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当代艺术

  • 独自叩门

    作者:尹吉男

    中国当代前卫艺术近十余年来百象纷呈,蔚为大观,已成为国际艺术界的一股引人注目的现象。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尹吉男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察觉中国艺术的这一新动向,并以独特的犀利笔法、潇洒文风,对于这一新潮流中涌现的重要艺术家、作品及流派予以深刻批评,不仅富于洞见,而且语言精彩,引人入胜。 作者自述: 不少朋友劝我写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之类的书,那本该是当代史学者必须干的事。我的兴趣眼下还不在于此。对于艺术我或许是个很主观的人,一个艺术品和艺术现象触碰了我的视线并不一定都会产生结果,只有触碰到了我的心灵才会写点什么。这本书中的文字差不多是我“写点什么”的一个结果。因此,最恰当的书名莫过于“独自叩门”了。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之门我都能叩开,机会虽然很多,但契机却很少。有的时候也难免为徘徊的过程“写点什么”。我的文字无疑义成了每个读者平心来面对的门,不管叩开与否,一切都要随缘。开门所及,或许是有心人的迷惑,或许是无心人的风景。 谈艺术的文字不是鸟类学。本来很平易近人的东西已经让理论家说得过于玄秘啦,逼得大众对之特别看待。如果衣冠不整,心存他念,真是不敢踏入艺术殿堂的大门,一见艺术家使张皇失措。我总觉得,艺术只有在一个人平视的时候才能看得见,因为它是与人的心灵直接相关的东西。仰视只会看到苍茫的云雾以及缭乱的星空,而且对人格化的脖子也不公平。我逐渐体会到,艺术其实是每个人的生活因素;对于自己,我常常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我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更不希望与我振动数相近的朋友们产生仰视的疲惫,包括对我的文字。其实,读者的有艺术感受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两个人平视的时候才更易于沟通、理解,以至于产生灵魂间的友情。 并非所有主流艺术当中的人或作品都能造成我“写点什么”的契机,只不过是很有限的一部分。这原因很多,比如说,有些与我隔得太远;有些没能勾出我个人的内心问题;有时自己对“写点什么”发生了厌倦;还有的时候无暇动手,神游到别处去了。总之,这一切最终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本身是否需要。我本心是不想把对艺术的说三道四当成与个人生活太远的职业,生怕自己的勉强扰乱了别人平素的节奏,谁都不轻松。 说起副题“近观中国当代主流艺术”中的“近”字的含义,大致有两层:一是在时间上离现在很近,二是在空间上离我很近。说到底我是想不自觉地达到在近处能使心灵看个明白的亲切状态,并与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客观地说,书中所涉及到的人和作品也有不属于主流的,但对我生活过的那些“时刻”却很特别,他(它)们导致了我“写点什么”的契机,使我的个人生活多了一些内容。近观的视线容易清楚,而且可以平视。一旦自己回顾这些近观所得,就觉出很多文字的背后都有故事或情结,的确与生活史有缘。 把门叩开时希望平视到一张朴素的脸,我想读者也希望生活充实,这才是艺术的真谛!用个人阴谋使大家失常,那是帝国主义。好在这一点我已及时警觉。 尹吉男记于北京
  • 文本

    作者:李振华

    本书是作者2002年来作为策展人所写的系列文章的合辑。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针对展览、项目所写的文章,涉及诸多中国当代艺术事件,或以旁观者、或以亲历者的身份道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涵括多方面知识,内容庞杂;其二是关于当代艺术家的文章,梳理研究了艺术家的工作;其三是作者有感而发的随笔文字,往往于率性自然间窥得作者的情绪与思想。书中随文附有大量的照片,还原了策展、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
  • 燎原说画

    作者:黄燎原

    本书既可看作是黄燎原的艺术旅行随笔,亦可看作是一本带有“摇滚”风味的西方艺术简史。书中正史与轶闻交错、思考与疑问并行,才华与市场交锋,浪漫的艺术旅行和喧闹的艺术聚会此起彼伏,有趣的个人收藏和博大的艺术馆藏相映成趣……本书文字率性洒脱,豪放不羁;更有精美极限明信片体现作者别致的收藏趣味。
  • 画眼

    作者:吴冠中

    《新民文库•夜光杯文丛•个人专辑:画眼》为作者的随笔集。书中主要收录了“双燕”、“金桂花”、“落红”、“高桥”、“都市之夜”、“长日无风”、“夜航”、“太湖鹅群”、“南京长江大桥”、“鱼之乐”、“红灯笼”、“鼓浪屿”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赏析。
  • 时间的残渣

    作者:冯峰

    本书是作者多年的创作手记结集,集中呈现作者几十年的创作理念、方法、作品、哲思等,文字或灵动,或犀利,既能从中透视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困惑,也能从中窥见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我们生存的地球,据说是正反物质碰撞湮灭后留下的剩余物质,而在这一小块剩余物质上就发生了生命这回事儿。这本书,不过是一个生命成长中留下来的一粒残渣。透过它,我们能看到出生于新中国60年代一辈人中的一位,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和遭遇,以及,他以艺术的方式做出的反应。 无论艺术还是设计,都是我们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 纪录何为

    作者:左靖 董冰峰

    小川申介、土本典昭、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克罗德·朗兹曼、弗兰克·谢佛尔、皮特·里克提,他们以纪录片的形式深度探讨了不同主题:从社会历史重大课题研究到对多种艺术表达的个案的探索。
  • 艺术史

    作者:[美]乔纳森·费恩伯格(Jonathan

    这是一部全面认识当代艺术状况的个人叙述。美国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格伯以史家的如椽之笔-再现了艺术历史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多样的历史视角和近距离的艺术生存环境。它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也将观照的视野中,很好地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历史给予中国艺术全面发展的一个表征。 本书是理解当代艺术及其历史的一个维度,其突出的特点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他们的生存境遇在相当多的层面上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和他们艺术的发展。历史的存在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超越形式自律的,唯其超越了形式的诉求,艺术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生发艺术的动力和价值,才能将当代艺术的意义呈现在这个多元世界与多维视野的面前。
  • 艺术的终结之后

    作者:阿瑟·C.丹托

    本书就是关于艺术史哲学、叙事结构、艺术终结以及艺术批评原理的。它要问的是像里德那样的艺术究竟是如何地成为历史可能性、这样的艺术如何地具有可批评的思辨性。我的文本始终是关注现代主义的终结,而且它致力于减轻最终已经适应了侮辱的敏感性,现代主义不断施加给艺术的传统美学姿态以这种侮辱。本书还力图讲一讲在后历史现实中寻求快乐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作为一种历史事实,知道它一直朝前走的方向,那么我们会有一定的满足的。如果赞美以前各时期的艺术,无论它的确有多么光荣,都是在展开一种有关艺术的哲学本质的幻觉。当代艺术的世界就是我们付给哲学闸释的代价,但是当然了,这仅仅是对哲学的贡献之一,就这种贡献而言,后者欠了艺术的债。
  • 商人与收藏

    作者:[美] 汤姆金斯

    本书是《让木乃伊跳舞》的姊妹篇。两者承前启后,异曲同工,在讲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故事的同时,揭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美国博物馆以及美国社会在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进程。《商人与收藏》是一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百年史,成书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立百年之际,为官方认可的信史。
  • 对话中国

    作者:(法)桑斯

    “在中国的舞台上,我的首度贡献是记录了所有的会议和让别人听到了艺术家们的声音” ——杰罗姆•桑斯 2008年3月,在杰罗姆•桑斯上任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馆长之后不久,他就开始酝酿这样一本访谈录。它既是对桑斯先生过去二十多年的策展生涯中,同全世界数百位艺术家所进行的访谈的延续,也预示着他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进入新的阶段。 桑斯同中国当代艺术结缘可以追溯到20年前。20年来,我同许多常驻法国的中国艺术家譬如黄永砅、王度和陈箴,都建立起了深厚了感情。他们一起工作、讨论艺术和庆祝新年,并成为桑斯最可爱的朋友圈子之一,也开启了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和热忱。所以当得知自己将在中国、在今天的北京真正地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时,他自然是满怀热情和干劲。 桑斯将这本访谈视为我在中国艺术界工作的起点。从2008年的春天到冬天,桑斯利用工作间隙奔波于中国艺术家的工作室之间,观察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创作动向,并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看法,提出他的问题。这32位艺术家都是对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这些对话则可视为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探究,和艺术家对他们自身创作的梳理。 这本书的中英文版本分别由北京三联书店和东八时区书店出版和发行。对中国读者而言,他们有机会绕开晦涩的语言,而直接面对艺术家的本色,让当代艺术这个对中国人来说多少有些匪夷所思的词语,能勾勒出现实而可爱的轮廓。而对外国读者而言,他们也终于可以透过一个工作于中国的西方策展人的视角,接触到鲜活的中国艺术家个体,倾听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中英文版用同样的内容和不同的语言,向中国和世界传递出中国艺术家强有力的声音。
  • 谈话即道路

    作者:许晓煜

  • 现代,太现代了!中国

    作者:河清

    本书首先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进步论,“新”之崇拜,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现象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作者揭示西方“后现代”现象与中国文化有某种共通,进而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 作者认为近现代中国全面接受西方现代性文化,先验否定自己的文化,已到了“太现代”地步。因此介扬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是当今中国的当务之急。
  • 后娘主义

    作者:尹吉男

    《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是《独自叩门》的续编,收录了作者发表于《读书》等刊物的艺术随笔37篇。作者以个性独特的思想方式触及了艺术界、思想界的潮流、现象和艺术家群体、个人的状态,表述了对当代艺术的冷静观察与直觉感受,尤其关注“前卫艺术”。全书分“前卫概念”、“美人/艺人”、“文化眼光”、“精英之后”四个部分,配有彩色图版100余帧。
  • 一个艺术迷的自白

    作者:[美] 佩姬·古根海姆

    佩姬·古根海姆自传是著名的艺术赞助人,艺术世界的波西米亚女王,众多艺术家心中的缪斯,20世纪艺术的弄潮儿。她来自世界上最富有的犹太家族之一古根海姆家族,其父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罹难,其叔父所罗门是当今最著名的私人现代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创始人。本书作为在中国大陆发行的第一本佩姬?古根海姆中文自传,讲述了她坦诚而热烈的情爱与人生,及其发现、推崇、资助和保护艺术和艺术家的过程,提供了20世纪几位重要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马克斯·恩斯特等)鲜为人知的往事。包括《出版人周刊》在内的多家刊物均力荐此书。
  • 波普主义

    作者:[美] 安迪·沃霍尔,[美] 帕特·哈克

    波普艺术,迷幻药,鲍勃·迪伦,地下电影制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文化风暴以纽约为中心爆发开来,横扫了整个六零年代,当时处于这场风暴之眼的人便是安迪·沃霍尔。他的工作室,那个以 “工厂”之名为人所知的曼哈顿敞间,正是整个六十年代文化圈的枢纽。在这里,他不仅创作出了定义 波普艺术的汤罐头和众多文化偶像的大幅画像,还拍摄出《切尔西女孩》及其他沃霍尔经典;从卢·里德和“地下丝绒”到伊迪·塞奇威克,那个年代每一个人的身影都在这里出现;沃霍尔自己亦置身其中,旁观着那段不可思议的时光。《波普主义》以幽默坦率的爆料,为那改变世界的十年留下了一份终极的内幕记录。
  • 碰巧的杰作

    作者:迈克尔·基默尔曼

    《碰巧的杰作: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再次证明不必成为艺术家,你就可以理解艺术的真谛、体验艺术的激情。因为艺术并不仅仅被创造,它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发扬。只要目光足够敏锐,我们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发现艺术。“认识”我们生命中的激情,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做”艺术。艺术的独特力量在于:联结我们和我们珍视的永恒之物,从而超越此刻、融于太一。
  • 今天下午停水

    作者:吴山专

  • 无边的艺术

    作者:[法] 保罗• 维利里奥 著

    本书为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关于当代艺术的文集,共收入四篇文献:《等待意外》《过度的艺术》《博物馆之夜》《无边的艺术》。作者为我们分析了在一个视觉统治、电子媒介无处不在的加速世界里,艺术所面临的再现危机。 这里便有一个见证:如果观看和知晓是启蒙时期以来伦理和美学的重大疑问,那么观看与能够将是我们21世纪的重大疑问。诚然,如果说极权社会徒劳地想实现这种“全视角政治”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社会将拥有各种视听手段,以便实现这个社会,它所借助的正是这种现实的加速,“观看的艺术”就是加速的首个牺牲品。 在一个我们对世界的视像变得不再客观而是远程客观的时代,如何在生存中坚持下去?如何抵抗一个现实感消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是视觉,一切一经看到便被立刻遗忘?怎样在作品的真实空间中坚持下去,而实时的加速却在其进程中将一切带走? 走向电视图像的音乐未来的光线艺术,或是造型艺术的物质艺术,必须进行选择;必须在能动性和恐慌之间、在受控人群的兴奋或静态之间、在材料阻抗之间选择……如今正是在这里,而非其他任何地方,演绎着民主政治经济学的命运。
  • 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

    作者:[德] 瓦尔特·比梅尔

    选取卡夫卡、普鲁斯特和毕加索三位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以之为范例,对西方当代艺术做了深入细致的哲学分析。作者是海德格尔的弟子,海德格尔对近代以来的主体主义美学的批判构成了本书的出发点。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即已指明:美学的时代已经终结了。这个海德格尔式的论断应当在本书的艺术考察工作中得到检验。一种非美学的艺术观察和艺术探讨使如何可能的?
  • 地书

    作者:徐冰

    享誉世界的华人艺术家徐冰 历时七年,经典作品《天书》之后又一奇书问世! 没有任何传统文字,不是绘本,不是漫画,但任何人都可以读懂! 记录现代人典型生活的奇特小说,抑或是人类交流方式的另一种可能 《地书:从点到点》是一本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写成的书,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奇特的小说。艺术家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推翻、重来,最初的灵感终于转化成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问世。这是一本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二十多年前我做了一本包括我自己在内没人能读懂的《天书》,现在又做了这本说什么语言的人都能读懂的《地书》。事实上,这两本书截然不同,却又有共同之处: 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与警觉;《地书》则表达了对当今文字趋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有点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 ——徐冰 在我看来,艺术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看它能否给人们提示一种看事情的新角度。 ——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