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代史

  •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作者:何炳棣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回忆录,其中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期前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有传世意义。本书简体字版原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现因何炳棣先生全部著作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推出精装纪念版。
  •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作者:李剑农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由作者的成名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及补写的篇章合刊于1942年。1946年至1947年,蓝田启明书局和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线装本和平装本;1950、60年代,英译本开始在美国、印度出版。 这是一部编著最早、在海外影响很大、在取材与叙事方面颇具特色的中国近代政治史著作。全书依次介绍了鸦片战争、维新运动的初步、维新运动的反动、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中国国民党改组与北洋军阀的末路等内容。
  • 帝国的回忆

    作者:郑曦原

    本书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迄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报刊。这些出自西方国家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本书的历史感和收藏价值。
  • 北洋大时代

    作者:陈钦

    1.崔永元:我们真的知道北洋时代发生了什么吗? 这一时期,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民主宪法,第一次在亚洲实现真正的民主选举 这一时期,社会氛围自由宽松,人民有广泛的自由,观念上百花齐放。一场又一场文化启蒙运动,缔造了中国文化和教育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诞生了第一架中国制造的飞机,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轮船;即使混战不断,仍然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2.最真实、最全面、最有看点的北洋史书。一本书读懂晚清旧制度、辛亥大革命、北洋大历史:100张珍贵图片,30000多份文献资料,完美呈现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蔡锷、张勋、张宗昌等各派军阀集团的官场阳谋和厚黑诡计,重温胡适、王国维、陈寅恪、徐志摩、林徽因等文化大师的爱恨情缘,最大限度还原那段被扭曲的历史。 3.大型历史纪录片《北洋大时代》同名图书,随书附赠价值99元光盘。茅于轼、张鸣、岳南、解玺璋、何三坡、孙淳、周兵、贾元良等专家学者诚意推荐。 除了“军阀混战”,我们真的知道北洋时代发生了什么吗? 晚清帝国是怎么崩溃的?甲午海战中国为何会战败?中国近代史上击败日军的第一人是谁?袁世凯是如何发迹的?他的官场秘笈是什么?“二十一条”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段祺瑞是如何三造共和的?“临时工”总统、“卖鱼总统”是怎么回事?徐世昌的官场八字诀是指什么?《时代周刊》封面上的首位中国人是谁?孙传芳为何惨死在一名妇女手上?张作霖是如何从草根崛起为“东北王”的?蔡锷是真心喜欢小凤仙吗?徐树铮是如何收复外蒙古的?张勋为何要复辟?张宗昌为何被称为“三不知道”将军?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重口味”的? …… 有关这个时代,我们不知道的真相还有很多……
  • 戊戌变法史事考

    作者:茅海建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本书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 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东京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台北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故宫博物馆文献处。 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中下层官员与民众对变法的建策;张之洞调京主持朝政与机会错失;光绪皇帝的对外观念;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 旧说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
  • 龙旗飘扬的舰队

    作者:姜鸣

    中国海军史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史学界、军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造船界三个方面。史学偏重历史过程,军界偏重战役和战术细节,造船界偏重于舰艇发展。近年来,三方面的研究者呈现出相互合作、协同配合、共同探索的新气象。这对于扩大海军史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学术界的这些成果,这本书都注意予以吸收。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创建发展及其衰亡的历史。1894年9月17日,日本海军与清朝北洋水师精锐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上展开血战。100多年过去了,刘步蟾、邓世昌等人英勇战斗的事迹仍然令人热血沸腾。号称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败在何处?作者以现代意识审视历史,着眼中外海军的比较研究,对海防与塞防、海军发展战略、晚清政府与清流政治等,都有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 苦命天子

    作者:茅海建

    咸丰帝当政的年代,1850—1861年,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年代。 太平天国兴起,捻军、天地会的反叛遍及南北,湘军由此而起,厘金随之而生;英国与法国组织联军,再次入侵中国,俄国趁火打劫,美国充当帮凶,新的条约一一签订;中国后来的许多变局,实肇始于斯。历史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咸丰帝,竭尽心思,却无力回天,自叹且自弃。 本书展开了那段历史岁月,引领读者阅读其中的种种情事,曲折幽深。作者描写了历史群像:杜受田、曾国藩、叶名琛、肃顺、恭亲王、那拉氏(慈禧),决定国运的重要人物,栩栩如生。 一部传记,一段历史,一种人生与家国的思绪。 古代每位皇帝并非真有做皇帝的资质才能。有些人甚至十分平庸普通,却因生在皇宫,被其父立为储君。皇帝虽和常人一样都是肉体凡胎,但是天子,在凡人面前,他是一尊至高无上的神,举手投足都需要有个不同凡响的样子。和平年代中,这样的皇帝还能安安稳稳在紫禁城呆上一辈子,而多事之秋,则到处尴尬…… 咸丰皇帝正是这样一个可怜的苦命人!从他父亲道光皇帝开始,中国就处于内忧外患交杂的时代。自1850到1961年,咸丰当了11年皇帝,可他没有安稳过一天。1850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战争,1856至1860年之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加上此期间发生的天地会、捻军等起义造反,使得坐在龙椅上咸丰如坐针毡,并非像其祖宗康熙、雍正、乾隆那样聪灵睿智的他真正感受到了时代的动乱。他忙起来了,忙得不可开交,忙得几乎到了哭天喊地的地步。尽管有像曾国藩那样的“中兴大臣”在力保大清,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除皇上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在满洲亲贵眼中,毕竟满汉不一心。在《苦命天子》中,作者用十分细腻的笔法,拨动了传主——咸丰皇帝的心灵。 茅海建教授写的这本通俗性历史研究著作,其通俗性不亚于读一部历史小说,其学术性更不亚于他的其他历史学专著。但是,虽然他内心的目的是想写一部“既有品味而又好看的学术著作”,到头来,他还是有点心里没底,不仅没有像他的其他历史学著作那样依照学术著作的规范,对史料大量严格注释并做详尽的附录,而且在导言中还不得不添上一句他这本书不过敞开来说说,读者也不妨随便看看这类多少有点让人泄气的话。
  • 为什么是欧洲?

    作者:[美] 杰克·戈德斯通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扫除了以往诸多对西方崛起所作出的错误解释,展示出了关于西方崛起的一幅清晰而可信的图景,让读者们清楚地认识到其实直到1500年时,欧洲仍然在众多方面的都落后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崛起并全面超越亚洲尤其是中国则是1800年以后才真正实现了的。对于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本书进行了多方面地介绍。对于专业的研究者而言,本书一方面广泛地涉及了全球史上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宗教和科技等各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中的重要学术问题都进行了提示,是研究全球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本书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由专业学者写给大众阅读的书,它的价值也不仅仅在于解释历史,更在于让我们通过理解历史来掌握现在和未来,在本书的结论中,作者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需要避免的问题,包括注重技术教育、推行开放型的文化和宗教政策、促进社会不同阶层间的交往和流动以及为专业人员开放自主创业的机会等等,大都是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 毁灭的种子

    作者:[美] 易劳逸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 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 国会现场

    作者:叶曙明

    ◎作品看点 ▲100年来最好看最完整的北洋国会历史 ▲总统之争、派系厮杀、贿选丑闻、外交之辱,再现中国首次民主转型的阵痛 ▲余世存、马勇、解玺璋等著名学者隆重推荐 ◎内容简介 1911年,辛亥风云突变,告别帝制中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当此时,开国会、立宪法、建立共和政体,成为举国上下的最大诉求。仿佛国会一开,即可中华崛起。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中华民国,政制的枢纽在于国会。以梁启超、宋教仁为首的议员,在国会上选总统、制宪法、监督政府、弹劾官员,距离一个宪政民主的中国,仿佛只有一步之遥。 历史的吊诡,恰在瞬息之间。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兴起、曹锟贿选,一波紧随一波,国会三度解散,议员四处流散,十年制不出一部宪法。 本书生动、真实地再现1911-1928这段国会历史,探寻现代中国的首次民主转型,如何从万众期待之中,跌入万劫不复之境。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者:陈旭麓

    作者不仅考察了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而且研究了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这样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研究,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历史学的厚度,辅之以政论家传神的文笔,对近代中国这一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的阶级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考察研究。
  • 革命

    作者:杨奎松

    《杨奎松著作集:革命》囊括顶尖的中国现当代史研究学者杨奎松教授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四本经典著作,精装套封配以珍贵插图。作者精心校订文字,并撰写长篇新序。 在这套集子中辑录的四种专著,围绕的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即二十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中国革命。《“中间地带”的革命》和《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着重讨论的是中共革命的国际背景,尤其是受到俄国革命,亦即受到强邻苏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问题。前者侧重于宏观线索的梳理与解读,后者侧重于说明毛泽东个人在其中的经历与作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和《西安事变新探》,着重讨论的是中国近代两大革命党,即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大陆近三十年分分合合及胜负较量的问题。前者侧重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总体变化的解读,后者侧重于国共关系史中影响重大的事件说明。
  • 西潮

    作者:蒋梦麟

    《西潮》是蒋梦麟的自传性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1842年至1941年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其中既有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也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整个社会的激烈动荡。 英文版出版后,受到广泛重视,被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定为重要参考书。之后,蒋梦麟将此书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时,台湾青年几乎人手一册,被奉为“人生教科书”。
  • 革命与反革命

    作者:王奇生

    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基本上等同于中国革命史的书写。在业已“告别革命”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简单地放弃、淡忘或者否定那些曾经长期沉迷的观念,而有必要追问,那些早已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由于近代中国革命离我们太近,我们常常因置身其中而对习以为常的问题缺乏敏感性。适度拉开一点距离,以一种“去熟悉化”的眼光来重新检视,也许能引发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本书的思考即就此而展开。 本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民国政治,其突出特点在于“去熟悉化”,即对民国史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譬如关于民国县长和保长的政治、生活情境、关于国民党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活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等等,都有新的诠释,也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作者:李洁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 历史的坏脾气

    作者:张鸣

    此书勾勒晚近人物百般脸谱,检讨中国历史的劣根性。军阀有性格:思想家和知识界创造着历史,而军阀、土匪、帮会龙头以及各色乡村能人,也在创造历史。晚近人物脸谱:西太后的明白和服气,都是这老外的,而对中国人,她却墨索里尼,总是有理,镇压改革是对的,开历史倒车也没错,后来改革更是对的。历史的坏脾气: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成者王侯败者贼,其实帝王也是贼。不确定的道路:如果不算土匪流氓等“第三社会”中人,文人跟监狱的距离想必要比其它人近一点,越是有才华的人,危险似乎就越大。庶民的世界:花业民营了,游冶其间的名士和准名士们也就更自由了。浅斟低唱并肉帛相见之余,给小姐们打分品题成了文人墨客的千古雅事,因此有了“花榜”。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作者:费正清(编),费维恺(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内容:文字是划分和分析过去的呆板而含糊的工具。无论怎样精心推敲,近代中国历史的特点,不可能用寥寥数语来描述。用得过滥的“革命”一词,有时还不如“复兴”有用。而“近代改革”,其含意无非就是“贯穿近时的变化”,让我们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时间”。不过撰与这套书第10卷到第13卷的28位作者,每一位都是以不过于简单化的水准,提供中国从1800年到1949年这一个半世纪的事件和趋势的概况。就一些范围不那么广的概括作出范围更广的概括,无疑是历史家的主要职责,但这四卷的大多数作者都会同意这样一种看法,……
  • 近代中国史纲

    作者:郭廷以

    本书自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的交通谈起,简述闳放昂扬之盛世,如何被历史大势扒至“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进而用十九章,七十万言的篇幅,细述偌大一个中国,如何在内外交迫的情势之下,经历了百余年的震荡、动乱及嬗变。作者悉心描摹其间中外力量之角逐、中央和地方权力之消长,及权势人物和社会精英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种种图存在之努力,为读者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完整图景。 本书选取的历史事件和叙述结构,看似与市面上通行的近现代史教科书出入不大,但作者旁征博引,极严谨而客观。在少数客观。在少数流露个人喜好之处,聊聊数语,又极传神。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作者:R.麦克法夸尔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是《剑桥中国史》最后两卷中的第一卷的前一卷(即第14卷),描述了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其第一编主要记录了新政权以苏联发展模式运用于中国的尝试,第二编概括了其后期间中国领导人为更快更好地解决中国问题而寻求本国发展模式的努力。本卷的第一编都分析了政治、经济、教育、党与知识分子、外交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及发展状况。本卷撰写人皆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国外专家,他们向读者展示了所有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出这些相关因素如何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准备。
  •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作者:沈志华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珍藏本)》第一章讲述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变化,重点在斯大林的对华政策和对朝政策,说明在保障苏联的远东战略利益的条件下,斯大林希望东北亚地区保持稳定状态,以维持根据雅尔塔协定所形成的国际体系和地缘结构。 第二章讲述中苏同盟建立特别是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过程,重点在于说明,中苏条约谈判的结果与以往人们的理解不同,主要不是毛泽东在莫斯科受到了冷遇和屈辱,而是斯大林被迫对中国做出了重大让步。这一让步,将导致苏联失去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使其在远东乃至亚洲的战略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开始改变了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第三章讲述朝鲜战争爆发的全过程,主要是斯大林对金日成想要用武力方式统一朝鲜半岛这一计划从反对到支持的转变过程。与第二版夹叙夹议的写法不同,这里的重点首先是对历史过程的叙述,而在最后一节集中讨论斯大林同意和支持金日成的决策动机。这一节完全是新写的,分析了以往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所作推断的逻辑漏洞或史实错误,并进一步论证了笔者自己的推断——斯大林同意发动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保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 第四章讲述中国出兵朝鲜的全过程,并根据不同的背景把这一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析了中国出兵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由于条件变化而导致的毛泽东所设定的行动目标的变化。同前一章一样,这里的重点也是历史叙事,而在最后一节集中讨论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动机。从条件和目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决策动机是多重的,并且有所变化,既有表面的,也有内在的,有的是临时处置,有的则贯穿始终。从总体上讲,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保持中苏同盟的有效政治态势,从而在根本上保障新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这一节基本上也是新写的。 第五章讲述中苏同盟在战争中得到巩固和加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战略决策层面中国与朝鲜之间发生的诸多分歧和矛盾中,斯大林都支持了毛泽东,这说明毛泽东的出兵决策实现了其根本目标。因此,这个决策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虽然带有一定的风险。 余论讨论中国在1951年初拒绝联合国停火议案的问题。这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意在说明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性失误并不在于出兵朝鲜的决策,而在于没有适时收兵,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结束这场战争,并因此付出了本来可以避免的过于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