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书

  • 编书记

    作者:沈昌文等著,郭凤玲编

    三十多位著名和非著名编辑,或书写自己编辑一本书的过程,或书写做编辑的甘苦心得与宝贵经验,他们所讲述的图书背后的故事,并非我们日常所见“前言后语”之类索然无味的“序跋”文字,也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应景儿”之作,而是编辑从幕后走向台前,说以往真正想说而不便说、不能说的真话。 …………………………………………………… 我们所见的,那些外表光鲜、内在出众的好书,它们带给读者精神的愉悦,它们给作者罩上耀眼的光环,它们承载着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光荣使命。我们却很少想到:好书是如何产生的?一本好书,从作者完成创作、把书稿交付出版方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出版过程?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编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在这个幕后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读一本好书,受益匪浅,编一本好书,感慨良多。让我们听一听编辑的声音,听一听,好书背后的故事…… …………………………………………………… “一本图书的产生与质量高低,实际上是编辑决定的。”也许不能概括所有的书,但这是对站在幕后“为人做嫁衣”的编辑付出的辛勤工作所作的最有力的肯定。 ——高艳华 假如有一天我失忆了,要重建记忆,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我曾经当过编辑? ——马学海
  • 废纸劫

    作者:郑振铎

    郑振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藏书家,一个爱书胜于自己生命的文化名人。抗战期间,他留在上海孤岛数年,为国家抢救古籍,使之不致遭受战火或流落国外,他所抢救下来的图书,其文化意义之重要性,仅次于敦煌石窟与西北汉简的出世。本书所选文章皆与“失书”有关,所谓“失书”,实为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文化之劫难,因此书名取《废纸劫》。郑振铎先生的《废纸劫》是一个书痴的絮语,也是普世爱书人的共同密语,更是一个民族对拯救文化之劫难的振聋发聩之语。 《废纸劫》所选郑振铎文,是作者对书、对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呐喊。在作者生存的特殊年代,甚至就在当下社会,“书”遭受着“废纸”般的劫难,本书为我们当下的阅读增加一种声音,再把这种声音放大,让更多的人于此书中寻到自己甚至这个民族的文化天籁。 予素志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寐,耿耿不忘者数月数年。 ——郑振铎 文化之劫比政治之劫、经济之劫更难恢复;甚至要说,政治容或转而清明,经济可能重新振兴,文化的损失则无以弥补。 ——止庵 梁文道:任何失书之人都该看看郑振铎先生的《废纸劫》 “文化之劫比政治之劫、经济之劫更难恢复;甚至要说,政治容或转而清明,经济可能重新振兴,文化的损失则无以弥补。”谨以此书呼吁当今中国文化之复兴! 失书(代序) 梁文道 有一位朋友在香港搞民间书展搞了好几年。与困处室内人声鼎沸的官办大型书展不同,他喜欢在露天空旷处晒书,任一家大小如游园般地穿逡其中。白天在上,足下绿草,所以不叫它书展,但称之为“书节”,意思很好。去年书节,朋友又想出了新招,请几位读书的名人公开所藏,拿十本“对我最有意义的书”出来展示。承蒙不弃,忝列名人,于是挑了又挑,干脆凑足十一本给他。两个月后,才知道我那十一本书连同他人的藏品一并给盗去了,不余半本。朋友当然很愧疚,但他底下的人大概觉得无所谓,要一再催促之下才给我一张失书名单,并保证替我一一购回。购回?我想他们大概不太知道什么叫做“对我最有意义的书”吧。德里达有本悼友文集,书名改得好,《死亡,每一个世界的消逝》。同样地,对于爱书人而言,每一本书的失去也都是一个世界的消逝。 收到部分偿书之后,就更证明了我的担忧。且看柏拉图对话集之《苏格拉底的申辩》,我失去的那本是上世纪古典学名家柏奈特(John Burnet)翻译的《Euthyphro,Apology of Socrates,Crito》,英文希腊文对照。与他们替我补回的那个今人新译版根本是两回事,这是不懂行情。再看《胡适文存》,我那四卷本是民国七十二年的台湾远东社翻印,不算什么好版本。可原书精装四册,朱红封面,是伴我成长的启蒙书,如今独遗首册,又能去哪里寻回呢?《百年孤寂》英文版当然买得回来,然而我借出的是2006年英国Folio Society精印重制,装帧雅致,插图秀美,虽非签名首版,其价值也非一般市面通行者可比。其余各书若非昔年师长赠赐,就是别有故事。比如说孔恩(Thomas 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是我在加州柏克莱一家老书店买的,那家令人难忘的老店现在已经停业了。那本周作人编的《明人小品选》,曾经塞在背包里伴我走过长江蜀道,旅次中不时翻阅辄有所得。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当年买它的时候,我既没听过这位大家也不知道这部名作。但在洛杉矶的阳光底下,商场喷泉反照出的彩虹旁边,我打开了它,书里的欲望之城Isidora的甜美清泉与明艳色彩不只异常地相类于身边的环境,同样地华丽,同样地虚幻;这本书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对文学的看法。这十一部书中的折痕,字行间的画线,一切一切全都消失了。每一本书的失去,果然都是一个世界的结束。 任何有过这种惨重损失的人都该看看郑振铎先生的《废纸劫》,乃知失书有其大小,自己的珍藏尽散为小,整个文化的泉源断绝是大。正如止庵在《废纸劫》台版序文所言:“我读《史记》,见《儒林列传》所云:‘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于齐鲁之间。’每每感动不已。”没错,这的确是要感动的,因为这段话说明的正是中国文人最重要的一种精神传统:不忍往圣所传尽散于吾辈之手,乃有兴灭继绝之志。 伏生一介书生,以身犯险,最终虽“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然而就是这二十九篇使得齐鲁之地重新得聆古人之,奠定了汉儒乃至于后来整个中国思想传统的基础。当年伏生把书藏在墙里,本是件多么不起眼的小事,可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又是个多么伟大的成就呀。更重要的是就算伏生也料想不到他偷偷藏起来的那些书日后竟有这么大的影响吧,他就只是凭一股感觉,一股不忍之情,把那些书埋在砖土之中,再看它们渐渐消失眼前,也不知日后自己身在何处,不知它们是否还能重见天日。但这一刻,他唯一要做也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前人的遗产避开秦火,期诸后人,交托历史。 郑振铎先生是位大藏书家,一生努力考掘中国俗文学史,编辑过的书刊不尽其数,翻译了《国际歌》的歌词,还发明了“漫画”一词。可是就像止庵兄所说的,他毕生最大的成就或许还是在抗战期间抢救文献的艰难工作。 那时候,炮火中郑先生不知失却了多少私人藏书,其中“元版的书数部,明版的书二三百部”,而他醉心的清人文集收藏竟有“手稿数部,不曾刊行者也同归于尽”。但他最介介于心的,不是数十年心血的沦亡,却是对不起古人。都已经是什么时候了,人家要不是弃笔从戎,就是写些鼓舞士气的爱国文章,一生爱书如痴的郑先生却还在念着收书藏书。眼看国家将亡,同辈友人也多不了解他到底在干什么,觉得他无聊。可是郑先生一方面看见许多珍稀古籍正不断流入外人之手,觉得以后中国人竟要到了外国才看得见中国书是荒谬的奇耻;另一面则不断目睹战火之中被焚成纸片的文献飞舞成灰,他如何不慌,如何不急? 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藏书计划,转而为国收书。“我甚至忘记了为自己收书。我的不收书,恐怕是二十年来所未有的事。但因为有大的目标在前,我便把‘小我’完全忘得干干净净”。一开始靠的是个人力量,和北方书商抢书,人家背后要不是财雄势大的外国图书馆,就是正在搜寻各地方志的日本人(郑先生认为这些日本人有战略的野心,目的是规划行军路线和未来的长期统治),他怎抢得过人家呢?有一回他在市面看到一堆好书,也不管阮囊羞涩,硬是全部要下,“时予实窘困甚,罄其囊,仅足此数,竟以一家十口之数月粮,作此一掷救书之豪举,事后,每自诧少年之豪气未衰也……然予力有限,岂又能尽救之乎?戚戚于心,何时可已!每在乱书堆中救得一二稍可存者,然实类愚公之移山也。天下滔滔,挽狂澜于既倒者复有谁人乎?” 接着那几年里,他先是以一人之力为国救书,后来才得到重庆方面的支援,大手入市,把当时中国图书由南往北流的趋势逆转过来,尽收民间一切有价值的珍本,为文化存一丝命脉。虽有钱买书,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为避敌人耳目,有家不归,老在朋友处挂单,身上永远有一包换洗的贴身衣衫和牙刷毛巾,耳目永远留意街角的阴影和背后突然响起的脚步。买书,要秘密地买;庋藏,要秘密地藏。等到把书偷运出去了,又要挂心战火会不会波及海运的路线。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满足。“我甚至忘记了为自己收书。我的不收书,恐怕是二十年来所未有的事。但因为有大的目标在前,我便把‘小我’完全忘记得干干净净。我觉得国家在购求搜罗,和我们自己在购求搜罗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自己的珍藏付之一炬固然可惜,但若有了更大的眼界,胸怀就不同了。 相比之下,我不见了几本书就实在算不得什么了。坦白讲,对于那趁乱在书节中窃去书本的人,我反而发不出什么脾气。不是因为我觉得“雅贼”特别可以原谅,而是因为我对他有点期盼。我猜他费这番周章,应该还不至于把赃物拿去当废纸卖吧,我希望他能好好看看那些书。例如《胡适文存》,曾经启蒙过我,后来束之高阁,隐蔽蒙尘;现在在他手上,又会带给他些什么呢?就算他不看,转卖给旧书商,它也总有面对另一个读者的一线生机吧。 我曾经养过一条肥肥胖胖的可爱金鱼,叫做多多,名字的来源是《芝麻街》里Elmo的金鱼多乐希(Dorothy)。我曾经还有一幅多多的铅笔画像,夹在我喜欢的一本书里当书签,任何时候翻开都能看到多多的样子。后来,多多死了,而那张书页里的图画如今则随着书本散失在一室书堆之中,欲觅无从,不知去向,恍如一尾在海中迷路的鱼。木心《同情中断录》的序言,就只是短短一句触目惊心的话:“本集十篇,皆为悼文,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其实书亦何尝不是如此,我曾拥有,我曾读过的书,在我的生命中都只是行过而已;行过,走了,无所谓完成,亦无所谓终结。藏书与藏书的失散,有时候真是不太重要的。每一个人的藏书都是他暂时淤塞的浅滩汐湖,终有流出冲散的一天,终有回到大河海潮的一刻,本来就非我所有。那些注定没有流传价值的,就活该蒸发,回归大气。所以无意义的书,不妨尽成废纸,且还有再用的价值,堪比器官捐赠。至于我所宝爱的那几本失书,这就叫做回归大海,被解放出去了,未必不可说是幸事。在我有限的见识与生命里,它们行过,如此而已。多多走了,重新加入这第三行星的能量循环。它的画像却还在,囚禁于一本迷路的书。我还能再见到这条鱼吗?不知道。或许未来的某天,他和夹藏他的那本书会一起释出,离开我这座小小的汐湖,游进书摊之中。甚至及我身后,他会出现在另一个读者的眼前,那人虽不知这尾鱼的来处,他却早已摆脱了名字的束缚,兀自摆尾,可爱如昔,与书同在,一起自由。
  • 书店风景

    作者:钟芳玲

    “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然而最最吸引人的,还是书店风景。” 二十多年间,本书作者游走于东西方书业,走访上千家书店,撰写这部引领潮流的《书店风景》。几经修订,本书早已成为爱书人、藏书家、出版者、书店迷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圣经。 如同作者一样,每个人心中都存有一幅幅难忘的书店风景。时光飞逝,书店或许消失,风景因而改变,但岁月不会忘记留下痕迹。就让《书店风景》陪着喜爱书(店)的你我,编织属于自己的记忆。 作者特为2012年精装版撰写了新序,重新创意装帧,降低定价,与《书店传奇》及《书天堂》(增订版)统一风格,构成美轮美奂的“书话三部曲”,是爱书人的典藏佳品。 作为钟芳玲的成名作,本书介绍了众多西方知名的地标性书店、主题书店、二手书店与古书店,是第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中文专书,引发华文世界书店书写的风潮。新版设计精美,编排独特,作者借此向自己所钟爱的阅读志趣、古董书收藏的爱好致敬,也希冀广大读者能从中感受到纸质书所独有的魅力。 钟芳玲“书话三部曲”包括《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在内容上相辅相成、设计风格上同中有异,全面展现女书人钟芳玲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与写书的完整心路历程。铜版纸全彩印刷,值得广大读者和藏书者收藏。
  • 独立书店,你好!(第二季)

    作者:薛原,西海固

    本书全面描述中国各地人文书店(含人文书吧),即文人笔下的中国人文书店风景。由各地的作家学者以他们的亲身体会和多年观察来描绘和展现各地人文书店的生存状态。书店被称为反映一座城市人文风景的窗口,也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内涵的缩影,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书店,从书店的生存状态也可以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该书主要介绍台湾、广州、天津、长春、昆明、哈尔滨、沈阳、银川等《独立书店,你好!》中没有收入的城市的独立书店,以及北京、长沙、西安等城市中的其他优秀的独立书店。
  • 买书记

    作者:张恒

    谁能一口气说出北京的旧书店、旧书摊,谁能像书痴一样为了一本书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淘书与购书之乐的艺术随笔或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爱书之人自书所得之乐。
  • 最伟大的书

    作者:(美)A.爱德华·纽顿

    本书是美国著名藏书家爱德华·纽顿的代表作之一,主要介绍他收藏的各种珍稀版本圣经的故事,从古登堡圣经到英国十六、十七世纪出版的各种珍本圣经。还有他书话写作的机缘、美国古书收藏家贝弗利·丘的藏书事迹等,配以美轮美奂的书影、老照片和绘画图片,读来赏心悦目。
  • 藏书之乐

    作者:(美)A.爱德华·纽顿

    本书是纽顿的代表作,谈他收藏的珍本书,里面谈到了追寻名著手稿的艰辛,还有鲍斯威尔、约翰逊、王尔德等名家掌故,以及在收集过程中得来的文坛逸事,配以书影和作家照片,很有阅读和收藏价值。与老版相比,本书新增八篇文章,使全书成完璧。
  • 读书记

    作者:张恒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畅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源泉。书籍改变了世界,读书丰富了人生。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经历、读书方法、读书经验,以及读书之意义所在的艺术随笔或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读书之丰富意蕴。
  • 书与书话

    作者:《万象》编辑部 编

    《书与书话》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书店、校园、文学会、集社、地摊,放眼望去,必能发现一本书——《挪威的森林》,那个最令人崇拜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还有浸润其中青涩而朝气蓬勃的十七岁光阴。逢人就会被问及编辑推荐:看《挪威的森林》了吗?逢人就会听到编辑推荐:爱死村上君了! “出名要趁早!”因为这一句,记住了一个名字编辑推荐:张爱玲。 “谁与更衣,为何对照,女为谁容?”因为这一句,爱上了这个名叫“张爱玲”的女子。 她笔下的中国男人,对中国女人无条件或有条件的爱,靠得住或靠不住的爱,无不藉借着对衣装的“观感”而诡异地呈现。古人曰编辑推荐:“女为悦己者容”,张爱玲问编辑推荐:“谁与更衣,为何对照,女为谁容?” You are a cheap guy. 这是香港人口中的“你这个贱人”。完全不同于英文祖先的表达编辑推荐:you are a mean man. 但香港人却用的乐此不疲。实际上“cheap”“下作”这一摩登的含义早在穆时英的小说Craven“A”中就存在了,而且她的小说中不乏这种“cheap”女人,早已在旧上海文坛坊间流传开来。 这些存留于纸上的沉香流迹,静处于五湖四海、犄角旮旯的美言、美事、美服、美景、美意,灿烂了那些心头一抹忧伤的灵魂。 《书与书话》是《万象》杂志首次推出的分类主题式作品集之一。《书与书话》内容上集中表现一些历史上有名或有争议的书籍的生命历程、以及一些书籍的不同派别、不同学者的不同阐释,文风上即像上述所列村上春树、张爱玲以及穆时英一样,趣味性强,知识性亦浓厚。
  • 藏书票之爱

    作者:子安

    藏书票一直是读书人的最爱,随着国人读书兴趣的提升以及各种收藏热的兴起,近些年来,藏书票开始在国内读书圈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藏书票的专业知识。国内藏书票发展较晚,藏书票又属于小众范畴内的事物,作者继《西方藏书票》对西方的藏书票进行系统解读之后,集个人之藏品中的精品(尤其是与阅读、与文人、与书籍相关的藏书票),进行个性解读与阐释。
  • 书趣

    作者:奚椿年

    这是一本谈书的专门之书,分为书史篇、著书篇、藏书篇、读书篇四部分。书中所收录文章既独立成篇,又相映成趣,记述了与书有关的诸多史实与逸闻掌故。诸如最早的做书材料为竹简木板;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汉高祖刘邦用儒冠溺尿以侮辱斯文;读书人为求名利而做伪书;藏书家视宋版如黄金;等等。此外,遴选多幅与书有关的插图于行文之间,以明示读者。
  • 书天堂

    作者:钟芳玲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 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书的所在就是天堂之所在。” 本书是作者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有关书的书”,记录了作者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 博尔赫斯曾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 而本书作者所呈现的, 正是书本、书人(Book People) 与书地(Book Places)构筑出的“书天堂”。“书”的定义虽因时间与科技的演进而蜕变,但无论是身处西方或东方、旧世代或新世代,只要对书怀有深深的热情与偏爱,那么“书天堂”便会为你而敞开。 《书天堂》2012年修订版,较之旧版,新增三万多字,更新图片约二百幅,封面与版式全新设计,与《书店风景》(增订版)及《书店传奇》统一风格,构成美轮美奂的“书话三部曲”,是爱书人的必藏佳品。
  • 伦敦的书店

    作者:杨小洲

    “从法兰克福书展开始,晶伦敦、巴黎返回北京,隔数日,再往伦敦买书,中国书虫来到异域,满眼春光秋阳山花烂漫,以往度过欧美书虫们写的淘书故事都不记得,全靠自己心领神会,好在胆大人性,见好就收,回首一望,淘书经历别具滋味,返北京后写下逛书店体验,用英伦式风趣幽默外加一点俏皮笔调,纪录两次伦敦淘书之悦,陶然其中自述换了,由起笔到出版历时一个半月,记伦敦书店十篇,结集配图,便有了这本逛书店之伦敦篇:《伦敦的书店》。”——作者自序。
  • 业余书店

    作者:邱小石,阮丛

    《业余书店》如实记录了独立书店读易洞的成长历程,内容涉及书店经营的故事、乐趣与思考的方方面面。 有三段文字可简略提炼《业余书店》: 1、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2、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3、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度最佳小书店”称号。颁奖词这样写道:店主说,开书店是无经济压力条件下的个人乐趣。这间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的书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在大书城林立、网上书店扩张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
  • 卖书记

    作者:曾孜荣 等 著,郭凤岭 编

    万圣书园老板、朴道草堂书店创始人、读易洞洞主洞婆、西西弗书店原副总、蜜蜂书店负责人,以及北京今日美术馆、蒲蒲兰绘本馆、时尚廊书店、湘潭崇文书店,联手出版业内名人聂震宁、滕晓玲、安波舜、谢锦等各路人马,讲述与卖书有关的故事,抒写卖书生涯的苦乐,解答关于图书销售的疑惑。可以从中拾取他们卖书经历中点滴之乐趣,还可以掩卷沉思,反思中国图书之现状,展望文化中国之未来……
  • 书痴闲话

    作者:吴兴文

    台湾作家吴兴文兄又来上海了。此行短短几天,他要参加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人文艺术风采———西方文化名人藏书票特展”的开幕式,展出的所有藏书票原作都是他的珍藏;他要为新著《我的藏书票之旅》(2001年8月北京三联书店初版)在上海的首发式签名售书;他还要为海峡两岸作家捐助台湾地震灾民义卖募集签名本,真够他忙的。 说兴文兄是作家,其实还不够全面确切。他当然写得一手淡雅清通、富于书卷气的好散文(可惜我为他编选的《书痴闲话》散文集至今还“待字闺中”,未能与大陆读者见面),同时对中国现代文学及台湾地区当代文学也造诣颇深,在史料的考证整理方面尤见功力,多年的台湾文学年鉴和每月一次的“台湾文学新书”均出自他的编纂。他又是台湾富有成就的编辑出版家,顾颉刚的读书笔记、台静农的晚年论著、黄仁宇的一些史学名著,以及近年轰动学界的《胡适与韦莲司》等书,都是他编辑的。他还是台湾屈指可数的藏书家,有在北京琉璃厂“海王村”一次“抢购”数十种名家签名本的纪录,至今还是北京“潘家园”和上海文庙古旧书集市的常客。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兴文兄自九十年代初起醉心于收藏藏书票。他从搜集当代中国版画家的作品入手,逐渐扩大到日本和欧美,追溯到十八、十九世纪。他不但发现了国人最早使用的“关祖章藏书票”,与李桦、杨可扬、范用等文化界前辈结成“忘年交”,而且经过十多年的不懈搜求,终于成为继叶灵凤、黄俊东、董桥之后又一位中国藏书票收藏大家,同时还出版了《票趣:藏书票闲话》、《图说藏书票:从杜勒到马蒂斯》和《藏书票世界》等著作。就收藏欧美藏书票名家精品之多,研究藏书票历史和文化蕴含之深,兴文兄足以称作海峡两岸第一人。 这次在上海图书馆展出的百多款欧美文化名人藏书票原作,票主从艾略特到厄普代克、从卡莱尔到霭理斯、从毕加索到康定斯基、从华盛顿到爱德华八世,都是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就是在西方,也已难得一见了。它们是兴文兄藏书票宝库中的珍品,是他历年苦心搜求的丰硕成果。几乎每枚精美的藏书票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对这些故事的追索,形成了兴文兄这部最新的从文字到配画到装帧设计都令人爱不释手的《我的藏书票之旅》。跟随兴文兄用深入浅出、趣味盎然的文字写成的这部新著在迷人的藏书票世界中旅行,我们读到的是一位爱书人对浓缩西方人文艺术精华的藏书票风景的精心发掘和阐释。兴文兄的《我的藏书票之旅》给我们读者的启示将是多方面的。
  • 书店之美

    作者:田原

    《书店之美(20家文化地标书店的精神向度)》内容简介:世上最安宁的地方,莫过于书店;世上最能令人沉浸其中的地方,莫过于书店。每个人心中都存有属于自己的难忘的书店的风景。每家书店都将成为每一个阅读者心中的栖息地。《书店之美(20家文化地标书店的精神向度)》通过优美的文字、亲身的感受,带引读者一同去发现人文书店之美…… 在一个城市里,书店应该是灵魂流动和休憩的小地方。因为这些小地方,我们这块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陆方才显得不那么粗糙和荒凉,而像一块庞大的蛋糕。北京、上海、南京、厦门、郑州、西安……在庞大的楼群、穿梭的街道中间,隐藏着那些安谧而静美的书店,它的门把手、楼梯、盆栽、窗户,一切的一切,如同空气,若即若离。
  • 书情书色二集

    作者:胡洪侠

    《书情书色二集》内容简介:买得珍爱之书打死也不卖,一乐,笑傲江湖也,卖掉某书顿时后悔复高价买回,一乐,收本复失地也;见好书流落地摊,虽自己有藏仍坚决购回,一乐,救风尘也;在书店见自己大作单卖特价即尽数买回,一乐,领走失的孩子回家也……
  • 好书之徒

    作者:陈晓维

    本书是一本以藏书为主题的随笔集,旧书、旧人、旧时、旧事通过别致的文字展现于面前,鲜活动人。通过藏书,展现了陈梦家、贺天健、张伯驹、梁宗岱、李平心、沈祖棻等一批名人的风貌。
  • 在书店

    作者:杨华

    感性而敏锐地感受着,一个文化街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时 代,给予的一切,灵活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书业昌盛时,它海纳百川,既做图书交易,又作文化沙龙,成为时尚 地标;书业凋零时,它马上收拢起来,挪个地方,换个小空间,又继续低 调地生存。 它是一个活物,不断演化,充满生命力…… 这一起,都发生《在书店》。 《在书店》由杨华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