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文

  • 乡下人

    作者:孙德鹏

    王人博、金介甫共同推荐|以“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前半生,在沈从文作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从湘西叙事找寻理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沈从文评传,也是作者与沈从文之间的一次跨学科对话。作者以史学为点,从 “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的前半生,在沈从文作 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从湘西叙事找寻理解近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

    不同于一般从生平出发的人物立传,作者立足沈从文自称“乡下人”的人生经验,结合法史哲等多学科思想、小说文本对其经历与情感展开的推演想象,使得小说人物与传主形象交相辉映,实现了文学对历史的叙事性补充。并通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照,展现了近代中国的一些独特面向,让人置身于进步与落后的对峙语境,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

    【名家推荐】

    湘西令人神往,“有桃花处必有人家,有人家处必可沽酒”。阅读(写作)是一种走入的行为,这本书带我们走向森林,走进猎人的房间,与乡下人秉烛夜谈,与沈从文一起面对那些印刻着疤痕的直心公案、楚地江湖。

    ——王人博,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孤独的敏感者》《法的中国性》。

    孙德鹏对沈从文其人、其文、其家乡有着极富诗意的理解。感谢他,让我们在那些触动人心的作品和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山水里看到了诗意和忧伤。

    ——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古根海姆奖得主,美国圣约翰大学荣休教授。师从费正清、史华慈,其著作《沈从文传》是公认的沈从文研究领域的重要作品。

    【本书卖点】

    1.著名法学家王人博和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共同推荐;

    2.从“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前半生,在沈从文作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乡下人”这个概念与沈从文的作品有什么关系?这个词所遇到的普遍的社会性的蔑视如何刺激着沈从文的创作?沈从文凭借着什么越过间隔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深深沟壑?为什么在城市中当了教授的一位作家非要横下心来做“乡下人”? 透过本书,我们可以一览无余。

    3.区别于以往的沈从文传,本书更多结合法史哲等多学科思想,从小说文本内外推演 “乡下人”的人生经历。它横向对比了鲁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笔下的小人物,以此绘出近代文学的辉煌光谱,探讨更为深层的“乡下人”的共性;同时,对沈从文的小说人物及意象,展开更为广阔的哲学联想;

    4.在进步与落后的对峙语境中,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本书既立足于沈从文的人生经历、小说文本,又以达尔文的进化主义,各地军阀的变法改革,以及近代中国的宪制探索为切入,对“进化”“近代”等概念进行“历史性”的解读;

    5.一场作者与沈从文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作者以史学为点,用法学之力,去撬动文学的杠杆,有着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值得一读;

    6.本书装帧精美,设计大胆,融合了湘西苗族元素,以苗族头饰作为底图,并对其进行图腾化处理,该设计表现了沈从文作品的边疆性、原始性、反儒家主义等特质,有视觉冲击力,寓意深远。

    【编辑推荐】

    1.本书以“乡下人”为名有一语双关之意:一是沈从文向来自称乡下人;二是他的湘西叙事多取自乡下人经验。从湘西人的观点来审察全部中国现代史,就等于从边疆看中国,从沈从文的眼光看中国;

    2.该书几乎囊括了沈从文所有值得一读的小说,例如《三三》《山鬼》《厨子》《小砦》《黔小景》《巧秀与冬生》等,且这些作品的人物、故事大多有迹可循,实现了文学对历史的叙事性补充,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独特面向;

    3.作者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见识高远,其文字极具想象力,笔触深刻有力,与其说是对沈从文作品的解读,毋宁说是点燃了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篝火;跟随沈从文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目睹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且相互冲突、融合的乡土影像,感受大时代变迁的忧郁和苍凉。

  • 脉动中国

    作者:许纪霖

    为什么现代化发展了,传统反而复兴了?

    认识传统,认识你自己,本书《脉动中国》所展示的,是一张整体性的中国文化认知地图。

    从纵向的时间脉络来说,讲的是中国文化的过去、现代和将来。从当下的问题意识反思中国文化的过去,从文化的传统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

    从横向的空间结构来说,提供了一个打通千年历史、站在高处俯瞰中国文化的系统性框架,揭秘中国人的道德心灵秩序和社会政治秩序。

    在这一张中国文化认知地图上,全书依次有所谓“天龙八部”——甲部(核心结构“儒家”)、乙部(互补结构“儒、道、法、墨”)、丙部(信仰结构“儒、道、佛三教”)、丁部(政治结构“周秦之变与宋元之变”)、戊部(社会结构“江湖”等)、己部(总体结构“共同体”等),前有导论部(“留在我们血脉里的传统”),蕞后是结论部(“中国文化的未来在哪里”)。

    五千年的中国,处于同一条文化的生命线上,把握了这个民族的深层结构,也认识了你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 技术与文明

    作者:张笑宇

    【编辑推荐】

    我们有石器时代的情感,中世纪的组织,却有着神一样的技术,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

    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最危险之处并不在于机器能够变得多么像人,而在于人在多大意义上已经变得像机器——像机器一样只在规范之内定义自己,接受权威灌输和社会主流观念的潜移默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各种操纵,而无力反思更高层面的问题。毕竟,人的自由意志能力,并不体现在他们愿意做什么,而体现在他们不愿意去做什么。

    .

    ★我们总是过分强调精神与观念的伟大,却常常忽视技术对人类这一物种根本性的塑造能力

    ——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是启蒙运动时代的大知识分子的思想缔造的,还是科技进步缔造的,抑或是在国家和国家间的竞争中缔造的?如果没有现代技术的加持,新教改革能否发生,启蒙运动能否发生,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能否发生?

    ——当下流行的那些经典解释框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或者左翼思想,它们有多少成分是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就发展出来的?在今天,它们还有多大的有效性?

    .

    ★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从两千年人类历史长河中,选出14个历史关键时刻,洞察人类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

    ——弩,如何扣动了中国大一统的扳机?——圣本笃会与现代资本主义有何关系?——如何看待技术型制度与信念型制度间的差异?——为什么说火枪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走向?

    ——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发生于英国?——为什么“光荣革命”的意义不只是立宪革命,更是一场“技术革命”与“资本革命”?

    ——铁路的发明跟威权政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机枪的发明如何让20世纪世界格局重新洗牌?——核武器的发明如何改变“国家工厂”的模型?

    ——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机器取代了传统的基因进化,是人类进化的新形式,称为一种更高效地改变人类“性状”的方式?——如何理解当下中国制造与世界的关系?

    ——为什么说在技术型社会中,人人平等,但技术专家却比其他人更“平等”,这是进入技术社会必然发生的事情?

    ……

    作者积十数年之功,依凭规模庞大的知识基座,以技术发生为经线、人类攀爬技术天梯为纬线,导演了一场文明演进的大戏。

    .

    ★物种规律:一种崭新的观察世界史演进(人物/历史事件)的视角

    ——过去人类惯常的观察视角,要么是以具体的个人在具体时空的活动为出发点,要么是试图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提炼某个主义或历史规律。

    ——但本书以为,更有意义的视角不是提炼历史规律,而是提炼物种规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规律远超于历史学家们熟悉的帝王将相史、文明史或思想史。

    ——在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之外,农夫、工匠和商贩们代表的庞大却易遭忽视的底层物质力量,必须得到反馈。

    .

    ★刘擎、吴国盛、吴思、刘苏里、张树新都被书中的洞见打动

    本书以丰富的实例技术发展与社会演化的互动历程,学识渊博,语言和思想皆雄辩有力,既晓畅易懂,又洞见灵现。

    .

    技术是人类意志的延伸,几乎内化于人的本质。人类处理与技术的关系,约等于处理人类自己——层级累进、彼此缠绕、相生相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人类度过幼年、少年、成年期后,不免反思“技术进步”的结果,争论可想而知。而一项论述得以成立,核心环节是提出正确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个问题,表明该项论述是成功的。

    同时完成两项任务的作品并不多;而洞见迭出的论述,从来可遇不可求。作者积十数年之功,依凭规模庞大的知识基座,以技术发生为经线、人类攀爬技术天梯为纬线,导演了一场文明演进的大戏,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引发讨论和争议乃题中之义。我期待接下来的讨论和争议。

    ——刘苏里 万圣书园创办人

    .

    青年政治学家张笑宇讲述了一个关于技术与文明的故事。他打破了专业铁笼的束缚,进入跨学科的“汇流”视野,来探究技术发展与社会演化的互动历程。从细致的个案考察中呈现时而令人惊奇的发现,从而阐发独到而宏阔的分析思考。

    这是一个妙趣横生、充满真知灼见而发人深省的故事,甚至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最终,这是关于我们的时代与未来的故事。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远行归来,没想到竟一口气读完《技术与文明》。本书实例丰富,洞见灵现,令人甚为惊艳,有一种几年前读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时的酣畅漓淋感!虽然有些思考,比如关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的关系、中国发展与世界关系,似可再进一步深入和展开,但能在当下读到一本由中文青年作者原创、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且学识渊博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已殊为不易,可喜。

    ——张树新 阿拉善SEE生态公益学院院长 中国互联网产业奠基人之一

    .

    【内容简介】

    历史学家只能等待重大事件发生后再去记录,但技术早已为重大事件在什么时间以怎样的形式发生埋下了伏笔。

    本书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筛选出14个关键历史时刻,洞察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

    ——弩,如何扣动了中国大一统的扳机?

    ——圣本笃会与现代资本主义有何关系?

    ——如何看待技术型制度与信念型制度间的差异?

    ——为什么说火枪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走向?

    ——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发生于英国?为什么“光荣革命”的意义不只是立宪革命,更是一场“技术革命”与“资本革命”?

    ——铁路的发明跟威权政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机枪的发明如何让20世纪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核武器的发明如何改变“国家工厂”的模型?

    ——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机器取代了传统的基因进化,是人类进化的新形式,称为一种更高效地改变人类“性状”的方式?

    ——如何理解当下中国制造与世界的关系?

    ——为什么说在技术型社会中,人人平等,但技术专家却比其他人更“平等”,这是进入技术社会必然发生的事情?

    …………

    作者积十数年之功,依凭规模庞大的知识基座,以技术发生为经线、人类攀爬技术天梯为纬线,导演了一场文明演进的大戏。

    我们总是过分强调精神与观念的伟大,却忽视技术对人类这一物种根本性的塑造能力。技术如同一道地平线,每增高一分,人类文明的图景就被改变一分;如今,技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从未想象过的运行规模和层面,世界正在发生缓慢而坚定的转变,无论是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还是近代的启蒙运动先驱者,从未有人明确告诉我们该如何组织社会,如何与技术的力量共存,一切只能由我们自己摸索。

  • 史前人类简史

    作者:[英] 史蒂文·米森

    ★追溯人类历史中关键的一万五千年,用科学的眼光填补历史的空白

    公元前20000年的地球,寒冷、干燥、多风,大气中满是尘埃,四处横亘着冰川和沙漠。人类随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只能同严寒和干旱斗争,艰难地生存下去。然而,他们尚不知道自己正身处巨变的前夕——随后的一万年,气候从干冷转向湿热,地球从冰河期转向间冰期。

    就在这段时期,人类从居无定所的狩猎采集者转变成了定居农耕者。他们驯化了新的动植物、发明了农业,建造了城镇;他们开始拥有风俗和习惯,形成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并最终创造了我们所拥有的文明。

    他们没有书信、没有日记,甚至没有文字用以描绘他们的生活和见证的事件,在仰赖书面记录的历史学家眼中,他们的生活一片空白。考古学家检查他们留下的垃圾,以严谨的科学还原这段神秘的历史。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认知考古学先驱,用前沿的技术与靠谱的考古证据,呈现有趣的史前史

    汇聚考古学、遗传学、植物学、地质学、气候学、语言学、基因历史学的前沿技术,深入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结合科学与人文,重现不复存在的远古世界。

    不列颠的甲虫遗骸,证明了冰河时期的严峻低温;比利时的桦鼠与仓鼠,标志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开端;敲打加工过的燧石条、搭建的火炉、散落的鸟骨,见证了对整个史前世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生火工作。

    从古代沉积物中的花粉粒,追踪猎人们从地中海沿岸向东迁徙的足迹,再现史前人类餐桌上美味的天竺葵与藜;从墓室中的驼鹿雕像与狐狸牙齿和鹧鸪腿骨制成的珠子首饰,探索宗族、阶级、宗教信仰的原始面貌。

    石质工具、陶器、火炉、食物残渣、动植物遗骸、被遗弃的定居点、壁画、墓葬、基因、语言……作者米森抽丝剥茧,以有趣生动的讲述全面完整的史前史。

    ★通过一个现代人的穿越时空之旅,横跨五大洲,再现史前人类的生活全景与细节

    史前人类是头脑空空的野蛮人吗?这些人发明农业、筑造城镇,最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北欧的猎人在风雪中追击驯鹿,法国的艺术家在山洞绘制壁画,中国的制陶人同时驯化了稻米。还有一群人在乌克兰用猛犸骨骼建造房屋,在苏格兰烤榛子,在死海西岸的住所为亲人的头骨涂上石膏,并在土耳其的加泰土丘建造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

    他们驯化了绵羊和山羊,驯化了谷物与豆类,完成了人类从狩猎和采集向农业生活的转变。他们搭建村庄、打磨石器、储备食物、围绕篝火开展聚会,建立社群秩序与宗教信仰。

    穿越时空,回到石器时代,一同体验冰河时期之后面对全球巨变的史前人类,如何在努力生存的同时创造历史,成为人类文明鼎盛的基石。

    ----------------------

    内容简介:

    公元前20000年,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顶峰——大气层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埃,沙漠和冰川横亘在广阔的陆地上。人类即使能够生存下来,也时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随后的一万五千年,全球骤然变暖,气候变迁带来农业、城镇和文明的兴起。新驯化的动植物开始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狩猎和采集转向农业,人类的历史进程彻底转变了方向。

    《史前人类简史》综合了考古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这一万五千年的人类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作者史蒂文·米森想象了一位现代旅行者约翰·卢伯克。读者将跟随着他的脚步,一同探索五大洲的各处史前遗迹,纵览全球人类的进化图景,并思索这一特殊时期如何为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奠定根基。

  • 骨骼之美

    作者:[日] 汤泽英治 摄 / [日] 东野晃典 文

    218幅高清作品 × 16万字翔实撰述

    摄影艺术与生命科学的至真结合

    侘寂美学与演化之道的超级碰撞

    骨骼之美,达于极致

    ·

    ◎ 编辑推荐

    ☆ 129种动物骨骼标本,218幅黑白显影照片,尽显脊椎动物骨骼之美

    从鱼类到哺乳类,脊椎动物的骨骼标本在摄影师汤泽英治的镜头下,散发出特殊 的幽异美感,邀请读者一窥自然演化的玄妙。

    ☆ 详细平实的专业文字与示意图,将脊椎动物演化的历史通过骨骼娓娓道来

    东京大学毕业的兽医东野晃典结合照片与示意图所撰写的解说文字,简洁而全面地串联起脊椎动物演化历史。

    ☆ 从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到私人藏品,摄影师为完成自己心中的“Real Bones”踏遍日本

    对汤泽英治而言,本摄影集既源自现实,又超越了现实。他与东野晃典一起,从各类标本中挑选精品,一起去拍摄,多次从各个角度检查画面,相互借鉴。一切只是为了呈现极致的“骨骼之美”!

    ☆ 在逝去之物中见生命之华,在“自然”中现“大美”。不仅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更是侘寂美学与演化之道的碰撞

    ☆ 日本进口NPI纸张,雅昌独门“雅映”印刷术,匠心打造高端摄影集

    ·

    ◎ 内容简介

    骨骼是脊椎动物身体的基础,通过骨骼,我们可以看出其主人的生活形态,得知其运动方式。骨骼是生物在演化中产生的不断“升级”的精密结构,造就了脊椎动物独有的魅力。然而,与其他展现生命魅力的因素相比,支撑着每个运动的骨骼,很少有机会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书前半部分是汤泽英治用特殊手法所拍摄的骨骼照片,除了令人惊叹的生物演化的鬼斧神工外,独特的黑白色彩更传达出一种幽异的美感。后半部分则是由东野晃典撰写的详细解说,内容包括各类动物的生物特性、骨骼构造、骨骼如何与附近肌肉组织协调工作最终完成肌体的运动等。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艺术和生命科学融合的全新摄影集。

    ·

    ◎ 名人推荐

    动物的很多“内在”美不容易被人类观察到,骨骼就是其中之一。动物骨骼不仅有支撑、保护、运动等功能,也隐藏了这类动物系统发育、行为乃至生存环境的秘密。《骨骼之美》用黑白世界绝妙的光影,展现魅力非凡的生命的艺术,以及艺术的生命。

    —— 王原(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我在大学是学过解剖学的,但这本《骨骼之美》还是令我大开眼界,甚至大吃一惊。摄影家所呈现的各种动物骨骼的美,简洁,冷峻,刚劲,富于秩序,加上强烈的黑白对比,真有一种达于极致之感。

    —— 止庵(作家、学者、文化评论家)

  • 圈外编辑

    作者:都筑响一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珍奇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报道日本本地嘻哈歌手;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每个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捕捉主流之外的怪诞景色,挖掘日常而不平常的人间故事,当代日本极具独立精神的自由编辑都筑响一,从杂志记者到做书编辑,他拒绝乏味,打碎常规,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怪招迭出,特立独行。

    “白费功夫的编辑会议”“不要跟同行喝酒”“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不把东京放在眼里”……毒舌且有冲击力的文笔背后是对人间的温暖观察,剑走偏锋的编辑生涯是对主流社会与体制的不妥协。

    这本书是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更是一段洒脱、真实、痛快的编辑传奇。

    【编辑推荐】

    1、编辑出版界的“泥石流”,行走的毒舌炸弹!

    “杀死出版的正是它的创造者——我们这些编辑。”

    “催生无聊杂志的正是‘编辑会议’。”

    “不要跟同行喝酒。”

    “网络搜索是种毒品。”

    “别看读者脸色,关照自己。”

    ……

    以上内容都出自本书。都筑响一40多年来从未领过固定月薪,作为体制外独立编辑,他对艺术、设计、出版等领域有独特而精准的认识。本书文笔极富冲击力,幽默随性,酣畅淋漓,吐槽犀利痛快,毒舌金句频出,带给读者一记来自主流圈外的新奇能量重击!

    2、怪招迭出的选题捕手,剑走偏锋的人间观察家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

    在这本书中,都筑响一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野生编辑特立独行的大世界。当下社会有诸多强制的、隐性的条条框框,都筑响一本人,和他报道及出版过的题材,都在激发我们对别人的生活少一点判断,多一点尊重。自由有趣的灵魂、对编辑和做书的另类认知、令人拍案叫绝的选题,都筑响一拒绝乏味,持续捕捉身边被忽略的日常“奇观”,挖掘那些不被认可的无名天才。

    独立、纯粹、反抗、好奇心、真性情,野生编辑带你冲破主流的条条框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3、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出版同仁激赏共荐!

    做一本书要从何开始?如何养成自己的编辑视点?编辑为谁做书?出版的未来会如何?全书以8个问题划分,都筑响一打破出版常规,回答直击人心,呈现出一个独具人格魅力的天才编辑和一段浓墨重彩的人生传奇。

    轻型纸,让阅读手感舒适,小开本,轻便小巧易携带。四色全彩印刷,多幅都筑响一代表性编辑出版作品,丰富有料,趣味多多。

  • 劫掠丝绸之路

    作者:[英] 彼得·霍普柯克

    持续半个世纪的劫掠,

    让精绝国、楼兰古城、敦煌藏经洞惊现于世;

    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轮番踏上丝绸之路,

    留下满目疮痍与百年纷争

    ◎ 编辑推荐

    ☆畅销佳作《大博弈》《新大博弈》作者彼得·霍普柯克又一力作。

    ☆精绝古国、楼兰古城、敦煌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等遗址惊现于世,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画、佛像,用梵文、佉卢文和汉文等多种语言写成的古卷,糅杂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丝织物、古建筑等遗迹震惊学界,让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冯·勒柯克等人不顾性命地蜂拥而至、劫掠一空。本书将把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细腻、动人心弦的笔触将带领你一步步深入这片充满离奇、荒诞、诱人传说的土地,感同身受地体验书中人物的狂热、失落、不甘、雀跃和苦痛。

    ☆本书让我们客观见证斯坦因等外国学者盗窃中国文物的那段沉痛的历史,揭示文物流失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引发我们在当下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思。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奥里尔·斯坦因、德国的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法国的保罗·伯希和、美国的兰登·华尔纳、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等人,从丝绸之路上失落的城市遗迹中成吨地卷走各种壁画、写本、经卷、雕塑等。他们劫掠中国珍贵的文物,展开激烈的西域古物国际争夺战。作者汇集了这些冒险家劫掠者的历史故事,探寻他们行动的动机。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好书,可读性很强,而且语言简练优雅。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本书是一系列交织在一起的故事,讲述了高难度的冒险、间谍、忠诚、背叛、伪造、贪婪和偶尔的宽宏大量。它也涉及勇气、远见和意志。作者笔下有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阵容……他写的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

    ——《华盛顿邮报》

    那些喜欢生动的探险者的故事,并希望对中亚国家的历史有清晰了解的人,会发现这是一本精彩至极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

  •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

    作者:许知远

    《十三邀》,我们时代里无尽的盛大对话,对真感情与真思想永无止境的找寻。许知远历时4年对话52位杰出人物,在52个领域跨界游走,重生对个体的信念,重建对话的精神;通过《十三邀》,与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直接对话,搭载他们的思想巨舰光顾历史与未来:4季内容全收录,精美函盒珍藏版。

    ◎编辑推荐

    ★全民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全4季内容首度结集:打破节目区隔,重新划分主题,许知远策划主创,陈冲作序推荐:

    《十三邀》总播放量超 13 亿,数度引发破圈式全民讨论,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极大、口碑极好的访谈节目。

    本次出版首度将4季内容深度整理、全番结集,并按人物类型重新划分为艺术家、时代偶像、知识分子、浪潮人物4个分辑,堪称一部时代声音的纪念碑。

    ★树立人物访谈的新典范,以个体为样本,探讨时代精神:

    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各个领域涌现出极富性格的杰出个人,他们的故事与思考值得被反复追问,借此,我们才得以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又付出了何种代价。所以,《十三邀》挑选受访者的方式就是它的最大特色:每一个个体都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一种诠释时代和世界的角度和叙事。

    许知远以知识分子的独特视角,对谈52位标志人物,从中发掘真实,尊重真实,找到真正丰沛的个体表达;同时通过对话厘清自我,理解他人,折射时代心灵。

    ★《十三邀》在割裂的时代重建对话精神,极大地扩展了知识分子的可能性:

    对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与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既跨界又自由,构筑了我们时代迄今为止最为盛大的一场对话的欢宴: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切入历史与当下的议题,从每一份珍贵的个人经验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对话历时4年,文稿打磨历时1年,内容体量远超视频;许知远专门为每位人物撰写点睛式侧写

    相比剪辑后呈现的视频节目,图书版《十三邀》更为忠实、细腻、全面地呈现访谈内容,收录多个未能被视频呈现的精彩瞬间和访谈照片;

    许知远审视与每位对话者的关系,撰写精彩的人物侧写,亦可视为进入访谈之前的一次导览。

    ★与视频截然不同的阅读美学:通过书籍这一更为人性的中介,读者将不再只是对话的旁观者,而是深度的参与者。

    每位嘉宾均附时间年表,人生轨迹一览无余;

    新加大量注释,构筑更为纵深的阅读场景,方便读者深入理解。

    从视频到纸书的转变,更耐读,更易懂,更具收藏性:定格对话的精彩与宽广,留存思想的碰撞与闪光,呈现我们时代更有温度和深度的对话美学。

    ◎内容简介

    关于成功,也关于失败的艺术,关于符号与表达,也关于偶像与浪潮,关于时代大问题,也关于另辟蹊径的小注脚,关于知识和审美,也关于个体的多种可能性。关于与过去的人和解,也关于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

    关于史学大家许倬云谈论年轻人应该如何安顿身心、安顿自我,也关于人类学家项飚对我们生活中“附近”消失之后的理解与新的建议;关于功成名就后的艺术家,如何看待创造与失败、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也关于我们时代最知名的知识者如何谈论价值,寻求理解,提出问题……

    《十三邀》,是著名知识分子许知远与我们时代中各行业、各领域内最具典型性的样本人物所展开的一场盛大对话。他们各自以独有的视角,在个体与时代、智性与审美、自我与世界、见识与创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共同对个体与时代做出的观察与思考,全面展示出我们时代最优秀的头脑与心灵对历史、当下和未来做出的追问和探索。通过《十三邀》,我们阅读到52段故事,体会52种人生,游历52种交错的时间与空间,遇见52种立场和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访谈,更像是一种旅行。

    与视频节目不同,图书版《十三邀》打破了1至4季的区隔,重新划分为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时代浪潮人物等四大领域,使得每个领域的意见、经验与心得更加具有模板作用,以不同领域中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切片,进而带领读者在这些对话的碰撞中重新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世界也正因这样精彩的对话而变得魅力非凡。

    ◎作者自述:

    这些对话以四卷本的形式出现在眼前时,给我带来另一种慰藉。我的印刷崇拜再度被唤醒,似乎认定唯有印在纸上,才更可能穿越时间。比起节目,它更像是我的个人作品,我们的对话也以更全面的样貌展现出来。

    ——许知远

    ◎名人/媒体推荐

    从上海第一次采访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也只见过许知远两回,但是他似乎已经成了一位老朋友。我们是为同一种精神而欣喜,同一种人格而坚持,同一种逝去而悲哀;我们是被同一种情操所感染,同一种养料所滋润,同一种温暖所安抚。

    ——陈冲(导演 演员)

    你们做(《十三邀》)节目,经过网络发散出去,是可以代替学校教育的。我希望更多人做。传播知识,刺激思想,引导风气。

    ——许倬云(历史学家)

    作为观众,十三邀让我看到了一系列有趣的心灵;作为被访者,十三邀让我直接进入公共讨论,打开了新的思考空间。

    ——项飙 (人类学家)

    十三邀影响很大,批评也不少,正常。我喜欢许知远不惮显露自己,包括自己的弱处,这想来也是真诚对话的应有之义。

    ——陈嘉映(哲学家)

    我很喜欢许知远老师,他在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真诚而质朴地保持着认真和严肃,《十三邀》给我的感觉就仿佛是一个平时只有奶昔可以喝的人第一次喝到了白开水,它平静、淡然、清透,让我觉得原来这才是自己本该喝的东西,而且应该一直喝下去。

    ——河森堡(科普作家)

    虽然许知远老师肯定瞧不上我,但我特希望跟他对谈,他做的那个(《十三邀》)就是中国味道的《蕨间访谈》。对错观点啥的都不重要。

    ——李诞(脱口秀演员、作家)

    《十三邀》令人耳目一新,它的创造性也在这里,它之于脱胎于电视台演播厅的访谈,好似台湾新电影之于琼瑶电影,走出三厅,发掘真实,尊重真实,并赋予真实以创造和审美。

    ——雷晓宇(作家)

    ◎观众评价:

    《十三邀》呈现的种种冲突和思考,也正是它的价值,虽然许知远显得与这样一个时代格格不入,但作为个体思考者存在和发声的珍贵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带来了有趣的思想撞击。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不成熟”的“冲动”带来的冲击,又有什么意义呢?中庸本身也许不需要被否定,但中庸带来的往往不是认知边界的拓展,反而是某种保守,某种意义上传统的守卫者,但对于舒适区的逃离本身就是和“卫道士”的对抗,这样才有可能迸发新的思想,正像是欧洲的启蒙运动那样。然而,《十三邀》也让我感觉启蒙运动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希望这不是自欺欺人的错觉吧。

    ——华云枫

    看《十三邀》对思想的改变是剧烈和彻底的。那么多人物,每个人都能在与许老师的交谈中,谈出那些他们最珍贵的思想、经验、人生,这些是在我可及的所有视频节目中,独一无二的,因此,《十三邀》对23周岁的我本人意义非凡,这几年的人生观的逐步完善,与看这个节目不能说没有联系。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每一期,都值得不断玩味咀嚼,每一个看完《十三邀》的夜晚,都觉得良宵难得。

    ——雨墨

  • 认识自我

    作者:[意]英格丽·罗西里尼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西方文化史。“认识自我”这句格言,最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进程。西方人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西方文化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模样?在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罗西里尼探索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她以横跨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的方法,引用大量艺术品,向大众讲解了自我与艺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讲述西方人“认识自我”的历程。

    编辑推荐:

    ★哥大艺术史权威学者沉淀多年,写给大众读者的文化史入门力作,简体版首度引进。西方人为什么觉得自己最重要,不听劝,不信权威?本书用心理分析法来为你呈现。

    ★上溯3000年欧洲古代史,小到一个人、一群人,大到欧洲五大明时代的国家、民族对自我的心理认知,怎样凝结成无数精美的建筑、绘画、文学、哲学和影响至今的政体?

    ★为什么荷马史诗的主题是男人的自我成长?为何《神曲》出自但丁的狂妄自大?罗马共和国的雕像体现了什么政治思想?为何米开朗基罗死之前会把年轻的自己放在《创世》的画面角落?

    ★《科克斯评论》2018年度好书 /《书单》《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期刊》星级推荐,美亚读者一致好评,打出4.5星。

  • 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

    作者:韦青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认知,让人们开始担心因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社会和他人,为此许多人开始变得焦虑不安。要摆脱这种焦虑,单靠大量的阅读,简单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也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在时代更迭的大潮中,想要突出重围,就应该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智能社会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的方法就是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从古至今,从中国传统文化到西方思想,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论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有理有据的科学方法,才是我们了解世界本质的唯一途径,也是帮我们认清问题所在,摆脱困扰的最佳方法。

    在四川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名对:“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用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具有审时度势的清醒头脑。在智能技术被过度解读的当下,只有清醒地认识智能技术,才能做到“知其雄,守其雌”,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其实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就没有停止过革新的步伐,智能社会的来临,也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台阶,最多是一个跨度比较大的台阶。要想有效地应对即将来临的变化,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放下惧怕变化的包袱,然后不盲从,不迷信,在科学方法论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并掌握智能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应具备“知行合一”的精神,不要纸上谈兵,而要做到身体力行。

    本书中会介绍“云- 物- 大- 智”(云计算-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发展次第论,并说明每一个步骤都已经或多或少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附录中,我还为读者设计了一套自己动手实操的DIY 教程,并放在GitHub 开源网站中,让大家有机会自己动手,亲身体验“云- 物- 大- 智”每一步环节,为迎接智能社会提前做好实际应用的准备。

    在智能社会来临的前夜,我所思、所想的就是这些,和读者分享这些观点,是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智能社会已在眼前,当我们准备迈入新时代的时候,为你展开的是一幅美好画卷,还是一片惨淡未来,答案不必外寻,它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中。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使用方法。本书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巨变的时代”开宗明义,介绍时代的特点和科技革命的历程,希望帮助读者理解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从哲学高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创新本就是社会发展的常态以及数字化的本质,从而解释清楚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的威力与挑战和思想僵化在中国近代史产生的严重后果。

    第三章“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开始以实际案例解释实现社会智能化的“云- 物- 大- 智”次第步骤,以及为什么只有充分依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够一步一步地真正实现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智能社会。由于人工智能的复杂性,我在这一章里试图采取浅显易懂的比喻和要点总结方式,帮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次第和要点。

    第四章“做一个合格的地球人”则以通识/ 博雅教育作为出发点,强调无论是在什么时代,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都源于思想的开放和正确的方法,接着尝试与读者共同探讨人与机器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人类作为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在人- 机关系中所应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人”的作用。

    第五章“科学家的情怀”是个有趣的章节,这其实是基于我的演讲和培训反馈专门为读者准备的。这一章试图打破大众对科学从业人员的误解,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科学与哲学和艺术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共同体,进一步鼓励读者能够将自己培养成为“文武双全”、知识体系发展全面的科技达人。

    本书的特点还体现在最后两个附录中,前面提到,我的学习方法极其重视“知行合一”的手段。我坚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技巧和艺术。尤其在这个科技高速增长的年代,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如果读者们仅停留在表面的书本知识,很难真正理解新技术的特点及实效,因此很难在没有参考项目结果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我在附录一中设计了一个涵盖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的智能设备实际制作方案,希望大家能够借助这个项目的实施更好的地理解“云- 物- 大- 智”的次第方法和效果。启动三个工程的源代码和项目说明都可在本书的GitHub 项目网站(网址:ecowisdom.weiqing.io)中找到。

    最后,让我以我非常尊重的微软全球负责科研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执行总裁沈向洋博士为一本书写的致辞作为附录二的注解。这本书是介绍演讲技巧的国际畅销书《说服》(Presenting To Win)的中文版,由科学出版社于2005 年在国内出版,《说服》介绍的是全球顶尖企业的商务沟通之道,极其经典,作者杰瑞·威斯曼(Jerry Weissman) 是一名难得的既有演讲理论知识,又有大量演讲实际经验的商业演讲大师,是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商务演讲教练。在此书的扉页上,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沈向洋博士就写下了“70 年代,要么发表,要么毁灭;80 年代,要么演示,要么消亡;90 年代,要么拉关系,要么失败;新的世纪,要么演讲,要么投降”的箴言。这是每一个立志在当下的科技社会有所成就的读者都应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功。既然是基本功,没有扎实的功底是不行的。本书中文版已绝版,读者若有兴趣可以找一找二手书商或英文版。为了达到给读者的借鉴意义,我把我的技术培训教材附于书后,并加上每一页讲解的内容纪要和演讲技巧供读者参考。我希望读者一方面能够参考本书成稿所借助的原始培训资料,同时如果时间有限,也可通过阅读附录二得到本书知识体系的快捷印象。世界正在改变,科技正在发展,历史无数次告诫我们,与时俱进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本书想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能有这次机会向读者表达以上种种,是我的荣幸,同时也是我们大家的机会。我希望每一个和这本书“相遇”的读者,都能行动起来,主动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机遇!

  • 伟大的海洋

    作者:[美]梅拉尼• L. J. 斯蒂斯尼博士(Melanie L. J. Stiassny, PhD)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它的秘藏珍宝之一 ——是一座藏书50 万册的自然历史图书馆,还有照片、影片、手稿等藏品。在编辑《伟大的海洋》时,我们甄选了四十本博物馆珍藏的与海洋有关的珍本图书。这些带有精美、迷人插图的图书在海洋学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梅拉尼•L.J.斯蒂斯尼博士将带领你穿越时空,一起来看看那些作为开拓者的博物学家们、插画师们,以及那些定义了海洋学的探险家们留下的作品,让您领略海洋的伟大与美丽。

  • 手艺

    作者:王向阳

    本书撷取与江南地区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60多个老手艺、老行当,分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等5类加以叙述。从童年视角、个人记忆切入,并通过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重现老手艺的彼时彼景,有场景,有人物,有加工技术,有风俗习惯,血肉丰满、生动鲜活。作者将老手艺、老行当的内容当作历史,确保其相关技术的真实性;同时采取散文的笔致,娓娓道来,文字相当有感染力,具有文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书中配有相应的漫画插图,使人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赏玩、遥想手艺人的情境,文图相得益彰。

  • You Can Do Anything

    作者:George Anders

    There are no underground bunkers of supercomputers at the heart of the Uber miracle. No cloisters of silent technicians guiding Etsy to its marketplace dominance. Google HQ looks more like a Scandinavian parliament than a server farm. The truth is, the tech boom has less to do with a massive explosion of silicon and aluminum, and much more to do with a massive expansion of the points of contact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

    George Anders's YOU CAN DO ANYTHING is shaped by the insight that the leading lights at so many ostensibly "tech" firms have deep backgrounds in the humanities--history, sociology, and, yes, English. Something about those backgrounds unlocked potential that hordes of anonymous MBAs and BSs can only wish for.

    Combining reportage, academic studies, close contact with tech and business luminaries, fast action-oriented distillations, and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reading the invisible magnetic waves of the business and creator worlds, Anders is writing the book that will upset (cf: "disrupt")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STEM and the innumerate, between Mountain View and Main Street, and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e all have the power to think on our feet, to rally others, and to embrace the exception. We just need to realize the power. YOU CAN DO ANYTHING points us in that direction and shoves.

  • 地道风物006·民宿时代

    作者:范亚昆 主编

    好的民宿,像一个个鲜活的小型博物馆,或让人看到一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或让人看到传统的建筑之美,或让人看到主人的审美倾向、生活经验,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歇脚之地,也是旅途中的一个家,为旅途开辟了一方新空间。

    民宿又是一个平台,它连接起乡村与城市,旅行与生活,情怀与商业,它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风景。

    这一次,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通过搜集大量行业信息、深入细致的多地域实地采访,力求为读者呈现中国民宿之美,展现中国民宿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也为旅行者提供全新的旅行体验方向。

  • 不租房的606天

    作者:郑辰雨(苹果姐姐)

    编辑推荐:

    ◆她说:住民宿,就像是生活方式的混血。606天,她没有辞职去旅行,每一天却都像在旅行。这一路,她带着1个旅行箱、走过26座城市、遇见99位房东, 体验了不同的活法,吸收了多元的价值观,而这些经历在她身上不断累积,让她成为生活方式混血的世界公民。

    ◆她说:空间大小不是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心中有风景,处处是风光。房子给人物理空间的安全感,精神世界的安全感来自于房子里的人和物。苹果姐姐的故事给当下焦虑、孤独、不自信、对生活不甘、渴望突破自己舒适区的年轻人打了个样。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时代的浪潮中,她的故事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每一位对世界上瘾、对未知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她说:不疯魔,不成活,人要有疯子般的坚持和在关键时刻化解难题的能力。为了梦想,她曾拿着全奖独自去美国留学;为了梦想,她曾熬夜100天,为创业巨人画过20幅肖像画;为了梦想,她曾拼尽全力加入竞争激烈的硅谷创业公司。

    ◆她是这个时代的斜杠新青年、未来生活家。因为一篇名为《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幅画》的文章,她走红于网络。她是首位受邀出席爱彼迎全球房东大会的华人演讲嘉宾,也是趁早读书会、行动派、马蜂窝、TEDx的演讲嘉宾,还是腾讯、阿里巴巴、美图秀秀、知乎特邀讲师。她做过百余场分享会,演讲内容影响过百万人。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前洛杉矶副市长陈愉、三联松果生活创始人魏一平、旅行作家阿Sam、传记作家范海涛 联合推荐!

    ◆随书附赠作者手绘治愈系明信片。

    ———————————————————————————————————

    内容简介:

    17岁,我离开了熟悉的家,独自一人到美国读高中。在孤独的异乡,寄宿家庭待我如亲人。从那时起,住民宿的种子就在我心中埋下了。

    大学毕业后,我在华尔街和硅谷闯荡。紧张的工作让我感到焦虑和迷茫,我想找回生活中的新鲜感。

    于是,我决定拖着一个行李箱,白天工作,下班后住进有趣的家,体验不同的人生。

    我发现家不一定是四四方方的公寓,也可以是树屋、房车、圆顶帐篷。606天,99位房东,他们是82岁的“ 文艺复兴” 女画家、酷爱探戈舞的民航飞行员、打造“ 房车公园” 的好莱坞制片人……

    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向往的生活方式,并给予我动力,为之努力。

    When you open yourself up, the world will open to you.

    当你敞开心扉,世界也会向你敞开。

    ———————————————————————————————————

    关于家:空间大小不是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心中有风景,处处是风光。

    关于现实:当我们不能改变身边环境时,就去改变自己面对现实生活的方式。

    关于生活:改变一成不变,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新鲜感。

    关于旅行:利用工作间隙说走就走,不是为了潇洒,而是来自对生活的热忱和一点“贪心”。

    关于交流:真正的交流障碍不是语言,而是内心的自我设防。不能在被别人否定之前,先否定了自己。

    关于勇气:勇气就是在恐惧中有所为。(Courage is to act in front of fear.)

    关于未来:未知中一定存在着美好的可能性,这就是世界让人上瘾的原因。

  • 人间时节

    作者:陈帆

    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顺序,用散文随笔的形式抒写了对时节更迭的细腻感受,并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同时,作者亦用精致且温暖的摄影作品感知、诠释自然风物季节变换的魅力,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静谧时光。

    本书集文化随笔、摄影作品于一体。文化随笔清新隽永,婉约缱绻,摄影作品兼具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 这里是中国

    作者:星球研究所 /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这里是中国》由星球研究所近3年积累而成

    国内第一部全视野中国地理科普著作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提升国民视野,传承核心价值观

    书架上的中国纪录片,文化传承

    1 本书 =3 年日夜对内容的精心打磨

    1 本书 =365 处极美风光的瞬间捕捉

    1 本书 =519 页充满温情的中国故事

    1 本书 =1000 小时绘制 53 幅专业地图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到处是景致,处处有故事。这本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深情的文字,描绘祖国山河,让我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 酒吧里的读诗人

    作者:[法]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等

    本书从近40年来法国著名杂志《电影手册》精选出华语电影、华语导演的批评文章30余篇,一方面展现出法国三代影评人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和独特解读,一方面也为华语电影在欧洲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批评文献。

  • 美國的反智傳統

    作者:理查.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

    從美國建國歷程、宗教傳統、政治體制、與商業精神中,探詢美國的反智根源。

    「這是美國史學史上一部傳世的傑作……是想瞭解今天美國的人所必須閱讀的一本書。」--余英時

    「本書內容不但深深吸引我,也解答了我在美國生活時心中所累積的若干疑問,真的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本書譯者、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思賢

    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開始,近代文明就一直是以理性思辨與知識探索為前進的動力,並締造了輝煌的成果。到了當代,美國又以其發達的學術、科技與物質生活為其佼佼者,特別反映在它擁有傲視全球的頂尖大學與最多的諾貝爾獎桂冠之上。然而,另一方面,美國文化在世人心中卻少以精緻、優雅聞名,訴諸實用與庶民品味的大眾化商品與娛樂才見其所長。近年來小布希的窮兵黷武、川普的粗暴的言論與政策更讓世人驚見美國文化中「反智」的一面,美國社會層出不窮的民粹與暴力事件也令人憂心忡忡。

    二十世紀中知名的美國公共知識分子理察.霍夫士達特是少數最早注意到美國文化中的「反智」現象的學者之一。作為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他深深感受到美國人對純粹的學術--包含深厚的人文學養、抽象的理性思辨、審慎的推敲論證等等--的漠視甚至是敵視,尤其是五〇年代以反共為名卻動輒以知識分子為標把的麥卡錫主義,更另人痛心疾首。他於是於一九六三年出版了這本結合了思想史、社會史、與政治史的《美國的反智傳統》。

    《美國的反智傳統》指出,「反智」不只是一時的民粹現象,也未必只是理盲躁動,它反映了美國人在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傳統。作為一個脫離英國而獨立的新興國家,美國人往往視過往的歷史為落後、腐敗、封建貴族對平民的剝削的累積。基督教在美國蔚為主流的福音教派與振奮派推崇教友發自內心的感動以及與上帝的直接溝通,而揚棄在神學、教儀上的鑽研。傑弗遜、亞當斯、富蘭克林等建國先賢雖然具備偉大的心智,但對平等的堅持使得美國政治很快轉向以純樸、勤奮、踏實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庶民百姓為主體,哈佛、普林斯頓等東岸名校出身的仕紳則變貶為懦弱、空想、不務實的理論派。對科技的崇拜、對進步的期盼,以及蓬勃的商業文化更將美國的基礎教育導向培育具有實用價值的技能,而輕視博雅的人文薰陶……

    霍氏作為偉大的史學家,其傑出之處不僅在於對「反智」做了有系統性與歷史深度的耙梳,更在於他固然一面嚴加批判民粹、保守、反動、極右的思維,卻也試圖挖掘其背後深層的文化與社會背景,予以同情性的理解。這使得本書不但是研究美國文化與思想史的經典,更可以透過它去思考一個更宏觀的主題:「智識」在人類文明中該如何進展?知識分子能在社會上、政治上扮演什麼角色?

    《美國的反智傳統》於六〇年代甫上市就造成轟動,並接連獲得普立茲非小說類獎、愛默生獎與希爾曼獎等殊榮。當代華人史學泰斗余英時先生於1975年撰寫的〈反智論與中國傳統〉即是受到本書的啟發。半個多世紀後本書中文版終於上市,讀者將可見其歷久彌新、經得起時代考驗的深厚史學造詣。

    專文推薦

    1. 余英時

    2. 苑舉正(台大哲學系教授)

    掛名推薦

    1. 楊 照(作家)

    2. 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這是美國史學史上一部傳世的傑作……是想瞭解今天美國的人所必須閱讀的一本書。」--余英時

    「本書內容不但深深吸引我,也解答了我在美國生活時心中所累積的若干疑問,真的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本書譯者、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思賢

  •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

    作者:[美] 菲利普·E. 毕肖普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是一部全面的、可读性强的人文艺术通识图书,是全美近百所高校采用的通识教材,也是深受大众读者喜爱的人文艺术经典入门书。拥有极高的口碑和赞誉,是一部独特的全面的人文艺术史,让你一书在手,古今人文尽在掌握中!

    ★知名文化人刘苏里大力推介,赞本书为“最佳人文艺术入门书,应该人手一册”;著名学者汪民安盛赞本书“每一页都蕴含着人文精神的精髓”。

    ★全书涵盖音乐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图像艺术、造型艺术和人体艺术等门类,跨越从远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内容的广度,思想的深度,为同类书之中的佼佼者。

    ★作者菲利普·E. 毕肖普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教授和专栏作家。她有长达25年的人文学科研究、教学和写作经验,语言犀利、文笔优美、逻辑严密,发人深省。其著作是人文学科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收藏经典。

    ★本书采用经典16开大开本,精装全彩印刷,多幅高清跨页图,营造“掌上美术馆效果”,让你在家如同亲临美术馆。封面专色印金工艺,高质感法莎纸封面印刷,柏辽兹《狂想曲》独特压凹工艺精美内封,绝美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旨在全面介绍人文艺术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感动。作为启发心智和健全人格的人文艺术,通过各种创造性形式,引领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及所生活的世界。全书以时间为线索,按章节讨论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其中包括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的古典精神、古罗马的帝国精神、一神教精神、中世纪的封建精神和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巴洛克精神、启蒙运动的精神、革命和浪漫主义、工业时代的物质主义精神、现代主义精神和当代精神,运用大量文献揭示历史人物的生活画面,全面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新增的日常生活窗口,有如电影镜头,带我们回溯、还原人类历史的生动细节,从而帮助我们思考自身内在意义和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