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拜德雅

  • 导读萨特《存在与虚无》

    作者:[英] 塞巴斯蒂安·加德纳

    《存在与虚无》是让-保罗•萨特最负盛名的作品,任何想要进入萨特思想迷宫的人都绕不开这部令人望而生畏的哲学经典。塞巴斯蒂安•加德纳的这本导读书系统地探讨了《存在与虚无》中的基本论题,并在现当代哲学的思想史语境中把握该书的脉络与地位,为职业学者乃至普通读者提供了一条通往萨特思想的捷径。

  • 作者:[意]吉奥乔·阿甘本

    - 编辑推荐 -

    ★如何将主体从意愿和行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何让人类的行动从目的—手段的循环中挣脱出来?

    ★“神圣人”系列之外,意大利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吉奥乔·阿甘本至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运用哲学、历史语法学和法学这三套理论工具,阿甘本悉心处理了其分析理路中“行动”、“过错”和“姿势”这三大范畴。

    ★阿甘本在书中探索了道德性与守法性之间的构成性关联,并对西方的道德和法律结构发起了批判。

    ★本书不仅统合了阿甘本思想的各个重要主题,还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理论视野朝着东方哲学(佛教哲学)的全新转向。

    - 内容简介 -

    全书分四章。

    在第一章“案件与过错”中,阿甘本从历史语文学分析出发,揭示了这两个词模糊的词源,以及它们在概念层面的亲缘关系。他指出,这两个概念是法律建筑的前提,但构成法律领域的,是“罪”这一概念。由此,他过渡到卡尔·施密特的相关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法学中“制裁”这一概念。

    在第二章“crimen与karman”中,阿甘本考察了常与“案件”、“过错”联系在一起的拉丁语crimen和梵语karman的关系。后者即“业”,在佛教中指的是行动背后的意愿。他认为,“karman指的就是crimen,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可以归责并产生后果的行动”。承认这一点,便可引向意愿概念的诞生。

    在第三章“意愿的困局”中,阿甘本阐述了古代世界经由亚里士多德到基督教世界的转变史,这也是意愿概念的诞生史。他指出,与佛教立场类似,柏拉图想要在“是”和“思索”之中寻找人的善,亚里士多德的答案则是“成为”和“行动”。这组对立概念是本章的论述重点。

    意愿是将行动固定在主体上的哲学装置,使主体为其行为担责,也就变成了可归责的、可制裁的。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必要“超越行动”——这正是第四章的标题。在最后一章中,阿甘本思考了“善”与“行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意义。他指出,实现善的必要性正是亚里士多德的遗产。

    全书的落脚点是对姿势的分析。除了佛教学说,阿甘本关于姿势的理论探索还指向了瓦尔特·本雅明的《暴力批判》。他对该文本的兴趣在于,如何将人类的行动从目的—手段的循环中解脱出来。而这也是他在作为本书前言的《姿势的本体论与政治学》一文中重点加以考量的。

    在前言中,阿甘本总结道:“我试图在书中说明,行动、原因和过错的概念之间存在构成性的关系。我提出的假设是,这三个概念共同构成了将人的行为嵌入法律的领域并让其变得‘有过错’的装置(dispositivo)。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行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归责给某个主体。人的行为是crimen。这个拉丁语单词可能和梵语中的karma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业’——有亲缘关系,其原始含义指的是主体的行动与其后果之间无法摆脱的联结。我们早已习惯于这样的法律与道德观念,即人必须回应自己的行动。这似乎理所当然、无可置疑。然而,切不可忘记,20世纪至为伟大的神学家弗朗茨·卡夫卡的全部写作,无非是固执、近乎偏执地追问这唯一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有过错?’究竟是为什么,人类的心灵会这样设想,认为他的种种‘行动’应该归责于他并让他有过错?”

  • 低垂之眼

    作者:[美] 马丁·杰伊

    -编辑推荐-

    ★ 首部以“视觉”为中心的法国思想史,全面考察法国“视觉中心主义”的兴亡

    ☆ 极具学术想象力的跨学科研究,百科全书式的“视觉”话语大全

    ★ 理解“视觉中心主义”的历史,洞悉充斥着图像与监视的21世纪

    ☆ 作者马丁•杰伊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对视觉的推崇,在西方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从柏拉图、笛卡尔直到启蒙运动,视觉往往与清晰、秩序和理性相关联。随着摄影、电影的出现,视觉更晋升为现代感官王国的领主。然而,来自法国的现代思想家——萨特、梅洛-庞蒂、福柯、拉康、巴特、德里达——也以各种方式质疑视觉的霸权地位: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主义,从现象学到精神分析,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分析……

    本书为读者展现了“视觉中心主义”如何被撼动的历史。凭借其杰出的材料整合能力,作者将眼花缭乱的批判整合进宏大的思想史议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呈现出法国思想史。

    -媒体推荐-

    一本宝贵的书……对于任何想要聚焦20世纪知识生活的人来说,杰伊的这部权威历史著作是必读之作。

    ——《艺术论坛》

    杰伊对20世纪法国视觉态度的探索,成就了这部令人印象深刻且严谨可靠的作品……杰伊的许多材料来自典籍,他对此进行了有说服力的综合。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本书所展示的学术成果让人眼花缭乱……它的出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事件。

    ——《十月》

    每一个想教授20世纪思想课程的人都该拥有这本书。

    ——《现代史杂志》

    就其冷静的观察基调而言,这本令人惊异的书是一次穿越思想史的感伤之旅。

    ——《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

  • 图像理论

    作者:[美] W. J. T. 米切尔

    -编辑推荐-

    ★ 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最杰出的理论家W. J. T. 米切尔的经典代表作,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和视觉艺术领域的必读书目,时隔15年重译出版。

    ☆ “图像转向”时代的理论宣言,为三个简单的问题提供多种答案:图像是什么?图像和语言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些问题会引起任何实践或理论上的兴趣?

    ★ 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杰作,在从古至今的媒介和再现模式中打开“形象/文本总问题”。

    -内容简介-

    什么是形象?它们与语词有什么不同?更确切地说,W. J. T. 米切尔所追问的是,在20世纪后期,在人们普遍认为视觉力量空前强大、文化研究中“图像转向”已经取代了“语言学转向”的时候,图像(及图像理论)在起什么作用?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图像在关于文化、意识、再现的理论中的作用方式,并将理论自身视为一种图绘的形式。本书的目的不是要生产一种“图像理论”,而是要将理论图绘为再现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借用当代有争议的电影,比如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和奥利弗•斯通的《刺杀肯尼迪》,以及媒体对国家新闻的报道,米切尔考察并说明了视觉形象在唤起或压制公开辩论、集体情感与政治暴力上的塑造性力量。

    作为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本书作者为贯穿文化(从文学到视觉艺术再到大众媒体)的可见性与可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解释。

    -媒体/名人推荐-

    这是最精彩的作品……米切尔分析和评论的深度及敏锐的洞察力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可以说,没有其他作者能够如此特别地切入形象与文本之间的缝隙,如此出色地使作品生机勃勃。

    ——爱德华•萨义德

    这本书十足是一个巧克力盒子,装满了成熟的思考……对外行读者来说容易理解,对研究者来说非常迷人,对课堂来说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资源。

    ——《图书馆杂志》

    一切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东西都消融在这场令人着迷的讨论中,这场讨论或者也可以被命名为“图像意欲何为?”它们是想与文本和平相处,还是要把文本推开?在这个能从微软公司获取全部艺术画廊作品、字母的多样书写不再是能指的必然选择的时代,米切尔“将威廉•布莱克、维特根斯坦与斯派克•李相联系”这一戏谑而广博的尝试正当其时。

    ——《村声•文学副刊》编辑精选

  • 临界:鲍德里亚访谈录

    作者:[法]让·鲍德里亚 / [法]菲利普·帕蒂

    - 编辑推荐 -

    ★一场逼近临界时刻的深度访谈:当代资本主义意味着什么?解放难道不能带来自由吗?如何在我们的世界里毫无妥协地生存?

    ★让·鲍德里亚论当代资本主义、西方的衰落、解放价值观的残酷性、美国与欧洲社会、摄影与真实、艺术的终结……

    ★临界不是终结的那一刻,而是即将结束的那一刻,已无话可说之前的那一刻。在临界时刻,鲍德里亚告诫我们:“‘当我们揭开真相的面纱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相仍然是真相’——因此,真相从未赤裸裸地存在。当真实的幻觉被驱散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实仍然是真实——因此,真实就是没有客观性的现实。”

    ★“我们梦想着一个超越的、极度的价值突变,迎来的却是一个回缩的、逆行的、退化的价值突变”,于是“宁愿不再做、不再奔跑、不再竞争、不再消费,也不再以任何代价获得自由”。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法国记者菲利普·帕蒂对当代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展开的一场深度访谈,广泛论及如下话题:福山,波斯尼亚、海湾战争、卢旺达和新世界秩序,全球化与普遍化,卷土重来的族裔民族主义,战争的本质,修正主义与大屠杀否定论,德勒兹、福柯、巴塔耶和维利里奥,虚无主义与启示录,写作实践,虚拟现实,东方与西方,受害者文化与忏悔文化,法国知识分子及其社会参与,当今资本主义的本质,消费社会与社会排斥,解放,死亡、暴力和恋尸癖,现实、幻觉和媒介,生活的全面失序。

    鲍德里亚自如地游走在政治、哲学和文化之间,一针见血又不失幽默地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对想要入门鲍德里亚思想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现成的绝佳导读书;对熟悉鲍德里亚的读者来说,本书新颖地澄清了他晚期的思想立场,引人入胜。

  • “绝对”的制图学:图绘资本主义

    作者:[英]阿尔伯特·托斯卡诺 / [美]杰夫·金科

    -编辑推荐-

    资本是否可以被看见?

    我们从月球上能看到多少资本主义的影子?

    一次对西方认知图绘力量的大型巡礼

    一次对理论、媒体和艺术的反资本主义面向的探索

    重温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认知图绘方面的里程碑式工作

    聚焦一直伴随资本主义持续性危机的表征危机

    看电视编剧、好莱坞导演和魅力四射或处于挣扎中的艺术家们如何演绎出资本主义剥削体系中复杂、混乱和邪恶的东西

    呈现那些与主宰我们生活的广阔、不可见且复杂的抽象性作斗争的全新视界与全新的艺术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研究的基础上,对表征和图绘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体系这一重大议题做了详尽的研究。书名中的“制图学”这一术语来自詹姆逊著名的、讨论后现代主义时所使用的“认知图绘”一词,它试图突破“整体性不可被表征”的后现代困境,是一种力图去“表征”整体性的政治策略。

    作者列举了大量实例,包括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这一系列在最近几十年产生的艺术作品都回应了詹姆逊所提出的如何表征全球体系的问题。詹姆逊的“认知图绘”很大程度上将空间问题变成了“表征”全球化、后现代状况的核心问题。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各种空间,不仅有地形学空间,还有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文化空间等;他还比詹姆逊更加具体而微地处理了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些新状况,比如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导航系统、定位系统等代表科技精确性的一些“图绘”技术,而书名中的“绝对”一词指示的就是这种“绝对精确”。

    本书具有极大的理论潜力,特别是让我认识到了当代艺术家在表征世界体系时的可能性以及重要性,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探索表征问题提供了足够的启发。

    -媒体/名人评论-

    本书是一次大型的博物馆展览,展出了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人工制品,并有意无意地传达出晚期资本主义中随处可见的残忍的极权主义;它同时也是一项深刻的理论工作:事实上,它呼吁我们去思考这个资本主义系统以及如何使其可见的全新的哲学思想,它要求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看待批评的任务和艺术本身的生产。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本书带领我们超越了如今流行的透视主义和平面本体论,也带领我们超越了陈旧的(通常是寂静主义的)公式,它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复杂性永远不可能为人类所把握。作者为一系列美学实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并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要刺破我们面前的物化社会形式所必需的扭曲、折射和狡计,他们阐述了一种“非正统”的总体主义实践,以此来对抗资本的有限视界。

    ——盖尔•戴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的文化只有一个简单的职责:成为萧条时期的梦想生活。它用各种参差不齐、庸俗、混乱、美好等方式回应了这一呼吁,但它最终还是对这场可恶的灾难进行了一种隐晦的解读。我们要如何才能从流动的图像中醒来,如何才能从梦中跳到现今的地图上呢?在这里,我们需要一群阅读文化的理想读者,本书的作者就最接近于这种理想读者。他们对宏大景观和全球资本转变的大胆呈现成为一种新知识,这是一种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方向和可能性的精神寄托。

    ——约书亚•克洛弗

    关于我们如何看见、表征和理解塑造我们历史时刻的最伟大力量这一最棘手也最紧迫的问题,本书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指南。

    ——特雷弗•帕格伦

  • 自我坦白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编辑推荐-

    ☆福柯晚期讲座集第三本,拜德雅持续增量中!☆

    ○ 深化自我解释学研究——

    接续1980年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达特茅斯学院所作演讲(收录于拜德雅出品《自我解释学的起源》一书),福柯在多伦多系列演讲中继续深化了对自我解释学的研究:对整个古代自我文化和在早期修道团体中出现的基督教自我解释学进行了透彻比较。

    ● 处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点——

    主体谱系学、主体和真相的关系以及对古希腊—罗马的持续兴趣,贯穿于多伦多系列演讲始终。这次演讲介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处,这三次转变发生在1980年代初,至此他的研究被纳入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计划之中。

    ○ 自我坦白:说出自己的真相——

    福柯在此次多伦多的研讨班上,重拾其在《主体解释学》讲课中对“说真话”的探讨,详细分析了“说真话”在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这与他在性史研究中注意到在西方社会里性方面的禁忌和坦白自己真相的义务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是密切相关的。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2年5月31日至6月26日在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举行的第三届符号学和结构研究国际暑期研讨班上的五次演讲,以及由他主持的研讨班讲课。

    “自我坦白”是这一系列讲座的主题,也是福柯关于“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致力于阐明自我解释学的历史形成。在分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苦行”“修行”实践中所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关系的特殊类型,即主体必须与自己建立一种占有和主权的关系之后,福柯研究了基督教发展的前几个世纪中,在修道院团体里诞生出来的一种自我解释学,这种解释学被认为是主体对其自身内在性的探索和解读。至此,自我解释学在古代和基督教早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为了界定这种断裂,福柯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区分,即两种形式的禁欲主义:一种面向真理,另一种面向实在。

    在演讲之余,福柯还在多伦多大学举办了系列研讨班,专门对古代作家的文本进行详细研究,他对古代自我文化的分析正是基于此。在这些研讨班上,他还提到了古代“说真话”概念的不同含义,而这正是他后来作品的重要主题。

  • 兰波评传

    作者:[法]伊夫·博纳富瓦

    - 编辑推荐 -

    ★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世界级诗人、《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作者伊夫·博纳富瓦动情抒写,诗人写诗人的典范之作,不仅是见解独到、风格别具的兰波传记,更是属于兰波的精神现象学。

    ★伊夫·博纳富瓦:“我的很多成就都归功于兰波,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对我产生本质的影响,只 有他告诉我什么是生活、生活对我的期待、应该如何去改变生活。”

    ★兰波诗学的出发点是一种现实主义。他对巴黎公社的关注,对“客观诗学”的宣扬,对超越个体语言以进入普遍性的狂热,都表现出了他对改造社会现实、用“新的爱情”来重塑人与人的关系、重建词语与世界的联系的意愿。

    ★兰波的动人之处,在于他对“诗人何为”的不断质询的苦恼意识,对存在的可能性核心处的不可能性的持续探寻,在于他数次失败后的执着与生命的活力。而博纳富瓦将诗歌称作希望的运动,如同西西弗推动石头,诗人必须无限次地期许和开始。他们都是西西弗式诗人。

    ★兰波,一位在矛盾中屡战屡败的悲剧英雄。只有真诚的人,才能如西西弗一样屡败屡战,勇于面对位于诗歌核心的不可能,并把所有的可能性建筑在这种不可能之上。我们需要兰波,因为在他的诗里,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有限性的人对爱的真实渴望。

    - 内容简介 -

    本书不仅是见解独到、风格别具的兰波传记,更是属于兰波的精神现象学。全书共分八章,细致剖白兰波作为诗人的生涯,深情呈现兰波精神活动的轨迹。辅以延伸说明的三篇附录、简洁清晰的生平线索、丰富详尽的参考文献和精彩纷呈的译后手记,并配有大量照片、画作和手稿插图。

    正如作者伊夫·博纳富瓦在开篇所提示的那样,“为了理解兰波,让我们阅读兰波吧——将他的声音从混杂的诸多声音中分离出来。不用去远方、不用去别处寻找兰波亲口对我们说的话。鲜有作家像他一样如此热忱地认识自我、定义自我——想要通过认识自我来改变自身,成为另一个人。因此,让我们严肃地对待这最为严肃的追求。我建议我们去找回一种声音——识破它的意愿,重现它的腔调,尤其是这些激荡,这无从模仿的纯洁,这些胜利,这些破碎。”

    如果没有这本在对兰波精神的描摹方面如此准确且卓越的书,我们对兰波的阅读将大为失色。

  • 动物与人二讲

    作者:[法]吉尔伯特·西蒙东

    - 编辑推荐 -

    ★深受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加塔利、贝尔纳·斯蒂格勒、布鲁诺·拉图尔推崇的哲学家——吉尔伯特·西蒙东首部正式出版的中译本。

    ★在其哲学名著《个体及其物理—生物起源》中,西蒙东自问:“心理与生命是如何彼此相互区分的呢?”为求其解,他感到有必要首先回顾动物与人的生命观念。在本书中,西蒙东就生命、动物与人的生命之间的统一性,还有生命与智性、习惯、本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问题,为我们呈现了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如何对此展开思考。

    ★动物与人的关系是什么?苏格拉底会说:人类理性与动物本能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柏拉图会说:人是一切动物的原型,动物是低等级的人。笛卡尔会说:动物既无智性亦无本能,它是一台机器、一种自动之物。西蒙东则会回答:动物与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一切都是存在,我们每一次都必须以特定的方式思考存在的意义。

    - 内容简介 -

    本书脱胎于吉尔伯特·西蒙东两次课程的讲稿,主要探讨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这虽然算不上哲学的根本问题,却一再闪现于古往今来诸多哲学巨擘的思想图景之中。在书中,西蒙东为我们梳理了该问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17世纪的简明历史。他不仅论及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等哲学史上最重要人物的相关思想,还谈到了许多不常被哲学家们触探的作者,如亚西西的圣方济各、蒙田、博须埃和拉封丹等人的相关著述。西蒙东没有执着于将诸学说的论述推至艰深晦涩的抽象层面,而是从观念的历史维度切入,清晰地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流派的学说对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而做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认识论的维度,还广泛地包括了伦理,甚至宗教,以及最终的形而上学的维度。

  • 什么是真实?

    作者:[意]吉奥乔·阿甘本

    - 编辑推荐 -

    ★埃托雷·马约拉纳——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费米眼中“能与伽利略和牛顿比肩,却不通人情事理的天才”。

    ★他的离奇失踪事件引发了本书关于“真实”问题的精彩哲学讨论,是物理学与哲学的一次美妙邂逅。

    ★“我们一旦假定一个系统的真实状态本身是不可认知的,统计模型就变得不可或缺,并且只能取代现实。”

    ★堪称阿兰·巴迪欧《追寻消失的真实》“姊妹篇”。不同的是,巴迪欧运用了数学理论,阿甘本则从物理学角度切入。

    ★特别附录马约拉纳放弃发表的文章《统计规律在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价值》。

    - 内容简介 -

    1938年3月25日晚上十点半,埃托雷·马约拉纳在那不勒斯登上了提莱尼亚公司的蒸汽船,出发前往巴勒莫。当时他已在那不勒斯大学教了一年的理论物理学。从船出发的那一刻起,这位同代物理学家中的佼佼者就消失了,仅留下些无从查证的传闻和推测。

    我们想作出的假设是,如果量子力学有赖于实在必须被概率性遮蔽的惯例,那么失踪就是真实从概率计算中逃脱并不容置疑地被确定为真实的唯一方式。马约拉纳让自己成为真实的本质在当代物理学概率性的宇宙中一个典范的独特符号,并以这种方式制造了一个既绝对真实,又不太可能的事件。在1938年3月的夜晚,他决定消失得无影无踪,并让关于自己失踪的线索变得扑朔迷离、无法验证。他以此行动向科学提出了一个迄今仍然难以回答又无可逃避的问题:什么是真实?

  • 什么是真实?

    作者:[意]吉奥乔·阿甘本

    - 编辑推荐 -

    ★埃托雷·马约拉纳——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费米眼中“能与伽利略和牛顿比肩,却不通人情事理的天才”。

    ★他的离奇失踪事件引发了本书关于“真实”问题的精彩哲学讨论,是物理学与哲学的一次美妙邂逅。

    ★“我们一旦假定一个系统的真实状态本身是不可认知的,统计模型就变得不可或缺,并且只能取代现实。”

    ★堪称阿兰·巴迪欧《追寻消失的真实》“姊妹篇”。不同的是,巴迪欧运用了数学理论,阿甘本则从物理学角度切入。

    ★特别附录马约拉纳放弃发表的文章《统计规律在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价值》。

    - 内容简介 -

    1938年3月25日晚上十点半,埃托雷·马约拉纳在那不勒斯登上了提莱尼亚公司的蒸汽船,出发前往巴勒莫。当时他已在那不勒斯大学教了一年的理论物理学。从船出发的那一刻起,这位同代物理学家中的佼佼者就消失了,仅留下些无从查证的传闻和推测。

    我们想作出的假设是,如果量子力学有赖于实在必须被概率性遮蔽的惯例,那么失踪就是真实从概率计算中逃脱并不容置疑地被确定为真实的唯一方式。马约拉纳让自己成为真实的本质在当代物理学概率性的宇宙中一个典范的独特符号,并以这种方式制造了一个既绝对真实,又不太可能的事件。在1938年3月的夜晚,他决定消失得无影无踪,并让关于自己失踪的线索变得扑朔迷离、无法验证。他以此行动向科学提出了一个迄今仍然难以回答又无可逃避的问题:什么是真实?

  • 塔朗窃贼

    作者:[法]皮埃尔·勒韦迪

    - 编辑推荐 -

    ★“1917年,在《塔朗窃贼》中,他通过叙事的网状结构,对谵语和梦幻记录的虚构进行了实验。在这方面,他显然先于超现实主义者。”(勒贝尔·萨巴蒂埃)

    ★“当我们——苏波、布勒东、艾吕雅和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对我们来说是世界上的所有纯粹。我们的兄长,诗人的榜样。”(路易·阿拉贡)

    ★“我曾喜爱,至今仍然喜爱——对,充满了爱——对一切缀饰每天生命的东西进行大幅度剪裁而成的这些诗,这一飘浮在我们的行为和印象周围的感知和预示的光晕。”(安德烈·布勒东)

    ★“勒韦迪的许多诗,充满活力地发展,像是一次探寻,在滔滔不绝的事物间的一次前行,或者更确切地说,像是在意识和意识努力追赶的‘那个更真实的生命’之间一场注定要失败的奔跑。”(让-皮埃尔·里夏尔)

    ★“勒韦迪的诗如今以它的高度、它的幽默和它的严重性而存在着,因为它‘剥去心脏的皮’,平静地复述着人类的孤独。”(伊夫·梅兹埃)

    - 内容简介 -

    皮埃尔·勒韦迪的诗体小说《塔朗窃贼》(1917)诞生于一个事件:某天他去拜访住在巴黎的好友马克斯•雅各布,看到一个装满手稿的箱子,顿生好奇,但雅各布担心朋友会窃取他的写作灵感,便当着勒韦迪的面关上了箱子。这一关闭箱子的举动提示勒韦迪,他与文学之都巴黎的友谊是不可靠的——他后来与雅各布、布勒东等人不欢而散,并于1926年离开巴黎去索莱姆隐居,其诗作中始终萦绕着面对现实的尴尬与无力。同时,“关闭”也是勒韦迪极钟爱的一个词,它表明世界和他者的不可进入性。《塔朗窃贼》正是围绕现象世界的无基底性展开的,一切生活在白昼中的人与物都处于巨大的悬浮状态,随时可能坠落,相互之间有观看的窗户,但绝没有紧密维系的纽带。

  • 文字即垃圾:危机之后的文学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法)罗歇·凯卢瓦

    - 编辑推荐 - •人文出版品牌“拜德雅”联手青年学术团体“泼先生”,创生栩栩如生之思与诗 •在lituraterre而非littérature的题铭下,在“把文字化作垃圾”的时刻,尝试开启一场美妙的文学旅程 •并非写作宝鉴、阅读指南,只是一次充满洞见的文学历险,沿着法国理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留下的痕迹,追溯一系列关乎文学本身的问题 •本书收录福柯、德勒兹、拉康、布朗肖、巴特、巴塔耶、巴迪欧、南希等16位著名思想家关于文学的经典论述 - 内容简介 - 萨特的经典之作《文学是什么?》或许已用一种最为激烈而又醒目的方式,把文学之存在引入了理论反思和争论的中心,由此产生的文学之意识不容忽视,即便他的声音已在今日的语境里变得微弱了许多。这是本书的隐秘源头,也是这涂抹地上被掩盖乃至模糊不清的话语之一。 但另一方面,话语的缺失也暗示了“介入”的概念并非踏入此意识领域的唯一路径。遗留的线索是众多甚至纷杂的。而本书无力也无意呈现一段哪怕短暂的思想演变的历史,更不用说某一阶段的理论之全貌了。在法国理论逐渐为人熟知的今天,对各流派和学说门下可能存在的文学之思做一番整理和补充,并非本书的首要任务,何况它不得不避开对文本的重复性选择,与一些或许重要的人物失之交臂了。相反,它所标记的每一个瞬间,是为了让读者在复燃的阅读之欲望中,寻找对文学说话的另类可能。那样的可能,首先源于德国浪漫派以来哲学与文学的无比亲密的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本书选录的绝大部分作者本身即是著名的哲学家,尤其是从战后结构主义的思潮中涌现出来的哲学家。他们口中的文学,总已经和别的思想资源(符号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紧密地交织起来,文学不再仅仅围绕写作和阅读展开,文学也是语言的喃呢、逃逸的路线和疯癫的舞台,它面对的不是墨笔或白纸,而是牛角、裸体,它既是重复和生产,也是责任和判断,它既诗意地虚构想象,也科学地论证推理,它关乎恐怖、关乎幸福、关乎真理……它关乎一切。而这一切的碎片,作为文字,作为垃圾,紧随着超现实主义的狂飙,就在无可救药的危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