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死亡

  • 如果不得不离开

    作者:[美] 萨缪尔·哈灵顿

    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怎样的与世长辞才是好的选择?有超过30年从医经验塞缪尔·哈灵顿(Samuel Harrington)博士,通过自己与其父母、病患的亲身经历,对“如何走好最后这一程”,给予了详尽且深入浅出的分析。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义了何谓“更好的死亡”,以及医疗体系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的虚假;第二部分描述了六种主要慢性病的进程和临终阶段的状况,第三部分提出了临终关怀和具体的准备工作。

    本书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的更大意义,是让我们重新看待“死亡”。或许现在就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为时尚早,但对于一个已经成年的人来说,为这最后一步做出打算永远都可以再早一点。如果你依然觉得有些困惑,那么对你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迈出这一步。等到了恰当的时机,你自然就会明白:为最后一程做好规划,就能让自己保有哪怕一点点自主和一点点尊严。

  •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

    作者:王兴

    家人得了癌症,我该怎么办?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如何跟医生有效沟通?

    要不要告诉家人他得癌症了?

    癌症病人饮食有哪些禁忌?

    工薪阶层该如何有效应对癌症带来的经济压力?

    什么时候该放弃治疗?

    临终关怀该怎么做?

    本书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肿瘤科主治医生为癌症病人家属写的书,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以幽默诙谐而不乏温情的叙述,解答了癌症病人及家属广泛关注的困惑和问题:如何正确就医?如何与医生交流?如何决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如何正确看待癌症?怎样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掌握哪些护理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如果大限来临,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作者不仅分享了科学、系统的医学指导意见,便于病患和家属查询、借鉴,也揭示了很多“只有医生知道”的行业内幕和医学从业者的酸甜苦辣,富有亲和力和实用性,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 梦海

    作者:[德]妮娜·乔治

    ●全球销量超150万册、感动多国读者的《小小巴黎书店》,作者全新小说!

    ●弥留之际,我们或我们爱的人,会经历什么?

    ——生死之间一片“梦海”,过去现在重叠交错,如果能重新回到那些改变了我们一生的重要时刻……

    ●德国文坛重量级作家妮娜·乔治“告别三部曲”最终章。

    ——《梦海》写作于妮娜父亲骤然离世后,她用这本小说挽留的,是与父亲共度的时间。

    ●《小小巴黎书店》里,我们一路追寻,最终学会好好告别;《梦海》中,开篇即车祸意外,为了告别,我们开始一路追寻。

    ●让我们用故事,补上那堂告别课——

    在我读过的有关生死的书中,《梦海》是最具洞察力的。——美亚前 50 名评论人VINE VOICE prisrob

    这本书探讨了那些戛然中止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带有一种萦绕于心、引人遐想的魔力,是读书会和阅读俱乐部的完美首选。——《出版人周刊》

    妮娜·乔治写透了生活中的恐惧与无常,以及我们避而不谈的:死亡。——美国读者

    这是一个哀伤而深刻的故事,关于渴望、怀念,以及错失良机的痛苦。——《科克斯书评》

    一本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令人深深触动的小说,它深入探索了生命中一些最让人难以忘却的问题。——《书单》

    诗意的文笔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情节新颖独特、引人入胜。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美国读者Amethyst64

    .

    【内容介绍】

    【我们都会好奇,在弥留之际,我们或我们爱的人,会经历什么。】

    ——————————————————

    套上一件罩衫,给手和前臂消毒,再用口罩遮住口鼻。

    这里看起来像是一个难民营,因为人们叫的不是昏迷病人的名字,而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A3,血糖下降。”

    “B9,情绪不稳定。”

    我的父亲是C7,是“僵尸”之一。

    13年来,我第一次见到他。

    ——————————————————

    亨利曾是一位战地记者,善良、疏离,热烈又冷淡;他周游世界,愿意在宿醉的清晨去任何地方,除了家。他有一个13岁的儿子萨姆,只在孩子出生时得到过一张照片,此后从未得见。亨利的紧急联系人始终是前女友埃迪,这个名字也出现在他的遗嘱里,但在两年前,是亨利决然放弃的这段感情。

    那是他等了很久的一天——

    素未谋面的儿子萨姆,邀他相见。

    可就在那一天,他撞上汽车,陷入长久昏迷。

    亨利孤独、矛盾而迷人的一生,就此成了谜。

    他来到了生与死之间一片虚无的“梦海”里,他的过去与现在重叠交错。亨利不断做着梦,重新回到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重要时刻……

    而隔着那层羽绒被般厚重蓬松的麻醉剂,萨姆和埃迪也想知道,那些没能问出口的话,该如何才能得到解答……

  • 这里无事发生

    作者:[芬兰]赛尔雅·瓦哈瓦

    ☆对于承受伤痛的人来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就是一句废话。

    ☆国际上成绩 斐然的芬兰小说,温暖席卷半个欧洲,超20国争相出版!

    原版出版6年持续热销,横扫欧洲各大重要奖项:荣获2016年欧盟文学奖,入围2021年度都柏林国际文学奖长名单,被芬兰公认的权威文学奖“芬兰奖”提名,同时作为“极具国际潜力的小说”提名火炬手奖;作者还曾获劳拉·赫维萨里文学奖 (the Laura Hirvisaari Prize) ,提名赫尔辛基Sanomat文学奖、鲁恩伯格奖(the Runeberg Prize)等,是芬兰当代文学绕不开的名字!

    ☆《这里无事发生》回应着每个人生命中的艰难时刻,当生活只会要求你尽快捱过去时,它会陪你留下、陪你追问,多留一点时间给伤痛,是走向疗愈的第一步。

    ☆一部适合在夏天树荫下、冬天火炉旁阅读的小书,文笔天真诗意,一个下午就能读完;国际经典小开本装帧,高含棉封面+瑞典轻型内文,轻盈便携!

    ☆致那些还没有被时间治愈的人——不忘记也没关系。

    ——————————————————————

    【内容简介】

    你可能不知道,冰是最常见的飞机坠落物,萨拉的妈妈就死于这样一块从天而降的冰。大人们都在说:“希望时间能治愈伤痛吧”。但“时间治愈伤痛”对萨拉来说,是一句一点用也没有的废话,因为萨拉和爸爸的时间不再流逝,他们被困住了。

    几年后,萨拉的爸爸再婚,一切看似回到了正常轨道上,爸爸带着萨拉和怀孕的新妻子一起回到曾经的房子生活。萨拉听到爸爸对新妻子提起意外离世的妈妈:“她整个人都是那样不真实,好像是从电影里剪出来的。也许她正需要那样的死亡。”

    萨拉不明白,为什么曾经痛哭哀号的爸爸,正若无其事地坐着,满嘴“哦,是啊,这个情节放在故事里挺合适的”,忘掉过去是这样轻松的事吗?

    ——————————————————————

    【媒体评论】

    “《这里无事发生》令其他以儿童视角讲述的故事黯然失色……一部精雕细琢、温情脉脉的小说。”——《文学评论》

    “《这里无事发生》是一个辛酸的故事,描述了被扰乱的人生、被撕裂的身份、被延迟的悲痛、被理解的渴望和人类对摆脱困境的需求。”——欧洲文学网

    “《这里无事发生》描写了绝望寻觅人生意义的人们,文笔温柔诗意,犹如散文,却不失剃刀般的锋芒。”——《慕尼黑水星报》

    “苦乐参半的温情之作,《这里无事发生》讲述了人生中微小的悲剧、所有人命运中的偶然转折,以及点缀着整个人生之旅的悲伤路标。”——《维多利亚书评》

    “《这里无事发生》讲述了可怕的偶然事件怎样左右人生的走向,脑洞大开,发人深省……瓦哈瓦对萨拉的塑造令人想起马克·哈登《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中第一人称叙事给读者带来的亲密感,也示范了简洁的语句在强大作者的手中能发挥出怎样的力量。”——Booklist星级评论

  •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作者:阿梅丽·弗里德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述爷爷去世了。全书通过小布鲁诺的视角,描述爷爷的样子。对爷爷去哪里的追问,让读者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到失去亲人的哀伤与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 伊凡·伊里奇的死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1886)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 獾的礼物

    作者:华莱

    《獾的礼物》中獾是一个让人信赖的朋友,他总是乐于助人。他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这天晚上,他对月亮说了声晚安,拉上窗帘。他慢慢地走进地下的洞穴,那里有炉火。吃完晚饭,他写了一封信,然后就坐在摇椅上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在跑,前面是一条长长的隧道。他愈跑愈快,最后觉得自己的脚离开了地面,觉得自由了,不再需要身体了。 第二天,狐狸给大家念了獾留下来的信:我到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去了,再见! 下雪了,雪盖住了大地,但盖不住大家的悲伤。 春天渐渐临近,动物们开始串门,大家又聊起了獾还活着的日子。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獾学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领带,这些技艺,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互相帮助。 最后的雪融化了,融化了他们的悲伤。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谢谢獾给他们的礼物。他轻轻地说:“獾,谢谢你。” 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苏珊·华莱的儿童图画书首次亮相,就一鸣惊人。她迷人的插图将伤心的文字衬托得十分完美。
  • The Book of Dead Philosophers

    作者:Simon Critchley

    “To philosophize is to learn how to die.” —Cicero; assassinated by order of Mark Antony “One who no longer is cannot suffer.” —Lucretius; suicide, allegedly driven mad by a love potion “Life is solitary, poor, nasty, brutish, and short.” —Hobbes; died in bed, age 91 In this collection of brief lives (and deaths) of nearly two hundred of the world's greatest thinkers, noted philosopher Simon Critchley creates a register of mortality that is tragic, amusing, absurd, and exemplary. From the self-mocking haikus of Zen masters on their deathbeds to the last words of Christian saints and modern-day sages, this irresistible book contains much to inspire both amusement and reflection. Informed by Critchley's acute insight, scholarly intelligence, and sprightly wit, each entry tells its own tale, but collected together they add up to a profound and moving investigation of meaning and the possibility of happiness for us all.
  • 死亡与解脱

    作者:黄应全

    绪言:死亡与解脱间难解之缘 第一章:死亡解释 1、原始的死亡解释 2、科学的死亡解释 3、哲学的死亡解释 第二章:以死解脱——安乐死 1、以死解脱的需要 2、以死解脱的种类 3、以死解脱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从死解脱(一)——淡漠死亡 1、死亡恐惧 2、常人的漠然 3、哲人的超然 第四章:从死解脱(二)——超越死亡 1、原始信仰式超越 2、文明信仰式超越 3、世俗式超越 结语
  • 自杀研究

    作者:李建军

    题  记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 如果说自然死亡是人生的句号,早夭或病故是一串省略号,那么,自杀便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序  言 作为一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混迹于社会学界的学术出版人,我与建军老弟认识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我和他相识的机缘,是因为我长期担任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他从2005年起担任贵州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学术的交集使得我们最近几年来的联系与合作非常密切。 2008年,贵州省屯堡研究会获准成立,建军老弟兼任会长;我担任领导职务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担着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出版任务,早在2006年,我社就出版过以“屯堡第一村”——九溪村为研究对象的《屯堡乡民社会》。在建军老弟的斡旋下,屯堡成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实践点之一。 我们因项目、图书而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对贵州的山、贵州的水、贵州的人,尤其是贵州的学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或许这是因为安顺屯堡人乃明代屯军后裔,他们的祖先从中原和江南各省客居贵州,以其勤劳和聪明能干,在贵州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独特的“屯堡文化”。建军老弟的祖上从江南随大军征战至云贵高原并在那里铸剑为犁、耕读传家,其母亲也是在20世纪上半叶因为战争的缘故从江南迁徙至云南的。我听他说过,他祖爷爷的墓碑上刻着:“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首金陵是故乡。”我也是客家人,许多年前我的先祖从江南辗转迁徙到福建。相似的经历,使得我与建军老弟在地缘上亦颇有亲近感。正是因为这样,当建军老弟要我为他的《自杀研究》作序时,我欣然命笔。 自杀在人类历史上不绝于书,关于自杀的研究自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古老的课题。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宗教界人士、精神科医生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孜孜矻矻,从原因、背景,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心理因素等各方面对自杀现象进行过探索。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之作。 自杀研究序言就我所知,建军老弟对自杀问题的研究有一个痛苦的开始。他对自杀现象的关注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时,他身边几位对他很重要的人都离他而去,这让身为学人的他很是痛苦,也深深激发了他对自杀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兴趣。当时,他看了一大堆叔本华、尼采、加缪等人的经典著作,发表了第一批研究文章。2007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和《自杀行为的社会文化研究》这两本书。其中,《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还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2007年第14期摘编发表,并呈报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自杀研究》,是建军老弟20多年来对自杀问题潜心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杀行为的社会文化研究”的最终成果,亦是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研究”的结题成果。在这部60余万字的大书中,建军老弟系统梳理了自杀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比较了各国自杀手段、时间、场所及人群分布状况,对我国农村女性、青少年、老年人这三个自杀率较高的群体的自杀原因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深入剖析,揭示了传统价值观、社会文化习俗、宗教观对自杀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自杀防治的国家进路。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期,作为社会病之一,自杀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伤害,而且使其活着的亲朋难过、不安,还是影响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加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出现了不少因自杀而产生的“失独家庭”。据统计,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无论是出于崇高的目的还是出于怯懦的逃避,自杀都是人类弱点最集中、最凝练、最深刻、最简单的体现。如果说自然死亡是人生的句号,早夭或病故是一串省略号,那么,自杀便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从上述层面来说,对自杀现象与自杀问题进行研究是学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建军老弟的这部巨著,洋洋洒洒,旁征博引,不可谓不全面,在有效控制自杀率、努力减轻自杀这一社会病的危害方面,堪称具有时代性意义。但愿建军老弟这部专著的出版能发挥学者应有的责任与作用。 谢寿光 2013年10月于北京马甸 序章 自杀,一个都太多! 何谓自杀?广义上说,自杀是指自杀的主体蓄意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该定义强调了个体致死的动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自杀学”的创始人爱米尔•杜尔凯姆(Émile Durkheim,1858~1917)最先提出了自杀的完整概念: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称为自杀。 死亡,本是不可逆的、人人都无可奈何地必须经过的生命历程。自杀,显然是一种非正常死亡,它不是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然、必然结果,而是人的主观意志终止个体生命的断然抉择。自杀意味着人主动选择了死亡,而不是像自然死亡那样被死亡所选择。 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可分为生存权、发展权两大类。自杀是对人类生存权的彻底否定。 生存权的核心是人的生命权,人的生命权是所有其他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的生命权一旦被剥夺,他(她)的所有其他权利皆无从谈起。自杀死亡正是对一个人的生命权最彻底的剥夺。更可悲的是,这种残暴剥夺的施予者和授受者——主体和客体是同一个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自杀的主体一次性地彻底剥夺自己作为人的所有权利。这无疑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人类既然无法选择生,那么对死亡的自主选择也许就成了唯一的权利。自杀无论是出于崇高的目的,还是出于怯懦的逃避,都是人类弱点最集中、最凝练、最深刻、最简单的体现。只要人类的弱点无法根除,只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组织结构还存在缺陷,自杀就会如影随形,伴随着人类进步的历历屐痕。然而,自杀率的高低、自杀者的群体特征以及因社会而异的主要自杀方式和主要自杀诱因能反映出相应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内涵,最终反映出一个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结构。自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必然与其行为主体所属民族的社会文化习俗以及国民性有着密切的关联。近代以来,我国一代代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耳濡目染,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先辈的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沉淀于潜意识的底层,因而时时可以泛起,在欧风美雨中仍可支配他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对自杀所特有的道德评价、源自人际冲突特别是家庭人际冲突的自杀诱因根植于中国人所独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模式、社会交往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之中。 在人类历史上,已有累计800亿以上的个体生命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死亡。其实,一个人选择了生(也许无法选择)的时候,也就选择了死。生与死是一个轴心连着的两扇门,打开了这扇生之门,实际上也就永劫不归地迈向了已经开启的死之门。生是起点,生与死相隔的路再长,也有终点。自杀却僭越了自然法则规定的生命历程,是人类最大的悲剧。如果说自然死亡是人生的句号,早夭或病故是一串省略号,那么,自杀便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我国古代道学家倡导“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庄子•内篇•大宗师》),体现了朴素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所谓“天年”,即大自然赋予人的生命寿限;所谓“夭”,即个体的生命由于外在的社会原因或内在的精神、心理原因而过早地夭折。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在《西西弗神话》中开宗明义:“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生还是死,这是个首要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荀子•大略》)在子贡看来,生命的价值才是终极价值。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全世界有逾百万的人自杀身亡。那些自杀身亡者恐怕大多没有机会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自我毁灭!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说:“人生只有一件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那就是死亡。”而生命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进入死亡的端点,生命就不复存在。生命弥足珍贵,又薄如蝉翼。自杀者毅然决然地离去,留给他们亲人的只有锐痛以及锐痛之后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然而,选择自杀者,他们自己也经受着生命的不能承受之重,他们的个体生命也曾处于极度的困境,经受过极大挫折与苦难。就像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样:“有些人之所以还活着,因为他口袋里时刻揣着一粒氰化钾。” 中国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在一份题为《自杀未遂研究——有详细精神科评估的研究》的报告中揭示,病情较重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考虑的时间是:37%不超过5分钟,46%不超过10分钟,60%不超过2小时。 生命是极端脆弱的。对于那些徘徊在生死边缘、孑然无助的自杀者而言,生死就在一瞬间。迈过了生之门走向死亡,对于充满芸芸众生、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而言,遽然飞逝的个体生命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不过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自杀统计年报上增加一个个位数(其实不少的自杀事件还没有或不能记录在案);但对于自杀者及他们的亲人而言,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正如在中国工作了20多年的加拿大自杀学家费立鹏(Michael R.Philips)所言:“媒体更注意那些自杀的‘大数’,比如每年的平均自杀人数,还有多少自杀未遂者等。但是,这些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百分比有时并无价值。一个自杀者,对于他的家庭还有亲友,可能就是全部,就是百分之百。最重要的是关注他们!挽救他们!” 2004年夏天,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播出的一组画面,令我们灵魂战栗。多年过去了,那场景仍历历在目,令人无法释怀。湖南湘潭市一位姓姜的先生,不知生活遭遇了什么变故,想告别人生,他爬到了一幢六层楼的楼顶,准备跳楼自尽。但他站到楼顶的时候却犹豫了,也许生命中还有某些东西令他有些留恋,或许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或是妻儿。然而,他惊奇地发现,楼下的地面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人们翘首以待,有人还喊着让他赶快跳下去。这就是数十年前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麻木、变态的看客,不想让本来就对人生心灰意冷的姜先生碰到了。那嘈杂的叫喊声、嬉笑声,那恶意舞动的手臂,一切都令他彻底绝望了。姜先生愤怒了,随手拾起楼顶的一块砖头向楼下的人群狠命地抛去,嘴里好像还在骂着什么。随着一片尖叫,砖头落地。楼下的人群在躲闪之后,又迅速聚拢,他们的喊叫声更尖锐了,就像我们在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里看到的沙漠里一群闻着血腥味的、饥饿的鬣狗。他们中有的人从上午11点等到了下午1点,已经有两个小时了,原来以为有一出好戏要上演,谁想到这人就是不往下跳,于是就大声地叫了起来:“跳啊,跳啊,有种你就跳下来,老子还有事嘞!别让老子等了!”接下来的画面令人匪夷所思、目瞪口呆,因为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个生命的坠落,一个鲜活生命的遽然飞逝,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姜先生也许真是绝望至极了,只见他一仰脖喝光了瓶子里的酒,纵身一跃,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了下去。生命的最后轨迹就是一条短短的弧线,他重重地摔在了楼下的水泥地上,离救援人员为他铺设的气垫仅仅数米之远,显然他是下定了必死的决心。是啊,这样的人间有何可留恋的?这样麻木的人群何异于荒原上的狼群?姜先生躺在地上,蜷缩成一团,脑后有一大摊殷红的鲜血汩汩溢开。营救的警察伸开双臂,几乎哭喊着责问那些起哄的人:“再喊啊!再喊啊!不是你们叫他往下跳的吗?!”姜先生走了,他本来是可以不去死的,但他竟不得不去死,这出戏他必须演完,必须用生命来谢幕,他可能死不瞑目。但是,告别这丑陋的人间,告别那些灵魂如此麻木、对生命冷眼旁观和肆意践踏的同类,他或许死而无憾了。 吴飞曾经写道:“民间传说,自杀而死的鬼是最可怕的鬼,因为他们郁积了满腔的忿戾之气,四处游荡,找不到替身就无法转世投胎。但是,现在中国的这些冤魂,似乎并没有找什么替身,反而是无声无息地被大风吹走了,活着的人仍然若无其事地过日子,根本就没有理会他们的存在。” 自杀身亡的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生前曾写道:“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岛屿,而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永远不要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当今层出不穷的自杀现象就是由于有了麻木不仁者的无动于衷和旁观者的隔岸观火,才加重了它的悲剧意味。我们在对那些不幸的自杀者扼腕痛惜之余,当积极地行动起来,研究自杀、防止自杀。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发表公报指出:全球的自杀率正逐年增长,自杀手段趋于暴力化,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自杀每年造成全球约100万人死亡,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别过大是青少年自杀者趋多的重要原因。世卫组织还呼吁媒体不要渲染自杀事件,以避免“模仿性自杀”。 2008年3月5日,国际预防自杀协会(IASP)主席、加拿大布莱恩•米沙拉(Brian Mishara)教授指出:“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了100万,比死于战争、恐怖袭击及谋杀的人还多。也就是说,自杀者多于他杀者。”“尽管战争、恐怖主义及谋杀造成的死亡事件常常占据报纸头条,但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所有这些死亡人数,却几乎得不到任何关注。” 自杀率居高不下意味着社会组织形式本身存在缺陷。自杀行为绝不单纯是对个体生命的损害,更严重的是它可能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自杀事件的增多反映出社会运行机制出现了问题,自杀率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民众的心理卫生健康程度。自杀形势如此严峻,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已无理由不再重视自杀问题。我国作为高自杀率的世界头号人口大国,必须改变在关乎生命的“自杀学”研究上的落后状况。研究自杀的成因,积极防患于未然,有效控制自杀率,努力减轻自杀这一“社会病”的危害,使我们的社会成员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充分适应社会和人生的一切挑战,是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费立鹏从其长期从事的自杀研究中得出一个似乎超越了科学的正确结论:“Suicide:One is too many!”(“自杀:一个都太多!”)这句话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 鲁迅先生早在1925年就曾说过:“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旁人怎么办?就像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所言:“当一个生命出现危难时,另一个生命无论结果如何也要拯救这个生命——这是生命的尊贵使然。” 尊重和爱惜生命是人类的本能和责任,对自杀行为的有效防治亦是一个现代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 自杀,一个都太多!
  • 死亡大辞典

    作者:(美)迈克尔·拉尔弋

    这本书经过系统的调查,收录了令人瞠目的历史细节,囊括了安葬习俗、名人遗言,以及超过400幅各个时代的医学和历史插图。《死亡大辞典》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书,它还是一幅用文字和数字勾勒的人类命运的画像。它以有趣和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在结构安排上以字母A到Z位排列顺序,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路线,是一本信息丰富的资料性读物。
  • 死雅

    作者:鲍延毅

    二十八年钩玄幽眇,百万余字煌煌巨制,铸就我国第一部专释一字的专门辞典,系统总结了中华文明对死亡的认识,填补了我国语言学、社会学、生死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生死亦大矣。“死”虽一字,但其表述在汉语词汇中最为纷繁多样。全书共收辞条一万余条,凡见于古今汉语典籍及近代以来中文报刊中的“死亡”同义、近义词语皆在收录之列。释义全面准确、书证翔实严谨、表述生动贴切,充分展示了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和国人五千年生死观的流变。   汉藏语言学大师、中国语言学会原副会长邢公畹先生以89岁高龄亲为作序,给予高度评价。
  • 如果能长大该多好

    作者:[英]汉娜·琼斯

    2007年12岁的患有白血病与心脏病的汉娜决定不接受心脏移植,她的父母愿意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决定尊重她的选择~ 汉娜 4岁就被诊断出白血病,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竟引发罕见的副作用伤害了她的心脏,接下来八年把医院当成家,开始永无止尽的治疗。正当医生认为她因为长大心脏的状况逐渐好转之时,2007年她的病情直转急下,12岁的她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才能维系生命,若不接受移植,医生预测汉纳仅剩3~6个月的生命。 曾当过护士的汉娜母亲与她丈夫都十分信任汉纳,他们也都十分坚持尊重汉娜对于自?治疗方式的意愿,尤其是汉娜长期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们更相信让汉娜决定是对她最好的。当汉娜决定不接受心脏移植,希望离开医院,回家和家人相聚时,即使难过,她的父母也依然支持汉娜的决定。 由于未满16岁属于无行为能力者,医院上报儿童福利单位,希望藉由法律强制汉纳接受移植,此事成为新闻头条,各界热烈讨论关于孩子「决定自己治疗方式的权力」。经过儿童福利单位评估,认为汉娜了解治疗的风险与不接受地后果,判定汉纳的决定是有效的。 回到家的汉娜出乎医生意料地活下来了,但到2009年七月时,汉娜右半边的心脏完?停止作用,病情恶化,几天之后是汉纳的14岁生日,汉娜或她的医生从没想过她可以过14岁生日,但不幸的是她的肾脏也恶化了,这次汉娜选择了要接受移植。 2009年八月汉娜被推进了心脏移植的手术病房,她的人生将走向何方…… 在病痛中她体会了许多,将每天当作是人生最后一天来度过时,她又看见什么人生中何等珍贵的宝物? 为何2007年的她会选择拒绝接受移植?在这两年时光,什么样的经历让她改变主意?
  • 生命的留言

    作者:陆幼青

    《生命的留言》是一本曾牵动无数读者心扉、令世人无比关注的“非常之书”。心理学教授张吉连先生认为,陆幼青敢于直面死亡,真正地拥有人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勇士。《生命的留言》是作者陆幼青在生命最后阶段对人生进行的平静而真实的思考。在这本由其本人命名、并结集而成的书中,陆幼青以其37岁的人生,思考爱情、亲情、生活,抒写直面死亡的感受。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珍贵的财富!书中散文般优美的文字曾经打动过无数的读者。读者感动于他的坚强,更震撼于他面对死亡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与从容,他与死神有约,但他的文字里没有黑色,始终充满了坦然、智慧和感悟。相信《生命的留言》的再版会激励更多的人直面人生的苦难,珍惜幸福的生活!
  • 西藏度亡經

    作者:蓮華生大士

  •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

    作者:[美] 谢利·卡根

    ★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最终我们都会死亡。 ★但我们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吗?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吗?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 ★为什么说永生是件坏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自杀是否可能合理和符合道德? ★我们终将死掉这个事实,会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进而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价值,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人生这趟旅程。 叔本华对死亡哲学的阐述,对本书来说至为贴切:“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 人生的休止符

    作者:杨建邺编著

    《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将一百多位西方名人墓志铭或墓地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示了名人们不凡的生命历程以及身前身后的种种轶闻,且图文并茂,语言优美,不但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能收获无数的人生感悟和教益。
  • 死亡哲学

    作者:段德智

    作者指出,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死亡哲学有着我们不能穷尽的丰富意 涵.概述地说,至少有两个基本层面,第一是人生观或价值观的层面,第二 是世界观的或本体论的层面.从前一层意涵来说,死亡哲学是人生哲学或生 命哲学的深化或拓展.其所以如此,按作者的观法,首先是因为只有具有死 亡意识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从而克服世人难免的 惰怠,消沉,萌生出生活的紧迫感,有一种鲁迅式的万事"要赶快做"的"想 头",从而"双倍地享受"和利用自己有限人生,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紧 张热烈"(蒙太涅语);其次,"所谓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说透了就是 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 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第5页)这一层意涵当然不难理解.塞涅卡 讲"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这也就是说"未知死,焉知 生".生只有通过死才能获得它的意义和价值,换言之:这与孔夫子的"未 知生,焉知死"恰恰构成对立互补的两极.) 作者强调指出,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尚只是死亡哲学的表层意涵,与 它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贯通的更为深邃又更为基本的意义层面是世界观的和本 体论的意涵.因为只有通过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只有倚重死亡意识或者 消解死亡意识,才能达到本体的洞观,天人的契合.正视死亡,看重并借助 死亡,树立正确死亡意识,是我们达到哲学意识,达到哲学本体境界的必要 工具和阶梯.
  • 死亡就是上帝

    作者:毛文凤

    在这个充满喜剧色彩的寓言里,人类对死亡的竭力逃避和死亡的无可逃避被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那么,死亡到底是什么?在死亡恐怖而神秘的表情后面究竟蕴涵着什么?它究竟又传达给了我们什么?人类知诞生以来,可以说始终都在坚持不懈地破解着死亡的谜底。
  • 中西生死哲学

    作者:冯沪祥

    《中西生死哲学》共分七章,其内容包括生死之际的教育意义、西方文学的生死观、世界宗教的生死观、西方哲学的生死观等,书中从哲学的角度对中西方的生死观念进行了分析。《中西生死哲学》由冯沪详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