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湾

  • 女儿

    作者:骆以军

    魔术时刻戏剧性滚落的泪珠,精密练习过上千次的侧脸低头微笑——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女儿。 什么事情都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被预知了,剩下的只是绣补拼缀那朽烂斑斓的花片,这真是最深的悲哀。 亦真亦幻的岛屿纪事,影影绰绰的剪影侧写。量子力学里充满诗意,经验匮乏者掷下骰子,展现的却是现代人贫乏却多余、悲欢难以言喻的自我孤独宇宙。在《女儿》里,那些“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原本可以……”,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自己,最后总是为大大小小测不准的伤害掠夺去了人生。 女儿,作为爱、文明、救赎的原型,在漫长疲惫的未来里,她们将如何弥散、传播、叠加、干涉,自行演化;直到被观察到的那一瞬间,方塌缩成真? 我们当然是在一个分崩离析,全面启动的伪经验世界。我想《女儿》已不是《雷峰塔》里的女儿了。——骆以军
  • 关键十六天

    作者:白先勇,廖彦博

    没有二二八,台湾绝非现在的台湾。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现代台湾历史上最惨痛的悲剧,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至今仍未消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二二八是当代台湾历史的一个起点。事件爆发后,白崇禧受国民政府派遣,前往台湾宣慰,止痛疗伤,抚慰民心,弭平动荡,前后16天,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白崇禧之于二二八事件,甚至对今天台湾的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两岸关于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对白崇禧赴台宣慰这段历史,却仍然没有专门、详尽的讨论。 《关键十六天》是白崇禧将军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与历史学者廖彦博,共同寻访耆老,搜集湮没的史料,收录历史照片约70幅,还原关键十六天的史实真相。本书抱持“还原历史真相”的态度,运用各项档案、电报、函件,以及相关当事人的日记与口述访谈记录,重建白崇禧奉命赴台宣慰的前因后果,尽量以每个小时作为单位,近距离观察这平抚伤痛的关键十六天。书中回答了诸如“白崇禧作了什么决定?发挥了什么作用?”“期间遭受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阻挠?”“对于二二八事件的发展与善后,还有往后的台湾,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一系列疑问,同时也披露了当时台湾军政当局千方百计想要隐瞒的滥施捕杀的真相,阐明二二八事件背后当时台湾社会“三青团”、CC系、中统、军统等国民党不同派系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民间团体、中共的力量等等之间的纠葛。 除了完整收录与白崇禧宣慰台湾相关的函电、讲词之外,为弥补官方档案之不足,更收进白先勇与“二二八”见证人萧锦文、受难家属杨照等人的6篇口述访谈,以最新的史料提供读者来自民间社会的不同观察角度。 这是一段被隐藏湮没多年的故事,也是台湾历史上不可不知的关键十六天。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作者:蒋勋

    内容简介: 在蒋勋先生眼中,美是无处不在的:花朵的绽放是美,花朵的凋落是美,“一枝红艳露凝香”是美,“梨花一枝春带雨”是美,繁华是美,苍凉是美,收获是美,遗憾是美,真是美,善是美……美常常凝结在具体的实物当中,也作为精神底色流传于世间。 美并无定法,感受美、认识美却有路可循。美不仅带来感官上的触动,也是历练生命、丰沛情感、释放思想的动力。本书以“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为主题,涵盖7篇文章,包括《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山水合璧:从<富春山居图>说起》、《生命里的善与美》等,在充塞着声音、色彩与形体的世界,为读者指画一条通向美的小径。 美潜伏于每个人的生命当中。珍重美,也就是珍重自己。 ~~~~~~~~~~~~~~~~~~~~~~~~~~ 编辑推荐: 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美学,还是企业的创意美学,都是可以享受的竞争力。 美并不是“多”,美是你懂得选择。 美不可旁观,一定是涉入的。你涉入其中,才有美的感动。 当美像沙漠里的暗流一样,潜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就会变成永远的竞争力,变成一种可以长久使人安定的力量。 本书为《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的修订版,内容更和谐而美,文字更顺畅而雅。读者可借由这本小书,趣入宽广而幽深、精妙而质朴的美学境界。 ~~~~~~~~~~~~~~~~~~~~~~~~~~ 评论: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蒋勋是这个地域的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黠、自适的人。 ——台湾著名作家 张晓风 长久以来,弱势者视美为奢侈,不敢言美;利益者视美为夸富,役使糟践,美感已为GDP所牺牲。直到经济转型,苦于品牌升级、设计加值之时,才回首茫然,心虚自卑,模仿失据,而先生却早数十年已藏宝救亡。出之于小说、散文、艺术史、论述、绘画,苦心孤诣,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乐,献身为美的传道者,谦卑明亮,气象恢宏,给了我们欢喜感动与荣耀自豪。 ——蒋勋先生获选2010年度台湾地区“出版风云人物”的原因
  • 那年我所喜欢的男孩

    作者:吴淡如

    《那年我所喜欢的男孩》内容简介:女人都希望男人勇敢吗?你会欣赏敢在大家面前勇敢向你告白的男人吗?女人的心,向来是不按牌理出牌的。睽违多年,吴淡如重新执笔展卷,写下这部爱情小说集,娓娓诉说男女深陷爱恋、情欲时不同的面貌与纠葛,故事中的主角或深情缱绻、或独占欲高、或用尽心机、或充满绮丽幻想。
  •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

    作者:柯裕棻 主编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是台湾知名学者散文家柯裕棻主编,五十四位两岸名家共同执笔的《九歌一〇二年散文选》。选篇既收录两岸名家杨绛、毕飞宇等人的篇章,亦有中生代骆以军、陈雪、朱天文等人的作品,同时辑录新锐青年作家言叔夏、陈栢青、房慧真等人的创作。
  • 12星座人性攻略

    作者:唐立淇

    《12星座人性攻略》由超人气占星学家唐立淇小姐所著的书,凝聚着作者多年研究占星的心得,并结合自己在职场多年的经验,给读者指出人际关系的解决方案。唐立淇将星座分为基本宫、固定宫、变动宫三大类,精辟剖析星座的经典性格,打破只看一星座的扁平模式,以更还原更立体的方式引导大家一窥人性全貌。此外,《12星座人性攻略》对台湾社会经济就业等多个层面均有所揭示,在两岸关系回暖的形势下,有助于内地人士对台湾民情社情的进一步了解。 占星作为20世纪最贴近大众的神秘显学,不只可以很浩瀚、高级、严肃深奥到令人却步,也不只是小儿科地尽谈些无聊话题;其实占星可以很“实用”,这才是普罗大众对占星真正的渴望。毕竟希望成为大师的只占少数,更多数的人之所以欢迎拥抱这门学问,除了它的趣味性之外,不外乎希望在这人际快速转换的时代,有快速切入与观察的依据,好解决日常生活的疑难杂症,不就是占星的实用性吗?
  • 哲学六讲

    作者:苑举正

    古希腊哲学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思想历史,也是科学、民主与基督教三大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三大文明,明显地带有超越疆域的特色,让非西方人,可以从溯源的角度,检视欧洲文明的发展。这本书是“台湾大学西方哲学史课程”的部分内容,介绍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加上作者对于哲学的大致观点,尤其是有关西方哲学重要性的看法。作者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谈到亚里士多德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解析了他们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早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如何将西哲思想活用于实践生活中。希望透过本书,让读者可以约略体会,西方何以成为今日的西方。
  • 存在的幸福

    作者:姜涵

    用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八位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人生意义系统娓娓道来,穿插以有趣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和作者自身的经历感悟,旨在重建现代社会中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适当的关系。主要针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和为人父母者。 作者有着幸福的家庭和一双各有所成的儿女,她基于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深度了解,写成本书,读来引人入胜读,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作者:群阳子

    一个女人、一只猫、一家只卖面包和汤的店—— 将清新的文字献给:生活在嘈杂纷繁中、渴求内心平静的都市青年。 五岳散人力荐:爱猫人士必读! 2013年同名日剧热播 内附精美手绘插图 单亲家庭长大的亚纪子的母亲突然身亡,亚纪子辞去了编辑的工作,将母亲的料理店重新装修开业。母亲的料理店男性客人比较多,店里供应酒和小菜,而亚纪子开的店则深受年轻时尚的女性喜爱,菜单只有三明治和汤。开业后不久,亚纪子的家门口出现了一只猫,亚纪子便开始了与猫咪相依相伴的生活。有一天,母亲的故友突然造访自己的店追溯往事,从此打破了亚纪子内心的平静……
  • 孩子你慢慢来

    作者:龙应台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十五年前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验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性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十五年过去,龙应台不仅成为华文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枝笔,也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女性在个人事业和母亲角色的冲突,而这本书也给无数读者带来感动和启迪。 在《孩子你慢慢来》出版十五周年之际,三联书店推出全新简体版:大开本彩色印刷,精美呈现数十幅龙应台私家珍藏照片;特别收录龙应台的孩子:少年华飞、青年华安在该书出版十周年时所撰的跋——看华文世界最受瞩目的女性,原来她是这样做妈妈的。
  • 慢养

    作者:黑幼龙全家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升级版)》讲述了:黑立言:所谓。“曼养”,并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能够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只有这样,“家”,才能真正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号。黑立国:不羡慕任何人,表示自己很有成就感,对自己做的事情很满意。你用不着羡慕别人的钱、工作、家庭或者长相,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努力实现了它,那么你就是幸福的,就是成功的。 黑立琍:我觉得要“慢养”孩子,行程一定不要排得太满,要有很多的时间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发展。我们努力让家里的节奏慢下来,让孩子们在健康、自由和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 黑立行:在“慢养”的概念里面,“养”代表了“滋养”。要用温柔的爱来培养和维系一家人的感情,并且靠着这份感情,大家一起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 黑幼龙:“孩子长大后,最怀念父母的不是汽车、房子、财产,甚至不是念最好的学校。他们最怀念父母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培养了好性格。”
  • 山里山外

    作者:王鼎钧

    这是抗战期间流亡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以作者的亲历为基础,经过艺术处理,多层次展现抗战时期流亡学生和基层民众生活的纪实长篇。它描写流亡学生的生活实况,他们的感怀、理念、梦想和抱负,以及对前途的焦虑与信仰的空虚。黑暗中见光明,困苦中有诗意。又以另一只眼,观察到号兵、教官、难民、壮丁、保长、山里村民等普通民众境况、心态,堪称抗战社会史。这是一本饱含深情的书:“流亡期间,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和大地有了亲密的关系。祖国大地,我一寸一寸地看过,一缕一缕地数过,相逢不易,再见为难,连牛蹄坑印里的积水都美丽,地上飘过的一片云影都是永恒。我的家国情怀这才牢不可破。”(王鼎钧)席慕容这样评价这本书:“读王鼎钧的《山里山外》,就是在读着一个灵魂在战乱里的烙印,读着一颗心在烈火里的锻炼。流泪是因为他的伤痛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伤痛,微笑是因为幸好他有着一个真诚的灵魂。”
  • 北京法源寺

    作者:李敖

    《北京法源寺》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等,都在论述之列。《北京法源寺》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 微尘众

    作者:蒋勋

    《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是“蒋勋说青春红楼”系列中最重要的篇章。碎为微尘的红楼众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懂他们,就是读懂了我们自己的一生。曹雪芹在静观来来去去、碎为微尘的众生,各自有各自的因果,各自要了各自的冤业。《红楼梦》使人在宿命前懂得谦卑,越多看一次,越懂得生命的不忍。 蒋勋把《红楼梦》当做佛经,读懂里面处处充满慈悲,看到一个个红楼小人物的艰难和生命的不忍;蒋勋一直觉得《红楼梦》是一部作者的“忏悔录”。《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是一次对《红楼梦》的颠覆式解读。 《红楼梦》多看几次的朋友,大多会从原有关注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几个主角,转到对一些小人物的关心。《红楼梦》里的芸芸众生,即使是最微小卑屈的人物,都有作者的巧思塑造。他们每个人背负着不同的宿命悲剧,作者不做嘲讽贬抑,细细写来,充满体谅与悲悯。 生命的鄙俗粗鲁,与生命的忧愁不忍,往往是并列的。从甄士隐、贾雨村、冯渊、薛蟠、门子、秦可卿、王狗儿、刘姥姥、冷子兴、秦钟、焦大、李嬷嬷、贾 瑞、张友士、戴权、北静王、二丫头、智能儿、元春、茗烟、贾环、贾琏、贾芸、卜世仁、倪二、马道婆、蒋玉菡、金钏、贾蔷、龄官、晴雯……这一个个如萤烛之 光的人物,却串起一部不朽巨著的荒凉百态与叙事细节,而《红楼梦》的迷人之处,往往就在这些细节中。大事为“假”,小事中才处处显“真”。 蒋勋穿透人生写出的红楼小人物,情感至深,令人追恋不已。
  • 吴哥之美

    作者:蒋勋

    去吴哥,面朝一处佛的微笑,安放现世里,你无处倾诉的心事和秘密。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 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而今,文明重现。 20封蒋勋写给林怀民的信,娓娓诉说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最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 台湾美学大师蒋勋14次游历吴哥,写就关于吴哥最美的文字,台湾畅销百万册。
  • 万水千山走遍

    作者:三毛

    主要记录了她在中南美洲和祖国大陆的游历见闻和感受,作为读者,我们不妨跟随她的脚步,也做一次纸上的旅行。书中叙写了墨西哥之行、洪都拉斯之行、巴拿马之行等等,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又将带给三毛哪些感受呢?在这部精彩的游记散文中我们将一一找到答案。
  • 纽约客

    作者:白先勇

    《纽约客》是白先勇在六十年代就已着手创作的小说系列,《纽约客》之名或许借自美国著名文学杂志New Yorker,却与《台北人》正好成为一个浑成的佳对。从收录在《纽约客》尔雅版这个集子中的六篇小说来看,《谪仙记》和《谪仙怨》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夜曲》和《骨灰》发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Danny Boy》和《Tea for Two》则是最近几年创作的作品。仔细对照这些分属不同时期的小说,或许可以发现,体现在白先勇《纽约客》中的创作立场,经历了一个从上个世纪的国族(中国)立场,到近年来的世界主义的变化过程。
  •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蔡康永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最好玩、最幽默的说话之道,本书开端蔡康永便许下宏愿:《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会令“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会让谈话变得生动有趣,让你与他人相处也开始变得有趣,并配以兔斯基绘制的令人狂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俏皮机智,饶有情趣。 我喜欢研究说话这件事,是因为我觉得透过研究说话,你会比较根本地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别人在想什么,以及最有趣的,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稍加玩味我们的说话内容和说话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我们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们人生中该放的位置。 我相信的,是先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认真看待,然后得到比较多对人对己的了解,然后比较靠近幸福。 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 树犹如此

    作者:白先勇

    《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两篇写友人的新作:画家奚淞修佛之旅《寻找那一棵菩提树》,救助上万艾滋孤儿的杜聪《修菩萨行》。可见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 书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桥曾“惊讶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发瞬息灿烂”。写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平实中蕴藏波澜壮阔,人间悲悯。桂林、上海、南京、台北,文化乡愁叠加,难觅归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白先勇以文会友,情笃一生。他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困境,艾滋病患的挣扎和勇气。生命繁华之欢喜,伤逝消亡之不舍,白先勇的天真执着和无可奈何,在散文中化为真实的有情世界。
  • 无怨的青春

    作者:席慕蓉

    《无怨的青春》简介: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和舒缓的音乐风格。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美极,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充满着对人情、爱情、乡情的领悟。 她的诗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引进大陆后,风靡一时,曾经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这次作家出版社特取得席慕蓉独家授权,并由席慕蓉亲自审订,集中推出席慕蓉目前所有诗集六册,即《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迷途诗册》《边缘光影》《我折叠着我的爱》,这是目前国内最为严整的席慕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