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书话

  • 琉璃厂小志

    作者:孙殿起辑

  • 水流云在丛稿

    作者:邓云乡

    本稿共收邓先生所著各类文章52篇。内容包括民俗学、史学、文学、红楼梦专题研究、明清科举制度等,还有一部分是介绍晚清及近代文人艺术生活方面的文章等,这些文章介绍了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事。
  • 中国旧书店

    作者:阿滢 编

    网络时代中国旧书店的一曲挽歌。史航作序,陈子善、傅月庵、胡洪侠、杨小洲、钟叔河等全国各地藏书家笔下的中国旧书店地图,书写网络时代的旧书店人文情怀。 …………………… 网络时代,纸质书式微,实体书店受到冲击,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旧书店也越发少见了。这些零散的记忆,也许就是旧书店的一曲挽歌了——旧书店,那种浓郁、醇厚的书香氛围,那种诚挚、朴素的人际关系,那种惊艳般的意外之喜……凡此种种,也都将消逝在往昔的岁月中,成为我们白首之年聊以回味的开天旧事了。 …………………… 我相信旧书能够暖世界,因为旧书的身体内晒进去了太多的阳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沙郡年记》里说你在森林砍伐树木,一斧子下去,树干里释放出来的,就是十年百年的阳光。所以,该有一本这样的书,如今,也便有了。这书告诉你,还有哪些书店,再过几个小时就开门,或者现在寻去还没打烊。华老栓摸摸兜里的洋钱,硬硬的还在。是的,南京、包头、惠州、成都,那些旧书店,硬硬的还在。 ——史航
  • 岁月书香(一集)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第1集)》分为四集,所选文章大体以人物和事件的时代为序,以开创基业、建国之初、“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划分。选文的标准,侧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涉及书局变迁、转型等重大事件,以及那些跟书局休戚与共的作者、编辑,那些图书、刊物背后的故事。限于篇幅,总体而言,选文详远略近;部分文章采用了节选的方式,在不影响文义的前提下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还有一些偏重学术、兼具书评性的文章,此次未能收录,将另外编选刊行。所选文章因为写作或发表于不同年代,叙事或欠完整,语境容有差异,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原文写作时间,附注文章出处,供读者参考。
  • 新文学版本

    作者:姜德明

  • 晦庵书话(插图本)

    作者:唐弢

    编辑推荐:1962年北京出版社印行《书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序言,即这本书中《书话》部分的序,将我写这方面短文的前因后果,冷暖甘苦,从解放前直到解放后,一一作了说明。这回《晦庵书话》付印,以前的连同旧序在内,一并收入。关于书话本身,本来可以不必再说什么。但因书名和作者署名都已改变,为了感谢几位先辈和朋友的关怀,新的掌故又确有一记的价值,少不得再来饶舌几句作为这一次改版的序文。
  • 失書記

    作者:郑振铎

    郑振铎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藏书家。抗战期间,他留在上海孤岛数年,为国家抢救古籍,使之不致遭受战火或流落国外。郑振铎对书的珍视甚至超过自己的性命。五十年代初,郑振铎担任文化部文物局长时,有人捐赠百余册宋版书,郑振铎亲往上海验书,为了担心万一飞机失事,殃及珍本,他否决了将书空运的提议,而是派专车由自己亲自护送。不过,如果没有书同行,他是不怕坐飞机的,一九五八年,他奉派访问阿富汗,不幸在苏联上空失事罹难。本书《失书记》征得郑振铎之子郑尔康同意,精选郑振铎谈搜书、买书的随笔、日记,以及他为自己搜得的书编辑成书时所写的序或跋,如此可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爱书人、藏书家,为搜集古籍所感受到的喜悦与煎熬,以及在抗战期间,抢救图书于战火中的文化使命感
  • 漫卷诗书

    作者:

  • 书虫日记二集

    作者:彭国梁

    本书系“开卷书坊”之一。作者彭国梁是名闻遐迩的超级书痴,他的《书虫日记》在广大书迷中反响热烈,是当年书界的一大快事。本书精选2006、2007两年日记,内容主要集中在读书、淘书、写书、交游。两年的日记提供了一个截面,有利于我们了解和观察书痴这个特殊群体。
  • 绍良书话

    作者:周绍良

    这是周绍良先生所著的一部书话书稿,所写多为先生生前收藏过或过眼过的一些有价值的古籍图书以及部分现代出版的图书,除小部分曾散见于各种报刊或被收入文集外,大部分为先生去世后其家人首次整理发现的。书稿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红学、墨苑、话本与唱本、宗教典籍等七大类将近两百个品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品位。 周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红学家、佛学家、敦煌学家、古代文学家、收藏家、文物鉴定专家,一生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典籍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佛学、古代文学、戏曲、红学、民俗、艺术、语言学、历史等方面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佛学、红学和敦煌学及古文献学方面,更是造诣颇深,独树一帜、影响甚大。
  • 困学书城

    作者:辛德勇

    作者关于读书与藏书的文集。作者围绕历史地理、古文献以及佚籍、版本、藏书、校订、版本等,论事议史,于细微处发现复杂之往事,于浅显中发掘深邃之玄妙,读来常令人叹服。
  • 书林新话

    作者:曹聚仁

    本书为香港远东出版公司于1954年初版,三联书店于1987年初次推出简体版。此次即据三联旧版加以修订,除核实大量引文,改正错讹,精加校订外,还抽删掉旧版附录的《小说新语》改入别集,成一新版,为曹聚仁书话类结集的第一种。 本集分三卷:上卷“读书散记”是作者读书生活的经历和经验之谈,反对“读死书”、“死读书”,推崇颜李学派“学以致用”的读书态度,主张疑古、叛师和独立思考;中卷的“蠹话甲录”、下卷的“蠹话乙录”,散谈古今中西各种自己读后受益良多、感触较深的具体书目。其漫话闲语,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给人以启迪、思索。 作者既是骨灰级的书虫,虽屡经散书惨痛,仍于一生乱世中的聚书、读书、著书不已,同时,作者也是“书话”题材的先驱之一。
  • 读书随笔(三集)

    作者:叶灵凤

  • 纸醉书迷

    作者:张国功

    《纸醉书迷》共收录张国功关于读书、藏书、淘书、编书等方面的文章30篇,分上中下三编,即:“书生情怀”、“书边杂写”、“书事漫说”。《让旧书店更纯粹些》、《粗头乱服毛边书》、《回乡间读书过年》等随性的读书、淘书、编书札记,让人倍感亲切,《民国日本在华留学生读书与购书生活的剪影——读〈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及其他》、《从共识到冲突——导读书目的历史及其文化意义》等学术随笔,使读者在娓娓道来的历史事件中深思。《纸醉书迷》既有真性情的呐喊,又有理性的思考;字里行间充满对书、对读书的热爱,对构建理想读书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 书比人长寿

    作者:赵家璧

    本书是著名出版家赵家璧先生“编辑忆旧”系列的第三种,收录作者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所撰文字四十余篇。 其中,一九三一年徐志摩坠机身亡后,作者饱含深情以书信体写成的《写给飞去了的志摩》,回忆了与这位大学时代的英文老师、著名新月派诗人的交往,是一篇稀见的徐志摩研究文献。关于良友创办人伍联德的长篇追忆文字,勾绘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的发展历程与种种内幕细节,是一篇重要的出版史料。收录于本书中的其他回忆文字、序跋与随笔,在在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对出版事业的热情。 书前附四色图版六十幅,既有珍贵的人物照片,也有精美的新文学书影,以使读者有更真切的感触。附录《赵家璧主持编辑出版的图书目录》、《赵家璧著译年表》,可供研究者与新文学版本爱好者参考。 书名“书比人长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给作者回信中的一句话。作者非常喜爱这句话,引为至言,这正是因为他编了许多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长寿”之书——这是作者晚年最感宽慰的事情。
  • 琉璃厂杂记

    作者:周肇祥

  • 孙犁书话

    作者:孙犁

  • 书与人

    作者:约翰.温特里奇

    本书是新世纪万有文库中的一册,书中收入约翰·温特里奇所著的《书与人》全书。 本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生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及可读性。读者通过该书,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中获益匪浅。
  • 泥土 脚印(续编)

    作者:范用

    2003年,凤凰出版社出版了范用的《泥土 脚印》,书名取自巴金的题词:“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脚印里。”其中文章写自己与书的因缘,更是对留在泥土中的岁月脚印的无限怀恋,算得上是他的准回忆录。 新出版的这本续编,和前编一样,所记录的种种看上去只是出版界和文化界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对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潮却带来深刻影响,至今还让读者追念。
  • 书林佳话

    作者:黎先耀

    《中外名家书话经典》是一部两卷本的中外名家关于书与读书的随笔名篇荟萃,该书兼有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并极具时代感,为当今读书人难得的“座右书”。 《书林佳话》是这部《中外名家书话经典》中谈书的一卷,内容包含:爱书、读书、藏书、借书、卖书、禁书,以及书店、书斋、图书馆等书之大千世界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