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研究

  • 前朝梦忆

    作者:[美] 史景迁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ISBN:9787563385393,作者:(美)史景迁 著,温洽溢 译
  • 小说的兴起

    作者:[美] 伊恩·P. 瓦特

    小说作为一种文字形式,它的产生、发展、完善,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而其中的哲学、宗教、经济、社会阶段、科学技术诸种因素都对这种文学形式的定型,起着或多或少,甚或是关键性的作用。认清个中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对了解文学的发展规律,了解某种文字形式的形成过程,是十分有趣而又有益的。我们这里译介的学术专著《小说的兴起》,就是这样一项有趣且有益的研究。 本书的脚注均为译者所加,原注附于每章的附尾。全书的人名、书名中英文对照索引附于书末,以便查阅。 作者把“小说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类型置于十八世纪的社会关系之中,并突出了当时占优势的中产阶段级的特征。著名的美国《星斯六评论》说:“本书的力度不止表现在某一种方法或观点上……,瓦特教授不仅使我们对作为主要社会趋势的文献或反映的小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对艺术创作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 小说密码

    作者:马原

    《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文学课》内容简介:我下定决心在这个故事里不出现我。也许我只是其中的某个令读者可怜的角色,但那个角色必定也有几分可爱,那个角色不是我。著名作家、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马原,津津自道的文学课。历代文学大师之精妙,同辈优秀作家之特色小说的欣赏与创作,经验和技术那个写小说的汉人的自传性虚构,个人文学史这些文字,都在这本书里。
  • 词学十讲

    作者:龙榆生

    本书是龙榆生先生毕生治词心血的结晶。他将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心得与填词经验,融会贯通,冶于一炉,从而构成一部独具特色的学术专著。比之从前所作,在理论上更加概括、更加深刻、更加系统。
  • 帝国的流亡

    作者:张晖

    南明时期(1644—1661)经历了四个小朝廷,其间士人撰写了大量的诗歌,本书通过细致考订南明诗歌,可以见出士人们不约而同地述说着同一个主题,即“帝国的流亡”。本书上编“诗歌中的流亡”,描述朝廷和士人大规模流亡的状态,疆土日渐沦丧、人心涣散,以至于士人最终在精神上无所依凭,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死亡、返回故乡和皈依佛门。下编“流亡中的诗歌”返回诗学主题,意在讨论诗歌对于南明士人来说,意义究竟何在?分为绝命诗、殉国诗、悲伤的诗学等专题。 《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在考辨文献的基础上进入士人的生命史,探寻他们为什么选择抵抗、如何抵抗,以及在抵抗的姿态下所发生的种种境遇,设身处地的体会传统士人在困境中的痛苦抉择,还有他们身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精神。 这部英才早露的著作是未完成的遗稿,现在成书的部分,基本实现了作者原拟目录的六七成。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作者的研究意图和核心论旨,在书中已经完全展现出来了。根据记录,张晖最后一次的修改保存到他猝然去世,仅相距四天。张晖带着永远的遗憾走了,但书中新鲜的问题和研究方法,正如同他拼命治学的精神,能带给我们持久的启示、激励和感动!
  • 神女

    作者:[美] 薛爱华 著

    (薛爱华是)以往四十年美国中古中国研究的同义词。——柯睿(Paul W. Kroll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这本书论述的主题是各种各样的变相。它与中古早期的诗人以及神话记录者所描述的各种变化有关。它讲述一个溺水而亡的女子怎样变成神女,神女又是怎样变成溺死的女子。它讲述在文学风尚不断变化的潮流中,仙女们如何被降格,改造成了平凡的女人身,以及与此同时,那些隐喻如何被创造、如何被再次赋予新的含义。龙变形为虹,或者虹化身为神女,对这类转化,古代中国是习以为常、信以为真的。 所以,这本书旨在讨论文学作品中所开掘过的一个主题,它不是理论批评的论文,而是试图探讨一个神话主题的形形色色的体现方式,它不但体现于迷信崇拜之中,而且体现于文学作品,特别是体现于叙事小说以及抒情诗歌之中——叙事小说靠的是人物角色,而抒情诗歌中最重要的人物角色便是戴上面具的诗人自身。——薛爱华
  •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作者:浦安迪

    本书汇集了四篇研究中国明代所谓“四大奇书”的专著,这些论文皆可独立成篇,分别作为对这几部作品的阐释,听任读者随意取舍。但全书也想提出一些争辩性的论点。  本书的核心论调原来是从比较文学理论的观点出发的,即视明清小说文类为一种归属书香文化界的出产品,因此始终标榜着“文人小说”的概念。这个看法并不否认所谓“四大奇书”各各脱胎于通俗文化的民间故事、说书等现象,而只是强调这些长篇小说是经过文人撰著者手里的写造润色才得出一新的文体来,这个体裁除了反映明清文人的美学手法、思想抱负之外,也常呈现一层潜伏在错综复杂的字里行间、含蕴深远的寓意,惯用反讽的修辞法来提醒读者要在书的反面上去追寻“其中味”。作者特别突出这四部泛称“通俗小说”的作品富有文人色彩的一面,并不敢表示扬雅抑俗的偏见。相反,我的用意正是要推崇中国文化传统独有的雅俗交融的伟大精神。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作者:张溥,殷孟伦注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作者张溥,文集之名,始于阮孝绪七录,后代因之,遂列史志。马贵与经籍考详载集名,人物爵里,著作源流,备具左方,览者开卷,大意已显;然李唐以上,放轶多矣:周惟屈原、宋玉,漠惟枚乘、董仲舒、刘向、扬雄、蔡邕,魏惟曹植、陈琳、王粲、阮籍、嵇康惟张华、陆机、陆云、刘琨、陶潜,宋惟鲍照、谢惠连,齐惟谢跳、孔珪,梁惟沈约、吴均、江淹、何逊,周惟庾信,陈惟阴铿。千余年间,文士辈出,彬彬极盛,而卷帙所存,不满三十余家;藏书五厄,古今同慨。晋挚仲洽总钞羣集,分为流别,梁昭明特标选目,举世称工,澄汰之余,遣亡弥众至逸书编于豫章,古文钞自会稽,巨源宝经宠之帙,容斋发故簏之藏,赵宋诸贤,戮力稽古,不能追续坠简,铺扬词苑,亦惟委之时运,抱痛河海而已。
  • 诗境浅说

    作者:俞陛云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是俞陛云先生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启蒙读物,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的作法,侧重于分析每首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以及“诗境之妙”,观点独特,品评精到,颇能给人启发。 此次重版,在部分引文与现今通行本中记载有出入时,为保持原作的完整性,加了编者按予以说明,供读者参考。 【跟大师学国学】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由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的版本繁杂,错漏时见。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这些学者名家、国学大师的著作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我们所选书目,大多数是一版再版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有的多次重印,但1949年以后未再重印,借此次整理出版的机会,我们将之重新推荐给读者朋友。这些书,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我们希望,本书系在新的时代,能够帮助今天的年轻人熟悉自己的经典,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跟大师学国学”第一辑作品:王国维《人间词话》、章太炎《国学概论》、朱自清《经典常谈》、闻一多《唐诗杂论》、张荫麟《中国史纲》、吕思勉《三国史话》、孟森《明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跟大师学国学”第二辑于2010年1月推出,包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清代学术概论》、曹伯韩《国学常识》、胡朴安《文字学常识》、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俞陛云《诗境浅说》等八种。
  • 杜甫诗歌讲演录

    作者:莫砺锋

    杜诗是一座宝山,只要你深入其间,一定不会空手而归。然而杜诗又是一座重岩叠嶂、水深林茂的大山,如果没有详细的地图和富有经验的向导,你很难找准入山的门径,还容易在山间迷路。   本书著者莫砺锋教授在农村插队时就开始阅读杜诗,后得名师指点,从此精研杜诗二十年,又在大学讲授杜诗十余年,是一位入山颇深的游客,也已具备向导的资格。千家注杜,你选择哪几种杜诗注本呢?前人关于杜诗的评论汗牛充栋,各种观点议论蜂起,你如何甄别取含呢?前人关于杜甫生平的研究、杜诗的编年、杜诗的校勘、杜诗的文本分析以及以杜证杜等方面的丰富创获,你如何吸取其经验呢?杜诗学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你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凡此种种,莫砺锋教授都将在本书中为你娓娓道来。   本书是莫砺锋教授于2006年春季在南京大学教学楼301教室讲课的实录,深入浅出,引人人胜。现在就让我们翻开此书,随着莫砺锋教授一起走进杜诗这座宝山吧。
  • 唐诗杂论

    作者:闻一多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诗的结晶。全书冲破了传统的学术方法、学术研究的狭隘和封闭,从诗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诗歌,多所卓见。《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中的文章大都发表在20-3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后来汇编成册。闻一多是民国时代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湛的研究,《唐诗杂论》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国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为此,我们重新出版了此书,并请著名学者傅璇琮为此书撰写了“际读”,着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计了闻一多唐诗研究的个性特点与开创作用,这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学术史,促进唐诗研究在大有裨益。 他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唐诗的发展变化,冲破了传统学术方法的某种狭隘性和封闭性。这是闻先生唐诗研究的极可宝贵的思想遗产,是值得我们很好吸取的。
  • 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

    作者:彭懿

    国内第一本有关幻想文学的理论专著,资料丰富,论述精当,而且极富个性色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专著。全书借用一种类似章回体叙述的方式,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世界幻想文学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大量的世界顶级幻想文学作品,并配有详尽的故事梗概。如果是幻想文学的爱好者,将从中领略到一种非常快乐的阅读享受。 它是一部比小说还有趣还好玩的书。
  • 鲁迅

    作者:[日] 山田敬三

    作者不是以西方流行的存在主义思想来简单比附和勉强套用鲁迅的文学创作和生存理念,而是从鲁迅一生从个人生命追求到全部文学活动的“存在”实际出发,追本朔源、抽丝剥茧,在实实在在的客观史迹和多样创作的深层蕴藏中,来认识鲁迅、理解鲁迅,探究了鲁迅作为一个独立的“永远的行路者”的存在主义思考和实践。
  • 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

    作者:王向远

    本书是近三年间王向远教授以“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为主题的作品自选集,包括十三篇论文和两篇译文。作者在系统翻译日文原典的基础上,以日本古典文论与美学的若干关键词入手,运用比较语义学的方法,对日本古典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基本特点做了梳理、总结,对“道”、“文”、“心”、“气”等基本概念的意义构成及与中国文论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对日本古典美学与文论中的四大基本范畴——物哀、幽玄、寂、意气——做了审美语义的剖析与概括,作为原创性研究,填补了中日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美学研究的空白。最后的两篇译文也都是日本“物哀”论的名篇,在本书中系初次翻译发表。 作者在谈文论美的同时,注重行文的流畅与严谨,在文字表现上追求美感。本书对于进一步了解日本传统审美文化、民族心理、文学与美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

    作者:林少华

    林少华,祖籍山东蓬莱,1952年生于吉林九台。1968年初中毕业下乡务农。197S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业,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至1993年于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1993年至1996年于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1996年回暨南大学文学院任教,1999年调往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赴东京大学任特别研究员(Fellowship),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招收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生。译有《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30卷本村上春树文集及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东山魁夷等名家作品凡40余种。其中《唐招提寺之路》获第五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海边的卡夫卡》获2003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二等奖。同时撰有中日古诗比较和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亦从事散文创作。 村上春树是日本一颗璀璨的文学明星,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创下了行销700万册的记录。在中国,村上的小说同样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那么,作为小说家的村上和作为普通人的村上魅力何在?其文学世界的奥妙何在?由翻译家林少华先生就此做一番评说,想必是非常合适和有益的。 这本书将有助于读者走近村上春树,走近翻译家,走进他们的的作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 永远的少年

    作者:杨照

    本书即是台湾作家杨照先生对村上春树著名作品《海边的卡夫卡》进行的深度解读,带读者在领略经典作品魅力的同时,也分享其中的人文情怀。
  • 日本文学史序说

    作者:(日)加藤周一

    加藤的文学史观给我们的启示 ■王成 -------------------------------------------------------------------------------- 一提到《文学史》,读者马上就会与冗长、乏味的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作家或作品罗列叙述的著作联系起来。《文学史》除非是为了应付考试,作为阅读对象很难提起读者的兴趣。在大学里,文学史教学同样面临困境。“教师蜻蜓点水,学生走马观花,只记得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却没有阅读作品沉潜 把玩的功夫,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陈平原语)同时,在文学研究领域,不管出于何种立场,热衷“重写文学史”讨论的专业人士依然大有人在。《文学史》应该怎样写?什么样的《文学史》才能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读一读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学史序说》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与那些为学院派读者所写的“四平八稳”的文学史相比,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学史序说》是在大众读物《朝日Journal》上连载后结集而成的,他面对的不光是学院派读者,更多的是普通读者。也许是因为加藤周一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群的问题,《日本文学史序说》上下两大卷,纵横古今内外,从上古论述到20世纪,不仅是诗歌、小说,甚至对思想、哲学、汉诗都有详细的论述。读来令人感到概念明确、文章清晰、逻辑缜密、论述透彻而不乏味。掩卷反刍,读者很快就会厘清日本文学史的来龙去脉,获取丰富的文学史知识。 《日本文学史序说》采用的是广义的文学概念,从内容上看,不光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而且包括历史、宗教、哲学等领域所有用文字书写的表达人类思想的书籍。从形式上看,包括了从汉文作品到日语口头传承作品。这样的概念应该说是继承了日本文学史的传统方法,但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狭义的文学概念在日本通行的时代,加藤周一的文学概念,对于封闭的日本“国文学”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时下文学领域流行的文化研究加藤周一在30年前就开始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加藤周一的工作推动了日本“国文学”界的变革。 加藤周一认为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的叙述不是对于过去的文学事件做编年史式的纪录,也不是对过去的作家或作品按年代编排叙述。文学史应该是对文学事件的前因后果,按照一种内在的逻辑进行阐述。文学史与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必须涉及影响文学变迁的文学内外的诸多条件。于是,他在《日本文学史序说》中,首先指出日本文学的世界观背景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融合的过程,这是他的“日本文化杂种性”理论的核心。在此前提下,他指出贯穿日本文学的核心是土著的世界观。他为了证明这种土著世界观,重点研究了那些可以推测未受到外来影响的古代文献。观察了那些从地理上或者社会结构上较少受外国文化影响的群体创造出来的文学表达方式。他分析了外来文化体系的“日本化”过程,从中找出土著世界观的作用力是如何显示出来的,以此来了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土著世界观的结构。根据这个观点加藤周一反对以往的文学史以明治维新为界限把日本文学史分为“前近代”与“近代”。他认为这种“断层”的观点没有从深层结构去仔细分析日本文学的发展脉络而得出的结论,他的结论是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文学没有出现“断层”而是一直“持续”着土著的世界观。围绕这个观点日本学术界的争论至今还在持续。 《日本文学史序说》是一部开放性的文学史,它对于当时通行的文学概念,对于日本“国文学”的自我封闭状态提出了质疑,引起读者对日本文学史的重新思考。他明确反对以往的文学史断代法,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史观点,展示了独特的文学史叙述方法。这些独到的见解和方法都是基于长期以来他对日本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底,用翻译家叶渭渠先生的话说“作者以哲学思想为中轴,纵横于文学的社会性、世界观的背景和语言及其表述法等几个互相联系而又不尽相同的环节中,并且运用作者独创的‘日本文化的杂种性’理论,来阐释日本文学的本土思想与外来思想的调适与融合”(杨鸥《日本文学与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7月26日第七版)。《日本文学史序说》堪称加藤周一的代表作,是加藤周一的“杂种日本文化论”在文学上的演绎之作,为此受到了日本学术界的广泛重视,1980年被授予学术著作年度最高大奖———“大佛次郎奖”。此书经叶渭渠、唐月梅两先生翻译,已由开明出版社出版,不仅喜爱日本文学的读者开卷有益,对于研习日本文化的读者也具有指南作用。
  • 手机小说的秘密

    作者:(日) 速水健朗

    “与我们所熟知的小说不同的是,在手机小说里几乎看不到对于情景故事的描写以及心理方面的刻画,取而代之的是数之不尽的登场人物以及毫不相干的小插曲,并且大量使用拟声词。而这些表达方式,往往会让那些读惯了正统小说的读者感到很不适应。” 于是,作者很认真地讲述了在手机小说盛行背后的文化故事。
  • 日本小说史

    作者:叶渭渠

    《日本小说史》对日本小说的产生、发展做了系统的探讨。在日本上古神话传说、原始歌谣和原初散文·韵文文学的土壤滋润和中国文学的影响下,产生了最早包含日中神话传说故事和神仙谭因素的短篇物语、以上古和歌为母胎的“歌物语”、古代长篇的王朝物语、近古战记小说,以及各种类型的通俗小说,形成了古代和近古日本小说的民族特色。近代以来,日本在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中,弓l进西方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从翻译小说到吸收西方各种主义形态的小说,经过百余年从模仿到融合、创新,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作者最后总结了日本小说走向世界的历史经验,展现了当代小说发展的趋向。
  • 东洋的幻象

    作者:邵毅平

    “幻象”乃文学的本分、人生之宿命是也。作者与日本文学结缘三十年,日本文学之于他,其五味杂陈,爱恨情仇,真是一如人生本身,读者自能辨出味来。 有意思的是,本书将中国、日本、法国掺杂在一起,通过文学比较,揭示出一条“文明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