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国

  •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

    作者:傅国涌

    这是一部故事体的民国史,好看的民国史。讲故事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那些曾经参与创造历史的人物都在故事中一一复活。 作者为我们拉开这段历史的帷幕,将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社会不同层面的代表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是缔造民国的伟人,叱咤风云的枭雄,马上赋诗的军阀,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做着实业报国梦的工商界、金融界的精英、有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的出版家……,他们是蔡锷、辜鸿铭、胡适、汪精卫、徐志摩、穆藕初、范旭东、冯玉祥、王国维、吴佩孚、张作霖……,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的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言行永远活在这些故事中。 历史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线条并进的,在社会的每个层面,不同的人物共同书写的历史才是真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痛苦,读史使人快乐,读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许多同样零散的日子里,我阅读各类零散的民国史书,从日记、书信、年谱到回忆录、传记,并随手留下一些读书札记,没有风花雪月的猎奇故事,没有推背图式的神秘和玄虚,有的只是真实的声音和曾经的心灵脉动。是非褒贬,全凭各位读者朋友明断。
  • 燕京大学1919-1952

    作者:陈远

    ★这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中西文明冲突视角之下的中国近现代史 ★燕京大学校友余英时作序、章诒和题写书名 ★94年来最独特、最好看的燕京大学校史 ★燕大一隅,折射着整个近现代中国的命运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学校长,燕大开始它33年短暂历史中的辉煌业绩;1952年在新政 权推行的“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永远地消逝了。33年间,燕京大学在教育方法、课程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极为显赫的声名,并一度与北大、清华比肩,被誉为“中国教会大学之首”“世界一流大学”。更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西安事变、国共内战、学生运动……近现代中国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和燕大有关;司徒雷登、傅泾波、张东荪等燕大人,也深深地介入了时代。本书讲述了民国一代学人风采、教会学校在中国的曲折历程、燕大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战中的特殊作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共和国建立后知识分子的命运等侧面,通过燕大这个角度,展现出中西文明冲突中一个时代的命运。 ★本书取材丰富、分析精密、叙事流畅、论断公允,不但如实地保存了燕京大学33年间的辉煌业绩,而且更将它“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内在精神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燕大校友 余英时
  • 一个时代的侧影

    作者:陈晓卿,李继锋,朱乐贤

    这里结集的是我们制作的30集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的文案,也就是电视节目的初稿。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因此,国内各种媒体都把抗战作为今年的报道重点,我所在的电视台也是这样。在年初的选题会上,许多栏目根据自身特点申报了有关抗战的选题,我们《见证·影像志》也不例外。 这个片子的想法是几年前就有了。这之前,我已经做过《百年中国》等一批历史题材记录片,对历史资料的熟稔程度已经足以向我的同行炫耀。但是在制作过去那些片子的时候,每次总有遗憾——大量的编余资料静静地躺在边上——并不是说这些资料不够珍贵,而是由于主题或节目长度的原因,许多观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历史镜头无法在屏幕上显现。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把这些资料作为节目的主干来呈现给观众,而不强加于它我们主观的解释和评说,这对于中国观众更加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先辈曾经走过的路程的确善莫大焉。 于是从2004年春节开始,我们以记录片《申年记忆》开始了我们的实验。在节目中,没有个体的口述和采访,没有事先设定的主题,而是以年度为时间框架,把我们能够搜集到的当年的所有影像素材进行类型化梳理。实验的结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众的认可程度,该片的收视率和音像制品的销售量都出乎我们的意料;二是对我们熟知而观众相对陌生的影像素材进行了有效地挽救。 这次实验显然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所以我们在选择抗战题材纪录片制作的时候,决定沿着这条路子继续走下去。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这15年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显然无需论证,我们选择这个时间段作为我们的叙事出发点,抗日战争肯定是贯穿于始终的主旋律。但《一个时代的侧影》不是单纯的抗战史,我们给它的定位是抗战时期的社会史、生活史和民间史。因为关于抗战的更多的文本记忆在宏大叙事、重大事件、精英人物和悲情述说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我们不必重复。可以说《一个时代的侧影》是对上述这些主流电视节目的有效旁证和补充。 中国和战争已经有50多年的距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可能很难体会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我们最大程度选择了百姓生活作为我们叙述的核心,目的也是为今天的人们找到体验战争的参照物。所以,在节目中,经常见到的是战争背景下的婚丧嫁娶、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些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意义的内容,我们要求编导在构成影像时一定要选择当时的歌曲,电影,戏剧,小说,照片,海报,家居、娱乐、饮食之类的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民俗的,有质感的东西也是基于这个考虑。准确地说,这个片子应该是在战争天空下中国百姓的生活图景,这其实也是我们反复端详这些素材之后得出的感受,从那一时期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命运的波折和表情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是在百姓身上切肤地体现出来的,正像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的那样:“山河表里潼关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很快就感到了素材的枯竭。毕竟900分钟的容量,对于我们大脑的库存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候,我们得到了两位先生的帮助:一位是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马英魁先生,他是与我合作多年的资料顾问,对新影厂片库的资料如数家珍。年初他新近发现的一批汪伪政权拍摄的纪录片为我们节目提供了有效的素材支持。另一位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王天竞先生,他与去年新发现了由我国最早的纪录片摄影师孙明经拍摄的多达90盒赛璐珞胶片,为我们认识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全貌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 有人说,和西方相比,中国人缺少影像历史记录的习惯。的确,保存至今的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资料并不多,因此我们使用了由英国、日本、美国和苏联等国家摄影师在中国拍摄的大量历史影像。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当年影像的完整,这既包括纪录影片的完整性和它所负载的声音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大量的国外制作的影片也都保留了其语言的原始状态,目的是让观众更真切地体会那个年代给我们提供的所有信息。对中国的历史,鲁迅以为“从来不缺真话,而是缺少一张西方式样的,摆放真话的圆桌”。《一个时代的侧影》尝试着寻找先生首肯的这张“圆桌”,在选择历史影像的时候我们最大限度地保障资料的严谨和准确,对于那些经常被使用的似是而非的“史料镜头”尽可能找到它的准确拍摄时间地点,做到“无一字无出处”。 说实话,对于历史,我们是一群没有经过历史学系统理论培训的后生晚辈,因此我们从南京请来了李继锋博士。李博士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一位历史学学者,多年来从事民国史研究,治学严谨,此前,他已经出版了多部历史学专著。他的到来对我们这些显然缺乏“历史免疫力”的菜鸟给予了有效的匡正。6年前,杨天石先生曾经呼吁建立中国的影像史学研究,我们也谨以此书表达对前辈们的敬意吧。 参与这次纪录片制作的岁数最大的编导不过30来岁,很难得在今天这样浮躁的大环境下,有这样一批人夜以继日地研读他们的祖辈曾经经历的场景。中央电视台《第一线》制片人肖同庆博士为此片的前期策划贡献了才智,中国传媒大学的何苏六教授、刘红梅博士等带领十几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这项工程,广西师大出版社刘瑞琳女士、曹凌志先生为此书的出版多次催促于我,在此一并谢过。 按照天干地支的规律,60年是一个甲子,一个轮回。当年的那场战争距离我们整整60年了,我相信,有心的观众会从这部纪录片中读出某种宿命的东西。我想,只有从全景的角度认识昨天和今天的社会,中国人才能在战争之前避免战争的发生,才能在战争发生后赢得战争。 后记/ 陈晓卿 /2005年7月23日
  • 枭雄与士林

    作者:李劼

    本书以政治和文化为两个交叉座标,对20世纪中国的百年历史再度作严苛的审视,引爆争议性话题。其论述具有对庸常主流陈见的颠覆性震撼,涉及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所有重要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翘楚;月旦人物,评骘群雄,慧眼独具,洞见迭出。 本书推翻了诸多历史定论,重新评价了诸多历史人物,如孙中山、袁世凯、汪精卫、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等。本书同时又揭示出别一种人文承传和文化景观,重新审察与评说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钱穆、熊十力、梁漱溟、徐志摩、邵洵美、施蛰存、钱钟书等人文形象,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在思想文化界独树一帜。
  • 張學良口述歷史

    作者:張學良 口述,唐德剛 撰寫

    回首百年中國,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適合做一個聲色犬馬的公子哥兒,可現實偏要壓他一肩的戎馬戰事和國恨家仇。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他身為這兩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屬可惜。 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 蓝衣社碎片

    作者:丁三

    《蓝衣社碎片》内容简介:一群优秀青年,在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大时代,为振兴中华,揭竿而起。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创建了声势浩大的特务组织蓝衣社,发动了波澜壮阔的法西斯运动,终于将自己塑造成一群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分子和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作者诚实地记录了30年代如火如荼的蓝衣社运动的兴衰历程,深刻地揭示了一场历史悲剧的必然性,足以让曾经热血沸腾的我们冷静深思。
  •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作者:唐启华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研究之目的,不在作翻案文章,否定他人的历史记忆,践踏他人珍视的传统。过去革命宣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操,已在历史上留下光荣的印记;然而,过度单调、贫瘠的历史记忆,限制了迈向大国的想象空间。《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希冀能丰富国人对过去的理解,摆脱过时政治神话的束缚,人步迈入21世纪。
  • 西洋史

    作者:陈衡哲

    《西洋史》是我国第一位女教授、新文学运动第一位女作家、著名史学家陈衡哲的代表作。1924年出版后至今,先后再版、重印了许多次,是中国人了解欧洲历史的最好读本之一。胡适评价《西洋史》说:“陈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是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的方面她不能不依赖西洋史家的供给。但在叙述与解释的方面,她确实做了一番精心结构的工夫。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治西史的学者给中国读者精心著述的第一部《西洋史》。在这一方面,此书也是一部开山的著作。”又说:“西洋史要这样做方才不算是仅仅抄书,方才可以在记述与判断的方面自己有所贡献。”
  • 晚清七十年 【伍】

    作者:唐德剛

    袁世凱 集槍桿與政權、智慧和機運於一身,以區區七千人的「新建陸軍」,擠入大清帝國的政治心臟,呼風喚雨,舉足輕重。 孫文 得風氣之先的華僑青年,立志救國的新知識分子,從興中會到同盟會,倡導革命,引領思潮。 兩個縱橫於體制內外的重要人物,共同終結了晚清的殘局。
  • 往事不寂寞

    作者:李菁

    《往事不寂寞》是《三联生活周刊》在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编辑的一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 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 民國乃敵國也

    作者:林志宏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制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制、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表。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辟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家朱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制邁向民族國家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 杜月笙传(上.中.下)

    作者:章君榖 著,陆京士 校订

    台湾《传记文学》杂志唯一正式授权版本。 最权威的杜月笙传记,再现上海滩风华与民国恢宏历史 完整收录杜月笙其人生平史料,极具史料价值 历时十余年,详细采录杜月笙门人、亲属、好友的口述,历史小说名家章君榖执笔,杜氏得意门生陆京士亲为校订,著名历史学家沈云龙为全书更正。 生花妙笔,奇人奇事,厚重、流畅、大激荡、大智慧,读来不忍释卷。 杜月笙出身市井,不识之无,以一介平民,名满天下。其人一生事迹充满传奇与神秘气氛。杜氏重然诺,片言解纷,其一生是大时代、大熔炉中的火炼。 ——刘绍唐(《传记文学》创办人) 杜月笙(1888-1951) ,名镛,号月笙,近现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帮助蒋介石镇压工人纠察队,诱杀上海工人运动领袖。1929年出任法租界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当时法租界最高的社会职务。 抗战期间,杜月笙积极组织劳军活动。曾为八路军采办防毒面具、通讯器材。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迁居香港,继续从事抗日活动。震惊中外的“高陶事件”,即为杜月笙与戴笠共同成功策动。 抗战胜利后,帮会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杜月笙只得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国民党失败后,杜月笙再赴香港。1951年8月,在病榻上备受折磨的杜月笙,散尽钱财,将仅存的10万元现金分遗家属后,离开人世。 这部《杜月笙传》,系上世纪50~70年代港台文坛知名作家章君榖的长篇纪实作品,经过详细采录杜月笙身边门人、亲属、好友等口述的杜月笙生平行迹,多加背景资料的扩展和演绎,几经增删修改,并经口授者们集体讨论、认可而后,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印行。该书出版后,被认为是有关杜月笙其人生平最权威、最完整的传记,颇具历史参考价值。
  •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

    作者:杨天石

    本书为作者继《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1》、《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之后又一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作者以其一贯的尊重史实、严谨求真的研究态度,对史实条分缕析,不仅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蒋介石,更是要以这些日记为线索,发掘出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抗战时期、国共谈判、战后中国、退守台湾等四部分,通过引述和研究蒋介石日记及其他相关资料,就相关历史时期蒋介石亲历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解说,提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内容包括绥远抗战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转变,蒋介石与德国内部推翻希特勒地下活动补述,蒋介石收复新疆主权的努力,蒋介石为何拒绝在《延安协定》上签字?蒋何以邀毛、毛何以应邀?1946年政协会议为何功败垂成?蒋介石推荐胡适竞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枪毙孔祥熙亲信及其反贪愿望、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上海“打虎”、蒋介石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陈洁如回忆录何以尘封近三十年、蒋介石联合苏联谋划反攻大陆始末、尼克松竞选与蒋介石与宋美龄晚年的感情风波等。
  • 军绅政权

    作者:陈志让

    本书为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经典论纲性著作,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军绅政权的形成及军阀时期社会的种种变迁,重点讨论了政治的离心力、军阀的地区与派系斗争、宪法与传统、财政与军费等问题。作者认为,1895年以前,中国是绅军政权,这之后到1949年以前,是军绅政权。军绅政权因为派系与地区两方面的矛盾,不能统一中国。在思想上,他们对近代文化最大的让步不过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行动上,互相混战,横征暴敛,摧残新兴事业,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 唤醒中国

    作者:费约翰

    《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这部富有创见的著作首次将中国之觉醒再现于人们眼前,并把该问题置于近代中国之崛起这一大背景中加以论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分析了中国的觉醒与中国人民的觉醒之间的联系,前者是一种历史表述,后者乃是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政治技巧。作者试图告诉读者,当我们说中国在20世纪像“睡狮醒来”时,我们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
  • 三百年来伤国乱

    作者:庄秋水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晚清民国大乱局下的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风大气凝重,画面感极强,语言犀利老到,并注重史料的钩沉、考据,从各个历史事件中牵出对传统、历史的的思考和回溯。其质疑历史、还原历史真相,以之关照现实当下的写作态度至为难得。作者以睿智优美的文字将过去300年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化一一呈诸笔端,洞察力深刻却不炫耀,行文恣肆,余味无穷。
  • 蓝衣社

    作者:丁三

    一群黄埔学生,在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大时代,甘冒杀身之祸,创建了声势浩大的秘密组织蓝衣社,短短几年时间,就一跃而为民国三大派系之首。胡宗南、桂永清、郑介民、戴笠……都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发迹。但它最终却演变成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法西斯化运动,因为它的创始者们坚信:只有法西斯,才能救中国。然而,群体命运的分化、权益分配的失衡、最高领袖的玩弄,以及人在历史面前的无力,最终使蓝衣社在创立七年之后不宣而散,解散后的蓝衣社分化而为三青团和军统局。 本书翔实记录了30年代如火如荼的蓝衣社运动的兴衰历程,从崭新角度讲述了“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民国反腐败运动、第五次围剿、“新生活运动”、汪精卫遇刺案、戴笠崛起和西安事变等重大史实,堪称中国非虚构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 微历史

    作者:路卫兵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
  •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作者:白先勇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全书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精选珍贵照片五百余幅,记录诸多历史关键时刻。其中,白崇禧作为历史上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第一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一组影像,更是弥足珍贵。 上卷看点——关系北伐成败的龙潭之役,直鲁军残败之后的奉军易帜,未被采纳的建议西北国防电文,最不应该发生的蒋桂战争,声名大噪的“三自三寓”政策和“三民主义模范省”,给予日军“近代史上最惨烈之挫败”的台儿庄大捷,“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抗日最高战略,中日战史上最惨烈的攻坚之战昆仑关大捷,抱憾终身的东北四平街会战,渡江战前促请蒋介石下野的《亥敬》与《亥全》电报,等等。 下卷看点——台湾岁月,包括二二八事件后衔命赴台宣慰,与本地族群的交流;作为协会理事长,鼓励回教改革要受现代教育;嗜好围棋,资助林海峰成就“世界棋王”¬¬;喜爱狩猎,与“理论狩猎者”叶公超惺惺相惜;受情治人员长期监控,跟胡适、宋子文、“飞虎将军”陈纳德、邵氏老牌明星洪波等人交游。家族亲情,讲述马太夫人九十大寿,父亲母亲患难相敬,母亲是家中擎天一柱,还有大姐先智、二姐先慧、三姐先明、大哥先道、二哥先德、三哥先诚、四哥先忠、六弟先刚、七弟先敬以及先勇,十个兄弟姐妹的照片故事。
  • 民国人物过眼录

    作者:杨奎松

    这里的所谓“过眼”,倒不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的意思,其实是不拘一格随便谈的意思。因为这里所集的文章,既有学术论文,也有读史札记,既有讲演的现场录音稿,甚至也有带些“演绎”味道的历史纪实。总之是五花八门,没有体例上的一致性。包括专门的学术论文,笔者也尽可能地做了一些文字上的处理,即把它们尽量变得通俗、更好读一些。 让文字好读易懂,是笔者一向所追求的风格。不过,通俗到把史学论文变成纪实,并不是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