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城市史

  • 都市欧洲的形成

    作者:[美]保罗•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

    该书系统地勾勒出1000年至1994年欧洲城市化进程的轮廓,同时向读者阐释了对于城市建筑者的成果以及“高度便利”的城市生活的理解。全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前工业化时期:11-14世纪;第二部分,原工业时代:14-18世纪;第三部的:工业时代:18-20世纪。
  • 上海百年建筑史

    作者:伍江

    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近代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人手,探索上海近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寻求上海近代建筑的演变轨迹。《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对近代上海各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中表现出的风格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并将寻其置于世界近代建筑史的大背景与上海近代史的大环境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目的是试图展示一部较为完整,较为全面,也较为系统的上海近代建筑史,可供建筑、规划和历史研究人员及广大建箭罟好者阅读参考。
  • 古都开封与杭州

    作者:李路珂

    《古都开封与杭州》内容简介: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做过统一政权或较大地区政权都城的城市有很多,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与杭州在20世纪30年代被学术界并列为“六大古都”。在各大“古都”中,开封和杭州作为全国性政治中心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宋朝享国的3个世纪中,这两座城市先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又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历经沉浮变迁。《古都开封与杭州》从建筑、规划与历史的角度介绍两宋都城开封与杭州的鼎盛与变迁,重点阐述了这两座城市作为都城的地理条件与城市建筑特色。
  • 大都无城

    作者:许宏

    “大都无城”的说法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现象的一个提示,对都邑发展阶段性特质的归纳和提炼。作者从考古材料出发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宏观两千余年都邑动态大势,解读上古历史大都无城时代。
  •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作者:薛凤旋

    107幅精细地图,从石器时代到当代中国 追寻重现中国城市文明的演变轨迹 【编辑推荐】 从石器时代,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中国,梳理总结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脉络,剖析城市发展变化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全书收录百余幅精细地图,直观呈现城市的历史面貌,带你重游千百年前的中国城市。 【内容简介】 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市和城市化的动力的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亦系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 红星照耀上海城

    作者:魏斐德

    《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共产党对市政警察的改造》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末卷,不幸成为作者的遗著。《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共产党对市政警察的改造》时间跨度从1942年至1945年间日本占领上海时期开始到1952年共产党完全掌控上海城。它重点叙述并分析了上海警察机构是如何从国民党政府的部队变成由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安局的;在上海市面临国民党的海上封锁及其内应挑衅的同时,公安人员是如何维持城市秩序的;这个新改组的警察机构为何能成功地施行旧警察一再失败的社会改造,诸如关闭炒卖现金的黑市,改造妓女和舞女,戒除鸦片毒瘾等等。显然,它与《上海警察》和《上海歹土》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三部曲,涵盖展现了上海从1927到1952年四分之一世纪的城市历史。
  • 晚清上海

    作者:梁元生

    《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以清末民初的上海为重心,考察近代中国城市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行程中所产生的急剧变化和所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之中多篇文章皆以“人”为本位,包括城市的管治官员、士绅、商人,以及一般市民,注目点是他们在大时代中所作的调适。除此以外,贯穿《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的还有一个“空间”的概念。在近代各种变迁冲击之下,在上海这个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其“公共空间”也相应地出现了很大变化。《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以“衙门”(以上海道台为中心的道署)、“会馆 / 公所”、“局”、“堂”等作为考察的对象,分析新旧、中西、传统与现代、本地及外来各种力量对这些“空间”带来的变化,由此对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提出一个较为新鲜的看法。
  • 上海警察,1927―1937

    作者:(美)魏裴德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翔实的史料、缜密的思辨和娴熟的叙述技巧,完整地再现了上海旧警察的历史,既动态的分析了它的来龙去脉,又深入地探讨了国民政府上海警政最终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并从警政的角度揭示了上海城市的复杂性。现翻译出版,定能使读者开卷有益。
  • 都市繁华

    作者: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

    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机会与方便,也滋生了后现代式的矛盾。该如何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为此举办专题讨论会,讨论的主题就是一千五百年来的城市生活史。各位与会者综合考古、文献、图像等资料,绘制丰富的都市生活画卷。对城市生活画卷的复原,对城市交往、游乐的再次展现,对城市生活细节的重新回故,都使古代繁华的城市生活如真实影像般地展示在眼前,令人生出几分向往与遐想。
  • 上海繁華

    作者:葉文心

    點第一爐香,葉文心細說上海的摩登繁華 上海的繁華輝煌,一開始卻是個「海上奇觀」。這座充滿傳奇的城市,在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不僅由一個長江下游的縣城,一躍而成東亞數一數二的國際性通商巨埠,更以「洋」、「商」與「女性」共同挑戰與改變中國傳統文化的秩序。西風中的資本主義,在上海長出最能代表中國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面貌,中國的現代性不能不談上海。一九四九年後,上海在共黨政策下,被賦予製造工業的角色,一代繁華洗盡,直到九○年代,中國又回到上海找尋現代性,上海再度成為繁華的代表。 這個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城市與經濟,對廣大中國的社會與文化構成什麼挑戰與影響?本書回顧一八四三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上海社會文化史,透過細細考察上海的金融、出版和現代百貨業,葉文心生動描繪中國第一批城市中產階層。在國家角色尚弱的二十世紀初期,這個新富階層在從商與消費被視為愛國志業的觀念下,不僅取得在儒家社會的正當性,從而改變了上海, 更成為近代中國政治與民族主義發展的主要力量。 新的往往也是舊的,葉文心認為,上海如今再度回到中國現代性的核心位置,卻有不少力氣花在挖掘過去的歷史記憶。因此要瞭解今日之上海,必須回到一九四九年前,那個張愛玲曾經生活過也貪嗔癡過的上海。而當代上海新富階層,是否會再次扮演推動國家變遷的角色,或許可從本書的歷史分析窺見一二。
  • 宋代城市研究

    作者:包伟民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包伟民对宋代城市的最新研究著作。本书在总结唐宋城市史研究的基础上,对宋代的城市规模、类型和特征,城市管理制度、市场、税制、市政建设、人口和文化等问题进行探讨,多有新见,是对宋代城市的独创性研究。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作者:赵冈

    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 1927-1937年的上海

    作者:(法)安克强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以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府为对象,探讨市政府创立和运作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可采用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及其实施市政的成败得失,试图将之作为特例了解国民党政权下一个市政府的运作情况。这是一部在西方中国学界很有影响的中国学名著。
  • 幻方

    作者:[德] 阿尔弗雷德·申茨

    《幻方 中国古代的城市》并非一本单纯的有关中国城市与建筑聚落发展历史的著述,而是阐述观念——对于世界以及宇宙的观念如何折射到城市及建筑聚落模式与结构的经典著作。在营建生态居住环境的今天,中国古代先人的经验与智慧,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世界性的借鉴指导意义。 读者对象 :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等专业师生。
  • 世界伟大城市的保护

    作者:[美] 安东尼·滕

    作者进行的是专业视角的“公共话语”表述,主要涉及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的叙述,尤其是20世纪现代观念主导下的城市再造历史反思,认为20世纪是对历史名都进行大规模“破坏”的世纪,其中罗马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最值得强调和总结。也就是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现代化,甚至现代城市保护运动,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是在破坏这些历史城市的历史资源,而城市的更新实在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所谓成功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成功”的经验。 全书分“保护伦理的觉醒”、“城市中保护的文化”和“保护伦理的扩展”三个部分,分别从现代都市保护理念产生的历史、现状分析和成功个案分析等角度,对22座世界著名历史城市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的观察和研究。
  • 中国都市史

    作者:[日]斯波义信

    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的延续,这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印象和看法,本书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正与此相反,在中国,都市的存在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历史角度看都是一种普通现象。作者一改以往的都市史研究多从行政的侧面探讨都城到县城功能的研究路径,重点从中国式都市的“中国特色”方面来讨论,聚焦于经济活动和民众文化,梳理了中国都市的历史、体系,并详细剖析了汉口、宁波和上海、佛山等几大都市的案例。在具体的论述中,对市场体系和社会组织的关注贯穿始终,呈现出一部区别于“行政都市史”的“经济和社会都市史”,因此成为都市史研究的名著。 ----------------------------------------- 这是一本由著名中国商业史权威撰写的精彩无比的专业书。作者对中国市镇的考察显示出本领域其他书籍难以比肩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它也是一本令人兴趣盎然的历史读物。 ——周绍明(Joseph P. McDermott,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 综合考察市镇与城郭聚落,可以窥见中国都市史的全貌。“只看长安或北京无法了解中国的都市史”,本书作者为中国城市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解读。 ——桦山纮一(东京大学文学部西洋史系教授) 本书重新发现了中国历史上自然生成的“商之中国”、“自治之中国”的古今源流,引人遐思。 ——北冈伸一(东京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教授)
  •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作者:薛凤旋

    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巿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巿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巿和城巿化的动力等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巿观与城巿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巿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亦系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巿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 全球城市史

    作者:(美) 乔尔·科特金

    《全球城市史(修订版)》内容简介:一位美国当代首席都市学家,从中石器时代到现代,对城市历史进行了一次扫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支柱。从这一点上来说,权威性将更具价值。都市学家乔尔·科特金探究了数千年来城市和都市生活的进化过程。他从远古中石器时代城郭的宗教根源入手,分析了古代印度和中国的集镇,并由此把我们引导到“正统城市”的雏形上:再进一步解说从拜占廷和中东地区的城市乃至中国,到威尼斯及其后的城市商业帝国的崛起,再到后来的工业城市(从伦敦、芝加哥和东京到上海及底特律),直至今天的后工业化城市和城市郊区的现实。作者特别强调了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探究,并以其敏锐的判断力解读了这些城市在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
  • 北京与江户

    作者:刘凤云

    《北京与江户:17-18世纪的城市空间》以17—18世纪的北京与江户为基本线索,侧重研究了城市中的政治与商业。第一、二、三章从城市空间的视角出发,讨论了政治体制对城市特别是都城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政治体制影响下中日各自的城市特点,论证了城市空间状态中的人居与造物多是由政府通过行政规划来完成的;另外还论述了在商业空间的形成及移动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等。在第四、五章中,将问题转向城市空间中的人群,即商人与町人、官僚与武士,此外还有旗人,分别找寻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予以论述,从社会史的角度对城市中最主要的两大居民群体进行了观察。《北京与江户:17-18世纪的城市空间》由刘凤云所著。
  •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作者:[美] 林达·约翰逊 编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的作者们对中华帝国晚期江南地区城市形态长期稳定的根源、导致城市地位升降的原因、区域发展与中心城市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城市的特点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诠释,对我们了解前现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区域的发展和传统中国城市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