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经学

  • 论语汇校集释(全二册)

    作者:黄怀信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孔子思想的结晶,不仅对二千余年来中国的政治、道德规范、思想、文化、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至钜,而且超越国界,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圣经》”。一部《论语》不过万余言,而历来阐述、释研究它的著作篇什也多达数千种(大部已佚)。研究者中有代表性的校注成果百三四十家进行汇校汇释,对勘异文,对照异解,去芜存菁,取长补短,断以已见,时有新说,是一本适合于品位与层次相对较高的读者的《论语》读本。
  • 易林彙校集注

    作者:焦延壽

    《易林汇校集注(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中下册)》的内容、形式和生成年代决定了它在易学、语言学、文学等领域的特殊价值,同时,也使得它在两千年的流传过程中歧误百出却又难以辨析是非,直至民国时尚秉和从易象学的角度对其逐条加以分析整理,才使《易林汇校集注(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中下册)》的文字校勘多有定论。尚氏全从易学角度对《易林汇校集注(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中下册)》进行解读、校勘,在方法的选择上可谓精审,但此书自宋元以来版本颇多,为之作简单注释或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也不乏其人,其成果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相比于同时代的经史著作,《易林汇校集注(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中下册)》是被忽略的,这也就是现在要对之进行整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 经学教科书

    作者:刘师培

    《经学教科书》分两册,第一册总论中国经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流变过程,其内容为:第一课至第二课为经学总述、“经”字之定义,第三课至第八课论孔子以前之《六经》、孔子定《六经》、孔子弟子之传经及尊崇《六经》之原因,第九课至十五课论两汉经学及传授,第十六课至二十四课论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及传授,第二十五课至二十九课论宋、元、明经学及传授,第三十课至三十六课论清代经学及传授。第二册为《易》学专论,其内容为:第一课至第七课论《易》之名称、作用、阅读方法、卦名释义等,第八课至二十一课释彖辞、爻辞、象、传、筮法、互体、卦变及比例,第二十二课至三十三课论《易》与文字、数学、科学、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礼典之间的关系,第三十四课至三十六课释《易》之文词与音韵。
  • 戴氏注論語小疏

    作者:戴望 注,郭晓东 校疏

    戴望,晚清今文经师。征古训注圣经,表彰颜李之实学,更发扬《公羊》之微言大义,欲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救世敝而维圣教。戴氏深善刘礼部《述何》及宋于庭《发微》,顾其书皆约举,大都不列章句,辄复因其义据,推广未备。故《戴氏注论语》依篇立注,为二十卷,皆檃括《春秋》及五经义例,系晚清《公羊》义释《论语》之重要注本,盖戴望求素王之业、太平之治之宏愿。 校疏者郭晓东,复旦大学教授。《戴氏注论语小疏》之点校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清同治十年金陵书局初刻本(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本影印)为底本,校以南菁书院丛书本;并对戴氏注之出处、涉典故与义理之术语,尤其是大量涉及《春秋》与《礼》的内容加以疏释,撰此《戴氏注论语小疏》,亦其治经以经世之意。
  • 在“德”、“位”之间

    作者:王光松

    孔子“有德无位”是儒学史上的一个敏感话题,儒家之所以不断提起并讨论它,源于其处于“德位合一”的理想与“德”、“位”分离的现实相背离的生存性紧张情势。鉴于这一话题的切己性,一部孔子“有德无位”解释史,其实就是儒家的心灵史,指涉儒家的核心政治理念及其政治性生存。 本书以孔子“有德无位”解释史为线索来把握儒家政治哲学,结合跨领域研究成果,从“史”的角度追溯了儒家“德位合一”政治信仰的由来以及孔子“有德无位”问题的生成,考察了问题在战国、汉代、宋代、清代四个儒学经典时代中的经典解释样式。在“余论”部分,本书从“论”的角度对孔子“有德无位”解释史的话语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儒学与中国现代世界的关系这一热门话题作出回应。 本书为儒家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孔子诸历史形象的生成机制及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因,具体而微地把握儒家在“德”、“位”之间所展开的政治哲学思考,是作者将儒家政治哲学“重新放回一种存在结构中”的一次有力尝试。 目录 引言:问题、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孔子“有德无位”问题的生成 一、 孔子的政治信仰 二、 孔子的政治行动 三、 问题的初次提起 第二章 战国儒家的解决尝试 一、 楚简《穷达以时》篇的初步探索 二、 孟子对事件的淡漠及解释 三、 荀子对事件的感同身受及其解释 第三章 汉儒的理论解决与行动解决 一、 关注与伤感 二、 理论解决:孔子素王论 三、 行动解决:王莽得位改制 第四章 宋代道学的解释 一、 心性关切 二、 朱熹的理学解释 三、 治道与角色 第五章 清儒不同学术视野下的解释 一、 戴震考证学视野下的解释 二、 章学诚史学视野下的解释 三、 康有为公羊学视野下的解释 余论:话语结构及儒家政治哲学 附录一:文献综述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尚书·尧典》解说

    作者:张祥龙

    《尚书•尧典》有“中华文明第一典”之称,其中蕴含着中华文明在很多意义上的源头,既是思想哲理、精神信仰的源头,又是生存结构、政统的源头。在本书中,作者在解析《尧典》的叙述结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阐发文本中所蕴含的“时”与“孝”的理念,带领读者深入体会《尧典》所展示的中国古代乃至人类史上最为动人美好的生存境界。
  • 《王制笺》校笺

    作者:皮鹿门/笺注,王锦民/校笺

    政治哲学是一种超学科的学问。它的论题范围既涉及道德、法律、宗教、习俗以致社群、民族、国家及其经济分配方式,又涉及性别、友谊、婚姻、家庭、养育、教育以至文学艺术等表现方式,因此政治哲学具有不受现代学术分工所牢笼的特性。说到底,政治哲学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之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集中表达。置身于二十一世纪开端的中国学人正在萌发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这必将首先体现为政治哲学的叩问。这套“政治哲学文库”将以平实的学风为我国的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一个起点,推动中国政治哲学逐渐成熟。
  •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

    作者:徐复观

    本书包括: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等内容。
  • 周易程氏传

    作者:[宋]程颐 撰

    《周易程氏传》又名《伊川易传》,凡四卷,是北宋哲学家程颐对《易经》的注释。其书注解《周易》上下经及彖、象、文言,用王弼本,侧重于义理方面,切于人事,在易学史上极有影响。本整理本以清同治十年涂宗瀛刻《二程全书》为底本,采用全式标点,有详细校勘。
  • 读经示要

    作者:熊十力

    《读经示要》中论到佛学的特点。作者以为:“以今哲学上术语言之,不妨说为心理主义。所谓心理主义,非谓是心理学,乃谓其哲学从心理学出发故。”接着,作者从宇宙论、人生论、本体论、认识论四个方面加以剖析,并作结语说:“吾以为言哲学者,果欲离戏论而得真理,则佛家在认识论上,尽有特别贡献。”十力先生申明自己整理佛学所遵守的原则是“根底无易其固,而裁断必出于己”。这句话很重要。今天我们剖析佛学,一方面应切忌简单化的一笔抹煞,单是斥责它的迷信虚妄蠹国殃民,从而把历史上出现的这一有着深远影响的学说或思潮看成一无所是全盘错误的陈迹。另方面也应切忌简单化的生吞活剥,没有切实理会其来历,便望文生义,逞臆妄说,只是在行文中徒有其表地点缀着一些新名词、新术语,而对于探究佛书的真面目却毫无裨益。
  • 共和与经纶

    作者:刘小枫

    “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于1951年间写下七万字长函《论六经》,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并恳代陈毛公赐览”。《论六经》集中呈现了熊十力对儒家经典的革命性阐释,也体现了熊十力一生对共和主义始终不渝的关切。通过释读这篇长函,结合熊十力在1949至1951年间刊印的其他文集《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本稿尝试探究熊十力经学思想与革命精神的关联,以及儒家心学与西方启蒙哲学的内在亲缘,进而理解共和精神给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文化的品质打下的深刻烙印。
  • 经学和经学史

    作者:周予同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这是周予同先生撰写的关于经学历史与中国文化的通俗性读物。
  • 百年中国学术表微

    作者:严寿澂

    百余年来,西力东侵,中国文化随之丕变,每下而愈况。学界中人,大多以西人之见为准绳,对旧有的种种,批判指责,几乎不遗余力。绵延二千年之经学,自以例外。民国以来新学术体制下的主流一派,认为经学对于社会人生,已无意义之可言。即便是治经学者,亦视之为已陈的刍狗,只堪陈列于博物馆中,供后人凭吊。以彼等之见,所谓治经,不过考订而已,于是非热衷于辨伪,即埋首于训诂。另有一派,则以取自西方某家的新说衡量中国过去的一切,所作经学研究,既无旧时经师的博通,又乏新式考订家之细密,于注疏家之说乃至经书本身,人之未深,即先行挞伐,必欲将前人看重之物扫除净尽而后快。总之,凡中国旧说,与西方思想或理论不合者,一概看成无价值,乃两派之所同(不同家数者,其奉为圭臬的西说固自不同,但就宗奉西说而言,则二者无异)。
  • 比经推例

    作者:马楠

    《比经推例》内容简介:经乃先秦王官之书,汉代经学则由政治学逐渐转变为经学文献学。治经方法也渐由师说家法、章句授受之“因承”,转而为比经推例、群经相明之“推证”。何休、杜预最为简洁地揭示了春秋学的“大义”:《春秋》非射覆之书,褒贬寓于经文之中,更藉由经文与经文的关系呈现。同样,由于训诂材料的缺乏,三礼注释也必须凭借经文上下前后、轻重隆杀的关系做出推论。汉晋经注文本本身也存在彼此发明、前后照应的关系。清人注疏或者纠正了他们的缺漏讹误,但完全秉承了他们的治经方法:比经推例。比经推例最大限度的通联了同类型、同时代的文献,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文本内在条理,几乎必然地成为了经学文献学的核心方法。这是否与经文自身的结构、书写方式有关?比经推例又存在着什么天然的漏洞,会怎样影响经学的阐释?
  • 清代公羊学

    作者:陈其泰

    《清代公羊学(增订本)》在儒家经典中独树一帜,至清代中叶以后,以公羊学为中坚的今文经学复兴,对晚清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公羊学(增订本)》是第一次系统探讨儒家春秋公羊学说独特价值的专著,以翔实的史料,深刻的分析,再现了清代公羊学揭起复兴序幕一张大旗帜-改造发展-达于极盛之波澜迭起的历程。书中对于公羊学的经学特色和哲学意蕴,以及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廖平、康有为等几代公羊学名家的成就,均有精到的剖析。是近年来清代学术史领域中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成果。
  • 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

    作者:顾颉刚 讲授,刘起釪 笔记

    这个是初版本,比中华书局的早很多。而且,根据后记,刘先生是很愿意让本书在四川出版,因为这书是在四川写成的。是顾颉刚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的。薄薄的小册子,半天就看完了。还是他一贯的做法,把三传漂白成史料,一点点把三传中他认为的层层累积的窜乱、增删都找出来。尤其重视左传和国语的关系。
  • 宋人疑經改經考

    作者:葉國良

    宋人之疑經改經,乃一全面性的學術活動,其於篇章、字句之正誤,經義、作者之信偽,靡不討論,是此運動實難與宋代經學分開討論。各家之說,往往有其學術淵源,考稽探索,非一人之力可於短期間完成。故先就其部份現象討論,或足以得窺一斑。本文單就兩宋學者懷疑經書全部或部分非前儒所公認聖賢之書、懷疑經書非古本原貌而予以復原、考訂錯簡三個部份進行一較有系統的整理,使此學術風氣有一較明確的面貌呈現。本文分六章,前五章分經敘述宋人疑經改經之說,並略加評論。以易、詩、書各為一章,三禮為一章,春秋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為一章。第六張為結論,綜合觀察此學術風氣,根據前五章所考,略述宋初疑經改經風氣成形,及此風氣得以發展的因素,並討論其辨偽的方法。又附錄二篇,一為宋人疑經改經年表,以年為經,以事為緯,條繫宋人疑經改經之著作與重要事件,並附疑經改經者之生卒年、成進士的年代,參考此表可知孰先孰後,進而知道學術之承襲遞變。附錄二為宋人疑經改經便檢表,以人為經、以經為緯,記錄宋人所疑改者某經。
  • 開創與影響:王肅禮學義理及中古傳播歷程

    作者:劉柏宏

    本書主要試圖回應中國漢魏之際,禮學史裡關於鄭玄與王肅之爭的論述。 本書除了有系統地釐清王肅禮學體系之外,同時也梳理了中古時期的禮制文獻,其內容可供相關研究者參考、使用。
  • 经学、制度与生活

    作者:陈壁生 著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本书从经学、制度、生活三个层面对这则对话所体现的“父子相隐”这一观念进行分析。直躬证父的故事在诸子学说中经过数百年的嬗变,到了汉代,“父子相隐”思想进入《春秋公羊传》与《白虎通》之中,成为帝国政制的大经大法。同时,在制度儒学化过程中,“父子相隐”思想不断用于政治建构,到了唐代,这一思想制度化为刑律中的“同居相为容隐”,并延续至清末。在生活层面,制度化的“父子相隐”影响了传统华夏的社会生活,并塑造了人们的思想方式。总之,本书以“父子相隐”为例,描述了一个传统观念从生活世界中发生,走向制度化,最后随着制度的迁变而消失的过程。其视角独特,从文本出发,立论有据,是新时代对经学义理的重新阐释。
  • 国学与近代经学的解体

    作者:陈壁生

    《国学与近代经学的解体》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思想、学科。第一部分是“思想”,主要内容为近代经学研究的学者,在历史大转变中,对经学的态度的转变。第二部分是“学科”,主要分几个点:一是古文经学的历史化,二是从今文经学到古史辨派,三是宋学的哲学化,四是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学科进行反思。由此整理出一条经学现代迁变的线索,并证明:现代以来的学术分科方式,无法真正囊括传统经学的精义,我们有必要回到经学研究中,去全面探讨传统经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