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文

  • 历史的经验

    作者:南怀瑾

    谋略,中国古代文化又称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用现代话讲,就是领导的哲学与艺术。为总结历史的经验,南怀瑾曾就中国古代谋略做过系统讲析,其讲记以《历史的经验》为名,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于1985、1986年分二册出版。第一册撷取赵蕤《长短经》、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论》精华,参以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实例,论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第二册是对《素书》、《太公兵法》、《阴符经》的逐句串讲。
  • 教养与文明

    作者:陆一

    本选题是对日本百年多来现代通识教育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借镜。
  • 焦虑的现代人

    作者:[美] 卡伦·霍妮

    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学的修正,主要表现在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她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斥性压抑、遗传禀赋、童年经历等个人特征,但本质上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 性学观止(上下册)

    作者:(美)贺兰特•A•凯查杜里安

    1968年,凯查杜里安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世界上人类性学方面首批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从那时起,无数学子深受惠益。而这部从其课堂讲义脱胎而来的《性学观止》,多年来已被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汉语,风行全球。 在这部美国第一部成功的性学教科书中,作者不拘泥于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医学范畴,而是拓出一个更为开阔和纵深的角度,将性视为生物本能、生理驱动、精神意志、道德观念、法律习俗的多元辐射聚焦的焦点,在以科学客观的精神进行专业探索的同时,更倡导一种正视、理解、宽容、不滥用、不利用的性态度。在本书最令人称道的第六部分,作者以近二十万字的辉煌篇章,综合运用考古学、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手段,来探讨性与文化、历史、道德、法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哲学美学意蕴,其用力之深、涵盖范围之广,举世罕见,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部公认的性学经典读本,被认为无论在清晰程度、说服力和材料的翔实可靠诸方面没有同类书可与之相媲美。 ★ 美国历史上第一部成功的性学教科书,也是性教育领域的一部经典入门,被视为无论在清晰程度、说服力和材料的翔实可靠诸方面没有同类书可与之相媲美。已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汉语等多种文字。 ★ 作者贺兰特•凯查杜里安是世界著名的性教育专家,多次被评为“斯坦福杰出教授”,所教学生逾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凯查杜里安教授非常高兴中文简体版再次来到中国,并承诺将于不久之后访问中国。 ★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拿出超过六分之一的篇幅来探讨性的历史、社会、文化、道德意义,并在行文中多出引用考古学、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成果,其用力之深、涵盖范围之广,在当代同类作品中无人出其右,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1989年出版了第5版之后便停止了修订,因为性学从这本书这里便真的可以称得上是“观止”了。 ★ 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和上海科技大学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欣然为本次最新中文简体版赐序,郎景和教授“在写再版序言时,有一种欣喜舒畅而信心倍增的感觉”,认为本书“的确是一部堪称“观止”的性学大全,无论是学者抑或百姓,都会从中受益”,本书“形式美仑美奂,文字亦谐亦庄”,我甚至愿意把它称为性学传播的‘圣火’”……;江晓原教授认为,“作为一本优秀的性学读物,本书中文新版的问世,本身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继续谈论性这件事情的行动之一”。 ★ 作者在这次中文简体版中首次添加了一部分从未发表过的“东方文化中的性”,以馈赠中国读者。
  • 菊与刀

    作者:于长敏

    《菊与刀:解密日本人》介绍了:日本,亚洲东北部的一个岛国,与中国毗邻。日本人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形成了日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特点:爱自然、喜哀婉、性柔婉、快节奏、重现实、轻理论、悲剧情结、集体主义……这些均明显不同于中国人。在20世纪前期,美国人就开始有组织地研究日本。直至今日,日本仍是个谜,日本文化也是个谜。本书的目的就是为观察被“谜”雾笼罩的日本提供一盏小灯,让人们多少能清楚一点地看到日本的真实面孔。尤其是一边从中国人的立场看日本,一边又通过西方人的眼睛看日本,形成一个多维的观察方式。这盏小灯若能为世人了解日本发挥她的一点点光亮,笔者将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高兴!
  • 穷忙族

    作者:(日)门仓贵史

    一本震撼日本社会的书,出版以来再刷不断,亚马逊书店读者评价五颗星强力推荐! 美国,3700万人是穷忙族 日本,550万人、将近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穷忙族 你,会是穷忙族的一员吗?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会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正值事业颠峰的中年上班族是穷忙族的危险人群? 什么是“心理层面的穷忙族”? 穷忙族有摆脱贫穷的机会吗? 在这个物价上涨、薪水不涨、文凭贬值、工作随时不保的时代, 你还自认为跟“穷忙族”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愈来愈大,日本社会有一群被称为“穷忙族”(Working Poor)的新阶层正在逐渐形成。他们努力工作,收入却达不到最低生活费用的标准;这些人当中,有初入社会的新鲜人,有为贴补家计而工作的就业妇女,甚至有应该处于事业颠峰的中年上班族。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沦为“穷忙族”?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他们摆脱穷忙的悲惨命运? 本书作者门仓贵史为日本知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经济话题相关的畅通书作家,他透过丰富的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以及与穷忙族访谈的搜集资料,针对穷忙族的现象做了最深入、客观的分析与探讨。本书在日本一出版立即引起读者的广泛讨论,有人甚至开始审思自己的状况是否符合“穷忙族”的要素,这本书也被誉为探讨“穷忙族”现象最精辟、完整的专书。 本书从家庭、企业、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来分析穷忙族现象的影响,穷忙族的产生绝不是个人的事,它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更是波及到子女教育、金融体系、社会问题等。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成为“穷忙族”,就会像掉进蚁蛳陷阱的蚂蚁一样,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再爬出来。 身处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当中,“穷忙族”是你无法置之度外的社会现象。本书内容绝对值得让你做为警惕,早一步洞悉穷忙族现象的真相,当个拒绝穷忙的人! 本书依据大量的调查报告及数据资料,彻底分析穷忙族的形成原因和所带来的后果与影响;以社会、家庭、企业制度、就业环境等各个层面来讨论穷忙族的现象,全面性的分析使内容十分具有可读性,更有利于人们对读者自身处境的反思。 目录: 前言 第1章 日本劳工每4人就有1人过着符合社会救助标准的生活 悲惨的现况:日本劳工中每4人就有1人是「穷忙族」 为什么「穷忙族」持续增加? 接受社会救助的家庭越来越多 预期将会持续扩大的日本所得差距 美国持续增加的「穷忙族」 由「穷忙族」沦为游民 穷忙族实例 1 穷忙族实例 2 第2章 正值壮年的中年家庭沦为「穷忙族」的恐怖 如果「美国心玫瑰情」的男主角没死…… 超过40万人的中高年男性「穷忙族」 因公司倒闭或裁员而成为「穷忙族」的中高年男性 无法压低的各项生活开销 为「穷忙族」所苦而自杀的中高年龄层 中高年龄层「穷忙族」的增加也影响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绩 将中高年上班族压得喘不过气的子女教育费 穷忙族实例 3 穷忙族实例 4 第3章 日渐瓦解的日本雇用体制 一路走来相辅相成的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薪资制 为什么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薪资制会瓦解? 何谓派遣员工? 1990年代后人数骤增的派遣员工 派遣劳工处于弱势的代表性事件 过劳的正式员工是心理层面的「穷忙族」 穷忙族实例 5 穷忙族实例 6 第4章 非正式员工的年轻族群 日益恶化的青年雇用问题 无法成为正式员工的年轻人沦为「穷忙族」的危机 成为「单身寄生族」的年轻非正式员工 人数日增的飞特族和尼特族 尼特族和非尼特族的所得差异扩大 年轻人成为尼特族的主要原因在于雇用环境的恶化 可望改善的雇用大环境 年轻人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劳雇供需失衡问题 穷忙族实例 7 穷忙族实例 8 第5章 「结构改革」后自由主义经济和民营化的结果 结构改革的得与失 必须大量释出非正式员工转为正式员工的机会 工作分摊制度能解决「穷忙族」问题吗? 提高消费税使「穷忙族」的负担越来越重 提高最低薪资以作为安全防护网 外籍劳工的加入将使非正式员工的生活更为辛苦 穷忙族实例 9 穷忙族实例 10 后记 序言 “穷忙族”的问题 曾经有个青年诗人名叫石川啄木,在他的诗歌集《一捧沙》中,有这样的句子“工作啊工作,生活依据无乐,两手常见空空”。这首诗发表于1910年,明治时代行将终结。 当时23岁的啄木已经成家,在东京朝日新闻社担任校对,每天从早到晚辛苦工作,但每月到手的工资马上就花光了,因此总是陷于手头拮据的尴尬境地。 他当时还撰写一些小说和评论,收入却依然无法补足亏空,债台累累,朋友也因此离他而去。在贫病交加之中,啄木26岁就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据说他临死前最大的愿望竟然只是希望吃到一颗草莓。 明治时代的日本,已经废除了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在理论上百姓已经得到了平等,但是国民的贫富差距依然很大。很多人因为贫穷而过早地死去。关于当时贫富差距的数字,已经找不到正确的统计数字,但从各种其他的渠道,我们依然可以推测出当时贫苦阶层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更,日本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期(1950年代-1970年代),人们的收入所得急速上升,贫富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低收入人群的整体力量在大幅攀升,成为具有购买能力的中产阶级。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诞生出“一亿总中流”这样的词语。石川啄木吟诵的那首诗也变作古老时代的记号,逐渐在富裕人们的记忆中远去了。 但是,到了21世纪的现在,石川啄木的这首诗,又成为反映现实的镜子重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随着贫富差距一点一点拉开,在低收入人群中形成了叫做“穷忙族”的崭新社会阶层。 现在,我想给读者朋友出几道关于“穷忙族”的小问题。 这几道问题中出现的数字,都是反映了“穷忙族”生存实态的重要数据,请大家都来做一做,看看你对“穷忙族”了解多少。 第一问:在世界上最富足的美国,被称作“穷忙族”的人究竟有多少. ① 约570万人 ② 约1700万人 ③ 约2700万人 ④ 约3700万人 答案是④约3700万人。在很多人的心中,美国是一个“成功的国家、富足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却有3700万人处于贫困之中。其实“穷忙族”这个词语也是1900年最先出现在美国的。 第二问:在日本,年收入多少的人会被归入“穷忙族”? ① ~年收入500万日元 ② ~年收入300万日元 ③ ~年收入250万日元 ④ ~年收入200万日元 答案是④~年收入200万日元。在东京,一个三口之家(丈夫33岁、妻子29岁、孩子4岁)得以过活的家庭年收入是200万日元。如果妻子是家庭主妇、丈夫是上班族的话,年收入即使达到300万日元,生活也会非常艰难。就可以想象年收未满200万日元是多么的艰苦。但是根据最近的统计,年收入还不到100万日元的人正在逐年增加。 第三问:现在的日本“穷忙族”究竟有多少? ① 约150万人 ② 约250万人 ③ 约350万人 ④ 约550万人 答案是:④约550万人。即使在富裕的日本现在,依然有这么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而且,“穷忙族”的数字还有逐年增加的倾向。 第四问:日本的最低时薪是多少? ① 时薪610日元 ② 时薪710日元 ③ 时薪810日元 ④ 时薪910日元 答案是①时薪610日元。最低时薪根据都道府县的不同每年都有一定的变更。2006年最低时薪出现在青森县、岩手县、秋田县和冲绳县,时薪都是610日元。有一个团体,以“最低时薪标准生活一个月”为主题搞了一个试验,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感到“根本不可能过下去……”。 第六问:15岁到34岁的非正式职员有多少? ① 约200万人 ② 约400万人 ③ 约600万人 ④ 约800万人 答案是③约600万人。随着非正式职员的数字不断增加,过去的4年中已经增加了约100万人。 最后第7问:在日本,有多少派遣职员? ① 约80万人 ② 约130万人 ③ 约170万人 ④ 约230万人 答案是④约230万人。派遣职员中的大多数都对不稳定的职业状态和较低的收入心存不满。另外还有不少派遣职员被违法企业二次派遣、榨取劳动和尊严。 问题全部结束,您答对了几道呢? 7道全部答对的读者,可以说是对“穷忙族”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思考的,读这本书就会很顺利。 另外,一道也没有答对的读者,可能是完全不了解“穷忙族”的世界,生活优裕的人士吧。不管怎样,都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读者对“穷忙族”生存状态的认识、加深对“穷忙族”问题的理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加入“穷忙族”的行列…… 我先简单概述以下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 解释“穷忙族”的词义,再对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穷忙族”、“穷忙族”的增长速度、日本“穷忙族”最新情况进行详细介绍。此外还将对为何“穷忙族”会增加,以及它的社会背景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章, 详细介绍45岁到59岁中老年“穷忙族”的生活实态。在“穷忙族”中,最辛苦的莫过于中老年人群。他们可能之前还是光鲜的上班族,由于公司调整或是其他原因一夜之间变身“穷忙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第三章, 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度,被称作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日本特有的雇佣体系。现在这个体系已经土崩瓦解,第三章中将对背景进行详细阐述。 还将介绍随着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的瓦解所产生的非正式职员,他们的生存实态和劳动环境。另外,保留在公司中的正式职员也不能就此高枕无忧,他们日夜处于繁重的劳动环境中,他们属于“心灵上的穷忙族”。 第四章, 阐述15岁到34岁的“穷忙族”问题。由于严苛的雇佣条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入社会之时,是以非正式职员作为起点的。这样就注定了他们与正式职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将对近年逐渐增加的“FREE族”和“NEET族”问题进行分析。“FREE族”和“NEET族”的出现也证明了救治环境的严苛。 第五章, 最后一章,将就日益严重的“穷忙族”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比如降低正式员工的入门条件,改进社会分工政策、税制等,从具体的政策入手,进行分析阐述。 本书将用各种统计数字,为读者呈现出“穷忙族”的浮生绘,还将刊载对处于“穷忙”境地、生活困苦人们的采访实况。 衷心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透过统计数字,了解“穷忙族”的生活状态、直面“穷忙族”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穷忙族”的理解。
  • 日本电影

    作者:蔡澜,陈子善 编

    《日本电影》是“蔡澜谈日本”之《日本电影》,这是从蔡澜先生大量的谈日本的文字中遴选出来的,从中大致可以窥见蔡澜先生对日本文化的认知和谈日本文字的生动波俏。 蔡澜先生深谙日语,当年为了拍摄电影,而今为了导游旅行,频频往返于香港和日本之间。正因为他的日本体验丰富而持久,所以他写日本的这些文字也就鲜活而又多样。他写日本料理的种种趣闻和如何品尝,写对日本电影的迷恋和与日本电影人的密切交往,写日本各地的风土人情,写日本万象的五花八门,乃至日本的畸人、日本的和尚、日本的文人雅事、日本的浮世绘、日本的流行歌坛……都能细致入微,丝丝入扣,充满情趣和谐趣。
  • 日本与日本人

    作者:小泉八云

    这是一部讲述日本人内心而非外表的生活。作者对日本与日本人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公正的,而文字优美犹其馀事。在本书中,近代著名的日本通小泉八云对远东和日本的将来抱十分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对日本与日本人不乏溢美之词,而这也未始不可以给我们一个激刺:为什么欧洲人,只赞美他们而不赞美我们呢?  《日本与日本人》是落合贞三郎从近世有名的日本通小泉八云评论日本与日本人的著作中选编辑录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是从表面上介绍日本,而是从心理上、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出日本的国民特性。
  • 兩個故宮的離合

    作者:野島剛

    「兩個故宮」是東亞近代史的產物。 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折。 兩岸故宮不只是珍奇、瑰麗的寶庫, 更呈現出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兩個故宮」的存在,串聯了什麼歷史情結?潛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歷史思維?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作者、《朝日新聞》記者、「中華圈的專家」野島剛,從政治、外交的獨特角度爬梳了兩個故宮的世紀糾纏。 最會說故事的媒體人,帶你見證兩個故宮的歷史 本書深度揭露: .政治權力運作下兩個故宮分合的複雜過程 .民進黨執政時期「故宮改造」的真相 .「故宮南院」何去何從? .故宮「日本展」功敗垂成的背景 .台北故宮夢幻設計的難產 .故宮文物的漂泊與回流 兩個故宮,與其說是外型相似的雙胞胎,還不如說是一張分裂的地圖。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帶你見證兩個故宮彼此的生存歷史,並拼湊出中華世界的未來。 本書作者野島剛是少見對於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具有深厚理解的日本人,他不僅有記者專業背景,還非常善於說故事。他在《兩個故宮的離合》這本書裡,以客觀第三者的記者角度,或者說以「為了台灣人好」的角度來解讀、說明東亞近代史的產物「兩個故宮」背後的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簡單來說,「兩個故宮」正是因為「兩個中華」而誕生。 野島剛從北到南走訪了瀋陽、北京、京都、南京、上海、重慶、台北、香港、新加坡……,蒐集了各種參與故宮重要變遷、故宮的活字典寶貴「那志良」等人的證言,也訪問了台北歷任故宮院長:杜正勝、林曼麗,現任院長周功鑫等人,查閱了存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集結了有關故宮學的第一手採訪資料,並在日文版出版後,追隨著不斷變化的政治情勢,在中文正體字出版前,反覆修改增補,並特別為台灣讀者增寫了後記,追蹤了故宮「日本展」的最新情況。 野島剛撰寫本書最大的目的,並非要論述故宮的藝術價值,也不會深入探討收藏品的優越性等問題。故宮歷史,從1925年成立到1949年分裂的過程,在中台日等三地都已經有許多口述歷史及史料作品。但對於1965年台北故宮在台復館的過程、民進黨政權對於故宮的改革嘗試、中國近年大量搜尋追回文物的熱潮,和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故宮的密切交流等等,不僅是日本,在台灣幾乎仍未有系統性的介紹,這些都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兩個故宮的離合》共分為8章,第1章將介紹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提出的「故宮改造」計畫。第2章談到辛亥革命前後,故宮文物流出的情況。第3章分別說明日本進攻中國時,故宮向南方和西方運送計畫的過程。第4章則談論故宮文物移送台灣的1949年前後,檢視政策決定的過程。第5章解說兩岸分裂後興建台北故宮,兩個故宮因此誕生的背景。第6章則試圖解析散落世界各地的故宮文物「回流」中國的現象。第7章預測「兩個故宮」的未來。
  • 命名日本

    作者:汤祯兆

    《命名日本》是作者继《AV现场》和《整形日本》再上层楼之作。作者用“容易命名的女人”、“男人名字就是苦”、“消费男女的文化原象”把书分为三个部分,同时,对应三个部分又分别安插了三场对谈:和陈效能谈女人,和吴俊雄谈男人,和吕大乐直接谈命名。 人妻、女子铁道迷、女子高生、主妇、悠长假期、落水狗、化妆狂、巨乳、购物狂、腐女子、老头、武士道、足球、寅次郎、欺凌、百货公司、感泪、郊外、文坛、御宅族、M型社会、AV等等。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并不单为追赶潮流。这其实是为读者提供认识日本社会当地语境的新线索,让大家考察日本人在过去二十年,如何透过创作新的词汇与概念去面对社会不安,重新认识自己及他们身处的环境。 从窥看日本的文化现况,预警香港的文化断层。
  • 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于1946年出版,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后受命于美国政府完成的研究报告。当时美国政府急于制定关于战后日本政治理论的政策。当时美国政府急于制定关于战后日本治理的政策,需要了解两大问题: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不是要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进攻日本?第二,如果日本投降,美国要不要保留日本政府机构及天皇?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有关日本的文艺学术作品,完成了报告,并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统治日本;美国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在战争结束后,她的预见和建议得到了证实和采纳。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报告整理出版后,在日本反响强烈。1951年,这本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被公认为关于日本研究的经典著作。本书在命名时,本尼迪克特是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作者在书中还分析了日本社会等级制度及“安分守己”的习俗,说明了日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把这种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作者:李冬君

    本书是对日本文化的一次审美式阅读,以日本社会中“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概念为切入点,讨论了日本人对“美”的体会、对死生之道的领悟等诸多论题。同时更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的“精神底色”的探究,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而深刻的视角。全书插图一百四十余幅,作者文笔优美流畅,深入浅出,使本书具有相当强的可读性。
  • 图解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是一部阐述日本民族文化的著作,作者本尼迪克特是美国的一位女文化人类学家。二战末期,她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事实证明,书中观点极大地影响了战后的美国对日政策,并且也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菊与刀》因其巨大影响和经典的学术价值,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日本的必读书目。
  • 樱花与武士

    作者:孔祥旭

    《樱花与武士》对决定现代日本成长轨迹的“先天基因”——风土细节和世间规则的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辟解读,不仅真实质感地呈现了日本人的文化品格和行为习惯,更揭示了日本人细腻、暧昧、不畏死等表象下顺从而固执,孤立又短视的真实性格。 作者从全新的视角,风土细节与世间人情,对日本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进行了全面剖析,深刻地指出日本之所以成为日本,正是其独特的以高度同化为目的的欺辱制度与文化,日本列岛与大陆的地缘关系为这种制度与文化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和精巧的生长空间。 作者曾在日本长期生活,对日本有切身感受,因此《樱花与武士》未受二战以来世人对日本的某些成见的影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有日本流利细节与第一手资料的特色,但又不受其限制,将它们与中国及至其他民族的特点进行了“白描”式的对比分析,所以《樱花与武士》读来亲切质感,新鲜清澈。 历史上,日本与中国师生关系颠倒往复,近代以来的事件更为这种师生关系加入了更多复杂的情怀。如何看待日本,理解日本,成了国人经久不解的困惑。这种困惑很大程度上出自于青出于蓝的感情纠葛,如何抛却它,使国人在新世纪里以崛起大国客观平等的眼光看待日本,《樱花与武士》提供了一个参考。
  • 悠悠大河

    作者:[日]平山郁夫

    本书是平山郁夫的人生自述,是劫后余生者的肺腑之言。
  • 菊与刀(插图评注版)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金克木先生特别推荐此书,肯定了这位女学者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本次重新出版,除了在翻译上修订错讹,通畅语言,最重要的是加入萨苏先生的评注和提供的插图。萨苏先生是在日本工作的一名中国工程师,也有在美国生活工作的经验,因此利用了自己对两国的切实了解,对原文所涉及的历史、民俗、地理等各种读者不易理解的难点都做了评注,语言生动翔实,意思准确明了,为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扫清障碍。萨苏先生又从多年来收藏中,精选出进百余幅与文字内容相关的珍贵图片作为本书插图,很多都是国内首次刊发,既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收藏性,又更方便读者的理解、体会。
  • 最糟也最棒的書店

    作者:松浦彌太郎

    在《最糟也最棒的書店》乙書裡,你可以看到松浦彌太郎如何讓工作等於玩樂、開店過程曾有過什麼創意發想、「旅行書車」的概念如何而來等等,此外,松浦先生還和大家分享他對人生的小小體悟,像是「Second Birthday」、「接受孤獨」、「無所事事的效用」等等,每一項都能感動看故事的人。想和松浦彌太郎一樣,選擇不去公司上班地生活,或者是希望在人生既有的選項裡,可以自己創造新的選項──「最糟也最棒」的路,也許會讓人生有不同的風景! 【名人推薦】 ★一個工作,只要好玩,就不會是上班。你所需要的,只是找出「工作的好玩之處」或「好玩的工作之處」,然後,你就不用上班,天天會有人供養你去玩了。一一資深編輯人傅月庵 ★開完出版社,我還想開一家唱片行,依自己心情喜好有自己的各種排行榜,像《失戀排行榜》裡的年輕人,純粹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我還想開一家書店,不過,我的夢中書店已被松浦先生開走了。一一自轉星球文化社長黃俊隆,曾出版部落格天后彎彎《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圖文創作 Book Bless You!用書營造夢想! 一個高二中輟生到現在成為日本知名作家、書評者、雜誌總編輯等多重身份,還開了一間「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日本創意工作者松浦彌太郎,如何從路邊書攤、移動書車到乳牛書店,玩出自己的一片天! 年少輕狂的歲月,靠打零工去美國享受自由時光! 從高中休學後的松浦彌太郎,第一份工作是拆屋工人,那時的他沒什麼工作可以選,也沒想過未來該如何,只是持續打零工過生活,透過閱讀感受到「旅行的人生」還蠻有魅力的。因為讀的書裡,一直都有美國而對美國充滿憧憬。如此這般,憑著年少輕狂的勇氣,松浦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帶著打零工的積蓄飛往美國,開始他美日兩地往返的移居生活。雖然覺得人生一切以玩樂為先,但卻無意間開始在路邊賣書的日子,並逐漸發掘自己擅長找書的能力! Book Bless You!和書有關的夢想 決定開始以賣書為人生職志的松浦彌太郎,為了賣書,想得到的事情全都去試,像是收集名單以一對一的銷售方式推薦自己搜羅來的二手書、製作型錄、在原宿街頭鋪了張帆布就賣起雜誌、賣《Life》雜誌裁下來的廣告頁(一頁賣五百日圓哩!),在努力賣書的當時,為了生活還是繼續打零工。憑藉著「可以跟別人一較長短的,只有書而已」的想法,非常拚命地在工作中邊做邊學。從刻苦的路邊書攤、開創性的旅行書車,到日本中目黑的特色二手書店一一「cow books」,松浦彌太郎以與眾不同的做法,無意間玩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 朱自清散文集

    作者:朱自清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给后人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遗产。然而,他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突出贡献,无疑则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 马桥词典

    作者:韩少功

    《马桥词典》讲述了:语言是人的语言。迄今为止的各种语言成果,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推进了人们的文化自觉,但认识远远没有完结。语言与事实的复杂关系,与生命过程的复杂关系,一次次成为困惑人类的时代难题。在这本书里,编撰者力图把目光投向词语后面的人和事,清理一些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功能,更愿意强调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力图感受语言中的生命内蕴。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静态语言,编撰者更重视动态言语;较之抽象义,编撰者更重视具体义;较之规范性,编撰者更重视实用性。这样一种非公共化或逆公共化的语言总结,对于公共化语言成典,也许是必要的一种补充。
  • 传家

    作者:任祥

    本书全套分春、夏、秋、冬,每季各自独立为一本,内容都以“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 “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单元,展现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