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马克思主义

  • 辩证法的历险

    作者:[法]莫里斯·梅洛-庞蒂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梅劳—庞蒂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1955年出版。全书除前言外,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斯·韦伯的哲学思想;第二章论述由卢卡奇创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三章阐述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立的列宁主义;第四章论述“共产主义哲学中的二律背反”与“行动中的二律背反”;第五章评论萨特靠近共产党的激进立场。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不是要在政治基础上,而是要在政治哲学的基础上罗列经验。”即从政治着眼,考察本世纪以来辩证法思想的历史演变。书中通过阐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来揭露“今天的共产主义”“抛弃了什么,对什么退让了”,从而阐明作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和对列宁主义的仇视。在本体论方面,作者否认物质的客观性,认为物质不是指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而是仅仅指作为实践支撑点的物质,似乎离开实践,物质就不存在,只是抽象的“形而上学”。否认辩证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仅把辩证法归结为主客体关系,而且宣称辩证法“就是连续的直觉,就是对有后果的历史的持续阅读”。自然辩证法“只是在一种次要和派生的意义上”才存在,它是恩格斯从黑格尔那里接受来的“冒险主张”和“最经不起推敲的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所谓“历史惰性”,正是由于把辩证法归于物质而造成的。在认识论方面,作者把主体性的“痛苦关系”看作“大体近似的”实践,但认为实践并不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是一种和阶级意识等同的东西。实践是“无产者的共同境况”,是“一种柔软的可以变形的体系”,“力学中的一种虚拟的矢量,一种祈求,一种状态的可能性,一种历史选择的原则,一种存在的草图”。书中指责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独断论”、“形而上学”、“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在政治上的极权主义”。在历史观方面,作者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认为历史的发展变化不存在绝对真理,全是偶然性的堆砌,认为革命发生并不是历史的客观必然产物,并且把革命和专政对立起来,主张只要民主,反对专政,公开鼓吹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该书出版后,曾受到法国共产党的批评。
  • 马克思的幽灵

    作者:雅克·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作者雅克·德里达,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咱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咱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
  • 哲学与政治

    作者:阿尔都塞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以作者卓绝的“自我批评”历程为线索,以他献身于对哲学和政治关系的思考为主题,既收入了作为1968年伟大事件理论前夜的《哲学课》、作为作者思想绝笔的《马基亚维利和我们》等大部分新译篇目,也包括了对《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经典文本的精心重译。一个崭新的阿尔部塞形象将向人们展现出当代左翼思想所能拥有的“第一流智力”的尺度。
  • 希望的原理(第1卷)

    作者:(德)恩斯特·布洛赫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仅出现过四部1000页以上的哲学巨著,即马丁•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1961)、尼古莱•哈特曼的《自然哲学》、卡尔•雅斯贝斯的《论真理》(1947)和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的原理》(1959)。在流 亡美国期间(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剑,撰写了三卷本《希望的原理》,表达了他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的世界的希望。《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u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 《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唯物主义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领域。
  • 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

    作者:(美)维塞尔

    《马克思与西方传统: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一书是西方英语学界一部研究马克思思想与德国浪漫派联系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与西方传统: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的角度相当独特,选择马克思的早期诗歌为分析对象,通过详尽的文本阐释,在德国浪漫派的美学以及诗学的背景上,梳理了马克思思想中独特的德国浪漫派因素。而正是这一独特的因素,使得马克思的思想,得以通过费希特、黑格尔思想中的德国浪漫派的特质,真正地承续于伟大的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之中。
  • 图绘意识形态

    作者:斯拉沃热·齐泽克

    本书作者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斯拉沃热·齐泽克被誉为闯人西方学术界的一匹“黑马”。本书正是由他选取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四位西方学者有关意识形态的论述,经过节选编排而成。正如书的标题所表明的那样,齐泽克旨在通过这种努力,绘制出一幅自阿多尔诺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图画。除“引言”部分是新写的以外,本书其余所选文字都是原来发表过且可以独立成章的,但选编者显然希望读者将它们放在一起阅读,别出心裁地将它们以“章”的形式编排,实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斯拉沃热·齐泽克被誉为闯入西方学术界的一匹“黑马”。《图绘意识形态》是由他选取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四位西方学者有关意识形态的论述,经过节选编排而成。正如书的标题所表明的那样,齐泽克旨在通过这种努力,绘制出一幅自阿多尔诺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图画。除“引言”部分是新写的以外,本书其余所选文字都是原来发表过且可以独立成章的,但选编者显然希望读者将它们放在一起阅读,别出心裁地将它们以“章”的形式编排,实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齐泽克将他的成名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第一章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这是不是试图再一次强调他从拉康那里借来的“真理来自误认”的命题呢?相信读者在读完全书之后,自然会得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作者:(英国)奥兹本著、董秋斯译

    本书尝试说明人的主观生活(如弗洛伊德所描写的)与经济过程的客观世界(它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所考察过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看似不相干,甚至似乎是矛盾的学说,其实是有内在的一致性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纯实验的科学,在观点上是辩证唯物论的,因此它能补充并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结论。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形成辩证的对立,统一起来,人类行为才能得到适当的描写。本书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一般人对于这两种学说之更精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先例。正如引言所指出的:“关于奥兹本先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他不曾解决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他的辉煌的贡献便是他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

    作者:马歇尔·范·林登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理论关系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为国内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国外社会主义、苏东研究、当代西方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话题和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作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苏联研究进行了多年的理论跟踪和材料积累,基本上把现有的国外资料一网打尽,仅本书附录中的书目就可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线索和进路。
  •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作者:Georg Lukác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Lukacs' early theoretical writings, published in Germany in 1923, has been made available in English. The book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essays treating, among other topics, the definition of orthodox Marxism, the question of legality and illegality, Rosa Luxemburg as a Marxist, the changing function of Historic Marxism,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the substantiat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letariat.Writing in 1968, on the occasion of the appearance of his collected works, Lukacs evaluated the influence of this book as follows:"For the historical effect of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also for the actuality of the present time one problem is of decisive importance: alienation, which is here treated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Marx as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a revolutionary critique of capitalism, and whose historical as well as methodological origins are deeply rooted in Hegelian dialectic.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problem was omnipresent. A few years after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was published, it was moved into the focus of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by Heidegger in his Being and Time, a place which it maintains to this day largely as a result of the position occupied by Sartre and his followers. The philologic question raised by L. Goldmann, who considered Heidegger's work partly as a polemic reply to my (admittedly unnamed) work, need not be discussed here. It suffices today to say that the problem was in the air, particularly if we analyze its background in detail in order to clarify its effect, the mixture of Marxist and Existentialist thought processes, which prevailed especially in France immediatel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this connection priorities, influences, and so on are not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What is important is that the alienation of man was recognized and appreciated as the central problem of the time in which we live, by bourgeois as well as proletarian, by politically rightist and leftist thinkers. Thus,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exerted a profound effect in the circles of the youthful intelligentsia."George Lichtheim, also in 1968, writes that "...The originality of the early Lukacs lay in the assertion that the totality of history could be apprehended by adopting a particular 'class standpoint': that of the proletariat. Class consciousness;not indeed the empir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actual proletariat, which was hopelessly entangled with the surface aspects of objective reality, but an ideal-typical consciousness proper to a class which radically negates the existing order of reality: that was the formula which had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Lukacs of 1923 to unify theory and practice."
  • 托洛茨基论反法西斯斗争

    作者: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论反法西斯斗争》集结了托洛茨基写于1929—1940年间的论反法西斯斗争的文章,以及关于苏德战争的评述和战争起因的分析,展现了从一战以后到二战爆发期间,托洛茨基对欧洲局势的前瞻性分析。书中涉及托洛茨基对斯大林对德方针及相关重大事件的评价,是填补空白之作,对于托洛茨基思想和二战前的国际政治史的研究极具系统性和前沿性。 早在纳粹上台之前,托洛茨基就明确地预言希特勒一旦上台,将给德国、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灾难,剖析纳粹的性质,并结合德国形势的变化指出阻止纳粹夺权的斗争策略,指出在共产国际和德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下,德国将会出现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和自下而上的反革命之间的决战,其结局将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无产阶级战胜法西斯乌合之众。他认为纳粹的崛起表明传统的资产阶级政党和改良主义政党(社会民主党)已经无力解决当时德国的社会危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阻止法西斯按它的方式来解决这场危机,而只有共产国际和德国共产党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情况下,无产阶级才能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特装本)》主要内容简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希望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该书通过大量实证内容反驳了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

    作者:[俄]普列汉诺夫

    本书一般公认是世界哲学名著,事实上也是历史学名著,是至今少有的马克思以前唯物史观学说史名著。 本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至第四章,叙述十八世纪中期到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这一百多年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问题;第二部分,即第五章,详细论述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本观点;最后,即“结论”部分,作者分析了米海洛夫斯基等人在实践问题即俄国是否能够、是否应该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上的错误。 本书是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最优秀的著作之一,该作达到了其一生理论水平的最高峰。
  •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

    作者:望月清司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内容简介:“日本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研究可分为“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这样两个方面的话,由于远离苏联意识形态的控制,日本对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相对自由,更接近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著作的原貌,其成果毫不逊色于掌握着原始手稿解释权的“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在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上,由于日本属于东方,它对马克思理论的吸收和应用明显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正是因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具备这样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个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等级别的范畴。
  •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作者:[波兰] 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

    科拉柯夫斯基这三卷书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权威书籍。全书三卷于1978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洋洋130万言。该书阐述了自19世纪40 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间马克思主义诸代表人物、主要流派及学说的理论发展,是迄今为止西方学术界论述马克思主义史的体系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奠定了作者在当今西方“马克思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这套书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史到马克思,恩格斯过世後的马克思主义各阶段的演变,都有清楚的交代。科拉柯夫斯基本人在这三卷书中也有他本人独特的见解,所以它们不单是一套研究马克思主义史的书籍,更是一套解释马克思主义史的书籍。 该书是目前国际范围内最有影响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著作,不仅占有文献翔实,理论分析系统,而且是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史中收录流派和人物最多的著作。因此,该书出版后,很快就被译成德文、荷兰文、意大利文、塞尔维亚文、西班牙文、波兰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字的版本,是国际上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影响重大、被普遍关注的文献。 著名分析哲学家艾耶尔在论述20世纪哲学时,对于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及其代表,辍笔略过,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无法再改进柯氏上述著作中所作的有关阐释了。
  •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

    作者:乔纳森.沃尔夫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可能是近二十年来关于马克思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本书,是马克思哲学公共和智力理论的转折点。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失败,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日渐式微。
  • 资本主义发展论

    作者:[美]保罗·斯威齐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在还没有相当全面而且有分析性的英文论著。本书试图填补这个空白。不过,它既不完整,也不详尽;许多重要的论题完全省去,其他的也不过是略为一提。虽然如此,我还是希望它能够帮助人们对一个在已往常遭忽视和浅薄对待的重要社会思想体系有更好的理解。我并未打算在难点上打马虎眼,但是,有些复杂的理论问题,若非看上去和手头的任务直接有关,我也不会特意细加论述。 在全书中,我经常广泛地引用马克思和他的信徒的著作。这无疑是一种笨拙的表述形式,但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不能设想人们都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文献;许多极重要的著作,甚至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迄今未译成英文,同时,许多有关的书籍和期刊,也只有在较大的图书馆中才能找到。此外,对马克思理论的解释,有很大的分歧,而我又殷切地希望,不管有些读者对我自己的解释有多大的异议,我这些解释总不要给人以胡说八道的印象。引用《资本论》的地方,系取材于芝加哥市的查理士·克尔公司出版的三卷本。我想在所引用的段落中自行简化一些标点,并在几处有脚注标明的地方,改动了译文,以便更精确地表达德文原文的意思。 除了介绍和分析其他作者的观点以外,我还试图解决一些久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并把一些在我看来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剖析的问题,也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之内。关于后者,请读者特别注意第十章(实现的危机)、第十二章(长期萧条?)、第十四章(垄断资本的发展)、第十五章(垄断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和第十八章(法西斯主义)。主题的编排,遵循一定的程式,即从政治经济学的最抽象问题——价值论——开始,依次讲到当前人类社会的一些迫切问题。 在此稿成书的各个阶段上,承我们的朋友和同事厚意,阅读了全部或部分的手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批评和建议。其中,我想特别提起的有:厄里希·罗尔、路易斯·富尔、弗朗兹·纽曼、阿兰·R.斯威齐、罗伯特·K.麦尔登、斯文德·劳尔森、斯丹莱·摩尔等几位博士以及保罗·巴兰先生。我妻马克辛·雅波尔·斯威齐的批评,特别有益,不过她可以理直气壮地责怪我没有自始至终地接受她的批评。我最为感谢的是都留重人博士,我有幸在多年期间内,不仅同他就本书所包含的论题以及范围更为广泛的一些有关问题进行过多次的讨论。都留博士阅读了全部手稿,并在许多地方帮助我在形式和内容上加以改进。我很高兴,能够在附录中列入他对魁奈、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再生产表式的解释和比较。我想,这个附录对经济学家们应是极为有益的。 不用说,对于我所表述的论点,或者分析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上述各人,谁也不负任何责任。 我把鲁道夫·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论》(1910年第一版)一书的几页译文,用“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为题,列为第二附录。在英语国家中,现在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说马克思主义不能理解和预见那些在今日法西斯国家中登峰造极的意识形态倾向。对于这种毫无根据的印象,人们哪怕只从这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名著中摘录一点点,便可加以廓清。 下列出版社,允许自下述各书中引用原文,对此,谨表衷心的谢意: 芝加哥,查理士·克尔公司:卡尔·马克思著《资本论》三卷集;卡尔·马克思著《政治经济学批判》;路易斯·B.鲍丁著《卡尔·马克思的理论体系》。 纽约,麦克米伦公司:莱昂内尔·罗宾斯著《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乔安·罗宾逊著《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纽约,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J.A.熊彼特著《经济周期》,第一卷。 伦敦,麦吐温有限公司;亚当·斯密著《国富论》,第一卷。 纽约,国际出版社:卡尔·马克思著《法兰西阶级斗争》;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1846—1895年,通讯集——选辑与注释》;弗·伊·列宁著《帝国主义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约瑟夫·斯大林著《列宁主义问题》;莫里斯·多布著《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 保罗·M.斯威齐 1942年8月1日于马萨诸塞州 剑桥市邓斯特斋 中译本前言 现在要介绍给读者的这本书——《资本主义发展论》,是美国当代著名左翼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的代表作。 斯威齐1910年生于纽约市,在哈佛大学受完高等教育,1937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去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进修(1932—1933年),自此认识到,西方的主流派经济学,无助于理解20世纪的重大事变和社会发展趋势。然而,能够解释这些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在英、美又受到忽视和浅薄对待,这方面的英文出版物也极少。这就燃起了斯威齐要建立“严肃的和真正的北美牌马克思主义”的愿望。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发展论》,正是由这个愿望所结出的一个硕果。此书奠定了他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地位,也结束了他在哈佛大学的多年教学生涯。虽然此后他也曾应康奈尔、耶鲁、斯坦福、曼彻斯特等大学和社会研究新学院之聘为客座教授,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是1949年创办左翼杂志《每月评论》,任该刊主编至今。 在《每月评论》杂志社,他同几位志同道合者共事,发表了大量揭露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文章和专著,其中最著名的有《作为历史的现在》(1953年)、《垄断资本》(与保罗·巴兰合著,1966年)、《繁荣的终结》(与哈里·麦格道夫合著,1981年)、《革命后社会》(1982年)、《马克思主义四讲))(1982年)。这些论著有非常广泛的影响。鉴此,日本现代经济研究会曾把斯威齐列为自魁奈以来30位大经济学家之一。 在长逾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活动中.斯威齐的兴趣始终集中在两个方面:分析以垄断、帝国主义和世界性为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探索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发展论》作为这两个主题的初期研究结晶,对斯威齐的研究方法、立论基础和独创见解,已有相当鲜明的反映。 就方法论来说,此书继承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和看待社会问题的历史(变革)眼光。因此,既遵循《资本论》第l卷所实践的由具体到抽象的步骤,以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家的积累冲动,又学习《资本论》第2、3卷所更多运用的由抽象再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分析中纳入先前有意识舍象的某些因素,以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斯威齐认为,通过这方法,可以对马克思来不及分析或语焉不详的问题作出自己的答案。 关于立论的基础,斯威齐在这本书里,确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圭臬,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利润率下降趋势、积累与劳动后备军理论、国家学说、资本积聚与集中学说以及资本主义过渡性学说等等。但同时,他也很注意历史上在马克思主义者内外部的论争以及当代西方学者对垄断资本主义运行的种种观察。书中有相当多的篇幅用于介绍、鉴别和评论各种相关的和相悖的学说,并有所扬弃和综合,其中特别受人注意的有:肯定和补充博尔特凯维奇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问题上对马克思的修正(第七章)、介绍第二国际理论家在“实现危机”和“崩溃”问题上的争论(第十、十一章)、重申罗莎·卢森堡对修正主义的阶级调和论和“议会道路”论的批判(第十三章)以及吸收希法亭关于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观点(第十七章第2节)。书中附有日本经济学家都留重人的《论再生产表式》一文,这对读者理解魁奈、马克思和凯恩斯在再生产理论上的相通和相异之处,也有所帮助。可以说,斯威齐是在比较和鉴别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 正是因为斯威齐遵循马克思的方法和基本思路,所以他处身于垄断资本主义大有发展的20世纪,便能联系实际而有相当出色的理论创新。 在《资本主义发展论》中展开得较为深入的是提出一个以资本积累为动因的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意谓永不满足的剩余价值贪欲,驱使资本家阶级不断地提高积累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于是,在消费方面就呈现为:一方面资本家阶级的消费增长落后于全部剩余价值的增长,同时新增积累中工资支付的部分在减退;另方面,消费品的产量却至少是同生产资料投入量同比例增长,结果就有消费量增长落后于消费品产量增长的趋势,迟早便有物价下跌和产量削减的经济危机,或是生产能力长期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停滞;即使存在着抵消消费不足的因素,也未能从根本上将这趋势扭转。这个危机和停滞理论,既不同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讳莫如深的资产阶级的(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论或小资产阶级的(如西斯蒙第)消费不足论,也不同于(多布和普利赛尔等所误解的)单纯利润率下降危机论,更不同于把生产同消费截然分开的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比例失调论。然而,与资本积累相联系的消费不足,又包容了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也体现了一种比例失调,所以,在斯威齐看来,这个危机理论既可以把散见于《资本论》各卷而看似不同的马克思的种种言论统一起来,又可以避免马克思主义者们各执经典一词而产生的混乱。 对于资本积累过程的矛盾分析,又使斯威齐得以在本书中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作出创造性的和细致的描述。他指出,积累是垄断的正常伴侣,因为积累扩大了生产单位的规模,而规模经济效益正是促使竞争走向集中和垄断的基本动因;反过来,垄断把剩余价值从较小块的资本转向较大块的资本,这就提高了积累在一定量剩余价值中的比重。对价格高于均衡值、产量低于均衡值的垄断资本来说,高额利润本已有了保证,现在垄断提高了积累率,有招致利润率下降的可能,垄断组织更不愿意在自己的禁脔内使用其积累,而宁可将新资本投于行业之外或国外的竞争性领域,并且更注意采用节约劳动力的新技术,这就加剧了竞争性领域中利润率下降和消费不足的趋势,即增添了危机和萧条的诱因。斯威齐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有着比马克思和列宁更具体的分析。 由此,斯威齐又为列宁在1916年提出的著名命题“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注入了新的内容。例如,他指出:保护贸易的政策,有时不是自卫,而是进攻,即便利本国垄断资本对外国倾销;资本输出诚然是在国内投资机会不多且民众贫困的条件下进行,但国内投资机会减少和民众贫困又恰恰是由垄断资本的对外投资决策(追求较高边际利润率和减轻国内劳动力市场压力)所造成;帝国主义固有其经济、政治根源,也有垄断资本所歪曲和煽动的民族主义意识在作祟。斯威齐对帝国主义一个特殊形式法西斯主义的剖析(第十八章),无疑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前所未言的;对帝国主义极限(第十七章第6节)的界定,也应该说颇有新意。至于他在书中所展望的资本主义的末日,虽然曾受到很多非议,也未为事实所证明,但总还是一种创见。 由上可见,斯威齐的《资本主义发展论》,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副题,却不仅是一本在英语国家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也是用马克思的方法与基本原理解释当代资本主义运行的专著。所以,该书一出版,就受到全世界学者的注意,不但多次重印,且被译成多国文字。随之而来的,当然是纷纷的批评和讨论。抑扬中明辨了许多问题,也留下了未解的纽结。例如,博尔特凯维奇在“转形问题”上的修正,经此书介绍和补充之后,引起了长达20年的论战(有人说这是经济学中一阵“空忙”);书中提出的消费不足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学者中更有多方面的广泛反响,连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莫里斯·多布在为本书英国版(1946年)作序时仍表示对此论有怀疑;书中有谓,由于垄断组织有日益充裕的内部融资,新证券发行将日趋萎缩,产业资本家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将降低,故“金融资本”这个词可以废弃(第十四章末段),对此也有尚未了结的笔墨官司户;还有,对资本主义未来的展望,尽管斯威齐在本书第二次印刷时(1946年)已经改变了初版的一些提法,但基本的观点依然是英美的“和平过渡”,这在马克思主义者中也不易取得共识。 限于“前言”的篇幅和译者的水平,我们不能在这里详尽介绍更多的书评。不过,联系1990年以来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历,不妨再提出两点“马后炮”式的质疑:一是书中所十分强调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使用价值的计划生产和境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所显示的优越性和吸引力(第十九章第2节),是否自这个制度建立之日起就是如此,而无须经过体制的调整与改革来保持这种优势?二是调整与改革,如果包含有价值规律的利用和某种市场经济的实行,那么,斯威齐在本书中所表述的一个命题——“价值和计划相对立的程度,也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一样”(第三章第4节)是否还能成立? 尽管这本书有这样那样需待商榷的问题,但就其在资本主义堡垒中中肯而透彻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历史功绩来说,和就其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与基本观点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经济学领域中一本值得研读和于人有益的好书。我们正因为这个缘故而乐于接受翻译的邀约,但我们的拙陋译笔可能不足以表达书的精意。不当之处,还望读者高明批评指正。 陈观烈 1993年2月 序 第二次印刷本序 导言 第一篇 价值与剩余价值 第一章 马克思的方法 一、抽象法的应用 二、马克思思想的历史性质 第二章 价值质问题 一、引言 二、使用价值 三、交换价值 四、劳动与价值 五、抽象劳动 六、价值理论中量的方面与质的方面的关系 七、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第三章 价值量问题 一、第一步 二、竞争的作用 三、需求的作用 四、“价值规律”与“计划原理” 五、价值与生产价格 六、垄断价格 第四章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 二、剩余价值的来源 三、价值的构成 四、剩余价值率 五、资本的有机构成 六、利润率 第二篇 积累过程 第五章 积累与后备军 一、简单再生产 二、积累的源泉 三、积累与劳动力的价值——问题的提出 四、马克思的解答——劳动后备军 五、资本主义进程的性质 第六章 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一、马克思关于这个规律的系统表述 二、起反作用的各种因素 三、对本规律的一个批评 第七章 价值转化为价格 一、问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的解答 三、另一个解答 四、博尔特凯维奇方法的一个推论 五、价格计算的重要意义 六、为什么不从价格计算开始? 第三篇 危机与萧条 第八章 资本主义危机的性质 一、简单商品生产与危机 二、萨伊定律 三、资本主义与危机 四、危机的两种类型 第九章 与利润率下降趋势相联系的危机 第十章 实现的危机 一、比例失调引起的危机 二、消费不足引起的危机 附录 第十一章 崩溃问题的争论 一、引言 二、爱德华·伯恩施坦 三、正统派的反击 四、杜冈-巴拉诺夫斯基 五、康拉德·施密特 六、考茨基在1902年的见解 七、路易·B.鲍丁 八、罗莎·卢森堡 九、战后的各种态度 十、亨利克·格罗斯曼 第十二章 长期萧条? 一、引言 二、资本主义扩张的条件 三、抵制消费不足趋势的各种力量 四、一定是消费不足占优势吗? 第四篇 帝国主义 第十三章 国家 一、经济理论中的国家 二、国家的首要职能 三、作为一个经济工具的国家 四、政体问题 五、国家作用的评价 第十四章 垄断资本的发展 一、资本的积累 二、资本的集中 三、股份公司 四、卡特尔、托拉斯与合并 五、银行的作用 第十五章 垄断与资本主义运动规律 一、垄断与价格 二、垄断与利润率 三、垄断与积累 四、垄断与流通费用的提高 五、结论 第十六章 世界经济 一、总的考察 二、竞争时期的经济政策 三、经济政策的转变 第十七章 帝国主义 一、引言 二、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与种族主义 三、帝国主义与各阶级 四、帝国主义与国家 五、重新分割世界的战争 六、帝国主义的极限 第十八章 法西斯主义 一、法西斯主义的条件 二、法西斯主义的得势 三、法西斯的“革命” 四、法西斯主义下的统治阶级 五、法西斯主义能排除资本主义的矛盾吗? 六、法西斯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 第十九章 未来的展望 一、自由资本主义改良的前景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没落 附录一 关于再生产表式问题 附录二 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 译名对照表
  •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作者:Eric Hobsbawm

    在自卡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宣言》出版以来的一个半世纪中,这个负载马克思名字的学说在平等和正义的名义下为数百万人所接受却又戏剧性地,随着共产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衰落而失去了它的魅力。然而,就在自由市场在被看作是灾难性的对管制的退避的核爆中走向极限的时候,对资本主义最严格、最有说服力的敌人的重新评价,前所未有地及时。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提供了一种迷人的、充满洞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回顾。他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影响来源——从对贵格会运动到马基雅维利——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大革命和德国哲学中的源流。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即核心文本——从恩格斯的《工人阶级的境况》到葛兰西的《狱中笔记》到《共产主义宣言》本身——进行了考察,并对过去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的时运的惊人反转进行了分析。通过出色、深刻、充满能量且内容广泛的工作,《如何改变世界》毫无疑问地向我们展示了这点:卡尔•马克思是我们世纪的思想家,就像他是过去两个世纪的思想家那样。(Levis译)
  • 法国大革命与现代性的诞生

    作者:[匈] 费伦茨·费赫尔 编

    《法国大革命与现代性的诞生》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之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突出地表现了作为现时代黎明和现代性的宏大叙事的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其中深入勘察所涉及的论题十分宽广,从对引发热议的1789年的阶级性、民族国家的问题到对至上崇拜,到犹太人的解放以及革命的文化遗产等的分析,充满了智慧与洞见。
  • 历史哲学教程

    作者:翦伯赞

  •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作者:李泽厚

    作者认为毛之思想是长期农民革命战争所产生的民粹主义,列宁斯大林体制和帝王传统三大要素加上马恩空想的复杂结构体,其实,民粹思想是基础部分。 在今天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毛思想已黯然失色.尽管作为平等正义的符号,毛会不断被人呼唤,他的个性和才能将不断地吸引着人们,但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第一阶段毕竟已经结束,毛思想毕竟已经渐行渐远,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