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明清史

  • 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全八册)

    作者:于浩

    目录 第一册 序言 王天有 明季稗史汇编 (清)留云居士辑 烈皇小识 (明)文秉撰 圣安本纪(清)顾炎武撰 行在阳秋 (明)刘湘客撰 嘉定屠城纪略 (清)朱子素撰 幸存录(明)夏允彝撰 续幸存录(明)夏完淳撰 求野录 (明)客溪樵隐编 也是录(明)自非逸史编 江南闻见录 (清)佚名 粤游见闻 (清)瞿其美撰 赐姓始末 (清)黄宗羲撰 两广纪略 (清)华复蠡撰 东明闻见录 (清)佚名 青磷屑 (明)应廷吉撰 吴耿尚孔四王合传 (清)佚名 扬州十日记 (清)王秀楚撰 明季稗史续编 商务印书馆辑 明季遗闻 (清)邹漪辑 第二册 明季稗史续编 商务印书馆辑 明季实录 (清)顾炎武辑 蜀难叙略 (清)沈荀蔚撰 记福王之立 佚名 东林事略 佚名 东林纪事本末 佚名 史料丛刊初编 罗振玉辑 史序 库书楼记 太宗文皇帝日录残卷 太宗文皇帝致朝鲜国王书 一卷 太宗文皇帝招抚皮岛诸将谕帖 一卷 天聪朝臣工奏议 三卷 圣祖仁皇帝起居注 卷一——卷六 第三册 史料丛刊初编 圣祖仁皇帝起居注 卷七——卷十 54 钦定服色肩舆永例 一卷 礼曹章奏日录 一卷 工曹章奏 一卷 洪文襄公呈报吴胜兆叛案揭贴 一卷 投顺提督张天禄呈报功绩册 一卷 北直河南山东山西职官名籍 一卷 苏松常镇总兵将领清册 一卷 徽宁池太安庆广德总兵将领清册 一卷 内翰林弘文院职官录 一卷 内弘文院职官录 一卷 豫通亲王事实册 一卷 平南敬亲王尚可喜事实册 一卷 奋威将军左都督王忠勇公事实 一卷 振武将军陕甘提督孙公思克行述 一卷 广西巡抚谥文毅马雄镇事实册 一卷 果毅亲王恩荣录 一卷 东瀛纪事 一卷 第四册 明季辽事丛刊 罗振玉辑 序 陶中丞遗集 二卷附录一卷 (明)陶郎先撰 毕少保传 一卷 (明)蒋平阶撰 海运摘钞 卷一——卷四 (明)佚名撰 第五册 明季辽事丛刊 海运摘钞 卷五——卷八 (明)佚名撰 东江遗事 二卷 (清)吴骞辑 明季史料零拾 罗福颐校录 赐都纲锁南坚参敕 赐巡按浙江监察御史敕 兵部武选司给旗丁邱懋先号票 赐琉球国王世子尚丰敕 东江总兵黄龙咨朝鲜国文 礼部堂稿 第六册 清初史料四种 谢国桢辑 序 目次 东夷记 一卷 (明)马文升撰 东夷考略 不分卷 (明)苕上愚公(茅瑞徵)撰 辽夷略 一卷(明)张鼐撰 建州私志 三卷 (清)海滨野史撰 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 一卷 谢国桢撰 痛史 乐天居士辑 福王登极实录 一卷 (明)文震亨撰 过江七事 一卷 (明)陈贞慧著 金陵纪略 一卷 (清)佚名撰 哭庙记略 一卷 (清)佚名撰 丁酉北闱大狱记略 一卷 (清)信天翁撰 庄氏史案 一卷 (清)佚名撰 秋思草堂遗集 一卷 (清)陆莘行撰 研堂见闻杂记 一卷 (清)王家桢撰 思文大纪 八卷 (清)佚名撰 第七册 痛史 乐天居士辑 弘光实录钞 四卷 (清)黄宗羲撰 淮城纪事 一卷 (明)佚名撰 扬州变略 一卷 (明)佚名撰 京口变略 一卷 (明)佚名撰 崇祯长编 二卷 (明)佚名撰 浙东纪略 一卷 (清)徐芳烈著 嘉定县乙酉纪事 一卷 (清)朱子素撰 江上孤忠录 一卷 (明)赵曦明辑 孤忠后录 一卷(清)祝纯嘏编 启祯记闻录 八卷 (明)叶绍袁撰 第八册 痛史 乐天居士辑 海上见闻录 二卷 (清)梦葊辑 蜀记 一卷 (清)佚名撰 鹿樵纪闻 三卷 (清)吴伟业撰 隆武遗事 一卷 (清)佚名撰 客滇述 一卷 (明)顾山贞撰 守郧纪略 一卷 (清)高斗枢撰 大梁守城记 一卷 (清)周在浚撰 国变难臣钞 一卷 (明)佚名撰 崇祯甲申燕都纪变实录 一卷(明)钱邦芑撰 甲申三月忠逆诸臣纪事 一卷(明)钱邦芑撰 纪钱牧斋遗事 一卷 (清)佚名撰 纪载汇编 (清)佚名辑 燕都日记 一卷(明)冯梦龙撰;(清)莫厘山人增补 董心葵事记 一卷(明)佚名撰 东塘日札 一卷(清)朱子素撰 江上遗闻 一卷(清)沈涛撰 闽事纪略 一卷(明)华廷献撰 安龙纪事 一卷(明)江之春撰 戴重事录 一卷(清)章学诚撰 过墟志 一卷(清)墅西逸叟撰 金坛狱案 一卷(清)计六奇撰 辛丑纪闻 一卷(清)佚名撰
  • 明清歇家研究

    作者:胡铁球

  • 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

    作者:王成勉

    明清鼎革是當時驚天動地的大事,漢族知識份子面臨到出處的為難,同時要權衡儒家的價值觀與現實的生活。而滿人的統馭之術亦影響漢族士人的考量。本書分別從「史論」、「人物」與「滿人統治」三方面來討論這個動盪的時代,冀能對明清之際的士人與政治有更深入的呈現。 這本書中的文章分為三類,第一類「史論」,是作者對於學界有關明清之際研究的回顧與論述。很多在此方面的研究,都是著眼於手邊的個案史料,缺乏宏觀與比較的視野。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論述此領域學界的研究趨勢與特色,也指出一些缺失和問題,可以作為後來者之參考,所以作者收入了六篇文章。第二類「人物」,則是對於當時人物的研究,作者特別以張岱和洪承疇為對象,因為他們似乎是兩個極端的人物,被視為遺民與貳臣的代表。可是細看兩人,卻是別有意境,有過去學界所未注意到的地方。另外兩篇文章則是討論明清之交遺民的交往與遭遇。第三類「滿人的聲音」,則是從滿人的角度來看這段時期,因為滿人的統治策略與漢化程度,也深深影響到明末清初知識份子出處的考量。此部份是由四篇文章所組成,前兩篇探究清太祖與多爾袞對漢人的統御之術,後兩篇則從文化與族群政策上來討論滿人的措施。
  • 明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作者:陈支平(主编),万明(主编)

    《明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内容丰富,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族群关系、中外交流等诸多领域,从基本预设、思考向度、问题设计、理论性话语等角度,探讨了将明史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可能。
  • 明季史料题跋(外二种)

    作者:朱希祖

    《明季史料题跋》所收是朱希祖先生关于南明史籍详加校勘、考订的研究文章,共八十二篇,大部分曾发表于《北大图书部月刊》、重庆版《图书月刊》、《文史杂志》等学术期刊,一小部分是未刊稿。《明季史料题跋》涉及历史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仅梳理史籍作者、版本、存佚、资料来源,而且通过不同史籍之不同记载,甄别歧异,考订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此次收入《朱希祖文集》,我们对原书进行了增订,共收文131篇。
  • 功过格

    作者:[美] 包筠雅

    16、17世纪的中国民间社会非常流行一种记录善行与恶行的功过格。功过格是一种善书,它将善行与恶行分别加上功德分与过错分。这样,如果使用功过格的人做善事,积累了许多功德分,就有希望获得升迁或好报。通过考察时末清初使用功过格的情况,作者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思想史和社会史进行了全新的审视。
  • 女子之不朽

    作者:李国彤

    生命的意义何在?翻开史册,明清时期的节妇烈女、诰命贵妇以及教子有方的贤母不绝如缕。掩卷扼腕之际不禁令人深思:历史中的妇女是如何考虑人生不朽的?这种想法又如何影响她们的生活?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从女教、女学及妇女启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明清时期女教传统之衍变和才女文化之兴盛,并反思清末民初的妇女启蒙观念及其在国家民族话语中的变奏。 人生的意义何在?虽然明清妇女不能在庙堂之上建功立业,但她们同样也关注着人生的不朽。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从女教、女学及妇女启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明清时期女教传统之衍变和才女文化之兴盛,并反思清末民初的妇女启蒙观念及其在国家民族话语中的变奏。明清女教极力把妇女纳入到整饬家庭秩序、巩固王化基础的社会系统中,无论是女教书的条文,还是文人撰写的妇女墓志碑文,都充斥着对妇道母德的颂扬。在这种大环境下,闺秀才女虽以妇道母德为行为尺规,但仍不懈地追求女学。她们在文学创作中陶冶情操、发古今之幽思,并通过著作昭示其责任意识和“不朽”观。 这一力量的蓄积正是晚清男女平权运动萌发的远因,嘉道以降,女教和女学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冰心、苏雪林、丁玲等一大批新知识女性向我们走来。
  • 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作者:尹晓冬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 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

    作者:梁志胜

    本书以充分利用明代卫所武职选簿档案为特色,首次对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在全面掌握海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者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明代选簿档案为主,结合实录、会典、方志、文集、官私史书等文献,对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厘清了明代武官世袭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流变,进而对武官世袭制度发展的后果及影响做出客观分析。
  • 天人之际

    作者:刘志刚

    刘志刚编著的《天人之际——灾害生态与明清易代》从生态、灾害史的角度来阐释明清易代这一变化巨大的历史时代。从六个方面进行展开:明清之际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专门统计了崇祯、顺治两朝三十四年间发生各类灾害的州县数,通过数据去寻找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变化特征与形成机制,并以此去解读明清易代过程中的一些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现象。明清之际灾荒、战乱中的人口损失,通过回测法与借用法探讨了明清易代过程中人口损失量,对当前相关研究进行一些修正,并比较了各类灾害与战争在人口损失中的权重大小。明清之际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商品市场内在的脆弱性探寻了生态危机向社会经济领域蔓延的途径及原因,从饥民食物的角度考察了灾荒的演进过程并用粮价量化分析了灾荒的程度差异。明清之际灾荒、战乱与地方社会的重构,讨论的是灾荒与战乱中地方社会的应对方式,对明朝宗室、士绅阶层与地方精英三大群体的行为选择与历史命运进行了详细论述。明清之际政府救荒能力的历史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比了明末崇祯朝与清初顺治朝的政府救荒能力。综述了近百年来学术界对明清易代的五种解释模式,是对明清易代研究进行的一次学术史的回顾。
  • 致君與化俗:明代經筵鄉約研究文選

    作者:朱鴻林

    經筵和鄉約是近世士大夫期望用以改良帝王政治和社會秩序的制度,兩者都寄寓了士大夫的經世理想和顯示了儒者的學問價值。本書所載的四篇論文,是朱鴻林先生研究中國近世尤其明代思想和制度互動情形的一些成果。就學術研究的意義而言,各篇都是明史研究上議題較新而原創性較高之作,主要是個案研究,而且各有旨趣。
  • Across Forest, Steppe, and Mountain

    作者:David A. Bello

    In this book, David Bello offers a new and radical interpretation of how China's last dynasty, the Qing (1644–1911), reli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thnicity to incorporate the country's far-flung borderlands into the dynasty's expanding empire. The dynasty tried to manage the sustainable survival and compatibility of discrete borderland ethnic regimes in Manchuria, Inner Mongolia, and Yunnan within a corporatist 'Han Chinese' imperial political order. This unprecedented imperial unification resulted in the great human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that exists today. Using natural science literature in conjunction with under-utilized and new sources in the Manchu language, Bello demonstrates how Qing expans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empire was dependent on a precise and intense manipula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Combines under-utilized and new sources in the Manchu language with natural science literature Complements a general professional and publishing trend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relating both to China and to global history of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Offers a new, radical interpretation of how China's last dynasty reli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thnicity to incorporate China's borderlands into its expanding empire
  • 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

    作者:韓書瑞(Susan Naquin)

    本書以大量的碑文、檔案、文人撰述和豐富的地方文獻為基礎,以北京寺廟及宗教活動為中心,通過大量精細考辨和分析,全方位論述明清以來北京的宗教場所及社團活動,詳實勾勒14世紀至20世紀的北京城市生活情形。書中通過對城市社會組織結構及民眾生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思考,回答了寺廟在北京城市社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揭示與城市相關的廣泛歷史進程,並對當下熱門的公共領域和滿漢關係、城市特性與國家認同等問題作出了具體的回應。 本書的價值尤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成功展示了宗教與城市社會生活的融合,將讀者引進了一個很少有機會接觸的世界。其二,提供了從宗教視角描述城市社會組織側面的範例。其三,該書描摹了明清以至民初時期京城的歷史形象,使我們對帝王之城既感到熟悉卻又與眾不同。 本書不僅兼跨地方史、城市史、宗教史、社會史和文化史諸研究領域,而且討論的時間段是20世紀之前的時代,把握了學術界以往較少關注時期的課程。因此是海外學者討論北京地方文化與城市生活的一項富有價值和創意的重要成果。
  • 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

    作者:黄宗智

    仅从法律文本和理论来看,当今的中国法律似乎完全拒绝、抛弃了传统法律以及革命法律,走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但是,如果通过法律的实践历史来看,中国法律则明显是个混合体,其中有旧帝国传统的延续和演变,也有新革命传统的创新和延续,更有对西方法律所作出的选择性转释和改造。本书是作者以这25年研究清代以来法律史的一些基本认识,试图指出创建具有中国主体性和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法律的方向,试图初步勾勒出其可能的图景。
  • 赋税甲天下

    作者:范金民

    本书是作者多年耕耘明清江南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者从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商帮贸易的角度,逐一分析、探讨明清以来江南重赋问题的根源、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江南士大夫文人行为方式的转变等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对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明清地域商帮——有精彩的叙述和解说。
  •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

    作者:沈定平

    该书乃前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的续篇。前著时间断限大致划定在利玛窦病逝前后(公元1610年),故本书叙述便始自利玛窦临终前对传教团监督的选择与确立,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前,涵盖了明末及南明七十余年间中西交流的历史。本书通过5组矛盾现象的解析,来揭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基本线索及其特征。 主要包括:耶稣会内部有关“天”、“上帝”称谓的论争,明朝士大夫中掀起“南京教案”与编纂《崇祯历书》的分野,闽浙中下层人士拥戴或排拒基督教的斗争,基督教不同派别围绕中国礼仪之争,辽东战争期间引进与阻止西洋大炮及炮师的对立。 凡此表明,坚持反映文化互补性的和平与平等交往的原则,跟激化文化差异性而导致矛盾冲突的图谋,成为利玛窦时代以后,不同的政治势力和宗教派别斗争的焦点,也是贯穿这一时期基本的历史线索。
  • 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

    作者:冯玉荣

    该书主要探讨明末清初社会变动时期,士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王朝更替、政权变动,在不同的政权体系下,士人在地方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对地方的社会功能。主要内容包括:明中后期松江社会的变迁即士人群体意识与“松江社会”的构建、以明伦堂为中心考察地方社会秩序中的“国家”在场、以几社为中心考察士人民间的社集、以海塘修筑为基点考察地方事务中的士人表达、以府志为中心考察社会变动与地方史。
  • 宝卷

    作者:[美]欧大年

    《宝卷:16至17世纪中国宗教经卷导论》介绍和探讨了明代和清代初期中国各民间宗教教派撰写的各类书籍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这些书籍通称为宝卷。16世纪和17世纪是这些文本的形成时期,其中包括关于教义和仪式的训导,据信都是神透露给教派教祖的,因此被认定为是宗教经卷。这些宝卷不仅体现了中等文化水平的宗教领袖的想象力和精神,而且宝卷本身无论是作为中国宗教史的一个方面,还是作为中国社会史的文献资料,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明元清系通纪

    作者:孟森

    《明元清系通紀》,初名《清朝前紀》,繼改《滿洲開國史》,迭經增補後易今名。“明元”謂明代紀元,“清系”謂清代世系, 蓋謂以明代之紀元敘清代之世系也。清代祖先在明以前及無年可記載或不能系於一年者,若滿洲名義、布庫裏英雄、女真源流、建州 地址變遷之類,列作前編,共四卷。其編年紀事則謂之正編,紀事始自洪武四年,永樂元年而後排年敘次。 是書以明曆朝實錄及朝鮮實錄書為主,輔以刊版行世之書,鈔本秘笈難為征信者皆不隨意取證,故其記事居十之八,考訂居十之 一強,而論述不及十之一焉。其所紀事,“既為明史所削而不存,又為清史所諱而不著,則此一編,正為明清兩史補其共同之缺”, 故於明清史之研究,猶多參考之價值。 一九三四年九月,前編四卷正編五卷刊行,孟森為自序一文,其後陸續付印;迄一九三七年夏行世者凡前編四卷正編十五卷,敘 事至嘉靖三年止。其時,明朝後一百二十年關乎滿清之數據已基本收備,亦大體成篇,惟明末數年尚待勘定,惜盧溝橋亂起,心史先 生即以翼年一月憂慮而逝,遺稿留弟子商鴻逵處。商氏不負師命,日積月累,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將是書補苴完稿,成一全帙;可 歎“文化大革命”運動作,心史原稿及商氏補足本盡遭毀棄,不可複問。今存者僅刊印之前編四卷正編十五卷而已。此次即據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