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教育史

  • 美国高等教育史

    作者:[美]罗杰·盖格(Roger L. Geiger)

    ★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的集大成之作

    ★ 一部深入、完整、权威且内容翔实的美国高等教育起源和发展史

    ★ 荣获2015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高等教育分部杰出出版物奖

    ★“美国学院和大学的百科全书般的历史……充分研究后的重磅巨著。”

    《美国高等教育史》完整地讲述了从1636年哈佛学院创建,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作为关于这一主题兼具广度与深度的权威性历史著作,本书追溯了文化不断变化的影响力、新就业机会的出现以及知识的不断进步如何塑造了美国的学院和大学。

    盖格教授是当今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权威历史学家,他在书中生动地描述了殖民地学院如何发展出统一又多样化的教育传统,既能承受革命时期的社会动荡,又能经受第二次大觉醒运动的传教热情。他展示了在南北战争之前的几年中,不同地区的大学教育存在哪些显著差异,以及之后的赠地运动、学术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校园生活的转变如何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彻底的变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标准的美国大学已经形成,这为其战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高等教育史》论述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细节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它被视为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的集大成之作。

  • “学衡派”与近代中国大学教育

    作者:朱鲜峰

    ☆《学衡》创刊将满100周年之际付梓。走进“学衡”学人,回望一世纪中国大学教育 。

    ☆鲁迅曾说:“ 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

    ——鲁迅(不)佩服的“学衡派”诸公,真如他所言愚顽不化么?

    本书以严谨细致的研究,展示梅光迪、吴宓等“学衡 派”诸 公的另一面。

    与“激进”的五四新文化派相对,“保守”的“学衡派”不“ 保守”,

    在 “西学”与“国故”间,他们也在探索一条新路,成风化人,复兴民族。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北大学……

    在这些学校及其前身,都可以看到“学衡派“的足迹和踪影。斯文不坠,弦歌不辍。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史上,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为代表的“学衡派”力主“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其教育主张独树一帜。 “学衡派”主要成员多执教于国内著名学府,教学与学术研究亦卓有建树。

    本书以“学衡派”的人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哈佛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正大学等高校的档案等新史料,对这一学派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做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探讨。

  • 晚清学部研究

    作者:关晓红

  • 一种最佳体制

    作者:[美] 戴维·B·泰亚克

    城市教育体制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制度之一,本书提供了一种对于其发展过程的重要解释。同时,本书搜集了这种制度的诸多参与者(农场儿童和工厂工人、教师和督学、黑人家长和精英改革者)的观点,也探讨了这种体制的成就和失败:对移民的成功同化,伴随着种族主义和阶级偏见;给某些人提供了机会,但对其他人却是永久的不公。 作者将他生动有趣、视野开阔的历史观置于一个广泛的崭新框架之中,他检视了那些形成美国教育体制之基础的政治和惰性、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他运用各种社会视角和分析方法,为读者阐明了教育从乡村转向城市的思维方式超过一个世纪的变革历程。
  • 教育思想的演进

    作者:[法] 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根据涂尔干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
  • 統治與教育

    作者:徐賁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那个国家是不需要有国民教育的,因为那里的国民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培育好了。那些是一种基因教育。美国作家Lois Lowry的《记忆传授人》描绘了另一种离线更多国民教育,每一个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家庭都是按国家计划的模式组成的。于是 ,每个人都在适合他的位置上成为安分守己的国民。 教育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教育是人类 的一种像饮食一样自然的需要,《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教育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加智慧,更有自我治理能力。然而,当它是专制通知的臣民教育时,它却使人民变得愚昧、顺从。我们关注关注国民教育,期待第一种,警惕第二种。
  •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陈洪捷

    本书从历史社会学角度对德国19世纪的大学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德国19世纪大学观念的核心概念,即修养、科学、自由和寂寞,并以此为中心分析了德国大学观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指向。本书还运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卡里斯玛理论对古典大学观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德国大学观的卡里斯玛性质,从而说明了这种观念的独特性质以及独特的作用方式。作为一个讨论德国大学观念国际影响的案例,本书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1917—1923)为中心探讨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大学观念的影响。论证显示,蔡元培基本上完全接受了德国的大学观念,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当时的北京大学,德国大学观念从而通过北京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早期发展以及学术转型过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艰难的日出

    作者:杨东平

    当我们在为建设先进文化努力的时候,文化创新自然成为我们最为关注的课题。文化原创力是文化创新的核心所在,如何发掘、发扬和保护文化原创力,如何赞成一种能使文化原创力蓬勃发展的文化生态,必须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了。把这套丛书命名为原创丛书,只是表明我们的一种态度,一种呼吁,一种要求和一种愿望。 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风云激荡的历史,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对外来教育文化的态度,以及对自身教育改革的态度,或许可以成为理解这一历史的简明线索。由于现代教育——当时称为新学或新教育——本身是反叛陈旧传统的产物;因而,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批判改造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
  • 中外比较教育史

    作者:(加)许美德(Hayhoe,Ruth)

  • 中国大学1895-1995

    作者:许美德

    《中国大学1895-1995》作者许美德教授,是当今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也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之一,曾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香港教育学院院长,世界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学会理事长。 《中国大学1895-1995》的英文版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于当年获美国《Choice》杂志杰出学术著作奖。国外学者认为,“Ruth Hayhoe就是财富:任何一个对现代中国比较教育和知识社会学感兴趣的人,都不能不读她的著作。”
  • 學以為已

    作者:李弘祺

    李教授這本新著論述中國的傳統教育制度,對於私人講學、考試選才、中央到地方各級學校的建立,書院的興盛,以及大眾教育,都巨細靡遺。在教育思想方面,李教授一方面論及儒家經學在教育上的深遠影響,是權威人格與保守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則強調道學思想擺脫威權和科舉,培養自我的重視。同時也論及佛教與儒家教育的互動。在教育的實際運作方面,論述識字、家庭教育、技術教育、平民教育、課程的演變,以至學生的生活和學生運動等等。 ──(陶晉生,中央研究院士)
  • 雨打芭蕉

    作者:吴国韬

    《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1958-1980)(套装上下册)》记录的作者的弟弟1958年至1980年和父母一起居住在恩施芭蕉的那段极不平凡的经历。《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1958-1980)(套装上下册)》充满了苦难和艰辛,也更充满了作者和他那整个家庭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势头。
  • 最伟大的教育家

    作者:弗拉纳银

    《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介绍了18位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福禄贝尔到杜威,生动地展示了从古至今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以历史的、理性的视角关注每位教育家独特的贡献,同时也很好地关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平衡。
  • 建造常识

    作者:毕苑

    本著以中国近代教科书为焦点,从知识建构史的视角探察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不同于传统时代的教本,教科书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诞生物,建构起近代中国人的常识体系,打造了近代中国人的文化模型,其文化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晚清社会文化背景下近代教科书如何诞生,其编审制度怎样形成演变,以及它在塑造近代国民意识和培养科学观念上的贡献,是本研究着力考察的重心。
  • 外国教育史教程

    作者:吴式颖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外国教育史教程》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编,共25章。其中古代六章,分别论述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含教育的起源)、古希腊的教育、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古罗马的教育、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客观地展示外国古代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和古代世界教育的多元化;近代九章和现代十章,论述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 被选中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秘史

    作者:[美]杰罗姆•卡拉贝尔

    《被选中的》是迄今为止最具经典性的社会与文化史扛鼎之作,它清晰地阐述了美国顶尖大学三巨头——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生动地揭示了过去一个世纪美国权力与精英特权的变迁。书中描绘了各色人物(包括伍德罗•威尔逊、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和金曼•布鲁斯特等),解释了围绕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招生竞争如何塑造了美国精英,并且形成了今日美国所拥有的奇特的大学入学制度。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精英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些顶尖大学的取舍标准。本书详细讲述了三大名校不为人知的历史,呈现的不仅仅是它们的入学标准的变迁史,更主要的是反映出美国精英观念一百多年来的演化,是美国社会文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 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

    作者: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

    本书为近年来在美国引起巨大影响的不可多得的教育研究名著。书中论述了一百多年来美国教育研究的历史,从美国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与美国教育研究相联系的美国现实问题,把教育研究的历史既看成是一门科学的历史,又看成是正在进行着的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揭示了令人困惑的美国当代教育研究的历史背后的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过程。本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教育历史、改进中国教育现实的一面镜子。 译者前言1 中文版序3 英文版序5 导言缓慢的演变:教育成为大学研究的课题1 第一部分 科学的探索:早期的教育研究 第1章 勉强的伙伴:心理学家转向教育23 第2章 专业化与孤立化:教育研究成为一种职业41 第3章 技术带来的影响:测验与学校调查69 第二部分 不和谐的音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课程研究 第4章 政治、赞助和创业:课程改革的动态过程103 第5章 发展的观点:批评家挑战教育决定论128 第三部分 优秀与平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研究的潜能 第6章 对抗的领域:学科与教育163 第7章 提供基础与放弃支持:联邦政府对教育研究的作用184 第8章 促进学习与改革:教育研究的新方向212 结论教育研究的重构231 注 释246 索 引305 译者简介359
  •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第一卷)

    作者:(英)拉斯达尔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大学的起源(第1卷)》是早期大学研究方面迄今为止最权威的著作。作者海斯汀·拉斯达尔以翔实的史料、开阔的视野,对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论述。该书共分3卷:第一卷探讨萨勒诺、博洛尼亚两所意大利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卷重点介绍现代大学的原型巴黎大学。第三卷则集中探讨英国大学,尤其是牛津和剑桥大学。作为一个以史料见长的牛津学者,拉斯达尔对每一个细节都给予充分的史料支撑,同时给予?当的评论,让读者在掌握史料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倾听历史描述的愉悦。
  • 高考年轮-恢复高考三十年的民间观察

    作者:马国川

    《高考年轮•恢复高考三十年的民间观察》按照高考制度改革推进的程度层次,将高考30年分为四部分:解冻、嬗变、转轨、惶惑。在每一部分前,有一个对本部分内容言简意赅的概括总结,意在向读者介绍在高考恢复三十年的链条中本部分相对独立而又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全书图文并茂,在书中每一部分中,首先是对本年度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概述。通过政策的解读、人物的描绘,事件的还原,点面结合,尽可能生动地概述该年高考的全貌。其次是介绍年度人物,选登了这三十年来的代表人物,上至政策决策者,下至普通考生,都是著者站在民间立场,在众多人物中遴选出来的。著者力图通过年度话语诠释高考重大决策,再现当时围绕高考的社会氛围。经过高考洗礼的各行各业人士,通过该书可以全面了解高考制度三十年的变迁,寻找到自己在这段历史的坐标点,触摸历史的体温,感受时代的脉搏。
  • 中国大学十讲

    作者:陈平原

    明知说了“等于没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持之以恒地关注大学的命运,正就职了那句老话:“位卑未敢忘忧国”。只可惜学识浅,撰述无多,勉强选出来的,也就这薄薄一册。 所选十则关于大学的文章,《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和《学术讲演与白话文章》三篇,是这两年新撰的,从未入集;其余七文,分别选自我已刊的五书。至于略为分隔,上编论文,下编随笔,目的是区别体例:论文用底注,尽里说细,例于研究者复核;随笔则文中夹注(夹注中的篇目,除特别注明者,均见所序或所评之书),以妨碍阅读为原则。 [目录] 自序 1 中国大学百年? 2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附录一:“教育迷”的追慕 3 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民国年间的北京大学与中央大学 4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 5 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6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1922年的“风景” 7 校园里的真精神——《北大旧事》序 8 不该消失的校园风景——《走近中大》序 9 教育史上的奇迹——阅读南开 10 过去的大学——怀想西南联大 附录二:吴宏聪先生的《向母校告别》及相关照片 附录三:向母校告别(吴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