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汉学

  • 中国的道教

    作者:[日]小林正美

    本书为《道教学译丛》之一。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崭新的道教史观,用大量的佐证和详尽的分析否定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一些通说,可以说是道教史上颇具革命性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中国思想史

    作者:阿尔伯特·史怀哲

    史怀哲一生中有关哲学和伦理学的著作颇丰,特别是他提出的对生命的敬畏(Ehrfurcht vor dem Leben)的概念至今在哲学以及伦理学领域内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将使人们对于史怀哲及其思想宝库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我们了解以及重构史怀哲思想体系的大厦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中国思想以及思想史的研究来看,史怀哲的这本《中国思想史》也是一家之言,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动机下,对于中国思想及其发展史的一种独到解读,它必然能够丰富中国思想史的宝库。
  • 奇异的国度

    作者:孟德卫

    以儒学与基督教相结合为特征的在华耶稣会传教策略或称文化适应政策是由利玛窦开创,并由随后几代传教士继承和发展的。本书以17世纪欧洲思想文化史为背景,以耶稣会的文化适应传教策略及其发展变化为线索,重点分析了耶稣会士依此策略撰写的有关中国语言、历史、文化的几部代表性著作以及欧洲学者以自己的视角解读耶稣会士著作后写出的一些早期汉学论著,为读者还原和描绘了欧洲汉学早期产生、发展的图景。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的通史性研究专著,但对具体作者和著作的研究也相当细致深入,书中所涉的参考文献更是详实丰富,值得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借鉴。
  • 沙畹汉学论著选译

    作者:沙畹

    爱德华•沙畹(Edouard Chavannes)是学术界公认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中国学大师,同时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整理研究敦煌与新疆文物的学者之一,被视为法国敦煌学研究的先驱者,继他之后成为法国中国学与敦煌学大师的伯希和与马伯乐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涉足中国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历史、文学、考古、艺术史、佛学、碑铭学等等各方面,著作极丰,许多论著至今仍然是西方学者探讨相关问题的史料基础。 遗憾的是,尽管沙畹著述甚丰,但近年来翻译过来的他的作品并不多,为此,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邢克超教授等人选编并翻译了沙畹的部分作品。书稿第一部分选择了不同时代和不同身份的人对沙畹的评介(共4篇);第二部分选择了人们可能知之不多的两篇文章,作为沙畹投入精力最多的考古领域的代表作;第三部分是有关中国的一些专题研究(共6篇);第四部分列出了前面书目中没有提及的几篇成果作为补充。
  • 溫故知新錄

    作者:夏含夷

  • 道教(第一卷)

    作者:【日】福井康顺,山琦宏,木村英一,酒井忠

  • 德国汉学

    作者:(德)马汉茂,(德)汉雅娜,(中)张西平

    本书是一部关于德国汉学的理论专著,论述了德国汉学随着德国历史的变迁经历的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德国汉学发展史其实就是一幅百余年来现代德国的政治和人文科学演变的缩影图。本书适合汉学发展研究者。 德国汉学随着德国历史的变迁经历了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首先受到帝国扩张主义的影响。在希特勒的纳粹时代,部分学者被迫流亡。而二战后东西德的分裂,也使得双方汉学研究的路向南辕北辙:东德汉学为逃避政治的敏感而长期处于孤立地位,并遁入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安全”研究课题中;而六七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冲击,则促进了西德汉学对现代中国的关注和研究方法的开放性。1990年东西德统一,双方的汉学重新接轨。德国汉学发展史其实就是一幅百余年来现代德国的政治和人文科学演变的缩影图。1997年马汉茂主持召开了德国汉学协会第八届年会,全面总结德语区汉学的历史并出版了《德语世界的汉学发展:历史、人物与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译本,就是德文原书的主体和精华。
  • 先贤的民主

    作者:(美)郝大维,安乐哲

    本书挑战了以往有关中国与西方之关系的思考。根据两位作者的看法,不能假设未来那个现代化了的中国从本质上也将是西方的;同样,不能假设惟有向美国式的自由民主转型,作为个体的中国人才有增进人权和自由的希望。 本书认为,有可能逐渐主导21世纪全球文化的中国,将不会是一个属于日渐粗俗之个体的社会,也不会是西文企业家已经开始在梦想的网景或麦当劳的主题公园。相对于目前大多数西言人的怀疑而言,中国人有可能维持远为丰富的传统特征,并将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自己的条件进入现代世界。
  • 中国思想史研究

    作者:[日]岛田虔次

    岛田虔次(1917-2000)是日本著名中国思想史学家、二战后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本书是岛田先生毕生研究中国思想史,特别是阳明学研究的结晶,全书由四部共二十二篇论文构成。 解说 第一部 关于中国近世的主观唯心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 第二部 阳明学中人的概念与自我意识的展开及其意义 王龙溪先生谈话录及解说 儒教的叛逆者李贽(李卓吾) 异人邓豁渠略传 浅议明代思想的一种基调 王学左派论批判之批判 关于某个阳明学理解 评朱谦之《李贽——十六世纪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 第三部 论“体用”的历史 桓玄和慧远的礼敬问题 宋学的展开 杨慈湖 三浦梅园的哲学——从远东儒学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 日本学界中国思想史研究之动向——到1959年为止 第四部 历史性的理性批判——“六经皆史”说 章学诚的历史地位 清朝末期学术的状况 辛亥革命时期的孔子问题 儒教中有生命的东西 对“儒教和二十一世纪”的建议 黄宗羲·横井小楠·孙文 岛田虔次著作目录(日文版原文) 译者的话
  • 欧洲早期汉学史

    作者:张西平

    本书以古希腊、罗马对中国的认识为开端,从地理大发现、传教士入华着手,从认识和想象两个角度,从互动与交流的视野,梳理欧洲早期关于中国知识和形象的形成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作者认为互动的交流,相互的影响,共同的创造,这是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根本性特点,并基于这样的认识将传教士在中国的整个活动和写作都纳入了欧洲早期汉学的历史,从而,将中国明清之际的中国天主教史和欧洲早期汉学的发生放在一个历史的平台上,给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一个全球化的视野。
  • 胡若望的疑問

    作者:史景遷

    十八世紀,廣州人胡若望隨傅聖澤神父來到法國,卻被當成瘋子囚禁在精神病院長達兩年半。 「為何將我囚禁?」這是胡若望的疑問,也是歷史的疑問。 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大師史景遷,以細膩手法還原三百年前中國與歐洲風貌,再現東西文化交會的衝擊場景。 潛心鑽研中國典籍的耶穌會神父--傅聖澤,在找不到合適的典籍抄寫員,又急著要由中國趕回法國的情況下,雇用原於廣州擔任教廷傳信部守門人的胡若望,協助神父研究從中國帶往歐洲的十一箱中文書冊。然而,就在越洋航程與等待研究作業開始期間,胡氏的生活習慣與行為異於常人,在歐洲期間讓傅聖澤頗為頭痛,最後只好將胡氏囚禁於法國夏宏通精神病院長達兩年半。之後才返回中國結束這場奇異的旅程。 關於胡若望的事蹟與相關資料,現藏於世界三大檔案庫:羅馬的梵諦岡教皇圖書館、倫敦的大英圖書館,以及巴黎的外交檔案室。史景遷細膩爬梳史料、抽絲剝繭,藉由敘述胡若望與傅聖澤這兩個歷史人物,重建十八世紀教廷背景、中國對於西方宗教的立場。而流暢優美的寫作筆法,將三百年前的法國與中國風俗文化描寫得栩栩如生、歷歷在目,也進一步勾勒出東西文化交會的衝擊場景。
  •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

    作者:伊沛霞 姚平 主编

    本书收当代西方著名汉学家施坚雅、郝若贝、彭慕兰等有关中国中古史研究论文12篇,多角度展现了中国中世纪史的面貌,对国内学界当有借鉴作用。
  • 从汉学到中国学

    作者:钱婉约

    本著作是从“日本中国学”的宏观视角着眼,以五章三十六节的布局,论述从“汉学”到“中国学”的学术史历程,包括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日本学界对中国“语文”把握的转变、“书物”的传递以及经典性学者的学术建树与“中国观”内涵的诸层面特征,从而使读者在一个较为阔大的场景中对特定时期中的日本中国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本书设立“近代日本的中国观”一章,研讨了由七位学者对“中国”与“中国文化”在普遍研究中提升了的理性表述。我认为这是常常被我们的研究者所忽略而其实又是“中国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当一个研究者把“中国文化”作为“他者”而介入其中进行属于他自己的阐述的时候,他一定存在着隐性的或显性的具有一般意义的“中国观念”,否则,他就不可能把“中国文化”确立为他研究的“客体”。一个成熟的“中国学家”在他进行的各种具体的课题研究中,一定贯穿着他的基本的或正在发展着的“中国观念”。
  • 利瑪竇中文著譯集

    作者:朱維錚 主編

    《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内容简介:利玛窦不是第一位进入中国大陆的欧洲耶稣会的传教士,却是第一批入华耶稣会士中间最具历史影响的杰出人物。从一五八二年八月初抵澳门,到一六一。年五月病逝北京,利玛宝的足迹,由南海之滨而越五岭、驻江右、下江南、过山东,而入明京、叩帝阍,所谓自边缘至中心,在大明帝国活动了二十七年九个月;先后创建过耶稣会住院四所,受洗的中国基督徒逾两千名,结交的帝国士绅显贵达数百人。虽说这以前基督教曾两度入华,但通称天主教的罗马公教从此在中国生根,累经明末清初多次“教难”而没有绝种,那不能不首先归功于或归咎于利玛窦。
  • 中国新史

    作者:(葡)安文思

    加伯利埃·麦哲伦,汉名安文思,系葡萄牙籍入华传教士。他于1648年到达北京,一住29年。本书由他以葡文写成,原名《中国的十二特点》,是西方早期汉学的奠基作之一。全书共分21章,记述了中国的历史与明末清初时的社会状况,特别对中国社会的礼仪风俗、城镇特点、官僚贵族体制和皇城建筑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一位17世纪生活在北京的葡萄牙籍传教士,以他的视角、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价值观去认识、去感知与他的祖国完全不同的东方国度,在生活、传统、习俗、信仰等方面无从避免的冲突与默契、真知与谬误、失望与敬仰……凡此种种,录以文字,便有了本书。
  • 内藤湖南研究

    作者:钱婉约

    本书是我国学者首次对20世纪日本“东洋史”具有权威意义的教学内藤湖南进行较为系统的学术梳理和学术解析的专门性学术著作。本书对于内藤湖南一生与中国至为密切的关联以及此种关联与学术的关系作了精细的解读。在日本“中国学”领域中,本书是首次由一个中国学者全面审视一个具有相当权威意义的日本学者的学术,并在几乎相等的学术层面上表述中国研究者对这一份文化遗产的既言之有物又言之公允的学术判断。
  • 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

    作者:内藤湖南,青木正儿

    本书是内藤1899年第一次到中国考察的见闻录,以及关于中国文化的杂文、随想录。通过这些对于中国历史和现状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的背景下,中国处于一种怎样的劣势状态。中国的衰落反映外国人的笔下时,或计会成为一种更加深刻的历史教科书。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燕山楚水》《江南春》《竹头木屑》。 《江南春》是青木对于中国文化强烈的憧憬和幻想,但他的好感却每每在中国的现实面前感到无奈,这种对中国文化希望与失望相交织,正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深思的地方。 作者简介:内藤湖南(1866―1934年),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近代中国学创始人之一,东洋史学巨擘。曾历任《大阪朝日新闻》等报刊记者,后转任京都大学东洋史教授。有《内藤湖南全集》14卷行世。 青木正儿(1887―1964年),中国文学研究家,尤注重于中国俗文学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点对中国的生活文化进行独到的探讨。重要著作有《中国近世戏曲史》等。
  • 西文文献中的中国

    作者: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从西文文献中寻找中国资料,是研究者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反观中国的重要途径。而对西文文献的系统发掘和利用,可能对中国研究带来质的变化。复旦文史研究院以“西文文献中的中国”为题,邀请中西方学者,介绍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所藏的西文中国文献情况,运用这一新的研究工具,深化学界对中国史和中西交流的研究。
  • 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

    作者:[德]卫礼贤

    《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卫礼贤博士一战青岛亲历记》通过一幅幅生动、细致的画面,如被地雷掀翻在地的小个子农民、被飞机炸弹炸死的看热闹的市民、被炮弹碎片淹没的街道,读者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曾经发生在中国国土上的一场与中国毫不相干的帝国主义战争,给中国普通民众所带来的灾难性打击。
  • 中国的宗教

    作者:马克斯·韦伯

    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例如:传统主义的价值取向、巫术性的世界图像)、做出的是什么(例如:家产制政体、家族社会、家族经济组合),以及所想与所做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主导此一辩证关系之进行的儒教官绅知识阶层,于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得中国整体文明进展之与西方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 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韦伯的研究虽然仍属历史范畴,其途径却与一般史学者惯常采用的稍有出入。简言之,韦伯较注重的是贯穿于整个文明中一些较为不变的现象。因此,尽管王朝屡屡更迭,官制也代代有差,在韦伯看来,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家产制支配后,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家产官僚制国家,具有家产官僚制的一般特性(而置诸如君权相权消长等问题不谈)。