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朝鲜战争

  • 最寒冷的冬天Ⅲ

    作者:何楚舞,凤鸣,陆宏宇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有史学家称,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拐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发源于朝鲜半岛的长津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 63年前在这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陆军一师展开了一场长达20天的战斗。 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因为极度严寒,作战已经成为了中美两军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较量。这场战役,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遗忘的惨烈记忆。长津湖战役迫使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军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而中国志愿军也用热血和生命扞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至今,它还是美国军事院校不断学习和演练的战例范本。 全面、真实地再现了长津湖之战的壮烈场面,从战争发动前美苏中各国战略考量、大国之间的博弈写起,然后分别从中美双方的战争准备、策略、实力对比等各方面因素着手叙述,再到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等一个个分战场激烈的战斗场面,使人仿佛重新回到那白雪皑皑、硝烟密布的战场上,看着这场旷古的决战,令人心中无比震撼。 为了写作本书,作者历时两年,走访居住全国各地的28名志愿军老兵。老兵们分别来自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9兵团第20、26、27军,既有战斗英雄、火线指挥员,也有参与战略决策的高级指挥员、参谋以及军情、后勤人员。他们是仅存的历史见证者。
  • 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

    作者:杨迪

    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鲜为人知的真情实况,ISBN:9787506556927,作者:杨迪
  • 解密上甘岭

    作者:张嵩山

    《解密上甘岭》是一部以最新解密资料重写60年前那场震撼世界的上甘岭之战的力作,这是一束遥祭数十万长眠异国的英灵,真诚献给那整整一代人的心香。历史的回望,绝不仅仅是对这一惨烈战事的简单还原,而是融入了作家对时代、对生命,乃至对人类命运的深深思考。 著名军旅作家张嵩山,曾从军于某空降部队,其前身即为当年坚守上甘岭的第十五军。他面见、采访过诸多残疾老兵乃至秦基伟等首长、前辈百余人,捕捉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已近20年之久。三年前,他又得到一批美国国家档案馆封存50余年的相关解密史料,便潜心撰著,执著、艰辛地继续他的“上甘岭战役”。 《解密上甘岭》以更为准确翔实的描述,纠正了以往军史上的某些相关记载以及同类纪实作品的不实之处,更为生动感人地讲述了那场亲历者生死难忘而不少今人却鲜闻其详的著名战事。其文笔精妙畅达,各方资料融会贯通,且极富人文真情,更有力地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那一代人的伟大献身精神,令人掩卷而叹,思绪万千…… 作者有言:“再遥远的历史,一经解密,仍是新闻。”也许更多人关注的并非解密数字,而是作家对解密史实的重新解读。
  • 决战朝鲜

    作者:李峰

    《决战朝鲜(白金纪念版)》内容简介:首次全景式再现抗美援朝波澜壮阔的历程。首次写意中国陆海空在朝鲜战场雷霆崛起。首次实写朝鲜人民军英勇南征的悲壮史诗。首次披露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 《决战朝鲜(白金纪念版)》深刻分析抗美援朝前后的国家形势、世界局势,细腻体察毛泽东做出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破除时下关于是否出兵朝鲜等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让人感动。
  • 冷战在亚洲

    作者:沈志华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ISBN:9787510814983,作者:沈志华 著
  •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作者:[美] 贝文·亚历山大

    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来,朝鲜半岛局势一直是东北亚安全局势的主要隐患。冷战前的对抗和冷战后的多国干预,半岛暗战此起彼伏,面目狰狞地觊觎着脆弱的和平。 这是一本著名的美国人反思朝鲜战争的书籍。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用一个军事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眼光,时隔多年后冷静地审视这场战争的整个经过:北朝鲜的进攻,美国政府的决策,美军的布局,美军参战前后的战略战术,朝鲜战争的各个战役…… 朝鲜战争,其实是现代化美军第一次战败的战争,美国人不但没有实现朝鲜的统一,而且因误读新中国保护家园免遭侵犯的信心和勇气,造成了军事、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精装版新增本书特别版大事记 这本杰出的作品是首部由军史专家写就的朝鲜战争书籍。本书的政治部分和军事部分相得益彰,作者以大手笔将这场战争置于美国国内和国际事务的背景下。作者立场鲜明,极富争议性地对美国政策的传统解释发起了有力的挑战。在这本书中,麦克阿瑟既是一个军事天才又是一个战争狂人。战斗描写在精美地图的辅助下显得一目了然;大至整体战略,小至士兵遭遇的军事行动全都跃然纸上。本书既是高度完备的史学著作又是值得一读的大众读物。 ——Raymond L. Puffer(美国空军史专家) 在朝鲜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的志愿军是我们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碰到的最强硬的对手。 —— 马歇尔(美前国防部长) 本书耐人寻味的描写在军事层面上重现了朝鲜战争,事实清晰而又具有可读性;同时也从政治、外交和社会角度对这场冲突进行了阐述。此外本书还包括大量值得一看的珍贵照片和地图。 ——出版人周刊 最好的朝鲜战争综述……既中立又敏锐的叙述……——柯克斯书评 (本书)是大多数军事爱好者渴望收入囊中的猎物。——美国图书馆协会书榜 贝文•亚历山大……在这本经过充分研究并具有极强可读性的书中主张:美国在朝鲜打了两场战争,赢了北朝鲜,却输给了红色中国。——纽约时报书评
  •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作者:[美]贝文·亚历山大

    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却一直是东北亚安全局势的主要隐患。冷战前的对抗和冷战后的多国干预,半岛暗战此起彼伏,面目狰狞地觊觎着脆弱的和平。 这是一本著名的美国人反思朝鲜战争的书籍。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用一个军事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眼光,时隔多年后冷静地审视这场战争的整个经过:北朝鲜的进攻,美国政府的决策,美军的布局,美军参战前后的战略战术,朝鲜战争的各个战役…… 朝鲜战争,其实是现代化美军第一次战败的战争,美国人不但没有实现朝鲜的统一,而且因误读新中国保护家园免遭侵犯的信心和勇气,造成了军事、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 最寒冷的冬天Ⅱ

    作者:白善烨

    不可逾越的三八线 难以逃脱的宿命 曾经对金日成顶礼膜拜的白善烨为何会效忠李承晚? “战神”麦克阿瑟为何会惨淡退出历史舞台? 身先士卒的李奇微是如何在朝鲜战场上运筹帷幄? 晚年的李承晚又是如何在韩国政坛作垂死挣扎? 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三八线上依然硝烟弥漫,作为战争中“最应该”的主角韩国人,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命运之痛时,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 朝鲜战争不仅直接导致了今天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对立,而且由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介入,这场厮杀的主角已悄然易手。虽已过去60多年,但在近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领衔主演。然而,朝鲜战争的真相,真就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吗? 洛东江战役的死里逃生,多富洞大捷的欣喜若狂,进驻平壤的意气风发,兵败汉城的绝望无奈,停战谈判中的现实无助,创建韩军的踌躇满志….. 作为韩国第一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及战后重建的陆军上将,韩国人到底如何解读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韩国第一猛将白善烨将在这本酝酿60年之久的回忆录中给出最权威的答案。 生动的战史记录 全面的战争反思
  •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作者:(美)贝文・亚历山大

    朝鲜战争后,有关各国几十年来先后有多种关于朝鲜战争的论著与记叙出版,美国人贝文・亚历山大的这部书取材比较全面,立论较为客观,主张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同时本书总体上对美国的好战势力及上层的错误决策,是采取谴责态度的;更对战后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各届政府执行的一项项反华政策提出了尖锐批评。由于作者是朝鲜战争的亲历者,又占有包括美国解密档案在内的丰富资料,所以他对整个战争及朝鲜停战谈判中一些问题的记叙,也比较接近真实。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力图表明,美国领导人,战前已收到了充足的信号,倘若他们对此信号作出反应,则有可能避免红色中国介入战争;即使不能避免共产党中国的介入,也有可能以很小的代价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本书还试图说明,美国在朝鲜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公然进行侵略而被挫败;红色中国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而获得胜利。本书还着力如实地展现朝鲜战争的作战情况,以及在制定战略战术方面的高下之别。本书充分展示了战争双方人员为他们所铭记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的贡献,以及人类令人敬畏的献身精神与奋斗力量。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作者:莫里斯·艾泽曼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是《战争中的美国》丛书中的一册,《战争中的美国》丛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几场直接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大规模战争。本丛书中的每部著作都以对战争进程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事件的讨论开始,而后详细介绍战争的重要目标和战略,包括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方面的发明创新。同时,本丛书既展示了参战主要将领的生活细节,又详细描述了参战基层士兵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情况。
  • 铁在烧

    作者:萨苏

    《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主要内容简介:没有铁原阴击战的胜利志愿军可能会全线退守鸭绿江!中国东北也将不保!朝鲜斗岛的历史进程将因此而改变!历经三年走访百位志愿军老战士及多位当年决策者的后人超人气、非专业历史学者萨苏以兴生若轻的笔触,用说尽真实的史料还原朝鲜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役!!
  • 朝鲜战争

    作者:[美]约瑟夫·古尔登

    ★上世纪90年代“内部发行”图书,20年后首度公开出版,原班译者重新校订, 1990年,解放军出版社内部发行《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23年后首度公开出版。经原班译者重新校订,对全书理解更为准确。同时,保持原著生动的风格和观点,增补文字逾5万字,首次收入麦克阿瑟解职后国会质询的两章内容。还原大众可以感知的生动细节,为再现朝战历史提供动态的社会和政治全景。 ★军事研究的权威著作,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 本书向读者提供了涵盖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书中的批评性论述,有别于西方和美国的“正统”观念。运用的大量解密美方内部档案,为中国的朝鲜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内部版本发行以后,即成为军史研究权威作品,为国内学者大量引用,如著有《朝鲜战争》的王树增,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沈志华等;以及为国外后期研究、著述者所借鉴,如《最寒冷的冬天》的大卫·哈伯斯塔姆。 ★像故事书一样好看的军事史书,可读性极强 译文流畅,传神达意。作者笔下的历史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各方军事—政治斡旋紧张感强,战争场面既见宏大叙事,又见人性的细微刻画,呈现历史的偶然和必然。其叙述贯穿战争全程,读来就如同小说一样好看,在写朝鲜战争的众多书中是仅有的一本。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政论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本书循着战争决策和实施的主线,从党派政治、国际关系、军事战略、战役以至战术等角度,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的起因、背景、发展和结局,全景式地再现了决策和作战的真实进程。 书中更有很多美国最高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向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以及理解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 1953年的一纸协定,朝鲜半岛分野依然。60多年后回头再看这场战争,以及围绕这场战争的种种国际间的纵横捭阖,对于我们把握现实和预测未来,仍然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 我的朝鲜战争

    作者:张泽石

    朝鲜战争的滚滚浓烟早已散去,但它留在国人心中的硝烟却总是挥之不尽……本书作者以他在朝鲜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出战争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值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50周年之际,谨以此书献给当年在战俘集中营中捍卫国家尊严、进行不屈斗争的志愿军战土!
  • 那年,那月,鸭绿江那边的记忆

    作者:何宗光

    “去朝鲜那年,我刚18岁,入伍一年。” “我们连出国的时候一共130多人,回来时只剩下8个。” 1950年10月,《1950-1953我在朝鲜战场(那年那月鸭绿江那边的记忆)》作者何宗光跟随第一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从朝鲜战争爆发、奔向三八线、突破临津江,到剑指汉城、云山大作战……曾先后负过三次伤,最后一次被敌人炸塌了观察所,活埋了四个多小时,可谓九死一生。 《1950-1953我在朝鲜战场(那年那月鸭绿江那边的记忆)》作者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 我的朝鲜战争

    作者:张泽石

    本书讲述了作者1951年入朝参战被俘,至2010年走访幸存战俘难友,这六十年间的个人经历,和6000余名志愿军战俘归来人员的生活故事。作者在2000年版基础上,修订了1/3篇幅的文字,补充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史实细节,尤其独家使用美国国家档案馆、麦克阿瑟将军纪念档案馆收藏的朝鲜战争彩色战地照片,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六十年血与火、泪与恨、爱和痛、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战俘群体这个特殊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这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文学作品,又是一本全世界人士都会关心的书、一本人类文化学要研究的书、一本有巨大悲剧力量的爱国主义好教材。该书与作者最新创作、即将出版的《孤岛——14000名志愿军战俘在台湾》相互补充。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本书作者是志愿军第60军180师538团团政治处宣教干事,亲历朝鲜战争最惨烈的第五次战役并受伤被俘、坚决回国,他经过了战俘营里更为残酷的窝里斗,遭遇了历次政治斗争的歧视和折磨,却坚定顽强地自我振作、不断奋起,直到80岁高龄仍然在为6000名归国难友上诉鸣冤、落实政策。这本书就是一个朝鲜战争的亲历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 残酷的战场见闻,不幸的战俘生活,痛苦的政治遭遇,沉痛的社会反省,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念和战俘观念,具有令人深思的历史文化内蕴。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朝鲜战争和我们国家60年建设血与火、泪与恨、爱与痛、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一个战俘群体的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文风朴素,细节真实,图片珍贵,又加上原始档案、其他历史著作的参照,经过六十年时光打磨,二十多年的反复修订,是一本独一无二,让人一气读到底、读后掩卷长思的大书。 1.这是一本经典的纪实文学作品,曾荣获“北京市建国40 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 2.这是一本让全世界人士关注的书,被约翰?托兰写入《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激起中、美两国两名作家间一场著作权官司; 3.作者张泽石,归来志愿军战俘的总翻译官、总代表,世界学术名著《金枝》译者之一,以“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战友”被推荐为“感动中国2010”候选人物之一。
  • 朝鲜战场上那支没有番号的连队

    作者:政夯

    鲁夏是一名80后消防大队长,从小没有母亲,父亲湛江来在15岁那年也失踪了。因为对父亲身世的起疑,遂开始寻觅父亲的过去。经过层层查访,一封暗藏在密封铁匣里的驴皮血书,引领他踏上了调查之路。 通过调查,沉重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不仅涉及到上海最为复杂的间谍谜案,朝鲜战场上一支被称为“秃子连”的尖刀侦察部队的未解档案也被逐渐解密。 湛江来是一员虎将,身经百战,解放战争时是团长,团打没了当营长,营打没了当连长。入朝作战时,湛江来任113师尖刀侦察连连长,作为志愿军的尖刀深入敌地。湛江来是个指挥官中的异类,喜欢扒死尸衣服,背着战友的骨灰作战……为了带一路征战过来的兄弟回家,为了保住湛连的家底,湛江来率领战友浴血奋战,数次几乎全军覆没,但又迅速重组,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纠缠了他十年之久的九虎头之谜也终于水落石出。 家仇国恨,烽火连城,浴血奋战,爱恨纠缠,为你真实展现六十年前朝鲜半岛的悲壮战史。
  • 长津湖

    作者:王筠

    曾经发生在朝鲜战场上改变了世界格局的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穿着单薄的服装,拿着简陋的武器,饥肠辘辘,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无休无止的冲锋,在这种几乎超出了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环境下,中美两国精锐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展开的这场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战争,俨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意志力的殊死较量。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前赴后继义无反顾的进攻?这究竟是对生命的漠然还是对生命的捍卫呢?一场震惊世界的强强对决,为何中美两国却共同选择了遗忘?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创伤?
  •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作者:沈志华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 编者前言 2003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五十周年纪念日。这场震动全球的东亚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史学家们纷纷著书立说,或回忆,或评论,或叙史,或争议,从未间断。关於这场战争的研究成果,确如汗牛充栋。人们之所以热衷於研究一场战争,而且不厌其烦地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不仅是因为它对1950年代及以後的远东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制约著中国、美国、大韩民国、朝鲜和苏联等一系列国家的对外政策走向;也不仅是因为引发这场战争的基础,即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依然如故,围绕东亚的危机时常困扰著邻近大国的首脑和半岛南北双方的领导人;更重要的原因还在於,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由於种种条件的限制,时至今日,关於朝鲜战争仍然存在著许多未解之谜,其中既有研究者之间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有尚无法对事实本身做出确切描述的悬案。 研究历史,探索历史事件的谜底,首先应该依靠档案文献。实际上,关於朝鲜战争研究的两次高潮,也正是伴随著历史档案的开放和利用而形成的。 第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是美国杜鲁门图书馆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在朝鲜战争25周年之际召开了一次大型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一批历史学家外,还有许多当时参与决策的美国军人和政客,如驻朝鲜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Matthew B. Ridgway)、美国驻联合国副大使格罗斯(Ernest A. Gross)、杜鲁门(Harry Truman)的特别顾问哈里曼(Harry Truman)、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J. Lawton Collins)、美国驻韩国大使穆乔(John J. Muccio)等。会後编辑出版了《朝鲜战争:25年後的观察》一书,[1]引起了人们对朝鲜战争研究的再次关注和兴趣。与此同时,从60年代起,美国国务院分年分卷陆续出版的《美国外交关系文件》,70年代中期开始公布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特别是在《1950年,第6卷,远东和太平洋》和《1950年,第7卷,朝鲜》中,[2]载有大量的「绝密」、「机密」和「秘密」文件,使人们对战争期间美国的决策内幕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英国外交档案也根据保密30年的规定陆续开放。於是,从70年代後期开始,关於朝鲜战争的研究活动便在英语世界开始升温,出版了一批研究著作,仅1981年便出版了4部颇具影响的专著,西方国家随後掀起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朝鲜战争研究热。[3] 然而,严格地讲,对於了解这段历史事实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问世。个中原因就在於,作为战争一方的苏联和中国,其有关战争的历史文献始终隐藏在铁幕背後,直到十几年前,由於中国和俄国历史档案的逐步开放,这些秘密才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第二次研究高潮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延续时间长──直到今天尚有新作不断问世;其二是波及范围广──研究者已经大大超出了英语世界。[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此期恰逢朝鲜战争爆发40周年和50周年,吸引了各国研究机构和学者注意力,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和俄国的档案文献不断地披露出来。 1987-1990,年中国陆续出版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4卷、《彭德怀军事文选》、《周恩来外交文选》和其他一些文献。这些文件集公布了大量有关朝鲜战争问题的电报、信件、指示、报告等(大约300余件);军事科学院编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1988年)和当代中国丛书《抗美援朝战争》(1990年)也引用了大量档案材料。与此同时,中国还出版了一批回忆录、传记和访谈录。[5]此後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1994年)、《周恩来年谱》(1997年)、《周恩来军事文选》(1997年)、《彭德怀年谱》(1998年)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史》(2000年),也发表或使用了大量有关朝鲜战争的中国档案文献。 90年代初,俄国开始大量发表有关朝鲜战争的回忆录和采访录,其中包括在苏联政治避难的前北朝鲜高级领导人,如朝鲜人民军作战部长俞成哲(Yoo Song-chol)、朝鲜内务省副相姜相镐(Kang Sang-ho)、朝鲜驻苏大使李相朝(Lee Sang Cho)、朝鲜劳动党书记处书记林云(Im Un)等人,以及当年参与朝鲜战争和了解内情的前苏联外交和军事官员,如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T. F. Shtykov)、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贾丕才(M. S. Kapitsa)、第64防空集团军司令格奥尔基.洛博夫(G. A. Lobov)、担任驻朝军事专家领导工作的格奥尔基.波尔特尼科夫(Georgi Poltnikov)、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的首席顾问瓦伦丁.索济诺夫(Valentin D. Sozinov)等人。有关这些回忆和采访的文章在俄国、韩国和美国的报刊杂志上以不同文字大量刊出。 这一时期,特别在研究者中引起轰动性反应的是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开始大量公诸於世。如果说中国有关的档案文献完全是经过国家有关机构挑选和编辑後公布出来的,那么俄国档案则几乎都是未经编辑加工的原件。虽然刚开始披露的一批文献是政府有关部门挑选的,但以後更大量的档案则完全是学者们直接从档案馆中发掘出来的。无论在其数量上,还是在使用价值上,都是目前中国相关档案无法比拟的。1994年,俄国政府解密了一批关於1949-1953年朝鲜半岛问题的档案文件,其中包括史达林与金日成、史达林与毛泽东的会谈纪录,中、苏、朝三国领导人之间以及苏联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往来函电。这些原始档案材料分别来自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和对外政策档案馆。当时的叶利钦(Boris Yeltsin)总统把其中216件档案(548页)交给了来访的韩国总统金泳三(Kim Young-sam),[6]不久韩国外交部东欧局就根据这些文件编译出《韩国战争文件摘要》(韩文),随後在香港便出现了这个摘要的中文本。[7] 与此同时,美国独立学者凯瑟琳.威瑟斯比(Kathryn Weathersby)专门在俄国档案馆工作数月,又复印了数百页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文献。这批文件的俄文复印件存放在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乔治.华盛顿大学格尔曼图书馆的第七层),研究者可以自由使用。威瑟斯比还将收集到的部分档案(约130余件)译成英文,陆续发表在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研究该中心编辑的《冷战国际关系史专案公报》上。[8]此外,俄国学者沃尔科格诺夫、巴加诺夫、托尔库诺夫、曼绍洛夫等人也收集了不少朝鲜战争档案,并通过他们的论文或专著披露出来。[9] 目前在国际学界朝鲜战争研究中使用的俄国档案还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俄罗斯对外政策档案馆根据该馆收藏的文献编写的《朝鲜战争前夕及初期(1949年1月至1950年10月)主要事件年表》,[10]该文件是由档案文献摘录、缩写或编辑而成,对於战争期间苏联对外政策的研究价值不言自明;其二是韩国国防部军史编纂研究所影印的一本俄国档案专集,内容全部是关於苏联驻朝鲜军事顾问团的报告、函电及相关文件(100多件),对於了解战争期间的中朝方面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方针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也许是机缘巧合,笔者在90年代初弃商求学,回到北京从事苏联史和冷战史的研究,恰好碰到俄国档案解密和开放──这确是繁荣史学和推进研究的大好时机。作为中国(大陆)学术界的独立学者,十余年来,笔者利用以前的经商所得,组织专业人员分赴俄国和美国,收集和整理了近15,000余件俄国档案,并通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建立了课题组,将其中8,000多件翻译、编辑成册,於2002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34卷36册档案专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但是,由於朝鲜战争问题在中国大陆一直是极为敏感的研究题目,所以,尽管该档案专集是内部出版物(限正教授和司局级以上干部阅读),仍禁止收入任何有关朝鲜战争内容的文件。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有关朝鲜战争历史的研究,对这批材料情有独锺,因而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校对和编辑,只希望有一天这些珍贵的史料能为众多以中文为主从事研究和写作的学者所利用。 1996年,笔者曾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史部合作,将当时收集到有关俄国档案(约270余件)翻译和编辑成册,供内部研究参考。後来又将其中涉及中苏关系的文件(138件)加以注释,发表在1997年《世界史年刊》上。然而,由於上述出版物发行量极其有限,能够看到这些档案文献的不过百十人而已。况且,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笔者收集和整理出来的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已有700余件,大大超过了目前散见於国外刊物的俄文、英文和韩文档案文件。[11]所以,笔者很想出版一套有关朝鲜战争的中文版俄国档案专集。 2002年夏天,笔者应台湾陆委会及中央研究院邀请,在台北进行了两个月的学术访问。期间,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新任所长陈永发先生谈起此事,不想一拍即合。近代史研究所决定正式出版这套文件集,而且就在朝鲜战争结束五十周年之际。 为了便於读者利用档案文献集,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说明: 一、收入本文献集的档案,主要来自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АПР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和研究中心(РЦХИДНИ)、当代文献保管中心(ЦХСД)、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档案馆(ЦАМОРФ)。经过整理,将这些档案中554件定为主文件,其余100多件作为附件从属於主文件。除极个别文件因无法找到俄文原件而译自英译本外,几乎全部都译自俄国原始档案。附录中列有关於上述档案馆的简要介绍。 二、就其形式而言,这些档案大多是苏联、中国、朝鲜三方领导人及相应机构之间的往来电文、会谈纪录,苏共和苏联政府从中央到各主管部门的会议纪录、决议草案、请示报告及情况通报,苏联驻中国和朝鲜使馆与国内相关部门往来的电报、信函等等。除对档案本身进行翻译外,对於收件人在文件上所做的手写批语,凡能辨认清楚的,均在注释中做了介绍和说明。 三、档案整理的原则是:首先尽量确定文件的作者、发件人、收件人以及文件形成或收发的时间,然後根据文件的内容及上述要件明确相关文件之间的关系,最後按照文件形成或发出的时间排列档案顺序。为便於读者理解文件的内容,对主要人物、事件和专门用语进行了注释,编写了〈人物简介〉和〈朝鲜战争大事年表〉,并对整理和翻译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了必要的技术性说明。 四、本档案文献集有两组编号,一是冠於档案名前的顺序编号,以标明各文件之间的时间关系;一是文件右上角的编号(SD*****),是按照原始档案复印件收集的时间前後排列的,与文件内容无关。文件的标题为笔者所加,有些档案原件未标明时间或作者,只能根据其内容或字迹做出判断。有少数文件原作者在起草时加有注释或说明,在文献集中,依原文的表示方式,以随文方括号加以标示或在注释中标明。 五、关於档案出处和馆藏号,凡能够查找到的,均以原文附在文件最後;有些文件的档案出处和馆藏号在收集文件时便缺失,限於条件,目前尚无法一一标出。为便於研究者核对原文,笔者已将所有这些档案的俄文原件复制,存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五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台北)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有意者可按照档案编号(SD*****)进行核查。 六、关於地名的翻译。朝鲜的地名翻译最令人头痛,原因是50年代的许多地名,是按日文发音而以朝文表现的,现在又要从俄文翻译成中文,实在不易。加上许多地名现已改变,而当时又没有规范俄文拼写标准等原因,尽管笔者曾找来俄文、日文、韩文、英文和中文五种朝鲜半岛的地图,进行核对,并曾多次向韩国学者请教,仍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因此,有些实在无法确定的地名,只得采取音译的办法,并在译文後附上俄文原文。 七、关於人名的翻译。其中比较麻烦的也是朝鲜人名,主要问题是档案作者书写的朝鲜人名,都是根据发音自行拼写的,结果同一个人名在俄文中往往有几个不同的拼法。此外,许多外国人名的中文表达,大陆与台湾差异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在附录中编排了〈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对照表上标明人名的俄文原文、中文译名,以及英文或罗马化拼写译名(凡无俄文者,为编者所写前言、代序中出现的人名),以姓氏之中文笔画与罗马化分别排序。书中所有外国人名首次出现时,原则上均加入罗马化姓名,如有遗漏,请参照对照表。 八、因参加翻译和编辑的均为中国大陆的学者或工作人员,故名词和用语均采用的是大陆通行的用法,与台湾略有不同,如韩战称朝鲜战争,南韩称南朝鲜等。为顾及台湾以外的华语使用者,经与近代史研究所同仁商议,除一些最常用的地名和人名改为台湾译法(如将「福摩萨」改为「福尔摩沙」,将「斯大林」改为「史达林」等),其余均保留原译文的用语。 此外,藉本书出版之际,笔者必须向那些曾经热心帮助寻找或慷慨提供俄国档案文献的国外同行表示感谢,他们是:原俄国驻华使馆首席参赞冈察洛夫(Сергей Гончаров)、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索科洛夫(Андрей Соколов)、美国独立学者威瑟斯比、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关系史专案前後两任主持人沃尔夫(David Wolfe)和奥斯特曼(Christian Ostermann)、韩国国防部军史编纂研究所所长河载平、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现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王晓东、美籍华人学者、佛吉尼亚大学讲座教授陈兼(Chen Jian)等。此外,韩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金东吉先生帮助笔者对文件中朝鲜人名的中译名和英译名一一进行了校改,在此一并致谢。 当然,本书得以及早问世,还要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诸位同仁谢国兴、魏秀梅、余敏玲、张淑雅、张珍琳、张秋雯、汪正晟、江玮平、林志菁等。在笔者离开台湾以後,如果没有他们在後期编辑和出版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这部近90万字的著作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付梓,是不可想像的。 最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献集刊出的全部档案文件由沈志华收集、整理、注释,参加翻译的有刘仲亨、徐晓村、王英杰、孙熙、周绍珩、锺舞春、王谊民、章若男、王会朋、刘志青、李木兰、陈云卿、吴安迪、戴怀亮、彭兴中、唐松波、耿保珍、方琼等人,参加校对和编辑的有沈志华、王启星、方琼,最後由沈志华统一定稿。所以,本书当中的一切舛误和疏漏,均由笔者负责。 编者与出版者的共同愿望是,希望这部以专集形式出版的关於朝鲜战争的中文版俄国档案,有助於推进华语世界对於朝鲜战争、现代国际关系史和亚洲冷战历史的研究。 沈志华 2003年2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