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阅读

  • 好书太多,时间太少

    作者:莎拉.尼爾遜(文)張妙如(圖),譯/施清

    試想: 去書店買書時總是不知道該先買哪一本、買書的動作永遠比看書的速度快、床邊已堆滿了書卻還找不到書可讀、不管在哪裡,身邊至少一定要有一本書;如果你有以上經驗,那本書你更是非看不可了。身兼編輯、記者、書評家、母親、女兒、妻子等多重角色的莎拉•尼爾遜決定花一整年的時間閱讀,她希望藉此探索文字世界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關係,並紀錄其中的心得。 這是一本迷人、聰慧、充滿內涵及熱誠的個人回憶錄,提供全然的閱讀享受,內容風趣、慧黠、又帶著一絲感傷,足以使大家成為熱切的讀書人。 【出版編輯的話】 你是否就如封面上所描述的那種人呢?其實我也是!因此讀了這本書更讓我感同身受,書中作者所描述的毛病、習慣我都有,感覺好像找到了伴一樣,讀起來倍感興奮。不只如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時停下來跟同事討論部分情節,有時開懷大笑、有時低頭深思、有時頻頻點頭、有時打開電腦想找更多的資訊。出版商G. P. Putnam's Sons的總編輯表示,在閱讀時,他的腦中不斷計算著當此書出版後,要送給誰,結果他發覺:幾乎所有他認識的人他都想送!我想你們也會有此感受,因為這本書是獻給所有讀者的,而身為一個愛書人,你也會不禁的喜歡上這個愛書人的深情告白。
  • 阅读世界

    作者:黄健

    《阅读世界》由黄健所著,这是一部探访世界文学巨匠故居的游记随笔,是参观考察国际书展的感悟结晶,是关于各国人们阅读表情的摄影作品集,是作者十年磨一剑之作。 在一个国民阅读危机的时代,坚持阅读已非易事,作者不但图文并茂分享与书相遇的所有乐趣,还诚实周密地捕捉和记录下世界各国人们的阅读表情,在对比中道出中国国民阅读率不升反降的无奈与忧虑,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刻意的智慧、自然流淌的美和让人不得不直视的真实。 阅读即会师。不信,请展开《阅读世界》,以阅读的姿态,与书相约。
  • 我要的香港

    作者:严飞

    本书在内容上分三大部分。“这座不读书的城”围绕“读书”展开,描绘香港现今的读书文化与风气,着意记述了香港二楼书店经营的过去、现在及不容乐观的未来,间中夹杂了关于港产电影、本地建筑风格,以及回归后香港道路选择的诸般文章。第二部分“在‘文化沙漠’里看到绿洲”则多以介绍当代香港文化人及其著作要义为主。最后的“书影书话”是类似梁文道《弱水三千》的书评介绍,选列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思想、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并择要评述之。这是一本适合喜欢香港文化、香港风格;喜欢读书(尤其是人文类书籍)、喜欢逛书店(尤其是选书有个性,布置有特色,且充满人情味的小书店);或者想得到一些“好书推介”信息之人去阅读的书。
  • 阅读的姿态

    作者:

    《阅读的姿态:精妙从这一刻开始》主要内容:一些古本秘籍只能用相同体积的黄金买到,但书确是最平易近人的东西了。读书人每天手里摸的、嘴上谈的、心里想的都是书,而作为纯粹实体的书,却如每日呼吸的空气一样,被人忽略掉了。封面、装祯、雕版、字体、收藏,乃至读书的姿态,……它们或是“书”的外围问题,然展开《阅读的姿态》你将看到:它们有趣得紧。
  • 學習與知識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羅若蘋譯

    《學習與知識 》帶來克里希那穆提最深邃的觀察,揭開學習與知識的本質。在這些過去不曾問世的紀錄中,克氏指出我們依賴累積的知識,缺乏第一手的直接學習,導致個人的人際關係、全球的國際關係一致陷入動盪不安。 他強調運用知識的必要性,也強調知識會帶來心理本的危害。他提出嶄新的學習技巧,使我們能對於未知的領域獲得正確的認知。 「有一個了不起的名字,它對抗所有的神秘、懷疑、困惑、迂腐、奴役,那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他是一位超越時代的人物,獨立於天地之中。我們不妨稱他為真理的明師。」─亨利米勒
  • 叔本华

    作者:叔本华,等

    叔本华:怎样读书才有效,ISBN:9787514604368,作者:(德)叔本华 等著,杨春时 译
  •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作者:艾登·钱伯斯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为《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和《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这两《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合集,旨在指导家长和老师通过活动、提问等技巧,帮助孩子亲近图书、自主而愉快地阅读。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动自发”地阅读,但这其实是需要引导的。如果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孩子提供各种协助,与孩子分享阅读经验,孩子就可以排除各种障碍,尽情地遨游在阅读世界中!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为常年与儿童、图书打交道的老师和家长而写,它能有效地帮助你规划、建立一个让孩子能快速进入状态的阅读环境,学习、实践一种让孩子与别人分享阅读并拓展个人阅读的方法。作者艾登·钱伯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青少年文学大师,2002年,钱伯斯以其在儿童文学创作与推广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国际安徒生奖。他在书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长期研究儿童阅读过程中的思索,更介绍了很多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立即行动的实践方法: 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如何陈列图书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何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 如何向孩子推荐一《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如何让孩子说出对一《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感受 如何组织一场阅读讨论会 如何提问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 如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阅读讨论 如何提高自己,成为能协助孩子阅读的大人 翻开书,你会发现更多振奋人心的思路与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 142个阅读起点

    作者:詹姆斯·柏克

    本书通过运用一种被称为“与新世纪接轨的学习方法”,介绍了一个网络式的知识系统,作者观察到科技史上每种新发现、新发明,都会引起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并产生新的强势阶层。作者通过对这一点的论述,回顾了世界科技史的发展。而且作者为这个庞大的知识网络体系设计了十个不同的“旅游”方式,以及142个网络阅读的“入口处”,而这些“入口”正是其他“旅程”的知识点和时间点的交汇处。如此运用这种前后相互提示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串成一个网络。   这是一本集科技史、新学习方法论和社会学为一体的有趣读物。   10段迥异于以往的阅读旅程;漫游目眩神迷的知识历史长河。   这是西方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创意! ——《华盛顿邮报》   詹姆斯·柏克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 ——比尔·盖茨   介绍一个网络式的知识系统,创建了与新世纪接轨的学习方法。 ——王志东   与21世纪接轨的学习方法,一本集科学史、新学习方法论和社会学为一本的有趣读物。一本可以顺读、跳读、链接读,曲里拐弯读的旷世奇书。 [看更多]
  • 朗文高级英语阅读(上)

    作者:罗丝·瓦斯曼

    《朗文高级英语阅读》的上、下两册,在出版中保持其作为高等学校教科书的特色,阐述阅读技能的部分采用中译文或中、英文对照,而阅读文选及其配套练习则全部采用英文原文。上册着重指导阅读技巧的提高:从改进阅读习惯、科学地掌握单词、克服各种阅读理解的障碍、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与手法,到灵活选择阅读方式和新闻记者速度。下册指导高层次读者学会评析性的阅读,即根据读者已有的知识和鉴评能力,对所阅读的文章、作品作出分析和思考,这一部分包括:学会归纳结论和做推论,把握不同类型的语汇、语气、倾向及观点,直观信息和网上信息的研读等。主干书的阅读文选包括散文、教科书和文学作品3大娄,内容涵盖广泛的当代社会、政治、科技、生活甚至哲学方面的热点问题,兼具有知识性和欣赏性。
  • GRE阅读制胜法则

    作者:陈虎平

    GRE阅读制胜法则:多层结构法,ISBN:9787802563520,作者:陈虎平 编著
  • 如何高效阅读

    作者:[美]彼得·孔普(Peter Kump)

    短短6周时间,阅读速度提高8倍! 亚马逊排名第一的阅读技巧类图书,畅销近20年经久不衰! 世界顶级速读大师,美国白宫御用读书教练彼得.孔普秘而不宣的智慧结晶。 足不出户,听世界权威速读大师给你上一课! 相关阅读:《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逻辑思维简易入门(原书第2版)》《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专注力(原书第2版)》《如何高效阅读》《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决策的智慧》《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毫无疑问,生活当中,你几乎每天都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轰炸。回到家后,你可能想阅读图书、杂志以及学习资料,查看电子邮件,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你被浩如烟海的资讯和书籍压得透不过气。 本书首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自学模式,让你在简单易学的练习与训练中获得革命性阅读技巧。 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家学习。一切资讯信息以及浩瀚书海都在你的指端,顷刻间就能吸收消化。 有了这些新方法,你将成为世界上阅读速度最快的人之一。 这本书能为你带来什么? 以你不敢想象的速度阅读,并以更清晰的方式思考。 快速吸收微信朋友圈、微博、订阅号中的信息。 在别人费劲读完一则新闻报道的时间里轻松浏览整份报纸。 用闲暇时间速读更多最喜爱的书籍,得到更多愉悦。 商务信件、专业资料、技术性与通信类图书不再堆积如山。 几个月后还能轻松回忆起阅读内容的大部分细节。 快速阅读几个小时后眼睛不疲劳、精神不疲倦。 节省参加正式速读课程所需的上千元费用。
  • 阅读的力量

    作者:(美)斯蒂芬·克拉生

    《阅读的力量》一书将向大家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结论,它将改变学者和老师教授语言的方式。本书中提出的自由自主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是提高语文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不论阅读的内容是通俗小说、青少年浪漫文学、报纸,还是经典文学著作,阅读这个行为本身都会在提高语言能力中起到关键作用。斯蒂芬·克拉生教授多年对各个国家教育情况一丝不苟的研究,为他在本书中提出的自由自主阅读方式提供了大量翔实而有力的证据。 本书第二部分讨论的是一些落实FVR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要解决书的问题、阅读时间的问题、指导方法的问题。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都值得学校去践行。同时作者还在书中对漫画书,青少年浪漫文学,电视等这些大家认为不利于阅读效果的事物提出了新的见解。 这是一本由枯燥数据和生动结论相结合的书。它为对每一个语言研究者和语言教师来说都有很大的启示,也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和父母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指明了方向。
  •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作者:汪培珽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简介:儿子4岁时,将美国小学二年级程度的300字英文故事书,一字不漏地朗诵了出来。女儿7岁时,用英文讲了30分钟自己即兴编出的故事,让弟弟听的兴味盎然。听完31卷共49小时的《哈利波特》录音带之后,念小四的女儿开始阅读700多页的英文版第五集……这不是学习奇迹,而是亲子教育实践家汪培珽的亲身体验! 生活在一个非英文的环境中,只要持续地年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就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听懂英文,并从中累积语感和阅读基础,循序渐进养成说、读、写的稳定实力。《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介绍“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的实际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供私房英文书单,同时针对常见的英文学习风潮和认知迷思,提出中肯建议并加以厘清说明,让父母能遵循正确的态度与方向,陪伴孩子快乐学习、自信成长。 《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点击查看 《善解童贞1:0-6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关怀》,点击查看 《善解童贞2:6-13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教育》,点击查看 《幸福孩子从画画开始》,点击查看 《接纳孩子》,点击查看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点击查看 海报:
  • 有效阅读

    作者:隆恩・弗莱

    《有效阅读》介绍了要有目的的读书、找出主要的概念、集中你的精神、建立你自己的图书馆、增进资讯记忆等有效阅读的方法。
  • 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本书是《快速阅读》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的成名之作。他在临近大学毕业准备德国司法考试期间,因为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备考,于是在参考众多学习方法类书籍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创造出一套风靡全球的学习方法。 在书中,这套方法具体表现为“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拓宽视野,快速阅读;视觉阅读进阶训练;五感并用,超级记忆;把方法应用到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你也许会问,是否非得天资过人,才能学得快、学得好?我这个年纪才开始改用新的学习方法,还来得及吗?作者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学习或工作的成效绝不仅仅取决于与生俱来的禀赋或智商,年龄长幼和起点高低也完全不是问题,更不需要超人的意志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从小学中学的考试测验,到大学的论文答辩,再到高效的工作习惯的养成、在职培训,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不断地充电,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本书告诉我们,只要订立好目标,制定出高效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掌握科学的读书法、记忆法、笔记法、复习法和时间管理法,学习、考试、阅读、工作、生活都将有条不紊,自然远离压力和焦虑。
  • 朗读手册

    作者:吉姆·崔利斯

    《朗读手册》为百万畅销书之一,是一部教育经典。该书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书中集中了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从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尽地论述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家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如何处理迷恋上网和看电视的问题等。他帮助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问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生爱书人。   ——如果您身为人师,那么该书将帮助您通过师生共读的简单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人生和自然的奧秘,得到事半功倍的精神效益。   ——如果您为人父母,该书涉及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问题,让您总能找到为您孩子量身定做的那一部分。每天拿出一刻钟,与孩子共读,孩子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您身为一校之长,能给予孩子的除了良师、书籍与教室之外,还有什么比创造出爱读书的校园环境更让人倍感自豪的?   ——如果您身为儿童或教育工作者,本书将帮助您更有的放矢地给予孩子和家长切实有效的读书指导。   珍妮弗出生时即患有唐氏综合征,但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给她读故事听。珍妮弗4岁时接受智商测验,智商高达111分。   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的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琳每天的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琳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琳已经知道1000个词。   罗伯特·艾伦6岁时成为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纳西马丁大学任教。   看,给孩子朗读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本书以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详尽地为您解答有关朗读的各种问题: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朗读?怎样的书才算是好的朗读教材?读漫画书好不好?如何妥善处理看电视的问题?如何在书和电脑之间取得平衡……
  • 10倍速影像阅读法

    作者:保罗·席列

    作者是快速学习领域的世界级权威,致力于让学习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课程研究,备受各界人士赞誉。 影像阅读法,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新方法,它的效果令人感到惊异,但方法很简单,就是让潜意识如拍快照一般,只看一眼就把书页内容摄进脑中。它作为一种强大而有效的学习、办公工具,已经被列为美国联邦快递、IBM、苹果电脑、3M等一流大企业员工的进修课程。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学到速读的技巧,还能借此开发自己的潜力,充分灵活地运用这种我们天生所具备的能力,让阅读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 阅读障碍与阅读困难

    作者:(加)J.P.达斯

    本书主要是对阅读障碍和阅读困难进行解释。它是一个应用手册,给教师提供了一些精心挑选的、最新的、压缩的知识材料。它们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并被广泛公认的PASS(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的观点。在实践方面,本书为教师对阅读困难学生的识别提供了帮助,介绍了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并于本书最后附上了较为详细的PREP任务举例。本书最后两章综述了我国学者在汉语阅读方面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因此,本书不仅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应用参考手册,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阅读心理学

    作者:张必隐

    《阅读心理学》(修订版)主要涉及七个方面的内容,即阅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阅读过程的模式,词的认知,句子理解,篇章结构分析,认知监控以及动机及社会因素对阅读的影响。在研究对象和阅读过程模式两章中,讨论了阅读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三种阅读过程模式。在词的认知部分介绍了心理词典的内容和结构以及词认知中的四个问题。句子理解部分考察了句子理解的策略和不同类型句子的加工。篇章理解部分讨论了篇章结构的分析和理解。最后两章对阅读中的理解监控以及动机、家庭和学校对儿童阅读活动的影响作了介绍。
  • 阅读疗法

    作者:王波

    1995年秋,我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不免要考虑今后的研究方向。因为曾经做过文学梦,我对传统图书馆学的社会性、人文性、趣味性、可读性便有些不满足,觉得如果陈陈相因,继续戴着一些老旧论题的“镣铐”跳舞,将会坏了我对“研究”的胃口。 某日下午,在图书馆阅览室里胡乱翻书,偶然看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沈固朝老师发表在《世界图书》杂志1994年第3期上的《图书,也能治病》,登时眼前一亮。学术阅历告诉我,这是一个新的选题;生活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正确的选题;文学趣味告诉我,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选题。我要占住这个巢窠,孵出我在学术方面的第一窝丑小鸭来。 当然,这次只是意念落巢。我的第一只丑小鸭直到1998年初才孵出来,呱呱叫在当年的《中国图书馆学报》第2期上,题名叫《图书疗法在中国》,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我关于阅读疗法的研究蓝图。 这个时候切入阅读疗法研究,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不费脑筋的选择是,和先行者一样,翻译介绍国外的阅读疗法,将国外的相关成果的精华合法地拿来,从引介的广度和深度上超越前人。还有一个容易被别人忽视的选择是,把阅读疗法本土化,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把与阅读疗法相关的素材抽取出来,用本土的材料来说明阅读疗法的各种问题。显然,第二种选择的难度大,意义也更大。当时,对中国历史文献中有没有阅读疗法的相关资料,我并没有把握,但是我的直觉让我坚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必然有大量的阅读疗法素材,因为自看到关于阅读疗法的一些引介文章之时,我一方面出于生活经验,对阅读可以辅助治疗的观点比较认同,另一方面也迅速想到了杜甫诗歌治疗疟疾、陈琳檄文治疗曹操头疼的典故,我相信在包罗万象的中国典籍中类似的事例肯定还有很多。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选择了阅读疗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一篇论文之所以叫《图书疗法在中国》,就是为了发出本土化研究的宣言,就是为了从切入角度上同以往的研究显著区别开来。恰恰在此前后,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主编、出版了《古代阅读论》、《历代读书诗》,徐雁、王余光教授主编、出版了《中国读书大辞典》,王三山教授主编、出版了《文人书趣》,这些关于阅读的资料汇编,客观上也为我的阅读疗法本土化研究创造了条件。 《图书疗法在中国》一文是我关于阅读疗法研究的理论纲领,该文简单回顾了阅读疗法在中国的发展简史,以中医学的情志相胜说来解释阅读疗法原理,提出了阅读疗法的副作用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但是该文对阅读疗法的本土素材的整理相当有限。此后由于参与其他课题的研究,关于阅读疗法的研究被暂时搁置起来。 2002年,我的父亲因为适应不了退休生活,先是出现了精神上的不振作,继而患上了严重的生理疾病。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在岗时很少生病,作为一位知足常乐的中学教师,似乎也没有值得失落的原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教师,却在退休后,似乎抱着“不教学,毋宁死”的决绝,快速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直到父亲生病,我才意识到,父亲的心中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不寻常的心理地震,是一场心灵的事故、精神的风暴侵害了他。但是愚昧的我,在父亲精神不畅的三年多里,却从来没有带他去看过心理医生,我感到万般懊悔和自责。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对阅读疗法的价值有了深切认识。父亲在京治疗期间,我有意识给父亲借了许多书,特别是他崇拜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感悟类散文集。看到父亲坐在书架前的小凳上,读着季老的书频频颔首的样子。我上前翻查了一下,原来是一篇论述生死观的文章,季老自命为陶渊明的信徒,十分推崇一首陶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不禁背过身来,潸然泪下。我经常在脑海中无限自责地设想,要是我有出息,在北京早早拥有一套大房子,父亲一退休就接过来,把图书馆无穷无尽的书天天借给他看,爱读书的他或许就一直保持健康了吧! 在父亲治疗的日子里,我充分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介书生的百无一用,束手无策,无限凄惶。于无助的心境中,我重新拾起了阅读疗法研究,以充实往返医院间隙短暂的喘息,以掩盖与生命赛跑的恐慌。我的《阅读疗法原理》一文就是在父亲的注视下,在燕东园狭窄的斗室里写成的,教中学英语的父亲还指点我翻译了一些英文资料,文章写成后,也得到了他的通读和认可。然而阅读疗法只是一种预防和辅助的疗法,面对大病无疑是杯水车薪,改变不了大局,这一点,父亲知道,我也知道。但是,看到父亲读书时的专注和安详,我坚信阅读疗法是有用的。 父亲手术出院后,因为住房太小的缘故,回了老家。在频繁和医生、医院打交道的过程中,治疗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中心。突然平静下来,我的心目中除了和治疗沾边的阅读疗法,其他任何选题对我而言毫无吸引力。明知道父亲的病很难治好,我的全部生活便有了和生命赛跑的意味,娱乐和消遣带给我罪恶感,所以每天晚上,除了爬在案头研究阅读疗法,我似乎没有别的选择。我常常是一会儿读书,一会儿写作,一会儿想一想父亲怎么样了,泪就不知不觉流了半脸。如果说,我以前研究阅读疗法,还是一种选题策略的话,那么这段时间研究阅读疗法,则似乎成了一种命运的安排,成了我向医学表达敬畏和向父亲尽孝心的一种方式。 不少读者都知道我在2004年到2005年连续发表了十几篇研究阅读疗法的论文,但他们不了解这些文章都是我与父亲生命赛跑的产物。这些文章某种程度上是父亲留给我的遗产,篇篇都是我挽留父亲的无声呐喊,里面蕴含了旁人看不见的我和父亲的对话以及情感交流。 可以说,父亲生病让我对阅读疗法的价值有了极其透彻的认识,在几年虽不专心但却一直留意的阅读中,我也积累了更多的关于阅读疗法的素材。重新研究阅读疗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阅读为什么可以辅助治疗问题上拿出有说服力的答案,也就是对阅读疗法原理有个清楚的交代,如此讨论阅读疗法的其他问题才有必要和基础,所以重点写了《阅读疗法原理》一文。在理论奠基之后,我打算写一篇更加详尽的长文总结阅读疗法在中国的发展史,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发现的新材料使我不得不一次次拉大文章的篇幅,最后不得不按照先秦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分期将其写成了五篇文章,阅读疗法的本土化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丰富和体系化。随着探索的深入,我的研究目标也越来越明确,那就是构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素材和本土情怀的阅读疗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阅读疗法学派和阅读疗法实务。 父亲去世后,阅读疗法作为一个凝结了我的伤心事的研究课题,变得沉重无比,我似乎再也没有勇气重新拿起。尽管丘东江老师在一年前就通知我,将我这项研究纳入他主编的《21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第二辑,但我却迟迟无法提笔完善和续写。生活把我变成了另外一种人,一个懂得享受健康、追求快乐的人,我更愿意以轻松、幽默的笔法,写我的图书馆学随笔,打理我的欢快的博客。 直到最近,丘老师给我下了最后通牒,我才不得不从生活的惯性中抽身出来,重新沉潜到阅读疗法的理论世界,整理旧作,补写了若干篇章,使其慢慢具有了书稿的模样。按照最初的设想,这本书将由全部达到核心期刊发表水平的论文组成,争取篇篇都有创见。关于国外阅读疗法的介绍,美国、俄国各有专文。在阅读疗法实务方面,阅读疗法师、阅读疗法步骤、阅读疗法的局限、阅读疗法的选书等问题也各有专文。但是因为时间所限,这些研究都不能赶在本书出版前圆满完成了,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唯冀望今后有机会增补了。 不少人认为,研究阅读疗法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因为谁研究了阅读疗法,谁似乎便没有了发生心理问题的资格。如果你研究阅读疗法,你还得了心理疾病,那阅读疗法的有效性岂不就彻底破产了吗?好在良医从不治自己的病的说法古已有之,治疗感冒的大夫也难保不得感冒,据说美国的心理医生们定期都要互相做心理咨询,这样的心理负担倒是容易放得下的。我研究阅读疗法,从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我十分愿意借着这样的研究,把自己逼成一个圣人,终生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近在《河北科技图苑》2006年第6期上看到,图书馆专家于鸣镝老师虽然患脑瘤去世了,但他的绝笔文章却是宣传“书犹良药”。我想这昭示了一个道理,阅读疗法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救死扶伤,但不懂不用阅读疗法的人,一定更受疾病的折磨。否则,一个临终病人,是犯不着为阅读疗法鼓与呼的。 在我父母的眼里,一切有知识的人都是作家,都要出书。自从我成了文科大学生,他们就渴望看到我写的书,渴望看到他们的故事、他们教育我的事迹出现在我写的书里。我自己也有出书癖,上初中的时候,就把小学作文本装订成册,题名为《朝花朝拾》。可是没有想到,我到了三十有七的高龄,才在仓促间独立署名出版了这么一本薄薄的小书,父亲已经看不到了,母亲觉得枯燥,不太欣赏。但我还是要在这里郑重地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养我育我,供我读书,使我在未名湖畔找到了我向往的读书、写书、编书的生活方式。 我还要感谢我活泼的妻子和淘气的儿子,谢谢他们总是打断我的书斋生活,把我从书桌上轰起来,虽然一再耽延了我的种种写作计划,有时令我发脾气,却使我过上了张弛有度的幸福生活,维持一种比较健康的生活节奏。我的导师王锦贵教授引领我走向学术的道路,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对我鼓励有加,一直是令我感激的长辈。师恩不言报,学生小有所成,便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那些多余的感谢话,在这里不说也罢。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孵出的第一窝学术方面的丑小鸭,但愿广大读者能够喜欢,期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出书是一件注定遗憾的事,拿到书的清样,我写作时的自信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更多的是惭愧,后悔未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完善,使其更像个样子。为了扩大读者对国外阅读疗法研究成果的了解,本书收录了几篇我精选、编译的国外作者的文章,为此我付出的代价是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放弃了“著”,而果断采用“编著”,以表示对国外同行知识产权的尊重。我一贯欣赏那种材料和见解双丰收,古今中外并蓄的著作,希望从这本书中,读者诸君能够看到我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努力。 我希望这本书就像一副增高鞋垫,如果中国图书馆学能够因为这本书的出版而向上生长一二纳米,我的愿望就彻底实现了。我的理想不高,能以沧海一粟的人生做沧海一粟的学问,不辜负在北京大学滥竽的幸运就可以了。 阅读近德,大德必寿;阅读近仁,仁者寿。愿阅读风行天下,祝人人德仁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