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明代

  • 明代的女人

    作者:蔡石山

    明代的女人們: 永樂朝徐皇后通曉中國傳統文學,協助丈夫宣揚綱常名教,倡導中國保守思想和傳統道德觀念。以她名義發表的內府刊本有《古今列女傳》、《內訓》,以及《勸善書》,是位才德兼備的後宮女主人。她死後,永樂在傷痛之餘,誓言不再立后。 黃娥是明代最有才華的女詩人,從小就開始讀古典文學、寫作文章。婚後十年,獨自回四川新都料理家產,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攻研樂府詩詞。她在先生楊慎過世後,以散曲的體裁,寫了相當多有名的詩詞,這些作品後來彙集成五卷的《楊升庵夫人樂府詞餘》。 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成名的背後,除了充滿坎坷的遭遇,更得力於養母王氏的苦心教誨。顧炎武在尚未出世前,父親就答應將他過繼給族人當養子。養父在剛滿十七歲時,便不幸病逝,他的未婚妻王氏仍然堅持要守節當寡婦。顧炎武出生後不久就過繼到養父家,當時養母王氏才二十七歲。顧炎武的啟蒙、人格的培養及後來的成就,都要歸功於王氏的教導有方。爾後全家逃到江蘇崑山,王氏不願在異族的統治下生活,絕食數天後餓死,在彌留時,王氏寫下了一封信,求她的兒子顧炎武終生不得為滿清効勞。 楚雄府知府高政死時沒有兒子,他的妻子依慣例承襲為知府。高政的妻子死後,這個職位又傳給女兒高思弄。高思弄在宣德初年,入朝聖闕,騎著一隻大象進入北京城時,萬人空巷,大家都要爭睹蠻女的儀飾,甚至還有一名畫師為了這件事,畫了一張《蠻女貢象圖》,轟動一時。 吳縣女子王妙鳳嫁給吳奎為妻,可是盛年的婆婆是位淫蕩的婦人。有一次,吳奎到外經商,婆婆跟姦夫在房間飲酒作樂,這姦夫意圖不軌打起王妙鳳的主意,命她取酒,妙鳳不願聽從。姦夫再三催促,妙鳳不得已進入房間,姦夫一看到年輕的媳婦,竟用手戲摸她的手臂。妙鳳羞憤難當,拿起一把菜刀,將被姦夫摸觸過的手臂猛砍一刀,第一次沒砍斷,再砍一次,手臂終於應聲而斷。聽到這消息,妙鳳的父母親要到法曹按鈴訴訟,可是妙鳳卻說:「我死就死了。哪有理由要控告自己的婆婆呢?」不到十天,王妙鳳因流血過多而死亡。
  • 王毓铨史论集(上下)

    作者:王毓铨

    王毓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秦汉史和明史专家,对我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及其发展尤有系统的研究。本书包括了作者最重要的著作,特别是不少散见于各报章杂志的著作,这次亦收入了本书,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成就。本书共分4卷:一卷为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二卷为莱芜集;三卷为莱芜续集,四卷为明代的军屯。 毓铨写出的文章,既宏观又有微观,故能从发展上和全面上看待作何一点一面的历史问题,得出有创新之见的新论。如《明黔国沐氏庄田考》一文,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可以说是有创新,有突破、第一流的好文章。读者自己去读他的文集吧。
  • 崔溥漂海録校注

    作者:崔溥,朴元熇校注

    《崔溥漂海録校注》一书,是作者朴元熇对崔溥《漂海録》一书的校注。《漂海録》全文约5万余字,是朝鲜中层官员崔溥以日记体形式,用繁体汉字详细记录一行43人遭遇海上风暴,漂至中国浙江,经一个多月后终于回到故国的经历。较多涉及我国明代的社会文化、经济、习俗风貌、风土人情等,对于研究我国明代的海防、政制、司法、运河、城市、地志、民俗及两国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韩国学者朴元熇的《崔溥漂海録校注》一书,校注详实可靠。校注后全书约15万字,配有14幅图片。
  • 明代宫廷陶瓷史

    作者:王光尧

    《明代宫廷陶瓷史》内容简介:宫廷史是历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比较特殊的内容。故宫即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在长达491年的岁月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和执政。始建于明永乐时期的紫禁城,虽然在清代有过不少改建、重建和新建,但总体上仍保持着初建时的格局,并保存有部分明代建筑与明宫文物。
  • 治政与事君

    作者:解扬

    明儒吕坤(1536—1618)在思想史上以《呻吟语》一书著名,本书研究他的经世思想,尤其以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实政录》为中心。在《实政录》中,吕坤的思考侧重在对政务的实际安排,是近代之前中国官僚系统内部关于地方行政实务的集大成之作,对清代官员尤其有重要的影响。本书对吕坤生平和《实政录》的研究以经世思想为关注点,是在十六世纪明代政治史的脉络中展开讨论的,还涉及吕坤所处的万历朝耐人寻味的君臣关系、政治环境等。
  • 品味奢华

    作者:巫仁恕

    本書透過具體而細緻的實證研究,探討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的消費文化,希冀打開晚明消費史的多元面向,豐富這一段歷史。全書的兩大主軸,其一是嘗試把近代早期中國的消費史,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下,觀察晚明時期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晚明已形成「消費社會」的現象,以修正英國史學家關於「消費革命」的歷史解釋。本書另一個主軸是士大夫的消費文化。從消費文化的角度,一方面可以看到晚明社會結構的變動,特別是士、商關係的變化;另一方面士大夫也透過消費文化,塑造消費品味與流行時尚,來重新建構他們的身分地位。
  • 明代律例彙編

    作者:黃彰健

    本書係依據明憲宗以後明代各種律例刊本鈔本,將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所定問刑條例,及十三年以後至崇禎各朝所定例,凡曾與律合刻的,均彙集在一起,附於洪武三十年所定有關律條之後,以補會典之未備,使我們大致明瞭弘治問刑條例至明亡這段期間刑律的因革。
  • 中国风俗通史: 明代卷

    作者:陈宝良

    历经数载之艰苦努力,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与成就,这部《中国风俗通史》终于编纂完成了。在此之际,我们作为《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深感欣慰。
  • 明杂史十六种(全十二册)

    作者:

    杂史以记载掌故性见闻为主,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也许不完全可信,但其忌讳较少,往往能补正史之缺失,历来为研史者所看重。本书选取十六种明代杂史,又多刊刻或抄写于明代,可供明史研究者参考、研读。
  • 百年明史论著目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 编

    一、本目录收录1900年至2005年国内(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公开正式发表的明史论文和著作之中文目录(以及个别发表于国内书刊的西文目录)。除了对本室上世纪70年代所编《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著目录》(1900年-1978年)进行增补和重新分类外,本书重点是力求全面收集1979年至2005年的明史论著条目,以充分反映当前明史研究新趋势、新特点、新水平。 二、论文目录分总论、政治、军事、法律、经济、社会、民族、思想文化与教育、中外关系、宗教与信仰、科技、地理与环境、文学艺术、文献与档案文书、文物考古、人物、研究综述与资讯、书评等工8大类。各大类下设子目。子目下,根据主题词或核心内容作适当归类,再按论著发表年代排序。核心内容或主题词相同者,原则上不予分散。如论明代君主专制之文,均归入政治。通论中;张居正改革,归入政治。制度中;“一条鞭法”、盐茶马政,归入经济.财政与赋役类。有些篇目涉及多方面内容,横跨几个类别,一是归入主题词在先的类别,二是根据内容分放两个类目,查阅时两者互见。如商人见于社会.社会分层与社会群体,有些则见于经济.商业。郑成功与海外关系,归入中外关系类,其他论郑氏集团活动者都归入政治.南明类。 三、书目除专著、译著外,凡现代人校订、注释、标点的有关明代史籍,以及明史论文集,均收录;影印者,则不收。近百年中,重印并经过校订、标点、注释的文章.,亦做史料收录,影印者不录。著作按年代排序。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作者:郭红,靳润成

    本卷依据《明史》、《明实录》、《明会典》、《大明一统志》、《寰宇通志》等史书及大量的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资料,对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构成即作为正式政区的布政司系统,以及作为非正式政区的都司卫所、总督巡抚的设置和辖区变迁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尤其是首次全面复原了明代特殊的“军管型政区”——都司卫所的设置全貌。 全卷共分三编,在考证政区设置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作出归纳总结。 第一编对明代正式的高层政区一一布政使司,即通常所谓的“两京十三省”及其所属的府州县进行考证,揭示其设置过程及各级政区的沿革,指出从元代行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布政使司奠定了清代乃至近现代中国高层政区的边界基础。 第二编考证由五军都督府统领的都司、行都司及其所属卫所的设置和沿革,指出明代的都司卫所除“总方面之兵”外,也兼有行政区划的意义,尤其是实土、准实土都司卫所是极具特色的非正式政区,成为明代有效避免地方割据的主要因素。 第三编考证明代宣德以后为加强对地方尤其是部分省份边界地带的控制而设置的总督巡抚制,揭示其置废析并的变迁过程,论述明代后期总督巡抚由临时设置变为长期设置并有固定的管辖区域,既治军又理民,虽然终明一代未成为正式政区,但实际起着行政区划的作用。 本卷附有多幅地图,展示了不同类型政区在不同阶段的设置与边界变化,更直观地表现出明代政区的特点与变迁趋势。
  • 生与死

    作者:何冠彪

    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决择,ISBN:9789570817409,作者:何冠彪著
  • 锦衣卫

    作者:胡杨

    《锦衣卫》主要内容:锦衣卫的出现注定会把大明朝带进一个有别于其他王朝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也注定不会是朱元璋所畅想的时代。他的功劳让大明朝拥有了强有力的根基,他的过失也让大明朝走向了风雨飘摇,而他的锦衣卫,则给刚刚创建不久的大明王朝,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血腥和杀戮。更加重要的是,从此以后,锦衣卫再也没有退出大明朝的历史。 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朱元璋梦想着凭借锦衣卫照亮自己的王朝,他看着文雅的朱允蚊走上庄严的王朝,以为可以在安逸中睡去了。所以他在长眠之前,将自己用以压制其他朝臣的工具——锦衣卫也束缚住了,他做得非常周到,前朝多少君王,有几个能像他这样为子孙们着想、把后事料理得这么周到?可是,纷争终归无法避免。而锦衣卫的历史,在冥冥之中注定了必然要经过从巅峰走向蛰伏,再到消亡的过程,他们不断浮上历史,又不断沉没。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锦衣卫如此跌宕的命运。 朱棣的时代,出现宦官掌权,偏执的统治者对于宦官的宠信让外廷的秩序不断遭到破坏。明朝的统治系统不止一次地受到打击。但是,这个时候,第一个破坏明朝统治程序的操作者正是锦衣卫,在宦官的阴影下沦为配角的锦衣卫却并不自知地完成着一个掘墓人的角色。
  • 明人的舟遊生活:南方文人水上生活文化的開展

    作者:林利隆

    明人的旅遊,「遊」字佔有相當的比例,是與愉適的追求發生關係,並且以擁有自由時間作為條件。當中包含精神啟蒙作用的積極意義,也包含恢復、復元以及再造的意涵。而明人的舟遊,不僅以「舟」作為載體,行旅往來的工具,更發展成為一種人文的空間,一種具有雅致氛圍的場域,許多文人化優質的活動都在其中展開。此外,一種文化的典型以及生活方式也正在凝聚成形。 本書爬梳明代史、子、集部中的史料,並且以人、事、時、地、物的方式,分別探討明人的舟遊生活的面貌,企圖呈現其生活圖像、活動內容、活動分類以及活動的精神意涵。
  • 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

    作者:賴建誠

    邊鎮糧餉是明代國家財政的一大負擔,邊防與財政危機可以説是一體的兩面。有人說「明代亡於邊防」,本書的結論基本上支持這個說法。本書所研究的時段,是嘉靖10年(1531)到萬曆30年(1602)這段期間。為什麼選1531-1602年間來研究?因為正好有5項系統性的邊鎮糧餉史料,可用來呈現九邊13鎮的軍馬錢糧數額,說明這70多年間,邊鎮糧餉的結構與變動趨勢。 (1)潘潢〈查核邊鎮主兵錢糧實數疏〉(嘉靖29年,1550),內有嘉靖10年與28年的九邊軍馬錢糧數。(2)魏煥《皇明九邊考》(嘉靖21年,1542),卷2-10有嘉靖18年前後的九邊軍馬糧餉數。(3)《萬曆會計錄》(萬曆10年,1582),卷17-29記載萬曆10年前後13邊鎮的軍馬錢糧。(4)〈楊司農奏疏〉(萬曆22年,1594),記載萬曆21年13邊鎮的軍馬錢糧。(5)茅元儀《武備志》(天啟元年,1621),卷204-8記載萬曆30年前後的13邊鎮軍馬糧餉。這5項史料提供6個時點的數據:嘉靖10、18、28年、萬曆10、21、30年。雖然是單年的數據,但已能呈現結構性的特徵與變動的趨勢。 以《萬曆會計錄》(1582)卷17-29為例,13邊鎮官軍與糧餉的編制,在萬曆初期(1570年代)有官軍人數近70萬,軍費高達8百多萬兩。這8百多萬兩,是萬曆6年太倉(國庫)撥給各邊鎮年例銀總額的2.57倍左右,是同年太倉銀庫收入的2.25倍。邊鎮糧餉對國家財政的耗竭,並不亞於錢穆所指出的3大項:內府、宗藩、冗官。 就1531-1602年間的軍事局勢來說,大約可分成2個階段。(1)明代中後葉北方俺答之大患,始於嘉靖10年(1531),息於萬曆10年(1582,俺答死,張居正逝)。(2) 1582之後的20年間,漢蒙雙方大致維持著均衡的局面。萬曆30年(1602)之後,北患就逐漸轉向遼東地區。 全書14章分3篇。首篇2章,綜述全書的主旨與結構、歲入歲出與邊防經費的比例。次篇10章,解說與邊糧相關的9項議題、綜合比較1531-1602年間的各項統計數據。第三篇2章,析述朝廷如何應付經費的限制、省思邊糧問題對明朝的關鍵性。書末的10項附錄,呈現4項統計資料、6項與邊鎮相關的背景解說。 這項研究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在審查嘉靖初期至萬曆後期的邊鎮糧餉情事,系統地陳列13邊鎮糧餉的諸項相關數字、解說歷年間的變化趨勢、分析各項影響因素、報告糧餉的限制與對策,最後提出總結與省思。
  • 定陵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

  • 明经世文编(1-6册)

    作者:(明)陈子龙 辑

    《明经世文编》,原名《皇明经世文编》,五百卷,补遗四卷,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等选辑,定稿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刻印成书已接近明亡时期。全书采集明代各家文集中有关议论军事、时政、边防、礼仪、赋役、刑法、农事、海运、水利、财政、科举等方面的奏疏和文章而成,对研究明史有重要价值。清朝列为禁书,乾隆时曾多次禁毁,故成为稀有的珍本,中华书局1962年曾据云间平露堂等刊本影印。原书以人为纲,按年代先
  • 明代服饰文化研究

    作者:张志云

    序 绪 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与物质文化研究 (一)文化转向:新文化史范式的确立 (二)物质文化研究 (三)作为物质文化的服饰与服饰文化研究 三、国内服饰史研究现状 (一)20世纪以来中国服饰史研究概况扫描 (二)研究现状简要评析 四、基本思路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礼制规范与社会控制:明帝国的衣冠之治(上) 第一节 儒家的礼治秩序与服饰规范 一、礼与社会秩序 二、儒家视野下的礼与服 第二节 规划礼治蓝图:明初制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一、明初的礼治蓝图 二、纲纪、礼法与名分:“教化”理念的展开 第三节 明代服饰制度分析 一、“夷夏之辨” 二、“辨贵贱,明等威” 三、小结 第二章 礼制规范与社会控制:明帝国的衣冠之治(下) 第一节 服饰符号与权力运作:以冕服、网巾为例 一、皇权塑造:冕服 二、天下一统:网巾 第二节 秩序展演:仪式中的礼服 一、官方礼仪中的礼服 二、士庶通礼与礼服 三、“礼仪不行”与秩序破坏 第三章 中晚明社会:物欲释放与消费革命 第一节 中晚明社会的奢侈风气 一、奢侈风气的普遍盛行 二、奢侈风气的具体内容与表现 第二节 中晚明社会再阐释:消费主义的兴起 一、消费与消费文化 二、从消费文化视角理解社会历史变迁 三、中晚明社会的“消费革命” 第三节 消费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因素:生产与供应 二、城市化与消费市场的扩大 三、商业性出版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四、哲学思潮与文学思潮 五、新消费观念的萌动——奢侈的去道德化 第四章 服饰消费与时尚运动 第一节 时尚与时尚研究:从西方到中国 第二节 整齐划一:明前期的服饰风格 第三节 失序与纷乱:成化到嘉靖前期的僭越之风 第四节 竞巧争新、随时异制:江南地区嘉、万以来时尚的展开 一、江南时尚出现之原因与背景 二、禁奢令与“服妖说” 三、时尚运动之轨迹与概貌 四、江南的时尚与审美观念 第五章 身份、金钱与品味:从消费看晚明社会结构的变动 第一节 消费与社会分层 第二节 晚明社会的新贵:富商 一、商人的炫耀性消费 二、金钱与身份:商人社会地位的流动 第三节 继续领先的士绅阶层 一、新式有闲阶级:亦官亦商亦农 二、士绅阶层的炫耀性消费 三、士绅阶层与文化消费 余论 明代社会之变与常 一、断裂性/连续性与明代社会变迁之阐释 二、从晚明服饰文化看历史之“连续性” (一)晚明传教士眼中的另一个中国 (二)妇德与妇容:缠足继续蔓延 参考文献 后记 序 服饰是中国文化最具表征意义的事项之一,其中包涵着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联,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 服饰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也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文化风俗现象,是政治、经济、心理、习惯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在许多地区和民族之间,房屋样式、饮食习惯、交通条件可能区别不大,但服装上的差异却是一目了然的。《墨子•公孟》云:“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可见当时列国风俗,从发式到冠帽,从服装到佩饰,都有明显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的形成就在于各地文化的不同,其背后潜藏着各自的社会规则与文化规范。 服饰的这种社会性与文化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在法国年鉴学派那里,原来不能登史学大雅之堂的服饰开始得到了郑重其事的研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认为,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他在其《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一卷中,专列有《服装与时尚》一节,将服饰与社会阶级、服饰变革与社会变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一贡献使历史研究的视野大为开阔。新文化史家们继承了布罗代尔的研究传统,服饰文化是他们非常偏好的研究内容之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服饰文化史研究自20世纪年代以来即不绝如缕,在早期研究中,人们主要致力于探讨人类服饰知识的进步历程,遵循的是传统科技史研究的模式,这种研究路径,近年来受到了挑战,学者们在反省历史研究的史料、方法乃至意义之时,对于服饰科技、文化乃植根并镶嵌于社会文化之中这一事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服饰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不再被当作传统科技史来记载,而被放回当时代的社会历史脉络中来理解。 事实上,中国社会文化对服饰的影响是十分强烈的,例如儒家思想对服饰的影响就非常大,特别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它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主张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宋代各朝皇帝还多次申饬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特别是对妇女服饰要求尤为严格,一改唐代服饰袒胸露背的风尚。可见,在程朱理学影响下,宋人的服饰是十分拘谨和质朴的。 近年来,中国服饰文化史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海外有关物质文化史、服饰文化史研究的热潮相比,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可以说中国服饰文化史研究在中国社会文化史领域中,尚处于一种边缘地位,其深层背景可能在于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差别,这表明中国服饰文化史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张志云博士以《明代服饰文化研究》为题,借鉴了新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对明代社会进行政治、社会的全面分析,力图通过服饰、文化和社会多层面的互动考察,展示另一种历史阐释的空间,为我们理解明代社会发展之连续性与断裂性,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这部专著可以说是作者多年学养的体现和研究之总结,因而具有相当的深度。具体而言,我以为本书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突出的价值: 首先是其广阔而又独特的视角。本书通过考察明代服饰的变迁,着重探讨了当时礼制规范、时尚消费与社会文化演变的过程与特点,特别是通过对明人服饰中冕服、网巾演变的详细考察,发现明朝前期国家通过冕服规制的改革,来规范社会等级,申张皇权,但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变异,服饰僭越,反映了国家权力的弱化和社会自主性的增强,这一见解不仅十分深刻独到,而且也从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上对明代社会与服饰文化进行了衡论。 其次是深广的理论与翔实的文献紧密结合。作者不仅善于运用新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对明代服饰的相关史料也作了深入、细致的梳理,显示了作者较强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能力。由于对明代服饰记载的史料较为分散,因此,作者查找了大量的正史、笔记、野史和地方志,尤其是在天一阁所藏的明代地方志以及《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中搜集到珍贵的相关记载;同时,作者还引用了一些异域史料,如西方传教士对明代社会和明人衣着的观察与描述,并注意将其与中国传统文献中的记述进行对比,以探寻其意义之所在。在本书中,作者还引用了一定数量的服饰图片与小说版画插图,这些视觉材料能增强我们对历史的直观感受。作者做到了广征博引,钩沉发微,可见用力之多。 其三是通过明代服饰文化史的研究,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的诸多关键性的问题、方法、路径提出了一些有价值见解。在过去几十年来的海内外学术界,尤其是在历史学、社会学等诸学科中,人们探讨的焦点多针对士大夫阶层,探讨上层文化的建构、转化等问题。然究其实,文化传统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传统本缘于日常的积累,生活即是文化与社会具体而微的展现。因此,本书从服饰的角度来描绘明代社会与文化变迁的轨迹,希望通过服饰、文化和社会多层面的互动考察,展示了另一种历史阐释的空间,这为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发展之连续性与断裂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在以往服饰文化研究领域中,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地区,学者们的眼光常常聚焦于中晚明社会的服饰变迁,而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深入考察明朝礼、服与国家统治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文章比较少见,有鉴于此,作者从礼制规范与社会控制的层面系统地考察了明代的“衣冠之治”。然后,作者的视角又从国家转向社会,对明代中后期消费主义兴起的诸多现象进行了描绘与概括,并从多个层面分析了明代消费主义勃兴的原因与背景,这就超越了以往从奢侈风气来讨论社会变迁的思路,而主张从消费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理解中晚明社会。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消费是如何重塑晚明的社会结构的。在这一框架之下,作者将礼治主义与消费主义作为理解明代服饰文化及其变迁的两条关键线索,以此说明明中期以后平民服饰已发生变革,开始出现流行时尚,反映了相对高速的社会变动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这也为人们认识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提供了一个清晰视角和研究路径。 除以上提到的三点之外,本书还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在此,就不一一言说了。总之,张志云博士所做的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也是有创造性的,书中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观点,在明代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做出了新的贡献。然而,明代社会文化领域研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本书虽然在这个方面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是需要探讨和阐述的问题仍然很多,这当然不是一部著作所能完成的,但《明代服饰文化研究》的出版,必将对于进一步推动明代社会文化史研究向着深度和广度不断开拓进取产生积极的作用,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一新局面的来临。 姚伟钧 2009年8月18日
  • 明代宦官

    作者:温功义

    本书以灵活流畅的文笔,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将明代两百多年间的著名宦官(如郑和、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和宫廷内部的重大事件(如“土木之变”、“夺门”事变,帝位之争、厂卫之争等),作了生动的叙写。书中广泛反映了明代的朝野斗争与社会生活,形象展现了明代政治制度和特务组织(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发展演变情况,深刻揭示了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著者在系统、全面介绍各朝宦官的奇闻异事及其对宫廷政治的重大影响时,还将朱元璋建国到崇祯帝覆亡的全过程,也生动、概略地勾画出来。读者从中会大开眼界,深感这是一部栩栩如生的封建宫廷斗争史和高度浓缩的中国太监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