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新小说

  • 重现的镜子

    作者:阿兰·罗伯-格里耶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这本书与他迄今为止所发表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这不是一部小说。但它果真是一部自传吗?众所周知,小说的语言不同于作家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在这本书里,可以说是罗伯-格里耶本人在说话(谈作为小说家的自己,谈他的童年,等等)。同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他以往的作品相比,书中的文字似乎多了一些修饰,因而不那么“难以卒读”。同时,这本书又是一幅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大胆的编织物。这些片断取自作者童年生活中的恐惧或情欲的快感,取自作者家庭内部妙趣横生的轶事,取自由战争或在极右环境中发现的纳粹暴行而导致的精神创伤。这些无足轻重的琐事、温馨的画面、空隙和极其巨大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再一次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把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与整个现代文学的不确定性恰如其分地统一起来。
  • 在迷宫里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一个迷路的的士兵在大雪天运送一件包裹给死去的战友的父亲,最后自己却成了收件人。小说被认为具有卡夫卡式的荒诞主题,但作者认为:“这个士兵跟连环画中的人物差不多,他的经历和身影只是没有内涵的表面,没有隐藏的灵魂,就像塞尚画的苹果。”
  • 重现的镜子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这本书与他迄今为止所发表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这不是一部小说。但它果真是一部自传吗?众所周知,小说的语言不同于作家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在这本书里,可以说是罗伯-格里耶本人在说话(谈作为小说家的自己,谈他的童年,等等)。与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他以往的作品相比,书中的文字似乎多了一些修饰,因而不那么“难以卒读”。同时,这本书又是一幅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大胆的编织物。这些片断取自作者童年生活中的恐惧或情欲的快感,取自作者家庭内部妙趣横生的轶事,取自由战争或在极右环境中发现的纳粹暴行而导致的精神创伤。这些无足轻重的琐事、温馨的画面、空隙和极其巨大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再一次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把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与整个现代文学的不确定性恰如其分地统一起来。
  • 弑君者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游手好闲的鲍里斯在女友劳拉的影响下决定参与政治,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谋杀国王。然而,谋杀的结果是一连串的问题:国王是否死了?开枪的人是谁?目击者是谁? 这是罗伯-格里耶的第一部小说,但直到1978年才出版。
  • 小说的政治阅读

    作者:(法)雅克・里纳尔

    小说的政治阅读是把小说放在社会学范围及其意识形态表现的交接点上,是把言语的功能和精神范畴内的游戏联结在一起,把具体化的表现体系和社会政治面以及文学形式面联结在一起。本书由世界的感知与再现,精神分析学观点的引入,历史、神话和书、神话与写作四部分组成。通过把小说的政治阅读理论应用于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嫉妒》,本评论被视为意识、历史、文学阶段的“新小说”。
  • 为了一种新小说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这些文章完全不是构建一种小说理论;它们只是试图得出几行进展,在我看来它们是当代文学中的关键。如果我故意在许多页里用了新小说这个字眼,这并不是为了指一个流派,甚至也不是指由在相同意义上工作的作家们所指定和组成的群体;它只是一个方便的称呼,包含了所有探寻新的小说形式、能够表达(或创造)人与世界的新型关系的人,所有决心创造小说也就是创造人的人。这些人,他们知道,对过去形式的刻板重复不仅是荒唐和徒劳的,而且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它让我们在当前的世界里对我们的真实状况闭起眼睛,最终是阻止我们去构建明日的世界和人类。 ——阿兰·罗伯-格里耶
  • 天象仪

    作者:娜塔莉·萨洛特

  • 男人们

    作者:(法)罗朗·莫维尼埃(Mauvignie

    1960年的“历史动荡”时期,他们应征去阿尔及利亚参战。两年后,贝尔纳、拉布、菲弗里埃和其他一些人回到了法国。他们沉默无语,他们经历着他们的生活。 但是偶尔只需有一点点随便什么,冬季里的一个生日聚会,一份从衣兜里掏出来的礼物,就能让往昔在四十年之后突然冒出来,进入到原以为能将它忘却的那些人的生活。
  • 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第一卷)

    作者:阿兰·罗伯—格里耶

    不可能用几句主知来概括罗伯-格里耶的早期作品,也不可能找到一种不受时间限制的“新小说阅读指南”。在这些设置了重重陷阱的文本当中,细心的读者既能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又能惊喜地发现——如同《幽会的房子》叙述者普经指出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 有轨电车

    作者:西蒙

    《有轨电车》以作者家乡地中海海宾某小城的有轨电车 这一条线为纽带,写出了电车线两端以及沿途十五公里风景线的种种物质面貌。而从这两点一线所组成的空间中展开的,则是从过去到现在活动于这些地点上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片断,当然,这些形象的描述和故事的叙述都带着很大的跳跃性,不时地从一个地点位移到另一个地点,而融入这一跳跃性的,则是画面的生动和人物形象的鲜明:在这篇小说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数那个脸上始终漠无表情的残忍的女仆,其次就是永远病恹恹的妈妈,还有动作极其“经济”的老年病友。
  •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虚无飘渺境

    作者:【法】米歇尔·图尔尼埃(Michel T

  • 茫茫黑夜漫游

    作者:[法] 塞利纳

    塞林纳的<茫茫黑夜漫游>是当代法国文学中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小说有开阔的视域和巨大的冲击力,人物性格具有现代主义性质,语言上带有鲜明黑色幽默语调和"口语"特色.
  • 植物园

    作者:克洛德·西蒙

    巴黎的植物园在其博物馆、玻璃温房和动物园中集中了数百种矿物、植物和动物,散步的人每天走过小径时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 小说植物园把一个人于本世纪各时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零碎生活片段混杂在一起。但是人们不会弄错:书中的每一元素都如同在一部自传中那样与作者的亲历密不可分。
  • 反复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故事发生在1949年11月的柏林,作品主人公HR作为法国秘密情报部门的一个低级间谍,来到了这个满目疮痍的旧都市,他自以为跟这座城市有某种联系,心中勾起了一种模糊的记忆,并不时地追溯到他遥远的童年。今天,他来这里是肩负了一项神秘的使命的,而他的上司却不认为有必要向他揭示该使命的实在意义,只是想给他提供一些必不可少的条件,期望他忠诚而又盲目地完成所交代的任务。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预想的那样……
  • 高大的金发女郎

    作者:让・艾什诺兹

    让・艾什诺兹写的是一些人称“边角废料”的离奇事件:《切罗基》中的鹦鹉,《出征马来亚》中的假公爵的命运抗争,《高大的金发女郎》中屡屡推倒男人的神秘失踪女。在这些故事里,爱情、侦探、冒险总是一种过度切分的语句以及滥成灾的各种比喻恶作般地纠缠在一起,然而每一个细节又都是精心雕琢煞费苦心。这种由太多废话堆砌出来的杂货铺、语词工场,并没有吓坏早已领略过新小说的艰深晦涩的读者,
  • 嫉妒 去年在马里安巴

    作者: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现代两个虚幻故事。 嫉妒人是阿X的丈夫,始终未出场,通过他观察妻子和一常客的一举一动,使读者感觉他在嫉妒,但没有任何嫉妒的表现。 一男子声称去年在马里安巴遇见过眼下一女子,女子说从未去过,男子不断证明实有其事,与女子私奔。
  • 快照集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快照集》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阿兰•罗伯-格里耶编著的,《快照集》是罗伯-格里耶1962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入6部作品:《三个反射视像》《归途》《舞台》《海滩》《在地铁的走廊中》和《密室》。
  • 格林威治子午线

    作者:[法] 让·艾什诺兹

    就像本书《格林威治子午线》的开篇一章是在寂静中展开的,但又像是一部无声电影,或者是一部截断了声音的当代电影:人们在其中看到,在大洋洲的一个海滩上,一男一女在无声滚动的潮水前相爱。但是在六页之后,听到这个场面的第一声实际的声音--"录影带疯狂地绕着轴转动,胶片的运转鞭打着空气"--人们发现刚刚目睹的是一部业余爱好者私下放映的无声电影。
  • 迟疑·电视·自画像

    作者:(比)图森

    在《迟疑》和《电视》里,让—菲利普·图森继续小心地避免去触及意义。然而,和早期的三部作品(《浴室》、《先生》和《照相机》)相比,小说的主人公看起来已不再是消极遁世的了,他对一些小事情——例如对一只死猫的着魔让我们开始相信他和现实展开的是另一种较量。他有一个孩子,而且很快将有第二个孩子;他做正常人所做的一切,去看一位朋友或去做一项关于提香的研究。可是,就在这时,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对于要不要去看朋友犹豫不决;他的论文总是停留在“当缪塞”那半页纸上;他已经决定不看电视了,但又说这并不意味着要向日常生活中的矫揉造作投降。 这个人,我们猜想有时就是作者本人。在《自画像》里,旅行者看到的并不是外国的城市,而是他自己。最后,这幅肖像被切成无数个小块块,放进了自《浴室》以来的整个叙事体系中。
  • 吉娜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巴黎,北站周围,一个陌生女人给主人公指了一条近路,于是他就走了这条近路,以便赶上火车。突然之间,连续的现实之间似乎打开了一个缺口,就像是时态突然发生了变化… ——阿兰·罗伯-格里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