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料

  • 唐史史料学

    作者:黄永年

    本书是唐史学家、唐代文献学家黄永年先生撰写的一部唐史史料学教材,把唐史研究中的基本文献分为纪传、编年、典章制度、职官、仪注、法令、诏令、地理、谱牒、杂史杂说小说、诗文、类书、金石、书目以及敦煌吐鲁番文书十五类,结合作者的治史心得,有重点且深入浅出第介绍了这些史料的源流、价值和使用方法,对唐史学者十分实用。
  • 文献通考(点校本 全十四册)

    作者:[宋] 马端临 著

    《文献通考》,是宋元之际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全书共348卷,分为24门,分别为: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故后人合之称为“三通”。“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文献通考》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点校本《文献通考》,以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武英殿校刊本为底本,以余谦补修本(简称元本)、慎独斋本(简称慎本)、冯天驭本(简称冯本)、光绪二十二年浙江书局(简称局本)刻本为校本,并查阅《通考》所用的其它书籍,吸收近人校勘成果,凡校正讹误之处,于卷末写出校勘记。这样一部历史典籍的点校整理出版必将大大方便学界对《文献通考》一书的使用和相关领域的研究。
  • 翁同龢日记(全六册)

    作者:(清)翁同龢 著

    翁同穌(1830-1904年),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状元,为同治、光绪两帝之师。历官刑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晚清政界颇有影响的人物,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维新时期都曾有重要活动。1898年6月15日被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1904年病卒。1909年诏复原官,后又追谥“文恭”。 本书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858年7月31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1904年6月27日),记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活动,内容相当丰富,被誉为晚清三大日记之一。据一些学者考证,翁同穌戊戌罢归后,为避忌讳,曾对日记中有关戊戌变法和维新派的内容作过删改。
  •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上卷

    作者:薄一波

    作者把个人的回忆和对历史档案、党的文献、中央领导同志的选集、文选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重大问题的总结和根据新情况作出的新的重大决策的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如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
  • 封氏闻见记校注

    作者:封演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封氏闻见记校注》是唐人封演编撰的一部笔记,今本十卷。前六卷记述掌故、考证名物;七八两卷多记古迹,附以杂论;后两卷则专述唐代士大夫的遗事轶闻。在流传至今的唐人笔记中,《封氏闻见记》享有很高的声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语必征实”“源委详明”,赵贞信先生广稽众本,吸收前人校勘成果,撰成《封氏闻见记校注》一书。
  • 靖康稗史笺证

    作者:[宋]确庵编,[宋]耐庵编,崔文印笺证

    <靖康稗史>包括<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甕中人语><开封府状><南征录汇><青宫译语><呻吟语><宋俘记>七种,记载了北宋都城陷落始末以及宋宗室贵族北迁和北迁后的遭遇.作者多为亲闻亲见之人,此中材料为研究靖康祸乱始末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罪惟录

    作者:查继佐

    这是一个王朝的余音,这是一个书生的抵抗。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明朝大势已去。这一年,一个书生举起了笔。此后经年,江山易色,生灵涂炭。国破家亡,而史不可亡,铁笔如椽,汗青心祭,洋洋百卷,有明二百余年数千人物是非功过,怆然笔底。 《罪惟录》,原名《明书》,为明代史事纪传体史书。《罪惟录》的史料,有作者亲历者,有耳闻于当事人者,亦有采自庄廷鑨《明书》以及明纂国史和实录者,多有清廷官修正史所未录者,于史迹人物,亦有品评臧否,可谓存心之作。 该书写成后,即复壁深藏,秘不示人,冀以免祸。原 稿涂抹殆遍,不可卒读。辛亥革命后,始见于世,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1931年,张宗祥借得嘉业堂所藏原稿加以校补,原稿《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重新厘定后共一百零二卷。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该藏本影印出版,收于《四部丛刻》三编中。 浙江古籍出版社于1986年将《罪惟录》点校排印出版,在四部丛刊影印本的基础上又补校了一些内容,并对原书的个别错简进行了修正。本次出版,以本社原有排印本影印,并修正若干文字错漏。
  • 元和姓纂

    作者:[唐]林宝 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 整理

    本书撰于唐元和年间,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中唐以前的姓氏族望,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谱系典籍资料,是现存较早、较详赅的古姓谱书籍。此书北宋时开始散佚,清修四库,据《永乐大典》参以诸书校辑而成,清代孙星衍、洪莹,近代罗振玉均有辑校。岑仲勉参藉历代典籍、碑志,旁搜博征,详加考校,著成《元和姓纂四校记》,于伐伪、正本、拾遗、芟误四方面下了大力。现将《元和姓纂》与岑氏四校记汇为一书,并附姓氏、人名索引,以便查阅。
  •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作者:香港中文大学,第一历史档案馆

    造办处是清宫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于康熙年间成立,营运至一九二四年。造办处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管理,先后设有六十多个专业作坊,与皇室的起居息息相关,除制造、修缮、收藏御用品外,还参与装修陈设、舆图绘制、兵工制造、贡品收发、罚没处置以及洋人管理等事宜,是宫中具有实权的特殊机构。造办处档案如实地记录了各类宫廷制品的名称、来源、时间、规格、用料、开销、工序、去处以及皇帝的旨意,为清代工艺制作研究和文物鉴定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依据。而其中有关皇家宫殿园囿、各类典礼活计、贡品赏赐、洋人供职、匠役管理、查抄家产等记录,是研究清代宫廷文化、民族关系、宗藩礼仪、中西交流等问题最具权威的第一手资料。造办处档案完整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按档簿类和折件类两大系列推出,系列内采用编年体例。第一期档簿类,辑录造办处档簿五千余部,总计出版一百十一册;第二期折件类,辑录造办处折件类档案七万余件,预计出版九十册,年代自康熙至宣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文物馆将联手进行深层次开发:按人名、地名、作品等编制中英文分类索引;档案与清宫藏品对照研究;翻译出版有关造办处的满文档案;建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研究文库」;与海内外有关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共同开展「造办处档案与清宫文物」专题研究;举行「清宫造办工艺特展」等,以推动清宫文化与文物研究。 全书共55册,定价:38000元人民币。 北京华翰轩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售 联系电话:13146812822(陈先生) 010-84651957 QQ:25261020 电子邮箱:hhxy88@163.com 网址:www.hhxybook.com
  •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作者:沈雲龍

    清末民初以降,中国饱经战乱分合,对史料之保存及研究,局限于主客观因素而倍增困难。为恐史料为岁月淹没而不存,台湾文海出版社自一九六六年十月至一九八七年十月敦请近代史学者沈云龙教授领导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纂辑相关重要史料,计编成出版正编一百辑、续编一百辑。一九八七年至今,再续编成三编共九十三辑,搜罗近代名人奏疏、政书、年谱、笔记、日记、诗文集及经世文编、碑传集等。其中还有不少为海内孤本,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重要价值。目前大陆史学界对该丛书介绍不多,现对相关资料进行初步搜集整理,以利研究者使用。 一、《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简介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共三编,分别是:《近代中国史料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本文仅介绍第一编。 这套丛书以“辑”为单位出版,一共100辑。一辑包含10个编号,1至10号是第一辑,11至20号是第二辑,依此类推。比如编号为651的著作,便属于第66辑。在每一辑的第一册,有本辑所有书的目录。 由于近代人物著作的篇幅有长有短,如《张文襄公(之洞)全集》正文有16418页,而黄明亮的《游戎出塞日记》正文只有26页,所以在出版时会把篇幅短的几种史料合为一册,又会把篇幅长的一种史料拆为几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总编号为1000,这个编号并不表明有1000种史料,也不表明是1000册。编号主要是按史料种类来的,但在个别情况下页数极多的一种史料又会占用几个编号。 一、正编:自第1辑至100辑精装1281册,定价:647320元新台币 二、续编:自第1辑至100辑精装1079册,定价:663095元新台币 三、三编:自第1辑至100辑精装1048册,定价:1025680元新台币 总计:3408册,定价:2336095元新台币。 北京华翰轩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售 联系人:陈先生 联系电话:13146812822、01084651957 邮箱:hhxy88@163.com 网址:http://www.hhxybook.com/Html/956/187.html
  • 伪满洲国的“照片内参”

    作者:张志强编

    这些照片已经封存了五十余年。所反映的内容均为伪满洲国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人事变动,以及国际上发生的重要事件等。这170余张照片,对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伪满洲国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四册)

    作者:张星烺 编

    张星烺先生(1888—1951)字亮尘,江苏泗阳人。其尊翁相文蔚西先生为清季民初史地学名家。先生幼承家学,早读经史。及长,先后留学于美、德(1906—1912),治化学,暇时好读关于中西交通之著作。回国后,即从事化学工作,而以余力治史学。如1919年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同时兼任该校国史编篡处特别篡辑员,并被派往日本调查民国史料。1926年,先生应聘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从此专以史学为业。翌年,先生应辅仁大学之聘,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1948年因病停止工作,前后凡二十一年。书中除改正排印中研究的基本参考书,所以现将它再重印。书中除改正排印中的错字外,还恢复了1977年版中被删去原书中的朱希祖序、自序和前编《上古时代之中外交通》(汉武帝以前的中外交通)。全书分为四册为版,凡是摘引的资料用大字,编注者的文字用小字,以资区别。原书出版不久,冯承钧先生曾有《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一文,对书中一些材料和考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星烺先生亦有《答冯承钧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一文,并现摘附于全书之后,以供参阅。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全8册)

    作者:李心传,胡坤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南宋李心传以《高宗日历》、《中兴小历》等史书为基础,参考各类官书及百余种私家记载、文集、传记、行状、碑铭等史料,认真考订,仿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体例编成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该书二百卷,详细记述了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十二年的史事,对宋高宗一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料有大量记载,是研究南宋历史的必备典籍。本书是它的点校整理本。
  • 纪事录笺证

    作者:俞本 撰,李新峰 笺证

    《纪事录》原名《皇明纪事录》,元末明初俞本撰,后由张大同删定,易名为《明兴野记》。全书分上下两卷,以编年体记录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至明初建文四年(1402)的大章小节,内容涵盖战争、制度以至秘闻谣传、世情百态,语无顾忌,可补《明太祖实录》之阙,纠《实录》之误,辨《实录》之伪。
  • 阎明复回忆录

    作者:阎明复

    《阎明复回忆录》(一)(二)两卷,讲述了作者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翻译生涯、文革遭遇以及恢复工作后的许多往事。全书跨越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从九一八事变到新中国改革开放,涉及众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阎明复是中共谍报英雄阎宝航之子,在书中,作者亲切回忆起自己自幼随父母频繁接触中共早期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周恩来等曾是“阎家老店”常客)的别样年少时光,回忆起抗战岁月父亲身边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毅然决然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书中详细记述了作者从“哈外专”毕业后,在全总和中办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彭真等领导人做了17年俄文翻译的非凡经历,其间亲历国际共运的转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由“蜜月”走向分裂的全过程;书中还有作者对“文化大革命”中自己受迫害被关进秦城监狱的痛苦回忆,直至恢复工作后任大百科出版社副总编时,积极选调大批尚未摘帽的“右派”高级知识分子参与编撰大百科全书的诸多往事。本书饱含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拳拳深情,具有独特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中首次公开许多有关国际共运和中苏关系的史料尚属。
  • 发现西藏

    作者:米歇尔·泰勒

    西藏乃至中国的整个藏区,大都处于偏僻的山区,历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元代以来,西方不断派出使节和探险家入藏。自1245年柏朗嘉宾出使蒙古,到大卫—妮尔1925年入藏,历时近680年的探险史,本书中都作了大致介绍。特别是对于19世纪末以来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20世纪以前,外界对西藏知之甚少,西方世纪尤其如此。所以,本书中所概述的西方人传闻中,尤其是早期游历作品中有大量的道听途说以至以讹传讹。翻译时,其中一些充满谬误的图文均予以保留,旨在说明西方“发现”西藏曲折也算真实的过程。总之,其中的不确、不实之处,请读者诸君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予以明辨。
  • 文史资料选辑

    作者:本社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ISBN:9787503409707,作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
  •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作者:[英] 乔治•马戛尔尼,[英] 约翰•巴

    本书分为“马戛尔尼勋爵私人日志”和“巴罗中国行纪”两部分。前者由勋爵的私人日志编辑整理,记录了勋爵在出使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个人对中国的看法。“巴罗中国行纪”的作者约翰•巴罗是使团随行人员,更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他不仅记录了使团的行程,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俗资料,从文学、哲学、宗教、医学、音乐等方面全面地展现出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
  • 契丹国志

    作者:叶隆礼,林荣贵,贾敬颜

    《契丹国志》共二十七卷,宋叶隆礼撰,是记载辽代二百一十八年史事较早而有系统的一部史书,比元代官修《辽史》约早百年,是官修《辽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本书正文包括帝纪十二卷,后妃、诸王、外戚、大臣列传七卷,另外有辽与石晋、北宋往来文牍,辽与邻国互馈礼物,地理方域,政治制度,宋人使辽行程录,诸蕃杂记,岁时风俗等,内容十分丰富。本书以黄丕烈题跋元刻本为底本,以明抄本、席世臣校刻扫叶山房本、承恩堂本以及永乐大典等所收节录本校勘,并广泛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等基本史籍。本书还将历代有关《契丹国志》的题跋、评论尽可能搜集,辑为附录,以便读者参考。
  •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现存于世的计约35000余件,分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该馆所藏雍正朝汉文奏折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的雍正朝汉文奏折收集在一起,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先后,编辑影印出版,每册辑入750件左右(不包括附件、附录),约1000页,全书40册。这样,就将分藏于北京和台北两地的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辑于一书,成为一套完整、系统的原始档案文献。 全书共40册,定价:6950元人民币。 北京华翰轩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售(现货) 联系人:陈志良 联系电话:13146812822、010—84651957 邮箱:hhxy88@163.com 网址:www.hhxy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