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笛卡尔

  • 笛卡尔哲学原理

    作者:斯宾诺莎

    本书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生前唯一用自己的名字出版的著作,全书包括两篇著作,即《笛卡尔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思想》。前者用几何学方法陈述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后者是论述形而上学问题(存在物、上帝、灵魂等等)的札记。
  • 论灵魂的激情

    作者:[法]勒内·笛卡尔

    本书为笛卡尔关于心灵问题的一部重要著作。笛卡尔认为,人是由物质和灵魂两种实体构成的,灵魂的特征是能思而无广延,身体则有广延而不能思,心身相互作用的可能在于身心的交感。这一理论的提出及其矛盾构成了近现代心身问题讨论的焦点,极大地影响了近现代身心理论的进程。
  • 第一哲学沉思集

    作者:勒内·笛卡儿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勒内·笛卡儿的主要著作。作者在这本书中以“普遍的数学”为方法论,按照几何学的推理方法,首先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脱离感官,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确定的知识。然后由“我思故我在”作为第一原则,推导出心灵和物体是不同的实体,心灵比物体更容易被我们认识。再次,根据在我们心中的至上完满的存在体的观念,推导出这个至上完满存在体(即上帝)的真实存在。再从上帝的至善,推导出我们知识的可靠性,因为上帝放在我们心灵中的观念不可能是虚假的,对于我们清楚和分明地领会的东西,我们是不会犯错的。最后证明了关于自我心灵和上帝的知识是最确定、最明显的。本书为英汉对照读物。 献给索邦神学院的信 给读者的序言 六个沉思的内容概要 第一哲学沉思集 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人类灵魂与肉体的区分 第一个沉思 能被怀疑的事物 第二个沉思 人类心灵的本质以及心灵如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 第三个沉思 上帝的存在 第四个沉思 真理和错误 第五个沉思 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的存在 第六个沉思 物质性东西的存在,以及心灵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反驳和答辩[节选] 关于第一个沉思 关于第二个沉思 关于第三个沉思 关于第四个沉思 关于第五个沉思 关于第六个沉思 译者后记
  • 第一哲学沉思集

    作者:勒内·笛卡儿

    《第一哲学沉思集》内容简介:上帝和人类心灵这两个主题,我已经在我的《谈正确引导理性和在科学中探究真理的方法》一书中简要地谈到,这本书于1637年用法文发表。当时我的目的不是提供一个详尽的讨论,而仅是简单的探讨,并从读者的意见中了解到我今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主题。这些主题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认为应该不止一次地加以探讨;我在解释它们时所遵循的路线是如此的独特和冷僻,使得我认为没有必要用法文写一本构思来供各色人等阅读的详加阐述的书,以免智力较弱的人会相信他们应该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
  • 古代悲剧与现代科学的起源

    作者:戴维斯

    “古希腊悲剧注疏”乃注疏体汉译古希腊悲剧全编,广采西方学界近百年来的相关成果,旨在为我国的古典文教事业的蓬勃展开和推进古希腊悲剧研究提供踏实稳靠的文本。 本书为其中一册,主要分为:古代悲剧——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现代科学的起源——笛卡尔的《谈谈方法》第一至三部分;现代科学的终结——笛卡尔的《谈谈方法》第四至六部分;自治的限度——柏拉图的《美诺》等几部分。
  • 勒内·笛卡尔先生在他的时代

    作者:皮埃尔·弗雷德里斯

    法国人具有笛卡尔精神。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说的,或者是为了引以为荣,或者是为了表示不满。外国人也跟着学说不已:笛卡尔主义是一个典型的法国现象。那么,什么是笛卡尔精神呢?人们继续说道,笛卡尔精神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它运用一种确实可靠的方法一一探求真理。世人如果不折服于这种美妙的逻辑,那算他们活该!说到这里,意见大体上一致;然而,一旦追述到这位方法论创始人,意见就不一致了。无论是蒙田,还是拉伯雷、狄德罗、伏尔泰、卢梭,或者雨果老爹,描述他们的形象,我们很容易取得一致,那就是按照这种形象在民众想象中出现的那个样子,再加上从历史探讨和阅读他们的著作中关于他们本人我们所得知的情况。关于笛卡尔,从我们上小学时起,我们知道的就是:他是一般法国人都珍视的伟大的思想大师,是制作一切层次天然光芒的技师。笛卡尔是关在房间里就发现了大自然一切机制结构的钥匙的人,又是那一往无前觅路走出森林的大名鼎鼎的骑士。分别来看,尽人皆知的这两种人云亦云表现的是一种根本上模棱两可;合起来看,无非是在一种严密封闭的旋转木马里边周而复始地兜圈子。 1693年,即巴伊叶所写传记出版之后两年,巴黎的书商若斯发售一种《诗选》,其中载有《哲学家笛卡尔之死,作者:其侄女卡特琳·笛卡尔》。这位卡特琳是彼埃尔·笛卡乐(去世于1660年)的女儿,当时是个老姑娘,酷爱诗歌。忽而散文,忽而八音节诗或亚历山大体,这部作品中她的叔父勒内·笛卡尔和夏努进行了一场对话。夏努劝告这位病人“听从自然的劝告——而不要发牢骚”。垂危的笛卡尔阐述了我们的身体机构是怎样围绕着“中心火”即精微物质那个部位发生紊乱的。他又说: 对我肉体的痛苦,我的灵魂只是旁观,丝毫也不横加阻拦,因而我满心喜欢;助力 纵有千万种,但最坚实有力的在痛苦的道路上指引我的是人——上帝。
  • 笛卡尔

    作者:[英] 汤姆·索雷尔

    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他从“我思”的原则出发,借助“直觉”和“演绎”,推导出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然而,笛卡尔并不希望这种形而上学独立于他的科学研究而存在,他在基础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光学领域都有重要探索。汤姆·索雷尔的这本书表明,笛卡尔最大的成就在于倡导和实践了以数学为研究工具的物理学,他的哲学则是为支持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 笛卡儿的秘密手记

    作者:[以色列]阿米尔·艾克塞尔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1596-1650)是西方哲学与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是西方思想史上最杰出的演绎推论。他出身贵族,曾自愿参军以便游历欧洲,行军帐中的三个著名的梦境更被称为数学史上的传奇。在他生命的最后年月里,笛卡儿担任瑞典女王的宫廷哲学家,直至去世。笛卡儿的出身、转机与奇遇,成就了他在数学与哲学上的辉煌。通过他与亲友互通的各种真实文献,我们得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以及秘密手记的线索。 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传说他曾经是蔷薇十字会的成员,身后留下一本大部分以密码写成的秘密手记。两个半世纪后对这本手记的破译令笛卡儿成为拓扑学的创立者;21世纪的天文发现证明,其中所隐藏的秘密,也许就是宇宙可能的架构。 这段真实之谜混合了数学、历史与神秘学。本书以笛卡儿留下的一本秘密手记拉开序幕,追随笛卡儿一生的哀愁行旅,见证了近代科学“理性”的复杂风貌,也是17世纪科学探索具体而微的真实重现。
  • 笛卡尔的骨头

    作者:Russell Shorto

    这是一本西方思想史通俗读物。书中讲了一个哲学故事,核心是一个秘密:笛卡尔的遗骨在哪里?为什么头骨与其他骨头分离?追踪17世纪伟大哲学家之骨头的旅程——跨越6个国家,而且横跨3个世纪——的同时,作者还把我们引入探索因笛卡尔的身心问题带来的现代性的哲学问题,以及笛卡尔著作的后果:启蒙运动,法国革命,19世纪的科学爆炸,20世纪以后理性与信仰的冲突。 一部知识探险故事,稀奇而迷人……萧拉瑟的行文,聪明利落,才华横溢。在每一页,他都为读者贡献出新的迷惑、离奇和惊喜。 ——《洛杉矶时报》 萧拉瑟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通过追踪笛卡尔骨骸之谜,回溯了数个世纪的科学与宗教之争,同时又让故事轻快活泼,扣人心弦。 ——《旧金山纪事报》 萧拉瑟的思想洞见愉悦人,启发人,或许——也烦扰人。 ——丽萨•亚丁,《自然》杂志 《笛卡尔的骨头》堪称一部令人信服的思想侦探故事,既揭开满是灰尘的往昔,也启示现在。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