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西藏

  • 漂泊中的佛爷

    作者:张云

  • The Noodle Maker of Kalimpong

    作者:Gyalo Thondup,Anne F

  • 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 Taming Tibet

    作者:Emily T. Yeh

    The violent protests in Lhasa in 2008 against Chinese rule were met by disbelief and anger on the part of Chinese citizens and state authorities, perplexed by Tibetans’ apparent ingratitude for the generous provision of development. In Taming Tibet, Emily T. Yeh examines how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ibet served to consolidate state space and power. Drawing on sixteen months of ethnographic fieldwork between 2000 and 2009, Yeh traces h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landscape of Tibet between the 1950s and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as often been enacted through the labor of Tibetans themselves. Focusing on Lhasa, Yeh shows how attempts to foster and improve Tibetan livelihoods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the subsidized building of new houses, the control over movement and space, and the education of Tibetan desires for development have worked together at different times and how they are experienced in everyday life. The master narrative of the PRC stresses generosity: the state and Han migrants selflessly provide development to the supposedly backward Tibetans, rais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Han’s “little brothers.” Arguing that development is in this context a form of “indebtedness engineering,” Yeh depicts development as a hegemonic project that simultaneously recruits Tibetans to participate in their own marginalization while entrapping them in gratitude to the Chinese state. The resulting transformations of the material landscape advance the project of state territorialization. Explor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Tibetan response to—and negotiations with—development, Taming Tibet focuses on three key aspect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grarian change, Chinese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Yeh presents a wealth of ethnographic data and suggests fresh approaches that illuminate the Tibet Question.
  • 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

    作者:汪晖

    本书是作者对2008年发生在西藏、四川、青海等藏区的暴力骚乱及随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深思之作。汪晖对西藏问题的关注是延续着他对“中国”及其“现代”问题的一再追索,其核心关切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和《去政治化的政治》是一脉相承的。
  • 老拉萨

    作者:马丽华

  •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

    作者:宿白

    这本《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是按大区域划分为三个部分组织的。第一部分是西藏寺院,第二部分是甘青内蒙古寺院,第三部分是内地的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寺院遗迹。三个部分撰写的时间不同,写法也多有差异。 第一部分西藏寺院调查,包括三个地区的调查记即拉萨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调查记和《阿里地区札达县境的寺院遗迹》、《西藏寺庙建筑分期试论》等,共九个题目。第二部分甘青内蒙古寺院调查偏重于明末以前的兴建。藏传佛教向北传播,首及青海,自青海再行扩展,其主要通道有五路:出当金口抵敦煌;沿疏勒河上游,出龚岔口至安西;经祁连,出扁都口抵张掖;经乐都,渡大通河,出河桥驿,北上永登、武威;经化隆,走临夏、永靖,东抵兰州。第三部分内地的藏传佛教遗迹,现只辑录蒙元时期在当时大都即今北京修建的两处佛塔史料和对南宋旧都临安即杭州的一些元代遗迹的初步考察。
  • 西藏行知书

    作者:曹凤英

    西藏行知书,ISBN:9787806534465,作者:曹凤英文、图
  • 老房子

    作者:李玉祥,马丽华

    “老房子”——老百姓都这样称呼祖祖辈辈居住的古老民居。它们确实老了,与现代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连它们的主人的后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卖了盖洋楼,既气派又实用。这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建设性破坏也将越演越烈,老房子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一样越来越少(少数名人故居可幸免),随之而去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美术,以及宝贵的旅游资源。等到我们醒悟时,恐怕已经晚了,老房子那种特有的时代氛围和文化气息都将一去不复返,即使造了许多新古董也无济于事。我们出版这套图集的目的一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古民居价值的重新认识,手下留情,多保留一些精彩的老房子;另外,退一万步讲,即便全拆完了,好歹也让老房子留一些遗像给后人或外星人吧!
  • 阳光与荒原的诱惑

    作者:巴荒

    本书是女画家巴荒四次深入西藏考察后写下的系列文化散文。依据其独行荒原的传奇经历而写下的这部书稿,最早成稿于1990年。此后经过六年多的时间积淀,才于1996年正式定稿。 全书从一个富有激情的生命体验出发,试图通过语言的方式,以寻求人类文明的起源,重蹈人类生存发展的艰难旅程。全书十六篇散文,其中有《古格的诱惑》《巡游艺术与秘史》《象雄古国风景线》等名篇,它们的内在基点,在于通过对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灿烂的宗教文化和艺术、丰富而又悲壮的人文景观,以及风俗人情等生活细节的真实描述,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文明的渗透性和脆弱性。而《穿越秘境》则是以似梦似幻的手法,在远古与现实的更替之中,完成了一次生命对历史的永恒追问。 全书融入了理性思考,并又以感性的语言释放出超越个体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就构成了本书特有的文化价值。
  • 拉萨建筑文化遗产

    作者:汪永平

    本书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建城一千多年来建筑文化遗产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各种建筑类型的特征、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形成及其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与成就。对藏式传统建筑做了调查分析,对藏式建筑与汉式建筑的融会现象做了评述。 全书共分8章:1 拉萨城市形成与发展概述;2 拉萨宫殿建筑;3 拉萨宗教建筑;4 拉萨园林建筑;5 拉萨传统居住建筑;6 拉萨历史建筑的细部与装饰;7 拉萨的墓葬、碑刻及石窟;8 拉萨重要历史性建筑调查实录。在调查实录中,共收集和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63处,并制作了典型实例位置图,使读者易于查找。在每一案例中,均有简介和现状照片,并附有测绘图纸。全书插图约800幅,其中彩图约600幅,测绘线图约200幅,全为第一手资料。书中内容全面系统、图文并茂,是目前有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建筑文化遗产中代表性的专著。 本书可供国内外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工作者、历史学者和藏学研究者参考,也可供一般旅游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 西藏之水救中国

    作者:李伶

    本书是一部具有非凡震撼力的时空报告,首次全面详尽地向国内读者介绍了惊人的 “再造中国”构想——大西线南水北调战略。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每年从西藏水系中调2000亿吨沿朔天大运河输往干旱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包括新疆)地区,同时永解黄河水祸,中国北方实现内河航运,运河区解决数千万劳动力就业问题,高原载水还将使印度孟加拉消除水灾……   这究竟是痴人说梦还是科学构想?赵南起上将在本书序言中写道:科学应提倡争论,重在调查。本书忠实记录的水利工程专家在西藏考察经过,可使读者得出应有的结论。
  • 西藏旅行記(上)

    作者:河口慧海

    一八九七至一九○三年,日本僧侶河口慧海花了將近六年時光,進入西藏這塊被嚴密封鎖的大地。這塊祕密王國,因天險而與世隔絕,別有乾坤,西藏人自認這裡是佛陀的國度、觀音之淨土,充滿獨特異彩。不過,這位日本僧侶並不是為了仿傚勇敢的冒險家,以完成探查大業、促進世界文明為職志,而是因為聽聞該國藏有許多佛教未傳之經典,為了取得這些珍貴典籍而發憤走上這段長旅。他於一八九七年六月從大阪出發,在大吉嶺停留一年研學西藏語文,於一八九九年一月借道尼泊爾前往西藏,之後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山中小村查藍修習修辭學一年,在一九○○年七月才抵達西藏國境。之後,他為了避開嚴密防守的西藏關哨,不得已往西繞道羌塘高原,徒步跋涉過海拔四、五千公尺的無人地帶,採行鮮為人知的小徑而行。時值冬季,他不時得涉渡夾雜流冰的冷冽河川,不時又遇大雪紛飛,途中險些凍斃,又遭盜匪掠奪,到了西藏首府拉薩已是一九○一年三月的事。仔細算來,他從大吉嶺到拉薩共花了兩年三個月時間,共走了近四千公里路。然後,他冒稱羌塘藏人身分進入拉薩色拉寺研讀一年兩個多月,期間因醫術高明榮獲達賴喇嘛召見,甚至差點成為法王御醫。最後則因身分曝光而在一九○二年五月匆匆離開西藏,在一九○三年五月返抵國門。返國兩個月後,慧海師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細膩和誠實無偽,將這趟旅程的見聞悉數記錄成文,以《西藏旅行記》為題在報刊上連載,獲得一般民眾熱烈迴響,風靡一時。英譯本《西藏三年》(Three Years in Tibet)一九○九年在印度出版後,更獲得非常正面的高度評價,尤其深獲民族學家、歐洲探險家和西藏學者的肯定。除了旅途的艱險,以及各種法會、僧侶的生活百態、種類等級等宗教內容外,這本書還涵蓋了當年西藏地方的政治、經濟、外交狀況及社會風俗,甚或給予人類無上教訓的歷史、地理上的新探險、動植物分布等新奇見聞。可說在近代史和比較文化研究上,留下了大量又獨特的素材,足令讀者耳目一新。
  • 阳光与荒原的诱惑-我的西藏之行

    作者:巴荒

    本书作者蔡蓉(笔名巴荒)是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独闯西藏阿里无人区的女艺术家。她在1987―1988年中,四次进出西藏高原,三次独行西藏阿里,跨越无人区,辗转于西藏边塞偏远的神秘区域,历经生死疾病,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种种艰难困苦中,进行了历时一年余的考察和艺术教学。 本书以作者数次独往西藏的传奇经历为背景,以其艺术家独特的艺术直觉和理性思考,构成丰富而独特的审美视觉;以贯穿始终的生命体验和对高原的审视,赞颂世界独具魅力的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观,赞颂隐匿在荒原中和高原阳光下的生命之质朴、顽强和纯粹;以超越自我、跨越时空的张力,在高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整体与个体生命的交融中游历,传达出民族、艺术和人类不朽的精神。 全书的200余幅图,约9万文字内容,取材于作者4万公里艰辛行程中所拍摄的近万张图片,所作的20万字笔记和艺术创作,以及她来自西藏西部神秘的古格王国遗址的第一手考察资料。本书文字在优美流畅的散文风格和层层递进的结构中,与视觉强烈的图片相随而融贯,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学、哲学和艺术内涵传达出庞大的视知觉信息,是本书不同寻常之处。这是一部方诗办画的艺术杰作,一首苍凉而雄浑的高原与生命的赞歌。
  • 悲悯大地

    作者:范稳

    《悲悯大地》是作家范稳继《水乳大地》之后又一部藏地题材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一个藏族青年摆脱世俗仇恨、历尽千心万苦最终成佛的曲折经历,在宏阔的背景下,以史诗的笔法表现了善与恶、人与自然、人性与神性等丰富的精神内涵,从而使悲悯的主题呈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其中精彩的细节、奇异的物事,真实地再现了当地人神共处的生活场景,使《悲悯大地》成为中国本土意义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力作。
  • 西藏自助游

    作者:上海唐码城邦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藏羚羊自助游系列•西藏自助游(2012-2013版)》在介绍西藏主要旅游景点的同时,还为读者介绍了西藏的历史、地理、气候、民俗等方面的背景资料,并从旅行专家的角度向读者提出了一些旅行建议。
  • 唐卡画教程

    作者:德拉才旦

    《唐卡画教程》:国家“211工程”中央民族大学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诸佛菩萨圣像赞

    作者:国家图书馆版本提供

    《诸佛菩萨圣像赞》共收录尊神360简本尊,每页都有刊印黑边框,边框内,佛像的大背光、身光、莲座和莲座上的莲瓣、云纹、连珠纹都是墨线刊印轮廓,再以墨线勾勒轮廓,局部以淡墨晕染,以增加其立体感,尊神像及背景装饰部分为手绘。附汉文像赞360节,一像一赞,每赞为六言四句,往往提及尊神的名号、所持法器、身体姿势、法力功能等内容,应是对照尊神图像而撰写。每像上方题汉文,下方题藏文,左边题满文,右边题蒙古文。汉、满、蒙古文及千字文编号均是朱字,藏文为浓硃堆书,有凸起感。由于是用毛笔书写,所以藏文与满蒙文相比,字体不太规整。且满蒙藏文均有拼写错误,本次出版为了保持全书原貌基本未作校改。尊名汉文书写较为稚拙,与赞文的汉文书体严谨端正相比,水平相去甚远(图二)。另外,部分尊神背面头、喉、心间(分别代表人的身、语、意)书有朱红色藏文字OM、AH、HOM,作为开光的标志。篇首有汉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