Brett Mills),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影视研究讲师 格雷姆·特纳为当下新媒体景观的启蒙潜力之争,提供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斡旋调停。尽管 “权力属于人民”可能成为博客、Web2.0互动及真人电视时代的集会口号,但是特纳却谨慎地反对将“民众化”与民主制混为一谈。他精巧地分析了媒介工业如何通过促销个人主义和“普通”而获利,迫使我们重温权力、身份与社区等根本性问题。本书应成为徜徉于媒介文化研究变动之域的学生和学者们的必读之物。 ——塞拉·蒂尼奇(Serra Tinic),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理论与文化副教授 格雷姆·特纳是媒介文化研究领域最有意思、最有思想的写作者之一。本书思想敏锐,见解重要。从认识到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有如此多的普通人见诸媒介开始,特纳进一步探求,对普通人、媒介及媒介与文化分析来说,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这是一部精彩之作,值得所有认真研习当代媒介与文化的人所阅读。 ——约翰·斯道霄(John Storey),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鈴木忠志──文化就是身體

    作者:[日]鈴木忠志

    我現在努力所做的,就是在劇場的脈絡下恢復完整的人類身體。 我們必須將這些曾經被「肢解」的身體功能重組回來, 恢復它的感知能力、表現力以及蘊藏在人類身體的力量。 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有文化的文明。 《文化就是身體》所收錄的文章,是鈴木忠志親自為台灣的讀者從他的著作《Culture is the Body》及《演出家 の仕事》中擷取菁華,結集而成,並於書後收錄大師在台灣與莘莘學子的一篇對談「全球化浪潮下,新世代 藝術家應有的使命」。在本書中鈴木詳細闡述了「戲劇」於現代社會中存在的意義,以及他的理念架構與 演員訓練方法。 最近少年殺人事件頻頻發生。但我認為問題不在情感,而是身體記憶,以及以身體記憶為基礎的對於他者的 想像力。如果無法想像被殺的那個人的痛與苦,對於殺人的抗拒力就會減弱。 透過戲劇的途徑,現代戲劇教給我們的是觀看人的方法。在一個人言行的背後,到底存在著什麼理由,去分 析他們的心理或者感情,然後告訴你,說你也可能像他們,或者說你千萬不要成為像這樣的人,將這樣的 訊息傳達給觀眾。 此外,鈴木忠志也提出關於「動物性能源」(animal-energy)的思考觀點。當「非動物性能源」被使用得越來 越普遍,相對的「動物性能源」就會被壓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疏離隔閡。而劇場,變成最後、也是 唯一可以喚醒「動物性能源」的地方。 當代社會受到市場經濟與數位溝通的影響甚鉅,社會公共秩序的規則也隨之改變。這兩種系統皆有其清楚的 目的與價值體系,並且形塑了一個以「非動物性能源」為基礎的當代社會,因而較少運用人類本能中的視覺 感知來判斷個人的活動。我們越來越困難地使用五種感官的本能來認識彼此、一起活動,甚至培養更深入 密切的人際關係。 劇場本身就是一種溝通的形式,但在數位與經濟浪潮之下,很可能淪為次要的文化。然而劇場可是歷經兩千 年以上的環境改變而生存下來。此外,劇場也已被那些擁有最佳動物性能源、並視劇場為主要領域的人們所 維護與延續著。
  • 文化生产

    作者:[美]戴安娜·克兰

    《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梳理了流行文化和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大量文献以及传播学、文学批评等学科的原始材料,考察了二战以来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在文化研究内部构架“文化生产”观点的中心问题。 《文化生产》切中时需。戴安娜·克兰将读者领进这个学术活动极其繁忙的领域,条理分明地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糅织在一起,并就组织“语境”与创新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见 解。——《当代社会学》 克兰的概述清楚明晰,卓有成效地融会贯通了传播学、文化研究、经济学、文学,以及她的本行领域社会学诸学科的概念与理论。——《传播学书讯》
  • 文化与权力

    作者:【美】戴维·斯沃茨

    《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世纪前沿》的作者是戴维·斯沃茨。 《文化与权力》是在谣方社会学界,特别是布尔迪厄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著作。布尔迪厄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他的著作对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汉语学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不熟悉法国思想文化语境的中国学者而言,解读布尔迪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对布尔迪厄著作的综合的,批判性的检讨,本书围绕布尔迪厄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对布尔迪厄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清楚的界定与梳理,并通过详细的材料令人信眼地呈现了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的学术渊源,分析了布尔迪厄如何综合了从涂尔干、马克思、韦伯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和实践,并受到萨特、列维-斯特劳斯和阿尔都塞等思想家的影响。
  • 大众社会学

    作者:亚历克斯·蒂奥

    《大众社会学(第7版)》由亚历克斯·蒂奥所著,是一部平实、严谨的社会学著作,将社会学的观察和分析方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以社会学的批判视角对社会生活做出理性的解读。 《大众社会学(第7版)》涵盖了社会学领域的一切基本话题,对初学者宏观地了解社会学、了解社会架构助益良多。
  • 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

    作者:汤尼•白露

    《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一书作者以“词语误用”作为研究方法,从“女性”和“妇女”关键词入手,解读并梳理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主体的思想史。作者阐述了各种理论和概念范畴,论述了中国启蒙知识分子对妇女整体不断发展的描述,涵盖了优生学、社会性别、性意识、精神分析思想、文学批评、道德伦理以及革命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以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阐述中国女性主义理论所关注的性别平等问题。
  • 城市与阅读

    作者:杨宇振

    这本《城市与阅读》由杨宇振主编,是多位作者对城市研究领域诸多论著阅读的阅读札记,涉及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文学、电影、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等多门类内容。本书作者均为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方向的研究者,通过对城市研究文献的阅读展现给读者他们对社会、城市、建筑等的多维理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社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相关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编者试图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融贯,促进专业教育中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与社会的关联。 《城市与阅读》主要供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相关人员、城市管理者以及城市研究者等阅读和参考。
  • 批评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问题

    作者:(英) 麦高恩

    《文艺思潮与文化研究系列:批评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问题》从用电子内裤自虐的男子,到9•11事件在全球文化意象中留下的难以去除的痕迹,凯特•麦高恩探讨了诸多我们今天都面临的具有文化意义与价值的问题。 麦高恩所著的这本《文艺思潮与文化研究系列:批评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问题》没有只是面面俱到地罗列批评和文化理论中著名的学者和运动,而是致力于思考为什么学习文化对于今天的我们很重要的原因:文化研究的“正当”对象是什么?什么使一物成为“艺术”?批评和文化理论对当代伦理学讨论的贡献是什么?关于“他者之特征”的诸多理论,为思考当今社会中的陌生人或外在者提供丁什么样的可能性?一种文化如何质疑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尤其是涉及种族、性别、阶级、性以及众多不同的信仰和能力时? 《文艺思潮与文化研究系列:批评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问题》是学习人文学科的一本重要读物,对那些喜欢文化、美学、伦理学和哲学,而又想理解这些学科如何影响世界的人来说,《文艺思潮与文化研究系列:批评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问题》也极为值得一读。
  • 媒体现代

    作者:马杰伟,张潇潇

    《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的目标读者是华语传播学社群,采取对话的笔调而舍拘谨的理论书写,目的在于营造探索与对话的气氛。顾名思义,《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强调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主要线索在于分析传统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宏观变化,把传播议题安置其中并作理论推敲。核心概念是“现代性”的特征与轨迹。全书共九章,重点分析十本重要理论著作及十多位社会理论家,最后一章综合各家之言,并推出“媒体现代”的理论构想,力图对前人作出修正与开拓,为传播学与社会学筑起对话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