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军事

  • 布局天下

    作者:饶胜文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什么是历史军事地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认为:"军事地理学研究军事与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也是军事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指导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古代的军事地理是更好地认识当代军事地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历史军事地理又是历史地理学,也是军事地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篇章。"(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谭其骧教授序》)饶胜文同志的这本书所论,是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虽然不是对古代军事地理作详细的考察,但其性质是历史军事地理著作,自无疑义。   本书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政治兴亡常与军事成败相关,而地理又与军事密切相关,故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上历代兴亡,实为一个重要关键。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形象地概括为"棋盘型格局"。全书内容亦由此而展开。因有"棋盘型",乃有"四角"的分析,即关中、河北、东南、四川;乃有"四边"的阐述,即山西、山东、湖北、汉中;乃有关于"合天下之全势"的中原的认识。全书从地理形势、军事成败入手,最后落实到政治局面的变化,即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成因及其类型。概而言之,全书由地理而言军事,由军事地理而论政治得失。
  • 被遗忘的士兵

    作者:[法] 盖伊·萨杰

    《被遗忘的士兵》以流畅的第一人称文笔,讲述了作者在这3年人类历史空前残酷屠戮中的个人见闻,文字描述生动、翔实,深刻刻画了作者的感受和经历。该书内容极其朴实而又深具震撼力,作者的回忆跨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对此类风格书籍的拘囿和辖制,深刻反映了普通个体生命在人类历史残酷舞台上的无足轻重。该书于1967年在美国首次发行,2005年再版。
  • 龙旗飘扬的舰队

    作者:姜鸣

    中国海军史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史学界、军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造船界三个方面。史学偏重历史过程,军界偏重战役和战术细节,造船界偏重于舰艇发展。近年来,三方面的研究者呈现出相互合作、协同配合、共同探索的新气象。这对于扩大海军史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学术界的这些成果,这本书都注意予以吸收。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创建发展及其衰亡的历史。1894年9月17日,日本海军与清朝北洋水师精锐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上展开血战。100多年过去了,刘步蟾、邓世昌等人英勇战斗的事迹仍然令人热血沸腾。号称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败在何处?作者以现代意识审视历史,着眼中外海军的比较研究,对海防与塞防、海军发展战略、晚清政府与清流政治等,都有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 一战简史

    作者:[英]诺曼·斯通

    ◎300页读懂“一战” ◎牛津历史学家,撒切尔政府顾问重磅之作 ◎英国《独立报》、《卫报》、《旁观者》周刊、《旗帜晚报》、《今日历史》推荐 ◎对欧洲20世纪各国关系深刻解读,刻画真实具体的欧洲 ◎世界最发达的欧洲文明体何以发生内战又如何演变成世界战局 ◎从奥斯曼土耳其帝 国的崩溃到凡尔赛条约,从帝国到民主,从科技到文明300 页重回1914 在欧洲大陆,法德之间早已存在对抗的关系。俄国实力渐增,奥斯曼帝国濒临解体,欧洲以外的世界似乎都处在分崩离析之中。柏林虽然被称为是当时世界的雅典,但德国对俄国的快速发展恐慌不已。与英国争霸全球的德国,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一支直指英国各港口但却完全没有必要的海军。就在这样的各国关系中,萨拉热窝事件开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的欧洲就像是一尊众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后,这片大陆面临着从经济到社会,从生活到梦幻的灾难性破碎。诺曼•斯通在这本《一战简史》中,改变了以分析为主的历史专业写作方式,转而以叙事为主,加上新颖独到的见解,简明清楚的勾勒出“一战”这个二十世纪最重大、最复杂的论题。 为什么德国在20世纪最大的错误是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出租车司机如何支援战役? 法国作为大国的最后时刻是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因为抢夺资源而发起的战争?
  • 解放战争(上)(1945年8月—1948年9月)

    作者:王树增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最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

    作者:[德] 格茨·阿利

    二战期间,希特勒政府将国家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掠夺机器。大多数德国人因为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不间断的物质供给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保持沉默。这种贿赂的代价由千百万欧洲人所承担,他们的财产甚至生命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被剥夺。本书揭示了全欧洲范围内的犹太人财产是怎样被征收、被变卖并进入纳粹德国国库以及普通士兵的腰包的。
  • 八月炮火

    作者:塔奇曼

    《八月炮火》一书点出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厉史吊诡与荒谬。一批深谙治国之术与权利均衡游戏的统治精英,他们机关算尽,最后却无法避免自己成为历史悲剧中的主角;他们精心布置的军事盟约与政治承诺,最后却成为冲突升高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器。
  • 军国的幕僚

    作者:俞天任

    日本人喜欢把那些飞扬跋扈,欺上瞒下,自以为是而又昏招迭出的人称为“大本营参谋”,去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读卖新闻》发了一组专稿追查战争责任。不管追到哪儿,天皇也好,军部也好,政客也好,字里行间总要提起“大本营的参谋们”。 笔者和不少战争的幸存者谈起过那场战争,就会咬牙切齿地骂“大本营参谋”。 笔者现在在看有关日本学生运动的资料,对阵的双方,学生和校方互相攻击的一个罪名就是“大本营参谋”,或者“日本陆军参谋”。 在日本,就是极右派,也不敢公开说“大本营参谋”的好话。 这“大本营的参谋们”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怎么会有这么一群人的出现?这群人又干了些什么?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上)

    作者:袁腾飞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为袁腾飞最新作品,“袁腾飞讲战争系列”开篇之作!中国全景式通俗解读战争的开山之作,再现“史话体”讲史风格,一本书让您彻底精通二战史。二战之世界,犹如中国之战国。合纵连横,能人辈出,战火纷飞。那是一个豪情与悲歌夹杂、英雄与枭雄同在的时代。德军闪击波兰,猝然之间拉开了这次史上最大规模战争的大幕。意大利参战,使本来残酷的战争,散发出了令人喷饭的幽默味道。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真的是日本最高统帅部策划的吗?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架势,斯大林为何还要悍然发动“大清洗”?盟军敦刻尔克陷入绝境,希特勒为何在关键时刻下令德军暂停攻击?“沙漠之狐”、二战名将隆美尔,为何在巅峰之后凄然自杀?日本已身陷中国战争泥潭无法自拔,为何还要不自量力去招惹美国?血与火的交融,生与死的碰撞,交织成了二战的最强音!面对尘封已久的往事,袁腾飞究竟会讲哪些其他史书中绝无仅有的史实? 袁腾飞最新语录:日本人特别逗,他们缺乏大战略,解决麻烦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大的麻烦。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谋求世界霸权,英法不干,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咱哥们儿新大陆开辟以来称雄500年,它北美野牛,凭什么当老大?咱哥们儿是中心。 飞扬跋扈的墨索里尼总是自命不凡,在欧洲,意大利除了占领阿尔巴尼亚取得小胜之外,进攻法国、打希腊都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
  • 浩瀚大洋是赌场

    作者:俞天任

    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它的军事。大日本帝国海军,从建立初期的猴唯诺诺到令全世界瞩目不过用了四十年时间,之后又经过近四十年,便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是一支充满赌徒性质的军队,也是一支很有创意的军队,它能够无视一切既存的政治经济军事规则和定论而孤注一掷,从而创下了不少“首次”作战的方式和创意,同时,这又是一支极为保守、固步自封、思维方式滞后子时代达数十年之久的军队。 两种极为矛盾的性质相互依存,恰好正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所在,这也预示着它除了悲剧性的下场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结局。最终.它的归宿也只能是大洋深处——那片与其说是它们的战场,还不如说是赌场,更是坟场的地方。 军舰是成了残骸,但日本海军的软件遗产却几乎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了下来。如果仔细观察日本杜会,就会发现:来自旧日本陆军的影响确实不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消失了,而来自旧日本海军的影响则很可观。很多被现今人们认为是日本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或行为方式,其历史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久长.里面不少是日本海军留下来的遗产,仅仅只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而已。那是一笔有正有负的遗产,日本战后的复苏有不少地方要归功于那笔遗产,后来日本经济的停滞和徘徊,似乎也能从那笔遗产中发现端倪。
  • 最寒冷的冬天

    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

    朝鲜战争的真相 现在终于可以说了 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国著名记者大卫•哈伯斯塔姆的绝笔之作 一场令美国人永远无法抹灭的战争记忆 一场需要被铭记的惨痛战争 20世纪最难忍受的局部战争 骁勇强悍的将领对决 刚愎自用的美军本色 惊险离奇的激战场面 悲情的记述 偶像的破灭 错位的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首度全面揭秘朝鲜战争内幕! ☆朝鲜军队被联合国军追击,溃不成军之际,斯大林为何不派兵支援朝鲜?毛泽东、斯大林以及金日成之间又有何恩怨? ☆ 当中国三十万大军在鸭绿江畔集结时,华盛顿为何仍错误地认为中国不会出兵? ☆ 据毛泽东所说,当时举国上下只有一个半人(一个是毛泽东自己,另外半个是周恩来)支持出兵朝鲜,他为何仍力排众议,坚决派兵入朝? ☆ 麦克阿瑟为何一心要把战火烧到鸭绿江?在进军的过程中,他为何又要分割兵力,以至美军节节败退? 冷战背景下,焦点东移。三八线上的一声枪响,不仅让大国领袖夜不能寐,也让数百万生命集于一时一地。该不该打?如何打?战略的考量和战术的决策互有影响。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影响战争的起承转合,将士的临场表现影响各国的政治决策。除了意识形态的抗争,还有地缘政治的考量,苏联虽未曾直接介入,但其对于局势的影响不可忽视,因为是苏联在领导一个阵营抗衡另一阵营,因为是斯大林的零散言论影响了战争的结束时间,一直忽略朝鲜半岛的美国犯险登陆,目的在于捍卫资本主义阵营的信心,而临近朝鲜的中国必须用这场战争来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新生政权,同时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赢得自己的地位。 一直以来,美国人对朝鲜战争不忍言说。本书是60年来美国知识界对朝鲜战争最有力的思考,作者描述了朝鲜战争期间半岛内外的各个国家正确或错误的决策,详尽刻画了战场内外的主角与配角。在其笔下,战争的惨烈撼人心魄,错误的决策让人扼腕,美军的骄横无一遗漏。
  • 父亲的战场

    作者:章东磐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民间调查纪实作品。它让流落在历史之外的那支部队和那段往事,再一次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你泪流满面。 关于中国远征军,国人长时间集体失忆。如果现在上街随机采访,一一询问路人有关这支军队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会茫然地摇头。对于这段学校不教、书店看不到、档案馆查不到的历史,人们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一个甲子之前,在滇西那片美丽的土地上,中国军队参加过一场关乎国家民族存亡的战争,最后用十数万年轻的生命换得了国家今日的安宁。而其中的细节和之后发生在许多幸存老兵身上的故事,至今仍鲜为人知。 在本书作者章东磐之前,已有多位民间学者以不同方式开展了对中国远征军的民间调查。这一次,章东磐和几位同行者决定重走当年远征军之路。他们先后踏上滇缅公路,渡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进行战场调研;他们还寻访到了多位幸存老军人,并用这些垂垂老人昏黄的记忆,记录和分辨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碎片。 作者把几次滇西采访的经历整理成文,辑成了这本《父亲的战场》。二十多篇文章,十来个人物,五六处战场。没有恢宏的大场面叙述,也没有战略战术的专业分析,有的是动人心魄的小细节,和一个个人物命运的波澜诡谲。《石牌》荡气回肠、《高黎贡山》震慑人心、《功果桥》令人扼腕、《松山》惨烈揪心,那场大战和无数小战役的剪影,都被作者一笔一划勾勒出清晰的影像。 书中的人物更是让人不禁落泪。因为每个月得到200元资助而对资助人高喊“共产党万岁”,“我现在一个月可以吃两回肉了”的士兵叶进财;错遇26年牢狱磨难却依然优雅安详、出狱后选择教书育人的上尉张子文;在战友墓前不能自持地颤抖的士兵陆朝茂;为了将战友遗体迁入墓园而到处奔波的刘老伯……曾经英勇的卫国战士,如今命运坎坷的垂死老人,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巨大的落差,真实得让人如受剜心之痛。 作为一部涉及历史内容的纪实作品,书中还对围绕远征军的一些故事和一些所谓的“史实”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力图还原这些历史细节以真实;作者也对所采访老兵 “口述历史”的内容进行了辨识和指正,没有盲目采信,对于其中一些大话和诳语也未做修改装饰,展现出生动的人物原貌。 随书首度发表的近百张美军拍摄的远征军照片,展现了战争当时的地形地貌、武器装备,远征军士兵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这些年轻的士兵可能都没有子嗣,但作者选择《父亲的战场》这个书名,就是为了表达后来人对于我们民族的光荣父辈们最深切的敬意。 全书人物形象刻画细致,战争和战场的描绘画面感强,人、物、事、景的描写均着眼于细节。文字情感浓厚,一唱三叹,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纪实作品。
  • 1944:松山战役笔记

    作者:余戈

    读了这部书,你才会了解,人,可能疯狂到何种地步,也可能英勇到何种程度。 你可以说,这部书填补了后人对这段历史认知的空白。 你还可以说,这将是一部一上架就会获得战史类模范文本地位的作品。 你更可以什么都不说。在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你走到屋角的某处,坐下来,静静地翻开它,然后,开始读吧。 松山战役,可能是在中国最无名的地方发生的最有名的战役。松山战役(包括密支那、腾冲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 当时参战的官兵们,虽然对抗战的最终胜利抱有信心,但是看到日军如此疯狂地顽抗,都不敢相信自己能看到胜利那一天的到来。很多人的想法是,拼光自己这一代人,杀死全部日本男人,也许中国才能熬到胜利那一天! ——余戈 余戈写的这本书,有两个突破,或称两个“正视”:其一,正视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正面表现;其二,正视侵华日军在军事行动上的严密作风。这是历史的态度。 (本书)从军事的、战役的、战术的乃至从具体的战斗过程、具体的战斗细节切入去研究战争史。详实、真切、细致、可感,有具体日期、具体人物、具体地点、具体景象、具体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闻到硝烟,如听到枪声炮声,如见到怒江滔滔翻滚的浊浪,和对岸高崖上日军碉堡黑洞洞的枪眼。 ——朱增泉(中将) 真实战史的血腥拼图。 《1944:松山战役笔记》像一块厚厚的板砖朝我劈面拍来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质量和沉重,也让我长长地吐出了一口鸟气:总算在期待了如此多年之后,看到了一部中国人自己写出的、放在世界战史文学橱窗里毫无愧色的作品。 即使如我这种以读战史为己任的读者,也很少读过如此这般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烈的血腥、烧焦的皮肉、滚烫的弹壳和刺鼻的硝烟味的作品,以致我至今闭上眼睛,都能马上想象出那片寂静的战场下,被太多的鲜血浸泡过的钢铁和铜的腥气以及暗红色的泥土! ——乔良(空军少将)
  • 高卢战记

    作者:[古罗马] 凯撒

    《高卢战记》叙事翔实精确,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很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凯撒所写的《高卢战记》,共七卷,记述他在高卢作战的经过,从公元前58年至52年,每年的事迹写成一卷。凯撒死后,他的幕僚奥卢斯·伊尔久斯续写了第八卷,以补公元前51至52年的空缺。因此,《战记》又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记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
  • 国破山河在

    作者:萨苏

    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国破山河在》一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中国的抗战,以最简陋的武器对抗凶残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很多时候战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众多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反而因此湮没于血与火中。而在敌方的史料中,虽然纪录的目的不同,却也保存了许多中国人为国死难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作者辛勤梳理日方史料,和国内资料互为对证,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重现于我们眼前。萨苏文笔灵动诙谐,将这段沉重激昂的历史,鲜活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摄的历史照片。
  • 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

    作者:[美] 威廉·夏伊勒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作者曾在那里生活过,亲眼看到希特勒是怎样巩固他作为这一伟大而茫然不知所从的民族的独裁者的权力,后来又怎样引导这一民族走向战争和进行征服的。
  • 特战先驱

    作者:业余狙击手

    《特战先驱》恰恰注重于战术层面和细节问题,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军人,演绎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具体的战斗故事!小说由始至终还贯串了一个优秀军人对特种作战的探索。战争是血淋淋的,战争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中的每一个军人都是有血有肉的。
  • 如临大敌

    作者:刘猛

    《如临大敌第一季》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陆军特种部队为了应对反恐怖行动和局部战争的严峻考验,加强狙击手专业训练。他们每年都将各部队最出色的骨干狙击手集合起来,进行强化集训。 经过严酷考验的最佳狙击手被授予荣誉称号——“刺客”。
  • 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

    作者:汤姆·克兰西

    《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故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苏两国争夺星球大战计划和高科技武器优势的背景下,围绕步步紧逼的追捕和骇人听闻的审讯,以及政治阴谋、情报刺探等内容展开。当苏联发展能够在太空轨道中摧毁宇宙空间站的激光武器时,美国中央情报局遂特别动用“枢机主教”来收集“亮星”工程的绝密情报。“枢机主教”潜伏在克里姆林宫已长达三十余年,从未遭到苏联反间谍机构的怀疑,不料此次马失前蹄,落入克格勃之手。为实施营救计划,杰克·瑞安只身深入虎穴,亮出“红十月”号这一杀手锏,逼使克格勃主席救出“枢机主教”叛逃。与此同时,对苏联怀有国仇家恨的阿富汗游击队在美国的支持下,袭击“亮星”工程的实验基地;克格勃渗透进美国研制激光武器系统的“运茶快船”工程,绑架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中情局和克格勃围绕激光武器与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从阿富汗山区到新墨西哥高原,从华盛顿到莫斯科,世界和平就掌握在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手中。
  •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上、下)

    作者:刘猛

    17岁的大学新生小庄,为了追随初恋的女友而暂时休学参军,于是他有了一段异于常人的绿色军营经历。整个故事围绕着亲情、战友兄弟情、父子情展开,是一部真实地记录取中国陆军特种兵成长的心路历程。 故事的主调是悲情的,可是其中也不乏欢快和幽默之处。带有兵味的语言和黑色幽默是这个小说最大的特色之一,因此在网络上连载的时候引起很多老兵和现役军人的共鸣。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和爱情的军旅小说,那种浓郁复杂的情感也是在国内的军旅小说当中比较少见的,通读这冲小说,一个敢爱敢恨、感情丰富的中国陆军特种兵“小庄”在读者的面前呼之欲出,向人们讲述着他人的迷彩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