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存在主义

  • 哲学片断

    作者:克尔凯郭尔

    《哲学片断》内容简介:丹麦哲人克尔凯郭尔在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20世纪的哲学、神学、文学均有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的持久效力并不仅限于由生存哲学、辩证神学和生存神学来概括或衡量。《哲学片断》在知识与信仰、苏格拉底遗训与福音书之间的紧张中展开思想论辩,力图确立新的思想认知——信仰、新的思想预设——罪的意识、新的思想决断——瞬间和新的思想之师——在时间中显现的上帝。
  • 时代的精神状况

    作者:雅斯贝斯

    在这本“小书”中,作者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时代意识并非人来就有,在雅氏的论题范围内,它是西方文化精神在近代发生转向的产物),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对社会形态变迁的作用,讨论了民主政治与贵族理想之间的对立。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不是那种思辨性的历史哲学的反思)作底线,描写了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
  • 萨特引论

    作者:杜小真

    萨特引论,ISBN:9787100051224,作者:杜小真 著
  • 存在与时间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

    作者:S.马尔霍尔

    《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是对《存在与时间》一书的导读,在海德格尔生平与写作的背景下,作者提取其哲学观念中最为关键的概念入手,逐节对《存在与时间》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进而把握了海氏宏大而晦涩的哲学理念。与原著艰涩烦杂相比,《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简洁明了,成为理解海德格尔及其代表作的工具书,对哲学和文化理论学习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大哲学家(上下)

    作者:[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大哲学家》是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也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的写作方法,而是以哲学家著作的独创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详细地阐述了他们光辉的哲学思想。本书确系大手笔写大家的思想风范,学术性较强,资料丰富、层次清晰、思想深刻、分析精辟。
  •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作者: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此书作者七十年代末 涉猎海德格尔哲学, 通过八十年代从未疏于此道, 中经与美欧学术界亲身接触, 取长补短, 以成此书, 应无愧也。 ——熊 伟 本书为国内首部系统评述 海德格尔的专著, 不仅展示出海氏哲学全貌, 清理出其概念框架, 且从中西哲学比较视角界入了 其所关注问题的实质。 尤难得是以作者研究功力之深厚, 化艰涩玄奥为明白晓畅, 且确有己见, 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建树价值。 ——赵一凡
  • 论怀疑者

    作者:(丹)克利马科斯(克尔凯郭尔)

    《论怀疑者》属于哲学思想的自传性作品。基督信仰是生存经验的新生,是个体生存意味的根基之重设,因此,克尔凯郭尔的自传性叙述是基督教信仰论的重要文献。《论怀疑者》并未就怀疑与基督信仰的关系展开论述,这部自传性残篇提供的只是个体思想的历史痕迹,结论性的东西应在克尔凯郭尔的其他著作中去寻索。《哲学片断》正是这样的著作之一。它简洁明晰地表达了克尔凯郭尔思想的基本要求,是自路德之后,基督思想史中唯信论的再一次重大推进,具有思想里程碑的意义。
  • 辩证法的历险

    作者:[法]莫里斯·梅洛-庞蒂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梅劳—庞蒂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1955年出版。全书除前言外,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斯·韦伯的哲学思想;第二章论述由卢卡奇创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三章阐述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立的列宁主义;第四章论述“共产主义哲学中的二律背反”与“行动中的二律背反”;第五章评论萨特靠近共产党的激进立场。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不是要在政治基础上,而是要在政治哲学的基础上罗列经验。”即从政治着眼,考察本世纪以来辩证法思想的历史演变。书中通过阐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来揭露“今天的共产主义”“抛弃了什么,对什么退让了”,从而阐明作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和对列宁主义的仇视。在本体论方面,作者否认物质的客观性,认为物质不是指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而是仅仅指作为实践支撑点的物质,似乎离开实践,物质就不存在,只是抽象的“形而上学”。否认辩证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仅把辩证法归结为主客体关系,而且宣称辩证法“就是连续的直觉,就是对有后果的历史的持续阅读”。自然辩证法“只是在一种次要和派生的意义上”才存在,它是恩格斯从黑格尔那里接受来的“冒险主张”和“最经不起推敲的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所谓“历史惰性”,正是由于把辩证法归于物质而造成的。在认识论方面,作者把主体性的“痛苦关系”看作“大体近似的”实践,但认为实践并不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是一种和阶级意识等同的东西。实践是“无产者的共同境况”,是“一种柔软的可以变形的体系”,“力学中的一种虚拟的矢量,一种祈求,一种状态的可能性,一种历史选择的原则,一种存在的草图”。书中指责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独断论”、“形而上学”、“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在政治上的极权主义”。在历史观方面,作者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认为历史的发展变化不存在绝对真理,全是偶然性的堆砌,认为革命发生并不是历史的客观必然产物,并且把革命和专政对立起来,主张只要民主,反对专政,公开鼓吹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该书出版后,曾受到法国共产党的批评。
  • 生存哲学

    作者:[德]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

    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是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者之一。本书以三篇简短的讲演,概述了作者生存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作者通过对存在问题、真理问题,以及现实问题的阐述,主张比本原上去观察现实,通过内心行为去把握现实。在法西斯统治危及人的生存的时刻,以纯哲学的语言发出了注重人的生存、强调人的自由的呼声。
  • 尼采(全二卷)

    作者:[德] 海德格尔

    《尼采》——我们用这位思想家的名字作标题,以之代表其思想的实事。 实事,即争执,本身乃是一种争辩。让我们的思想去探讨这个实事,让我们的思想去期备这个实事——这个目标构成了眼下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原为作者1936年至1940年间在弗莱堡大学做的讲座,又附加了若干篇论文。这些论文作于1940年至1946年之间。它们是对一条道路的扩建,而当时尚在行进中的各个讲座就在这条道路上为争辩开路。 讲座文本现在是按照内容编排起来的,而不是按课时顺序。但讲课特征仍旧保留下来了,包括无可避免的冗长的陈述和复述。 作者有意地经常从尼采著作中采取同一文本予以多次探讨,当然往往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此类文本也许已经为一些读者所熟悉,甚至是被清楚地认识了的,之所以也保留下来,是因为在每一个已被认识的文本中都还隐藏着值得思想的东西。 文中所作的重复言述乃是为了一再重新去深思若干规定着整体的思想。至于这些思想是否、在何种意义上、以何种广度保持为值得思想的,这是要通过争辩来澄清和裁定的。对于讲座文本,作者删去了一些常见的语气虚词,化解了一些复杂的句子,模糊不清处作了说明,错讹处作了更正。 但成文付梓后,也就失落了口头演讲的一些长处。 总体上看,本书意在审视作者从1930年以来直至“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发表于1947年)所走过的思想道路。因为我在此期间付印的两个短篇演讲稿“柏拉图的真理学说”(发表于1942年)和“论真理的本质”(发表于1943年),早在1930年至1931年间就已经完成了。拙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初版于1951年)收有1936年至1943年之间写的一篇论文和几篇演讲稿,它们只能间接地让人对这条道路有所认识。 如果有读者亲自动身踏上了本书所走过的道路,那他也许就会看到,与“尼采”这个实事的争辩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者:(德)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经典通读》中的一本,《经典通读》是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 从存在到存在者

    作者:[法]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

    从本质上说,存在是奇特的,它撞击着我们,如黑夜一般,将我们紧紧地裹挟,令我们窒息,痛苦万分,却不给我们一个答案。它就是存在之恶。如果说,哲学就是存在之诘问,那它就已经意味着对存在的担承。如果说,哲学不仅仅是这个诘问,那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超越这个诘问,而不是去回答它。超越存在之诘问,所得到的并非一个真理,而是善。 ——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 本书为“彼岸人文译丛”中的一本,所进行的是一项准备性的研究。它纵览了一系列十分宽泛的研究主题,涉及善之难题、时间以及作为向善之运动的与他人之关系。 从1947年至今,书中那些由中心主题il y a衍生而来的叙述,甚至完成这些叙述的结论,都一直在各自层面上保有其意义。然而,某些言说可能过早地阐发了il y a概念可能的拓展。因此,请允许我们指明那些经过拓展至今都还能引起我们重视的要素,如作品第一章中作者对其尝试着进行了现象学分析的懒惰、疲惫、努力。它们都被il y a形式的存在(etre)打上了冷漠、恐怖而又挥之不去的烙印。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il y a本身的描述,以及对其非人的中性(neutralite)的反复强调。克服这种中性的途径就是实显(hypostase),可以说它令比否定更强大的存在(etre)臣服于诸存在者(etres),令实存(existence)屈服于实存者(existant)。《从存在到存在者》中的绝大部分描述都在试图趋近这种实显,这种“置放”(position)。
  • 存在主义

    作者:[美] W. 考夫曼 编著

    从美国世界出版公司1956年版译出。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拒绝归属于思想上任何一个派系,否认任何信仰团体的充足性。存在主义是一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感受,在历史上随处都可以辨认出来,只是在现代才凝结成坚定的抗议和主张。本书收入了不少原著,什么是存在主义?自己拿主意吧。
  • 林中路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本书几乎包含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收集了作者在三、四十年代所创作的六篇重要著作。作者的“存在之真理”和“存在历史观”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批判和当代技术世界的分析,充分显示出一位思想家应有的稳重、冷静和深度。
  • 存在与时间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存在主义简论

    作者:托马斯·R,弗林

    《存在主义简论》与众多研究存在主义的著作相比,作者别具匠心地把存在主义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力图全面展现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人间情怀,深入诠释存在主义思想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血肉联系。不仅梳理了存在主义的缘起、发展和式微的演变历程,还细述了存在主义思想对当代艺术、文学和政治活动的影响,重申了存在主义运动将继续在21世纪的哲学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不可不看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 Existentialism and Human Emotions

    作者:Jean-Paul Sartre

  • 或此或彼(上下)

    作者:克尔凯郭尔

    本书分为两部。上部共八篇,托名“A的论文”。下部共三篇,托名“B的论文”。全书各篇看似各自独立,分别讨论不同的问题,却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或此或彼》意在表明:存在的本质即是选择——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一个比另一个更优越。上部中“A”的八篇作品主要讨论审美的人生态度,构成了“此”。下部“B”的三篇作品主要讨论道德的人生态度,提出了人生选择的问题,并涉及了宗教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彼”。
  • I And Thou

    作者:Martin Buber

    Martin Buber's I and Thou has long been acclaimed as a classic. Many prominent writers have acknowledge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work; students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consider it a landmark; and the generation born since World War II considers Buber as one of its prophets. The need for a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has been felt for many years. The old version was marred by many inaccuraci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and its recurrent use of the archaic "thou" was seriously misleading. Now Professor Walter Kaufmann, a distinguished writer and philosopher in his own right who was close to Buber, has retranslated the work at the request of Buber's family. He has added a wealth of informative footnotes to clarify obscurities and bring the reader closer to the original, and he has written a long "Prologue" that opens up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book and on Buber's thought. This volume should provide a new basis for all future discussions of B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