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大学之道

  •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丁学良

    本书基于作者在国外多所著名大学研究、教学、学术交流的心得,从理念和操作的双重层次上,纵论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环节: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一流大学的核心制度;一流大学如何聘请优秀教员;一流大学的“才源”和“财源”间的互动;一流大学与大国的兴衰;全球化对中国大学的挑战;中国大学改革的国际标准。作者的这些言论激发了、并且还在激发着热烈的讨论。本书的出版,将给所有关心中国大学的今天和未来的人,提供思考和行动的一个参照点。 本书提出:大学的兴衰和大国的兴衰密切相关。从公元十一世纪到现在,哪里有一流大学的兴起,哪里就有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兴旺。大学兴起带来国家昌盛,这不仅是西方现象,也是世界现象。日本最著名的东京大学是明治维新的产物。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产物,北大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现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其精神气质就是普遍主义,体现在普天之下都是我探索的领地、各国人才为我所用的气魄之中。正因为如此,才有一所又一所不同的但都是群星灿烂的一流大学的涌现。世界一流大学的人员要来自五湖四海,学派要出于三教九流。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人才资源、财经资源、信息资源等都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动,如果你想成为一所卓越的大学,就必须在世界尺度上参与竞争;否则,你只能在慢车道上跑,然后从慢车道滑下去,下去以后想再上来就难了。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公司的竞争、个人的竞争、制度的竞争,都越来越变成跨国的竞争。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流大学的智力支持,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观念和知识,这样的国家就只能在世界分工体系里处于下等或中下等的位置。
  • 十九札

    作者:朱青生

    本书为北京大学用为通选课教材,多所高校选作“新生必读 ”,被《新周刊》评为“我们时代的33本青年书目”之一——“一个大学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困惑作出了解答,这样的老师,在今天很稀有了。” 《十九札》是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解答自己的学生提出的关于学习疑问的记录,一共19封。针对的问题集 中于如何遵从科学的规范和办法,完成大学作为理性保证的目标,建构并巩固自己的理性,同时认识并克服科学的局限,成为一个趋向完善的个人。信的写作历时4年,收信或质疑的学生也不固定,数年之间,或已远赴海外求学,或已进入社会工作,大多则至今仍在学校念书。其中很多人最初收信时刚入大学,如今已成为终身愿以学术为业的人。 内容选摘: 社会地位的高低同我的思想程度的高低毫无关系,收入的多寡同我学术工作价值的多寡毫无关系。今天,我踞此教席,我的职守与一个社会上完整的成功者的标准也没有什么关系。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席而去,正是因为我还在这个席位之上,由于大学作为科学的保证的性质,所以你们才收到这样一封信。这封信不是出自于我一时之意见,而是出自大学中的一个职守的理性的要求。(见《大学的意义和性质》一信) 读先贤书,当知先贤都是向道之人,与你是同路,本应事事相析,多所辨驳,才能同道。所以自己的心胸有定见,每读一书,并非吸收他的思想,而是与他交谈,补充和修正自己的见识、自己的思想。初时可能不习惯,或因浅陋,被先哲们罩盖在下,只有追随之心,再无自见之地,此是历代读书人多,得道者稀的心病。切不可有一日自己不思想!切不可有一时随顺他说!开始时,要读得慢,先读一个意思,前思后想,所以精读法不仅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求道的门径。(见《关于思考阅读》一信) 在知识日益爆炸性地增长时,在网络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时,不只是教师,任何人都难于在知识的占有上保持优势,甚至不能驾驭知识。这时,更大的危机发生了,知识正在毁灭人性! 因为人们在知识爆炸中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信心。教师,重新被要求承担责任,他要在巨大的知识之中培养学生自我建树个人知识结构(参见《关于思考阅读》一信),鼓励学生,并帮他树立起信心,在这信息泛滥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条能够建立自己幸福地度过一生的航道。这就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幸福的灯。(见《关于教师》一信)
  • 中国大学十讲

    作者:陈平原

    明知说了“等于没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持之以恒地关注大学的命运,正就职了那句老话:“位卑未敢忘忧国”。只可惜学识浅,撰述无多,勉强选出来的,也就这薄薄一册。 所选十则关于大学的文章,《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和《学术讲演与白话文章》三篇,是这两年新撰的,从未入集;其余七文,分别选自我已刊的五书。至于略为分隔,上编论文,下编随笔,目的是区别体例:论文用底注,尽里说细,例于研究者复核;随笔则文中夹注(夹注中的篇目,除特别注明者,均见所序或所评之书),以妨碍阅读为原则。 [目录] 自序 1 中国大学百年? 2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附录一:“教育迷”的追慕 3 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民国年间的北京大学与中央大学 4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 5 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6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1922年的“风景” 7 校园里的真精神——《北大旧事》序 8 不该消失的校园风景——《走近中大》序 9 教育史上的奇迹——阅读南开 10 过去的大学——怀想西南联大 附录二:吴宏聪先生的《向母校告别》及相关照片 附录三:向母校告别(吴宏聪)
  • 走近哈佛课堂

    作者:康宁

    大学课堂对于学生和教授意味着什么?大学在他成长的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曲弯坎坷,人们始终把他奉为神殿。除了作为知识圣殿外,真正赋予它的是大学精神――知识创造的愉悦和独立批判的享受。作为精神圣殿,它给了无数崇尚精神操练的学子一个宽松、宽容、宽厚的家园。而哈佛赠予每一位学子的经典之举也让我过目不忘。“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这是我在哈佛园所受到的最为强烈的感受。
  • 北大往事

    作者:橡子,谷行

    《北大往事(珍藏版)》的独特性在于,作者不是一般性地谈论一所声名显赫的大学,而是以个人经历的矿脉之中,去寻找最珍贵的化石。 因其鲜明的个人性,《北大往事》展示了一幅幅撼人心魄的画卷;既有对伟大事件的目击,也有对一已之私的挖掘;既有对精神世界的穷根究底,也有对儿女之情的沉吟回味。 在此,沉静者讲述了他们的骚动,世故者目睹了自己的死亡。
  • 大学之道

    作者:刘军宁,编

    本书所选的北大诸位校长、学长的经典文献,是老北大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主。 北大的精神性各应该是未来中国的精神性格。 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北大的精神传统。我们应该珍视、铭记这些传统,以此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
  • 回归大学之道

    作者:德雷克·博克(Derek Bok)

    《回归大学之道》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德雷克·博克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