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欧洲研究

  • 毁灭与重塑

    作者:[美]罗兰•N. 斯特龙伯格

    《毁灭与重塑:20世纪的欧洲》是一部关于20世纪欧洲的简明史。本书在充分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经济转型、经济大萧条、战后欧洲发展、欧盟的持续变革等重大事件的同时,也从科学、艺术、文学成就的视角观察了20世纪的欧洲历史发展,以及日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在文化危机和史无前例的科技进步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强调那些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行为和过程,不仅包括对公共事件的记录,还包括更深层次的、通常是无声的思想和新技术的社会变革过程。

    正如作者罗兰•N. 斯特龙伯格所说,“20世纪的历史从数量上讲比以往所有历史加起来都要多”,书写 20 世纪的欧洲也很难想象会把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大萧条等排除在外。作者在书写本书时仍然着重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但特别注意到了历史事件背后与政府、普通人的作用力和推动力,以及这些历史事件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深刻而无法扭转的影响,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差异以及政府首脑和普通人的不同反应,战后欧洲经济转型、欧盟持续变革以及欧洲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文化和社会中出现的国际问题更是值得关注和思考。同时,作者在20世纪末那个最动荡和最具创造力时空下论述了西方文明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而现在21世纪已经过去了20年后再回顾历史的事件和问题,相信能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编辑推荐

    ◆《毁灭与重塑:20世纪的欧洲》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知识史学家罗兰•N.斯特龙伯格经典力作,也是继首部中译本《西方现代思想史》出版并畅销17年后的又一部欧洲史佳作。

    ◆这是一部20世纪百年欧洲的经典叙述,书写一个辉煌与动荡并存的时代和一个毁灭与重塑交替的世纪,关心那些深刻改变世界和影响我们生活的历史行为、社会思潮、技术变革……

    ◆作者书写历史秉承“无论谁在书写现代史,都应该紧跟真理,尽管真理很可能会打掉他的牙齿”(沃尔特•雷利语)的信条,在20世纪百年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强调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历史行为和过程,包括公共事件、思想、新技术……

    ◆本书是自1980年出版以来的第4版,作者在初版后的20年里对书稿内容不断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展示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直到新世纪到来之前欧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的变迁和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大萧条、欧盟变革等带给欧洲及世界人民的深刻、复杂而又无从逃避的影响。

    ◆本书再现了20世纪欧洲历史的简明图景,重点勾勒了政府首脑、普通大众、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反应和变化,让人们重新思考战争发生的根源以及政府首脑、军人、普通人在其中的作用力,从而重新审视战争与和平之于国家和民众的意义。

    ◆20世纪的欧洲是由战争主导的,不管是政治版图、城市发展、经济生态,文学艺术、物理科学、通信计算机等都直接或间接与之相关联,战争打破了欧洲文明的祖先秩序但新的秩序又未建立,从而导致欧洲的混乱并失去了世界先锋和经济引擎的地位,间接地导致了欧洲文明的危机和人类文明的困境。今天,人类文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全球经济更在衰退中盘桓,希望20世纪的欧洲史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警醒。

    ★精选段落

    ◆受过教育的精英和大学生为何总是被战争精神所误导?

    战争精神鼓舞了民众。事实上,它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战斗中重新发现团结的喜悦。在每一个好战的国家里,一种对“又成为一个民族”的狂喜,感受到“神圣联盟”的国家兄弟情谊,似乎让受过教育的精英比普通人更受折磨。大量的宣言祝福这场战争,诅咒敌人,并在上帝和历史面前努力使自己站在正确的一边, 而这证明了在主要的哲学家、诗人、科学家、 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中间存在同样的喜悦。 大学生是最渴望成为志愿者的人群之一, 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青年运动。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起源和内部纷争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起源, 主要在于努力解决德国在西欧的作用。所以,各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从建立煤炭和钢铁共同体开始,它们的目的是在不让德国重新夺回欧洲霸主地位的情况下获得德国强大经济实力的优势。英国提议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欧洲自由贸易区,其目的仅限于贸易——简而言之,关税同盟。英国担心的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共同市场的政治影响。但是,戴高乐否决了英国的成员资格,而许多欧洲人和戴高乐一样对英国在过去的角色感到愤怒, 并怀疑英国是否真的接受了成员资格的所有含义。直到1977年,在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申请加入。

    ◆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困扰年轻人的深度动荡成了一个全球性现象?

    在1964—1970年过去的五年里, 众神应该都很愤怒。 也许,他们憎恨人类对外太空的渗透。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迷失了方向,掉进了洞里,并摔得伤痕累累。这些麻烦来自意想不到的方面,而且往往还是出于好意。20世纪60年代困扰年轻人的深度动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显然有着超越国家的根源。巴黎学生骚乱、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和越南失控的战争只是世界灾难的一些迹象。1968年恰好是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起来, 他们对二战的经历一无所知, 对二战的价值观也不甚了解。“旧的信仰会松动和衰落, 新的岁月会毁灭和撕裂”。

    ◆在摇摆与不安中挣扎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末政治行为的一个突出事实即选民的极度不稳定,还可能有分裂的趋势。激烈的摇摆与其说是积极的选择, 不如说是对现状的拒绝。 失业,对社会变革的不安, 也许还有没有国界的新欧洲, 传统价值观的衰落,对民选代表失去信心,所有这些都起了作用。与此同时,腐败成为影响政治的因素,恐怖主义卷土重来,技术的进步持续向前,而欧盟向何处去、人工智能是否会淘汰人类、环境污染、人口减缓和社会病态都是已经面临的重要问题。

  • 布拉格:欧洲的十字路口

    作者:[英] 德里克·塞耶

    身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的德里克•塞耶,在本书中既细数布拉格风云变幻的昨日,也详述布拉格精彩纷呈的今天。被誉为“欧洲最美首都”的布拉格,拥有伏尔塔瓦河畔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其壮观的建筑群亦多彩多姿,从罗马式圆形大厅到哥特式塔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到巴洛克式大教堂,从新艺术风格的咖啡馆到立体主义风格的公寓楼……可谓包罗万象。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布拉格是各方思潮、各国文化交汇碰撞之地,距今已有千年。塞耶通过回顾欧洲史的错综过往,呈现给读者一幅布拉格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寻幽入微,言有尽而意无穷。

  • 爱尔兰简史

    作者:[爱尔兰]约翰·吉布尼 (John Gibney)

    一本真正的“爱尔兰自传”,

    新锐历史作家潜心之作。

    再现500年不屈不折的沧桑历史,

    反思翡翠岛今日的荣耀与困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爱尔兰1500—2000年五个世纪历史的简要梳理和回顾,涉及这个岛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经济史,既涵盖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克伦威尔的征服和殖民、大饥荒以及爱尔兰独立战争,也涉及与不列颠的争议、新教改革的影响以及爱尔兰侨民的全球影响力等。本书梳理历史但并不局限于历史,而是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既介绍该国自身的发展路径,也提出了周边国家对爱尔兰发展的影响,将爱尔兰置于全球体系中进行论述,反思爱尔兰近代所遭苦难的深层原因。

    *编辑推荐

    一本真正的“爱尔兰自传”。爱尔兰本土新锐学者写就的爱尔兰史,摆脱“他者”视角的自我反思之作。

    细节丰富,情节生动。再现爱尔兰500年间从“欧洲乞丐”到“凯尔特之虎”的挣扎与复兴之路,谋求对自身更准确的定位和认知,对当代爱尔兰的荣耀与困局同样具有解释意义。

    小处着眼,见微知著。将爱尔兰的过去置于欧洲和全球历史的大趋势中,借爱尔兰的发展历程铺陈5个世纪风云激荡的全球变局。

  • 东欧:草原边疆1500—1800

    作者:[美]威廉·麦克尼尔

    从多瑙河流域到黑海以北大草原的东欧,是游牧文明马鞭所及的最西端,是改变欧洲历史走向的心脏地带。1500—1800年,东欧迎来新的变化。千百万开拓者在血泪中把草原开垦成耕地,决定战局的不再是战马而是火炮,组建国家的力量从马背上的劫掠者变成执笔的文官。三大强权奥斯曼、哈布斯堡、俄罗斯,夹缝中的匈牙利、瓦拉几亚、摩尔多瓦,搅局者鞑靼、哥萨克……近代东欧的边疆,在诸强的权谋与冲突中悄然划定。

    本书描述“草原边疆”转变为近代国家的历史过程,书写东欧治乱交替的三百年。俄罗斯帝国如何崛起,近代东欧如何形成,甚至19世纪至今的东欧局势等问题,或许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启发。

  • 超越左与右?

    作者:任军锋

    《超越左与右?:北欧五国政党政治比较研究》分为政党与政党政治;代议体制与政党模式;北欧五国政治文化比较研究;超越民族一国家?——欧洲一体化与北欧政党政治面临的挑战;从“泥足巨人”到政府的灵活支柱?——以瑞典政党模式为例等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当代英国政治

    作者:【英】比尔·考克瑟,林顿·罗宾斯,罗伯特

    经过林顿·罗宾斯和罗伯特·里奇实质性的修订或更新,这部久负盛名的教科书的第四版为英国政府与政治提供了简明而权威性的介绍,展示了新工党执政多年之后的英国政治生态。 本书第四版清晰易懂,新增大量图表和专栏,并有以下特点:全面考察了工党宪政改革给英国政治体制带来的剧变;新撰写的关于多层级治理的章节,探讨了欧盟以及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与英格兰各区域之分权化运动对于英国政治的影响作用;新增"比较政治学"诸专栏,将英国政治置于国际背景之中。
  • 公民与社会

    作者:张金岭

    《公民与社会:法国地方社会的田野民族志》基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知识需求,用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的方法考察法国的地方社会,以微观的视野从整体上理解当代法国社会及其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同时,它侧重于透过地方主流社会中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来理解法国社会“有机团结”的文化逻辑与机制。它描述了法国里昂的“红十字”社区“结构”成为一个地方社会“整体”的“过程”,呈现了其内部诸多社会要素“有机团结”的状态,内容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互动中的价值观念、家庭与社会福利、社团组织与社会发展、地方民主实践、身份认同、宗教式微等多个层面与主题,并尝试着基于中国的文化视野对田野调查中的所观所感进行解读和分析
  • 法兰西政治模式

    作者:[法]皮埃尔·罗桑瓦龙

    《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中作者用三个部分十四个章节,从思想与社会的双重历史面相,对法兰西政治模式进行了富有历史纵深的考察。在罗桑瓦龙眼里,传统学术界对法兰西政治模式的理解以托克维尔的描述为经典代表,属于一种旧的阐释,其突出特征之一在于,他们采取的是一种静止的社会学方法,符号化地将法国政治模式锁定在雅各宾专制主义的固化指认上:法兰西政治就是激进主义的或革命民主主义的雅各宾一元模式。这种对法国政治的托克维尔式的定性,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托克维尔经典描述中的法国则是原地踏步、没有历史,被套上了激进原则的紧箍咒。” 《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在法国初版于2004年,是一部全面回顾法国大革命以后的法兰西政治思想史的著作。作者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描绘了法兰西政治两百余年的历史演义及发生与演变的机制和模式,从法国政治制度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张力的角度切入历史与现实,指出尽管以大政府著称的法兰西雅各宾主义的世界观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公民社会的制约和批评,但仍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因此,法兰西19世纪以来的政治史乃是所谓雅各宾主义与公民社会之间互动并不断调整适应的历史,而这也正是今天法国民主模式发展、完善的动力所在。
  • 反社会的人

    作者:[德]瓦尔特·伍伦韦伯

    富有者正在隐匿财产更加贪婪 贫穷者坠入福利陷阱更多索取 金融危机和巨额社会福利支出 入不敷出的政府和不堪重负的税赋 被神化的德国社会制度已走向歧途? 2012年《明镜周刊》最畅销图书 一部让中国人吃惊的现实德国读本! 作为一个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欧洲发达国家,德国同样面临着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所导致的社会现象,也是抱有“严谨而有秩序且发达的德国”形象的普通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的。光明日报出版社继《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之后推出的“西方社会转型经典译丛”第二本《反社会的人》将为大家介绍固有形象外的“另一个德国”。 “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逐渐分化瓦解的过程中”,该观点绝非耸人听闻。《反社会的人》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德国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的两端:只占德国人口1%的财富阶层如何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却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6%;靠社会救济生存的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两个在德国社会构成中日渐孤立的群体又是怎样促使金融和社会救助行业得以畸形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德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谁来为德国的金融危机和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买单?答案只能是依然代表着德国精神的中产阶级。 曾经让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社会制度是否已走向歧途?它的出路又在何方?这些问题对于当今中国都应引以为鉴。 瓦尔特•伍伦韦伯的书不啻为球场上的解围球。很有可能会引发关于极端变化的讨论,这场讨论会同时触及到最高层和最下层。 ——在线经济周报 他的数据不只是来自于统计和官方调查,而且还有自己做的基础调研。因此他的语言十分生动。 ——德累斯顿新消息报
  • 全球时代的欧洲

    作者:(英) 安东尼·吉登斯

    《全球时代的欧洲》以晚期现代性社会作为思考背景和以欧盟作为政治框架,将吉登斯对福利制度的思考完整而系统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这一意义上说,要理解当代欧洲福利制度的发展走向和吉登斯的社会福利思想,本书是不可或缺的敲门砖。在本书中,吉登斯宏观概览了欧洲福利国家的得失,探讨了当代社会变化产生的新问题及其对福利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欧盟的当前缺陷和力量之源,提出了欧洲社会模式的未来之路,堪为对欧洲福利制度的一次系统检视和展望。
  • 平民如何变成屠夫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R·布朗宁

    当平庸之恶、权威人格、权力实验都无法解释普通人的作恶动因, 我们是否该正视人性中的罪恶。 耶鲁大学公开课“欧洲文明”推荐书目 出色地对人类行为的探照,让人毛骨悚然……研究非常严谨……为大屠杀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德鲁·纳戈尔斯基,《新闻周刊》 难以想象的一本重要著作,毫无争议地传达出我们无法想象的东西。——迈克·多利斯,《芝加哥论坛报》 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屠杀的成因,更让我们认识到,在心理上人们是如何从一个个普通人,积极参与到人类历史上最为发指的兽行中去的。——《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是二战大屠杀研究中的重要著作。作者通过资料拼合1941年波兰发生的大屠杀事件,研究屠杀执行者的心理,力图用社会学的各种理论解释普通人参与屠杀普通人的原因。
  • 欧洲的抉择:社会目标和政府权力

    作者:安德鲁·莫劳夫奇克

    《欧洲的抉择:社会目标和政府权力(套装上下卷)》以自由政府间主义理论统率翔实史料,集中阐释了德国、法国和英国三个欧洲大国在战后欧洲一体化五次有决定意义谈判中的表现,对这一影响国际政治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给出了一个系统的、杰出的历史解答。英国著名欧洲一体化学者海伦•华莱士曾说:“《欧洲的抉择:社会目标和政府权力(套装上下卷)》是最深入,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欧洲一体化历史分析著作。”欧洲联盟的创建是一次伟大的经济政治社会试验,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世界政治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但为什么欧洲各国政府会不惜以主权为代价,一再选择进行核心经济政策合作,协调一致行动呢?
  • 欧洲的分与合

    作者:郭华榕,徐天新

  •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作者:[美]彼得·伯格(Peter Berge

    宗教在欧、美的处境为何如此殊异? 现代性是否必然携手世俗化? 宗教是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资源? 齐名韦伯、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巨擘彼得·伯格 领衔 三位顶尖学者提出对错综复杂的宗教/世俗欧洲之谜的全新解读 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转型后的重要著作 对于20世纪末世界版图上宗教环境的剧变:与欧洲迥然不同的美国宗教生活、基督教在南半球的快速发展、伊斯兰教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凸显等,“世俗化”理论已不再具有解释力。宗教的话题经过长久的沉寂,重新回到公共讨论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来。 本书引入与美国情境的详细对比视角,试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欧洲当代宗教生活的特殊本质,重新厘定宗教与现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位作者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讨论通过历史、智识传统、制度、宗教组织与社会差异的多维角度展开,涉及政教关系,司法、教育和福利体系,多元主义,阶级、族群、性别与初生代,多样现代性等重要议题。 这一欧、美之间的宗教比较研究,对于更具建设性的跨大西洋对话、政府决策都将大有裨益。经济、政治和社会研究领域的工作者、读者也会从中受益。 这本有说服力的书令人耳目一新,它清楚地揭露了很多被深信的世俗化理论的错误。欧洲因现代性和启蒙运动而变得正常和世俗的这一假设不再可靠,因为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宗 教的活力显示了,欧洲的世俗化是可疑的,要求得到解释……一部丰富、发人深省的文章,描述了当代社会里为什么一洋之隔的两个大陆,在宗教层面的差别为何如此巨大。 ——英国《教会时报》(Church Times) 一部介绍该领域的杰出著述。读者会发现充足的统计资料、轶闻及理论,它们挑战我们之前所怀有的甚至颇为流行的对世俗化理论的假设。本书不提供宏大的解释或宽泛的相反理论;它更倾向于 培养复杂的疑惑,而非将读者置于让人释然的答案中。它无疑将引发读者就当代社会中的宗教角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阅读。 ——《神学》(Theology) 此书虽小,但观点密集。论据架构得当,避免了直接滑入对复杂问题的简单结论……推荐! ——美国《选择》杂志(Choice) 一本有价值的书……让我们看见辩论的过程如何发生,历史发展如何遗留下一堆由来已久的智识上的、社会上的、政治上的沉积物,而这些沉积物圈定了一个社会里的宗教(公共的和私人的)位置。 ——《教会历史和宗教文化》(Church History and Religious Culture) 本书丰富的跨学科经验数据再次证明宗教问题不能孤立研究,各国历史流变、宗教认同以及社会和政治趋势构成了政治家和公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现代信仰》(Modern Believing) 如果你曾经听过得克萨斯人谈论欧洲(特别是法国),或者德国人谈论美国(尤其是它的宗教),你就会知道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本重要的著作,解释了“大问题”为何存在。 ——大卫·马丁(David Martin),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 一旦全球化的视野表明欧洲的世俗化实属特例,从现代性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的世俗性的旧理论就不成立了。本书将欧洲学者的“美国例外论”全盘推翻,认为特殊而需要解释的,并非美国蓬勃的宗教性,而是欧洲社会的极度世俗性。为何欧洲人相信成为现代的就必须是世俗的,以至于将原有的宗教都抛弃了?三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发声,为错综复杂的欧洲宗教/世俗之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何塞·卡萨诺瓦(José Casanova),美国乔治城大学社会学教授
  • 欧洲由希腊走来

    作者:娜希亚·雅克瓦基

    “发现”希腊,与欧洲自我意识形成中的一个转折点直接相连。这是娜希亚·雅克瓦基所著的《欧洲由希腊走来(欧洲自我意识的转折点17至18世纪)》的核心观念。这是发生在整个欧洲的一次转变,摆脱了原有传统和象征指代,是一场不为人知的艰难转变。以此为切入点,作者进而探究现代人心目中的“欧洲”和“希腊”的概念。 《欧洲由希腊走来(欧洲自我意识的转折点17至18世纪)》旨在探究欧洲在构建其与希腊的关系时所面临的问题。这种关系既涉及古典研究,又涉及艺术技巧和美学的嬗变,却又不仅局限于两者。对于欧洲与希腊在18世纪形成的这层新关系,最有力、最实在的表达便是希腊之旅。这不再只是认识古代的问题,而是探究欧洲的自我意识。作者研究17、18世纪欧洲对待希腊的态度,却也着眼现代欧洲政治,史为今鉴。就其理论背景而言,与近十多年西方的新历史主义、东方学或文化帝国主义一脉相承,有明显的解构传统史学观点的意图。本书既照亮了欧洲现代史中许多未明之处,又从全新视角论述了那些为人所熟知的问题。以其新颖的思路、博泛的资料、大胆的结论,唤起人们的反思。
  • 礼物的回归

    作者:[美]哈里·李伯森

    本书探讨欧洲学界对礼物的阐释历史,关注的时间范畴是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早期。传统的欧洲社会流行礼物互赠,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在19世纪社会理论的话语中消失了,不料到了20世纪,却成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现代人类学家在大洋洲、太平洋西北岸发现了礼物交换的现象,同时将这种观念带回欧洲社会;马塞尔·莫斯查阅了一些国家的古文献,融汇自己的见解,在1925年发表了《论礼物》。该书也是以下讨论的起点。《礼物的回归》阐释了欧洲思想史如何可能从全球语境中获取新的意义。
  • 欧洲风化史

    作者:[德] 爱德华·傅克斯

    《欧洲风化史:风流世纪》为《欧洲风化史》的第二卷。 插图本《欧洲风化史》是德国著名文化史学者爱德华·傅克斯一部研究欧洲性道德史的带有学术性质的专著,因其材料丰富、叙述严谨、观点鲜明而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被认为填补了欧洲风化史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 该书共分为三卷,即《文艺复兴时代》、《风流世纪》、《资产阶级时代》,以独特的视角对文艺复兴时代、君主专制时代和资产阶级时代的风化行为、风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的状况和演变过程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和阐述。同时,作者在这部巨著中使用了大量的各种漫画和图画,这不仅使得该书图文相得益彰,而且更能让读者对欧洲的世俗生活画卷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了解与认识。
  • 欧洲民族主义,1890-1940

    作者:【英】奥利弗·齐默(Oliver Zim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始于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现代性的理论论争,概述一些最著名的解释,并探讨民族意识与现代民族主义的可能联系。第二章描述和解释民族主义在1870年后发展成为大众现象,聚焦于民族化(nationalising)国家的作用,帝国主义和国家间竞争,民族仪式和节日的意义,以及民族主义对地区认同的影响。第三章着重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尤其是其后,民族主义的争论和政策影响处理少数民族的方式。第四章探讨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强调在地缘政治动乱和随之而来的先前统治集团被剥夺特权地位的背景下,民族主义的修正主义形态在法西斯主义动员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五章探讨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民族主义观念。 这五章在分析上各有侧重。第一章有很强的概念导向。第三和第五章主要涉及特定的历史发展。第二和第四章则以同等笔墨综合了力概念性、历史编纂性和历史因素。
  • 情感堵塞

    作者:[德] 汉斯-约阿希姆·马茨

    本书是一位民主德国心理治疗医师对民主德国民众心理故事的记述,也是作者本人的在民主德国的生活和情感史。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民主德国压力性体制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后果,产生的社会角 色代偿行为,转折期民主德国民众的心理,以及两德统一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他的分析建立在数千个病人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作者强调,转型期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物质的富足、环境的宽松,更重要的是“心理革命”,并提倡一种鼓励健康生活的“治疗文化”。
  • 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

    作者:(英) 克拉克

    本书一出版就被认为开辟了英国历史学研究的新时期。作者克拉克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把1660-1832年定义为“漫长的18世纪”,并全面阐述了他对于漫长的18世纪的英国社会的看法,1660-1832年间英国社会具有突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英国正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君主、贵族、教会的 密切配合使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形成。 它将极大地修正我们大多数现有的关于18世纪的看法……《英国社会》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比刘易斯•B•纳米尔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的政治结构》更大的影响,而且其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 ——约翰•凯尼恩,《现代历史杂志》 对任何关于处在“光荣革命”与《大改革法案》期间的英国社会性质的讨论而言,这本书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W.A.斯佩克,《教会史杂志》 由于其惊人的学识……《英国社会》将使得其他学者不得不重新调整他们对于18世纪英国政治的看法……我完全认同他最重要的观点,即很多史家错误地以世俗化的眼光来看待18世纪,没有人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深受欢迎的英国国教的影响力以及教会-国家关系的重要意义,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 ——H.T.狄金森,《英国历史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