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筆記

  • 史上最靈活! 八爪魚圓夢記錄術

    作者:鹿田尚樹

    成功者的好習慣 靠記憶,不如靠記錄! 對我們而言,有一項「重要的事」應該記錄。那就是「記錄自己本身的事」。 「你自己本身的事」就是透過自己本身的濾網獲得的東西。 「你自己本身的事」是自身體驗過的事,即經驗等。 「你自己本身的事」是無法用網路查詢,而是在自己腦中的事。 現今世界上有一項叫做「搜尋」的厲害技術。 只要「搜尋」就可以從全球的網頁找出所有的資訊。但是,這是別人的記錄,別人的記錄只要搜尋就可以找到。有一項即使擁有「搜尋」的技術也有無法找到的東西。那就是「你自己本身的記錄」。 「記錄」對我們而言可說是「成功(成長)的推進器」,也是「工作的推進器」。 為自己的人生製造機會。 成為我們與人溝通的最大利器。 讓我們將可貴的經驗轉換為知識的存錢筒。 讓我們保有動力。 它是讓大家實現上述各項的最好的工具。 因此請大家將「記錄」視為成長的加速引擎,多方的運用。 『記錄的5大重要規則』 馬上做記錄吧。現在就開始實踐,不過,「做記錄」也有小技巧和規則,只要記取這些規則,「記錄」就不再只是記在便條紙就結束,將成為工作或構思等可以活用的「財產」。而且,只要稍微了解到這些規則,自然就養成「記錄」的習慣。 首先,先試著實踐本書所寫的記錄規則和記錄活用術。 工具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使用,也可以挑戰新的工具。不管如何,只要遵守基本的規則記錄將會帶來成果和成長。 接下來要介紹關係你自身成長的基本記錄規則,全部共有五項: 規則①重要的事全部做記錄 規則②寫日期、時間或不分類、整理 規則③以「條列式」或「關鍵字」的書寫 規則④1頁一個標題 規則⑤一天花5分鐘重讀記錄 最有誠意的「記錄教學書」! 隨時、隨地、隨手,如同八爪魚一般活用各式各樣工具來做記錄! 本書介紹的「記錄」方法有2個特徵。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使用各式各樣的工具,將重要事項記錄起來。 2.不必整理、不必分類、不必建檔 只要抓住規則,不管什麼工具,馬上可以搜尋和活用
  • 給我看你的手帳吧!

    作者:蔡欣育,鄭淑慧

    ★全台第一本集結眾多名人、歌手、音樂人、設計師等的手帳實用書籍。 這些真的可以公開嗎? 一意孤行!直擊名人手帳大公開! 強行偷窺!深入名人靈魂的私密處! 20則創意人手帳曝光 + 99個實用想法 + 450張精采圖示 ○ 最強企劃:名人手帳大揭密X各界手帳控大募集X手帳廠商製作大公開X名人包包大檢查 ○ 跨海合作: 瑞典Digital Illusions CE插畫家 Mattias Adolfsson 獨家公開精彩繪圖筆記。 Mattias Adolfsson精采筆記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cWH-Wok2V8&feature=player_embedded 時尚創意總監.專輯封面設計師、Outer Space品牌設計總監.搞怪團體Circus團員、前獨立樂團主唱、自由創作者.玩具公仔收藏家、自由作家、布拉格文化總編輯.詩人.文學評論家 --- 手帳一絲不掛公開 編輯出版前意見調查 : 你選擇要公開手帳還是裸奔? 受訪著紛紛表示:如果要我公開手帳,我還是裸奔好了! 無良編者表示:就算你選擇裸奔,我們還是要公布你的手帳 你是文具控嗎?你是手帳控嗎? 一看到可愛新奇文具就會一買再買?雖然已經有一本手帳但是看到更實用吸引人的手帳又會忍不住手滑? 為什麼有的人的手帳內容豐富、充滿驚喜?而那些知名的作家、歌手他們又是如何紀錄他們生活?擁有那獨一無二的手帳力! ●揭露名人手帳,塗鴉夢想藍圖 翻開台灣名人、作家、歌手、圖文插畫家…等,看他們是如何運用他們手帳(筆記本),紀錄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夢想。 ●素人也有驚人的手帳力! 手帳也可以這樣用?高質感的手帳配上達人高人一等的獨特用法,將一本手帳運用的淋漓盡致。 ●月亮不是國外比較圓! 台灣也有自製手帳的素人及廠商!那些充滿設計感又處處充滿巧思的筆記本是MIT? 帶你一窺台灣自製手帳的達人與廠商的手帳製作延革與發想。 ●實用小方法大公開! 統整所有達人與名人,提供最值得學習的筆記力 關於書封裝幀: 這次書封為了呼應手帳這個主題,採用了多層次的穿搭作法。有別於傳統出版的制式規格,這幾種紙分別以不同高低剪裁、黏貼;像是書封外層牛皮卡紙設計略短,使之露出內封面格狀筆記區,「就是不要那麼整齊」,這些設計有如在手帳中創意人剪貼的痕跡。書封選用的紙材也經過編輯與設計數次溝通後,決定使用牛皮卡紙、單光白牛,還有奇美紙來加以詮釋組合,讓讀者能感受到粗糙、光滑與柔和,三種不同的層次、三種不同的手感。這些紙材也完全不上任何塑膠P類加工,以本身紙的原色質感呈現。
  • 逊志堂杂钞 乙卯札记(外二种)

    作者:[清]吴翌凤 章学诚撰,吴格 冯惠民点校

    吴翌凤是清代乾嘉时期吴中著名的学者与藏书家,《逊志堂杂钞》是由作者钞辑群书中辨证经史文字及掌故异闻,并附以己见而成,有助今人考证经史、增长见闻。章学诚是清代中叶著名史学家,《乙卯札记》、《丙辰札记》、《知非日札》是他的三种史学笔记。现将两书合刊,收入学术笔记丛刊。
  • 考古编 续考古编

    作者:(宋)程大昌 撰,刘尚荣 校证

    《考古编》十卷,《续考古编》十卷,是南宋学者程大昌的经史考证之作,其“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虽亚于《容斋随笔》,要胜于郑樵辈之横议也”。《考古编》重在辨别经义异同,旁及传纪谬误,《续考古编》重在考订诸史,其引经据古,不但纠谬正误,更留存了某些后来散佚失传的的图籍文献,故其资料价值颇值得重视。此书的整理无论版本的选定、文字的校勘标点,还是经史的考证、校记的撰写,都极见功力,从而使本书的文献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提升。
  • 无邪堂答问

    作者:朱一新

    《无邪堂答问》内容简介:无邪堂答问为朱一新氏的代表作,笔记体,答问式,系作者辑其讲学答问之辞而成。其宗旨在於「端诸生之趋向」,「求诸聖凡共由之大道。」其所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问题,「纯粹平正」、「垦切详明」,内中颇多独到之处。然而,他讥讽民主制,反对机械化,诋诃西医西乐等,则暴露出朱氏世界颧中保守的一面。 《无邪堂答问》以广雅的局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二月刻本为底本,参校光诸二十二年(一八九六)七月出庵丛稿体。对於刻版中的错字、避讳字和特别冷僻的異体字,均随文更正。由於此书祇有卷次,没有标题,不便查检,为此,我们编了一个细目,供读者参阅。
  • 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

    作者:梁章钜

    本书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是清代后期名臣梁章钜(1775——1849)的著作。《浪迹丛谈》十一卷,作于1846至1847年,杂记清末时事、人物、典章制度和扬州一带的名胜掌故等,还涉及古代名物、史事的考订,古代诗歌、碑铭、书画的评介,甚至傍及方药、及诗作。 《浪迹续谈》八卷,作于1848年,多记温州、杭州、苏州等地的名胜、风俗和物产,及明清某些戏曲、小说的旧闻和掌故。 《浪迹三谈》六卷,作于1848到1849年,内容多杂考古代的名物、年号、饮食等。 本书记载翔实,考订精当,文笔尚佳,也适合闲读。
  • 乡言解颐 吴下谚联

    作者:李光庭,等

    清代笔记,浩如烟海,其中李光庭的《乡言解颐》和王有光的《吴下谚联》,可以说是另辟蹊径的两部。 《乡言解颐》、《吴下谚联》二书,流传不广。解放前,《乡言解颐》在坊间偶然可见,但卷三均有缺页,致被周作人叹为原来的版缺,而引为憾事;《吴下谚联》则更属罕见,为早年中华书局出版《大谚海》所未收。鉴于二书作者的时代略同,内容方面也有其相似之处,因汇为一册,以飨读者。至于二书的糟粕部分,实际也是历代笔记的通判,相信今天的读者是可以抉别的。 《乡方解颐》五卷,为道光三十年庚戌原刊无缺叶本;《吴下谚联》四卷,为嘉庆二十五年庚辰老铁山房原版、同治十二年癸酉作者后人补刊本,每卷题“北荘素史集”,“耕还孙氏参,发明书眉;云峯陆氏校,偶评附注”。两书俱为点校者解放前在北平隆福寺街宝会斋书铺所得。十年浩劫,点校者所藏兰归归乌有,此二书袖珍易藏,得以幸存。现即据以标点印行。
  • 铁围山丛谈

    作者:(宋) 蔡绦,冯惠民 校

    作者为蔡京之子,对元佑诸人评论颇多微辞,然仍有史料价值。读者明鉴
  • 後山談叢 萍洲可談

    作者:[宋]陈师道 撰,[宋]朱彧 撰

    :《后山谈丛》和《萍洲可谈》是宋代两部重要的史料笔记。前者对北宋重要史实人物关注尤多,间或涉及书法绘画、农事水利、佛徒道流以及奇闻异物等;后者为作者朱彧随父游宦所至见闻的记录,尤其在广州的见闻更为可贵,另外亦涉及宋代朝章国故、士人风气等。两书史料价值甚大,有裨益于宋史研究。两书皆由李伟国先生整理,校点精严。 目录: 总目 后山谈丛(六卷) 萍洲可谈(三卷) 《后山谈丛》人名书名索引 《萍洲可谈》人名书名索引
  • 近代笔记过眼录

    作者:徐一士

    《近代笔记过眼录》介绍评述了近代十一位学者、名所著的笔记原著、版本、流变,这些笔记包括毓盈的《述德笔记》、卓从乾的《杏轩偶录》、高照煦的《闲谈笔记》、江庸的《趋庭随笔》、史念祖的《弢园随笔》等。《近代笔记过眼录》摘录了大量的原文精华,公之于世。其中许多笔记已不传世,幸而被徐一士所录入,得以保持至今。如,书中记载了江庸所著《趋庭随笔》,并选十七则,其中有“理学家李如松之卑劣”一则,揭露了晚清著名的理学家李如松的丑恶面孔。 本书主要内容有:中国现代警政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内幕,晚清教育制度和教官生涯的写实,学部留学生的考试,书吏的贪污腐败情况;慈禧太后深宫祷雨和内廷召对的细节,官府断案的谬误,史念祖、英果敏、僧格林沁的军事生涯;咸同年间江南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厘税制度建立后的腐败现象,以及科举中的大挑以貌取人、八股与策论并考的趣谈,官场失态的笑料,等等。这些内容对是作者的亲闻亲历,是不易得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而徐一士在移录评述之时,经常加记与之相关的资料,更增加了此书的价值。
  • 明清笔记谈丛

    作者:谢国桢

    本书作者为专攻明清史的历史学家和目录学家,向来注意明清古籍的搜集。本书所介绍的明清笔记近50种,大多湮没已久后被作者发现并已成为研究明清的重要参考资料。作者分别介绍了些笔记的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内容、流传经过,并加以评论。该书还收有作者有关明清史料研究的文章10篇,这些史料也是究明清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明清时代野史笔记的兴起和源流,约可分七个时期。第一期是元未明初,朱元璋篡夺了红巾农民军的果实,建立了朱明王朝的政权,统一了中国,当时的记载如林,这可以说是野史笔记写作的初期。第二期的弘治、宣德以后,时局较为稳定,记述不多,这是野史笔记缓和较少的时期。第三期,正德、嘉靖以来,社会经济比较繁荣,阶级斗争的形势颇为尖锐复杂,这是野史笔记极为兴盛的时期。第四期,明末清初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兴起,沉重打击了明王朝的腐朽政权;另一方面,面临满族的入侵,政治形势更加紧张、复杂。第五期,清初顺治、康熙初年,有些作者沿袭明末的余风,写出激昂的作品,抵触了清朝的忌讳,冒犯了他们的尊严,于是他们大严野史之禁,使这类笔记小说受到打击。第六期,清雍正、乾隆以来,文人学士慑于清政府箝制人民的思想,大兴文字之狱,因之噤口不敢方时事,学问乃流入考据学之一途,对于研究古典文献,有其优良的成绩,但关于史事的记述,则只可以说略上人旧闻而已。第七期,鸦片战争以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 五杂组

    作者:谢肇淛

    《五杂组》是谢肇制撰写的一部笔记类的著述。全书内容十分广博,分天、地、人、物、事五部展开,凡十六卷。天部记历代天文、灾祥、时令、节气等故事;地部对历代地理形式势及帝王建都大势、山川河流、四夷交通,都有记载;人、物、事部为古今杂记,但尤其对本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记载为详。极有史料价值。谢生活在晚明时期,也同样为当时颓败的政治、社会现实所纠扰,细心的读者许能读出晚明实学思潮烙在《五杂组(历代笔记丛刊)》上的些许印痕。
  • 馂余杂记

    作者:周绍良

    《悛余杂记》是应《烹饪杂志》的约稿而写的,他们看到我爱记一些零碎关于饮食笔记,就建议写一点在饮食交游方面的琐事,实际上我是没有什么交游来往的,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事,所以事过境迁,又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早已放置脑后,全然忘却了,如与巴金同席,今天连当时都是些什么人全不记得了。又如参加李一氓同志宴请潘重规教授,连看到照片,都不认识几人。郭沫若在厦门南华菩陀寺题诗事,年老记忆不强,自觉无法补记。现在燕山出版社赵珩、陈果两同志特远来探病,偶见聚稿,认为尚可面世,因取去付印,情意之长,殊为可感也。 编后所附零星杂记即平素所记个人回忆及闻诸友人一些北京掌故之事,原来起初是想配合一些竹枝词作注文用,今已不可能,头晕目眩,书写费力,且加以丢三忘四,记忆模糊,只好不再作此想。不过有一点需要声明的,记载这些并不是要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而是要使人们知道北京这古都,它的饮食文化流传,有源有绪,大家要更好地把它发扬起来,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近世古琴逸话

    作者:严晓星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碣石调·幽兰》回归中土、到二十世纪末的两个甲子之间,中国的古琴艺术在时代大潮中,也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也是与当代古琴界血脉相连、为所有琴人所熟悉的历史阶段。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一百二十年间琴坛的轶闻趣事,涉及琴人一百五十余位,不仅包含了九十多篇掌故,还选配了近八十张图片,其中不乏首次正式面世的珍品。通过这些文字和图像,既重温历史,也开阔眼界和心灵。 本书用传统的笔记体裁进行撰写,却兼顾了内容的严谨。在每篇掌故之后,都注明了依据的文献出处;在全书之后,都列出了征引、参考书目及版权信息。此外,本书还特地作“人名索引”,方便读者查找;对书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还一一写出小传,便于读者理解。因此,一般读者固然可在本书中饶有兴味地看故事,关心古琴文化与艺术的读者却更可看到历史,看到人生,看到前辈的风范。 给古琴界编这么一本掌故书,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本。书中多是有趣的故事,并不涉及专门的学问,但又与专门的学问多少有点关系。对读者而言,可以看故事,可以尝趣味,懂琴的,不懂琴的,都可以看。通过书中揭示的近世文人与古琴的纠结来聆听传统中国文化的遗响,则是更有深意的事。书中另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插图,有人物,也有实物,不但可以增益阅读之趣,本身也很有史料价值。
  • 阅世编-清代史料笔记

    作者: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

    本书作者叶梦珠为清初上海人,将大半生的亲历亲闻笔之于书,详细记录了明清之际上海地区乃至太湖流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事等各方面的情况。全书共10卷,分为水利、田产、学校、科举、士风、赋税、食货、交际、纪闻等28门,资料极为丰富。
  • 越缦堂读书记(全三册)

    作者:李慈铭

    《学术笔记丛刊:越缦堂读书记(套装全3册)》内容简介:越缦堂读书记,李慈铭字莼客,生于一八二九年,卒于一八九四年,浙江绍兴人。李慈铭从二十岁起写日记,直到晚年,中间只有短期的间断。《学术笔记丛刊:越缦堂读书记(套装全3册)》就是从他的日记中辑录有关读书札记的部分编写的。李慈铭逐日课记的读书心得,是全部日记中较有價值的一部分,他一生的学问成就,从此中可以得到一个输廓。在他的读书中记中,确有一些前人所未发的创见,往往能在短短数语中挚中要害,又触类旁通,剖析入微,而不充于琐屑的考證。因为学问的面比较广,见解也较高,而且对于所记的每种书,都是真正读过的,所以價值实在比同类著作如鄭堂读书记为高。
  • 陔馀丛考(全三册)

    作者:赵翼

    《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清赵翼撰。赵翼字云菘,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人。生于雍正五年丁未(一七二七),卒于嘉庆十九年申戌(一八一四),八十八岁。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诗怀袁牧、蒋并称“江右三大家”,有“李杜诗篇万口傅,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山,各领风骚数百年”佳句。尤精于史学,考据精赅,其《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并称乾嘉三大考史名著。少时即有文名,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一七六一)成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镇安府知府、贵、西兵僃道,后以被劾降级,辞官归里。有《瓯北全集》行世,包括《廿二史札》三十六卷、《补遗》一卷,《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六卷、续一卷,《皇朝武功纪盛》四卷,《瓯北诗钞》二十卷,《瓯北诗话》十二卷,《瓯北文集》五十三卷,《瓯北先生年谱》一卷。
  • 玉光剑气集(上下册)

    作者:(清)张怡,魏连科 点校

    稿本玉光剑气集一向被学界所关注,特别是明清史学界的同仁,都希望读到这本书。已故著名明清史专家谢国桢先生,特别推重此书,并着录于其巨著增订晚明史籍考中。当年作者普拜访先生,提出想整理出版此书的想法,得到谢先生的热情鼓励。谢先生作古已多年,生前未能看到此书的出版,实为遗憾。 这次整理,作者做的工作有以下几项。 对全书进行标点、分段,调整卷次,新编目录。稿本中的卷次,经作者多次涂抹修改,但卷次仍不能衔接 。卷首王文焘撰原稿所编目次,也先后错杂,或重或缺。为清楚眉目,今按原稿的册次新编目录,一类一卷,求厘定为三十一卷。稿本前的王文焘所辑张怡的传记资料及其所录的稿本目次,编为“卷首”以资参考。整理工业最繁重的是抄录原文和辨识文字。原因稿经多次涂抹修改,加之文字又极为潦草,有极个别文字杂以辨识,只好以[ ]标出。
  • 清嘉錄 桐橋倚棹錄

    作者:[清] 顧祿 撰,來新夏,王稼句 點校

    《清嘉录》是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此书以十二月为序,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大量引证古今地志、诗文、经史,并逐条考订,文笔优美,叙事详实,有保存乡邦文献的作用,是研究明清时代苏州地方史、社会史的重要资料。 《桐桥倚棹录》亦为顾禄所撰,且有“清嘉录以时间为经,桐桥以空间为纬”之说,遂合并为一册。此书以苏州一带风景佳地、古今名人遗迹为纲,集建筑、掌故、诗文为一编,与前书角度不同互为补充。
  • 分甘馀话

    作者:王士祯

    《清代史料笔记:分甘馀话》作者王士祯(一六三四-一七一一),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人。出身于官僚世家。 王士祯一生勤于笔耕,著作颇多。仅以其所所撰笔记而言,就先后著有《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古夫于亭杂录》等,《清代史料笔记:分甘馀话》只是他所撰笔记中之一种。是一部记见闻和谈学问兼而有之的笔记。《清代史料笔记:分甘馀话》共四卷,篇幅不长,但记叙内容却极为广泛,举凡先世著述、典章制度、诗歌品评、地名攷辨、文人轶事、字义辨析、古书藏佚、社会风俗、地方物产,以至治病验方等等均有涉及。 康熙四十八年序刊本是《清代史料笔记:分甘馀话》最早的刻本,七略书堂校刊本和民国间的石印本均由此出。此次标点,以初刻本为底本,对书中的引文有疑问的均作了查对,改正了书中的一些错字。增加或改正的字加号,原刻错字仍予保留。另外,为了便于读者查索,还补撰了每条的题目,进行了统一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