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二战

  • 长崎

    作者:[美]苏珊·索萨德

    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长崎市的人们像往常一样,晾衣服,读报纸,和邻居东拉西扯。

    邮递员谷口稜晔骑着自行车穿过山丘,今天他要送几十封邮件;

    电车司机和田浩一回到了电车始发站,和同事们讨论着早上的电车事故;

    工厂工人长野悦子、堂尾峰子已经工作了一上午,正在期待着午饭时间;

    还是学生的吉田胜次和朋友们想要逃课去学游泳,此刻正聚在井边打水喝。

    两分钟后,强光闪现,烟云翻腾,瞬时的灼热将长崎化为人间地狱……

  • 莫斯科战役1941

    作者:【瑞典】尼克拉斯·泽特林

    1941年9月底,百万训练有素的德军士兵阵列于莫斯科以西180英里的前线,意图一举拿下东线战场。面对规模同样庞大的苏军,德军士气旺盛,以装甲师为先锋打破了苏军防御,楔入纵深,并围困住了援往莫斯科的大部苏军。

    然而,这并未击败苏维埃政府。朱可夫将军回到莫斯科,作出了绝地反击的部署,重建莫斯科以西的防线。雨季的泥泞拖住了德国的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队,为朱可夫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德军在11月再次开始攻击,苏德双方进行了殊死较量。苏军凭借极其坚强的抵抗和熟悉的自然条件,顶住了德军进攻,转入反攻。

    本书基于众多档案记录、个人日记、信件和其他来源进行编撰,并从士兵和将领的角度重现了战斗。这场战斗对整个德国的东线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结果揭示了为什么德国对莫斯科的袭击未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转折点。

  • 雅尔塔

    作者:[美] 沙希利·浦洛基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会议正名。他梳理苏联解密档案、各国政府文件、与会者回忆录和未发表日记,生动重现了这场争议极大、影响深远的会议。他重建当时的情势,从会议参与者的选择、计算、利益、理念出发,证明雅尔塔虽是通往分裂、危险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却绝非冷战的肇因。实际上,与会者协助结束战争,建立了经由谈判得到的和平环境,尽管和平仍有缺憾,但在当时的情形下,恐怕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当然,这场意在为和平铺路的会议,也为达成和平付出了代价。

  • 列宁格勒战役

    作者:[美]戴维·M.格兰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格勒格勒保卫战堪称一场史诗般的战役,在现代战争史上空前惨烈悲壮。

    列宁格勒是第三帝国“闪电战”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是俄国革命的发源地,希特勒妄图通过迅速占领该地来瓦解苏联军民的抵抗意志,但苏军顽强的抵抗使之成为泡影。两个巨人交战三年,在恶劣的天气、地形条件和令人震惊的阵亡数字面前,进攻和反攻如此无情。

    本书广泛记叙了诸多战斗的谋划、实施和结果,包括在封锁期间发生的“被遗忘的战斗”。如1941年6月和7月的边界战斗;解放南列宁格勒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战争,包括卢加、纳尔瓦、普斯科夫和奥斯特罗夫的战斗;解放北列宁格勒的战斗,包括维堡行动,以及企图入侵芬兰的失败。并分析了这些战斗如何影响了列宁格勒的斗争,又如何影响东线的其他战区,最终迫使德国人进入长期的溃退。

  • 1944阿登战役

    作者:[英]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

    1944年,自诺曼底登陆以后,纳粹德军在西线战场遭受了一连串重创。到了1944年末,德军与盟军战势发生了微妙转机。盟军节节进逼但是已呈疲态,德军步步后退但是精锐尚存。希特勒犹如困兽,急于摆脱困境扭转西线态势。他坚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集中全部兵力发动一次大胆突袭,拿下安特卫普,就可以撕裂英军和美军的分界线,制造一次新的“敦刻尔克”危机。

    大部分德军将领质疑这个计划。在缺少装备、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如此“豪赌式”投入能否一战取胜?他们似乎已经绝望地看到苏联红军从东线挺进柏林家园。另外一部分忠诚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卫军,则期待这场绝地反击能够使德意志帝国“涅槃重生”。大量新式武器、先进坦克被派上战场,铁与血的激烈碰撞,点燃了被冰雪覆盖的阿登高地。遭到突袭的盟军深陷德军2个集团军的围攻,担心被德军报复的比利时平民匆忙逃离家园,甚至连巴黎都感受到了恐慌。

    【编辑推荐】

    1、 再现二战经典战役,想要了解二战的读者,会被这里的真相震撼到难以入眠。

    1944年是二战进程至关重要的一年。西线战场纳粹德国濒临崩溃,希特勒投入90%精锐绝地反击,结果“守卫莱茵”作战没有挽回西线战势,反而加快了盟军进攻柏林的日程。

    2、 全新视野解读真实二战,二战不是冰冷的死亡游戏,而是又燃又让人痛心的历史记忆。

    看点一:德国仅存的军事将领对阵盟军三大军事将才,战争谋略与军事才能激烈交锋;

    看点二:防守薄弱的美军新兵遭遇德军精锐重兵突袭,处处是绝境,普通士兵如何找到生存下去的转机?

    看点三:德军新式武器重装投入,铁与血的激烈碰撞,点燃冰雪覆盖的阿登高地。

    3、 军事写作终身成就奖得主、650万读者认可的二战史畅销作家,继《保卫斯大林格勒》《攻克柏林》《诺曼底登陆》之后又一力作,已被提名法国四大文学奖之一美第奇奖。

    4、 国内阿登战役资深研究者担纲翻译,一一核查作战图、战斗序列表、德美英军衔列表

    5、 亲历者口述,战场实地考察,集结一手档案资料,无一人无出处的真实二战。

    【媒体推荐】

    如果有什么特征能够将安东尼•比弗与其他的历史学家区分开来——撇开他天生擅长讲故事这一点——那一定是,他并不畏惧直视那些令人不适甚至恐惧的话题,他的讲述方式不会吓退我们。比弗的作品很少带有主观评论,他就像维吉尔一样带着你穿过地狱:不用担心深陷可怕的困境里,比弗会带领你重新回到现实世界。经历了这段旅程,你会变得更加豁达。

    ——基思•罗威,《野蛮大陆》作者

    混乱的战斗场景、可怕的人员伤亡,这些在安东尼•比弗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只要读过比弗所描述的这场激战,我们肯定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来自欧洲和美洲的年轻生命相互厮杀。弗洛伊德已经警示过我们,文明与原始本能之间只有一层薄薄的界线。《1944阿登战役》则让我们再次重新审视现代世界。

    ——《华尔街日报》

  • 泥足巨人

    作者:[美] 戴维·格兰茨

    通过介绍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联红军的建设情况,军事历史学家戴维·格兰茨在本书中有力地反驳了西方近年来出现的关于苏德战争爆发原因与责任的错误说法。

  • 巨人之间

    作者:(英) 普里特·巴塔

    二战时期,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夹在苏联和纳粹德国这两大巨人之间。战争期间,这三个国家遭不同国家反复占领,当地恐怖组织及个人在支持占领军和组织游击队反抗外国占领之间做出选择。三国于德国入侵期间饱受摧残,之后又在苏军向柏林推进时期沦为残酷战斗的交战地。许多人卷入这一地区的惨烈战斗,其中尤其要数巴格拉季昂战役期间的库尔兰桥头堡之役,其间数以十万计的士兵将在战争结束那一年战斗和丧生。

    战争结束时,死亡和流放已经让波罗的海三国失去超过总人口的20%,而苏联占领军还要让铁幕在这一地区笼罩四十年。运用大量一手记录和详细档案调研,普里特·巴塔织就了一份被战争支配命运的三个弱小国家在东线惨烈战斗的记述。

  • 二战中的巴黎

    作者:[美] 提拉·马奇奥

    《二战中的巴黎》讲述了二战时期巴黎被德国纳粹攻占前后的一段历史。各国势力齐聚巴黎:作家、明星、艺术家、间谍、纳粹军官、反抗军等纷纷涌入,似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展开生死较量,上演着一幕幕关于背叛与阴谋、抵抗与合作、欲望与死亡的故事。海明威、可可·香奈儿、普鲁斯特、温莎公爵等各界名人此间都曾驻足巴黎,留下了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本书中,精选了20余幅插图,更进一步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 极简二战史

    作者:(英)奈杰尔 考索恩(Nigel Cawthorne)

    二战是二十世纪的中心事件,参战国决策者的重大决定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命运。

    大战前夕,希特勒认为,接下来的战争是有限的,很快就会结束,不会发生世界大战。因为英国太颓废,法国太堕落,美国太不感兴趣,苏联又与德国签订了“鲜血之盟”,哪个国家也不会为了波兰大动干戈……

    英国和美国情报部门获悉德国计划1941年春天入侵苏联,并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莫斯科。不过斯大林不肯相信。随后,希特勒往苏联派了大约180个师的兵力。当斯大林得知侵略的消息后“精神崩溃”了,他整整11天没说一句话……

    制定突袭珍珠港计划的人是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他认为日本打不赢美国,但日本政府打赌6个月时间足够了。在这段时间内,日本军队可以横扫东南亚,夺取印度尼西亚油田和足够的原料供应日本国内工业,为持久战做准备……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读战争?是为了重回那些改变历史的伟大时刻,看历史中的人物面对的困顿、无助与焦虑,看他们做出的抉择、隐忍与挑战,从而实现自我的反思。“二战”是一场悲剧,反思悲剧可以升华我们的灵魂。

  • 伦敦博弈

    作者:[美] 约翰·卢卡斯

    一部现实版的《至暗时刻》

    当命运的绞索勒住咽喉,委曲求全还是绝地反击?

    这仅是敌我双方的对决,抑或是多方势力的博弈?

    以电影般的叙事手法,慢镜头重现“二战”中尤为关键的五天

    世界现代史大师解密珍贵史料,解读舆论走向

    直击丘吉尔及其内阁如何于重重困难之中重塑欧洲乃至世界的命运

    1940年5月24日至28日,命运的绞索套住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咽喉。短短五日,加来的枪声刚沉寂,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命令即下达。世界末日、绝望、黯淡、大势已去,这样的字眼充斥着人们的对话和日记。抵抗还是议和?这个在今天看来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当时却几乎难倒了所有人,博弈无处不在: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苦苦缠斗,同盟国之间相互制衡,各国内部两翼角力,伺机而动成了普遍的策略。

    尽管形势危急,大部分人仍心存侥幸,认为站在人类正义对立面的希特勒必将失败,却不清楚希特勒几乎已站在胜利之巅,但有一个人保持着清醒,他便是十几天前才上任成为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他坚持,议和只是权宜之计,希特勒蛊惑人心的力量、德军的势头、德国人积蓄已久的仇恨都被严重低估,邪恶者的失败并非必然结果,唯有反抗者众志成城才能达成。丘吉尔曾被认为是个急躁鲁莽、巧舌如簧的没落贵族,然而正是这位精于文字、口才极佳、带有浪漫主义气息的领袖,在焦灼的气氛中保持了不动摇的姿态,以卓越的个人素质和魅力唤起了内阁成员乃至其他政治家的责任感,扭转了低迷的士气,坚定了英国人“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念。

    著名世界现代史学者约翰•卢卡斯摈弃赘述这一时期丘吉尔面前重重困难的传统方式,而是着眼于丘吉尔化解困境的超凡能力。他以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带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人心惶惶的岁月,一小时一小时地展开这五天在唐宁街10号发生的重要事件,通过紧凑的叙事结构,辅以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回忆录、报纸和大众观察报道,重现了英国政府内部的决策氛围和普通英国人的状态,开创性地证实了这几日在“二战”进程中的戏剧性和重要性。

    我认为约翰•卢卡斯是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杰出历史学家,事实上,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杰出学者。

    ——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从黎明到衰落》作者

    约翰•卢卡斯是一位无可比拟的视角新颖、知识渊博的当代思想家。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美国文化批评家、《格调》作者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历史剧……卢卡斯讲述的不是新的故事……但他把这段历史演绎成了一出令人难忘的戏。

    ——M.F.佩鲁茨(M.F.Perutz),《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 拯救不列颠

    作者:[美]乔纳森·施内尔

    1940年6月,法国陷落,在纳粹德国与整个欧陆之间,英国成了唯一的幸存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临危受命的温斯顿•丘吉尔必须拯救不列颠。一己之力难以力挽狂澜,在他身后是一个由各党派精英组成的联合政府内阁。

    在这部具有启发意义和扣人心弦的作品中,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得主、英国现代 史学者乔纳森•施内尔利用丰富的一手史料,成功还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政界高层的活动场景,生动展现了丘吉尔是如何有效领导能力非凡但又纷争不断的内阁队伍的。战争的胜利不仅源于丘吉尔的坚韧意志,更取决于他的高超手段,以及一群愿意暂时放下个人利益,齐心拯救国家、世界的杰出人物的精诚合作。和平即将来临之际,战时大臣们分道扬镳,但在他们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一个崭新的现代英国福利政府已然显现。

    《国王的演讲》《至暗时刻》《敦刻尔克》之后,丘吉尔与他的战时内阁如何拯救不列颠,走向战争胜利? 如何应对种种纷争,着手战后重建?

    ●清晰刻画英国史上最伟大的战时联合内阁群像:个人野心与意识形态交织的劲敌幕僚

    ● 深度揭示战时五年英国政府、议会错综复杂的形势局面

    ● 全面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丘吉尔首相:居中斡旋、寻求妥协的用人高手

    (丘吉尔)首相在英国掌控的国家事务,无疑超过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所掌控的国家事务。不过,乔纳森•施内尔撰写的这部作品,却对此有所修正,强调了战时内阁发挥的重要作用……面对这个战时内阁,丘吉尔虚怀若谷、贤明决断,可以把他不感兴趣和自知没有资格做出公断的许多问题,都交由大臣们去办理。

    ——《纽约书评》

    见解精辟……施内尔撰写出了一部精彩的作品。

    ——《好书指南》

    本书行文流畅,深入探究了处在纳粹战争机器之下而危机四伏的那个年代里,曾经协助过丘吉尔的众多人物。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这将是一部令人爱不释手、忍不住要一口气读完的好书。本书论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一部出类拔萃的历史佳著。

    ——《图书馆杂志》,重点书评

    本书眼光独到、引人注目,深入审视了处于非常时期的英国政府:在那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里,一些最耐人寻味的人物既在为国家的生死存亡而战,同时也在为他们自己的野心和抱负而战。海量的历史著作,本已让丘吉尔的战时领袖角色变得家喻户晓了;可尽管如此,本书在描述这位政府领袖发挥的作用方面,仍属近期的佳作之一。本书条理分明,细节丰富生动,读起来饶有一番趣味。

    ——《科克斯书评》

    非常适时……扣人心弦,读来令人惬意。

    ——英国报业协会

    本书行文生动明快,可读性强……令人叹服地描绘了丘吉尔手下众位内阁大臣的形象,并强调了战后规划问题,因此施内尔的叙述让人觉得整个故事耳目一新。

    ——《外交事务》

    乔纳森•施内尔的这部作品引人入胜,极其生动地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走向胜利的那个“由劲敌组成的团队”。他的深入探究和生花妙笔,让一批耐人寻味的人物变得栩栩如生;在引导整个英国顽强应战的过程中,这些在温斯顿•丘吉尔联合政府里的杰出人士,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时大臣》一书,巧妙地揭示出了英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五年里政治形势的复杂性。

    ——李•波洛克,“丘吉尔中心”执行理事

    本书引人入胜,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领导政府内阁时的具体情况;那届内阁是一个由对手组成的团队,无论国家处于何种险境,其中的大臣们都从未忘记过政治斗争。乔纳森•施内尔凭借非凡的学识,极为巧妙地驾驭了这个非同寻常的主题。

    ——安德鲁•罗伯茨,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畅销书《拿破仑大帝》作者

    乔纳森•施内尔的叙述扣人心弦……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个主题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可谓是通俗史著的巅峰之作。

    ——理查德•托伊,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教授

    与前人亚伯拉罕•林肯一样,温斯顿•丘吉尔也证明了自己是一位伟大的战争领袖,这一点世人皆知。但乔纳森•施内尔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向我们揭示出了原因,说明了丘吉尔为什么不得不与战时内阁里那个“由劲敌组成的团队”共事。本书娓娓道来,说服力极强,而且通篇都点缀着生动的人性化细节。

    ——皮特•克拉克,《丘吉尔先生的职业生涯》作者

    乔纳森•施内尔运用生动的文笔,凭借丰富的史料,讲述了温斯顿•丘吉尔“大联合内阁”引人入胜而不为人知的历史。这个内阁中的政治领袖,既有保守党人士,也有工党人士和自由党人士,他们在打败希特勒、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丘吉尔并非完人,但他仍是一位出类拔萃、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拯救了英国及其盟友。本书见解深刻,可谓是一大贡献,有助于世人了解二十世纪这一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

    ——皮特•斯坦斯基,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

  • IBM和纳粹

    作者:[美]埃德温·布莱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受害者首先被围捕并剥夺财产,然后被塞进一列列火车,这些火车的目的地将会永载史册:达豪、毛特豪森、布痕瓦尔德、贝尔根—贝尔森、奥斯维辛……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对德国国内以及被占地区所有人的身份信息 进行登记归档,需要对劫掠的财产进行记录和分类,需要将被捕的犹太人根据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进行分选,还需要对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进行复杂的调度。只有这样,纳粹的种族灭绝机器才能保持高效的运转。如果没有先进而完善的技术支持,这些活动将耗费掉纳粹德国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甚至根本就无法完成。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希特勒找到了他的合作伙伴:IBM。

    通过查阅IBM的官方文件以及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德国联邦档案馆、荷兰国家档案馆等权威机构超过十个国家和语言的近2万页文献资料,《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埃德温·布莱克完成了历史巨著《IBM和纳粹》。

    在本书中,埃德温·布莱克讲述了在其董事长托马斯·J.沃森的领导下,IBM是如何与纳粹德国进行交易,向其出租自己的霍尔瑞斯穿孔卡系统并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为纳粹定制各类穿孔卡的。利用这种当时非常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纳粹进行了极为全面的人口普查,锁定了每一个未来需要“最终解决”的目标;通过给火车站和集中营配备霍尔瑞斯穿孔卡系统,纳粹能对其铁道系统中的每一辆列车进行灵活的调度,还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对受害者进行分选,将有的人送往劳工营,将有的人送进毒气室。通过这些交易,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行动得以高效地进行;通过这些交易,IBM的海外分公司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并将其源源不断地转移回美国。

    对于在欧洲发生的一切,沃森和IBM心知肚明,沃森甚至因为与纳粹的积极合作获颁了其授予“外国友人”的德意志雄鹰勋章。迫于各方的压力,沃森采取了种种措施试图掩盖IBM与纳粹德国的合作,但在《IBM和纳粹》详实的文字和影像资料面前,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还是被无可辩驳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 广岛倒计时

    作者:[英] 史蒂芬·沃克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日本时间),一颗名叫“小男孩”的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并被写入了历史。第一颗被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当即造成7万人死亡,核辐射诱发的癌症以及其他并发症还将夺走超过20万人的生命。关于爆炸当时的情况以及爆炸后续的影响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著述。

    在这本与众不同的《广岛倒计时》中,作者史蒂芬·沃克以冷静、克制的文笔描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前惊心动魄的21天以及爆炸后18个小时的一切:从美国在洛斯阿拉莫斯进行的原子弹核爆试验到“三巨头”之间的外交博弈;从原子弹概念的提出者反对使用这一“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到强硬派坚持无需警告就直接投弹;从轰炸机组“忍辱负重”苦练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到一名狂放的飞行员向日本皇宫投下炸弹;从一对广岛恋人在爆炸前度过的美好一夜到爆炸后目击者描述的那“地狱一瞥”……每翻过一页,你都能感受到时间在嘀嗒嘀嗒地流逝,感受到一场灾难正在越来越近。最终,你将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核爆前那漫长的30分钟,3分钟,45秒钟,并与幸存者一起见证爆炸后的惨状:那些炭化到不成人形的尸体、横扫一切的火焰风暴、全身被烧焦到已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行尸走肉”……

    本书资料异常丰富详实,作者的资料来源包括:对超过40位成书时仍然健在的轰炸机机组成员、参与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广岛核爆的幸存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历史学者的采访记录;当事人及其亲人的回忆录和信件;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档案馆等权威机构的解密文件;相关领域历史学家的学术著述;由美国国家档案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档案馆、广岛和平纪念馆、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曼哈顿计划”遗产保存协会以及多位亲历者提供的照片。

    各界媒体对《广岛倒计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并屡屡将本书与另一本广岛核爆题材的佳作约翰•赫西的《广岛》进行对比。有不止一家媒体认为本书“可以与约翰•赫西长盛不衰的《广岛》比肩”,著名媒体《华盛顿邮报》更是认为与《广岛》相比,“史蒂芬•沃克描绘出了一幅更为宏大的图景”。

    在本书中,史蒂芬•沃克从未渲染过仇恨,而是从多个角度冷静的描述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呈现出战争,尤其是核武器的可怕。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部佳作获得了著名的戴顿文学和平奖(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for Nonfiction)。

  • 纳粹的孩子们

    作者:[法] 塔妮娅·克拉斯尼昂斯基

    1940年,这群德国孩子只有4岁、5岁、10岁。他们在战争中备受优待,因为他们拥有身居高位的父亲。这些孩子分别是纳粹要员希姆莱、戈林、赫斯、法郎克、鲍曼、霍斯、施佩尔、门格勒的子女。

    对这些孩子来说,德国的战败是一场风暴,是与家人的分离,是优越生活的终结,也是亲身感受希 特勒主义的恐怖。当时的他们天真无辜,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后来,他们逐渐了解了那些可怕的事实。成年后,他们中有些人谴责父辈的罪行并深感愧疚,有些却无条件地怀念自己被全人类唾弃的战犯父亲。

    本书回溯了这些孩子的经历,记录了他们年幼时的家庭生活与成年后的人生。1945年以前,他们是英雄的子女,之后陡然沦为刽子手的后代。他们与父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父辈的错误如何影响着后代的人生?……

    这本一流的图书成功完成了这一特别艰难的主题。——法国《费加罗》杂志

    歌德伦•希姆莱、艾妲•戈林……这些第三帝国高官的子女们的命运如何?塔妮娅•克拉斯尼昂斯基追溯了他们的命运。 ——法国《星期日报》

    塔妮娅•克拉斯尼昂斯基并没有对这些第三帝国高官的子女们的行为做出个人评判。她记录了他们每个人的态度——明白该如何面对一段远超出自己命运的残酷历史。 ——法国《观点杂志》

  • 奥斯维辛的药剂师

    作者:[英]帕特里夏·波斯纳

    编辑推荐

    1.“大屠杀历史里程碑之作”

    2.从犹太人视角讲述大屠杀历史的文字汗牛充栋,但本书却以施暴者的立场描述集中营的生活、战后的去纳粹化历程及奥斯维辛罪行审判过程,补全读者对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德国人反思大屠杀的认知;

    3.揭露拜耳公司所属法本集团的高层不为人知的战时罪行。为获得巨额利润,法本不惜勾结纳粹,奴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甚至在犹太人身上进行药品实验;

    4.大量有关战后去纳粹化的解密文件第一次在本书披露。

    本书以纳粹大屠杀为背景,以贪婪和谋杀为主题,借助解密文件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战前的卡佩休斯是罗马尼亚拜耳公司药品推销员,与犹太人频繁往来;战时的他摇身一变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主任药剂师:为人体实验分配药品、在火车站挑选老弱病残者处死……甚至盗窃死人的物品和口中的金牙;战后的他则在去纳粹化调查中极力掩盖自己的罪行。

    本书围绕卡佩休斯的经历揭露了I.G.法本及其子公司拜耳与纳粹签订的魔鬼契约,复原了纳粹猎人、集中营幸存者和正义检察官对奥斯维辛凶犯的追捕与审判。追究个人责任的呼声与“服从命令不算谋杀”的辩词在法庭上激烈交锋,个体的平庸之恶与当时联邦德国民众的自私冷漠也在庭审中一览无余。

    本书读起来就像多线并行、多人口述的侦探小说。作者丝丝入扣地推导出卡佩休斯的内心活动和堕落过程,令你感觉卡佩休斯等纳粹分子、法本工业家及犹太幸存者仿佛在向你自述他们的立场。本书追叙一个普通纳粹分子70年的生存经历,展现德国从反犹到反思二战的40年变迁,带你直击疯狂年代的幽暗人性,追踪一个民族忏悔过往的历程。

  • 二战史诗三部曲 (修订珍藏版)

    作者:[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新版套装内含 精美诺曼底登陆地图

    分别于1959、1966、1974年出版的二战史诗三部曲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科尼利厄斯•瑞恩的代表作品,这三本气势磅礴的巨作通过对二战欧洲战场三次重要战役的纪录,描绘了这场深刻改变了20世纪世界格局的战争所包含的方方面面。从战争的惨烈景况到战士的可怕经历,从战役的策划运 筹到实际部 署,本书都有详尽的叙述,加上作者小说般的叙事手法和无数次的战争亲历与幸存者采访,使得这三本书为我们留下了关于二战历史珍贵的第一手记录。“二战史诗三部曲”主要涉及二战中三次规模较大、较为关键的战役,分别是诺曼底登陆、荷兰的市场花园行动和柏林战役。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修订珍藏版)】

    诺曼底登陆是迄今为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也是二战的关键转折点。《最长的一天》权威、生动地记述了整个登陆的策划和过程,也描述了战场个人所遭遇的传奇命运以及痛苦、迷茫与抗争,“犹如在诺曼底海滩安装了上万个摄像头”,是非虚构战争史典范,了解诺曼底登陆不可替代的佳作。该书也是一部关于命运和以勇气改变命运的战争史诗。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修订珍藏版)】

    诺曼底登陆成功之后,盟军决定发起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空降部队和地面部队的联合攻势,试图在1944年年底前结束整个二战的欧洲战事,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深入敌后、孤立无援的空降兵,面对着焦虑、绝望、恐惧,仍然表现出了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

    【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修订珍藏版)】

    柏林战役也是二战中最血腥、最关键性的时刻之一,其后果将在未来几十年复杂的国际政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一双眼换一只眼,一池血换一滴血”,第三帝国覆灭之时,柏林也遭受了毁灭性的创痛。这一刻,吃饭比爱更重要,躲藏比战斗更有尊严,忍受比获得胜利更为正确。一部关于战争以及战争深渊中个体生存与命运的不朽著作。

    【编辑推荐】

    战争史殿堂之作,非虚构写作典范,了解二战历史不可替代的经典。瑞恩改变了美国新闻界非虚构写作,尤其是战争纪实写作的方式,半个世纪以来,他的“二战史诗三部曲”一直在各类二战史非虚构作品、战争纪实作品的榜单中名列前茅,常销不衰,全球销量累计超过2000万册,其中两部还被好莱坞改编为电影,同样成为经典。。

    三场战役的幸存者与见证人,不划分立场,共同讲述二战极为真实的历史记忆。但凡经历过战场,每个人都会对战争有着更为痛彻的理解。瑞恩亲历三场战役,并在战后20多年中寻访5000余人,在大量的口述材料、文件档案的基础上,从隆美尔、蒙哥马利等高级将领,到前线上的年轻士兵和逃亡的德国平民,每个人都在他的笔下变得立体可感,呈现出战争的真实面貌。

    二战是第一场作战人员有意识瞄准平民的战争。作为这一历史时刻的亲历者,瑞恩讲述的不再是军事史,而是战争中人的故事。1959年《最长的一天》面市,读者纷纷致信,感谢瑞恩让他们头一次知晓“自己的亲人、朋友、邻居,曾经在那个伟大的时刻经历过什么”。历史转折中个人的希望与绝望、命运与抗争,让和平年代的普通人更深刻地体味战争。

    国内资深二战历史研究者全新修订,重译内容几乎占全套书的90%。新版译文具有文学作品的阅读美感,流畅易读;术语译法专业,不再让读者不知所云。

  • 无情之战

    作者:[美]约翰·W.道尔

    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人看来,太平洋彼岸的岛国日本生活着一群“小男人”。这些人时而恭顺,时而好战,是原始人、幼童和疯子的综合体。

    相反,在日本看来美国才是威胁亚洲的魔鬼和野兽。日本作为神选之民,有责任带领亚洲其他国家抗击列强,吊民伐罪。

    种族主义一旦成为战争工具,其威力堪比任何枪炮,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精心设计的宣传策略下,种族偏见助长了暴行,暴行又煽动起更严重的种族仇恨。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种族主义并未消失,反而扎根于现代社会,伺机再次燃起战火。为了将人们从种族主义和战争的恶性循环中解放,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约翰·W. 道尔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我们剖析并展现出了“二战”中日本和美国间的那一场“无情之战”。

    ----------------------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获奖作者作品,《拥抱战败》姊妹篇,前美国驻日本大使推荐。

    ·从独特角度解读日本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变化与挣扎。有助于理解现代美国对华政策。

    ----------------------

    【名家推荐】

    一本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一本日本和美国双方都需要的,有力、动人、公正的历史作品。

    ——约翰·托兰(John Toland)(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日本帝国衰亡史》作者)

    美国和日本战争史上最重要和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之一。

    ——纽约时报

    战后的一代最需要的一课,行文流畅、细节丰富,充满说服力。

    ——埃文·O·赖晓尔(前美国驻日本大使1910—1990)

  • 1944

    作者:[美]杰伊·温尼克

    1944见证了罗斯福的连任与他在战时领导力的巅峰,见证了史无前例的诺曼底登陆、巴黎的解放,以及奠定了日后和平局势的各种混乱的会议。

    1944同样也不会忘记希特勒的“最终解决方案”(针对欧洲犹太人的系统化的种族灭绝计划),数百万犹太人的性命垂危,罗斯福的犹豫不决。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同时,纳粹正在加快屠杀欧洲犹太人的速度。

    赢得战争的胜利是拯救犹太人最好的方案吗?解救犹太人是否会妨碍盟军打败希特勒的计划?在这一年里,罗斯福做了无数艰难的决定,但如何挽救欧洲犹太人的生命,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法掌控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并非必然,更好的收场也可能只是空想。在1944年,盟军受到各种阻碍,或是希特勒的权力更加凝聚,都是可以发生但最终并未发生的故事。然而在这一年里,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民主依然得到了救赎。

    同样在这一年里,反犹主义思潮占主流的美国国会在各方面压力下,成立了战时难民委员会,以拯救纳粹屠刀下的犹太人,这标志着美国对大屠杀的正式干预。但最好的时机,在欧美各国关闭接收犹太移民的时候,已经错过了。

    在这个壮丽的故事里,杰伊•温尼克以前所未有的广阔跨度,捕捉到了历史的转折。但这些转折依然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早日采取行动,还能拯救多少犹太人?

    【编辑推荐】

    ★要读懂20世纪,就必须要了解194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并非必然,更好的收场也可能只是空想。在1944年,盟军受到各种阻碍,或是希特勒的权力更加凝聚,都是可以发生但最终并未发生的故事。然而在这一年里,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民主依然得到了救赎。1944年是见证历史转折的一年,也是全面奠定战后国际格局的一年。

    ★一部纸上的好莱坞巨作,壮丽恢宏地呈现20世纪人类如何艰险走出至暗时刻,又充满无数令人动容的历史细节!

    ——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天才的叙事者,温尼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壮丽画卷。既有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卓越领袖的博弈交锋,气势宏大而又残酷的战役描写,也有平民、官员、犹太人和普通士兵视角的精细探索。在他的笔下,遥远的历史场景一一复活重现。

    ★改变历史写作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实际是从罗斯福的角度阐述的二战史,它讲述了罗斯福在经济崩坏、战争肆虐的年代里如何力挽狂澜,也毫不容情地指出他在纳粹大屠杀问题上的犹豫不决。即使是最具智慧的人也会有道德盲点,胜利的欢呼也不足以掩盖亡灵的悲鸣。政治、战争、人性在温尼克笔下交相辉映,促使我们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反躬自省。

    【媒体推荐】

    “要读懂20世纪,就必须要了解1944年。杰伊•温尼克用他一贯的伟大研究和叙事才能,为我们再现了这戏剧性的一年。”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

    “罗斯福是20世纪或任何世纪以来都难得一见的政治家,似乎从不恐惧未来。”

    ——以赛亚•伯林

    在通过灵活的切换,温尼克将二战的新闻报道与领袖们生活中令人惊讶的细节编织在一起……他对集中营后勤的叙述令人难忘,而那些绝望地尝试停止这场大规模谋杀的人们的故事具有电影般的力量。

    ——莉莉•罗斯曼(Lily Rothman),《时代》杂志(Times)

    作为一本讲述罗斯福在1944年的书,这本书实际上是从罗斯福的角度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扣人心弦的方方面面的历史,也包括丘吉尔、希特勒、普通士兵和平民视角的深刻洞见,以及欧洲犹太人的巨大痛苦,其广阔全面令人赞叹。正如温尼克所言,1944年可能是“改变历史的一年”,而《1944》则是一部改变历史写作的作品。

    ——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大师与指挥官》(Masters and Commander)作者

    温尼克是一个天才的叙事者,尤擅在特定的历史时刻中发现普遍的意义。在这本书里,他将视线转向划时代的“1944”,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一年。他以优雅和充满活力的文笔,讲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故事,将遥远时光还原为栩栩如生的生活。一场了不起的阅读体验。

    ——乔恩•米查姆(Jon Meacham),普利策奖获奖作《美国狮子》(American Lion)作者

  • 希特勒死后

    作者:(英)迈克尔·琼斯(Michael Jones)

    当代世界格局形成的基础为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所重新建立的新秩序。其中核心与关键的点就是希特勒自杀身亡后的十天时间,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都为之改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本书精挑细选大量亲历者的回忆录等一手资料以一种纪录片式的口吻对二战中欧洲战场最后十天的风云变幻进行了娓娓道来的论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用立体全新的视角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十天中的诸多历史细节,这是自约翰·托兰《最后一百天》之后关于二战的又一力作。

  • 从失败到胜利

    作者:(英) C.J.迪克

    1944年夏季,欧洲战事已进行到关键时刻,西方盟国和苏联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对纳粹德国发起了战略性进攻。在东线,战线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长度超过2400千米(盟军的仅为不足1000千米)。从规模上看,苏军及其从事的交战令西线盟军相形见绌。更重要的是,苏军秉持着一种与西线盟军截然不同的作战理念,他们擅于达成欺骗和突然性,这个概念称作“马斯基罗夫卡”,在每一场军事行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军致力于发起高机动性的快速进攻,他们大量集中部队以期达成突破,从而为决定性战役机动创造条件;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歼灭敌有生力量,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书中的分析告诉我们,给盟军造成严重制约的诸多问题,基本上未对苏军造成影响,因而后者得以发展出更为激进的战役理念并坚决地予以贯彻。另外,本书还强调了持续不断地探寻、发展、实施战役和战术学说的重要性,当然,这种学说应当既适用于现代技术条件,又符合当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