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人类学

  • 羌在汉藏之间

    作者:王明珂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详解川西羌族历史文化

    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聚十余年田野研究之力,深入羌民千年根脉。

    从汉代河湟西羌、唐代西山诸羌、明清羌民,到当今羌族,羌何以为“羌”?

    深谷村寨到街市城镇,孟获后代或大禹子孙,白石信仰与端公唱词,当代羌族身份认同何在 ?

    •民族史与民族志写作范本

    “一截骂一截” “毒药猫” “英雄祖先历史心性” “弟兄民族历史心性”,众多创造性历史人类学论述。

    以羌民研究实践边缘视角,剖析华夏的融合演进,诘问“民族” “文化” “历史”之新解。

    •经典再版,全本修订,新增长篇序言

    《羌在汉藏之间》初版由中华书局于2008年推出,现已断版多年。当年出版时正遇汶川地震,举国哗然,汶川、北川、理县等地也因此为大众所知。此次再版全本修订,新增万字长序,及30幅彩图,带领读者走入震前的川西田野。

    ——————————————————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入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众多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三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汉代的河湟西羌、唐代的西山诸羌,到20世纪前半叶的羌民,以及当今的羌族,都是历史的创作物,而他们也以各种表征与行动回应主流叙事,促成种种现实,并借此完成族群的内部塑造。

  • 国史家事

    作者:吴滔

    有明一朝,建文朝的历史始终是一种政治禁忌。国史阙失,于是野史传说迭出,以“逊国说”、“从亡说”为主题,不断将建文朝传说推向高潮。作为连接建文出亡传说与隐遁之臣事迹的一部“奇书”——《致身录》在晚明时期横空出世。该书托名吴江黄溪史氏族人史仲彬所作,记载了随同建文帝流亡各地的二十二个臣子的坎坷经历,不仅被众多史家所采信,而且成为人们藉以凭吊建文帝的依据。随着《致身录》的广泛流传,史仲彬以介乎朝臣和粮长之间的模糊身份,相继供奉于嘉兴府和苏州府的乡贤祠,成为家族摆脱困境以及扩展文化声势的重要筹码。另一方面,史仲彬的既有履历始终受到部分文人的深刻质疑,《明史》更是将《致身录》定位为附会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身录》绝不只是一部静态的文本,以它为依托所制造出来的各种副文本所焕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已远远突破“是非真伪”的限定。康熙中岁,随着史氏后裔所发动的历经百余年的文本制造告一段落,“国史”与“家事”终于各安其位。

  • 浮生

    作者:贺喜 / 科大卫 主编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沿海、沿江、沿湖生活着大量的水上人。这些人或被称为“疍”,或被称为“九姓渔户”,等等。这些称呼的背后往往交织着陆上人与水上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历史上,水上人往往不被允许上岸建屋居住,他们也很少掌握文字,因此撰写水上人历史的,几乎都是陆上人,采取的是陆上人的眼光。本书即试图去理解这样一个文字记录很不全面的社会历史,解读其与“陆上人”的联系与交流。

  • 夜间的战斗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16世纪,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传说生而有胎膜的农民在某些夜晚陷入沉睡时,其灵魂会“飞往”田野里与巫师“战斗”,以保护庄稼收成。

    这些男男女女,名为“本南丹蒂”,字面意思即“慈善的行者”。本南丹蒂是些什么人呢?一方面他们宣称自己反对女巫、男巫和 他们邪恶的阴谋,治愈了一些因巫师的加害而受伤的人;另一方面,和他们的假想敌一样,他们骑着兔子、猫或别的动物参加神秘的夜间聚会。然而,他们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祈求丰收的仪式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

    历史学家金茨堡依据宗教法庭审判档案,着眼于审判官和被审问者之间的互动,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农民如何在教会权威的压力之下,对自我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还复原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和农民的心理世界。

    “在这部书中我研究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上半叶之间弗留利人的宗教态度,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农民社群的心理状态,但是从一个十分狭隘的观点来看,这一民间信仰核心的历史,由于特殊势力的作用,逐渐被等同于巫术。”

    ——卡洛·金茨堡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史学经典,已有十几种版本在全球出版

    本书自1966年在意大利出版以来,享誉全球,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日语、中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仅意大利、美国和英国就在不同时期出版了不同版本。这本书经过时间的检验,已成为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巫术研究等领域的经典之作,霍布斯鲍姆、彼得·伯克对其赞誉有加。本次出版在旧有译文上作了部分修订,同时新增2020年意大利新版后记。

    ★意大利版《叫魂》,呈现显微镜下扑朔迷离的巫术审判

    为丰收而战的那些据说灵魂可以离开身体的人们(“本南丹蒂”)在夜间到底做了什么?他们与底层民众的节庆狂欢、亡灵游行、巫魔集会、狼人传说等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被审判的本南丹蒂对自己的思想传统、仪式、身份和所作所为都有自觉吗?宗教当局为什么感到恐惧?审判者们对审判对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审判中都使用了哪些手段?本南丹蒂是如何一步步被与巫术和异端画上等号的?——除了作者抽丝剥茧的讲述和分析,本书末尾还附有审判档案的原文,供读者零距离观看审判过程。

    ★还原大众信仰与民间文化实相,揭示信仰与权力的关系,窥见近代欧洲早期的文化冲突

    巫术审判、猎杀女巫背后实际上是正统文化对大众信仰、民间习俗,以及有悖当时教会规范的各种思潮的压制、塑造和同化。大众信仰的复杂性远不是审判席那些饱学之士所能完全掌握的,但教会似乎有自己对巫术、女巫崇拜、秘密信仰的单一理解。之后,权力就将这些“理解”强加给了审判对象,也强加给了大众信仰。反过来,对本南丹蒂的审判过程,事实影响了宗教当局对巫术的认识,因此,大众信仰也影响了精英信仰。这是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持久的冲突,也是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

    ★聚焦“小人物”,还原他们的心态和精神世界,倾听被遗忘、遮蔽和扭曲的庶民之声

    作者与E.P.汤普森、娜塔莉·戴维斯一样,眼光朝下,关注自下而上的历史,关注历史夹缝中的边缘人和小人物。没有审判档案,这些人本来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也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知。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呢?辛苦谋生的农夫,为患病孩子四处求告的父亲,饱受癫痫之苦的农妇,为了糊口而谎称自己能通灵的妇女,声言能用咒语治病的裁缝,被邻居告发的“女巫”,乡村磨坊主,妓女,牧羊人……在宗教法庭上,一些人没什么文化,来自底层,面对压力,在审判官和法学家的引导下,明知承认某些“罪行”会受到惩罚也不得不承认。

    ★利用丰富的材料,点亮诸多颠覆人们认知的细节

    作者在宗教法庭的审判档案(诸如口供和庭审记录)、欧洲而各地相关民间传说和大众文学读物等多种材料间穿梭,呈现了复杂多样的巫术与民间信仰的细节,诸如各种节庆的游行和狂欢活动、异端团体的秘密聚会(如半夜拜鬼仪式)、治病驱邪和施咒等迷信活动(包含一些骗钱的把戏)、祈祷丰收的仪式,狼人、骑着公鸡和公山羊的巫师、挥舞茴香束的本南丹蒂、亲吻恶魔屁股的男男女女……

  • 发明个体

    作者:[英]拉里•西登托普(Larry Siedentop)

    一部思想史、心理史和精神史的杰出著作。作者引领我们走过一段两千年的旅途,始于古代城邦,终于文艺复兴。讲述了一个新的、平等的社会角色——个体是如何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家庭、部落和种姓而成为社会组织的基础。同时,以西方文化基础中的一些共通概念(如“自由”“平等”)为基础,将古典时代与中世纪作为切入,追溯了西方自由主义的起源,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构建西方社会、政府的相关概念的演变。

  • 白堠乡的故事

    作者:肖文评

    以一个村落为切入点,在大量田野调查和大量使用民间族谱、文集、碑刻、传说等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明清时期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动力和机制,试图以“总体史”的形象,展示在地域历史发展脉络下粤东地区韩江上游一个乡村聚落从明中叶到清中叶四百年间从“贼巢”到“邹鲁乡”的社会变迁与建构过程,揭示国家、地方精英与乡村社会形成和变迁的互动关系,以加深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重新思考客家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变迁的具体过程。
  • 以山川为盟

    作者:汤芸

    《以山川为盟:黔中文化接触中的地景传闻与历史感》是一个围绕着文化接触、地景与传闻而展开的历史民族志报告,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研究的田野点在贵州省中部的一个历史上曾被称为“半边山”的地区。这是一个位于滇黔通道旁的多民族杂居的区域,历史上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移民迁居至此,形成了“苗族住山头,仲家(布依族)住水头,客家(汉族)住街头”的居住格局。在长期的共处共存中,居住于“半边山”区域内的各类人群形成了一种“融而未合、分而未裂”之情状。经过多次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本研究尽量呈现了自明朝中期以来这一区域的文化接触与区域整合机制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感,并指出,居住于当地的不同人群在其社会生活的互动交往中所缔结的是一种等级性的“社会盟约”的关系。
  • 五华楼

    作者:C.P.费茨杰拉德(费子智)

    如果单从书名《五华楼》的字面上来理解,很容易将本书误认为是一本关于名胜古迹的著作。然而当我们仔细读下去的时候,这部出自西方学者之手,成书于大半个世纪前的著作却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仿佛从万米以上的高空中拨开云雾往下看到的情景一般,在喜马拉雅山脉西藏高原向南延伸的地带,在连接中国与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交汇地,在布满河谷和高原湖泊的滇西崇山峻岭中,“有一块狭长的富饶的稻米之乡镶嵌在苍山洱海之间,这里就是大理民家(白族)的家园”。于是,作者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六七十年前的大理,重温了一遍祖辈生活的情景。全书以十一章的文字对白族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渊源、社会结构、物产资源、生产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等方面作了生动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加上数百幅照片,全方位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白族的生存发展状态,第一次以人类学家的眼光透彻地剖析了白族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种种特征,澄清了古往今来在白族研究方面某些含混不清的观点,堪称是第一部关于大理白族的优秀的人文地理学术专著。
  • 微“盐”大义

    作者:舒瑜 著,王铭铭 主编

    本书是一份关于“盐”的历史民族志,是以物为视角的人类学研究个案。基于对云南大理一个盐井村落(诺邓村)的田野调查,作者力求呈现“盐”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物品在特定地方所展开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图景,盐在历史上如何勾连起诺邓的“内外”、“上下”关系,以及今天仪式生活中的盐如何言说历史。
  • “土著”如何思考

    作者:【美】马歇尔·萨林斯

    社会与文化丛书·萨林斯文化与历史论丛。 这是一本对批评进行回应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附录占去了全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主要是对自18世纪以来的各种相关的英文和夏威夷文献的详细讨论。
  • 历史、身体、国家

    作者:黄金麟

    这本书基本上想要回答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身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才有现今的样子?这种身体的发展状态隐含了怎样的历史特定性与危险性?它能否被当成是一种普遍、永恒的身体模式来看待?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与回答构成了本书的基本论调。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来澄清,身体的存在和意义是怎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因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更动而被积淀、塑造出来?这本书以四个议题来证明揭示身体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它们分别是: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发展。 在身体的国家化发展方面,作者以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系列国民改造运动,以及伴随而来的教育体制改变,来省察身体的国族化发展。身体的法权化发展探讨的是,近代中国的法系由旧有的伦理法演变为权利法时,身体的发展和建构在其中经历了什么变化。  这种改变对独立的身体和国家民族化的身体建构有什么作用?至于在时间化方面,作者论证“世界时间”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侵入中国,对中国的身体所造成的关键影响。而在空间化方面,作者以清末民初的学生运动为例,以游移在街道和公共广场上的身体来检视身体的建构与空间的关联。 通过这些讨论,作者希望呈显一个图像,那就是身体的生成其实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与结果。这种为了国家,以及经由国家,而形成的身体认知方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世事的演变而消减,相反地,它正以强势的态度主导着当代中国的身体发展。这本书的撰写就是想要开启一道门,让我们一窥这种偏狭发展的危险。
  •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作者:James C. Scott

    For two thousand years the disparate groups that now reside in Zomia (a mountainous region the size of Europe that consists of portions of seven Asian countries) have fled the projects of the organized state societies that surround them?slavery, conscription, taxes, corvée labor, epidemics, and warfare. This book, essentially an ?anarchist history,? is the first-ever examination of the huge literature on state-making whose author evaluates why people would deliberately and reactively remain stateless. Among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people of Zomia to remain stateless are physical dispersion in rugged terra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hat enhance mobility; pliable ethnic identities; devotion to prophetic, millenarian leaders; and maintenance of a largely oral culture that allows them to reinvent their histories and genealogies as they move between and around states. In accessible language, James Scott, recognized worldwide as an eminent authority in Southeast Asian, peasant, and agrarian studies, tells the story of the peoples of Zomia and their unlikely odyssey in search of self-determination. He redefines our views on Asian politics, history, demographics, and even our fundamental ideas about what constitutes civilization, and challenges us with a radically different approach to history that presents ev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less peoples and redefines state-making as a form of ?internal colonialism.? This new perspective requires a rad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civilizational narratives of the lowland states. Scott?s work on Zomia represents a new way to think of area studies that will be applicable to other runaway, fugitive, and marooned communities, be they Gypsies, Cossacks, tribes fleeing slave raiders, Marsh Arabs, or San-Bushmen.
  • 土司政治与族群历史

    作者:陈贤波

    都柳江上游土司政治与族群历史的演变,是明以后王朝国家边政制度在贵州地方社会的逐步推行和西南诸省开发的缩影。贯穿于当地独特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过程的两条脉络,一是土司的存废及支撑土司政治基础的土地控制和催科纳赋的阶序结构的变化,二是当地不同族群阶层在不同时代里对王朝/国家正统性文化的认同和追求。明初中央王朝向贵州黔中交通线以南溪谷山地的渗透,促成了具有卫所背景的烂土司张氏政权在都柳江上游建立起来。土司张氏取代了元代以来当地“蛮官”统治的局面,也在当地培植出新的政治经济秩序。透过不断圈占土地,确立以土司为中心的地权关系,土司张氏将土著民纳入催科纳役范围而逐步形成“土民(苗夷)—部将(苗头)—土司”的阶序结构。这贯穿于明代至清初土司沿都柳江支流自南往北的扩张过程中。这项研究,或可增进我们把握民族地区政治过程与文化特质的发生发展的渊源脉络和趋向,更具整体性地理解历史上的西南开发既有力地促进国家整合,又不断在族群历史和文化观念上强化族群分歧的辩证关系。
  • 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

    作者:张思

    在中国的乡村社会史及乡村人类学研究中,以“搭套”、“换工”、“帮忙”等农耕习惯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这可能是首次;以“村落共同体”与“变迁”作为核心概念,这也许是唯一。 《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集中考察了近代华北农村在农耕生产上的各种结合关系,特别是在当时极为流行的搭套、合具、换工、帮忙、役畜借用等农耕结合习惯,并尝试通过对这些农耕习惯的“近代特征”的阐释来说明处在变迁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的时代性质,意在揭示:农民的日常的细小行为乃扎根于一片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上;平凡而普通的农耕习惯背后隐藏着乡村社会基本性格。
  • 亦神亦祖

    作者:贺喜

    本书从超越地方史的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一带呈现的亦神亦祖的祭祀现象。作者认为,神与祖先的形象与拜祭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的礼仪来塑造国家形象与表达自身认同。这个问题,既牵涉明清时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演变,也深受文字运用、科仪专家参与、建筑形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 時間、歷史與記憶

    作者:黃應貴 主編

  •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

    作者:张中奎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ISBN:9787516104828,作者:张中奎 著
  • 伊隆戈人的猎头

    作者:【美】罗纳多·罗萨尔多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罗纳托•罗萨尔多基于1970年代在菲律宾吕宋岛伊隆戈山地的田野调查而写成的一部历史民族志。全书以伊隆戈人“猎头”习俗的盛衰为核心,透过细致入微的田野观察和访谈叙事,并结合教会及官方档案等文献,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伊隆戈人所经历的世仇、联姻、结盟、骚乱、生计变迁、周边异族以及殖民者、侵略者和外来宗教进入等等因素斑驳糅杂的“历史”,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伊隆戈社会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色彩斑斓而又变动不居的画卷。作者一反人类学关于把小型的、“原初”的社会当作“与世隔绝”的、“无历史”的“冷社会”的做法,在“猎头”习俗及其变迁的脉络中生动展示了“结构”与“历史”的复杂关系,从而摆脱了由共时性描述和均质化倾向而带来的认识论的困惑,堪称历史人类学的典范。 “本书匠心独具,引人入胜。……独辟历史之蹊径,生动鲜活,尽显猎头活动对于伊隆戈社会组织原则的核心意义,及对伊隆戈个体与群体行为的有力推动。……本书在民族志写作与方法论上都有非凡意义。书中充盈伊隆戈人仇杀、劫掠与和解的材料,独一无二,让人心驰神往。……在方法论上,本书穿插口述史、生命史、田野观察与历史文献资料,经纬纵横,诸法毕集,彰显了历史民族志或民族志历史的写作方法。……《伊隆戈人的猎头》的主题令人心动,民族志方法效用卓绝,将成为民族志的经典之作。” ——Albert S. Bacdayan,《亚洲研究学报》 “本书集民族志、民族史、历史著作及自我反思于一身。……点缀民族志照片巧妙得当,给人以详尽真实之感。……当属融合民族志、历史及理论探索之佳作。” ——James A. Boon,《人类》 “岁月流逝,光芒常驻。罗萨尔多以曼妙之手笔,摹伊隆戈人谐趣之故事,实学界罕有。文辞而外,作者之方法论,亦必深启将来人类学并历史学者。” ——Paul A. Rodell,《亚洲历史学报》
  • 历史与神圣性

    作者:张亚辉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作者试图通过这些看似无关的论文,将历史的概念批判的引入社会科学,以引起社会科学界对史学的重视。全书共收录15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历史,下编为神圣性,这样的区分恰恰与书名相契合,也直接表达了此书的主旨。在历史人类学的习作中,作者希望能够穿透史料的屏障,去看透历史背后不可言说的东西;同时在历史与神圣性两个距离遥远的概念之间建立某些联系,并且依此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恢复中国史学体验神圣性的能力。关于神圣性,作者将其应用于人类学研究,对是不是要认真面对神圣性问题进行反思。
  • 族谱

    作者:濑川昌久

    本書以作者歷時多年親自收集的香港新界三十種族譜為資料,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系統分析了自宋、元、明、清以來,在包括香港新界在內的整個中國華南地區,以漢族為主體的地域社會和地域文化的形成、演變及其特徵;在中國宗教制度史、區域移民史和區域文化史的研究上展示了許多新的觀察角度,提出了許多新的解放,也進一步發現了不少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