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歷史

  • 未来简史

    作者:(法) 阿塔利

    《未来简史》中,雅克·阿塔利从已知的历史和科学角度出发,讲述了一段有关未来50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他剖析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动荡、居民迁移、工作变迁、以崭新形态出现的市场、恐怖、暴力、气候变化以及宗教影响力的提高都将在其中发挥作用。 他揭示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将以何种方式颠覆我们的工作、休闲、教育、卫生、文化和政治制度。他认为,那些现今看来丑恶的品行或许会在将来某一天获得人们的认同。 此外,他还提出了以下种种可能性:人类也许能够迈向富足的生活;贫困或许能够得以消除;每个人都可以公平地分享技术和市场想象力所带来的利益:我们能够维护自由,使之不受敌人乃至自己的暴行所影响;我们可以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得到更好保护的环境;我们还能够以全世界所有的智慧为基础找出新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方式。
  • 阿婆口述歷史:又喊又笑

    作者:曾嘉燕,吳俊雄,編

    當前的歷史,許多時候是「大人」的歷史,也同時是「男性」的歷史。我們需要一種小寫的歷史、女性的歷史。 小寫歷史寫小人的日常生活,和平民的喜怒哀樂。它老實地認為歷史是由人造。從另一個角度看,小寫歷史的意圖其實很「大」。當千百個女性為自己的血汗事蹟又喊又笑,集體發聲,男人寫的抽象大歷史勢將左支右絀。小寫女性歷史令我們知道,香港歷史從來就不是一板一眼、載官威、造神話。歷史是你我活生生、矛盾的經歷,女性寫歷史,滿載著生活的可能性。 本書訪問了十位年齡由六十三歲到一百零六歲的婆婆。十位婆婆無論家境、教育、人生經歷如何不同,個個都能言善語,生動跳脫。十位阿婆,十種「口述」,十個不同的小寫歷史。十個阿婆口述歷史,名副其實地有血有肉,我輩讀來,毛髮直豎,又喊又笑。
  • 蒙古的人和神

    作者:[丹麦] 亨宁·哈士纶

    《蒙古的人和神》介绍: 20世纪中外有关土尔扈特蒙古部落的书籍中,《蒙古的人和神》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在这《蒙古的人和神》当中,土尔扈特自伏尔加河东归,只是它的远景,而哈士纶关注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土尔扈特人的光荣与梦想;着力表现的,是这个蒙古部落为进入现代社会所付出与得到的。
  • 非典型法國

    作者:Graham Robb

    一本騎了22,500公里的單車,加上窩在圖書館4年寫出來的書 騎在腳踏車上,欣賞到的是三百六十度的全景——葛蘭姆.羅布 對一位外國人或觀光客來說,什麼是法國人?戴高樂曾說,「怎能指望人治理有兩百四十六種起司的國家」,這樣的法國又是怎樣的法國?旅居法國十多年且從事法國文學寫作、教學的英國人葛蘭姆.羅布,藉著騎單車發現了一個非典型的法國,一個巴黎之外的法國。不同於正統的歷史寫作,羅布寫出一本介於歷史、民俗人類學與旅遊指南的奇書。 法蘭西,在大革命之前,其實只是指以巴黎為核心的磨菇狀小省,日後卻逐漸成為代表法國的象徵,當我們到巴黎參觀聖母院、羅浮宮、凡爾賽宮時,可能沒想過法國還有幾百個族群與小村落,羅布正是透過單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造訪那些流浪民工、朝聖者走過的古老小徑,通向草根的法國。法國的歷史不再是大人物的呼風喚雨,而是重現從阿爾卑斯山到大西洋,從地中海到英吉利海峽,法國境內生活、旅行的日常經驗。 國家似乎就是有疆界、官方語言,人民理應對於國家有認同,知道自己是法國人或美國人、日本人。然而在作者筆下,一七八九年大革命之後的法國,根本不是「一個國家」,不僅各地方言彼此無法溝通,而且很多地方還叫不出名字,更遑論住民知道自己是「法國人」。也因為法國境內族群的多元與歧異,直到一九八一年,還有學者認為,從人類學觀點來看,法國不應存在。 作者認為,《非典型法國》或許才是旅人真正需要的指南書。它深入這個國家的歷史與肌理,攤開了巴黎之外繁複的法國風景,陪著每個想要冒險的旅人上路。 本書特色 充滿創意的歷史書寫,對於法國或國家的概念將有完全不同的認識。
  • 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

    作者:賈克·阿達利 (Jacques Atta

    作者阿達利是法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也是法國總統密特朗的重要的顧問。阿達利對西方音樂史提出一套與大部分音樂史家不同的詮釋。他認為音樂不只反映了社會樣相,而且還以先知的方式預示了新的社會形構。在他的解釋中,音樂和政治經濟的互動發生於:獻祭、再現、重複、組曲,分 別代表為宗教、為商業而作的職業性現場演出、唱片錄製及未來的民眾自由為自己作曲的四個社會階段。
  • 博覽會的政治學

    作者: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內容簡介】 世界,一直被「發現」。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大發現」,其實是一種視線(まなざし〔gaze〕)的發現,歷時幾個世紀的擴張,編成一套完全覆蓋地球的視線,而歐洲則恆常占據視線主體的特權位置,將博物學視線場域當成新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機制親自演出,而博覽會的時代也就出現在這個時刻。 本書的觀點在於捕捉人們聚集於博覽會的體驗史。亦即,在博覽會的場域中,誰被吸引?看見什麼?觸發什麼?人們的經驗結構是否發生變化?博覽會從一開始就是由國家和資本共同演出、人民被動吸引和接受的制度性存在,但博覽會的經驗結構絕非這些編劇企畫者所能片面決定,移動自己身體前去參加的人,仍是這個特殊經驗的最終表演者。過去將博覽會定位在技術、設計與工業發展史的一環,以發展史及風格演進來看待其角色,然而博覽會是個複雜交錯的多層次文本,單以新工業技術展示場的角度加以解讀,顯然有所不足。 於20世紀邁向巔峰的博覽會,融合了帝國主義、消費社會與大眾娛樂三個要素,不但是帝國主義的宣傳機制,也是商品世界不停誘惑消費者的廣告機制。本書一方面以「帝國」的展示、「商品」的展示及「見世物」三個主題作為博覽會的縱軸,另一方面則以歐美萬國博覽會和日本國內博覽會的參照關係為橫軸,試著解明博覽會如何動員並重新整編現代大眾的感覺和欲望。 【台灣版序文】 〈致台灣版讀者〉 吉見俊哉 拙著《博覧会の政治学》經由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四位教授的努力在臺灣出版,我由衷感到光榮。1992年本書在「中公新書」書系出版,有幸獲得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美術史等領域內關心博覽會、博物館、展示歷史的諸多研究者和學子閱讀。先前在2003年已有韓國版譯本刊行,現在再有臺灣版譯本問世,使本書能夠呈現給更多亞洲的讀者,令我十分欣喜。 大約二十年前本書甫出版時,日本已經走過1980年代末期,雖然泡沫經濟已走到尾聲,卻難以預料長久之後會是如何嚴竣的未來。場景回到本書初面世的1992年,三年前有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一年前蘇聯垮臺,時代由「冷戰」旋即轉變為「後冷戰」,日本社會將被迫轉向何方,仍無從展望。因此,日本在隔年1993年出現非自民黨執政的細川政權,很快就短命終結,之後政治與經濟的混沌迷亂不僅一直持續,而且愈加深刻。 談些與博覽會有關的事,那一年剛好也是西班牙塞維亞(Serville)舉辦萬國博覽會。本書終章提過,我認為以「紀念新大陸發現五百年」為名而開辦的塞維亞萬博,應該是「博覽會時代」終了的象徵。之後漢諾瓦萬國博覽會的大筆赤字、愛知萬國博覽會的混亂一場,其實都是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博覽會時代」終了,就是「發現的時代」終了,帝國主義的視線擴張到整個地球,將世界編入符號秩序中加以排列,歷經數個世紀後也已終了。現代一直不斷在終了——我們對現代的信心逐漸在動搖,卻渾然不知再來的歷史要如何展開。 從那時算起,二十年很快就過去了。其間日本經歷過阪神淡路大地震、奧姆真理教事件;經濟陷入長長的停滯、政治走進重重的亂局;新自由主義被貫徹實行、社會安定性基礎被連根拔起,這是日本前進的方向。社會的變化也波及到人們的意識,2005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三十五年後舉辦的「再一次的日本萬國博覽會」,不再可能像那樣成為代表經濟成長期的國家大事了。 日本在此二十年間,正是領受「崩壞」與「停滯」反覆發生的「失落時代」。但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從1990年代以後的二十年間非但未曾「停滯」,反而是在「躍進」。整個1980年代,韓國與臺灣有民主運動在普及,各國也都能看到經濟在發展,首爾並在1988年舉辦奧運會。1990年代後半,變化的中心逐漸移向中國,在東亞的整體秩序裡,中國的比重也不斷增加。反觀日本,在20世紀前半是東亞帝國並將周邊國家殖民化,20世紀後半是經濟發展的典範,然而到了21世紀,日本已不再扮演如20世紀的特別角色。 今年,2010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已四十載,上海就要舉辦中國首次的萬國博覽會了。上海萬博與兩年前的北京奧運是成雙出現的事件,這種組合很像四十幾年前的東京奧運和大阪萬博,也很像二十幾年前的首爾奧運和大田萬博。合稱東北亞三國的日本、韓國、中國,恰好以間隔二十年的速度相繼利用「奧運」和「萬博」作為經濟成長的象徵。這些組合的比較研究,期望今後也能由相關的年輕研究者以更好的方法進行。如果參考日本的過程,大阪萬博經歷四十年歲月方成為「過去」,那麼真正的歷史研究工作也才正要開始。 本書原是我某個研究計畫的一部分,主要探討19世紀末日本國家的事件演出與民眾意識自發動員的關係。在1980年代後期,我關注的議題除了本書處理的內國博覽會,還包括中小學的運動會、明治天皇的地方巡行、近代的伊勢參拜(團體旅行)等等,亦即現代國家將國民當作一般大眾而組織起來的各種儀禮性活動。我試著藉由這些活動解明,常民的日常意識及身體感覺,與國家的身體戰略其實有所關聯。 這種關注延續自我的處女作《都市のドラマトウルギー——東京.盛り場の社会史》(弘文堂 1987,文庫版 河出文庫 2008),書中處理了都市鬧區集結人群的意識與資本和國家的空間戰略之關係。這是我在1980年代後半的嘗試,以過去都市空間為基礎,討論集體儀式與現代權力之間的動能,並放到國民國家或帝國之類的更大脈絡來思考。 經過這樣的思考作業,繼之浮現出來的主題,就是博覽會與殖民主義的緊密關係。適巧1980年代後半,海外也出現許多以殖民主義意識形態來探討19世紀末萬國博覽會的重要著作。由於這些研究行動的先行,本書的思考因而聚焦於更為早期的問題,亦即在現代日本的博覽會中,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主義如何再現的問題。這種觀點在本書出版後的1990年代後半開始急速暈染開來,而今博覽會與帝國主義的各種討論,已有諸多優秀的研究者在各個領域從事精緻的分析。 本書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博覽會與消費文化的關係。本書雖以博覽會這種具體的群集空間為焦點,但更在思考博覽會與國民國家、帝國主義及消費社會之間的關係。現代都市出現過的無數視覺消費空間—例如百貨公司、主題樂園、博物館、廣告,其原型就是博覽會。由這個觀點出發,本書分析了歐美的商業主義如何滲透到博覽會,以及日本的百貨公司和報社何以要主辦博覽會。從今天看來,這種觀點可說是一種「殖民地性的現代」,是涉及摩登女郎、消費文化、殖民主義、商業主義等各種主題的研究。 這二十年來,伴隨社會的鉅變,學術界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對我本身而言,1990年代下半之後的最大變化,是與許許多多亞洲各國批判性知識分子的廣大交流,以及自己執教大學裡學生國籍的多樣化。本書寫作時是以概念上的殖民主義作為問題的切入點,我則尚未與亞洲各國友人共享相同的問題意識或共同進行研究。然而今天,我自己的疑問已深切與亞洲、太平洋、美國、歐洲的友人所共享。當然,在研究日本的脈絡時,我也不再認為只以日本當作唯一的核心對象就足夠,也不再視之為不證自明的前提。 在這種全新的跨國性知識文脈下,本書或許還能因開啟一些新的批判性洞察視野而有所貢獻吧!就如前述,日本、韓國、中國等,有可能針對歌頌經濟成長而舉辦的國家慶典進行比較研究。果若如此,本書的觀點或許多少有所用處。對殖民時期曾在臺灣、朝鮮半島、滿洲舉辦博覽會的相關研究,也可能是本書研究的延長線。 我也期待本書的讀者,不要只將目光直接對準博覽會的研究。除了博覽會,博物館、美術館、百貨公司、電影院、劇場、書店、圖書館等各種現代的(=modern)空間,都在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大量出現在東京、大阪,也出現在首爾、臺北、上海、香港等亞洲都市。這些空間也可能以稍稍縮小的規模,出現在同時代的地方性都市,甚至以移動的形式出現在農村的學校、寺廟及神社。若以此來思考現代性空間,最重要的關注點,應該就是群聚的人們與空間所交織的視線集體組織化的歷史。在博覽會;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在電影院、百貨公司、圖書館,走過「現代」的人們體驗了什麼樣的視線變化?在這種變化中又如何被新的社會集體性所組織起來?這些問題,實已超越了美術史、電影史、文學史、建築史等既存學科領域的界限。就我本身的立場,我認為新的文化史就是最廣義的媒介理論或文化研究所要探討的對象,當然這種說法也可以有不同見解。 然而,我仍想對那些不同見解提出我的期待,希望本書讀者參考本書的提示,不要完全只使用自己在「美術史」、「日本史」、「建築史」、「電影史」、「媒介史」等學科框架內熟習的知識,而要試著跨越框架並試著培養打破框架的攻擊意志。 對人們的經驗進行重新整編的,不只是博覽會、美術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作為現代視線的空間;大學與各種學術性知識的機制(包括這本翻譯書本身),也都是作為現代視線場域的一部分而被組織起來。歷史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文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現代性的學術體系,不會永遠維持不變的內容,傅柯(Michel Foucault)早已經清楚指出這點,它們是透過現代媒介與論述秩序的組織過程而產生。 是以《博覽會的政治學》的「政治學」,就不是造成政治影響力那種意義下的政治學,也不完全是操弄博覽會那種微觀政治學意義的政治學。當然,後面這種微觀政治學的觀點是貫穿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甚者,能夠記述微觀政治學的論述場域,亦即各種學科領域的結構,也都與博覽會一樣是種現代視線的秩序。探討博覽會,也就是在探討你我身邊的許多事物,例如身處的大學、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地點,以及作為教師、學生、讀者、觀眾、消費者等身分。這並不是要否定大學、圖書館、博物館的意義,而是要先打造一個「去領域」的基地 ,以將知識結構由內部顛覆、相對化乃至提出全新的認識觀。 今日,網際網路與各式各樣的數位媒介,對於大學、圖書館、博物館,乃至書店與百貨公司等現代性的空間秩序,莫不帶來劇烈的變化。所有現代視線的空間,在這個巨大的數位衝擊下幾乎也都腳步踉蹌。在21世紀初,我們不只生活在冷戰變成後冷戰的全球板塊移動(Global Shift)中,我們也體驗到現代性視線空間變成後現代資訊空間的數位板塊移動(Digital Shift)。這麼看來,博覽會這樣的現代性空間,難道只能是歷史性分析的對象嗎?本書由初版刊行至今已經歷二十年,現在的我對本書提出的問題,一方面因身處中國崛起的東亞歷史中,另一方面則因身處面對新式數位衝擊的現代性空間全體變化中,確實感到有重提新架構的必要。 如果前述的問題意識,能因這次臺灣版的刊行而獲得更多共同思考東亞現代性的讀者之助,實為個人之所幸也。 2010年3月
  • 生津解渴

    作者:陳慈玉

    雖然喝茶的習慣源於中國,但在東方與西方,卻由於本身環境、風俗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飲茶文化。西方是以英國為典型的紅茶文化——飄溢著布爾喬亞氣息,帶著重商主義的色彩。歐洲強權為滿足對紅茶及其佐料的需求,曾不惜伸展帝國主義的魔掌,在當時的「落後」地區製造殖民地,從事商品掠奪和人身買賣。中國茶貿易也在外國市場操控下興發、鼎盛,而終至衰微。中國原是世界首要產茶國,外商來華爭運茶葉,使中國茶貿易蓬勃發展,但在價廉物美的考量下,外商也向印度、錫蘭與日本發展茶栽培業,強使亞洲產茶國發生競爭。中國茶逐步敗下陣來,外國商人也漸漸放棄了中國茶貿易。
  • 咖啡癮史

    作者:史都華.李.艾倫

    讀完此書,你將會以不同的態度看待你手上的咖啡! 從衣索比亞出發,經阿拉伯到埃及,伊朗、土耳其,到達歐洲,親自走訪一趟古老的咖啡豆運送路線,他走遍了四分之三的世界,為的就是要解答咖啡之謎。作者結合旅行見聞和歷史爬梳,對咖啡文明史作了總整理。 他勇敢的跨越了許多邊界禁地以及危險的領域; 到衣索匹亞調查了咖啡的祭祀聖典儀式經過; 他還行駛在1500年前咖啡豆被運往葉門的路途; 接著艱苦跋涉,穿越印度,尋找咖啡豆種子的來源; 他還經過以前薩伊奴隸所走過的咖啡樹路徑; 他親赴巴西一座以前關過大批奴隸的咖啡種植農場廢墟; 他在伊斯坦堡的小巷子、也在維也納、倫敦與巴黎等高貴的畫廊裡面喝過咖啡… 讀完此書,你將可以看見咖啡所帶給我們的巨大影響!
  • 西欧中世纪史

    作者:〔美〕布莱恩·蒂尔尼,〔美〕西德尼·佩因

    中世纪史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有悠久传统,通史著作已有很多,蒂尔尼和佩因特合著的《西欧中世纪史》以其识见之高明、选材之博洽、叙述之生动而独树一帜,历经半个世纪的修订完善,常销不衰,是欧美大学用作中世纪史教科书的首选。 本书全面、深入地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各方面的历史脉动,及其对近代西方文化与制度的深刻影响。 两位作者均为享誉已久的中世纪史权威学者。佩因特以细致生动的叙事见长,蒂尔尼的专长是教会制度和法律的研究。在佩因特初版基础上,蒂尔尼在文化和制度方面加以补充,文哲、艺术之外,增加了教会史、法制史和政治思想史等内容。 本书自1953年问世至今,不断修订再版,畅销半个世纪,是目前欧美各大学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大学教科书,详略程度适合国内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 高明史家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当取材,信手拈来,叙述文笔轻松自如,是本书显著优点。
  • 玄奘西遊記

    作者:錢文忠

    用雙腳走出胸中的世界,佛法的慈悲 大陸央視「百家講壇」最年輕學者、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繼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論語心得》劉心武《揭祕紅樓夢》後,再掀收視率與話題高潮新作! 跟悟空、八戒、沙僧相比,唐僧在《西遊記》中似乎面目模糊,殊不知在歷史上他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玄奘西遊記》是大陸中央電視台製播的熱門電視演講節目「百家講壇」邀請首位上海青年學者擔綱講授的長度為36講的節目,所講內容,正是普通百姓早已熟知的《西遊記》故事的歷史原型,但這個西行印度求法的大唐僧人的真實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到底如何,他一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都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和《西遊記》中所描述的場景有何異同等問題,《玄奘西遊記》都將為讀者一一講解。 由國學大師季羨林的關門弟子,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主講的《玄奘西遊記》,自2007年3月於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首播以來,在播出至 24集後,即連創收視新高,並由此創造「重走玄奘路」、「玄奘精神」等話題,甚至逐漸成為時下流行語。據悉,央視《百家講壇》節目甚至首次為了配合主講人的出書而調整了播出日期;此書出版前更在出版界引發了出版權激烈爭奪。 〈台灣版自序〉 和很多人一樣,我是喜愛台灣版的學術書的。單從外觀而論,它們的裝幀設計、印刷紙張、排版風格,就夠誘人目晴了。但是,我卻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自己的書也能夠出台灣版。 《玄奘西遊記》能夠有緣登陸美麓的寶島,實在是拜諸多師友的善心願力所賜。我在大陸版的前言和後記裡,已經對其中的很多位表達了我由衷的謝意和感恩之情,這次,我更是要特別感謝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總編輯初安民先生,以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所屬上海書店出版社社長王為松先生,正是他們兩位的合力,使我的原本是虛無縹緲的夢想在很短的時閒內成為了觸手可及的現實。 對於出版台灣版,作為書的作者,我反覆強調了一個願望,那就是,我堅持要求《玄奘西遊記》的台灣版必須直排。這個要求裡面當然隱含著我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珍愛和追慕,我想,這是兩岸的讀書人都不難理解的。同時,卻也還有一點小小的原因,我願意在這裡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同樣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十力叢書」前附有德高望重的王元化先生的〈序:讀熊十力劄記〉,這是一篇精彩的大文章。王元化先生特別標舉出熊十力先生讀書方法的精要,凡十六字:「沉潛往復,從容含玩」、「必謹缺疑,而無放失」。這對我發生了震撼,令我反思自己乃至當代人的讀書態度和方法。我還想起一件依然和熊十力先生有關的逸事。一位後來也卓然成家的大學者,早年向熊十力先生請教。他對著熊十力先生,滔滔不絕地批評自己所讀過的一部古書。不料,熊十力先生拍案大怒:你讀書應該先讀出書的好來,還沒有讀透就肆意批評,難道這算是讀書嗎?這位學者受此棒喝,若受電然,由此幡然醒悟。 王元化先生的文章和熊十力先生的逸事,說明的都是大道理。我在堅持直排的時候,想的卻是一個小問題。讀直排的書,腦袋是上下移動的,似先表敬畏之心;讀橫排的書,腦袋是左右晃動的,似先露輕蔑之意。哪種比較接近于熊十力先生的心意呢?竊以為,應該是前一種,說出來,或許有點小題大作的可笑,卻是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考慮。 我平素和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就比較親近。然而,就在準備《玄奘西遊記》台灣版的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閒裡,我和高僧大德的緣分就特別殊勝。我先後有緣在南京拜見了棲霞寺方丈隆相大和尚、玄奘寺方丈傳真大和尚,在普陀山又有幸拜見了普陀山全上總方丈戒忍大和尚。尤其是就在前幾天,我在自己家鄉無錫宜興的大覺寺拜見了多年未能見到的星雲大師,得知大師是在我家鄉的寺院出家,而我的家鄉由此有幸成為大師的祖庭之地,更是心生歡喜。日後若有機會,也希望能走訪台灣,瞻仰印順法師的陵園精舍,並且拜見悟明、惟覺、聖嚴、證嚴等有道大師們。 高僧大德所體現和傳達的慈悲情懷,是生活在當今世界的人們的寶貴財富,願我們珍惜守護,永不墮失。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觀自在菩薩。 南無彌勒菩薩。 二○○七年十一月廿四日於上海
  • 人的权利

    作者:托马斯·潘恩

    《人的权利:驳柏克并论法国大革命与美国革命》是托马斯·潘恩最为成熟与系统化的政治思想作品,也是潘恩倡导“原则革命”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不是因为《常识》或《危机》,也不是因为后来的《理性时代》——恰恰就因为这部作品,英国政府决定以“法治”的方式来压制潘恩的“政治原则”,以煽动叛国罪对他加以逮捕并最终缺席定罪。相比于主要以美国革命和英美关系为背景的《常识》与《危机》,《人的权利》更加着眼于欧洲的政治与革命,其根本诉求在于推动英国议会改革和法国革命。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直接针对柏克1790年《法国革命论》中的主要观点展开反击,并初步提出了作者基于权利论的宪法和政府原则体系,第二篇的理论论证色彩更加浓厚,并侧重将权利原则应用于制度实践和改革设计。
  • 上癮五百年

    作者:David T.Cout

    一八八一年間,一位西班牙醫生接生了一個死嬰,他狠狠吸了口雪茄朝嬰兒臉上一噴,本來死寂的嬰兒開始抽動,接著臉部一扭,哭出聲來。這嬰兒即是畢卡索。
  • 我們的烽火歲月

    作者:中央通訊社,胡琬瑜(主編)

  • 國史大綱(上下)

    作者:錢穆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闡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至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則待教者讀者之自加參考,自為引伸。本書主旨則在發明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借鏡
  • 放寬歷史的視界(新世紀增訂版)

    作者:黃仁宇

    這本集子,色括了八篇筆者曾經在各種刊物零星發表的文字,發表的時間自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七年。這八篇文字都主張讀者在今日中國局面逐漸打開的情況下,將中國社會背景重新檢討。歷史的縱深既增長,歷史家的視界也會同時擴大。這樣一來,過去很多事蹟,以前看到是不合理的,現在從長時間、遠距離、寬視界的條件下看來則為合理,而且其因果也會前後聯貫。筆者提倡用長時間遠距離寬視界的條件重新檢討歷史,稱為「大歷史」。
  • 細說西藏歷史文化

    作者:李惠玲

    本書作者為華人世界中極少數的藏學學者,早於2006年遠赴英國牛津大學進修藏學,先後完成碩士及博士研究。除了深入研讀古今藏學文獻,近年,更多次承受劇烈的高山反應,深入西藏及周邊地區考察。 本書是作者研究與實踐並行的成果。全書共分四篇:地理篇、歷史篇、宗教篇、文化篇。作者以其淺白的文字,向讀者娓娓道來西藏的歷史文化,包括藏地地理面貌與藏人傳統地理觀;史前與信史時期藏地歷史發展;藏地原始宗教苯教與藏傳佛教的關係、政教合一的傳統;藏地的語言文字、衣食住行、葬俗、婚姻、藏醫、藏曆、藏文學、等等。
  • 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上下/平裝)

    作者:朱嘉明

    凱恩斯在《貨幣論》裡頭有一句話:「如果以貨幣為主線,重新撰寫經濟史,那將是相當激動人心的。」這部《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兩千年》就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對中國歷史的一番梳理和解讀。 作者朱嘉明是中國大陸在一九八○年代的「改革四君子」,受趙紫陽提拔,先後擔任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河南省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青年經濟學會負責人、《中青年經濟論壇》主編、中國西部研究中心主任、中信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朱嘉明在一九八四年籌辦「莫干山會議」,意氣風發,今天中國大陸金融界的一把手,如央行行長周小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都是當年在會議中登場的青年學者。 六四之後,朱嘉明流亡海外,先後在美國、澳州、東南亞各國進修、工作。二○○○年之後,先後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擔任工業發展官員,目前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任教。 在這部耗時十年完成的著作,朱嘉明不僅思考當年中國大陸經濟改革之後,人民幣如何從沒有「含金量」、同時也不具備一般貨幣功能的通貨,走向市場經濟、進而發生通貨膨漲的過程,他更從歷史的脈絡,去看待貨幣在中國過去兩千年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有了許多新的見解。 秦始皇滅六國,中國從此走入中央集權的皇權統治,但其中當時的統治技術還不足以管理這麼大的國家,因而貨幣經濟這一塊,向來是歷朝歷代鞭長莫及的,也因此,中國的貨幣經濟向來表現出濃厚的自由經濟色彩。而秦朝本身的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統一幣制,造成通貨緊縮,「錢貴物賤」。 中國向來是以政治力量的強弱來評判一個朝代的表現。所以像南宋,一般認為是不及格的朝代,但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來看南宋,由於南宋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所積累的財富足以支撐與蒙古長達三十年的軍事對抗,甚至,在蒙古滅宋之後,宋朝的貴金屬財富成為蒙古維持一個橫跨歐亞帝國的資本。 像這樣不同於一般看待歷史的見解,在書中處處都是。而這本書就現實層面最重要的關注在於: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法幣改革以失敗告終,且為人民幣登場鋪了路。在作者眼中,人民幣是法幣的一種延續,而其基本想法都與凱因斯的貨幣思想相關。 目前的人民幣是一種「雙重」壟斷的貨幣,國家對貨幣發行權的壟斷和對支持人民幣的物資資源的壟斷。人民幣成了完全依賴於政府和國家信用的紙幣。在人民幣制度下,中國人民財富的形態只有人民幣,而人民幣為國家壟斷,國家透過人民幣供給數量和物價的不斷變動,實現國民財富的重分配。 在這樣的情形下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能否取代美元,以及如何控制通貨膨脹,都存在許多變數,本書在這部份,恰可提出多角度的觀照。
  • 吞聲忍語-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作者:劉智鵬,周家建

    十八天的戰事,改變了香港的歷史;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改變了很多香港人的一生。 對經歷過日治時期的老一輩香港人而言,那段苦難歲月的種種生活情景,仍是記憶猶新。 本書藉著17位幸存者的回憶,如實將日治時期香港人的生活片段展現在讀者眼前。第一部分主要依據各種文獻資料,圍繞日治時期香港的糧食供應及其他生活面貌,講解分析,嘗試勾劃出當時香港的民生概況。第二部分為17位受訪者的口述故事,藉他們的經歷發掘歷史的側面,活化歷史,為讀者提供更加真實的歷史記錄,亦可彌補文獻記載之不足;讀者可以跟隨口述者的個人感受,進一步了解和體會香港近代史上滄桑的一頁。
  • 香港指南

    作者:陳公哲

    出版說明 《香港指南》1938年由商務印書館初版,是最早一本由中國人編寫的介紹香港的旅遊書。書中概述香港、九龍及新界的歷史沿革、名勝古蹟、風土人情、農漁工商交通業、教育狀況,提供遊客衣食住行實用資訊,諸如入境須知、遊覽規劃、幣制、住宿、餐飲、車船時刻價目表等,資料翔實,是珍貴的歷史記錄。 編著者陳公哲,廣東中山人,1938年移居香港,考古著書,香港淪陷後遷回內地,1961年在香港逝世。陳氏是考古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武術技擊家,是首位在香港考古發掘的華人,是精武體育會創辦人。另有《香港考古發掘》《精武50年武術發展史》《科學書法》等著作。 香港商務印書館創建於1914年,致力弘揚中華文化,推動香港文化教育,與時並進,從書中當時商務的廣告可略見一斑。值商務印書館成立百年之際,以復刻版刊行本書,藉重現香港歷史風貌,紀念本館服務香港的歲月。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二〇一四年六月
  • 中国饮食史

    作者:徐海荣 编

    本套书共分6卷,约300万字,设绪论、原始社会的饮食、夏商时期的饮食、西周时期的饮食、宋代的饮食、辽金西夏饮食、元代饮食、明代饮食、清代饮食、民国时期的饮食、少数民族饮食15编。每编又设数章,对各时期饮食文化涉及的饮食原料的生产与制作、饮食的烹饪方法、饮食器具、以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等进行多方位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